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後台明報出左事,入唔到想改改

1 : GS(14)@2012-09-10 21:59:4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NewsMain.htm
報紙連結
2 : onesee(1238)@2012-09-16 20:00:43

出現以下字句

Fatal error: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find() on a non-object in /home/zkizcom78f/domains/zkiz.com/public_html/admin/auto_post_mingpao.php on line 22
3 : GS(14)@2012-09-17 00:03:22

use old method then will fix it later
4 : onesee(1238)@2012-09-17 01:33:24

okok
5 : GS(14)@2012-09-17 22:50:14

4樓提及
okok


壇主可能去左旅行
6 : onesee(1238)@2012-09-17 23:00:16


7 : abbychau(1)@2012-09-21 21:33:59

fixed
8 : onesee(1238)@2012-09-22 00:38:04

好似未得
9 : abbychau(1)@2012-09-22 00:55:03

8樓提及
好似未得

而家過左12點係會未得, 要等今日更新
10 : onesee(1238)@2012-09-22 01:29:48

OKO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68

別人的股票監測系統

1 : GS(14)@2011-12-13 23:25:39

General Overview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1/12/12/general-overview/
2 : Ben(10970)@2011-12-14 09:56:48

睇到手痕痕,想寫番個。
3 : GS(14)@2011-12-14 22:13:59

2樓提及
睇到手痕痕,想寫番個。


我都想有番個....你不如同壇主傾,我地分判stock 你做啦
4 : GS(14)@2011-12-18 11:37:25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category/new-syste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95

有時發貼變了空貼

1 : GS(14)@2011-02-20 15:27:39

如題
2 : abbychau(1)@2011-02-20 15:32:46

我就是見到你經常這樣...為甚麼呢?
3 : GS(14)@2011-02-20 15:36:20

http://www.iceo.com.cn/magazine/strb/2011/218/
我貼這本的雜誌比較多
4 : abbychau(1)@2011-02-20 15:50:23


5 : GS(14)@2011-02-20 15:53:24

4樓提及


看不到你貼甚麼
6 : GS(14)@2011-02-20 15:53:33

看不到你貼甚麼
7 : GS(14)@2011-02-20 15:53:45

4樓提及

看不到你貼甚麼
8 : GS(14)@2011-02-20 15:53:52

看不到你貼甚麼
9 : abbychau(1)@2011-02-20 15:54:22

蔡洪滨:最可怕的不平等是什么


2011-02-08 09:57作者:蔡洪滨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评论(5)T|T


近十年,有各种现象表明社会流动性有下降的趋势,例如出现了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现象。最可怕的问题是不平等固化在代际之中,成为长期的不平等

