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點評中國央行“神秘QE”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83

中國人民銀行,PBOC,貨幣寬松,降息,降準

昨晚市場傳言,中國央行向工、農、中、建、交五大行進行類同投放基礎貨幣的短期非常規操作“常備借貸便利”(SLF),為期3個月,總規模人民幣5000億元,效力近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

中國央行並未正式確認上述傳言,不過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認為,這樣的寬松舉措與高盛的預測一致。此前高盛預計:

1、在經濟活動增長急劇下滑、通脹回落的形勢下,貨幣政策會寬松;2、不可能全面降準與降息,因為它們會被視為積極主動的刺激。

宋宇指出,雖說每行平均1000億元的SLF號稱類似於全面降準,但真正的降準影響會更大,因為其效力是持續的。高盛預計中國的貨幣環境會溫和寬松,將提供推動需求增長所需的一定支持。

除了貨幣政策,高盛預計其他方面的政策也可能跟上。如可能先期加強落實財政預算支出,這樣做可以減少對年底沖刺完成支出目標的批評。另外,中國政府也可能向中央及地方部門施壓,要求維持投資增長勢頭。但高盛並未發現任何出臺上述措施的跡象。

考慮到面對更為疲弱的數據,中國決策者展示了放寬政策的意願,高盛預計,今後幾個月中國增長會反彈,在包括研發在內的GDP計算法調整產生正面影響的幫助下,今年能達到GDP增長7.5%的官方目標。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上周令人失望的8月數據公布後,市場又傳出降息降準的呼聲。事實上,中國經濟對傳統的貨幣寬松刺激已經漸漸產生了“免疫力”。一年多以前高盛就展示過以下圖表。

GDP,社會融資,人民幣貸款,信貸,中國

如圖所示,以年化百分比來看,註入信貸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未能持續,信貸刺激才過一個季度影響就明顯減小。

美國私人財富管理公司Evergreen GaveKal最近的評論也認同這種“信貸沖擊”在失效的觀點。Evergreen GaveKal認為,8月經濟數據體現的中國經濟增長疲弱源於,始於5月和6月的信貸增長刺激未能持續發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5000億元SLF傳聞出臺前幾小時,新華社發表評論稱,目前盛行的中國經濟悲觀論調是對改革的不信任,批評“中國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預測年終經濟增長目標不達標”、“期望政府采取降息等強刺激政策”等言論。

盡管中國8月一系列經濟數據不佳,但新華社的上述評論明顯降低了央行降息的可能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