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苗藥扶持概唸成型 上市公司成整合主體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24/3MNDE4XzU0NzE3Mg.html

多雜且分散的苗藥產業近年正在經歷行業性的整合躍進,而越發明晰的政策方向也為產業投資發展確立了基調。

近日,貴州省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在有關民族藥業的會議上明確定調:「2015年貴州省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需達到500萬畝。同時,貴州省要實現中藥材總產值從36.43億元增加到100億元以上,醫藥工業總產值從159.61億元增加到500億元。」

其 中,苗藥種植的扶持項目已有眉目,天麻、杜仲、太子參等約10個中藥材品種將成為貴州省重點扶持對象。而擁有多項通過國家藥品標準苗藥品種的上市公司被指 受惠政策因素最大。以A股市場上的苗藥概念股為例,貴州百靈(002424.SZ)、益佰製藥(600594.SH)以及信邦製藥(002390.SZ) 均在此列。

「(這一定調)對貴州整個醫藥行業可謂利好消息,苗藥本身的銷售很可能將進一步向全國各地鋪開,原材料需求也會有相應的增 長。」益佰製藥證券事務代表曾憲體向記者表示,「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一些中小的苗藥企業而言便是『生存或死亡』的問題,長期達不到國標這個『准 生證』就勢必會被淘汰。」

大企業的遊戲

目前貴州省內擁有約180家苗藥企業,相關中藥材種 植品種和成方製劑種類均十分龐雜。而在此背景下,苗藥的市場份額和國家藥品標準許可卻主要集中在行業前二三十家企業手中。有媒體報導稱,益佰製藥正聯合多 家苗藥企業,意欲組建貴州苗醫藥集團,收攏同行以集體出擊。


無疑,國標級別藥物品種成為苗藥最核心資源。

此前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貴州省已有154個民族藥(苗藥)成方製劑被收錄進入國家藥品標準,其品種數佔全省中西藥製劑品種總數的16%左右,76個品種獲得專利保護。」

掌握國標許可和既有市場資源無疑催動了苗藥大廠的「地盤爭奪」,其中佔據17項國標苗藥品種的貴州百靈攻勢強悍。

「去年開始,公司開始著眼推動產品線的豐富和優化上,改變了原來主要以止咳化痰類(如」咳速停「)和心腦血管類為主的產品結構。通過收購後,除了增加了品種外,也在很大程度豐富了劑型。而這一思路公司將會長期沿用。」貴州百靈董秘牛民向記者表示。

相 較於益佰製藥對於中藥材上游種植「既不排斥,也無確認方案」的表態,貴州百靈自2010年底已開始種植基地的布點。起步建設2萬畝的太子參和1萬畝的山銀 花種植項目後,又於次年宣佈投資逾六千萬的虎耳草GAP種植基地項目。「這些工作畢竟都是上市之後開始進行的,才一年多時間,後續將持續進行跟進投入。」 牛民表示。

而對於現有國標苗藥品種的估值和打造目標,牛民指出,單個成方製劑的估值很難計算,但根據百靈目前既有的產品來看,「咳速停」 品類(糖漿和膠囊)已達到兩億元,銀丹心腦通產品去年也接近三億。「未來的苗藥品種培育目標自然也是以此為標準,尤其是如何培育收購進來的品種。當然,由 於涉及到產能協調、推廣和研發等各方面計劃,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難平價格波動?

伴隨苗藥大發展的信號之下,是近年來包括苗藥在內的中藥材屢遭爆炒的現實。這也令得種植中藥材的風險規避與平易價格波動被置於重中之重。

牛民向記者坦言,貴州省發展中藥材將根據藥材本身較好的多樣性來做差異化的安排。前述大會中便多次提及打造「37個藥材重點發展縣,不只做一兩個品種,以此來更好的應對波動」。

不 僅如此,貴州省政府在大會上更是確立中藥材種植由龍頭企業牽頭,由市場化機制引導的基調,政府更多是以基礎性的投入和政策、財政的扶持介入。「結合了中藥 材專項發展資金、扶貧開發資金、農業產業化資金甚至一些科技研發資金,多股力量推動苗藥的規模化和價格維穩。」牛民透露。

「按理說,產能鋪開應該對平易價格波動有所幫助,但是苗藥藥材價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本身供需兩方就不斷變化,還有多級炒家的惡意炒作,不可控因素太多。」曾憲體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33

嘉能可、Xstrata股東會分別通過兩公司合併案,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成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010
更新: Xstrata股東以78.88%的支持率通過了嘉能可收購案,不包含對原Xstrata管理層的留任獎勵,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成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
 
原文:
 
多達99.4%的嘉能可(Glencore)股東支持公司收購瑞士礦商Xstrata。待Xstrata股東同意及歐盟委員會批准後,嘉能可就可以結束長達9個月的談判,達成採礦業五年來第二大收購案,合併組成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
 
此次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將出價320億美元,並提出3.05:1的換股比例。Xstrata的第二大股東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此前已表示會支持交易。
 
BBC援引未得到當事公司確認的消息報導稱,為幫助促成交易,嘉能可提議將出售Xstrata的部分德國境內業務。
 
北京時間11月20日21:00,Xstrata股東將舉行會議表決此次收購,分析師預計將會投票通過。
 
路透新聞稱,Xstrata的投資者們可能在會上否決約2.23億美元的留任公司經理人計劃,即業內所說的「金手銬」計劃。
 
但這並不會影響嘉能可收購,因為Xstrata已經修改了股東投票結構,股東是否批准現有的激勵及留任酬勞都與嘉能可收購無關。
 
以下為嘉能可與Xstrata基本介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54

逆天的Dalio(五)——加入通脹聯繫債券的成型全天候策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116

最後的成分:通脹聯繫債券

如果說Bridgewater是風險平價的先鋒,那麼把通脹聯繫債券納入機構投資組合的歷史上,Bridgewater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脹聯繫債券在全天候交易策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隻證券的基本價格與通脹數據之間的聯繫,早在18世紀就被出現了,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早期,通脹聯繫債券在機構投資組合還沒有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就像Bridgewater的其它發現一樣,這個發現也是來源於一個對話,或者一系列對話。一個美國基金會曾經諮詢了Bridgewater一個問題:怎麼才能連續保持5%的實際回報?章程規定,基金會必須每年支出其資產規模5%的資金,所以為了保持基金會能永遠運作,必須保持每年實現5%的實際回報。

回到構建給定目標的投資組合上,客戶的「無風險頭寸」不再是持有現金了,而應該是一個能提供實際收益的投資組合。通脹聯繫債券,這種債券會支付實際收益率外加實際通脹率的回報,所以只要找到一隻能支付5%實際回報的通脹聯繫債券,就能滿足基金會5%的要求。然而問題是,美國那時候不存在這樣的債券。這種通脹聯繫債券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一些其它國家已經很流行。作為一個貨幣和債券投資經理,Dalio和Prince知道怎麼以美元為基準對沖投資組合的匯率風險,消除掉匯率波動的影響。所以,Bridgewater嘗試構建一個全球的通脹聯繫債券投資組合,並以美元為基準對沖匯率風險,作為給這個美國基金會提供的投資解決方案。但是,當時全球的實際收益率只有約4%,所以需要對通脹聯繫債券增加一點槓桿才能達到基金會5%的要求。

Bridgewater給基金會做的工作明確證明了,相對於其結構相關性優勢,通脹聯繫債券是高效但被嚴重忽視的資產類型。在通脹上升的經濟環境中,通脹聯繫債券表現很好,但股票和普通政府債券都會表現不佳。結果,通脹聯繫債券填補了構建傳統投資組合中,分散投資風險的缺口。大部分投資者不會持有商品以外的資產來對抗通脹上漲的驚喜,這樣做會令整個投資組合出現小缺陷。從Bridgewater建立的經濟環境理論看來,通脹聯繫債券有助於平衡整個四宮格和其它資產類型,通脹聯繫債券的平衡作用是獨一無二的(通脹聯繫債券與大眾商品是負相關的,與增長是正相關的,這是一個另類的優勢)。毫不意外,當美國財政部決定發行通脹聯繫債券時,相關官員就諮詢了Bridgewater對構建這類證券的意見。Bridgewater在1997年提出的建議,決定了美國通脹保護證券(TIPS)今天的設計。

