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統招聘網站的下滑,為中高端人才市場留出新的空白,各色新老玩家和 外來模式正在展開爭奪 ◎ 財新記者 南皓 實習記者 劉曉景 文? “現在那些招聘網站,只能 招到類似前台這樣的 行政人員了。 ”王賽蘭 是上海一家中型金融機構的人力資源總監,她的公司每年都會從招聘網站購買 至少100個職位、300個簡歷的 “套餐” 。 這類中小型企業正成為中國的核心僱主群體。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5777.9萬家,同比增長7.8%。相比發展相對穩定、人才流動性較低、招聘資源更加豐富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往往需要面對高速的擴張與轉型,人員流動性和人才需求量都較高。但王賽蘭發現,十年前興起的互聯網招聘現在已經不斷走低,在中高端人才的覆蓋上出現了越來越大的空白。 互聯網招聘僱主及求職者規模增速的持續放緩也體現了這一問題。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09年時,中國網絡招聘僱主規模增長率還有35%,到2013年已降至21.6%;網絡求職者規模的增速,也在這四年時間里從30%降至10.3%。 傳統招聘網站的下滑,為中高端人才招聘市場遺留出的空白,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市場出現了新的機會,各色新老玩家和外來模式正在展開爭奪。 垂直決定效率 2014年春節過後,30歲的金方璐想換工作了。自從大學畢業後,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的他一直在一家電視購物網站從事產品經理的工作。幾年的工作經驗攢下來,現有的平台已經無法滿足他的職業發展需求,他希望尋求突破。 “投了不到20份簡歷之後,我就收到了幾家公司的面試通知。不過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有一天早上八點多我投完簡歷,十點打開電腦收到了拉勾網創始人馬德龍的邀請,他約我中午十二點在3W咖啡見面。 ”回想這段經歷,金方璐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交流,當天金方璐就拿到了拉勾網的 offer。 拉勾網本身就是一家招聘網站。 “我們的員工都是從拉勾網上招來的,現在已經是一個70多人的團隊。 ”另一位拉勾網創始人許單單對此充滿自豪。 與智聯和51job 這傳統兩大互聯網招聘巨頭不同,拉勾網是一家專注于“為擁有三到十年工作經驗的資深互聯網從業者提供工作機會”的垂直招聘網站,2013年4月正式上線,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擁有100萬註冊用戶,百度、阿里巴巴、騰訊、360等互聯網企業在拉勾網都發佈過招聘信息。今年8月20 日,拉勾網宣佈獲2500萬美元 B 輪融資,公司估值將近8億人民幣。 對於已經發展多年的招聘行業來說,拉勾網絕對屬於異軍突起的意外。 其實拉勾網在2013年上線做的並不是招聘,而是中國版的 LinkedIn。 “最初產生做網站的想法是2012年年底,恰好那個時候社交平台比較熱,而且我們有3W 咖啡的底子,所以想做一個社交招聘平台。 ”許單單所創立的3W咖啡被認為是 “互聯網人的圈子” ,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希望他介紹靠譜的 IT 人才,而最初這個社交招聘平台的設想,許單單 也是想把這些線下的關係遷移到線上。 不過,2013年4月第一版完全模仿LinkedIn 風格的拉勾網上線後,三個月時間僅帶來了幾萬活躍用戶。 “本來是想把社交平台做大再考慮盈利,但照這樣的發展速度,熬不到盈利我們就餓死了。所以就想,乾脆開始做招聘吧,這種收益是立竿見影的,起碼不至於餓死。 ”許單單回憶說。 2013年7月,改版後的拉勾網上線,沿用傳統的招聘模式:由公司人力資源發佈職位,求職者上傳並投遞簡歷,最終完成職位的供需匹配。他們的最主要特色是顛覆了傳統招聘網站以企業方為服務對象的運營模式,轉而將求職者作為核心服務對象。 成立之初,便聯合百度、騰訊等知名互聯網公司,推出“24小時極速入職” ,所有參與企業在活動期間對求職者投遞的簡歷都必須做出是否給予面試機會的反饋。 