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永鑫海鑫,别样宿命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756
文/ 东方愚   上海证券报 “商业PK堂”专栏   一家于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民企,2008年陷入亏损,2009年好不容易扭亏为盈,营收更是增长了210%,但就在年报发布前不久,公司创始人、 董事长被杀了。  这家企业是无锡永鑫集团,在其最近发布的2009年财报中,区别于其他上市公司,增加了醒目的一页——“献给濮德兴(1963-2010)”, 同时配有濮的大幅悼念照片。  濮德兴之死,不禁让我想起来7年前山西民营企业家、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之死。对比这两起事件,不少地方引人思考。  永鑫集团和海鑫集团,两家企业名字都带有“鑫”字,前者是国内领先的高精度钢带生产商之一,后者则是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同为亿万富豪的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濮德兴曾被评为无锡优 秀青年企业家,而李海仓更是在去世前不久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两人离世的时候,也都是47岁。  濮德兴去世后,之前在渣打银行上海分行工作的他的女儿入主董事会,被委任为永鑫执行董事。李海仓去世后,他的远在国外的儿子李兆会被紧急召回国 内,接任海鑫钢铁董事长一职。巧合的是,濮晓芳和李兆会临危受命时,都是23岁,均曾在或正在澳大利亚留学,所在城市皆为墨尔本。  李海仓去世前后一年间,有不少民营企业家遭遇非正常死亡,企业界一时间惴惴不安。《中华工商时报》在李海仓去世一周后发表了一篇《正确认识和评 价先富阶层》的文章,并援引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彼时刚发布的一份力挺民营企业主的调查报告。之后不久,孙大午“非法集资”风波, 将民营企业家“原罪”话题推向高潮。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3年前后,可以说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中,从上到下对民营企业主地位和原罪话题的一次彻底思考和反思的时段。这绝不仅 是因为“十六大”中对民营企业地位的认可及随后李海仓、柳传志、张宏伟、罗康瑞、王玉锁等人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首次过半的效 应,而是当民营经济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终于开始步入舞台中央时,不同社会角色不同心理的一次大碰撞,这种碰撞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时至今日,无论是全球经济危机期间江苏不锈钢大佬包存林神秘死亡、被称为“广东糖王”的庞贵雄自杀,还是濮德兴这次突遭厄运,均没有再像当年一 样引起大PK,相反,“国进民退”风起云涌和愈演愈烈,使得多数人在看到民营企业主生存空间被挤压,或非正常死亡时,虽心有惊诧,但平静之后会认为是一件 “自然而然的事”。当然,民企在管理方面的自我体验和反省是不可或缺的。濮德兴在靓丽财报前夕遇刺的另一隐喻是,安全感多寡,与经济起伏并没有直接关联。  去年5月下旬,坊间盛传海鑫钢铁遭国有钢企洽购,我想探个究竟,于是前往山西采访。一番周折之后,我进入戒备森严的海鑫集团,到李兆会的六叔、 海鑫总裁李文杰办公室和他一叙,然后和他的管理团队(主要是家族成员)喝了一顿酒。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李文杰办公桌对面的墙上,那台实时监控大屏幕—— 所在楼层楼道里发生的一切,尽可掌控,如有情况,可即时撤退。当然进入总裁所在楼层时,像奥运和世博,安检是免不了的。  海鑫高层各办公室都有这些装置。显然,李氏家族如今对安全事宜非常重视。当然李兆会很少看监控屏,因为他极少回山西——他是和马云、鲁伟鼎一起 玩资本的人,尽管马云是“60后”而他是“80后”。李文杰告诉我,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李兆会在资本市场的收益也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相对于“后李海仓时代”海鑫的“叔侄配”——弟弟任总裁,儿子任董事长,“后濮德兴时代”的永鑫是“爷爷孙女配”——父亲任董事长兼总裁,23 岁的女儿任执行董事而非直接挂帅,看来濮家要比李家谨慎得多。我注意到,永鑫的年报,还就濮永法任董事长兼CEO专门做出了解释,称濮永法曾是永鑫一家子 公司的联合发起人,技术老道、经验丰富云云,并强调这一安排“没有把权力集中于任何个人或损害责任制和独立决策”。  可是,濮永法毕竟是马上要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了,他能像在财报中向股东们的致辞一样,带领永鑫“创造新的高峰”吗?(文章链接: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10-05/26/content_23374.htm据 说民营企业家最近10年,掀起过两次移民潮,一次正是2003年前后,一次便是当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13

海鑫引爆鋼鐵不良潮

2014-03-27  NCW  
 

 

鋼鐵行業的巨額信貸風險從民企開始暴露,1.5萬億元的行業風險敞口危機四伏◎ 財新記者 吳紅毓然 文wuhongyuran.blog.caixin.com 鋼鐵行業的違約風險已由鋼貿延伸至上游,即鋼鐵企業和原料鐵礦石領域。最新的事態是,財新記者從業內知情人士處獲悉,山西最大的民營鋼鐵廠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鑫鋼鐵)資金鏈斷裂,深陷債務危機,風險敞口達150億元到200億元。

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民生銀行在海鑫鋼鐵的貸款敞口遠大於目前外界所說的30億元。對此,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未予確認。洪崎表示,目前當地政府正在積極介入此事, 「 (海鑫)還遠遠未到(債務危機的)時候」 。