【图注:蔡洪滨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我给大家看两个图,反映我能找到的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纵轴是人均GDP的增长,横轴是实现增长所用的年限,大部分国家都能从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但此后的发展,长期三四十年停滞在发展中国家,只有少数能进入发达国家。日本、韩国从人均3000美元进入发达国家的步伐很顺利,其它一些国家没有这么顺利:墨西哥、阿尔巴尼亚、秘鲁等。
这些图的意义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基本原则,人类的发展史从来不是线性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能摆脱所谓的贫困陷阱,但很多国家摆脱不了中等收入陷阱,即人均GDP长期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比如秘鲁1960年代以来一直停留在人均5000美元左右。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方式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是要素驱动,第二阶段是效率驱动,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第一阶段,有钱做点投资、有力量就去工作,如果政治比较稳定、有粮食和基础设施,就能在这个阶段摆脱贫困陷阱,所以大部分国家都能达到。
第二阶段,就是中国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的阶段,所谓效率驱动阶段。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要提高,同时这些要素的质量要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的积极性要调动起来。第三阶段,其实离我们稍微有点远,所谓创新驱动阶段。
各个层面都提到,我们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关于出口比重、通货膨胀等等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些是根源,哪些是表象,比如说储蓄率太高,日本、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储蓄率也非常高,等经济增长率落下来,储蓄率自然也落下来,所以储蓄率是人为调控不下来的,在大的经济增长阶段,可能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现象,而不是因素。
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四个因素:政府规模过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人力资源积累不足、健康不足。将世界经济增长与四个因素做相关性分析,政府规模过大引起反向的效果,财政占GDP已经达到相当的比重,由此带来一些问题。贫富差距过大与经济增长有一些相关,中国的贫富差距也确实过大。相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水平而言,人均教育水平算是比较好的,教育水平跟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正相关。与人均寿命也有正相关。
过去30年我们取得很大的成就,人均GDP年增长8%,未来30年为什么不能年增长8%?如果以此为目标,人均GDP将达到1.5万美元,对比世界经验,其它各国人均达到3000美元,未来20年会不会到1.5万美元?
综合所知的因素建模,包括上述四个因素,还有投资比例、教育比例、通货膨胀、对外投资等等,上述四种因素单独分析,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综合起来关联并不显著,为什么?世界各国哪些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哪些不能?
按照这个模型把中国的因素放进去,20年后中国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概率是64%,但对这样的预测并不能太抱信心,因为刚才这些因素已经决定经济增长的道路并不具有必然性。
通过刚才简单的分析,能看到什么?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看起来都很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国家也是这样。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顺利步入发达国家,有的国家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认为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最核心的因素是社会流动性,收入分配、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这些都是动态概念,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社会结构的固化、社会流动性低才是最可怕的。什么叫动态的不平等和静态的不平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两个社会,一个没有社会流动性,父辈穷则子辈穷,一个收入差距大但社会流动性强,哪个更有活力?这就是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社会流动性是什么?是上一代人的收入对下一代人的影响,就是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相关系数在-1到1之间。社会流动性意味着代际相关指数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是负数,代表上一代是穷人下一代也是穷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这种现状,-1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正常社会都在0到1之间,因为代际之间有各种因素影响传承,自然是高于0的概念。而趋于1有彻底的变化,上一辈会直接影响下一辈。
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有利于社会增长,只有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努力工作,积极创业和创新,进入中等收入同时进入效率驱动阶段,其中最核心的是什么?是人们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愿不愿意学习?这是最最重要的,有这样的积极性,一定要给他提供机会。
理论界有两位中外的牛人对此有所涉及,厉以宁教授提到体制刚性和弹性的问题,一个社会刚性还是弹性,重要的区别就是有充分的流动性,我们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刚才有位嘉宾讲科举制度的失败,在于科目选错了,但科举制度是个很了不起的发明,使人们愿意去读书。中国封建社会有这种弹性机制的设计,保证了社会的流动性。
另外一个经济学很牛的人埃斯莫格卢,提出精英社会不能实现长期繁荣,在于社会流动性低,精英阶层之外的人群才能得不到利用,是静态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英阶层之外的人群看不到机会,所以没有必要去努力,浪费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际上GDP增长与社会流动性有非常非常明显的正相关,这种相关性极有启发意义,参考其它国家的例子,拉美国家普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原因之一是代际的相关性,秘鲁、巴西相关性都超过负0.5%-0.6%,美国相对较高,欧洲一些国家都是0.3%左右,而这种社会扭曲就能使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为什么进入中等收入以后容易引起社会结构固化?是由于从贫困陷阱跳出来之后,就是我们所讲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时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未能建立,政策做不到公平公正,导致一部分人利用这些不到位的政策,使得社会难以建立起流动机制。刚刚从要素驱动阶段做起来,每个人都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我了不起,社会对动态的机会平等没有共识,这就使很多国家慢慢社会固化,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的情况怎样?1949年之后社会流动性显然非常高,因为是一个阶级打败另外一个阶级;改革开放初期较高,出现一批农民企业家,到现在的企业家阶层,而近十年,有各种现象表明社会流动性有下降的趋势,有一些学者,如斯坦福两名教授在2010年表示从1998年开始中国代际之间的相关性上升,出现了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现象。
此外我们对光华管理学院学生的背景做了一点调查。首先声明,光华管理学院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学院,尤其本科生招生基本都是各省优秀的学生,每年还有二十多个各省状元,我们竞争这样的生源,只要考的好都会积极争取,不会挑背景。
对比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有多少人来自农民和底层家庭,2003年到2007年本科生的趋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下降,农村学生比例2003-2007年都不到10%。为什么对比刚才两个指标?我们这一代上大学的时候,我相信农村学生的比例至少在40%,现在是10%。同时中国农村人口至少60%,而在学院里只有10%,这意味着中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农村人的机会是相对少的。
那么中国如何避免社会固化?如何提高社会流动性?社会上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现在谈论静态收入不平等,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要少说多做,但是我们说的太多了,大家都关注静态的不平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都觉得政府应该给我补贴,这对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过多关注静态的不平等,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最可怕的是不平等固化在代际之中,成为长期的不平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要从以前物质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市场和法律的基础建设上。还有职业市场准入的限制,现在政府采用各种考核机制,有个国际经验我觉得很受启发,就是美国的平权法,由肯尼迪总统推动,不能把人放出去跟他说,你现在跟他们平等了,可以跟他们竞争,这还不够,追求的不只是自由还有机会平等,平等不仅是权利和理论,美国最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但对以前处于机会劣势的人群有另外考虑。平权法对群众平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是性别之间,美国女性现在在政界、法律界、商界、教育界现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半的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只要努力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将投资从物质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而且不仅总量要增加,还要着重消除教育和健康的不平等。例如日本从1949年开始教育立法,投入经费也逐年上升,法律规定全国师资尽可能统一,东京最好的小学人均经费不能超过最偏远小学的两倍,而我们是二三十倍,日本教育法规定一个老师不能在同一学校任职5年以上,这样就不可能有所谓重点中学。
学校、社会组织都是拿纳税人的钱,都是公立机构,我们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发灾以后捐点钱,更重要的是给没有或缺少机会的群众创造更好的机会,美国规定任何接受政府项目的机构、组织、企业,其雇员人数都要满足一定条件,少数族群占多少、妇女占多少,处于不平等待遇的群众涉及政府招标,财政拨款,都有优惠条件,我觉得这是健康的社会、健康的政府要做的事情,我们作为拿纳税人钱的公立机构,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要形成这样的文化共识,要求所有人参与,现在很多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光华管理学院每年给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贫困生到国外交流,都是很好的理念和实践,但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好。不仅是富人的责任,是所有人的责任。相对13亿人中的绝大多数,在座的各位都是幸运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但他想的是安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情操。
中国社会现在进入关键的发展阶段,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命题,但我觉得更大的命题是怎么转变社会结构,增加社会的流动性,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感到有机会、都有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能够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这不是道德的问题,也不是哲学和政治理念的问题,是我们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
最后我讲一个小小的个人体验,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故乡》一文,小时候我没有什么感受,十年前回江西老家探望祖母,最近又回去,给我的感受非常深,回来之后我反复地读鲁迅在一个世纪前写的《故乡》,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仍然存在,我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坐着船,品味着社会不平等的悲哀。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起努力实现鲁迅先生的希望。
(摘自蔡洪滨在“第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演讲,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本文详见2011年第3-4合刊《中国企业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有意与中国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64921616-8657)。
10 : abbychau(1)@2011-02-20 15:54:46

現在可以了, 是漏了一個函數
11 : GS(14)@2011-02-20 15:55:00


12 : GS(14)@2011-02-20 15:55:25

11樓提及


貼了這個,但沒有了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1524
13 : GS(14)@2011-02-20 15:55:43


14 : GS(14)@2011-02-20 15:55:55

13樓提及


還是沒有
15 : abbychau(1)@2011-02-20 16:03:59

站长已死

    
2010-08-04 17:00:43 《创业家》记者 张凯锋
            


2005年4月7日,厦门,首届中国个人网站站长大会,在会后游览大小金门的游船上,一位站长自豪地说:“如果这条船沉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就会瘫痪。” 这并不完全是夸张,这100多名站长所做的网站,几乎全部在Alexa全球排名2000以内,而当时所有中国个人站长手中的流量加起来,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整个中国互联网流量的1/3。

站长——中国互联网业最草根的一群人,当时俨然已是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商业力量。2004年,蔡文胜成为第一个以站长身份获得风险投资的人,而在此前后,更多站长正脱颖而出,hao123的李兴平,51.com的庞升东,58.com的姚劲波,以及康盛创想的戴志康,等等,以这些人为代表,一个互联网个人站长的族群似乎突然之间就浮出水面,他们拥有的流量成为了淘宝、百度、Google们争相抢夺的对象,他们似乎一下子成为了某种稀缺资源,变得无比重要起来。