全天候交易策略

全面成型的全天候交易策略出現在1996年,當時Dalio、Prince和第三任首席投資官Greg Jensen(剛離開學校就進入了Bridgewater)嘗試提煉濃縮數十年的投資經驗到一個投資組合裡。當時的動力來源於Dalio的一個願望,他希望把所有託管資金放在一起,構建一個資產配置的組合,Dalio相信這個組合能在他離開以後仍能長期保持可靠。Dalio總結和歸納了Bridgewater發現的投資原理,把對沖麥樂雞的風險、幫助Rusty平衡投資組合和管理通脹聯繫債券的經驗,都放進了一個真實的投資組合裡。最終的投資配置方案如下圖所示,所有的資產都放進了描繪所有可能出現的經濟環境的四宮格框架中。

(四等分風險分配;高增長:股票、大宗商品、公司信用產品、新興經濟體信用產品;高通脹:通脹聯繫債券,大宗商品,新興經濟體信用產品;低增長:普通債券,通脹聯繫債券;低通脹:股票、普通債券)

通過研究,Bridgewater已經知道怎麼在不同的經濟環境歸類資產類型。他們也知道在四宮格中的所有資產類型可能會同時上漲。這就是資本系統的運作模式。如果央行印錢,那麼那些有好投資機會的人會把錢借走,用這些錢實現更高的收益。這些投資的證券主要有兩種形式:股票(所有權)和債券(債權)。因為央行印錢,所以四宮格中的資產分類並不能完全抵消對方的風險;但這些資產的總回報長期總能高於現金利率的回報。全天候交易策略中對經濟環境的頭寸已經被相互抵消了,剩下能賺取的就是風險溢價。

Dalio形容構建的投資組合「就像發明了之前從未試飛過的飛機」。它看起來是對的,但能飛嗎?Dalio開始用自己的資產「試飛」,而不斷重新平衡這個資產組合是另一名員工的業餘工作。這個投資組合的試飛結果與Bridgewater的預想一樣,但仍只限於Dalio自己的信託投資。全天候交易策略從來沒有被想過會做成一個產品。這個策略太複雜了,看起來沒人能做出來,但同時,這個策略也太直接了當了,似乎每個人憑自己都能做出來。在美國股市出現科網股泡沫的早期,Dalio已經開始提出平衡的概念,而最初只是可有可無的興趣。

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改變了一切。泡沫爆破證明了,股票市場沒什麼是「確定的事情」。科網股泡沫的爆破改變了一般投資者的心態,回想到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垮台,石油危機和1987年股市崩盤。很多資金管理者開始移除alpha,作為應對他們認為股市不穩定的一個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37

葡萄酒商業環境及模式的逐步成型將大幅降低國內葡萄酒廠商的資本市場估值 lslo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01d980101fzn9.html
從第一筆葡萄酒公司投資開始(新天國際),快有8個年頭了,對這個行業的認識,也由門外到略有瞭解,這個行業的特點在我的腦海裡正逐步形成。

1、全世界葡萄酒分為新、老兩個流派,本質體現為小作坊和大工業兩個工藝流派;
2、中高端基本集中在小,而普通基本集中在大;
3、國內這麼多年來,葡萄酒正在加速普及,但目前熱門的形式是以品酒的方式在社會中上層流行,價格體現在中高段層面,品牌分散,國內工業化廠商這塊基本沒有競爭力;
4、商超中低端產品自主消費在增加,鑑於目前商超銷售模式及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陌生,這塊消費者多以價格為導向,主要購買低價酒,而這塊正被國內工業化廠商開始弱化,他們正想法提升價格來體現自身的品牌價值;
5、葡萄酒廣告拉動效應也在弱化,這個與目前國內葡萄酒商業環境有很大關係,國內葡萄酒小資圈子以國外個性化的葡萄酒為主,自信和基礎沒有給國內葡萄酒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6、葡萄酒高端消費環境正在習李新政下發生變化,這點和白酒一樣,而這種環境的醞釀很有可能是十年,一旦制度形成,領導層的改變將會導致時尚的改變,底下的官員小麻雀們自然會跟風;
7、老世界的高端酒過去在國內的運作非常成功,基本成為那些顯赫家族的倉庫,而且是非常高的價格完成了庫存以及品牌的鑄造和培育,如果不出意料,這些家族後續及有可能關注國內中端消費,那是可持續且龐大的群體,所謂高端的市場培育已經完成,重點方式就是價格的運作,這裡可以看出消費者都習慣和樂於用自己的錢來培育別人的品牌;
8、持續的商超觀察,特別在新政後,酒類整體下滑30%-50%,可能有些白酒公司還會在財報上表現為正增長,但財報體現下滑的時間應該不長了;
9、不要用文化來過度強化觀點和過度操作市場,供需是基本規律,(多說一句,伏特加應該也是一個名酒,作為白酒以及消費環境應該和國內差不多,但目前有家公司正處於破產的邊緣,3月15號將會給出答案,現在它的幾個估值數據如下:PS=0.039,PB=0.13,虧損。2012年初5元多,現在0.4元,歷史最高價70多元,當然它的負債率高)我在大跌的時候買的,0.58元,按照我原有的投資體系是不會買的,考慮到這個屬於食品飲料行業,而且品牌及消費基礎,就做了買入的決定,佔比不到1%,但給我的感覺很震撼,這幾天都在關注它,瞭解它,很晚睡,雖然所花的時間精力過多,但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投的一個公司即將破產的感覺很真切,也是值得的。
說了這麼多,就是說,行業商業環境及公司自身狀態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綜合說了這麼多,總結認為,目前國內工業化葡萄酒廠商的市場估值應該打5到7折較為合理,如果市場情緒化重點,可能折扣會更多點,體現在國內葡萄酒公司:

張裕市值目標調整到200億,目前300億;  2012年下滑
中國食品目標調整到100億,目前140億;  2012年下滑
王朝酒業目標調整到12.8億,目前19億;  2012年虧損

白酒繼續評估為潛在下滑將得到體現,具體等到報表把問題暴露後分析。


補充資料:
葡萄酒商业环境及模式的逐步成型将大幅降低国内葡萄酒厂商的资本市场估值
兩個黃柱子很醒目,這個是官方數據!但但你怎麼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52

存款保險成型

2013-12-09  NCW
 
 

 

在央行內設存款保險基金,初步規模每年約在100億-150多億元,費率大體在萬分之一點五到萬分之二之間,“農字頭”銀行全部納入,採取限額全保◎ 本刊記者 張宇哲 文zhangyuzhe.blog.caixin.com 醞釀已達20年之久的存款保險實施在即。財新記者獲悉,近期,央行已就最終方案向各商業銀行高管徵求意見,業界呼籲多年的存款保險制度有望于明年初推出。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第四版最終方案,與2010年末央行上報的第三版方案並無太大調整,決策當局認為時機已經成熟。

2013年6月央行發佈的《金融穩定報告》亦強調,“在存款保險制度缺失的條件下,國家實際上承擔了隱形的擔保責任,容易導致商業銀行風險約束機制弱化,為追求高額利潤而過度投機。”中國的銀行業總資產已快速膨脹到140 多萬億元,影子銀行的泛濫、交叉金融領域的套利行為,已經使得中國金融體系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成為銀行主導的高度複雜的金融體系,風險也不斷積聚。

