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斯大林也開不到戶口
1 :
GS(14)@2016-09-28 04:47:03【明報專訊】那天同一個老前輩聊天,講起現時金融機構的開戶困難,他說﹕「家陣個個都講know your client,其實使乜咁麻煩吖!只要回復到幾十年前,要人介紹,先至可以開戶口囉!如果再要嚴格啲,咪要埋舖保,先至准開吖笨!」
記得在以前,開銀行戶口的確是十分麻煩,看霍英東的傳記,他在1950年代咁有錢,都要朋友介紹,先至可以去匯豐開戶口。後來恒生銀行(0011)發明了10元開戶,大搶生意,搶出一個出頭天來。想不到今時今日,又回復到了幾十年前,要靠中介才可以開戶,不過中介要收費,仲衰過幾十年前,好彩只是限於公司戶口,不過而家管制愈來愈嚴,以後點,都好難說。
嚴格程度如回到半世紀前
不過連新開的股票公司,都開不到戶口,也實在過分。因為成立一家股票公司,最少要花1000萬元以上,證監都驗得清清楚楚啦!咁都開不到戶口,所以說,現時香港有希特勒也cut不到的有線,有斯大林也開不到的銀行戶口,要找一份工作,如寵物美容,結婚顧問,甚至是美容師,都要先花幾萬元去上課程,都不一定找到工作,真的是苛政猛於虎呀!
那天看李敏剛寫的書評,主題是嶺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周愛靈寫的《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的新亞書院》,覺得有點不可原諒。因為在新亞書院而言,「花果飄零」這四字詞,有着特殊的意義。話說新亞書院的創辦人之一唐君毅在1974年寫了一本《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這是感嘆中華文化的經典之作,也是壓卷之作,因為在這之後,老一輩的國學大師老的老,死的死,再也沒有人關心「為往聖,繼絕學」的苦心了。
因此,如果寫這書評,不提「花果飄零」的典故來歷,只講書中內容,這書評肯定不合格。話說李敏剛是「中大政政系畢業,現為匈牙利中歐大學政治科學系博士候選人,專研政治理論、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我猜他多半是聯合書院,而不是新亞學生,但「花果飄零」的確是常識,新亞聯合分屬一家(因為就在隔鄰),實在不應不知這典故。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37&issue=20160928
周顯﹕炒深港通 仍未需散貨
1 :
GS(14)@2016-08-18 05:41:32【明報專訊】話說國務院批准了《深港通實施方案》,深股通每日額度130億元人民幣,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預期就技術及營運準備需時約4個月,即是大約在年底才會正式推出。
好消息出貨應等到年底
因此有評論說,近日的股市大升,正是因為炒深港通即將推出的消息,甚至有股評人說,現在正是好消息出貨,深港通概念已經炒完,股市很可能很快便會急跌了。
我當然不會去估計股市會不會大跌,因為我一年365日都炒股,所以永遠不會去預測大市,總之是人人贏,我一定也贏錢,人人輸錢,我也一定輸錢,簡點說,只要拉勻我的炒股生涯,我的總收入是長期戰勝的,就足夠衣食無憂了。
不過,如果認為是好消息出貨,則應該是要等到年底,深港通正式通車之後才會出現。有一些消息,是即時見功效的,例如收購合併注資等等,在宣布後,即時令到股價急升,但當正式執行好消息時,便要散水了,因為市場已經沒有了幻想。
真金白銀的資金 非純炒概念
可是,深港通和滬港通這些消息,由於是有真錢到來,而不是亂吹注資項目,所以會有一點分別。像上次的滬港通,也是消息來時,先是炒了一轉,跟着又沉寂了幾個月,正式開通了之後,照樣是無聲無息,令人失望,誰知在人人絕望之時,忽然便來一個快速的大時代,然後馬上來一個股災……
