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房地產下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另一個重要推手來自私營部門投資減速。
路透社所做的調查顯示,今年以來,中國的企業削減了大約7%的資本支出,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幅度。
放緩的企業資本開支強調了中國今年面臨的經濟挑戰。業內預計,受房地產這一支柱產業持續下行的拖累,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跌至24年最慢。
路透社對中國335家制藥、機械制造等私營企業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投資今年可能較去年削減7.3%,約為740億元人民幣。
比如,全球規模最大的錫錠制造商之一中國雲南錫業就將壓縮開支作為生存手段之一。這家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已經受到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沖擊。分析師預計,雲錫今年的資本開支削減幅度可能高達81%。該公司董秘潘文皓表示: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所以,最好看緊我們的錢包。
路透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26家企業的現金余額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13%。企業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之時對投資保持克制。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摩根大通旗下全球財富公司首席投資官Michael Cembalest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多源於私人部門的活動逐步下滑,比如私企的固定資產投資減少。
而中國經濟近年來的主要動力,正是來自國家和私營企業的大規模投資。
從2012年起,中國的私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就直線下降,與這兩年國有企業的這類投資逐步回升形成鮮明對比。
圖:中國私營部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變動
雖然中國政府已出臺多項扶持企業的政策,但以目前環境看,私人部門開支增速還在走下坡路。
部分業內人士的觀點更為激進。安信證券經濟學家高善文上個月提及,私人投資加速下降可能是8月中國經濟失速的主因之一,和房地產基建的關系似乎不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