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滬港通注資 陸股有望起死回生

2014-08-11  TCW
 
 

 

一向是全球末段班的中國股市,最近開始活躍起來,自三月低點算起,具指標性的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已經上漲一一%,並在七月三十一日,來到今年來新高二千二百零一點。要論原因,「滬港通」政策應該厥功至偉。

四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滬港通」計畫,據傳十月十三日將正式「通車」,屆時,只要在香港開戶的投資者,都可投資中國上證A股,這也是中國首次開放外國個人投資者,進軍中國股市。

通車消息一出,四月十日至八月四日,上證指數上漲四‧一%;港股也跟漲,恆生指數已經上漲六‧六%,推升指數來到今年新高。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認為,滬港通對於已經申請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的機構投資者吸引力不高,但是對於尚未取得QFII資格的機構投資者,和坐擁大把人民幣的個別忠實戶而言,投資中國將變得更容易,這一開放政策,吸引不少資金搶先卡位。

金融海嘯後,中國GDP年成長率最差也做到了保七,但上證股市卻跟經濟成長反著走,從二○○九年八月後,整整走了五年空頭。

每日灌逾六百億元相當於上證八.五%成交額

去年以來,中國錢荒、打壓樓市,二○一三年六月更一度滑落到五年低點一千九百五十點,上證指數本益比,從金融海嘯前的七十一倍,近期僅剩下約十一倍,當美國道瓊指數都破金融海嘯高點,上證指數連高點的一半都不到。

大環境不佳,連帶使在台灣證券市場發行的中國指數型基金(ETF),與投資中國股市的共同基金報酬,一直都不理想。目前,在台灣證券市場中,共有六檔中國相關ETF,一年平均報酬率為八‧一二%;共同基金報酬也平平,四十檔大中華基金一年平均報酬率負一一‧八%,遠比不上同期台股一五%的漲幅。

這次陸股的反彈,究竟是狼來了?還是股市上漲的起點?從資金面、基本面和政策面來看,上證確實有機會起死回生。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指出,滬港通的啟動,一方面能引入外來活水,進入中國股市,另一方面,也能讓中國資金疏洪到香港,做為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嘗試。短期內,確實能刺激中港股市。

滬港通若正式上路,每日北上,即自香港流入中國的限額為人民幣一百三十億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億元),假設全部用上,相當於上證約八‧五%的成交額(上證指數八月一日成交額為人民幣一千五百一十八億元),一年限額人民幣三千億元,也相當於中國至今年來核准的QFII金額大小。

每日南下,即自上海流向香港的限額人民幣一百零五億元,約佔恆生成交額一六%(恆生指數八月一日成交額為港幣七百九十億元),能提供顯著的資金動能。

至於中國經濟基本面,六月也逐漸轉佳,連帶支撐上證反彈。摩根投信中國基金產品經理趙心盈指出,滙豐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在七月已經站上代表景氣擴張的五十一.七,是自二○一三年一月以來的新高。

此外,今年以來,影響股市的政策負面因素也同步減少。

首先,陸續放鬆房屋限購令;另外,貨幣政策趨於寬鬆,融資流動性轉佳,都是助力。中國人民銀行八月一日還發佈新聞指出,把降低融資成本列為要務,讓小農與中小企業取得低利融資,扶植較有活力與效率的民間企業,改善現有以國企為主的產業結構。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A股基金經理游金智認為,上證下檔的風險已經不大,中國股市投資者的信心有機會回籠。

選中國轉型題材價差股、互補股有看頭

一旦「滬港通」開通,台灣民眾可用以下三種投資工具,搭這波熱潮的便車,包括:連結中國股市的指數型基金、投資中國市場的共同基金,或以複委託的方式,投資中國和香港股市。

從歷史報酬率來看,指數型基金及共同基金賺的都是平穩財,想要高獲利,則以投資股市為宜。

唐雲益認為,首先短期可關注同時在上證A股及香港H股掛牌,但彼此「存在價差」的股票,若操作靈活,可賺到套利財。

第二類是中國和香港各自的「互補股」。例如,僅在H股掛牌,但是沒有在A股掛牌的科技和電信龍頭公司。如中移動、中國電信和騰訊;賭博類股的金沙中國,對中國投資人有吸引力。

上證掛牌的白酒、醫藥、機器設備和汽車類股,則是香港H股投資者感興趣的標的。

趙心盈認為,第二季財報即將公佈,預期會比去年差,短線上股市將進入盤整,可利用此時尋找中國結構轉型的類股。城鎮化股如汽車、家電等消費升級股;環保股,如水資源、風電等,享受政策紅利的「新經濟概念股」也可留意。

只是中國股市八成都是散戶盤,屬於草莽時期,建議還是避開容易爆發地雷的中小型股,以佈局大型股為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