深港通會不會也來用同樣的模式呢?我不知道,不過肯定現在最多是調整期,不會是散貨期,原因很簡單,因為市場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魚,要想散貨,也沒有人接貨,所以根本無從散起。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89&issue=20160818
轉角 - 陳雲 黃皮 (2013年07月15日)
1 :
GS(14)@2013-07-17 22:51:00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3382&d=2105
上周回元朗老家,出門之際,媽媽停下腳步說:「黃皮初熟,忘了叫你妹婿給你摘一些,帶回去食。」我回顧門前的幾株老黃皮樹,枝上掛了果,疏落但壯碩,順口應道:「下星期回來再摘吧。黃皮耐留的。」
雖是同屬仲夏果物,黃皮不如荔枝那般火熱與早熟,黃皮熟得慢,熟了才見飽滿,墜枝而不落。荔枝熟了便殼爆汁漏,上午滿樹紅艷,下午便遍地落果,惹來黃蜂螞蟻哄搶。
黃皮、荔枝與龍眼,此等嶺南佳果,都不得好名。比如木瓜、楊桃、蘋果和李子,一看名字就知是果;枇杷、菠蘿、檸檬、榴槤這些雙聲疊韻字,讀來有異域的神秘感。龍眼是指果核黑圓如龍眼,有中原之氣息。荔枝在漢朝稱為「離枝」或「枝」,應是南方土話到了中原的漢音翻譯。荔枝之美名始自唐人杜牧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令人想起枝葉蔓生如薜荔,《楚辭 • 山鬼》說的「被薜荔兮帶女蘿 」。
黃皮之名,無龍氣,無楚風,樸素老實,客家話和粵語都叫黃皮,粵語音轉,皮讀如鄙。粵諺「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意謂騙徒總是先給予恩惠,套得交情,混熟之後才行騙。了哥即是北方話的八哥,黑羽黃喙之鳥,立於黃皮樹上,專揀熟果來啄食。然而了哥也未免委屈,黃皮熟了,只是皮薄多汁,略帶甘味,通體仍是酸苦。只是飽肚之後,食些黃皮,確可化滯,民間乃有「饑食荔枝,飽食黃皮」之訓。黃皮可搗爛製醬,用來蒸烏頭魚,納入魚肚蒸熟即可,用以辟腥,效用如酸檸檬一樣。黃皮加糖鹽和川貝末,醃了做果脯,有化痰生津的功效。
食黃皮猶如食厚皮少肉而多核的酸葡萄,然而往日小孩缺乏果物,甘之如飴。黃皮狀如雞心,一手用指拈住,另一手用指甲剔去末端一圈果皮,將黃皮置於齒舌之間,牙齒壓出果肉,鼓腮啜入,舌頭旋即退出三數果核。食來舔嘴咂舌,殊不好看。小孩為之,頗有童趣;大人為之,狼狽不堪,斷不如食橙與李之動作優雅。也因食果吐核之故,夏雨之後,田頭地尾都是黃皮青苗,耐得冬寒與雞鴨踐踏的,不久便生出幾株樹來。
黃皮老樹仍能結子,老樹雖不如新樹之多果,但壯碩而甜。十年前,妻仍未患病,喜食果物。元朗老家庭院遍植黃皮,乃早年父親對抗地主收地而用空中壓條之法,廣為繁殖。黃皮樹高而直,可以密植,增加地主收地之果實賠款,如是者拖延收地許多年。當年仲夏,我做了地上了哥,伸手攀附高枝,專揀熟透的黃皮,逐顆摘下給妻品嘗。她不在山村長大,不耐酸物,老樹黃皮再甜,也酸得她牙關打顫。
周一刊登
主播心聞:南早壓力未解決 梁心欣
1 :
GS(14)@2013-02-26 00:47:37http://www.sharpdaily.hk/supplem ... E8%A7%A3%E6%B1%BA/1
上週講完又講嘅南華早報集團(583),我講完分析後,股價幾粒鐘升兩成幾,中午停牌。咁佢牌又停過,通告又出埋,股價回落,不過完全冇答過要解決嘅事。我話南早因大股東2月尾行使大批認股權證,持貨大到令街貨跌低過港交所(388)要求。港交所就話2月26日前未解決就停佢牌。停牌,屬小股東最大噩夢。唔想停牌,一係解決,一係要求延長或豁免。豁免,即港交所當條例冇到、李小加失職。延長,即董事局失職,南早獨董夏佳理同李國寶失職,兼港交所李小加無視佢哋一早就知股權會超額嘅問題。要解決,一係配股,不過現股價NAV下,佢除非數口唔多好,否則冇理由配股。最後就係大股東私有化,用溢價買斷小股東股份,我估佢會咁做。
點都好,講咗咁多日,相信聽日開市前會有了斷,到時再同大家跟進。
梁心欣
利字當頭:樓價永遠不會跌?