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 的決定》中,涉及金融改革方面,“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是主要議題之一。

存款保險制度,是指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按照一定比例標準向特定機構繳納一定保險金,當發生危機時,由存款保險機構通過資金援助等方式來保障其清償能力的一項制度。這一機制也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措施之一,即一旦銀行發生破產倒閉事件,存款人放在銀行的存款也不會受到損失。

按照央行方案,中國存款保險按分步走的設想,先在央行下屬的金融穩定局內設一個存款保險基金,並由其管理,而非作為實體的存款保險公司;待到未來條件成熟時,再設立完全獨立的存款保險公司。存款保險機構的保險基金由各投保銀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納。

保險方式為限額全保,即存款額50 萬元以下的賬戶全額保險,包括企業賬戶和個人賬戶。

財新記者獲悉,基金初步規模每年約在100億-150多億元,這是按銀行業稅後利潤1%-1.5% 來匡算,“這是為了看機構的負擔是否重,存款保險基金規模太小沒意義;規模、範圍太大,承擔的責任就越大,機構和財政負擔也會越大”。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業淨利潤約1.12萬億元。據此推算,存保款保險基金規模約在110億元。

銀行更關注的是繳費費率。據財新記者瞭解,中國的存保基金繳費制度是風險差別費率機制,根據銀行的存款基數上繳存款保險,不同銀行的風險係數不同,費率大體在0.015%-0.02% 之間。

一位央行人士坦承,存款保險機制一旦實施,首當其沖受到衝擊的很有可能就是小農信社。據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監管當局已批復同意按照央行的設計,將“農字頭”銀行全部納入,即存款保險將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

四報方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表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認為,中國的首要任務是推進金融改革,以防止風險進一步積累,主要步驟包括:放開存款利率,加強包括對影子銀行等的金融監管,以及通過引入存款保險和針對瀕 臨破產機構的正式處置機制,來解決廣泛的“隱性擔保”道德風險問題。

此前,由於各部委對其出台的時機和具體費率設定等核心內容尚需共識,存款保險制度一直處於徘徊狀態,期間方案亦一改再改。

存款保險制度涉及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市場化退出機制,即市場化風險補償機制,機構的倒閉由市場埋單而不再是國家財政擔保,這一制度亦是《金融機構破產條例》出台的先行條件。

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明確金融機構經營失敗時存款人的保護和損失分擔機制,是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堅實前提。這已成為業內共識,存款保險制度亦被認為 是放開民營銀行的先決條件。

近年,央行行長周小川已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條件已基本具備,要擇機出台並組織實施。

周小川11月28日在《人民日報》發文稱,加快建立功能完善、權責統一、運作有效的存款保險制度,促進形成市場化的金融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

他明確指出,存款保險制度要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實行有限賠付和基於風險的差別費率機制,建立事前積累的基金,具備必要的信息收集與核查、早期糾正及風險處置等基本職責,與現有金融穩定機制有機銜接,及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周小川亦在前述撰文中指出,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通過明確金融機構經營失敗時的退出規則,包括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加強對存款人的保護,有效防止銀行擠兌。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加強市場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從根本上防止金融體系風險的累積。

1997年底,央行成立了存款保險制度研究課題組,至今已15年之久。2007 年初,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推行存款保險制度,央行重啓對存款保險方案的調研,並計劃擇機推出;未料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這一計劃再次推遲——由於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高層擔心如果突然把國家承擔的隱形全額擔保改為存款保險制度的限額擔保,會引起公衆恐慌;從謹慎出發,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暫時擱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2009年9月央行第二次上報存款保險方案之時,銀監會曾以農信社仍處於深化改革之中,可能會受到較大衝擊為 由,對存款保險制度推出的時機持保留意見。

2010年初,國務院決意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由央行牽頭制定詳細方案。

2010年末,央行第三次上報存款保險方案,由於決策當局覺得時機不成熟,一直未予批復。

2012年1月初召開的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次提出:“要抓緊研究完善存款保險制度方案,擇機出台並組織實施。”當年,該方案的設計在央行內部,亦由條法司過渡到央行下屬的金融穩定局。

隨著中國式存款保險制度方案的推進,爭議由存款保險是否具有監管權、放在哪個部門之下的制度設計,轉變為對具體問題的擔憂。大銀行原本對參與存款保險制度積極性不高,但在財務狀況好轉後,對是否參與則無所謂。監管當局深感棘手的是,像農信社這樣數量衆多、問題重重、尚未完成改革進程和財務重組的存款類機構,加入存款保險制度後,會不會出現後遺症。

“農字頭” 行全納入

據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監管當局已批復同意按照央行的設計,將“農字頭”銀行全部納入,包括所有農信社、農商行、農合行、村鎮銀行,存款保險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考慮到中小銀行對於繳納費率高、成本加大的擔心,存款保險制度針對相對實力孱弱的“農字頭”銀行及小銀行,比如農信社,會考慮適當的政策傾斜,最初幾年會免交或減免保費。

目前,銀行業改革已經基本完成,加入存款保險制度並無難度,惟余全國5000多家農信社,雖然近年已取得了較大改革成果,但無論是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或是風險控制水平、法人治理結構,仍問題重重。

此前,存款保險制度是否將農信社納入?是全部納入、還是分類分步納入?一旦存款保險制度推出能否使風險平穩過渡,如何權衡利弊,央行和銀監會曾有爭議。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包括5000多家農信社、200多家已改製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總體各項貸款餘額、總資產等數據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的農行相近。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整體孱弱的資本實力、較弱的風險管控能力,其中運營相對穩 健的“好”農信社不到總量的十分之一。

農信社機構數量多、差異大的特點,銀監會構建了分類監管體系,在統一監管標準和實施資產五級分類的基礎上,實施分類監管區別對待。按照進度指標考核,把農信社分為好、中、差三大類,比如好的一類標準是不良貸款率在5%之內,各項監管指標達到銀行業通行的評級標準二級,評級指標包括資產質量、管理、盈利能力、流動性、不良貸款率五個指標。

對於農信社來說,這一門檻已相當高。目前經營狀況較好的農信社有幾百家,大部分在東部的江浙地區。

銀監會人士認為,存款保險一般宜於面向健康的金融機構,而改革尚未完成的農信社,是否全部進入存款保險,需要考量,“一旦實施存款保險,難免引起波動”。

央行認為,如只把少部分的“好”的農信社納入存款保險機制,可能產生逆向激勵。因為一些資不抵債的農信社仍然在吸收公衆存款,問題機構可以在不付出存款保險基金、資本充足率和撥備嚴重不足的“零成本”下,實際享受著隱形的國家擔保。

接近監管當局的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不應建立價格的雙軌制。實踐證明,中國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的價格雙軌制,已造成了要素價格改革不到位等重重難題,而且再統一制度又要蹉跎經年,“存款保險制度一定不能重複老路”。

“這個制度是為了讓該退出市場的機構倒掉,但是不要連片倒、集中倒,盡可能讓倒掉的時間延長,風險平穩過 渡,比如三五年倒掉一批;那麼這個制度就起到警示作用,剩下沒倒的機構就老實了,否則應該退出市場的沒退出市場,才會扭曲市場秩序。”一位央行人士認為。

這位人士亦坦承,“ 一些小的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農信社很可能會倒閉,就可以動用存款保險機制來處置,這不可避免。”其實,高風險農信社的處置一直很棘手。2005年,銀監會依法撤銷了青海省格爾木市區八家嚴重違規經營、資不抵債、救助無望的高風險農信社。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集體撤銷農信社事件。2007年6月,銀監會再次行政撤銷已經存在52年的新疆哈密市四家農村信用社,這些信用社同樣是因特大經濟案件造成嚴重資不抵債,原網點被哈密市城市信用社接管。