最近幾日,多家山西地區的鋼貿商聚集在海鑫鋼鐵所在的山西運城市聞喜縣。 「鋼貿商都在等著提貨,生怕海鑫倒掉了拿不到貨。 」一位接近海鑫鋼鐵的業內人士說。

多位銀行人士指出,目前對鋼鐵行業採取「審慎維持」的信貸政策,不是全面退出,而是總量控制,重點支持行業內的「好客戶」 ,以幫助客戶度過下行的行業週期。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銀行的「好客戶」多為實際已巨虧的國企鋼廠。此前財新記者獨家報導,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截至2013年底,全國鋼貿敞口為1.5 萬億元,重災區在於做托盤業務的大型國企(相關報導見本刊2014年第6期「鋼貿黑洞塌陷」 ) 。但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數字仍然存在低估。

一位接近山西銀監局人士認為,海鑫鋼鐵可能難以被政府有效救助。 「山西的區域性信用風險惡化,煤礦都重組不過來,政府不大可能救鋼企。 」對此,一位鋼鐵行業人士表示,海鑫鋼鐵違約風險「有典型意義,鋼鐵行業的巨額貸款風險開始逐步暴露」 。

海鑫危局

在鋼鐵行業寒冬之際,鋼貿商往往採取「雙向鎖定」的經營模式。鋼貿商將鋼廠的訂貨價格和給客戶的銷售價格在簽訂供貨時就事先鎖定,不論市場價格漲跌,鎖定的價格都不受其影響。但是,這種模式對鋼貿商的融資能力提出了挑戰。鋼貿商向鋼廠訂貨,需要為用戶墊資;下游終端用戶在拿到鋼材之後,通常要在一個月、甚至更久之後,才能支付貨款。

由於銀行對鋼貿商最早採取收緊授信,因此鋼貿商採取兩種融資模式維持資金鏈。一種是通過國企托盤做貿易融資 ;二是與鋼廠簽訂月度貿易協議,提前收取現金。由於產能嚴重過剩,鋼廠往往不計成本銷售鋼材,並維持生產。

據財新記者瞭解,海鑫鋼鐵爆出違約危機,正在於其採用了後種貿易模式,深陷「三角債」 ,造成資金鏈斷裂。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鋼貿商未能及時交款給海鑫鋼鐵,其自身現金流又較差,未能歸還銀行的逾期貸款 ;隨即銀行抽貸,海鑫鋼鐵雪上加霜,不得不關閉五座高爐,僅留一座運轉,把欠鋼貿商的貨材補上。

業內人士透露,海鑫鋼鐵的六座高爐中,有兩座為1000立方米、四座為600立方米,目前僅剩一座600立方米高爐在生產,相當於停產70%。對於鋼廠而言,高爐關閉是下策,成本頗高,一鋼廠老闆透露,一座高爐的關閉需耗費上千萬元的成本。

「海鑫鋼鐵本可以違約,但現在產能嚴重過剩,這次如果違約了,下次貿易商就不找它了,它就更賣不出貨了。 」莫尼塔鋼鐵行業分析師金海東表示。

「貿易商資金持續緊張,部分鋼廠月度協議難以完成,部分中小鋼廠資金出現緊缺。 」金海東指出,按2014年2月調研情況看,這種由鋼貿商傳導到鋼企的違約情況較為普遍。

海鑫鋼鐵官網顯示,公司目前總資產147億元,具備560萬噸鐵、600萬噸鋼、260萬噸建材、260萬噸板坯的產能(另有220萬噸熱軋板卷項目在建) ,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雙雙突破150億元。

但多位業內人士坦承,海鑫鋼鐵不算大型鋼企, 「是個中型鋼企」 。從鋼鐵主業來看,海鑫鋼鐵年產量為400萬噸左右,以普通線材、螺紋鋼為主;海鑫鋼鐵佔據山西省太原市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在太原有十幾個代理鋼貿商,每個協議產量有幾萬噸。

鋼鐵行業分析師指出,海鑫鋼鐵都是老機器等落後設備,對於其債務危機,「沒有人願意重組」 。前述接近山西銀監局人士表示,海鑫鋼鐵位於內地,交通成本較高,沒有先進技術,是低水平重複建設。 「最好的資產可能就是公司所在的那塊地了。 」一位銀行資產保全部人士稱。

海鑫鋼鐵的環保也一直不達標。自2006年以來,海鑫鋼鐵多次被國家環保部、山西省環保廳等部門通報批評或督辦整改違規項目。一位股份制銀行公司部總經理指出,為了壓縮成本,民營鋼廠往往不注重防汙減排,造成環境汙染嚴重。 「一旦環保指標下來,很多小型鋼鐵廠都要倒。 」他表示。

資本運作者

海鑫鋼鐵董事長李兆會2003年22歲時接班,後醉心於財務投資,逐漸脫離鋼鐵主業,將海鑫鋼鐵變成了融資平台。該公司主要通過海鑫實業及其子公司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海博鑫惠) ,進行股權投資。

工商資料顯示,李兆會持有聞喜惠天實業有限公司90% 的股權,聞喜惠天持有海鑫鋼鐵89.3% 的股權。據民生銀行股權改革分置說明書顯示,海鑫鋼鐵控股海鑫實業90.93%,海鑫實業持有海博鑫惠89% 股權。目前,海博鑫惠的大股東由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擔任。

2004年10月18日,李兆會以海鑫實業名義,以每股3.7元、共5.9億元接手中色股份持有的民生銀行(600016.