1 :
GS(14)@2017-10-15 18:21:44施政報告,竟然沒有提到農地,一眾跟車太貼買本地地產股的,中了個不大不小的伏;其中尤以恒基(012)跌得最慘烈,全日計唔見4.8%。老實講,其實在行政長官選舉時,林鄭月娥講的都是「完善置業階梯」,而不是增加供應。至於增加供應,是土地供應小組的事;昨天土地供應小組的最新消息是「發展棕地」;這些蛛絲馬跡,其實不難閱讀。我見到有人說,這份施政報告最諷刺的地方是竟然連一群收入算高的市民,都要政策去協助上車。實況是香港的樓價貴得離譜,更離譜是香港不少人覺得樓價永遠不會跌;就算跌也不會大跌。我不知道跌多少才算大,始終大與小有沒有客觀標準。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有樓在手的人,更加傾向高估資產的價格。問題是那些沒有物業揸手的人,怎樣看。要是覺得樓價物超所值的人,按到盡去上車,我無話可說。但是也有不少人,其實也覺得樓價貴得不合理,但仍然趕上車,那就是「非理性行為」。「咩非理性?人哋覺得未來會更貴吖嘛!」問題是假如樓價必升,為甚麼今天會低水「等埋你上車」。說樓價未來會更貴的人,其實沒有用邏輯去推理,他們自己信念中的盲點。千萬不要誤會,我不是說樓價一定會跌,我只是說今天的樓價己經反映了所有己知的資訊,任何對未來的預測,都只是一個或然結果。換言之,價格也包含了大眾對未來價格的預期,你今天覺得貴,就是貴;你覺得平,就是平。以上講的「非理性」經濟行為,其實就是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Richard Thaler所研究的課題。當然,你可以說:「專家?叫啲專家去食屎啦。」明嘅,冇乜嘢我都係返出去做嘢先啦。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2/20180016
老樓周記:港人買樓又愛又恨
1 :
GS(14)@2018-02-04 23:55:43由2003年沙士到去年底,由有好多人不信買樓到全城買樓,都是被氣氛所累。當年平到冇人敢買,近年卻是通宵爭購,可見香港人對物業又愛又恨的心理。根據資料顯示,土地註冊處於2003年全年最少一個月住宅登記為2月份,全月一手加二手登記只有2,789宗,即使該年最多一個月份亦只有5,492宗(10月份),全年登記成交為46,131宗,居然與去年全年45,096宗差不多(當中包括957資助房屋成交),因此當年4.6萬宗買樓的人士抵佢賺;反而去年4.5萬宗買樓人士卻以高於當時數倍價錢入市,賺輸要事後才知。記得有同事曾說過,沙士期外母見女婿認金不認樓,有樓驚成負資產,女兒要捱窮;今時今日冇樓冇股王,嫁女一樣冇富貴,這十五年間的變化可完全呈現外母效應,反映樓市的高低起落受眾程度。去年曾指出買樓者不只是用家、收租客或換樓客,而是基金客,基金客大手掃貨已經多次出現,他們計數比一般買家更精更狼,隨時畀貴市價一倍來掃貨,他們看的是機會成本,相同投資金額獲取最大回報,好多基金持貨三年至五年便以倍計獲利,以投資活化工廈和優質商廈物業為先,至於住宅物業則以豪宅為主,因為真豪宅不足整個市場1%,只要升一成他們便可小賺,大升便可以割禾青換馬,因此在班基金佬面前,一般散戶只成為跟風的小羔羊。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2/20293345
冰說聰明:CDR最強受惠股
1 :
GS(14)@2018-03-19 04:45:122018年本身已是A股的重要年份,因為MSCI將於6月正式納入A股,但似乎阿爺嫌唔夠熱鬧,H股全流通及放寬外資持股金融機構,都諗住今年開波,近日更加為CDR開綠燈,中證監昨天表示,已成立專家委員會,推進獨角獸上市,目標似乎係百度、阿里、騰訊(700)及京東(BATJ)等,以極速的姿態回國上市。富士康A股在短短36天,就由申請走到中證監通過審核,創A股IPO最快記錄,睇嚟在長官意志之下,A股IPO將非常熱鬧,而富士康的保薦人中金(3908),相信會繼續受惠,接刁接唔停。數國內頂級投行,都是中信證券(6030)及中金最具國際級水準,前者收購了里昂,後者則由大摩有份創立及湊大,而中金更可取之處,就是去年引入了重量級投資者作股東,騰訊認購了12%的H股,即全部已發行股本約5%,作價13.80元。騰訊近年最喜歡就係入股各行業具潛力的公司,買投行股份卻是首次,舉動值得尊重,大家的合作有冇協同效應,可能要遲啲先知,不過騰訊旗下有唔少分拆項目,要搞上市,相熟的投行肯定佔優吧。劵商股近年可算是相當難玩,有炒作都係較短癮,有戰友更戲言,炒到劵商股就要準備沽貨散水喇。睇番中金的股價,自去年騰訊入股後,都未穿過配股價,即使上個月發生環球小股災,最低只係見13.82元,非常硬凈。兩會閉幕之後,可能會有落實獨角獸CDR的消息,屆時劵商股應有提振,只要中金將富士康上市搞得有聲有色,獨角獸再搵你的機會更大,別忘了BATJ中,騰訊及京東都屬同一陣營,而最近京東金融的130億人仔融資,中金都有份領投,的確有三分親喎,所以除非CDR難產,否則中金將是最強的受惠股。青冰
http://fb.com/chingbing888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5/20332516
雞年行「賭」運 阿梅
1 :
GS(14)@2017-02-12 00:15:442017-02-01 HJ
恭喜發財! 新春假期,阿梅最喜歡與一大班親朋好友圍埋聚賭,發新年財。當然,如果有時間,過大海碰碰運氣亦是不錯的選擇。
春節前,金沙公布了全年業績,自揭因有賭客日日贏錢而拖低了第四季度業績,引來全城熱話。公司業績忽然走樣屢見不鮮,但辯解的理由卻相當新奇。有女賭神出沒?拍戲咩。有陰謀論者甚至認為賭神之說純屬公關伎倆,旨在吸引人流去賭場尋覓賭神芳蹤。