很遗憾,这只是一个错觉。

2009年7月20日,当年首倡此事的“站长之王”蔡文胜对《创业家》说:“个人站长的时代,在我第一次搞站长大会的时候就结束了。这不是说中国以后就没有站长了,而是说今天个人再重头做一个网站并做到全国出名,有几千万用户已经不太可能了。” 这个判断无疑很残酷,回头看却是事实。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个海洋,那么站长就是一群浮萍,他们虽然拥有不小的流量,但大多凭一己之力,兴趣而为。他们没有独特的技术、创新的模式和强悍的资源,这让他们缺乏独立生长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商业上必须依赖一个外在的平台,才能将流量转化为收入,从中移动,到淘宝,百度、Google,莫不如此。但是,对于高度商业化的大平台而言, 流量只是原始积累时期的必要过程,当平台自成气候,站长们手中的流量就将无可避免地走向贬值。而在竞争日益惨烈、管制日趋严格的中文网络世界中,站长这个族群的大部分完全不适应。

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网站数量下降到279万(2010年1月的数字为323万)。换言之,短短半年时间,中国网站总数已经“蒸发”了44万。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个人站长所开。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优胜劣汰已经开始。

某种意义上,站长既有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精华,也充分体现了它的劣根性。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百万站长的推动力至关重要。正如美国的数字革命,是由一代代Geek(极客)所推动的一样。

美国有Geek(极客),中国有站长,这看似两个截然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对于塑造各自互联网商业文化却影响巨大。极客都是热爱自由的嬉皮士,智力超群的精英分子,愤世嫉俗、想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电脑英雄;而站长则是中国中小城市的百万草根,精明活跃敏锐,渴望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他们不反抗不创造不安分,会翻墙打洞贴地赚钱。而相同的是,他们骨子里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和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

迄今为止,美国的极客文化已经发展了差不多50年,从最早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Apple II电脑开发者史蒂夫·沃兹尼克,Viaweb 创始人、Y Combinator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汉姆到后来的马克·安德森、埃文·威廉姆斯、杨致远,再到今天的扎克伯格,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给“Geek”这个新词赋予新的内涵。

而在中国,站长文化兴起至今不过十来年,受制于环境和自身条件,上一代站长群已走到衰落尽头。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遍地都是机会,甚至会比10年前的桌面互联网更让年轻人兴奋。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创业家》采访了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CNZZ创始人蔡文胜,58.com创始人姚劲波,一听音乐网创始人杜雪骞,深圳博雅创始人张伟,落伍者社区站长董勤峰,蓝色理想社区站长曾沐阳,江苏暨阳社区站长许政,杭州19楼社区总经理林煜,k666.com、快典网站长郭吉军,天津百丽吧女性网站长崔怡,重庆购物狂网站站长高樱等超过10位互联网站长或曾经的站长。我们还见到了美国最顶尖的极客代表Paypal的技术创始人马克斯·莱文奇恩,以及谢文等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

我们相信,一个草根站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但会不会如1951年“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告别演说时所言:“老兵永远不死,他只会悄然隐退......

新时代的站长精神又将如何孕育而出?

第三类人

第一拨儿做站的人为什么愿意在互联网上做,他往往是在线下放不开的人,他可能沟通有问题,如果要组建一个团队,这种性格也会成为一种短板。——姚劲波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站长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

“站长”一词源于英文“Webmaster”,原意是“网络管理员”,是谁将这个偏技术的词翻译成站长已经无法考证,据戴志康回忆,1996年他上惠多网络时就有这个称呼,并且其中不少的站长日后都成为互联网领域的风云人物,比如当时马化腾是深圳Pony-soft站站长,求伯君是珠海西点站站长,王峻涛(老榕)则是福州站站长,在当时,“站长”更多的仿佛是一个技术高超的网络侠客,虚拟世界在现实中的联络人,而今天,我们再谈论站长时,更多的则是从商业的视角。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大潮席卷中国,以张朝阳为代表的留洋“海龟”成为这股浪潮中最耀眼的数字英雄。新世纪以来,马化腾、马云、陈天桥等本土精英稳定而持续地崛起,成为更强大的弄潮儿,“海龟”与“土鳖”们是中国互联网的主流面孔,他们定义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与走向,但是除了这两类人之外,中国互联网的商业世界中还有第三类人,他们就是个人站长。

无论“海龟”,还是“土鳖”,他们在创业之前,都已经在社会上证明了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属于精英阶层,丁磊出身于电信系统,张朝阳、李彦宏是美国“海龟”,陈天桥则曾是国资企业的年轻高层,马化腾在高科技公司做到技术主管,马云则是大学老师。而个人站长则不同,他们在开始上网冲浪的时候,远不是社会精英。比如李兴平只有初中文化,在做hao123之前的工作是装电脑,管网吧;戴志康大学有15门功课不及格,蔑视大学教育;蔡文胜高中毕业就退学做生意;杜雪骞大二就被学校开除;郭吉军初中毕业,做过钳工,摆过地摊;董勤峰职高毕业,打一份普通的工。简单来说,很多站长开始做互联网之时,并没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成功,或者站长们本身就并不喜欢、也不适应那个价值观。

2000年以前,是互联网萌芽期。个人站长纯粹以兴趣为出发点,制作简单的网页,只为同好交流和展示,没有收入也充满激情。

戴志康做Discuz!只是觉得BBS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交流,做这种社区软件很有成就感;董勤峰将70多篇找国外免费空间的攻略贴出来,只是希望给新手一些帮助;曾沐阳做蓝色理想是希望给网页设计人员一个交流的空间;许政在现实中衣食无忧,做暨阳社区不过是满足自己驰骋网络的爱好;郭吉军更简单,只是觉得网络很自由,就申请了一个免费空间做了起来,喜欢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理由。

2000年~2005年,草莽英雄出头的年代,站长们单枪匹马,凭借着对草根用户需求的把握,生猛地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比如李兴平的hao123网址导航站、华军的软件下载站等,一些拥有流量的个人站长们开始获得不菲收入。

2005年至今,这是一个全面商业化的时代。站长群落开始走向分野,少数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站长开始获得风险投资,组建团队,寻找赢利模式。

2010年5月29日,第五届互联网站长大会,超过2500位站长涌向北京东三环边上的长城饭店,远远超过了会场的容纳能力,连饭店大堂和门外都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人群。当演讲嘉宾唐骏、李开复到场的时候,都获得了偶像明星式的待遇,掌声雷动。

这让互联网资深观察者谢文有些生气。“很多参会的站长根本不是什么创业者,我是觉得他们在现实社会当中都没有什么立足之地,却整天在互联网上做梦,像狂欢一般在创业,不是很奇怪吗?创业应该是很寂寞的,也是很大的付出,不是现在动不动就说我怎么不赚钱啊,你凭什么赚钱啊?硅谷有无数的人根本没有赚到钱,但他仍然是非常好的创业者,这种意识差太多了。”

“变现”是一颗毒药?

