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古永鏘的光影世界:6年如何煉成娛樂大亨?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0/146951.html

i黑馬:古永鏘作為優酷土豆集團的掌舵人,他用6年時間奠定了自己在互聯網視頻行業的地位,在古永鏘為自己的娛樂王國制定了“金字塔”的框架,電影是其文化娛樂業的“塔尖的明珠”,為打通電影和視頻網站的產業鏈價值,他做了哪些商業部署,以下為大家分享一篇轉自《芭莎男士》的文章,原標題為《古永鏘的光影世界》。

 
\因為長於戰略且具有極強的市場嗅覺,人們容易忽略甚至鮮有覺察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陽光而溫情的一面。

自2005年創業至今,他以視頻行業帶頭大哥的視野、格局站穩腳跟——即便這個市場廝殺慘烈,他始終保持了一份謙和與從容——在外界看來,這源自一種自我克制與分寸感,而這為其塑造出一種行業領袖的威嚴。
 
走進古永鏘的光影世界,他眼中會折射出更多的光彩。2014年8月28日,他站在798秀劇場,向中國電影老中青三代,以三張海報講述了自己的電影夢,在此時誕生的合一影業將成為優酷土豆集團的第三駕馬車(其他兩個包括優酷、土豆)。
 
\光影往事
 
不止一次地,古永鏘回溯過自己中學時代看到電影《E.T.》(《外星人》)時的場景與心境。那時的他已經離開出生地香港,到澳大利亞求學,按照他14歲就到那里推算,第一次看《E.T.》差不多16歲,時間為1982年左右。那時的悉尼,看電影的場景也十分特別:電影放映之前,會有人在屏幕旁邊彈鋼琴,而那里的電影院如同一個巨大的劇場,一個電影院只有一個放映廳和一塊銀幕。
 
“我還能清晰地記得自己看完《E.T.》走下梯子的那個場景。”2014年8月28日,在合一影業的發布會上,古永鏘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描述自己當時的心境,隨後在《芭莎男士》的專訪中,除了當時心境的回溯外,古永鏘饒有興致地談及《E.T.》的三個場景。場景一是,那幾個小孩子騎著自行車突然飛起來,他在心里驚呼“wow”;場景二是外星人躲在衣櫃里被小女孩發現,小女孩嚇得聲嘶力竭地尖叫,外星人的脖子緩緩升起;再有一個場景,隔離在實驗室奄奄一息的E.T.……還是中學生的古永鏘被這種巨大的想象力所震撼,又被其浪漫情懷與溫情所觸動。
 
讓古永鏘感受過類似的觸動還包括電影《飛屋環遊記》——這部電影一個經典的場景,被熱氣球所帶領的屋子飛翔的橋段後來被借鑒到優酷土豆一檔自制的真人戶外秀節目《侶行》——而這檔節目還外輸到中央電視臺播出,被認為是視頻網站反向輸出的經典。
 
《E.T.》並不是古永鏘所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因為出生在香港,其當時的住所位於香港廣播道(也稱“五臺山”),那里聚集了香港各大知名電視臺以及廣播臺。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娛樂產業已經百花齊放,在古永鏘所住的那條街時常能看到粉絲們來圍堵偶像,應該是從那時起,跟娛樂相關的電影、音樂、流行文化已經成為古永鏘的一大樂趣。
 
新娛樂大亨的誕生
 
“當你發現自己喜歡一件事時,用心記下來。”2013年初,古永鏘當時接受《芭莎男士》的采訪時說道。一些幸運的人很小的時候便知道自己喜歡什麽,打算做什麽,一些人隨著時境變遷找到自己的理想並立誌踐行,古永鏘屬於後者,這也是他給那些在路上尋覓的人的建議。
 
在澳大利亞就讀中學時的古永鏘曾經去一家精神醫院做過實習生,在這之前他的理想是要成為一名心理醫生。這段經歷讓他發現,“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於是大學時他轉而學起化學工程,到後來再去美國攻讀經濟學。古永鏘完成了最初的知識積累與國際視野拓展——無形中為其後來成為國內視頻領域最具國際化視野的新娛樂大亨做了鋪墊。
 
1994年回國,2005年創業。在優酷還沒有誕生之前,一檔叫《超級女聲》的真人選秀節目紅遍大江南北,街頭巷尾。受其啟發,古永鏘曾經在當時一度計劃投入創業的原始資金制作一檔同類的互聯網綜藝。就在最後的決策時刻,他認為,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平臺,即使贏了,也僅僅是贏在一檔節目上,所以當時放棄做節目轉而做了平臺,這就是優酷的誕生。
 