SH/01988.HK)1.6億股,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十大股東,但沒佔董事會席位。

在民生銀行完成股改後,海鑫實業共持有其1.8億股,一度名列十大流通股股東第二位。

2004年11月18日,李兆會以海博鑫惠名義,一次性支付現金5797萬元,從黑龍江富華集團手中獲得華冠科技(現為萬向德農,600371.SH)21.5% 的股權,從而成為華冠科技第二大股東。

在二級市場上,2006年10月至2007 年9月底,海鑫實業分別買進興業銀行(601166.SH)541.70萬股、中國鋁業(601600.SH/02600.HK)541.47萬 股,益民集團(600824.SH)297萬股以及魯能泰山(現為新能泰山,000720.SZ)716.65萬股,每次均有斬獲,獲利在600多萬元到上千萬元。

此外,李兆會還入股過光大銀行、大連銀行、民生人壽、興業證券、山西證券、銀華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擬擴張自己的金融版圖。

2007年前後,李兆會先後從各家銀行退出。當年在股市高點,其拋售近1億股民生銀行股,套現10億元,不再位於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此前有媒體報導,2007年海鑫鋼鐵在資本市場的收益達20億元,2008年其收益逾10億元。

據山西證券2012年年報,李兆會減持了山西證券5000多萬股份,截至2012 年12月31日,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據民生人壽保險2012年年報披露,經過多次股權變動後,目前海鑫鋼鐵仍持有民生人壽13.15%的股權,位列第四大股東。

「海鑫這件事,不僅是行業大環境的影響,也是企業家經營決策的問題,李兆會不斷抽資金做別的事。 」接近海鑫鋼鐵的人士表示。

海鑫鋼鐵公開表示,於2009年斥資億元在北京建設了中國第一家「兒童體驗城」 ,於2012年在青島建設了第二家,成都的第三家也在積極籌建中,下一步還將在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佈局。同時,還將在動漫、玩具以及兒童醫藥、服裝、教育等相關方面延伸發展。

「如果李兆會不亂投資的話,海鑫鋼鐵不會像現在這麼慘。 」前述接近海鑫鋼鐵人士嘆息道,第一,海鑫鋼鐵位於煤礦原產地,有資源優勢 ;第二,2006年以後,海鑫鋼鐵並不像唐山眾多民營鋼廠一樣,大勢擴張產能。

「海鑫鋼鐵資金問題是多年沉積下來的。自李兆會接班以來,他只玩資金騰挪。銀行對民營鋼廠的信貸一直較緊,但這不是主要問題 ;李兆會把盤子做得太大,資金鏈自然受影響。 」另一位接近海鑫鋼鐵的人士表示。

最後一道防線是銀行

對銀行而言,上市鋼鐵企業的負債率警戒線為70%。中國鋼鐵協會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國內重點鋼企的總負債率在70% 左右,已進入高風險區域。比如,八一鋼鐵(600581.SH) 、華菱鋼鐵(000932.SZ) 、馬鋼股份(600808.

SH)的負債率分別為82.25%、83.03%、65.52%。

據2013年統計局數據,寶鋼、鞍鋼、武鋼、首鋼、河北鋼鐵、山東鋼鐵、華菱鋼鐵這七家規模最大的鋼企,負債總額達1.3萬億元。目前廣州鋼鐵集團已停產,轉以物流、地產開發為主業,在廣州建立了兩個大型的物流園區。

近期,銀監會頻繁提醒過剩產能和假票風險,對鋼鐵、電解鋁、水泥、銅有色金屬等需額外注意風險暴露。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對於化解過剩產能行業,要摸清底數,嚴格排查,建立台賬,動態跟蹤,將風險精準鎖定到具體地區、具體企業和具體數額,確保心中有數,及時化解。

「今年一季度可能是鋼鐵行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效益最差的一季度。 」 2014 年3月14日,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表示,2014年1月和2月,鋼鐵行業重點統計單 位共虧損近30億元。 「尤其是一直銷售比較好的線材螺紋鋼庫存增加更多,使生產長材的民營企業感到寒冬來臨。 」海鑫鋼鐵正是上述民企之一。2003 年初,中國人民銀行運城中心支行的貸款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2月17日,海鑫鋼鐵的貸款餘額總額近10億元 ;再加之太原幾家銀行的貸款,海鑫鋼鐵的總貸款餘額為15億元。彼時,海鑫鋼鐵資產總額40.36億元,對其負債率,運城市對外統一口徑為34.1%。十年過去,號稱資產已近150億元的海鑫鋼鐵,其槓桿率及貸款餘額早已突破前述規模。

目前,各家銀行出台政策控制鋼鐵行業風險。一家大行的公司部人士表示,目前涉及鋼鐵行業授信業務的相關分行,需加強對貸中和貸後管理,關注整體行業產能狀況對鋼價的影響,以及鋼價變化對企業盈利能力、現金流情況的影響;涉及到以鋼材質押作為擔保方式的授信,還需關注質押物價值變化,做好實時監控;關注企業財務指標變化,尤其關注現金流、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變化對企業日常經營的影響,以及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指標變化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

「一旦停產,銀行就找上門了。 」一位鋼廠老總坦言。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鋼鐵庫存仍在持續上升,為了獲得微弱現金流,不計成本銷售鋼材,以避免銀行抽貸。

2013年12月6日,運城市銀監局發佈《對運城鋼鐵行業銀行信貸風險情況的調查》 ,指出銀行要嚴格執行鋼鐵行業信貸政策。比如,按照授信政策的要求,嚴格控制單戶及單一集團最高授信額度,嚴格限制對產能過剩項目以及技術水平低、汙染大、能耗高項目的融資。