“從這幾起行政關閉農信社的經驗來看,退出成本極大,包括社會穩定、系統影響、專項資產清收等等。對存款類金融機構的退出不得不謹慎,”銀監會有關人士如此感慨,“存款保險機制的出台或可對高風險農信社的退出及成本的平衡有一個平穩機制。”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金融會計學會會長馬德倫此前在上海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將會為民營和小型金融機構與大型金融機構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增強社會對民營和小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前總裁拜爾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對於中國而言,存款保險制度有三個好處。

首先,它可以幫助增加對中小企業和農村地區的信貸供給。在有存款保險制度的前提下,儲戶可更放心地到小型金融機構存錢,中小金融機構從而可以得到更好地發展,有更多存款可用于給中小企業放貸。後者便不需要依賴偏向國企、大企業、政府等大客戶的大型金融機構。其次,幫助儲戶理解哪些存款是被政府擔保的,哪些不是。制度可以被設計為,讓儲戶假設所有存進大型銀行的存款都被保護,或是只有其中一部分被保護;對小型金融機構也作相應的說明。再有,一旦有了這樣一個明確闡明存款保險條件的制度,儲戶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其存款行為所對應的風險。

限額全保

存款保險制度設定的主要內容包括運營主體、監管權力、投保方式、投保標的、費率、最高限額等方面。

此前存款保險制度的爭議之一是設機構還是設基金。財新記者獲悉,最終方案是先設立存款保險基金,性質類似社保基金、保險保障基金、證監會的投資人保護基金。“設立在金融穩定局,也是因為存款保險屬於金融穩定的一個工具。”前述知情人士透露。

存款保險的限額保險上限為50萬元的存款賬戶,包括企業賬戶和個人賬戶。

按照央行的摸底調研結果,50萬元存款保險限額可以覆蓋的賬戶數目占99% 以上,存款額50萬元存款以下的賬戶存款總額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在90% 以上。

至於是否會發生存款搬家,小銀行的客戶把存款搬到大銀行的情形,前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小銀行存款搬家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影響不大;央行的摸底調查顯示,沒必要擔憂。因為大量賬戶的存款都是小額賬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額存款都在大行。”馬德倫在前述場合亦介紹說,存款保險制度將引導公衆對其要存款的銀行之風險做判斷,超過一定限額的存款戶會考慮把自己的存款分成若干份,分別存到不同的銀行。

存款保險的費率,國際上一般分為單一費率和基於風險調整的差別費率兩種。單一費率是按照統一費率徵收保險費用;風險差別費率則是按照銀行的真實風險水平徵收不同的保險費用。差別費率可以有效解決風險激勵扭曲問題,目前,美國、德國等很多國家和地區已逐漸採取風險差別費率制度。

“大行對費率的爭議比較大,因為大行存款基數高,即使稅率比例低,繳費總額也高。大行的繳費比例會酌情降低。總的來說,還是大行做貢獻,補貼小行,這是半強制性。”前述接近央行人士透露。

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認為,存款保險制度其實是關係改革成敗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之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似乎是為了讓中小存款類金融組織能破產。但在市場倫理上,對小型金融組織應保護,對大型金融組織應限制。

中小銀行非但不應破產,反而對其發展初期應加以保護。存款保險機制的目的不是把本來不多不大的社區性金融組織置於高成本(繳納高保費)、高破產概率(因為面對大銀行的非對稱競爭)的境地。相反,存款保險機制在於通過事前的“體檢”,讓銀行明白自己的狀況,並防患于未然。

他表示,在機制設計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遵循此思路,不妨把國有銀行部分上繳利潤劃撥為存款保障基金,以豁免中小銀行或未來的“民營銀行”保費。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保險費率低於0.1%,平均為0.05%,不會增加銀行太多成本。以0.05% 費率計算,2012年末中國本外幣存款餘額94.29萬億元,那麼繳納的保險費約為470億元,2012年商業銀行的全年累計實現淨利潤1.24萬億元。470億元保險費占商業銀行利潤的比重約為3.8%,總體來看影響較小。

護航利率市場化

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將出現存貸款利率從上升到回落、實際利率由負變正、存貸利差的收窄、存款利率向貨幣市場利率的靠攏、金融機構出現經營困難甚至倒閉等現象。中國正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被認為 是下一步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先決條件。

央行前述人士亦坦承,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存款上限不敢大幅度放開,也是擔心會對銀行衝擊太大,加速小銀行的倒閉。目前各家銀行存款利率上浮10% 的上限基本都用足了,眼下接近年末,銀行存款大戰加劇,餘額寶也加入收益率競爭大戰,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已飆升到5% 以上。銀行負債 成本不斷增加,擠壓利差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最終導致部分定價能力差的銀行受到顯著衝擊,乃至面臨退出的風險。預計國有銀行和城商行受利率市場化衝擊較小,多數股份制銀行的存款成本將承受較大壓力。“由此,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也顯得格外迫切。”前述央行人士強調。

東莞銀行金融分析師陳龍認為,一旦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市場將會認識到在商業銀行存款也是有風險的。如果市場認為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不當和從事業務的風險超出了普通存款保險承受的範圍,那麼擠兌風潮將使部分商業銀行面臨著流動性風險,並可能引發系統性或者區域性的金融風險。

“當出現擠兌風險時,有一個機構接管,風險處置和存款保險基金的使用及破產是相連的;現在的銀行資產處置更多基於非破產手段,比如收購兼併、過橋銀行、公開救助,而破產是最後的一個手段;有了存保基金之後,就可以允許銀行倒閉,然後以現有手段處置它,不一定走破產清算的道路。美國亦如此。”前述央行人士稱。

國際上的存款保險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單一付款箱型”,只負責 賠付儲戶的存款,以英國為代表;二是“風險最小化型”,除負責賠付,還具備對銀行的重組甚至監管等廣泛的功能,以美國為代表;三是“中間型”,其功能介於前兩者之間,以日本為代表。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更接近于美國。

拜爾亦告訴財新記者,存款保險機制的另一個作用,是通過存款保險制度的運營主體,來建立對各大銀行可能出現問題的一整套應對機制。由存款保險機構負責對問題銀行開展重組、接管和清算, 是FDIC 所具有的處置權(resolution power), 也是FDIC 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被有效實踐的。

FDIC 擔保各大銀行一定限額內的債務,此舉避免了類似大蕭條時期銀行擠兌的再次發生。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美國400多家銀行機構相繼倒閉,但FDIC 的存在,避免了儲戶遭受嚴重損失,延續了該機構1934年運作以來的良好記錄。拜爾力主把破產銀行出售給健康銀行,而非簡單地破產清算,這一處置機制也讓儲戶未因銀行倒閉而遭遇服務中斷。

拜爾因此在2009年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頒獎詞是她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小人物的守護者”(the little guy’s protector in chief)。危機後,拜爾領導了“多德- 弗蘭克法案”在FDIC 的實施,把FDIC 的處置權限拓展到了系統重要性銀行。