當然,熟悉上市條例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業績內容全部需要經過律師等專業團隊審視,理論上沒有太多吹水空間。所以,我相信有幸運的賭客因贏大錢而拖低了賭場的勝率是事實,只是賭場卻藉機宣傳一下,反正錢已輸,當廣告費吸引大家去湊湊熱鬧也是個方法。作為賭場「小股東」,我當然不會擔心有賭神出現,反而賭神愈多愈好。畢竟賭場打開門做生意,從不怕輸錢,怕的就只有你不來。人氣才是關鍵。
亂局提供入市良機
另一邊廂,香港初三賀歲賽馬全日錄得破紀錄的17.59億元投注額,比去年狂升19%。雖然天公不造美,賽事期間下大雨,但無損賭客熱情。可見即使風雨飄搖,賭業幾乎在任何市況都可穩步上揚。
只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全港最大型賭場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就如金管局總裁所言,預計2017年的投資環境將複雜多變,問題只是,有哪年不是複雜多變的呢?
神經刀特朗普上場後馬上簽署多項行政命令,令全世界陷入混亂。雖然你或會對前景感到沮喪,但亂局往往能提供良好的入市機遇,波動其實是聰明投資者的最佳拍檔。
祝雞年投資順利!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阿梅 #投資評析 #財經DNA - 雞年行「賭」運
唐焱﹕寬鬆策略將延續 緩經濟下行壓力
1 :
GS(14)@2016-12-29 08:10:32【明報專訊】中國2016年四季度實體經濟獲得較為穩定的回漲,符合市場的預期;四季度內地經濟增長較為平穩,我們維持之前的預測,預計2016年全年中國GDP增速為6.7%。進入2017年,增速可能會小幅回落至6.6%,惟整體發展仍屬平穩,符合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定下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表明2017年政府將會重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風格:寬鬆的財政政策將得到延續以及擴張,以緩解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今年年初所確立的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則會發生方向性變化,趨於中性偏緊。
貨幣政策穩健中加「中性」
相比於2015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的表述,本次工作會突出了「更」字,而貨幣政策卻在穩健後面增加了「中性」。這顯然符合「穩中求進」的方法論。中國目前面臨着經濟下滑、通脹上升和匯率貶值的三重壓力。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為適度收緊的貨幣政策營造了空間,進而「穩」定通脹和匯率。
料美明年6月加息
美國方面,12月中美聯儲如期加息25個基點,無論是耶倫講話還是點陣圖均相對鷹派,對美國經濟非常樂觀。預計2017年美聯儲加息將不低於兩次,我們預計明年首次加息的時點或在6月。在當前通脹水平相對溫和的情形下,名義利率快於通脹的增速意味着實際利率的抬升,不利債券表現。另一方面,特朗普減稅及財政政策推出的預期增强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的信心,通脹預期明顯提升。未來經濟增長及通脹演變將是影響美聯儲加息路徑的重要因素。我們認為,未來美國經濟增長超預期的亮點可能來自基建投資對中長期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新總統的基建投資對中長期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不僅是對需求的刺激,而其減稅計劃也將促進企業投資。
歐洲央行持續施行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與提振措施已經初見成效。首先,截至10月,歐元區通脹率已經連續7個月實現增長,歐元區似乎有望脫離低通脹困擾;其次,歐元區失業率高企的現象得到了抑制,近6個月以來連續保持10.1%的平均失業率水平,為2011年8月份以來的最好表現;第三,歐元區10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值,為53.7,顯示歐元區製造業回暖,經濟開始出現整體擴張,這一勢頭可能在2017年持續。歐盟經濟事務專員莫斯科維奇表示,歐元區內經濟增長雖仍存在不平衡現象,但今年以來區域內投資回升,預算前景看好。
港股明年合理目標24000點
儘管多項不同政經事件在四季度發生,惟市場在此期間整體上仍維持恒指成分股今明兩年的盈利預測。我們認為這是由於利淡和利好因素大致互相抵消所致。按12.0倍2017年預測市盈率計,基本情况下的恒指合理目標是24,000點。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研究部主管
[唐焱 中資股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68&issue=2016122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