中國銀行要求,對於鋼鐵行業新客戶授信,單個企業銀行敞口債務原則上應控制在銷售收入的15% 和實收資本的2倍以內;控制分行在單個鋼貿市場的授信總量,防範系統性風險。

建設銀行運城分行則實行總行名單制管理,僅支持優先支持類和審慎進入類客戶,除國家已批准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不再支持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不再支持以淘汰落後產能名義擅自建設的項目。

民生銀行相關人士表示 : 「對於鋼鐵行業,我們銀行很少投放、儘量不投放。 」浦發銀行將鋼鐵行業定為謹慎進入類行業,實行「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有保有壓」的政策,優先支持鋼鐵行業中優勢企業,而對於限制退出的企業,儘快採取保全措施。

山西省運城市銀監局還提醒了鐵礦石融資的風險。目前商業銀行爭攬國際結算類中間業務的衝動較強,由於礦石類進口具有批次大、金額高的特點,成為商業銀行營銷的重點,造成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爭相降低開證條件、弱化擔保要求辦理信用證業務,潛在風險較大。

鋼廠或鋼貿商先通過國內銀行開信用證購買國外鐵礦石,並將單據作為抵押憑證,一般支付30% 的保證金,即可由銀行付款,鋼企只需在90-180天後支付貨款。但由於要佔用保證金,大部分鋼企選擇不進行套期保值, 「如果人民幣貶值嚴重,就只能硬扛」 。

「這些都是銀行教貿易商做的。 」一位大宗商品交易員透露。他對財新記者表示,與貿易銅融資相比,鐵礦石融資鮮有對沖避險機制,風險非常大,受外匯影響也很大。

某銀行內部報告指出,在武漢的鋼貿商群體中,仍有大部分人不願放棄鋼貿這個巨大的市場,一手現貨一手期貨。

武漢鋼材市場上,逾70% 的鋼貿商進入鋼材期貨市場,試圖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 「最後的贏家,只有不到萬分之一而已。 」該銀行內部人士表示。

3月18日,在中國鐵礦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啟動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權威人士表示,目前鐵礦石價格步入下行通道已成共識,今年進口礦噸價還會往下走,預計在100-110美元之間。 「但是可能不會讓國企爆倉,先讓民企扛著損失。 」前述交易員說。

山西最大的鋼鐵民營製造企業——山西海鑫鋼鐵集團當下正深陷債務危機。

海鑫鋼鐵董事長李兆會

在接班之後,醉心於財務投資,逐漸脫離鋼鐵主業,將海鑫鋼鐵變成

了融資平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37

海鑫債務危機難解

2014-04-14  NCW
 
 

 

政府出面牽頭安撫員工和債權人,試圖化解海鑫集團破產危機,李家則作壁上觀◎ 財新見習記者 王少傑 文海鑫集團加油城,遠處即為新落成的辦公樓。

「看,像不像一把手槍。」

司機指了下不遠處的

海鑫鋼鐵集團(下稱

海鑫集團)總部辦公大樓。這座白色帶尖頂的大樓在當地老百姓看來頗不「吉利」,海鑫集團前任董事長李海倉正是在辦公室中被仇家槍殺。

海鑫集團總部位於山西運城市聞喜縣東鎮。3月18日,海鑫集團五號高爐停產的消息傳出後,東鎮上的賓館酒店住進了全國各地趕來的債權人。

財新記者在海鑫集團總部看到,登記處已經寫滿了要求會見的債權人姓名。走進大樓一層大廳,迎面是一座李海倉的雕像,雕像神似毛澤東。內部員工告訴財新記者,李家當初想塑一座站立著招手的李海倉雕像,被當地政府「勸阻」 。

大樓的各個科室都在忙於應付債權 人,設備部和原料部則是債主最集中的地方。

據海鑫集團員工透露,目前海鑫集團總部有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經貿局等單位的人員常駐,其中主導單位是縣經貿局,並沒有外界流傳的運城市和山西省政府官員在內。目前縣裡的工作人員住在海鑫總部13層和14層。

一位海鑫集團員工對財新記者表示,他不相信縣裡能解決集團的問題,因為縣委書記和縣長均到任不久,解決危機的方法手段很有限。財新記者趕到聞喜縣委時,縣委書記張汪尤和縣長張建元恰好去參加運城市「兩會」 ,縣委辦和政府辦工作人員表示,領導走前已開會交代,所有海鑫集團的問題都由縣委宣傳部負責接待解答。聞喜縣經信局、統計局、稅務局、工商局、銀監辦 及涉及海鑫債務的銀行口徑也統一為「縣委宣傳部具體負責解答」 。但縣委宣傳部的官員卻表示不瞭解具體情況,一位宣傳部官員甚至向財新記者打聽海鑫集團的真實情況。

海鑫集團曾通知內部員工在4月1日「給個說法」 ,並解決已經拖欠四個月的工資。債權人也接到通知,海鑫集團稱4月10日到15日可複產。但截至財新記者發稿時,員工未收到工資,內部通知複產日期也推到6月。

海鑫的債主們

多名債主到聞喜人民法院、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海鑫集團,目前大多正在走民事調解程序。據海鑫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前幾日海鑫集團總部大樓前發生債權人 「堵門事件」 。目前縣公安局已在海鑫集團總部大樓部署警力值班,防止出現失控局面。