創立初期,優酷和土豆分別通過拍客和播客積累了海量的UGC內容。在這個基礎上,2009年,土豆和優酷又一次神同步,分別憑借《互聯網百萬富翁》和全互動演唱會、《嘻哈四重奏》,先於“Netflix Original”,全球最早推出了原生於互聯網的自制節目,並創新啟用送花送禮物等獨具互聯網屬性的互動模式,由此拉開自制視頻節目的序幕。
 
走到今天,6年來,優酷土豆從視頻網站成長為中國第一的應用和網絡視頻平臺,“自制”的情結一直跟隨著古永鏘和他的團隊。原生於優酷的微電影《老男孩》勾起數億人的青春記憶;《老友記》首創跨界對話,智慧交鋒,啟迪世人;兩個人的《侶行》從優酷到央視見證“走到極端 愛到極致”;《萬萬沒想到》掀起神劇熱潮;“土豆映像節”經過6年發展也已經升級為一場關於年輕人文化的線下大聚會……面對多屏時代的來臨,當視頻已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古永鏘又提出了向 “大自制”時代進軍。至此,優酷土豆已經建立起來一套完整的內容金字塔,包括海量UGC(用戶產生內容)、PGC(專業合作夥伴內容)、自制內容,加上外購版權內容,再到內容的旗艦——電影,古永鏘也成為視頻行業當之無愧的新娛樂大亨。
 
在古永鏘“金字塔”框架中,電影正是文化娛樂業的“塔尖的明珠”,現在優酷土豆就是要摘得這顆明珠,只有這樣,才能打通電影產業的價值鏈,為其註入O+O(線上線下融合)血液。
 
為此,古永鏘也做了精密的布局。
 
第三駕馬車
 
從2012年以來,優酷土豆集團參與營銷的58部電影共產生了160億票房,從2013年底開始推出的8部聯合出品電影產生了20億票房!而在合一影業宣布成立之前,古永鏘作為“出品人”早已出現在大電影屏幕上,包括《風暴》、《後會無期》等電影,這也不難解釋,合一影業的誕生是遲早的事。至於說為什麽是現在,據說古永鏘有一個習慣,會把未來3到5年的事情規劃好。幾年前,古永鏘就看到了視頻網站做大電影的機會,請朱輝龍負責電影相關的事務就是為後來的這一切做了鋪墊。
 
由優酷土豆聯合出品的中國首部互聯網電影《老男孩猛龍過江》將自制影視推向新的至高點:在做這部大電影前,優酷內部做過詳盡的數據分析後發現:音樂、青春和夢想是互聯網用戶最關註的幾個關鍵詞,於是有了後來《老男孩》大電影的故事版本,同時也是因為音樂的重要性,前期宣傳更是以推動《小蘋果》MV來助力老男孩大電影預熱。這被古永鏘總結為是“大數據”的力量,也是各大互聯網公司做“平臺”的內核。這後面同樣讓古永鏘覺察到,互聯網上誕生的自制影視內容有其獨特性,比如內容制作者與用戶粉絲的互動,這一互動形式從早期的數據調研收集轉而成為更加主動的方式。
 
2014年,隨著廣電總局頒布 “一劇兩星”等政策,視頻網站的重要程度又被提升了一層。過去一部影視作品可以同時賣給5家星級衛視播放,在新的規則下,縮減為2家衛視,而視頻網站被默認為與這2家衛視齊名的又一播放平臺。除了客觀上政策的推動,視頻網站的參與也對內容創作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它能告訴編劇到底什麽樣的題材是觀眾所喜愛的。這讓古永鏘所描述的“粉絲互動”顯得更有意義,觀眾喜歡什麽樣的題材?喜愛哪些演員和導演?甚至粉絲加入主創團隊都成為可能。在8月28日公布的合一影業的六大舉措,“大數據”、“商業”、“衍生經濟”、“IP孵化”、“新影人”和“粉絲互動”都將在這個平臺上全面開花。
 
對於優酷土豆集團的大家長古永鏘來說,眼下包括優酷、土豆以及合一影業的三駕馬車在各自的主管掌舵下開始並駕齊驅,而他自己又開始將精力放到開疆拓土上,也許如今的他已經想到未來的三到五年,只是懂得分寸感的他不輕易表露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