2005年以后,个人站越来越不好做了。个人站虽然做了几万个,但最终能够成为商业站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拿到风险投资,做强做大,其他的就只能淹没掉了。——蔡文胜

王小波说,生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互联网又何尝不是,站长们以兴趣为原点的单纯心态,很快就被商业化的大潮所变异。

2000年11月,中移动发布“移动梦网创业计划”,以开放的姿态迎接SP(Service Provider,增值服务提供商),这既让新浪、搜狐、网易等长期亏损的门户网站一举扭亏为盈,又直接催生了数千家大小不一的SP公司,其中还诞生了空中、华友世纪、掌上灵通、TOM在线等数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同时,也让站长们也获得了第一桶金。

移动梦网同时开放了信息通道和话费支付通道,对于SP来说,更有价值的当然是后者,开放支付通道有一个更为通俗的名称,就是代收费。显然,SP们需要的是海量的用户,此时拥有流量的站长们很快成了SP的合作伙伴。合作方式很简单,个人网站作为前端,将SP的代码和指令嵌入网页,当用户浏览其网站内容时,被SP的短信、彩信、彩铃、图片、交友等服务吸引并注册,完成代收费的行为后,双方对此进行分成,分成比例从20%到最高60%不等。

从2001年开始,TOM在线等大SP建立起了自己的短信联盟,这些联盟的网站数量从几百到上万,其中最好的个人网站可能月收入达到10万以上。杜雪骞说,当时月入数万的个人站长有很多,他2004年的个人收入就已经有数十万了。很多人也因此认为,2003到2006年,是个人网站的黄金时代。姚劲波说:“如果要评选一个对个人站长贡献最大的奖,那非中移动莫属。”

但是,中移动将计费和采购的权力都交给SP,捆绑和诱骗成为了SP的常规手段,很多服务不经用户确认就被直接扣费,涸泽而渔,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随着中移动2006年开始的整顿,整个SP行业迅速衰落,对于以SP分成为主收入的站长来说,好时光也随之结束了,一大批站长从此消失。

除了短信联盟,站长们的另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百度联盟、淘宝联盟等广告联盟,但本质上,这与短信联盟并无太大的差别,都是在贩卖流量。百度、淘宝等平台型的网站在初期都需要积累用户,百度需要抵抗Google,淘宝需要抵抗易趣,他们愿意掏出真金白银去购买站长们手中的流量,但是当他们击败主要的竞争对手、本身就拥有了巨大的流量之后,站长们又重新沦为一个弱势群体,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一个典型例子是,2009年,当Google宣布退出中国之后,百度联盟给站长的广告分成比例立即就被下调。

但站长们又离不开这样的联盟,因为他们单一网站的流量毕竟有限,没有规模优势,无法获得广告主,只能通过这样的联盟聚拢起来,才有广告价值,这就是为什么站长们对百度总是又爱又恨。DCCI与康盛创想的调查数据戏剧性地说明了这种矛盾心理:未来一年,34.9%的个人站长打算加入百度联盟,同时34.6%的站长认为百度是对中小网站未来发展构成威胁的互联网公敌。

先天的缺陷

很多人做的东西既不独特,又没有竞争门槛,打擦边球、起哄、违规,就像城市里的违章建筑。违章建筑也有权利生存,但是整体上来说它是不合规律的,没听说一个违章建筑后来变成一个摩天大楼的。——谢文

站长们的命运实际上在2005年后就已决定。

自那时起,世界已经完全不同,腾讯、百度已经上市,巨头开始在市场上攻城略地,更多有商业模式有资本支持的商业网站开始崛起。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日趋主流化,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监管也逐步加强,行业的门槛在不断提高。

单打独斗的站长们虽然有着诸多的优点,但越往大走,这个群体暴露的缺陷就越大于其优点:

1. 视野狭窄,目光短浅

“中国站长都是草根,很多都是高中没毕业,在一个小地方,做了一个网站,但有很多用户,李兴平是代表。”姚劲波说。确实,如果非要评选一位中国站长的标本式人物,李兴平比“站长之王”蔡文胜以及“社区盟主”戴志康更为适合。

李兴平几乎是凭着直觉做了一个hao123,但长久来看,网址导航站并没有持续的价值,这是一个典型例子,站长们可以做出符合草根用户的需求,简单而直接,但这个应用通常没有太大的成长空间。李兴平在卖掉hao123时就曾坦言,他“看不到hao123的未来”,杜雪骞说,“站长对行业的观察是站在一个很小角度”,或者更尖锐地说,站长们的视野普遍比较狭窄。

早期的个人网站无外乎小说、音乐、图片、下载等几个简单的应用,没有人考虑过版权问题,只是将这些几乎不需要成本的内容简单堆砌,并以此获得用户,流量来得容易,贩卖流量来钱也容易,大多数站长们不会考虑将来的发展之路,这就注定了多数站长并无进化的动能。

2. 习惯于单打独斗,没有团队

很多站长都没有被管理过,也不会管理别人,只能管理自己,不习惯团队作战,更多的是单打独斗。在互联网发展的野蛮时期,商业网站还不强大,个人站长们可以凭借一时之勇而获得很多的用户,但大多无法长久,当商业网站开始发展,竞争加剧,站长们就像散兵游勇遇上了正规军,没有什么抵抗力。

3. 技术含量低,模式无创新

多数站长拥有基本的技术,但往往只限于制作网页和管理服务器,且缺乏资源和资金去寻找更好的技术人员,这就使得很多站长只能使用通用程序架设网站,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开发。

而且,站长在商业上往往缺乏敏感,什么流行、什么热就做什么,在hao123流行之后,出现无数网址导航站,并且不断细分,但其价值极小。简单来说,站长们有很好的模仿能力,但没有在学习中创新的能力,事实上,这也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普遍问题。

4. 操作不规范,心态浮躁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作弊几乎是所有站长的必修课,站长们都对流量有着天生的敏感,比如在3721刚出现时,他们会购买热门的通用网址关键字引导到自己的网站,而网站其实和关键字没有丝毫关系。专业的作弊程序也并不鲜见,通过虚假点击骗取广告费只是寻常事,显然,这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方式。

中国最老的老站长高春辉认为参加第一届站长大会的站长99%以上是赚钱的,但如果不作弊,那么参会的站长可能会少 50%到70%。其间的一个小细节是,一位新站长问老站长,怎么才能更好的作弊?在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后,这位新站长几乎是扭头就走,招呼都懒得打一个,老站长感叹道:“在这里,我看到的更多是浮躁,都是梦想要一步登天。”