聞喜縣一位律師告訴財新記者,有幾位債主已經找他諮詢,準備起訴海鑫。在聞喜縣人民法院立案室,一位雷姓庭長告訴財新記者,正有債權人在調解室諮詢。

一位債權人告訴財新記者,他諮詢了聞喜縣人民法院負責民事調解的柴主任。柴主任透露,目前有十幾位債主在聞喜縣法院準備起訴海鑫集團,縣法院正在進行民事調解工作,涉及金額1000 多萬元。

柴主任表示,政府現在正在挽救,但是能不能挽救不好說;海鑫集團一旦破產,至少要在運城市中級法院走破產程序。

海鑫集團和法院對接的法務人員沒 有到法院協商調解事宜,因為 「企業沒有錢,老闆沒發話,過去沒有意義」 。

債權人亦得知,目前留守在海鑫集團的人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甚至自身難保。

柴主任對債權人表示,縣法院不敢採取強制措施為債權人爭取 「抵材」 ,因為那樣會產生連鎖反應,導致海鑫集團迅速破產。

海鑫集團一旦破產,清償順序是:先發工人工資,繳納破產費用,繳納國家稅款,最後才是清償債權人的債務。

債權人將按所欠金額的比例瓜分所剩資產,債權人隊伍中還包括各家銀行。財新記者分析,一些債權人之前預想的損失30個百分點可能過於樂觀。

據法院工作人員透露,海鑫集團危機出現前,有一家鋼貿商剛打進海鑫集團賬戶2億元,結果一分錢貨沒收到,賬款就被銀行扣住。

柴主任告訴債權人,一旦海鑫集團破產,與其有相互擔保關係的企業需要承擔賠付的是海鑫集團在銀行的貸款,而不是所有海鑫的債務。另外,債權人提出海鑫集團董事長李兆會本人有錢,可否由法院判其清償債務,柴主任表示這是錯誤的想法,海鑫是有限責任公司,以投入的註冊資金為準,不能執行到個人資產。

針對有債權人表示在與海鑫集團進行貿易往來時,合同是與海鑫集團旗下獨立核算的孫公司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海博鑫惠)簽署的情況,柴主任表示,正常情況下債權人要向海博鑫惠討要,但是如果存在海鑫集團向海博鑫惠注入資金的情況,相當於在海博鑫惠的股份也屬於海鑫集團,那麼海博鑫惠作為相關聯企業也要進入破產程序,這是破產清算的問題。根據民生銀行一份股權改革分置說明書顯示,海鑫集團控股山西海鑫實業股份公司(下稱海鑫實業)90.93%,海鑫實業持有海博鑫惠89% 股權。目前,海博鑫惠由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執掌。

海鑫集團在工商局等單位的資料目前無法查閱,記者拿到的一份2011年某銀行的授信調查《關於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存量續授信6億元的審查報告》顯示,海鑫集團註冊資本13.54億元,李兆會持股90% 的聞喜惠天實業有限公司佔比89.37%,李兆會的六叔李文傑佔比9.93%。

除海鑫實業和海博鑫惠之外,海鑫集團旗下子公司還包括山西海鑫國際鋼鐵有限公司(下稱海鑫國際鋼鐵) 、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下稱海鑫國際線材) 、山西海鑫國際焦化有限公司(下稱海鑫國際焦化)等。柴主任表示,它們與海鑫集團的關聯在破產清算時會做調查,資金流向在銀行也都可查,不可能允許海鑫集團把資金轉移後留一個空殼走清算程序。

企業一旦破產,會成立一個由法院牽頭,政府、律師、會計共同參與的清算組,屆時清算組會遍查海鑫集團的賬目。但柴主任估計,以海鑫集團的規模,至少要查一兩年。

根據山西的相關規定,500萬元以內的民事糾紛可在基層法院解決,超過500萬元要到運城市中級法院,數額巨大的要去省高院解決。

一位接近運城市中院的人士告訴財 新記者,目前已有大部分債主擔心在聞喜地方法院起訴會受干擾,因此選擇到運城市中院起訴。

柴主任建議債權人謹慎選擇訴訟,因為一來訴訟費較為昂貴,二來一旦企業進入破產程序,按照規定之前六個月內的訴訟仍要進入破產清算。他建議債 權人再觀望一下情況,據他所知省裡也在挽救海鑫集團。最差的情況,如果進入破產程序,債權人申報債權就可以,屆時運城市中級法院會發公告。

三方臉譜

財新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政府、銀行、李兆會三方對於海鑫集團債務危機表現出了不同的關切程度和角度。

運城市政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副秘書長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政府出於維穩,衝在最前面努力為企業解決問題,銀行也急於索要貸款,反而是企業責任主體站在 「超然」的位置。本來政府只要整合下多方情況,起引導作用即可,但是政府不敢承擔一旦放手 「發揮市場主體的基礎決定作用」 ,海鑫集團就會破產,關係到上萬人就業,運城市無力承擔這樣的後果,因此形成「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局面。

「政府就像中國式家長一樣始終放不下支柱企業,這是轉型期政府部門的困惑。 」他說。

財新記者從聞喜縣政府獲得的數據顯示,2010年時,海鑫集團即已發展為山西省最大的民營企業,擁有年產560 萬噸鐵、600萬噸鋼、260萬噸鋼材的生產能力,從業人員1萬餘人,2010年實現產值119億元、利稅8.7億元。

