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維達的資產注入不遠矣 上哲

http://shangzhe2.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維達的資產注入不遠矣

SCA 愛生雅作為世界第二大的衛生紙生產商,企下品牌有大家熟識的Tempo 和Tena,他們於2013年9月以11港元的價錢收購了維達。目的何在?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清楚不過,就是要把SCA的產品注入維達,以維達的銷售網絡去發展中國市場。

2013年,SCA在中國的銷售只有7億元人民幣,維達同期的收入已經是他們的7倍多,可以想像SCA作為世界龍頭,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是多細小,他們有多渴望通過維達去拓展中國市場。

那麼,何時會發生呢? 我認為不遠矣!且看以下幾件事:

事件1: SCA的業績會
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在SCA的業績會上,不斷有分析員追問管理層有關維達的問題,其中摩通分析員的問題和CEO的回答很值得參考,見下:
分析員: Do you think that you would be ready this year tolaunch your own products into Vinda distribution should agreement happen asfast as poss?
CEO: Iwould be disappointed if not.
以公司的立場,他們不能直接答YES,否則需要披露相關資料,但又不能答NO,因為他們確實在進行此計劃。CEO的回應清楚地表示了今年會發生產品注入維達的可能性。

事件2: 任命匯豐為顧問
今年三月二十七日,維達公佈2013年全年業職,同時亦任命匯豐銀行為他們的顧問,探討與SCA業務的合作、收購及整合的機會。熟知M&A的讀者可以知道,如果不複雜,一般能於二至三個月完成這類advisory的工作,之後公司內部要花一至三個月去討論該報告。因此我推算於今年七至九月期間,維達會公佈有關顧問報告。

事件3: 給維達的低息股東貸款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SCA同意給予維達不超過15億港元的股東貸款。貸款期是動用日起計不超過9個月,息率等於第三方提供的息率或更優惠。顯然,這貸款是一筆bridgeloan,為了注入資產時的一個過渡性借貸。項目融資通常是一個項目的中後期工作,我推算這股東貸款協議(包含清楚的借款金額)代表了資產注入的框框大概完成,細節還在討論中。

市場對維達的看法又如何?可以分成兩派:
(1)       擔心行業產能的過渡擴充,維達的營利來源主要是廁紙,受到的打擊最大。另外,按以前的運行驅間,預測市盈率通常在16至20倍之間,以是2014年計,現在是22倍,所以認為只值每股約九至十元。
(2)       看好SCA的資產注入,擴大維達的高毛利產品組合如衛生巾和紙尿片等。因此,市盈率會被拉高至恒安的水平(24-26倍),甚至更高。

想了解較多投資者擔心還是看好維達,可從股權的變化得知答案。

現在的股權結構見下面:


SCA收購維達後,為了符合聯交所的流通量要求,把10%的股權以早前的收購價十一港元配售給Nodinvest AB。他們是誰?SCA的最大股東是也。即是說包括SCA、Nodinvest AB及管理層的股權,長綫投資者最少佔85%。

那麼「其他」當中又有多少是長綫或最少等待至資產注入後才會離開呢?可以參考中央結算系統(CCASS)的資料。在中央結算系統內的數字可分為兩大類,(1)Custodian – 代表基金的持貨; (2) Brokers - 散戶的持貨。其餘非存於中央結算系統內的代表持有實股,我會把他們看成長綫的投資者。

由於維達的成交一直萎縮,每天只有約一百至三百萬港元,短綫基金基本上不可能持有維達是為了短炒,即是說Custodian內的基金持貨應該全是長錢為主。

最值得注意的是由2013年11月1日起,brokers的持貨由10.61%,慢慢下跌至今年1月底的3.71%,直至5月底只餘下2.69%。短綫的散戶大部份已經被機構投資者吸收了,餘下的2.69%有多少是短炒?我相信不多。詳細的數字,可以參考我的facebook。



簡而言之,無論行業產能如何擴充,維達的中期業績如何,我很難會看到該99%的長綫股東會因此而賣掉維達,把股價推至收購價十一元以下。除非,SCA的資產注入一直拖著不行吧!若計劃如想像般公佈,恒安的投資者真的要想想應該如何處置自己的股份呢!

注意: 筆者持有維達國際,以上內容可能有偏頗成份,讀者應用懷疑的角度去閱讀以上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