谢文尖锐地说,个人站长对中国互联网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正的一面是聚沙成塔,把零散的流量变成一种可见的商业操作基础,普及互联网的基础运营知识;但另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灰色产业链,流氓流量、擦边球等不规范的商业操作盛行,走火入魔。这正负两者和为零。”

名片换了又如何

九几年做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摸黑,做什么都是第一,那时候更多的是勇气、敏锐起作用,现在好做的差不多被人占了,更多需要的是智慧,需要深度、综合的技术创新。——谢文

作为中国最大的社区平台软件提供商的负责人,戴志康可谓是一个超级站长,他每天都在与大大小小的站长打交道。他发现前几年很多站长在开会时都拿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名字、电话,但是现在和大家换名片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已经是公司的CEO了。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事实上,除了在站长这个圈子里,所有的站长几乎都不再称自己为站长了。

二十年前,人们把那些脱离机关单位,去做点小生意的人叫做下海,戴志康还记得小时候做大学老师的父亲就用这个词介绍以前的同事,从此他印象中“那个人的脑袋上仿佛就刻着‘下海’两个字”。这分明是传统的价值体系给异类打上的烙印,而今天,在圈子之外,“站长”这个词也像一个让人不快的标签,让站长们难以接受。

崔怡拥有站长中少有的高学历,她是南开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父母希望她能出国留学,2006年暑假,她却自己做了一个女性社区,当上了站长,并放弃了做学问的道路。崔的名片上写着“天津百丽吧女性网CEO”,如果出去见广告客户,她会奉上另外一张名片,上面的头衔是“运营总监”,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名片?“我虽然是网站的老板、站长、CEO,但是我在名片上印中档的职位,这样会提升整个团队网站品牌的形象。”她说。与那些老站长相比,崔怡在创业之初就有着清晰的商业计划。

“在我们圈内你介绍我是一个站长,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我是你们的一员,在同类之间用这种称呼我觉得是尊称,但外人在说站长时常常有一种调侃的味道,我不愿意跟人家解释什么是站长。”许政说。

许政虽然是暨阳社区网的负责人,但他的名片上写的也是“运营总监”,他多少还有点文艺青年的痕迹,实际上他走上商业化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按照他的个性,他宁愿在网上做一个潇洒的版主,就像他的id号“游牧”一样。

暨阳社区网并不是一个太知名的网站,但是却拥有注册会员30万多,总帖量逾5000万条,日新发帖量达5万,日PV值超过100万次,显然这样的网站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商业价值,但许政和他的合作伙伴明镜却从来没有通过网站赚钱的计划,因为他们两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衣食无忧。

2006年,他们两人的一位朋友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但业务不多,许政就在网站上开了几个广告位,交由这位朋友代理,广告收入各拿一半,出于信任,双方甚至都没有签署合同。到2007年,这位朋友提出希望以每年10万的代价包下网站的广告代理权,许政和明镜本来就没希望赚钱,觉得这样每年有一笔稳定的收入也不错,就同意了,并且签署了一份正式的合同。

不过,许政从来不知道网站广告销售额到底有多少,那位朋友后来又提出,希望拥有网站的股份,由他负责经营,许政和明镜再次表示同意,但是他们希望那位朋友投入一些资金,毕竟他们两人做这个网站已经将近10年,但那位朋友不同意,结果闹得不欢而散,许政只好自己出来做经营了。

“像我们这些个人站长转向商业的时候,其实很不适应,以前在网上是大家很敬仰的人,或者是很纯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那种感觉;以前在网上人人追捧你,现在却要去亲自跑业务,这对我很难,甚至我有一种畏惧心理。”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半年的适应;许政发现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经有将近五六十万,“我发现商业化其实并不就一定会破坏自己的原则,用户、商家和自己可以皆大欢喜,我觉得这个成就感甚至更大。”接下来,许政计划把暨阳社区网进行彻底的商业化。

和崔怡、许政一样,很多的站长开始组建团队,他们刻意在商业世界中淡化自己的站长身份,摒弃单打独斗,开始尝试正规化运营一家公司。

站长2.0

现在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就是移动互联网,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站长出现。移动互联网会出现的三个机会,第一是组件,现在其实最优秀的个人站长都在做组件;第二是直接在手机上面做应用;还有一个是微博。——蔡文胜

郭吉军是一个站长大会狂人,喜欢参加各种站长大会。2010年6月,在湖南互联网站长大会上,他发现,曾参加2005年第一届站长大会的站长已经不足10%,“大部分站长消失了”。但新的站长时代会来临。

谢文将新一代的站长分为三类:

第一类可能就是用康盛等提供的通用建站软件,用独立域名,依靠流量或与电子商务结合,赚取一些收入,这可能占70%左右。

第二类是为Facebook、苹果等大平台做第三方应用的,他们不想独立打天下,只是一个更大产业链中的一环,占20%左右。

第三类是创业者,这一类有独立的公司、摸索商业模式、寻找风险投资、争取做大,这部分可能占不足10%。

一个在业界言之凿凿的传闻是,戴志康的康盛创想将被腾讯收购。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的社区软件架设平台将被中国互联网最强大的公司所掌控,尽管很多的站长哀叹康盛创想被招安,但抛开感情因素,从理性的商业逻辑上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三强鼎立,搜索百度一家独大,电子商务阿里淘宝一家独大,而腾讯综合实力最强,但相对封闭,其搜搜和拍拍也较弱,倘若将康盛收入囊中,则可获得7成的社区平台,其流量和用户对于搜搜和拍拍显然有着极大的价值。而对以广告和电子商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站长来说,搜搜和拍拍做强,也意味着市场上有了制衡百度和淘宝的力量,或者说,腾讯可以比康盛更有效地兑现站长的价值,当然前提是,腾讯必须走向开放。

再没有把腾讯收购康盛作为个人站长时代终结更为合适的标志了,如果这个为个人站长服务的平台投靠了一个更大的平台,那么,这种大平台将是未来的站长——或者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体创业者们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空间。

本质上,中小网站与大型平台型网站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小网站为大网站提供价值,大网站通过开放接口为小网站提供变现手段——搜索框,甚至超级链接何尝不是一种开放接口的初级形态呢?