財新記者在運城瞭解到,早在3月中旬海鑫危機剛有苗頭時,運城市市長王清憲就召集海鑫集團負責人、各銀行運城分行行長及電力等部門開碰頭會。

一位參與了協調會議的官員透露,銀行和電力局當時均向市領導表態支持海鑫集團。之後王清憲趕赴太原向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匯報,李小鵬已經在協調 解決海鑫債務危機。

該官員透露,為保障企業平穩過 渡,政府要求省內媒體不報導海鑫事件,對省外媒體謹慎接待。財新記者從接近政府的人士處瞭解到,政府主導的協調小組已通知法院、工商、稅務等部門,不得把海鑫集團的資料、數據外洩。

這位官員參加了三次類似的會議,但李兆會三次均未到會,只派來了一位副總經理來匯報情況。

從中國工商銀行運城分行瞭解到,工行之前曾為海鑫集團墊資,但是海鑫對於解決債務始終不配合。之後,在「儘快償債,以免在央行留下不良記錄」的「善意提醒」仍然沒收到李兆會回應的情況下,工行委派聞喜支行行長李海瑜帶領銀行職工上門討債,之後李海瑜來到運城參加專門針對海鑫集團的銀行小組。在工行運城分行,一位張姓主任告訴財新記者,運城市各大銀行的債務問題由金融辦主導。

記者從一份銀行調查報告中看到,截止2010年11月底,海鑫集團及其子公司在11家金融機構總授信73.67億元,用信額度71.59億元,用信率97%,其中民生銀行是海鑫集團融資的主力軍。

4月1日,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來到運城調研,三天的行程中最後一站放在了聞喜縣。運城一位官員透露,袁純清在聞喜縣公開的行程安排裡並沒有海鑫集團,而是去了與海鑫有著互相擔保關係的銀光鎂業。

蕭牆之內

一位海鑫集團總部員工對財新記者表示,集團走到今天這地步,主要是李家自身的原因。他認為自從李海倉去世,整個李家的家風都變了。

李海倉在世時,治企治家極嚴,曾嚴令不允許管理層購買超過10萬元的私家車。由於管理層收入都是透明的,一旦發現奢靡的情況出現,李海倉會立刻派監察機構調查。李海倉死後,親族們開始往海鑫集團內部安插親信。

李海倉在六兄弟中排行老三,老五李天虎是跟隨李海倉創立海鑫集團的元老,與李兆會存在「奪位」之爭,最後「哭著離開了海鑫」 。目前李天虎與冀東水泥在當地合辦水泥廠,同時經營多家攪拌站,還在聞喜和運城開發房地產。

與李兆會關係較近的六叔李文傑,內部人士透露,雖然李文傑曾任公司總裁,但是沒有受到李兆會充分信任和放權,在鋼鐵行業景氣的年份李文傑在企業掛名,到2009年後鋼鐵行業開始不景氣,李文傑選擇抽身走人,被李兆會安排到洋縣釩鈦磁鐵礦有限公司。

內部人士透露,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支持、幫助李兆會將叔伯們擠出海鑫核心層,但之後李兆霞主導的海博鑫惠,也扮演起 「二道販子」的角色。

一位供貨商向財新記者透露,李兆霞一直負責海鑫集團的財務,從2011年開始,集團的採供銷走賬程序就轉到海博鑫惠,即使之前的合同是與海鑫國際鋼鐵公司簽署,結算對賬也要經過海博鑫惠。供貨商表示,海博鑫惠進料後再轉手賣給海鑫國際鋼鐵,由於海博鑫惠為海鑫集團旗下獨立核算的公司,該供貨商認為這是一種不恰當的套利行為。

海鑫內部人士透露,李家人自身爭鬥不斷,對外部管理人員的信任度更低。辛存海、侯嵐雲、逯光普、陳金髮等跟隨李海倉的 「託孤重臣」在海鑫集團已失去話語權,辛存海在李海倉去世時也曾是董事長位置的有力爭奪者,之後外放到太原辦事處。

熟悉李家的供貨商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總部大樓留守的沒有李家人,海鑫集團高管為首的是總監李偉程,是李兆霞從上海調來的空降高管;執行總監劉世平,也是去年被李兆霞以重金從日照鋼鐵請來的空降高管。財新記者聯繫到劉世平,他對於海鑫的債務情況三緘其口。有供貨商表示,李、劉只是執行者,並沒有實權。

對於討債人一再要求交代企業實底,一位海鑫集團中層這樣回應: 「我心裡都沒底,我怎麼給你交代實底。 」人所共知的是,2003年李兆會22 歲時因父親遇害緊急接班,但他醉心於財務投資,逐漸脫離鋼鐵主業。李兆會持有海鑫集團90% 股份,通過集團控股海鑫實業,再通過海鑫實業持有民生銀行、申銀萬國、山西證券等股份,在二級市場也頻頻出手,近年來獲利頗豐。

而在海鑫集團之外,李兆會兄妹還在北京擁有和嘉投資、惠宇投資等兩家投資公司。其中和嘉投資李兆會佔80% 股份,李兆霞佔20%,和嘉投資主要投資了教育科技和地產公司。兩家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均為李兆霞。

一位海鑫集團總部員工對財新記者透露,只有李兆會、李兆霞這些李家人才能決定海鑫集團的前途,但連大樓內 部員工也沒看到過他們,兩人已近半年沒有回海鑫總部。以前李兆會每年也只回一兩次,每次回來和企業管理人員開 個會、吃個飯,之後就匆匆離開。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海鑫員工也想得到李家一個明確說法, 「現在找他們就跟找MH370一樣難」 。

海鑫集團的法務人員沒

有到法院協商調解事

宜,因為「企業沒有錢,老闆沒發話,過去

沒有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88

海鑫鋼鐵十年祭:從最年輕首富到破產的宿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04

fccdb0aa606b87859c8706a8ebcc8f4b

《新華網》報道,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誌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山西省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海鑫鋼鐵自今年3月18日全面停產以來,已將近8個月。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鋼鐵產能500萬噸,是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也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由於受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金融部門抽貸以及內部管理等因素影響,海鑫集團從去年年底開始資金吃緊,並於今年3月18日被迫全面停產。

上位11年之後,李兆會到底是如何從風光無限的山西首富走到破產地步的?

