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十個專家六個撐 滙豐供得過

2009-03-03  AppleDaily





【本 報訊】滙豐控股(005)22年來首次宣佈供股,供股集資金額逾1,400億元,破盡香港及英國紀錄。由於滙控已成為港人長揸股票的首選,供股自然引起全 城關注!本報昨日訪問了10位城中名人及專家,他們部份是滙控股東,對於滙控向他們「伸手」,有的仍未拿定主意,有三位因看不清前景而拒絕供股,但仍有六 位表示供股,撐硬滙控,認為供得過。財經組

滙控以12供5方式,每手可供165股,每股供股價28元,即每手供4,620元。即使沒有直接投資股票,但香港人每月供的強積金,其中的基金都有投資滙控,所以滙控可以說是香港人的股票。

倫敦股價急挫24%

滙 控股價在業績及供股計劃公佈後顯著受壓,昨日在倫敦股價一度急挫24%,低見373便士,折合41.03港元,再創10年新低;昨晚11時50分報 401.5便士(44.17港元),跌18%。該股在美國預託證券沽壓亦見顯著,折合報43.7港元,較上周五本港收市價低逾13元。對於市場普遍認為滙 控供股行動是遲來的決定,滙控主席葛霖多番強調,集資時間「啱啱好」,選擇在公佈年終業績時才拍板,可讓投資者清晰了解集團整體表現。他又指出,過去12 個月,許多同業已接受政府注資或向股東及投資者集資,滙控是次供股,是進一步增強資本,並配合業務快速擴展的「先發制人」行動,並非資本受壓,也不是為了 進行併購而要供股。滙控全球股東逾20萬,本港股東約佔二至三成(即四萬至六萬名)。葛霖說,供股計劃發行的新股,已獲包銷商全數認購,相信供股也會獲得 股東支持,最終會全數獲得認購,當中估計包括機構投資者,但現未察覺會因供股引入策略性投資者。滙控管理層對供股計劃信心十足,但散戶面對滙控供股難免有 點躊躇。本報昨訪問了10位城中知名的投資者及專家,他們的意見或許可以作為參考。10位名人中,只有一位尚未決定,他是有「亞洲股神」美譽的獨立股評人 東尼(Tony Measor)。日前他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仍表示若供股價便宜,會參與供股,即使供股價較高,他也會沽出部份所持滙控,套現供股。不過,他昨日則表示,滙 控是否值得供股,視乎投資者情況,個人並未決定是否供股,因他對滙控減派息感失望。亞洲股神拿不定主意,但自稱「冒牌股神」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卻義無反 顧。他昨日透過公關回應指,會以私人持有的兆基財經,做滙控供股計劃的分包銷商,金額達23.4億元。四叔認為,滙控根基雄厚,穩健作風,一向令人敬重。 以每股供股價28元計,非常廉宜,所以樂於參與分包銷業務。四叔的老友彤叔鄭裕彤,對滙控同樣「癡情」,表示「有香港、有滙控」,今次滙控供股,彤叔說: 「一定供股,理由係滙控前景好。」

提升本身資本質素

美資花旗證券也看好滙控前景,該行認為供股不是預期未來虧損擴大,反而在 全球經濟環境惡化下,其競爭對手已紛紛於市場集資,滙控供股提升本身資本質素,做法務實。該行仍建議投資者買入滙控,目標價8英鎊(約87.253港 元)。高盛證券也指出,滙控的供股計劃是減低風險及重整資本的做法。散戶若對供股有任何疑問,可於任何營業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滙控股東熱線 2862 8699查詢。

滙控供股時間表

3月11日:買入有供股權的滙控股份最後日期3月12日:供股除權日3月18日:去 年第四季股息除息日3月19日:在英國舉行股東大會表決供股3月23日:供股權在港交所正式買賣3月31日:供股權最後一日可供買賣4月8日前:公佈供股 結果4月9日:新普通股正式於港交所買賣

贊成供股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滙控根基雄厚,穩健作風,一向令人敬重,以每股供股價28元計,非常廉宜。

 

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有香港、有滙控,一定供股,理由係滙控前景好。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難說28元是平是貴,但相信滙控股價不會跌穿供股價,故會選擇供股。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對滙控前景有信心,相信滙控放棄美國業務後,前景更凌厲。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純以息率計算28元很吸引,相信滙控股價不會大起大跌,股價變化較慢。

 

泓福證券研究部主管鄧聲興會按比例供股,因28元供股價,可拉低現有手上正股的平均成本。

考慮供股

獨立股評人東尼原表示會供股,但對減派息感失望,未決定是否供股,現階段是否適合購入滙控,視乎投資者情緒。

不贊成供股

投資銀行前董事總經理黃元山無持有滙控,不會買入供股,因多項不利因素,令股價有機會跌破供股價。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所有股票都唔值得長揸,每間公司都有生命周期,時間會變,難講係咪長揸就好,長揸就變牆紙。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你估滙控由現水平冇得再跌咩?一旦到供股股東收到股票嗰日,滙控跌穿供股價咁點?

