人類的終-結3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4hz.html
丹布朗的做法如同世界上有人贊同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許多人評論印度時,會把人口因素歸結為印度落後的一個原因,且不說印度是否落後。
我反對人為幹涉人口,有的人歸結為我是經濟學家,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有的人歸結為我是基督徒,從生命的角度出發。實際上,我的確出於對生命的尊重,也的確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實際上我認為人無法幹預自然,否則就變成了神,人類連自己的經濟都幹預失敗。
然而我主觀的看法,並不代表我不認為人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諸多來源,一是貪婪和掠奪的本能,二是以為自己是神,有時候後者因素還占更多。
幹預人口的後果,是讓本民族的人口失衡,支撐族群生存發展的青壯勞力過快失去,老人過多增加,同時在全球高福利化傾向下,變成入不敷出,青壯年的生產不能支撐老年人的消耗。而歷代王朝的覆滅都是財政失衡和惡性通脹通縮,當中國人因為人口失衡變得財力失衡時,即使延長老人的退休年齡也無濟於事。老齡社會的習慣是不消費,會造成全面緊縮。
同樣的,丹布朗小說中,用基因武器幹涉全人類生育時,也帶來老齡化社會,整個地球的人類生產者無法支撐老人社會的消耗,會加速整個人類社會的失衡,引發混亂。另一方面,基因研究不是一個族群的專利,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一個針對性的攻擊,必然引發另一方針對性的反擊,當基因武器盛行於新人類戰爭時,可能地球全體人類居民一起毀滅,無以生存。
未來中國會因為老齡社會變得很窮,大量富人會移民,青壯年中的精英會因為絕望而遷徙,剩下的是一個負擔沈重的老年人不能休息的社會。要依賴人口的自然淘汰,過二三代人才能重新平衡。
這是題外話了。
回到原來的主題。
與人類耗光能源的恐懼相比較,人類耗光食物來源的速度會更快。
地球可耕地因汙染和過渡使用大量在削減,為爭奪耕地,人們所做的開墾又在毀滅森林草地和生物多樣性。於是人類在增加海產的收入。
公海在經濟學上屬於一個無效率市場,人們因為卸責和貪婪的本能,在公共區域濫捕,讓海洋魚類資源急速下降。大量破壞系的捕撈方法,切斷了小魚成長的過程和破壞了魚類生存的環境。在可見的未來四十年里,人類能捕撈的魚類會損失大半。許多海洋生物學家,會擔心大多數海域會成為真空。聯合國認為40年後,人類再無魚類可捕獵。
中國的漁業最出名的是以網眼細小的巨網橫掃海底,無論魚蝦還是珊瑚礁,毀滅殆盡,以至於中國的渤黃東海原有漁業資源已經枯竭。中國漁民經常與朝韓海警發生糾紛的由頭,很多時候要檢討自己。因為我們在偷獵他海。
偷獵的源頭是我們的海已經無漁業資源可言。
漁業的習慣也帶進了大洋,以滅絕性捕撈魚群的方式,被經濟利益驅動,至於人類共同的社會責任,我們是不具備的。
這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問題,雖然中國人是罪魁禍首之一。
海洋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記得第一篇我寫到,地球用了35億年才孕育了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當海洋生態圈被破壞後,海洋生物對整個地球氣候、氧氣、清潔的功能就將失去。
人們與其去火星建立居住地,創造密閉空間的小生態圈,試圖化幾十萬年改造火星空氣,不如先管好自己的星球。
未來,人類概率上可能發生的無意識自我拯救行為:
1,資源爭奪引發的戰爭,無論這個戰爭來自於能源、水源、糧食爭奪。戰爭可以大幅度削減地球居民,比如70億人死剩下7億人,地球的負擔就會減少很多。
社會體系失衡引發的內戰,也會局部減少大量人口。
2,大規模瘟疫。無論是被逼到盡頭的森林生物反撲,還是人類實驗室里瘋狂的病毒開發,記住我這里說的不是病毒研究,人類有非常奇特的愛好:研究毀滅同類的各種武器。
歷史上黑色病,也就是鼠疫,幹掉了歐洲一半多人口;天花蔓延全球,又毀滅一大片;西班牙感冒也能消滅不少人。
未來的禽流感、埃博拉或其變異體、其他未知病毒,在全球化快速溝通傳播下,一個不慎,就可以滅掉一大半人口。
一旦這樣的事情發生,對於當下的人類,是一種災難;對於未來的人類,又獲得了喘息機會。
只是後來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們會問人類一個問題:
你們活著的目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