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推理小說家 掌管資產直逼台灣GDP

2014-10-13  TCW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GI)執行長曠紫倫(Elizabeth Corley)走進會議室,合身剪裁的灰色毛呢套裝,戴著珍珠項鍊,講話溫柔輕快,毫無金融菁英的高傲姿態,她是歐洲資產管理界最有權力女掌門人。

《財星》(Fortune)選她為二○一四年五十位最有權力商業女性,是歐洲資產管理界唯一進榜者。在她領導下,AGI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五千一百一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五兆元),相當於去年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llianz Asset Management)的旗下有兩家資產管理公司,一家是由葛洛斯(Bill Gross)創辦的PIMCO,另一家則是曠紫倫負責的AGI,前者一直是媒體寵兒,直到去年開始改變。

她當執行長,善於整合搞定學歷高於她的經理人

過去一年, PIMCO執行長埃里安(El-Erian)與葛洛斯相繼出走,其旗艦基金「總回報基金」過去一年流失約六.四%資產;但向來固定收益較弱的AGI資產卻淨流入一○.六%,今年上半年總資產規模比起去年同期更大增四一%,增幅高於業界老大哥貝萊德和摩根資產管理公司。這讓《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將她定位為「讓德盛安聯走出PIMCO陰影的女人」。

相較於葛洛斯,她的崛起不在於操盤,而在於她是一流的整合手。二○○○年安聯啟動購併計畫,買下數十家資產管理公司,快速壯大卻無法整合,甚至各地用的 logo(標誌)可能都不盡相同。

二○一二年她擔任執行長後,提出「One Firm(單一公司)」架構,她把十個投資平台整合為一,讓旗下經理人能透過社交媒體即時交流投資訊息,也讓各地分公司可以從跨國的平台上挑選適合在地的產品。

相較金融圈領導人許多出身名校,她背景平凡,來自英國農村家庭,畢業於一般大學,透過夜間進修才取得管理碩士學位,因此面對學資歷都比自己高的經理人,她更能採取低姿態去聆聽,降低整合的阻力。

不打高爾夫,不愛品酒,寫小說是她最大樂趣。

她當作家,週末搖筆桿至今已寫出五本推理小說

平時她是管理五千億美元資產的女CEO。到了週末,就搖起筆桿,變身推理小說的作家,至今已完成五本作品。她認為,兩者的共同處是「對人的迷戀」。

九月底她來亞洲,在台灣僅停留二十四小時,卻堅持走完四層樓和兩百多位員工寒暄握手,這顯示出她的心思聚焦在人身上。

在採訪時,她甚至注意到攝影記者的需求,主動把面前的咖啡杯移開。

本刊取得這位雙面女掌門人獨家專訪,暢談她如何「傾聽出」領導力。以下是專訪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妳上任後讓資產大幅成長,甚至連過去比較弱的固定收益也開始吸引退休基金流入,是如何做到的?

曠紫倫答(以下簡稱答):我想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傾聽並且去了解客戶的需求,而不是只講自己想推銷的產品,這是讓我們持續成長的主因。

問:這原則聽起來很簡單,但為何多數人做不到?

答:你聽的時間需要比說的時間多才行。以風險為例,英美客戶對風險的看法就是得去冒險,他們對市況比較樂觀,但是,歐洲客戶會假設最壞的結果。

一種文化願意讓你冒險獲得最好的結果;另一種文化卻要你避開風險,如果不了解,就算你有最棒的產品也賣不出去,了解客戶也許比了解市場風險更難。

她掌握傾聽3原則找樂趣、記筆記、整合意見

問: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傾聽者?

答:首先,你必須覺得傾聽是有趣的,你無法假裝是個很愛傾聽的人。第二,你要有一副好記憶,以及專注於對方,跟人對談,我一定會寫筆記,這幫助我翻閱記憶。最後,你必須能把聽到的意見集合,去找出問題的解答。

資料、訊息和了解,這是三種不同層次,有能力去傾聽、了解,然後再把事情整合,通常會找到最好的意見。

問:假設遇到不同意見?

她抓出領導2關鍵決定方向和執行速度是重點

答:除了選對人才外,領導還有兩個工作,一是決定方向, 二是決定執行的速度。要記住沒有十全十美的決定,所以在發生像金融海嘯的危機時,就如同你不會在發生火災時還花時間傾聽一樣,決策必須快。

只是危機不是天天發生,多數在決策時,你擁有的時間是足夠的。能分辨緊急和重要是很重要的能力,你才知道何時該比較獨斷,何時該集體決策。

問:你上任後喊出「one firm」把投資的資訊產品都整合到同一平台,為何這樣做?

答:金融海嘯後,我們發現不能理所當然的認為客戶會自動信任你,每一天你都要為了贏得他們的信任而努力。

客戶也在改變,十年前,大家都以資產類別去思考市場,現在則比較重視報酬率。在低成長的時候,還得為客戶找出報酬,只有透過整合才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當時,我們把公司攤開來看,發現有很多很珍貴的寶物散落四處,我都稱它為隱藏的寶石,就像是你手上有珠寶盒,但是你從沒穿戴出門。

問:你有發現這些寶石的價值?

答:我們把原有的產品帶到新市場,跨國界銷售。我們還有社交工具,讓經理人在上面交換意見,很多重要的報告,都是基於深入挖掘細微資訊,對於績效、研發產品、定位市場都會很有幫助。

問:他們不會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

她聚集人才2訣竅讓高手交流、看見有好處

答: 這是另一個關鍵,你沒辦法強迫人們溝通,如果你不想用平台溝通,沒問題,我們並不是強迫人去做,而是打造他想去做的環境。

資產管理就是人才事業,對於一流的人才而言,能跟一流人才交流是最過癮的,這就是最大的誘因。當你拆掉對彼此不熟悉的藩籬,就能創造對話的環境。

經理人都很精明,深知要操作出好報酬越來越困難,所以提升見識就很重要。一開始他們可能不想分享,但是第一批試用者得到好處,其他經理人也開始好奇,有好處就會加入。曾有一個很專注於投資的團隊,他們本來不想分享,後來卻愛上這平台,因為他們發現平台上有高品質的資訊。

問:你也是小說家,你覺得身為CEO和小說家的共同性是什麼?

答:寫小說你必須建構劇情和角色,小說就是由人物和劇情交錯互動而成,有時是角色個性強到掌控劇情,有時則是劇情強於角色。我從不覺得寫作和工作有很大的相似點,兩種工作用的是腦的不同部位。

唯一的連結是,「對人的迷戀」(fascination with people),去了解人的心理和驅動人的行為,我覺得這很有趣。

問:怎麼驅動人們,特別是要他們改變?

答:特別是在投資領域,你管的是人,不是產線,要讓他們表現出最棒的一面,其中一個訣竅是,多說點改變後會得到什麼,而不是會失去什麼,你會發現人們會比較想改變。

有的執行長認為自己萬能,但是有的執行長擅長找有才能的人,我是後者,我會找能力比我更強的人,我當教練,能讓他們在同一團隊合作。

問:既然他們都比你厲害,為何要聽命於你呢?

答:可能他們不想成為CEO(笑),我猜是因為我尊重他們的才能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5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