最初小网站提供的价值只是无序的流量,而现在则变成了可以精确转化的电子商务用户、黏住用户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显然其技术含量正在变高,而对于站长——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互联网创业者——的要求也正在变高,站长时代贩卖的是流量,新的时代比拼的是技术、运营、创意,某种意义上,这就是草根站长们进化的路径。

李兴平仍然是最好的标本,2004年,他将月入百万的hao123以1200万元的价格卖给百度,之后与蔡文胜开始合作小游戏网站4399,两人都认为这将是未来的一个新机会。李兴平本人比较内向,一度也喜欢独来独往,但他具备很好的学习能力,与蔡文胜组成最佳拍档,一人负责产品、运营,一人负责战略、融资、对外合作,并组建团队,脱离早期的单兵作战方式。如今4399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网页游戏平台。显然,如果李兴平坚持做网址站,肯定不会有在4399上的再次成功。



站长故事一:

“落伍者”董勤峰

做了10年的站长,就是因为理想而坚持

本文来源|《创业家》

现在还在说理想的站长已经不多了,董勤峰也不怎么说,但和9年前刚开始做“落伍者”的时候一样,赚钱仍然不是他的主要兴趣。

董勤峰1996开始上网,1998年就在万网申请空间做个人网站了,当时没有什么应用,就是网页聊天,网站取名为“落伍的现代人”,非常火爆,当时聊天程序是基于CGI的,最多也就支持两三百人同时聊天,聊天内容生成的是TXT小文件,文件一多,服务器极易宕机,不久万网就强制停掉了董勤峰的网站。

董勤峰只能去所有的国内外网站上寻找免费空间,采用开多个聊天室的方法继续做站。当时还没有搜索引擎,只有雅虎这样的目录型网站,所以想要找一个可用的免费空间非常麻烦,只能一个一个去试,不过董勤峰却乐此不疲。依靠这种原始的方法,董勤峰从美国、法国、俄罗斯各地找到了很多好用的免费空间,到2000年的时候,“落伍的现代人”网站的首页IP已经达到13000,而当时的门户网站也不过是几十万的IP。

在站长交流网站k666上,董勤峰发现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找免费空间,因为租空间实在太贵了,100兆的空间每月的费用可能就要2000元。

董勤峰于是就将自己找到的免费空间写成攻略贴在k666,哪个输入框里填名字,哪个输入框里填邮箱,怎么激活,去哪下载FTP软件,怎么上传文件、设置目录权限等等。“2000年我就专门写攻略,我桌面上全是空间攻略,有人问哪个空间怎么申请,我就贴出来给他看。我大概写了七八十篇,基本上垄断。”

有一次董勤峰找到一个国外网站,进去注册申请之后,只得到一段代码,他英文不太好,虽然估计是广告,但也没太在意,不过还是把过程贴到了网上。2年之后,一位上海的站长找到董勤峰,对他说很感谢他。那段代码是国外一个广告联盟的代码,1000个PV就会得到8美元,那位上海站长将这段代码放到自己的网站上,买了10台电脑,不停地按F5刷新,就赚到了大钱。

到了2001年初,QQ开始起来了,网页聊天逐渐衰落。2001年3月,董勤峰将“落伍的现代人”改为“落伍者”论坛,之前一年多积累下的朋友就都来了,董勤峰开始自己租服务器,一年一万块的工资,有八千交给了服务器,网站却没有任何的收入。

就像网名“拒绝游泳的鱼”一样,董勤峰从来没有主动想过通过网站赚钱的事。到2004年底,有人非要给落伍者赞助,董勤峰才从落伍者上获得第一笔收入,当时连广告代码都没有,董勤峰就用手工做了一个广告,后来就变成了标准程序。直到现在,落伍者没有做过任何一个其他形式的广告,Google AdSense、点击广告都没做过,这么多年就一直是包月广告。董勤峰也不懂SEO,没有任何优化措施,广告都是靠用户相互介绍来的。“落伍者的用户赚到钱了,才来给我们投广告,这是一个反哺的过程,之前我自己没有意识到可以放广告,根本没想法。”

现在落伍者每年的收入大概有几十万,“如果在一个会经营的人手里,每年收入可以做到几百万”,不过董勤峰并不在乎,他觉得这样就挺好。“我原来在乡下,现在在一个小城市,做了个网站,大家都来,我已经觉得很幸福了。我不是一定要赚多少钱,其实有好多东西都可以赚钱,同行们在做的方式我都可以做,但是我从来没有去做过,因为我比较怕麻烦。我做落伍者已经9年了,从小到大,我坚持这么长时间做的事不多,支撑我的是幸福感。”



站长故事二:

张伟的进化

  

多数站长并无进化成“站长2.0”的基因,他是个难得的例外



  

本文来源|《创业家》

2000年底,张伟开发了一套网页聊天程序,当时腾讯QQ还没开始流行,很多地方门户、信息港需要这样的聊天程序,张伟的程序价格从几千到几万元,一个月可以赚到几万块钱。2001年,张伟曾经有机会去腾讯工作,但是他没有去,当时腾讯才三十几个人,张伟自称“错过一次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聊天室的生意一直不错,200412月,张伟成立了深圳博雅互动公司,当时团队已经有近二十个人了,这年公司的收入也达到了500万,但之后两年的收入就开始往下走了,因为用户都用腾讯QQ了,而且QQ推出群功能之后,传统的网页聊天室更是彻底失去了吸引力。2006Web2.0概念流行,张伟也试图做一个聊天门户,但很快发现“Web2.0是个泡沫”,不挣钱,到2007年年底,公司从写字楼搬到一个民宅里,人也只剩五个了,尝试各种方向,在线客服、聊天工具条,几乎每个月都在尝试新的方向,但未来仍然晦暗不明。

20085月,Facebook已经开始在国外流行,其一年前开始的开放平台已经逐渐显示效果,张伟注意到了Zynga的游戏在Facebook平台上的火爆,7月,国内主要的SNS社区校内网也宣布开放平台,张伟认为,这是一个大趋势,决定转型做网页游戏。博雅互动在2005年时曾给深圳电信做过简单的网页游戏外包业务,有Flash游戏开发的经验,第一款游戏《德克萨斯扑克》开发了3个月时间。

当时国内只有康盛创想和校内两家开放平台,都还很缺乏应用,因此都在极力拉拢博雅互动这样的第三方开发商,《德克萨斯扑克》10月进康盛平台,张伟记得上线第一天收入就达到2700元,这让他很兴奋,11月进校内平台后,同样非常火爆。

