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額存單箭在弦上

2014-06-09 NCW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被視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央行已就方案徵求意見,內容接近國際經驗,銀行緊鑼密鼓籌備◎ 財新記者 李小曉 文lixiaoxiao.blog.caixin.com 作為最直接的利率市場化工具,美國和日本都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作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

當前,在經歷了餘額寶的插曲後,中國也迎來了利率市場化時的重要產品。

央行近日下發《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 (下稱《徵求意見稿》 ) ,正式將啟動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提上日程。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是指銀行為吸收資金髮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通轉讓的銀行存款憑證,一般為固定利息。簡而言之,CD 就是可流通的大額協議存款。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大額存款憑證屬於一般性存款範疇,並將對企業和個人開放,即「在存款類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個人投資人和非金融機構投資人」 ,其中機構包括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大額存單在發行人營業網點可以辦理提前支取或者贖回,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結算。

上述這條規定是1996央行發佈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 (下稱舊《辦法》 )的重要修改。舊《辦法》規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得提前支取。存單到期時,存單持有人只能在原發行銀行支取存款。對於這條變化,業內人士表示不解。 「對銀行來說,推出CD的一個重要動力是可鎖定存款期限,防範流動性風險。設定可以提前支取,這層意義就沒有了。 」業內人士稱。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關於設置可提前支取規定,要麼囿於法律中「存取自由」的規定,要麼是顧及到初期CD 流動性不好,所以規定可提前支取, 「這就又搞成一個不倫不類的創新了。提前支取意味著附加了期限不定的選擇權,給定價帶來挑戰。 」有銀行分析師表示,這條規定可能是參考了美國,美國的 CD 也可以提前支取或贖回,但會有額度較大的懲罰,如五年期CD通常要損失六個月的利息。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銀行從去年起就一直在做相關準備工作,但一直不緊不慢,這兩個月突然聽說要加速,銀行這才開始加緊籌備。

千呼萬喚始出來

近兩個月來,央行專門成立了專題小組,召集了包括五大銀行和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共同討論CD方案。

「兩個月前央行還在廣泛徵求意見,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具體方案。 」一位參會的銀行人士稱。

在額度方面, 《徵求意見稿》指出,個人最低額度為10萬元或等值外幣,機構為100萬元或等值外幣。存單一般是人民幣,必要時可以發行美元和歐元等外幣存單。在發行渠道方面也採取了電子化方式,即「營業網點、電子銀行和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渠道」 。

存單期限比照存款期限,分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等檔次。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固定利率採取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浮動利率以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為基準;外幣浮動利率存單以國際市場具有基準性質的利率為準。 「可以是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加點的形式。 」銀行人士表示。

《徵求意見稿》要求,銀行發行 CD 必須提前報備,每年發行人發行前都要在央行備案發行計劃,如果計劃調整就要重新備案。

CD最早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

當時美國利率上漲,為了突破利率和存款限額的管制,花旗銀行為防止存款外流、吸引大額資金,率先設計了 CD。

可以說,CD 是在美國利率監管的年代倒逼利率市場化的過渡性產物。

在中國,CD 也並非新客。早在1986年,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工商銀行曾嘗試發行 CD。1989年5月22日,央行頒發了《關於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 ,規定 CD 最高利率上浮幅度為同類存款利率的10%。除了利率可上浮,當時推出的 CD 面額很小 :個人存單面額最低為500元,企事業單位存單面額最低為5萬元。利率和麵額的雙重優勢使得 CD 成為當時的熱門儲種,大量儲戶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以購買CD,出現了存款「大搬家」的情況。

1996年11月11日,央行發佈舊《辦法》 ,規定個人 CD 面額為1萬至5萬元,企業 CD 面額為50萬至500萬元。1989 年的文件自此廢止。

然而,舊《辦法》出台沒多久,CD 就被暫停了。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當時銀行系統本來的存貸利差就很小,貸款利率較難上浮,存款利率的上升導致了存貸利率倒掛。此外由於交易制度、技術系統落後,CD 在流通過程中還產生了偽造存單用於詐騙等犯罪問題。1997年4月,央行決定暫停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發行。

2004年, 央行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時,曾經召開座談會,提出金融機構可發行大額存單的動議,但這項創新最終沒有出台。究其因,是因為2004年後中國外匯儲備激增,不到十年時間,就從6000 億美元激增到3萬億美元,國內流動性氾濫,央行不得不大規模發行央票來對 沖。發行央票的利息要由外匯儲備的收益來覆蓋,比起控制流動性氾濫的貨幣 政策目標,發行CD的創新不得不暫緩。

但關於 CD 的討論從未停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在兩年前指出,1970年美聯儲允許90天內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利率市場化,就是美國利率市場化開始的標誌。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新產品的引入有力地吸引了流出銀行體系的存款,重新強化了銀行體系的中介能力。他表示,中國在利率市場化時,也應考慮借鑑美國的經驗。

近日,央行在2014年《一季度貨幣 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將繼續推進同業存單發行和交易,探索發行面向企業及個人的 CD,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 「去年以來,央行開會討論發行CD 好幾次了,大家心中普遍預期的時間差不多就是現在。 」一家股份制銀行中層人士表示。

從NCD到 CD

在重啟 CD 之前,NCD(同業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已於去年年底搶灘試水。

NCD 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其投資和交易主體為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

2013年12月8日,央行推出《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 ,明確 NCD 作為一種貨幣市場工具,以市場化的備案方式發行,定價參照同等期限的 Shibor。

隨即,NCD 先後分兩批迅速發出,兩批十家銀行發行 NCD 總規模達340億元,期限包括了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各銀行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但單期發行金額不得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

