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是否也會歷經“失去的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14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本周被問到,歐洲是否也會經歷失去的十年時,斬釘截鐵的回答:“是!”“蕭條”是唯一能形容一些歐洲國家經濟的詞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道,美國和英國已經實現經濟複蘇,可歐洲沒有以西方“夥伴”為榜樣,反而越來越像日本——掙紮於經濟停滯、通脹低迷。有一點甚至還不及日本:日本的失業率維持在5.5%以下,但歐元區失業率卻處於11.6%的高位。

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CPI同比僅增0.4%,創2009年以來新低;二季度GDP環比零增長。而歐洲央行遲遲不作為。

華爾街見聞網站寫過文章,解答了為何頻頻被經濟數據“打臉”,歐洲央行還遲遲不行動的原因。文章認為,歐洲央行不推出QE,一是希望觀察將於9月發放的首批TLTRO貸款效果;二是推出QE除面臨德國阻撓外,還有諸多難點,如歐美經濟結構不同,不能照搬美國;三是坐等美聯儲、英國央行加息後歐元走弱。

咨詢公司Llewellyn Consulting認為,歐洲央行推出QE是不可避免的,且規模將是龐大的。但拖到那麽晚才行動,歐洲央行可能已經錯過了好時機。因市場已經對歐元區經濟增長抱著很低的預期,通縮的陰影縈繞,且可供歐洲央行購買的金融工具有限。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Ken Wattret表示,通脹率維持低位時間越久,對通縮的抵禦力就越小。通脹預期可能突然間降到更加可怕的水平。這兩方面來說,日本都是絕佳的反例。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北京時間明天淩晨將在Jackson Hole會議上講話。但行長先生本月初已經表態,堅稱歐元區經濟複蘇的命運掌握在各國政府手里。“除非各國政府承諾實施改革,否則央行實施更多貨幣刺激也收效甚微。”

Llewellyn稱,央行和政府官員,及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忘了預期的自我實現(self-fulfilling)的本質。如果企業預計需求沒有增長,他們不會投資新的產能。需求依然疲弱,然後企業預期實現,造成惡性循環。

斯蒂格利茨說:“歐洲有極具天賦的人才,如果一個個國家經濟都衰敗,那一定是系統性問題。歐元區的基本問題是,它不是一個最優的貨幣聯盟,有缺陷的結構加上有缺陷的政策,帶來毀滅性的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