FDIC 正在成為美國金融監管架構內,防範系統性風險越來越重要的一環。

本刊記者王力為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916

阿里殺微信利器成型:約炮神器陌陌用戶過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8/58421.html

i黑馬消息。昨日陌陌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唐巖在微博上宣布,陌陌註冊用戶數突破 1 億大關,其中月活躍用戶達4千萬。改革春風吹進門,中國人民抖精神!值此節後上班第一天,陌陌註冊用戶正式突破 100000000!別數了,就是一個億,月活躍用戶達 4 千萬,會員數近 100 萬,我們聯運的第三款遊戲陌陌爭霸正好 1 個月,激活用戶 140 萬,月流水 1200 萬。PS:1.我們不融資,就是得瑟下;2.感謝國家!弗洛伊德說:人只有兩件要緊事,性和死亡至於陌陌如何能如此成功,i黑馬認為這沒有啥好談論的,絕對是因為它長年專註於打造陌生人交友(約炮)功能,並且真正切中了用戶的痛點。無論唐巖本人說了多少次陌陌要“洗白”,其實陌陌一直默默的專註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無論是最原始的附近的人,還是新推出的群組、附近公告功能,陌陌都想法設法讓大城市里陌生的男男女女能成功的溫暖慰藉對方。很多資深的用戶對陌陌的陌生人交友模式也十分認可。例如:網友S-Way評論:相當比例的陌陌用戶的主要需求真的是約炮,特別是陌陌的群,線下聚會,AA制,誰看上誰就兩個人先離場。還有就是陌陌的會員,會員中約炮的比例絕對高於非會員。網友cx8892345評論:說得不錯,Android版本中,如果你開啟了偽裝位置信息的話,微信是不管不問的,但是陌陌就會阻止你登錄,要不多影響約炮的真實度啊。所以約炮,我一直信賴陌陌,加油吧,做好約炮這個剛需網友椰鄉農夫評論:沒有想到現在的約炮神器這麽受歡迎。4千萬活躍用戶里面怕是有3千萬銀男這每天要開多少間房子、吃多少東飯、送多少的禮、消耗多少的套套,帶來的消費不可謂不小,內需就靠陌陌了。那個訂房的、團購的同行見這些數據怕是嚇死了。平臺,不但是平臺,而且是通吃啊。陌陌,阿里手中為數不多的好牌2011年8月陌陌正式上線,2012年8月註冊用戶數突破1千萬,並於同年10月完成B輪融資,獲得阿里領投的約2000萬美金投資,估值1億美金。陌陌目前月活躍用戶達4千萬,會員數近 100 萬,作為對比,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近3億;WhatsApp 月活躍用戶數已高達4億。而來往和易信則並未公布近期的月活躍用戶數。目前,微信這個超級APP已經開始侵略阿里的傳統電商領域,以及阿里想大力發展的互聯網金融領域。阿里在社交網絡時代沒有體現出任何戰鬥力,導致被微信打得潰不成軍,還好他們早早布局了陌陌,對比微信的熟人社交,陌陌無疑是現在最成功的移動互聯網陌生人社交產品。陌陌在2013 年11 月,公司首次實現月度盈利。就像微信一樣,陌陌作為億級的社交平臺,開始體現出強大的潛力。一般認為,移動互聯網的四大入口是:手機桌面、超級APP、應用商店、瀏覽器。現在,陌陌有可能蛻變為超級APP,也可能進化為阿里在移動互聯網社交時代的救命稻草。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韋物主義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57

【案例】NBA經濟人模式:資本的力量如何推動熱火3巨頭成型

http://www.iheima.com/thread-7205-1-1.html
NBA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經紀人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市場早已經全球化和碎片化,在我們(CBA)期待由政府或者官方組織去完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成功地自我代謝和成長中了……


當地時間6月6日,在奔赴邁阿密報導NBA(微博)總決賽之前,我們在洛杉磯進行了一個停留,在一間黑乎乎的小牛排館,見到了查爾斯-邦西格諾先生,這位孫悅前經紀人給我們講了不少「貴圈」的故事。


沒有見到查爾斯先生之前,我們心目中的NBA經紀人應該是常年西裝革履,抽著雪茄和商家談判,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就能拿下成百上千萬的財富的大佬,或者是電影《甜心先生》裡的湯姆-克魯斯,年輕英俊,魅力十足。


但身材微胖,穿著普通T恤加運動短褲的查爾斯的日子過得並不怎麼舒坦,這些年來他始終沒有找到一位大牌的客戶。在和我們的聊天中他不無後悔地承認,當年不該讓孫悅留在湖人,而丟掉了去灰熊的機會。


悔過之後,查爾斯又不無得意地對騰訊記者「吹噓」:你為什麼會去邁阿密?還不是因為熱火、因為三巨頭?這些都離不開我們這些經紀人,即使我們是小角色,但帕特-萊利沒有我們能成功組建熱火王朝嗎?


NBA經紀人掙多少錢? 富比巨星慘過刷碗


「NBA的經紀人是一份壟斷行業,有錢有權的人什麼都有,無錢無勢的如果沒有運氣,不能找到一位能夠長時間在NBA站穩腳跟的球員,就只能完蛋了。」查爾斯一開口就揭示了這個行業的殘酷:這裡還有很多經紀人只是在溫飽水平。


按照NBA的規定,經紀人只能從球員身上拿到工資的4%或者以下。「好的經紀人會拿到3%-4%,但是像我們這樣的,一般是2%左右。有時候為了搶新人,甚至拿過1%的薪水。」一位新秀球員如果年薪在200萬左右,他的經紀人只能拿到2萬的年薪,在美國刷盤子也不止這個價,何況是常年衣冠楚楚,出現在各種高檔場合的經紀人。


以2013年NBA經紀人總收入來算,排名第一的艾恩-泰勒姆旗下共有45名球員,球員年薪收入達到2億7千3百萬,光算工資收入的4%,泰勒姆就可以拿下1092萬美金,在聯盟的球員工資收入中都可以邁入前10%的頂尖人群。而現在NBA註冊經紀人一共有450名左右,只有103個人旗下的球員有合約,排名103的「鳳尾」經紀人名叫邁爾-斯科特,他旗下球員收入一年只有35萬8千美金,給他的工資收入換算下只有不到一萬美金,可謂慘過中國小編。旗下球員年工資達到1000萬的經紀人全NBA只有53人,但1000萬可以說只能是小康,真正邁入富裕階層,也就是旗下球員工年資總額達到5000萬以上的只有13個人。比起球員來說,NBA經紀人的競爭明顯更殘酷。


球員的工資只是一部分,優秀的經紀人真正賺錢的地方是給球員們找代言和廣告,一次可以拿到20%左右的收入。比如當年小經紀人大衛-法爾考給喬丹與耐克牽線,可謂一筆生意成就一生傳奇。喬丹與耐克的合作中,法爾考掙了個盆滿缽滿。「法爾考至少在喬丹身上掙了5千萬美金。」查爾斯說,「但現在想要複製喬丹傳奇,實在是太難了。」


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勒布朗-詹姆斯和凱文-杜蘭特的前經紀人古德溫就是一名賺大錢的高手。他幫助詹姆斯和耐克簽下7年9000萬合同,杜蘭特也拿下7年6000萬合同,光耐克這一個贊助商的合同就達到了1億5000萬,如果按照20%的佣金來計算,他已經拿下了3000萬美金。


美國籃球催生了法爾考、泰勒姆這樣的經紀人大鱷,也有小角色的生存空間。例如查爾斯,他在孫悅之後又帶著旗下球員連續參加了幾次NBA選秀,可惜都無功而返。08年他旗下的球員麥克-瓊斯曾被雄鹿選中,但最後仍然被拋棄——查爾斯目前旗下球員只能在NBDL等次級聯盟掙扎。此外,靠著馬庫斯-格雷和泰森-威爾樂等被NBA淘汰的球員,查爾斯逐漸在歐洲的法國聯賽上搶得一席之地,並經營著中國市場。


根據《福布斯》在2012年的體育年報上的計算,NBA經紀人只有82人的年收入可以過100萬美金,而經紀人每年的財富總和來計算,80%的收入集中在15-20個人之中。比起大部分的商業競爭,NBA經紀人絕對是高危而且壟斷嚴重的行業,對試圖進入的新人來說風險極高。這也可以間接證明,為什麼球員退役之後有做教練、有做生意,有做球隊管理層甚至解說員的,但很少有人會選擇成為一名看起來收入豐厚的經紀人。