施永青:無股票值得長揸




 

【本報訊】雖然滙控是不少投資者的愛股,但經過金融海嘯洗禮,也有投資者看淡滙控前景。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直指:「所有股票都唔值得長揸,每一間公司都有佢嘅生命周期,同埋時間會變,(難講)係咪長揸就好,長揸就變牆紙。」

他07年已沽清手上股票,包括滙豐,原因是「唔睇好經濟前景,所以一早賣晒啲股票。o依家亦都唔係一個適合買入股票的時間」。

有財經小辣椒之稱的胡孟青亦直言:「唔好供!」她解釋,滙控已變質,由以前依賴發展內部事業去維持增長,變成幾年前靠收購合併。

雷曼迷債專家、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黃元山表示,並無持有滙控,也不會買入供股,因為現時有多項不利因素,令股價有較大機會跌至供股價水平。

最大股東被國有化

證 券行對滙控大折讓供股亦非一面倒看好。美資行摩根大通下調今明兩年滙控每股盈利21%及29%,估計滙控全年派息34美仙(約2.652港元),回報率 5.7厘。該行又將滙控目標價由原來45元下調至40元,建議減持。雖然供股這個壞消息已實現,但滙控股價前景仍未明朗化。資料顯示,滙控最大股東蘇格蘭 皇家銀行,現持有滙控5.01%股份。由於該行已被英國政府國有化,現時尚未知英政府如何操控銀行持有的資本。一旦皇家蘇格蘭銀行需減持資產充實資本,將 對滙控股價構成沉重壓力。




政壇八達通︰滙豐供股再「打擊」中產




 

滙 豐昨日公佈業績,同時宣佈供股,不少政界人士及政府官員均極為關注,他們當中不乏滙豐小股東,自然關心自己的投資,也趁機了解滙豐管理層對未來業績,以及 外圍經濟情況的評估,藉此反映金融海嘯下一波冲擊「有幾大鑊」。有人的結論是:滙豐供股對中產的殺傷力,隨時較財政預算案「冇糖派」更甚。有政圈中人對單 仁說,由於擔心利益衝突,不少議員、官員為儲蓄保本增值,不是做定期存款,就是買樓、買基金、又或買藍籌股,「大笨象」成為不少人首選。單仁聽聞滙豐由百 多元高位下跌期間,有人抱着「有買貴無買錯」心態,不斷入貨博反彈,現在固然坐艇,還要考慮是否掏腰包供股。

隨時湧現「撲水苦主」

有 立法會議員抱怨,多年來不斷購入滙豐,一直未有放售,供股隨時要拿十萬、八萬,今時今日數萬元不是小數目,他身邊有不少律師、會計師、大學講師也是滙豐支 持者,自然面對同樣問題,但金融海嘯來襲,他們不是擔心被裁減,就是已被減薪削花紅,所以供股問題令他們進退維谷:「佢哋唔想唔供股,但o依家咁時勢,梗 係留越多現金喺身邊越好,冇理由再放錢落股市。」難怪有官場中人說,今次滙豐供股對中產的殺傷力,隨時大過財政預算案,「唔少中產或多或少有幾手滙豐,預 算案最多冇錢派,o依家滙豐仲要問你攞錢,就算係一萬幾千,其實都幾傷吓o架。」該官場中人又說,睇完滙豐業績後,大家可以估計金融海嘯有多嚴重。有財經 界中人說,今次滙豐供股的「打擊」層面之廣,連完全不感受到金融海嘯影響的人也受累,例如薪高糧準兼無懼裁員的公務員、公營機構員工等,恐怕也因為持有滙 豐,感受到金融海嘯的打擊,他笑稱除了雷曼迷債苦主,現在又多了一班為供股「撲水」的「滙豐苦主」。
部份團體機構趁機吸納




 

【本報訊】由散戶、大戶而至機構投資者,都不敵滙控28元供股價的誘惑,滙控魅力逼人,更令一眾強積金與一般基金、香港醫學會與津貼學校公積金等專業團體,各自召集掌舵人開會商討供股策略。

