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撬開塑化劑「黑匣」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364

中國目前塑化劑暴露的範圍有多大,是否已經到了危害健康的臨界點?這些信息大多隱藏在學者發表的論文中、決策者的案頭上和未經公開的評估報告裡。要實現「去塑化」目標,不僅需要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與風險交流,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舉措要公開透明。

舌尖上的塑化劑

假如要拍攝一部《舌尖上的塑化劑》,解說詞可以這樣寫:油條,一種風靡中華大地的早點美食。每天清晨,從你嚼著塑料袋包著的那一根熱氣騰騰的油條開始,你的身體便開啟了代謝塑化劑的奇妙旅程。這是人類不懈地破壞環境之後,大自然所能給予的最無私的餽贈……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以下簡稱PAEs)是一類常見的塑化劑,廣泛應用在塑料製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中。同時作為全球性的食品和環境有機污染物,PAEs已經在水、土壤、空氣中普遍存在並富集在各類食品中。動物實驗表明,長期攝入PAEs可造成生殖和發育障礙。

中國目前塑化劑暴露的範圍有多大,是否已經到了危害健康的臨界點?答案並不明晰,這些信息大多隱藏在學者發表的論文中、決策者的案頭上和未經公開的評估報告裡。

2014年6月27日上午九點,國家衛計委官網悄然發佈了備受公眾關注的白酒中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這是2012年酒鬼酒塑化劑風波以來,有關部門首次公開相關信息。這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塑化劑問題走向社會共治的開端。

遺憾的是,消費者看到的只是基於白酒評估的「小報告」。

南方週末記者獲悉,由於在環境和食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廣泛遷移,目前塑化劑已經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因此在開展白酒評估的同時,國家級的評估機構還收集了穀類、蔬菜、乳類、禽畜肉類、水產品、飲用水、蛋類、飲料、方便麵、植物油、果凍、調味料等各類食品中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的含量數據,以評價消費者的塑化劑總體暴露水平,這被稱為「大報告」。此外,與白酒一樣,食用油也是被評估的重點項目。

但是,無論是「大報告」還是關於食用油的「子報告」都並未與白酒塑化劑問題一併公開。對此,官方的口徑是「報告尚未全部完成,還要等負責人簽字」。

更重要的是,完成的評估報告也未必公開,塑化劑更像是一個亟待各方撬開的「黑匣」。

2012年,研究食品中塑化劑問題長達19年的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接受了上海市相關部門委託,對上海居民的塑化劑總量暴露進行評估。

「評估報告我已經如期遞交。」厲曙光說。但是否要向市民公開或何時公開這個結果,卻不是學者們能夠決定的。

被「申請公開」的信息

和很多消費者一樣,高承才等來的白酒塑化劑的評估結果可謂「姍姍來遲」。

2014年4月6日,這位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的律師將一紙《信息公開申請》快遞給國家衛計委,要求對方公開白酒塑化劑含量的風險評估值。在「用途」一欄,高承才填的是「生活所需」。

「我常喝酒。」高承才說,「我有權利知道這個與我相關的評估結果。」

南方週末記者從多個渠道瞭解到,此次評估結果的公佈與這封信息公開函直接相關。

與普通消費者一樣,高承才是通過2012年年底的「酒鬼酒事件」開始關注塑化劑問題的。他覺得不解的是,2011年6月,原衛生部曾發佈了《關於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其中規定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和0.3mg/kg。

但是高承才發現,白酒塑化劑風波之後,這個值似乎不再被作為執法依據。而來自白酒行業的信息顯示,有關部門將採用另一個風險評估值來提示食品安全風險,但這個值具體是什麼,卻遲遲沒有公佈。

2013年11月28日,高承才從國家食藥總局發佈的一份通知中意外發現,衛計委已經向國家食藥總局等部門通報了白酒塑化劑含量的風險評估值,白酒企業也都掌握了這個結果,唯有消費者毫不知情。

最終,高承才決定申請信息公開。2014年4月28日,衛計委給他的書面回覆稱將「延期答覆」,因為涉及第三方利益,必須徵詢更高規格部門的意見。高承才就此準備提起行政訴訟。5月底,一位衛計委官員打來電話,請他不要著急,「或許很快就會公開」。

一個月後,高承才期待已久的答案終於揭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根據評估結果認為,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分別在5mg/kg和1mg/kg以下時,對飲酒者的健康風險處於可接受水平。這個值高於此前公佈的最大殘留量,這意味著即使是當年「超最大殘留量」的酒鬼酒,也不被認為具有健康風險。

此次信息公開,並沒有出現有關部門擔心的社會風險,相反,白酒行業這個「第三方」倒是挺歡迎。

「這有助於人們從科學的角度認識塑化劑到底有多大影響。」四川瀘州一家知名酒企的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塑化劑問題對白酒產業的衝擊並不大,其影響遠小於「八項規定」。

鏈接

近年塑化劑重大事件

2011年5月台灣昱伸公司被查出將塑化劑DEHP當作配料生產起雲劑長達30年,原料供應遍及全台。截至2011年6月6日,受事件牽連的廠商已經達到278家,可能受污染產品938項。

2011年6月 國家藥監局發出通知,在廣東、浙江4家企業8個樣品中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簡稱「塑化劑」),包括番石榴香精、綠茶粉、液態酥油、蛋牛奶香油、面包酵素改良劑、桂花香精、綠茶香精、杏仁香精。

2012年11月19日 酒鬼酒被曝塑化劑含量超標,酒鬼酒當日臨時停牌。受此消息影響,白酒板塊全線大跌。酒鬼酒塑化劑事件將整個白酒行業拉進了一場巨大風波。

2012年11月底 網友「水晶皇」公佈了53度飛天茅台在香港化驗所的檢測結果,根據水晶皇貼出的檢測報告,送檢茅台含有塑化劑。茅台公司發佈公告稱,自送產品三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均符合標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稱,從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開展的跨年度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中,將白酒塑化劑作為重點。

(南方週末實習生李雅娟整理)

不公開,就是有問題?