NBA經紀人能力通天 推動組建熱火三巨頭


若是票選近10年來最影響NBA的轉會,非詹姆斯波什(微博)加盟熱火和韋德(微博)組成三巨頭莫屬。在這筆交易中,一個叫亨利-托馬斯的經紀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亨利手下有波什和韋德,還有哈斯勒姆,這是勒布朗-詹姆當年肯來熱火的幾位關鍵人物。」查爾斯分析說。「詹姆斯是等到波什先與邁阿密簽約之後才來的對吧?如果沒有亨利,波什和韋德根本沒有機會坐在一起討論降薪簽約勒布朗的機會。NBA經紀人對聯盟的控制遠超你們的想像!」


還有吉姆-特納,他手下擁有雷阿倫和巴蒂爾(微博),這兩位球員相繼加入熱火,也可以間接揭秘球員抱團的背後秘密。也就是說除了詹姆斯是自己決定(皇帝的經紀人是自己的兄弟,基本可以說是他自己控制自己),熱火的冠軍球隊是由兩位經紀人決定。「斯特恩當年生氣是有原因的,詹姆斯決定去熱火之後,他有種被兩位並不大牌的經紀人忽悠的感覺。」查爾斯笑著解釋。


同理可證,NBA經紀人中排名第二的傑夫-舒沃茨旗下球員年收入達到1億9千萬,他將手下的一干好手在近幾年全部轉會聚集到了紐約,頭牌德隆-威廉姆斯去了籃網,錢德勒和基德(微博)一起從小牛去了尼克斯。原因很簡單,為了爭取更好的曝光率和更佳的收入,可以推斷,舒沃茨旗下另外一名重要球員凱文樂福(微博)如果有朝一日離開森林狼去紐約或者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也實屬正常。


NBA的經紀人都希望自己的球員能夠在高曝光率的地方打球,比如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等,一旦球員能夠取得很好的曝光率,那麼他們簽代言的幾率和價格也就越高,畢竟這一塊才是經紀人重點收入的部分。


經紀人決定成敗姚明易建聯命若兩重天


在NBA經紀人的圈子裡流傳著一個名詞:姚明效應。查爾斯是這樣向我們解釋的,「大的城市和環境,能讓球員身上的場外的商業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經紀人從姚明身上的收入要比同級別的球員高50%以上。」


姚明在NBA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由比爾-達菲、約翰-赫伊津哈、比爾-桑德斯、陸浩、王曉鵬、章明基六個人組成的「姚之隊」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經紀人的眼裡,姚明從球技層面上不是絕對巨星,但是在帶來商業價值方面,和詹姆斯、科比(微博)一樣的級別。


另外一名中國球員易建聯可沒這麼幸運了,他碰上了丹-費根,這位NBA裡著名的「吸血鬼」,通常習慣於為自己的客戶爭取最大的利益與合同,也是目前霍華德的經紀人。2007年,易建聯以第六順位被雄鹿選中,死活不肯去密爾沃基,拖了一個多月最後妥協,費根還代表易建聯與雄鹿簽下協議,將「保證主力位置」寫入合同中,當時被網民戲稱為「簽下不平等條約」,看似賺了便宜,但僅僅一個賽季他就被當籌碼交易了出去。


在聊起這筆交易時,查爾斯再度強調了大牌的經紀人對聯盟的控制遠超想像:「有了姚明效應,就可以理解為何當年丹-費根要在易建聯身上下這麼多功夫。他旗下球員年薪總額達到了接近1億5000萬,但易建聯的年薪不過300多萬(新秀合同),費根為了易建聯不惜惹怒一支球隊的管理層,可以證明有多重視。後來你們知道了,易建聯去了紐約,華盛頓和達拉斯,(離開密爾沃基)對費根這樣的經紀人來說很容易。」


孫悅能留在湖人,一邊打醬油一邊拿總冠軍戒指,得感謝查爾斯。當時在湖人引進保羅-加索爾的交易中,灰熊提出了兩個交易條件:要麼湖人給孫悅,要麼給小加索爾。「讓孫悅留在洛杉磯和科比一起打球很重要,可以讓他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我和禪師菲爾-傑克遜聊了這件事,剛好禪師也非常喜歡大個子控衛,於是小加索爾去了灰熊,可惜孫悅在湖人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機會,最終沒有能夠打出來。」孫悅也曾在博客中寫道:「經紀人已經盡力了,(打不了NBA)最大的問題還是自己實力不夠,但我必須感謝他這麼努力地幫助我留在NBA,我相信有一天我會回到NBA。」


CBA「不專業」 經紀人在中國無用武之地


這幾個賽季,CBA加大了外援的引進力度,不少來自NBA的球員開始了中國的職業生涯,其中不乏麥蒂、馬布里(微博)、阿爾斯通、JR史密斯這樣的大牌。在CBA也活躍著不少外國經紀人的影子,運作外援來中國打球也是他們的生財之道,查爾斯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在CBA的早期,查爾斯可是最主要的外援輸出者,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前後將近有60%的外援都來自於查爾斯的運作。浙江隊的昔日悍將高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曾經創造CBA外援工資紀錄的陝西隊蓋茨也屬查爾斯旗下,至於走走停停的小名氣外援更是多如牛毛。可惜後來查爾斯將重心放在了美國,否則以他的經驗和能力,在如今的CBA也能混得一席之地。


談起兩者之前的差距,查爾斯一肚子苦水,認為CBA不夠專業,讓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NBA的全稱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但他的公司是全稱是NBA娛樂有限公司。這是一個商業社會的產物,職業體育發展到今時今日的地步,已經早與商業息息相關,相輔相成,你不能違背這個原則。」
「CBA早期是一個有些矛盾的聯盟,又重視成績但又有時候違背商業規律,比如你們國內球員的轉會很不自由,經紀人對你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用處。每個隊只有那幾個外援,而且操作空間也有限,我其實很想把這一套(經紀人)的東西帶給CBA,但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對比NBA的經紀人,CBA的經紀人更像是擔任保姆的角色。談工資和轉會之類的基本上與經紀人沒啥關係,俱樂部更習慣於直接找到球員來協商薪水問題,有時候甚至不理球員,直接開價,球員的自主權利並沒有太多。大部分球員都是一日入隊,終生在此打球。「專業的經紀人還是有作用的,想要聯賽水平提高,一定是伴隨著更強大的商業化運作,NBA如果沒有職業經紀人來運作和推廣,球員的形象不會像現在這樣好,球迷們也不會如此瘋狂地迷戀他們,另外一方面,商業價值也沒有這麼大,整個聯盟價值也會相應降低。遺憾的是CBA對明星球員的包裝不夠好,擁有這麼好的市場氛圍,有這麼多的球迷,也有很多很優秀的球員具備了成為巨星的潛質,但可惜最後都沒有好的商業環境和包裝,讓他們自身的形象以及職業度更上一層樓。」


「NBA的成功在於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經紀人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市場早已經全球化和碎片化,在我們期待由一個強大的政府或者官方組織去完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成功地自我代謝和成長中了。」籃球專家張衛平(微博)在與騰訊體育交流的時候感慨地說,「這真的是我們應該關注和思考的地方。」


結語


和亨利-托馬斯、吉姆-特納、傑夫-舒沃茨這樣的大牌相比,查爾斯這樣的經紀人顯得很不入流。正如他手底下的球員,也許永遠沒法達到詹姆斯、杜蘭特、科比、姚明這樣的高度。


但美國籃球的蛋糕足夠大,既能容得下擁有詹姆斯的巨頭大包大攬,也能讓經營馬克西姆-錢莫斯、阿拉里-史蒂文森(查爾斯旗下的NBDL球員)這樣的小角色有口飯吃,這才是一個成熟的籃球所應該擁有的體系。