意外上位,成績斐然

李兆會接班的故事這些年來已經廣為流傳,中間故事的曲折性和戲劇情節甚至都能在中國歷代小說家的敘事里找到範本。

李家被外界稱為山西豪門,首先興起於李海倉的奮鬥,等到2003年海鑫鋼鐵已經發展成為資產規模超過40億元的地方支柱企業。但是在2003年的農歷新年之前,李海倉在辦公室突遭槍殺。然後在爺爺的主持下,對接班沒有絲毫準備的李兆會被迫“黃袍加身”成為海鑫集團的董事長。

李兆會最初展現出不負眾望的樣子。媒體統計稱,李兆會接手海鑫鋼鐵第一年,海鑫完成總產值70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成為海鑫發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等到2004年,李兆會指揮的海鑫入股民生銀行成為第十大股東更是顯露出海鑫集團全面開花的良好發展態勢。

而在2010年1月25日,迎娶明星車曉,更是讓李兆會迅速被社會知曉。當地傳聞,彼時海鑫集團每個普通員工都收到了500元的紅包,而海鑫集團的員工數量多達9000余人,從北京請來的婚慶公司將整個縣城布置得比春節還熱鬧,處處張燈結彩,婚禮總共造價500萬元。

宮廷式內鬥,李兆會失敗的多元化嘗試

雖然有接近李氏家族的知情人曾表示海鑫集團創始人李海倉也不常在運城當地,海鑫鋼鐵當時主要由李兆會的“五叔”李天虎幫助李海倉打理。但是據知情人反映,李兆會接班後他們的叔侄關系並不融洽。

緊接而來的事實則是李兆會先是將創業元老、海鑫集團副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辛存海調離權力核心,之後,李兆會的五叔李天虎也被巧妙地“趕走”。

隨後,李兆會請來了自小與自己關系最近的“六叔”李文傑,此後很長時間內李文傑都是海鑫鋼鐵的實際掌舵人。2009年之後,李文傑逐漸從海鑫的管理層消失。現在,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被海鑫集團內部認為是實際上的控制人,她控制著公司的財務大權。但李兆霞目前已在上海結婚生子,回公司的時間很少,只在出現重大問題時才會露面。

和公司核心管理層地動山搖相比,李兆會則淡定的醉心投資業務

2004年,李兆會以海鑫實業名義,以每股3.7元、共5.9億元接手民生銀行1.6億股,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十大股東。這也是李兆會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投資,海鑫實業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點,拋售了手中民生銀行近1億股,套現超過10億元。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底,海鑫實業分別買進興業銀行541.70萬股、中國鋁業541.47萬股、益民集團297萬股以及魯能泰山(現為新能泰山)716.65萬股,但均無亮麗成績。

李兆會還入股過光大銀行、大連銀行、民生人壽、興業證券、山西證券、銀華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但大多數是快進快出。

此外,海鑫曾斥資億元於2009年在北京建設了中國第一家兒童體驗城,於2012年在青島建設了第二家,還將在成都、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布局;同時,還將在動漫、玩具以及兒童醫藥、服裝、教育等相關方面延伸發展。

這些多元化項目和資本市場投資無疑是投入了巨額資本,但是就目前海鑫破產的結果來看,這些“不務正業”的舉措並未改變其最終命運。

略有嘲諷意味的是,李兆會和車曉的婚姻也在海鑫的風雨飄搖中走向終點。

時也?命也?

海鑫為什麽會從一個鋼鐵巨人淪落到如今的破產結局,各種的原因可能一言難盡。市場、政策和資金各種因素,包括公司自身的決策失誤都不能逃脫幹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鋼鐵市場大環境的由盛轉衰很容易從海鑫中得到縮影。

早在2006年第一季度,全國鋼鐵企業大面積的虧損。李兆會面對這場嚴峻考驗,不但沒有減產,而且還在擴大生產規模,從2005年下半年鋼價下滑開始,李兆會將父親留下的舊高爐和煉鋼爐都拆了,重建新爐。

而自2006年以來,海鑫鋼鐵多次被國家環保部、山西省環保廳等部門通報批評或督辦整改違規項目。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鋼鐵行業受到波及,海鑫鋼鐵停產達半年之久。

雖然2008年之後的四萬億一度讓鋼鐵行業的崩盤進入“緩刑”狀態,但是浮華背後的泡沫並不會因此自行消失。

從2012年至今,鋼鐵行業明顯的產能過剩更是讓很多鋼鐵企業難以生存。以2012年為例,當年全球鋼鐵廠的總產能為18億噸,但總的鋼鐵訂單將只有15億噸。並且,鋼鐵廠非但沒有進行整合和提高效率,反而在建設更多產能。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2011年末,中國鋼鐵行業的總債務余額為4000億美元(約2.5萬億人民幣)——這相當於一個南非的經濟規模。而根據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一些大型鋼鐵廠中,一廠的負債規模就高達兩千億到三千億元人民幣。