目前,拉勾網最快的求職紀錄是“1分鐘” 。即求職者從發出簡歷到和求職公司敲定面試,僅花了一分鐘。 與此同時,拉勾網還利用微信服務號為求職者開通實時反饋,求職者關注微信號後,可實時跟蹤自己投遞簡歷 的狀況,包括是否投遞成功,是否被查看,是否被轉發到別的部門、以及是否去面試等。用人單位在關注微信號並綁定賬號後,也可實時收到新簡歷提醒。 許單單告訴財新記者: “現在我們已經幫助10萬 -20萬有經驗的互聯網人才找到了工作。 ”剛剛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的掌上醫生 “春雨”也在拉勾網上招兵買馬。 “我們招聘網絡人才基本上都是在拉勾網上完成,從2013年底到現在,基本每個月都會從拉勾網上招到人。 ”春雨的人力資源總監王小麥表示,拉勾網的精准傳播給他們帶來了極大便利, “完全是按照互聯網公司的需求進行分類” 。 不過,拉勾網以 C 端用戶為核心服務對象的做法也增加了王小麥的工作量。 “拉勾網他們要求每一封簡歷都要回複,這對於應聘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我每天都要在微信上看大量的簡歷,每一封都回,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不過她認為已經培養起來了這種工作習慣,還是能夠接受的。 傳統大佬轉身 對王小麥來說,拉勾網已經完全取代了其他傳統的招聘網站了。傳統的王者不是沒有意識到危機的來臨。 9月4日,一場討論中國人才市場趨勢的小型沙龍在北京悠唐皇冠酒店舉行。議題從海歸就業“水土不服” ,談到1.5線城市人才市場的興起。而作為活動主辦方的智聯招聘,則順勢對其轉型產品 “卓聘”做起了推廣。 “我們是以創業的心態在做卓聘,在智聯招聘這個大公司里做一個創業產品。這也是智聯招聘未來的心態,我們以小弟的心態做事,智聯招聘的轉型才能更快實現。 ”智聯招聘CEO郭盛說。 1997年成立的智聯招聘擁有超過7000萬用戶。十多年來互聯網業風起雲涌,智聯這一路走來並不算順利,多次衝擊上市均以失敗告終,直到今年5月才隨著一襲中概股在美國 IPO。郭盛順勢提出“二次創業”的概念,也意在給公司轉轉 “風水” ,添幾分生氣。 一位行業研究人員對記者表示,智聯招聘屬於綜合類招聘網站,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提升,網絡求職不再是高端人才的專利,綜合招聘網站遲早會被更精准的垂直招聘平台取代。 此次卓聘以金融行業為切入點,一方面是在迎合2013年 “互聯網金融元年”後金融企業人才需求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是由寬做窄,從綜合轉向垂直縱深。目前,卓聘已擁有近千萬用戶,卓聘產品負責人王忠選稱,其中三分之二的用戶是從原本智聯平台轉移過來的。 對於職業社交平台,郭盛表示心存疑慮,他認為: “找工作在中國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職業社交平台並不一定適應中國本土環境。 ”雖不看好社交招聘,卓聘平台本身卻是社區化的。C 端用戶、獵頭和企業之間設有相互評價機制,每一次求職者與獵頭、僱主的交流,雙方都可在事後基於這次溝通對彼此進行點評。此外,卓聘還建立了平台電子貨幣,供企業和獵頭用戶支付查看求職者詳細信息,這也意味著卓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電子賬戶系統。郭盛直言不諱: “我們是在用電商的模式做招聘。 ” 職業社交逆襲 不管是智聯招聘還是拉勾網,他們都在密切關注歐美流行的職業社交平台,那是一種與中國傳統招聘網站完全不同的模式。 “我記得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修了一門基礎課程,教授在第一堂課給所有人佈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建立一個 LinkedIn 個人檔案,並把自己經營 Facebook 的一半熱情用來打理LinkedIn。 ”Katherine Li是一名1990年出生的華裔美國女孩,目前在紐約的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她很慶幸自己當時 按教授要求完成了作業,因為她現在的這份工作,就是通過LinkedIn找到的。 “我通過 LinkedIn 的 ‘人脈’功能認識了一位學姐,她正好在一家我想要尋找的類型的公司工作,地點又在我一直很嚮往的紐約。跟她接觸一段時間後我問她是否有職位空缺,雖然當時只得到了實習的機會,但卻為我後來得到職位創造了契機。 ”Katherine 告訴財新記者,自己現在偶爾也會通過 LinkedIn 接觸到一些“潛在的同事” ,她認為職 業社交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自己能得到機會的同時,也能給別人創造機會” 。 Katherine 的這一評價,正好從側面點出了職業社交平台“被動式求職”的特點。這些平台的用戶本身大多不存在直接的求職需求,只是對更優職位保持開放態度。用戶以展示自我、積累人脈為首要目的,求職、招聘作為潛在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 LinkedIn 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個社交平台,而非招聘網站,盡管其2013財年四個季度的招聘業務營收均超過了公司總收入的55%。 今年2月,LinkedIn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起了一個中文名字“領英” 。 短短三個月,領英在中國的用戶數達到500萬,較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增長25%。 雖然比起全球超過3億的用戶總量還是個小數字,但就不斷提升的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及破億的網絡招聘求職者規模來說,市場潛在空間不言而喻。以致有業界人士認為,是 LinkedIn 的進入,迫使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再做模式創新,並給市場帶來了一股投資熱。 不過,職業社交網絡的概念也並非是 LinkedIn 帶給中國的。過去十年間,有不少中國本土互聯網公司對職業社交平台做出過嘗試,天際網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天極網在中國共有2000萬左右用戶,在用戶規模上位居中國互聯網職業社交平台之首。 “2004年天際網成立時,中國同時有好幾家互聯網公司在做職業社交平台,只是後來大部分公司都選擇了放棄或轉型,改做電子名片或企業、獵頭與人才的對接服務。 ”天際網市場總監何苗告訴記者。 2009年,LinkedIn 的全球競爭對手之一,法國職業社交網絡品牌Viadeo 對天際完成了全額收購,並將其作為自己在全球新興市場的主要業務線。今年7月,Viadeo在巴黎泛歐交易所上市。 Viadeo 全球新興市場負責人 Peter Crosby 對財新記者透露,Viadeo 能成功上市,天際在中國的成績功不可沒,招股書中50% 的題材和故事是關於中國的案例。互聯網企業在歐洲的生存環境並不理想,再加上近幾年整體經濟狀況低靡,Viadeo的 IPO可謂頂風而上。 “與我們同期準備上市的10家公司,大部分都退出了,我們的成功必須感謝天際這一 ‘中國元素’ ,而我們的上市,也讓歐洲投資者們深刻意識到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巨大潛力。 ”Crosby說。 海航物流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海航雲商控股有限公司,是天極網的企業客戶之一。財新記者瞭解,海航雲商曾通過天極網完成銷售、技術、項目、採購部門負責人及風控總經理等多個職位的招聘,均屬於年薪在二三十萬元以上、超過五年同崗工作經驗的中高端人才。 Crosby 認為,職業社交網絡所聚集的在職 “被動應聘”用戶,這類人在互聯網職業社交平台之外是很難遇到的,因為他們不會為了找工作專門去招聘網站創建簡歷。而職業社交網絡的另一大優勢,則在於用戶在社交過程中建立人脈,形成了人才的聚攏效應。但也有業界人士認為,職業社交平台的核心優勢,應是基於用戶數據分析做出精准投放,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卻是目前中國此類企業仍需攻克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