這才是美國是籃球王國,並且長盛不衰的秘密之所在。


來源:騰訊體育 作者:羅昇 段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875

迅雷今夜上市,雷軍系四家上市公司「外圍」成型

http://www.iheima.com/thread-43357-1-1.html
一邊是剛剛捧得周光召基金會技術創新獎一公斤黃金獎牌,一邊是控股公司迅雷計劃登陸納斯達克募資9250萬美元,45歲的雷軍憑藉著金牌投資者和金牌創業家的雙重角色,再次走到了聚光燈下。

創業小米四載,雷軍依舊熱愛自己的投資人身份,今年無疑是其收穫頗豐的一年。在金山軟件、歡聚時代、獵豹移動及未來的迅雷「四駕馬車」及十餘個投資載體的推動下,小米已從棋子之態上升為棋局之勢。

而與2013年以前不斷宣講小米理念和產品不同,已擔任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頭銜的雷軍日見低調。「除了個別的會議,他現在幾乎不會接受媒體採訪。」一位小米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除了為獵豹移動路演和小米產品發佈站台,雷軍最近一次現身是在2014第二屆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因為他是「天使會」的發起人之一兼理事。

迅雷登陸納斯達克,再加上5月紐交所上市的獵豹移動、2012年底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歡聚時代、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的金山軟件,雷軍旗下上市公司已成「四駕馬車」之勢。6月13日,迅雷向SEC提交招股說明書增補文件(F-1/A),確定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格區間定為9至11美元,最高將募集約9250萬美元。

據披露,新股發行後,小米及金山的持股比例將達到41.8%。與迅雷老股東退出及股權稀釋不同,雷軍旗下公司的股權則相對發行前的39.4%反而提升了兩個百分點,將進一步鞏固其在迅雷中的地位。

這是「雷軍系」第二家今年將上市的公司,再加上5月紐交所上市的獵豹移動、2012年底登陸納斯達克的歡聚時代、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的金山軟件,雷軍旗下上市公司已成「四駕馬車」之勢。除迅雷外,雷軍擔任著其中三家公司的董事長。

關於「雷軍系」的評說,雷軍更願意用「雷軍的朋友圈」來形容自己的這些投資,並聲明自己無意控股權。而對有利於小米生態打造的公司,他的投資卻有另一番穩准狠的味道。

如今,互聯網圈最流行的莫過於「平台」和「生態」的概念,雷軍、馬云、馬化騰都在做這樣的事兒。與二馬不同的是,雷軍的小米是個極為有利的硬件支撐——截至目前,MIUI操作系統已超過5000萬用戶,米聊用戶達到4000萬,小米手機的銷量至2013年9月底已突破2000萬台。

正是憑藉收穫周光召基金會技術創新獎的「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鐵人三項模式,雷軍控股的資本版圖在取得財務收益的同時,更重要的在於為小米帶來更龐大的生態和更高的估值,踐行其四年前創立小米時百億美元的夢想。

早在2012年,金山軟件旗下子公司金山云以182萬美元作價出售9.87%的股份給小米。根據協議,金山云將為小米提供智能手機平台使用的云服務技術,小米將幫助金山成為中國領先的云存儲供應商。2014年初,小米又以2000萬美元投資入股金山旗下遊戲研發工作室西山居,獲取約4000萬股股份,佔比4.71%。

此外,「雷軍系」持有獵豹移動48%的股權及投票權。獵豹CEO傅盛在上市前夕連線記者採訪時坦言,「小米在互聯網硬件方面有著別人難以匹敵的優勢,我們在互聯網軟件、移動軟件開發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海外我們用戶規模很大。今年小米開始它的海外整個拓展策略,我相信這些給我們未來的合作提供了非常大的機會。」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所有這些公司都是小米的大客戶。公開資料顯示,金山採購了800萬元的小米手機以及配件;獵豹移動向小米購買移動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截至2013年12月底共計花費33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四駕馬車」已經開始慢慢調整旗下各個公司的重點業務佈局,從而與小米將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以歡聚時代為例,與上市時主推的遊戲、音樂和YY語音不同,公司今年已將重點策略放在了在線教育獨立事業部「100教育」上,並計劃在2-3年內投資過10億。

而今年4月小米風投領投3.1億美元入股迅雷後,雙方隨即在盒子、路由器等領域展開業務合作。目前,迅雷已將其「云加速」技術全面開放給小米公司使用,而小米公司也在其產品中內置迅雷旗下迅雷下載、迅雷看看等相關服務。

從小米手機預裝的軟件清單中也不難看出,UC瀏覽器、金山詞霸、YY語音、WPS等多款有著「雷軍投資」標誌的應用已經內置其中。業界的大膽預測是,未來金山軟件的遊戲和云、獵豹移動的安全產品和國際化優勢、迅雷的內容資源和云技術等都將成為「小米系生態」的重要組成。

雷軍此前在接收上證報採訪時曾坦言「還沒有最滿意的產品」。「小米選擇了從軟件、硬件和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這個全新的角度來進行創業,我們希望我們能借助小米開創的全新角度來為自己贏得自己的位置,但是未來究竟如何,今天還不好說。這需要小米繼續堅持專注,把產品做到極致,追求用戶口碑,並且要跑得足夠快。」雷軍說。

從今天的資本佈局來看,「四駕馬車」在技術上支持小米,完善小米的技術應用。一旦小米的硬件應用獲得突破,也必將在市場層面反哺「四駕馬車」的市場和估值。

聚攏一群「創二代」

雷軍投資的一個原則就是「不熟的人不投」、「要投就要找超級靠譜的人」。正是因為有著尊重創業者的態度,造就了他與一群「創二代」的淵源
雷軍曾向記者坦言,「投資和互聯網不是兩個並行的領域,可以說,沒有投資人,就沒有互聯網行業的今天。」

歡聚時代CEO李學凌曾是一個對金山產品「吹毛求疵」的媒體人,在其創業圖片網站折戟後,雷軍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天使投資給到他二次創業,更多是衝著李學凌執拗自信的創業精神。獵豹移動CEO傅盛前身更是360安全衛士總經理,在創立了可牛影像後,以「可牛殺毒」殺回互聯網安全領域。2010年11月10日,可牛與金山安全合併組建金山網絡,傅盛出任CEO,與雷軍搭伙將獵豹移動做到上市。

傅盛曾提到,我眼中的商業,四處環敵,利益為上,叢林法則。但你看雷軍做小米1的時候,拍視頻,包括陳年、李學凌在內的一干兄弟都為他出境,砸掉蘋果用小米。如果我能辦那麼一個發佈會,挺滿足的,有這麼一幫人挺你。

在他看來,雷軍的最大魅力正在於此。「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高估自己,而低估別人,但其實肯定別人的價值才是最核心的。所以雷軍身邊極容易團結一股勢力,它會產生一種莫可名狀的忠誠。」

「馬云和他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於人才,馬云喜歡在體系內輾轉騰挪;而雷軍喜歡培養人。他做投資,看人,人對了,下一秒錢就打到你賬戶裡。雷軍的方法是:你不願意聽我的,我就閉嘴,如果以後證明你錯了而我對了,那你要向我道歉。」傅盛說。

正是因為有著尊重創業者的態度,雷軍坦言自己在投資企業中有時更像聯合創始人的身份,而這也使他對企業有著更深入的瞭解。在創立小米之後,他更明白這些投資企業哪些可以與小米相互支持,哪些更適於獨立發展。

雷軍更表示,不太在意小米是家平台公司還是產品公司,更希望的是兄弟公司之間的合作。而用這樣的定位來形容如今雷軍系「四駕馬車」的關係也更為合適。

除了以小米和金山的身份進行投資外,雷軍還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和2011年成立的順為基金佈局,其投資的創業公司包括早教App寶寶巴士(Babybus)、醫藥學和生命科學網站丁香園、中小學在線作業平台「一起作業」等。此外,一家由金山軟件CEO張宏江擔任董事長的專利運營公司「智谷」,也獲得了金山、小米、順為等入股。