当时最火的SNS游戏是偷菜,几乎没有其他游戏,因此虽然国内用户并不了解《德克萨斯扑克》的玩法,但还是很快流行开来。之后51.com、开心网等都开始开放平台,“国内大大小小一共有二十七个开放平台,”张伟说,“我们这么好的游戏到处都是可以赚钱的地方。”张伟还将自己的游戏制作了繁体中文、英文、俄文、葡萄牙文版本,放在Facebook平台上。

平台与开发商采取分成的收入方式,以康盛为例,每100元游戏的收入,博雅互动可以分到40~50元。整个2009年,博雅互动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而其中Facebook的收入约占一半。现在博雅互动每个月的收入在三四百万,张伟预计2010年的总收入可能会达到3000万。

从网络聊天到SNS游戏,作为一个曾经的个人站长,张伟的转型可谓十分漂亮,虽然他说这是一种偶然,但是似乎也不尽然。“我经历过互联网泡沫,那些所谓的机会到你眼前又如何地流失,这样的过程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对机会的把握比较好,我们会把一个芝麻大小的机会看得像西瓜一样大,而80后往往会把西瓜一样大的机会看得像芝麻那么小,这是一个区别。”

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初坚持下来的5个人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有人负责技术,有人负责策划,而张伟则负责对外合作,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团队,即便张伟看到了SNS游戏的机会,也不可能抓住。



极客与站长:

一日为极客,永远是极客

硅谷神童、连续创业家Max对极客的定义,相信对所有人,特别是创业者们都会是一种启发和激励

文 / 卢刚

本文来源|《创业家》

一件印有Slide公司Logo的T-Shirt,鸭嘴帽,再加上蓝色牛仔裤,35岁的Max Levchin一身标准的(Geek)极客穿着。

出生于乌克兰的他在 23 岁时乘车来到帕洛阿尔托,向投资人推销他关于首个网上支付系统 Paypal.com 的主意。在eBay 于 2007 年以 15 亿美元的价格买下这个网站后,这个技术天才很快又创立了新公司 Slide.com 。现在,Max是硅谷著名的思想家,他早期在 Yelp.com 等热门公司的投资也受到同行关注。

在硅谷早期,极客特指那些有极高的技术能力,对计算机与虚拟世界无比痴迷的天才或鬼才,而如今,像Max这样的新一代极客不再自我封闭、游离于主流人群之外,而是努力用技术手段、创新能力和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不断地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方式。

Max似乎相当内向,除了演讲和接受采访,他更喜欢独自坐着。而当他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又变得非常健谈,你感觉不到他作为一名成功创业家常有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更多是一种极客独有的气质。

在国内,除了在自己的圈子里,所有的站长几乎都不再称自己为站长了。但从Max身上,我看到是一名极客的骄傲,因为他说“Once a geek, forever a geek”;还看到一种精神,“保持一颗好奇心,不要害怕去尝试各种事情”。

1.你的事业应该说已经非常成功了,现在你认为自己还是极客么?

Max:是的。 曾经是极客,永远都会是极客。

2. 你认为极客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Max:好奇心。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唯一目的在于赚钱,那么我相信最终你会觉得无聊而丧失热情的。因为一旦你变得非常富有,你所感兴趣的东西就只有一样,就是继续赚钱;但是如果你做事的目的在于不断学习,那么你会不断发现很多引起你兴趣的东西,因为总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学习无止境。所以,我想好奇心对于极客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这也是我创业,并且不断创业的原因,我一直对很多东西感到好奇。我对金钱很好奇,所以我创立了Paypal;我对虚拟世界好奇,所以创立了Slide.com.

3. 美国的极客文化为什么对IT 业影响如此之大?

Max:首先我觉得极客文化并不是美国独有的,中国我相信也会有很多极客。很多人觉得很多美国的公司都是极客创立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因为美国的极客总是起步很早。美国的极客觉得自己很聪明,对很多事情好奇,觉得他们可以去做任何事情,所以无所顾忌地不断去尝试,因此人们更容易看到一些美国极客成功的例子。

4. 看看现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很难找到由真正极客创立的大公司,中国是不是缺少一种极客文化?

Max: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极客文化我想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极客比如程序员开始创立他们的公司,而其中一些也会非常成功。我个人认为,马云也算是非常极客了,虽然他是一个英语老师出身。

10年之内,中国会出现很多由极客而不是商务人士创立的公司。这一定是一种趋势。

5. 人们常常认为极客往往缺乏商业头脑而不适合创业,那么你对极客创业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Max: 首先我想再次强调不断对很多事情好奇对于极客来说非常重要。当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对商业没有任何概念,我只知道如何写代码。那时候,我只想编一些程序供其他人使用。最开始我们做了好些产品,但是大多数都最终失败了。

许多次失败让我开始反省失败的原因。我终于意识到我一直都只是在为我自己编写程序,而我是个极客,我的需求全然不是大众的需求。所以有一天,我对我自己说,我应该为普通用户开发产品而不是只为所谓的极客们。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思路,最终成功了。

我想,要获得这些经验其实并不难,在经历几次失败以后你就应该体会得到了。从你第一天创业开始,这些经验你都会自然而然的逐渐领会到。

极客能够创造出伟大的公司,这已经不容置疑了。虽然我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6. 中国的创业环境能培育出美国式的极客吗?

Max: 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硅谷这边,对中国的整体创业环境并不非常了解。但我了解到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十分好,因为有许多来自各方面的政策和条款,这些对于创业者来说并不有利。

但是我想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最开始的环境总归是不好的,但是只要这个市场在发展,很快你就会发现整个环境也会随之改善,比如说更多资金的进入,更多创业孵化器的出现,更多天使投资人的关注等等,整个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逐渐变好。

当然,(我持这种看法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对任何事情都很乐观。

7. 是极客改变了美国?

Max:可能这样说更准确一些:是创业家改变了美国。任何一个社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创业家,因为他们在一直不断推动变革。

对任何一个国家,创业家精神都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在不断创造价值,所以我认为美国的变化正是这些美国创业家的功劳。20世纪当世界重心从欧洲向美洲迁移的时候,所有最好的发明创造和伟大的想法都来自美国,而大部分这些伟大的想法都是由创业家建立起来的,或者由他们最终商业化的。

8. 你对中国个人站长的建议是什么?