衛計委在通報風險評估值的同時,還附上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提供的詳細解讀。高承才覺得挺滿意,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他明白了白酒中的塑化劑不是非法添加,而是來自塑料管道等食品材料的遷移。

「要是能及時公開,不拖這麼長時間就更好了。」高承才說。

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到,無論是參與國家級還是地方委託研究的學者,大多主張向消費者公開塑化劑的評估結果。「儘管存在一些風險,但還沒到引發恐慌的程度。」有些學者擔心,藏著掖著反而會讓公眾倒過來理解——不公開,就是有問題。

好在,隨著台灣塑化劑和白酒塑化劑事件的影響,塑化劑問題已成「顯學」,普通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搜索專業難懂的學術文章來管窺身邊的塑化劑風險,特別是針對女性和兒童等敏感人群。

僅以2014年最新發表的幾篇針對長三角地區的學術論文為例。

——兒童是受到塑化劑影響最大的敏感人群。浙江省食藥檢驗研究院胡磊等檢測了浙江11個地市兒童口服液中塑化劑殘留情況,結果塑化劑檢出率 33.3%,其中一批樣品DEHP含量較高,達4.1mg/kg,超過衛生部相關文件規定的限度1.5mg/kg。

——塑化劑可能通過母體影響子代健康。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楊柳等對上海兩所高校的女大學生使用的99種化妝品進行檢測,共檢測出10種PAEs,其中檢出率最高的是DEP(塑化劑的一種),檢出率高達48.5%。而化妝品中不允許使用的DBP和DEHP分別有3種和2種化妝品被檢出,檢出率分別為3%和2%。

——最常見的飲用水也不能倖免。蘇州市疾控中心張付剛等對蘇州的飲用水進行檢測,除一家水廠外,大多未檢出PAEs,而來自合肥的一項類似研究卻顯示各採樣點均有6種塑化劑被檢出。

如果以這些文章為依據,列個塑化劑清單,中藥、水產品、蔬菜、肉蛋奶、植物油……你會發現塑化劑幾乎污染了所有食品和日用品。

「去塑化」需公開透明

目前,塑化劑的研究有個特點,一般都是針對某一類產品做單一評估,因此結論通常是:受到塑化劑污染,但不存在健康風險。

不過,由於塑化劑問題普遍存在,最大的風險來自未知的「總量暴露」,即從不同食品或渠道攝入的塑化劑總量。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蘊暉研究塑化劑問題多年,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做過總量暴露評估的學者。

2007年,在一項針對長三角地區的研究中,張蘊暉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地居民DBP總攝入量為14.8μg/(kg·d),其中90%來自食物。這意味著,按體重60kg算,一個人每天DBP攝入是0.88mg。這一結果超出了此次衛計委公佈的塑化劑健康指導值——此次公佈的結果稱「DBP的毒性較大,對於60kg體重的人來講,每天攝入0.6mg的DBP是安全的」。

2012年,張蘊暉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最新的研究總量暴露的論文,這一次研究地域從地方擴展至全國。

結果顯示,過去10年裡,空氣中DEHP含量隨時間發展遞增,其中廣東和東北地區污染較嚴重。此外,珠江角成人PAEs總量和DEHP攝入量分別為128.63和61.29μg/(kg·d),明顯高於長三角地區。

「當然,兩篇文章也存在侷限性,比如樣本量不夠大,數據不夠權威。」張蘊暉說,比如飲用水中塑化劑是非強制性檢測項目。這些週期性數據只有官方有,研究者拿不到,公眾更無從知曉。

但學界能夠明確的是,塑化劑對健康的潛在風險。

2005年,國際學術界首次報導,尿液中的塑化劑含量與新生男嬰的肛殖距縮短有相關性。這是民間傳說塑化劑會使男人「雌性化」的科學由來。

張蘊暉在上海等地所做的敏感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塑化劑與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男孩青春期的延遲都具有相關性。

對一位有11歲女兒的母親來說,張蘊暉能做的只是讓自己的孩子少接觸塑料製品,堅持用玻璃杯喝水。但作為學者她認為公開透明是解決塑化劑危機的根本之道。

這一觀點甚至在她的一項研究中得到印證。張蘊暉團隊曾檢測過上海學齡期兒童體內塑化劑的暴露情況,兩次檢測的時間點恰好在塑化劑事件被媒體曝光前後。她發現,事件發生之後,兒童體內的塑化劑含量明顯在降低。這或許跟一些產業「去塑化」以及家長重視有關。

「科學家做風險評估,政府做風險管理,但更重要的是針對公眾的風險交流。」張蘊暉說,「你的研究成果要讓公眾知道,政府的舉措也要公開透明,才能根本改善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