如今,作為雷軍最後一個創業夢的小米科技羽翼漸豐,儘管還未上市,但基於小米棋局的周邊生態和平台的打造已漸成形。正如周光召基金會技術創新獎對於雷軍的肯定,其科技和商業價值無不體現在「軟件+硬件+服務」三大方面。

創立小米時,雷軍希望能創立一個市值百億美元的公司,而這一估值在小米去年8月融資時已經達成,當時小米剛過3歲。雷軍坦言,小米啟動新一輪融資主要是使小米公司價值重估,為小米在高速發展中招募人才、展開併購提供支撐。如今,他正在這麼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424

霸主易位?中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正悄然成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39

20140904china v us

上個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迎來了70周年誕辰。時隔70年,世界需要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體系的主導者應該是真正“系統性重要”的國家,而不是會以G20的意願為核心的國家。中國能否成為美國之後的主導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Pradumna B. Rana認為,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戰略。雖然中國主導的亞洲架構對於IMF、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威脅,但是這個架構把西方國家排除在外,於是使得全球經濟架構的掌控更為複雜了。

當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主要建立了三大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促進宏觀經濟穩定;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GATT:確保開放的貿易環境;

世界銀行:減少貧困、提供發展融資。

二戰過後,這個以美國領導的全球金融體系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近些年來,由於新興市場所占的全球貿易份額和GDP份額急速上升,以美國為領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似乎失去了許多光澤,合理性減少。新興市場的貢獻和在IMF中的權利極度失衡。就拿中國來說,以購買力計算,中國的GDP占全球比例為13.6%,但在IMF中的投票權較比荷盧經濟聯盟還要低3.8%。

美國主導全球經濟架構的衰落

2010年11月,IMF曾推出一項提議,如果得到批準,將會減少IMF內部不合理錯配的投票權,響應G20會議上所說的向經濟增長活躍的新興市場轉移6%的投票權配額的要求,這項提議還將使中國成為IMF中具有第三大話語權的國家。然而,雖然奧巴馬非常支持,但是最終這項提議還是在美國國會那里夭折。

IMF內部權力分配改革的緩慢進程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全球經濟架構由中心化逐步轉變成“去中心化”,越來越多的區域性機構成立,各自發揮著作用,部分代替了老牌的全球性機構。另外一個去中心化的因素,是多極世界的演變以及金融全球化所需要的多樣化管理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在宏觀經濟穩定方面,IMF一直被認為是一張全球金融安全網,但除了IMF之外,我們又看到了歐洲穩定機制(ESM)、阿拉伯貨幣基金(AMF)等等區域性的安全網。

類似的變化還體現在國際貿易、金融等全球架構上,這些變化讓全球經濟的掌控權變得越來越複雜,造成了資源和精力的浪費。

中國主導全球經濟架構的進化

現在的情況是,金磚國家發展銀行也建立起來了,未來還將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Fund),這兩大機構的主要出資方都是中國。這也表明,中國希望在全球經濟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目前所成立的一些機構都致力於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擔保,是頗具有革新精神的。然而,中國最近的一些動作也反映出其在IMF和世界銀行中因無法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而不滿。

除了金磚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之外,中國主導的區域性經濟架構還包括有“迷你版IMF”之稱的金磚國家信貸儲備基金(Credit Reserve Arrangement),規模為1000億美元。此外,中國還希望在排除西方的影響下,通過新絲綢之路政策來加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據《經濟學人》統計的數據,在1992-2011年間,中國花費了GDP總額的8.5%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而一般來講,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僅為2-4%。

目前,亞洲的區域性經濟合作夥伴體系將美國排除在外,而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體系也將中國排除在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Pradumna B. Rana認為,未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戰略。

Rana還表示,雖然中國主導的亞洲架構對於IMF、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威脅,但是這個架構把西方國家排除在外,於是使得全球經濟架構的掌控更為複雜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43

“十三五”能源規劃正成型 加大開發油氣及可再生能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78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油氣,核能,煤炭,風電

“十三五”能源規劃編制今年6月啟動,計劃今年年底形成基本思路。中證報獲悉,該規劃提出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戰略任務,生產布局方面將加大油氣開發力度,新增近海油氣開發帶,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未來可再生能源補貼將設總額限制。

優化能源生產布局

據中證報報道,國家能源局規劃司有關人士近日在相關論壇上透露,“十三五”能源生產布局將新增近海油氣開發帶,由“十二五”規劃的“五基一帶”升級為“五基二帶”布局。

能源輸送方面,將形成“四橫三縱”輸送格局,內外銜接,海陸並舉。到2020年,全國煤炭鐵路運輸能力達30億噸,成品油輸送能力達2.5億噸,天然氣輸送能力達4800億立方米,天然氣主幹道里程達12萬千米,西電東送總規模力爭達到3億千瓦。

上述人士稱,“十三五”能源規劃將構建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現代能源戰略體系,提出七大戰略任務:提高國內能源產量,推進節能提效,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地熱能,鼓勵能源國際合作,推進能源技術和體制創新,加強能源監管。

該人士稱,“十三五”期間的一個新變化,就是以後省級能源發展規劃和涉及全國布局、總量控制及跨省輸送的區域性能源綜合發展規劃要上報國家能源局審批,以破解央地監管銜接難題。

常規能源“控煤增氣”

“十三五”能源規劃一項重點就是降低煤炭消費總量。發達地區進行煤炭減量替代,逐步實現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過渡,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

“十三五”末,力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60%以內,2030年下降到50%左右。

在煤炭開發方面,將以14個大型煤炭基地為重點集約開發煤炭,穩步開發9大煤電基地。推行區域差別化開發政策,“十三五”期間將優先開發蒙東、黃隴、陜北三個基地,鼓勵發展寧東、神東、山西三個基地,限制發展冀中、魯西、河南、兩淮等區域,優化發展新疆作為儲備。

在煤炭運輸方面,“十三五”期間北煤南運中通道蒙華鐵路將投產,將解決華中地區能源供應窪地問題,今後還可以在“兩湖一江”地區布局一些火電集群。

上述人士介紹,未來油氣“有增長潛力的是新疆的準噶爾、塔里木,長慶、陜北等地,還有海上油田。在天然氣方面,‘十三五’目標是2020年供應量達4000億方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上升到10%。”

儲備應急方面,“十三五”將啟動三期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工程,建立企業義務儲備,鼓勵發展商業儲備;加快布局新儲氣庫建設、完善加氣站及配套管網、提高應急調峰能力。

在天然氣運輸方面,“十三五”將重點加快西氣東輸三四線建設和五線的開工,同時計劃建設一條新粵浙煤制氣運輸管道。

在電力方面,優化水電開發時序,重點建設西南大型水電基地,2020年前重點開發雅礱江、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等河流,2020年後重點開發怒江和雅魯藏布江。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

可再生能源補貼將設總額限制

“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2億和1億千瓦以上。前者是“十二五”目標的一倍,後者是“十二五”目標的五倍。

在風電方面,以市場需求引導風電開發,“三北”地區大基地和其他分散式相結合。加強集中風資源開發、穩妥推進海上風電、因地制宜開發分散風能。在光伏發電方面,擴大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規模,有序推進光伏基地集中開發,未來分布式將占主導。

上述人士表示,“十三五”可再生能源面臨的一大壓力是經濟性要求。2020年風電價格將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相當於風電從目前每度6毛錢降到每度4毛錢,太陽能從每度9毛多降到每度六七毛錢。目前在醞釀風電降價,未來降價力度會更大。

該人士還表示,“十三五”仍要優先發展核電。按照核電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運行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但

“現在進度略慢一點,2020年(核電)投產預計只有5300萬千瓦左右。”

“下一步,將從華龍1號、CAP1400中盡快確定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路線。‘十三五’規劃正在論證‘兩湖一江’內陸核電能不能開建一兩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