而2013年的信息則顯示,盡管當時房地產有所複蘇,但是中國鋼鐵產量卻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所謂的調控,並無法徹底消除此前留下的後遺癥。

中國自己的鋼鐵產業正在經歷一場走向懸崖的危機,並且不知何時是大限,只知道這個冬天會很冷。而作為這場危機中的一份子,海鑫只不過一個小小的棋子而已,來去並不由自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39

海鑫鋼鐵疑行賄百余官員 個人受賄最高額或20萬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757.html

海鑫鋼鐵疑行賄百余官員 個人受賄最高額或20萬元

一財網 張國棟 2015-07-22 20:58:00

媒體報道顯示,海鑫集團部分債權人已在4月中旬將名單提交給最高檢和中紀委,“7月8日,中紀委人員已經約見了我們舉報人,詢問了海鑫的相關情況。”

頭頂山西省最大民營鋼廠光環的海鑫集團,又一次站到“新聞頭條”的位置。這次引發輿論關註,不是因為它的停產重整,也不是它的驚人負債,而是一樁涉嫌行賄的醜聞。這一醜聞再次暴露出鋼鐵企業與政府各個部門之間千絲萬縷的灰色關系。而關系的背後,也折射出中國民營企業在發展中不得不面對的困局。

海鑫集團一債權人代表日前向澎湃新聞爆料稱,海鑫集團涉嫌向百余名官員行賄,行賄名單流出,中紀委已介入調查。

報道稱,行賄名單共有5份,主要涉及聞喜縣、運城市、山西省三級政府的發改、財政、經信等部門百余官員、幹事,及國家發改委一名官員。最大的一筆金額為20萬元。其中,“海鑫集團資金申請政府人員名單”上印有海鑫集團徽標,另外三份分別為2009年、2010、2011年“海鑫集團送禮資金申請(政府人員名單)”,還有一份為“2009年海鑫鋼鐵集團節能減排部送禮情況記錄”。

消息一出,外界錯愕。

海鑫鋼鐵掌門人李兆會

作為國內知名民營鋼企,海鑫集團曾有著輝煌的過去,即便在李兆會接手的最近十年里,產能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這家企業對當地的財政、就業等貢獻都是巨大的。而梳理這家鋼企的發展史,過去曾拿到“全國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山西省模範納稅大戶”等多個光榮稱號。

不過,自去年3月開始,因債務負擔沈重、運營資金枯竭,這家山西規模最大的民企被迫停產。據本報記者從債權人手里拿到的海鑫債務數據,900多家債權人申報的債權總額為234億元,確認債權143億,不予確認的債權23.9億,待確認債權66.7個億,而其賬面資產不過69億元。

就在今年4月30日,山西運城市政府還在一份《海鑫集團戰略投資人招募公告》中,推介這家企業:目前海鑫集團具備560萬噸鐵、600萬噸鋼、520萬噸材的綜合生產能力,工信部此前公布的第二批鋼鐵行業準入115家鋼企名單,海鑫集團就位列其中,意味著這家鋼廠在規模、環保、質量、安全等相關方面已達到要求。

不過,從目前曝光的情況上,海鑫集團的發展成果里明顯帶有“水分”。

7月22日晚,一位曾與海鑫集團有過交集的鋼企高層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海鑫屬於民營企業,在山西的地位很重要,這樣一家大戶與當地政府的各個部門多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很多企業在出生的時候,可能合法也可能非法,有些是先上車後買票甚至不買票,手續是不太齊全的,而要把手續辦齊全,就要‘打通’像發改委、工信部門、中鋼協等層層官級”。

而從媒體曝光的情況看,此次涉嫌受賄的主要事項是節能減排。從2009年到現在,節能減排工作一直是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提倡的,“企業做了就有些獎勵或者地方補貼,可能因為要拿到優惠政策,從而得到更多的利益”。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比如擴產,鋼廠項目立項,都要經過國家發改委、當地發改委、經貿廳等部門,因為只有走完這些流程才可能落地,也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海鑫鋼鐵,其實環保也是存在問題的,為了糊弄過去,就必須做一些關鍵性的打點。”上述鋼企高層說,用錢擺平很多關系,使得麻煩減少,所有環節都要照顧到,這是它行賄涉及面大的主要原因。

值得關註的是,從山西頻頻曝出的“窩案”看,當地的政治生態、企業生態都是非常嚴重的,如太原市原副市長薛忠晉,山西省環保廳原總工程師趙義,山西省經信委原副主任、山西省中小企業局原局長胡榮華等均已落馬。

媒體報道還顯示,海鑫集團部分債權人已在4月中旬將名單提交給最高檢和中紀委,“7月8日,中紀委人員已經約見了我們舉報人,詢問了海鑫的相關情況。”

實際上,在海鑫集團停產後,就有部分中小債權人組成討債維權團隊,通過種種手段搜尋證據線索,試圖揭開海鑫破產之謎。據他們從稅務、工商等部門獲取的會計報表等資料顯示,海鑫集團涉嫌造假賬、偷逃稅款以及向關聯公司輸送利益轉移資產。不過,過去的一年里,這個維權團隊已經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了海鑫集團破產背後的種種疑點,但尚無明顯收效。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