財新記者在上海清算所統計發現,2014年以來,NCD 的發行更加活躍。

其中四大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發了一期 NCD,額度從10億到15億元不等,總規模已達880億元。農業銀行較為活躍,共發行6期 NCD,每期從10億到15億元不等。除四大行外,還有11家中小銀行在今年發行了 NCD,分別為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和江蘇銀行。其中興業銀行最為活躍,今年以來已經發行13期NCD,總規模250億元。NCD 的近期發行利率普遍在5%到5.5%左右。

銀行人士分析認為,相對於同業拆借,NCD對銀行來說有幾點優勢 :一方面隨著同業拆借業務大多轉為 線下,線下同業業務主要是總行授權各分行做,而目前看來NCD 多是由總行相關部門進行發行交易,更能把資產端權力收在總部,便於管理。

另一方面,同業資金不能計入銀行存貸比,但 NCD 屬於存款產品,可以計入存貸比。因此對銀行來說,發行NCD可以有效補充存貸比。

中小銀行在發行 NCD 上熱情明顯高於四大行。某股份制銀行中層表示,中小銀行資金比大銀行緊張,6月底又將面臨一年一度的考核,此時發行NCD 可謂一石二鳥:一方面有助於存貸比達標,一方面現在銀行競爭力體現在存款規模上,發行NCD可補充存款,幫助銀行在「年中 PK」中脫穎而出。

隨著 NCD 逐漸成為廣泛應用的市場工具,CD 的推出變得指日可待。

「通過 NCD 探索提高銀行定價能力後,CD的推出才更水到渠成。 」一位國開行人士指出。

邁向利率市場化

CD最核心價值無疑是加速利率市場化。

「中國一直在沿著『先長期後短期,先大額後小額』的路線推進利率市場化,CD無疑是絕佳的過渡品。 」一位香港分析人士稱,一旦發行 CD,相當於替代了大額定期存款,過去定存利率是管制的,現在允許銀行給CD 自由定價,相當於放鬆了定存利率。

「過去七八年利率市場化緩慢調控往前走,就是讓銀行提前適應,不要等到開放時措手不及。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表示。

CD 推出後,也將給中國的長期利率錨提供一個新選項。利率錨的問題在業內已討論多年,目前短期利率錨最具參考價值的是Shibor,但長期利率錨尚無基礎,有待發展。

香港分析人士認為,CD 利率將比較接近五年期國債利率,因為二者都相當於無風險利率。目前五年期國債利率在5.41%。未來究竟國債和 CD 誰能成為長期利率錨,主要取決於其市場規模和流動性。

關於CD 對銀行的影響,業內眾說紛紜。

一位大行資管部門人士認為,發行CD 必然會提高銀行的資金成本,短期對銀行是利空。香港分析人士則指出,發行 CD 不會對銀行收入產生太大負面影響,因為 CD 替代的是定期存款,而定期存款現在於銀行負債中的比例很少,五年以上定存只有10% 左右,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依然是活期存款。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也表示,其實大額定期存款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理財產品也分流了很多定期存款。此外,大額存款雖然現在利息低,但私下打點給掮客的錢不在少數,還原成顯性成本也挺高的。

相較微弱的負面影響,CD 對銀行帶來的積極作用則不容忽視。長期來說,CD對銀行降低負債管理風險意義重大。

業內人士常調侃「中國沒有真正的定期存款」 ,因為所謂定期存款依然可以隨時按活期支取。然而,CD 的出現將打破這一困局,真正讓銀行能夠鎖死存款期限。儘管這次設置可提前支取的條件,但有銀行人士分析稱, 「應該不會有人以活期利率去提前支取,完全可以在二級市場轉讓。 」「CD才是正兒八經的固定存款,銀行可管理負債期限,想發多久就發多久,大大降低了銀行不可預期的流動性風險。 」魯政委表示。

此外,CD 可轉讓的特性將產生相應的二級市場,和股市一樣,能夠幫助市場對政策更好地進行預測和估值。

CD 可以進行二級市場交易或辦理質押。發行 CD 的登記機關是上海清算所。發行人應該在本機構官方網站和官方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披露發行計劃。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是大額存單的第三方發行平台和信息披露平台。

「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的時候,美聯儲每個季度會議決策都會通過期貨市場、企業債券市場和CD 市場做出反應。和股市一樣,市場會將結果和經濟學家會前預測之間的落差進行比對,從而產生波動。 」朱寧表示。

儘管 CD 的推出乍一看似乎離個人投資者很遙遠,但無形中對個人投資者也會產生影響。一旦 CD 被廣泛使用,將對現有的銀行理財產品產生替代。

「CD 只是一種標準化的可流動的理財,而且風險可以進一步降低。 」魯政委說。

因此,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收益率都可能受到衝擊。

5月30日,此前發行 NCD 規模最大的興業銀行在香港發行了第一期CD,側面表明瞭對發行 CD 的支持和熱情。

對於 CD 的發行,興業銀行認為 :一是可以取得較長期限低成本負債來源,有效滿足流動性監管指標 ;二是使得同業銀行對該行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有助於進一步拓展業務;三是此次發行利率屬合理偏低水平,對資產負債有利,發揮了示範作用,為後續發行打下良好基礎。

「總體而言,大額定期存款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下一步如果開放小額存單,影響才會比較大。 」曾剛說。

財新記者霍侃對此文亦有貢獻在額度方面, 《徵求意見稿》指出,個人最低

額度為10萬元或等值外

幣,機構為100萬元或

等值外幣

作為最直接的利率市

場化工具,大額可轉

讓定期存單作為利率

市場化的突破口應用

於美、日市場,對中國利率市場化也不例外。

央行近日下發《大額存

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

意見稿) 》 ,正式將啟動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提上日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