早在40多年前已投資滙控的香港醫學會,將開會研究是否供股。會長謝鴻興說:「28蚊呢個價同我哋預算嘅差不多,動用資金要百一萬左右。但係我哋唔會淨係睇錢,仲睇滙控嘅前景。不過我唔係投資專家,遲啲會搵有豐富投資經驗嘅會員,詳細分析。」

基金不會輕言放棄

持 有過千萬股滙豐的本地津貼學校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將於稍後研究,供股與否。委員之一的李少鶴形容12供5「好攞命」,他說,會否供股須視乎會方手頭現金數 額,亦非成員津校可以決定:「我哋個會有庫務署嘅代表做基金經理,負責投資策略。」中華廠商會旗下廠商會中學教育基金希望供股,無奈缺錢,廠商會會長尹德 勝坦言商會會研究以捐獻或撥款方式,讓基金可供股。至於有錢在手的基金,據基金界預計,大部份持有滙控的基金都會選擇供股,成為長線的投資部署,因為供股 價及供股比例都屬預期範圍內,而供股價折讓算是吸引,除非基金現有組合中,滙控持有比重揸「過龍」,否則估計基金不會輕言放棄供股。

「唔想啲錢放喺度」

基 金經理認為,滙控落實供股對該行是好事,問題在於管理層如何運用新資金,目前環球金融業正處於生死存亡階段,未來陸續會有金融機構清盤或合併,滙控能夠壯 大資本,對長遠發展,以及爭取市場份額有利。也有機構打算趕搭尾班車,借此低價吸納新股。業主會會長佘慶雲說,該會的儲備一向只用作買樓收租,但最近開始 考慮分散投資:「我哋有大約100萬現金放喺銀行戶口,有會員話唔想啲錢放喺度發霉,叫大家諗啲嘢搞吓。滙豐係我哋嘅對象之一,我個人覺得呢個價位 OK。」看來,有「大笨象」稱號的滙控,其供股大計引來「全城共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81

2016年中國樓市怪現象:房子賣得最多土地供得最少

去年我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創下歷史新高,但同期房地產用地供應卻是八年來新低,這一高一低將直接影響未來的新增房源供應。

國土資源部13日發布數據稱,2016年全國房地產用地10.75萬公頃,同比下降10.3%。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這個數據創下了近八年來最低點。

查閱官方數據可發現,2015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2.0萬公頃,2014年供應15.1萬公頃,2013年供應20.32萬公頃,2012年供應16.56萬公頃,2011年供應為16.91萬公頃,2010年供應15.42萬公頃,2009年供應 10.91萬公頃。

這些工地數據看上去像一座拱形橋,2009年至2013年逐年增多,此後又逐年下降。

因近年房價漲多跌少,作為影響房源供應的主要因素,房地產用地供應一直為外界關註。一旦土地供應減少,憂慮未來房源供應減少的觀點就會增多。

此外,加上2016年房地產銷售火爆,更進一步降低了樓市庫存量。

當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7349萬平方米,比2015年增長22.5%。同時也創下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010年首次突破10億平方米大關,到2013年時突破13億平方米高點後,2014年,2015年有所下滑。因此,2016年的15.73億平方米連續突破14億,15億平方米整數大關。

按照官方統計,房地產用地包括商服用地和住房用地。房地產用地供應創新低,與普通民眾關系更密切的住房用地情況如何?

根據近幾年數據分析可發現,住房用地供應量一般占房地產用地供應量的七成左右。

如2013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20.32萬公頃,其中住房用地供應13.81萬公頃,商服用地供應6.51萬公頃。住房用地量占比68%。

2012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6.56萬公頃,其中住房用地供應11.47萬公頃,商服用地供應5.09萬公頃。住房用地量占比69%。

截至目前,國土部尚未對外發布2016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情況。如果按照七成的占比數據來粗略計算,我國2016年住房用地供應量大約在7.5萬公頃。

房地產開發具有周期性,由土地成交到開發完成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從土地供應到房源供應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比如樓市交易的火爆或者低迷會直接影響開發商的開發速度。

除土地供應量的大小因素,我國未來新增房源供應是否充足,房價是否會上漲,還要考慮不同城市的差異性、開發商的開工和推盤意願、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來確定。

從目前官方的一些表態來看,2017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並沒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性。

在上月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國土部透露,今年將彈性增減土地供應,合理調整用地結構。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施應保盡保,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