Max:跟随你的好奇心。不断尝试许多事情,千万不要害怕这些尝试带来的失败。对于创业者,记住一点,做任何事,了解清楚这件事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卢刚博士系国际知名中英文独立科技博客Mobinode和视频博客Mobinode.tv联合创始人, TechCrunch、ReadWriteWeb特邀作者,KUUKIE趣奇网联合创始人)





16 : abbychau(1)@2011-02-20 16:08:14

真噁心, 我打算快要放棄bbcode 編輯器的編寫了, 這完全不是一個人可以搞定的, 為了和blog 整合和潮流都差不多不看好bbcode 了
我打算遲點會轉filtered html 做forum 就好了

這陣子你用快速發貼發就好了, 還有, 不用發太多啊, 發太多反而討論不了
17 : GS(14)@2011-02-20 16:10:11

好的,其實我應該不貼傳產的創業了,多貼網上的創業好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81

個blog 睇唔到

1 : GS(14)@2013-06-27 22:55:03

http://realblog.zkiz.com/Mr.%20Yeung/60257
2 : greatsoup38(830)@2013-06-30 01:45:32

情況仍然出現,請快些處理
3 : qt(2571)@2013-06-30 20:51:34

Mr. Yeung 個名有space係中間, 可能要用unders score代替
4 : skfv(15984)@2013-06-30 21:37:56

我想問原本係個網既左上角有粒掣禁左會有個blog既快捷鍵架, 而家無左好唔方便呀.........
5 : qt(2571)@2013-06-30 21:44:00

4樓提及
我想問原本係個網既左上角有粒掣禁左會有個blog既快捷鍵架, 而家無左好唔方便呀.........


係咪分欄模式隱藏左, click佢一次就出現返. 左邊高D個icon
6 : skfv(15984)@2013-06-30 21:46:32

5樓提及
4樓提及
我想問原本係個網既左上角有粒掣禁左會有個blog既快捷鍵架, 而家無左好唔方便呀.........


係咪分欄模式隱藏左, click佢一次就出現返. 左邊高D個icon


你意思係禁「版塊」個粒掣?
7 : qt(2571)@2013-06-30 21:50:47

NO, screen最左邊的兩個icon
8 : skfv(15984)@2013-06-30 21:53:30



就係無左你講個兩個icon啦smiley
9 : qt(2571)@2013-06-30 21:59:31


10 : abbychau(1)@2013-07-06 14:29:02

名改左叫MrYeung
11 : qt(2571)@2013-07-06 14:31:41

返左去realblog 首頁ge
12 : GS(14)@2013-07-08 22:55:10

咁樣是睇到的
http://realblog.zkiz.com/MrYeung
http://realblog.zkiz.com/MrYeung/60257

但主頁的寫在難忘時刻卻看不見
http://realblog.zkiz.com/
http://realblog.zkiz.com/Mr.%20Yeung
http://realblog.zkiz.com/Mr.%20Yeung/60257
13 : qt(2571)@2013-07-08 22:58:14

叫佢重新開過個blog
14 : GS(14)@2013-07-08 23:55:33

13樓提及
叫佢重新開過個blog


希望解決到呢個技術
15 : abbychau(1)@2013-07-09 01:34:42

唔好用Mr. Yeung 果個, 用MrYeung 呢個, 兩個唔同ge user 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72

修改Blog時請有文件盒在下面

1 : GS(14)@2011-10-02 16:44:44

如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141

試到點食貼啦

1 : GS(14)@2011-10-11 21:17:19

原來用發貼即所得開新主題即刻食
如題
2 : GS(14)@2011-10-11 21:20:04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5817
如這標題,我是用所見即所得貼晒全文,但是就變成咁
3 : greatsoup38(830)@2011-10-11 21:32:06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5819
如果先用所見即所得按一下RFCode 轉換就變成咁
4 : greatsoup38(830)@2011-10-11 21:33:49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5820
不用所見即所得貼,直接用RF Code貼就變成咁
5 : abbychau(1)@2011-12-03 13:19:26

fix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43

Realforum網友對本壇的意見

1 : GS(14)@2011-01-16 17:37:10

現時edit文章時不能加公仔
還有pm系統,好多"引用"字樣....
2 : GS(14)@2011-01-16 17:41:56

chauchau:
可能有d人因工作忙冇可能全部post睇哂
建議同168,u仔咁引入只看該作者
3 : abbychau(1)@2011-01-16 18:04:21

1樓提及
現時edit文章時不能加公仔
還有pm系統,好多"引用"字樣....


現時edit文章時不能加公仔<己加
還有pm系統,好多"引用"字樣...<不打算改了, 自行刪去就好, 加上pm 箱的大小遲早會限制的
4 : GS(14)@2011-01-16 18:05:03

2樓提及
chauchau:
可能有d人因工作忙冇可能全部post睇哂
建議同168,u仔咁引入只看該作者


暫時你係靈魂人物,多慕名而來,創業初段係會比較辛苦
但當人有左慣性收看(似我),就會連其他區都到
有意見亦會發表,萬丈高樓從地起既道理你應深明
當去到互相倚靠時就吾會流失
5 : GS(14)@2011-01-16 18:24:57

1樓提及
現時edit文章時不能加公仔
還有pm系統,好多"引用"字樣....



  錯了,作者只顯示樓主
我意見係任何人於發表後,某人只想睇佢留言,如龍生,i3640.........
去u仔參考下
6 : CHAUCHAU(1254)@2011-01-16 18:50:06

壇主大人辦事效率好快wo....
7 : GS(14)@2011-01-16 18:51:54

6樓提及
壇主大人辦事效率好快wo....


He is so smart guy ma
8 : abbychau(1)@2011-01-16 18:52:28

6樓提及
壇主大人辦事效率好快wo....
今天假期又無心工作呵...
9 : GS(14)@2011-01-16 18:53:11

標題: 回覆
內容:
既然湯財兄問到,下面係少少個人意見,講得唔好請勿怪.
個人認為這個Forum有很多有用的資料 & links, 功能也不少,
只係版面有點亂有點難找, 字也多了點所以有時看得有點累...
而這也可能同我(或其他網友)的習慣有關...因我係通常先看完新聞,業績等等才來這裡吹水relax...

如果可以用多一點圖案來簡化一點文字,
減少"版主公告"的地方, 將"版主公告"裡面的"本版分版"links拿出來用彩色文字圖案代表放在一旁或下面,
這樣可能可以方便一點.

發件人: GC
時間: 2011-01-16 18:51:10
10 : GS(14)@2011-01-17 21:12:43

標題: 意見 回覆
內容:
其實可否弄個月結的拾萬倉?歡迎註冊會員參加,不限次數買賣,但只限于正股,並運用湯你本身的面子,邀請味叔、偉哥等明星參與;當然少不了閣下親身落場。並嘗試聯絡惠康、麥當勞等機構,看看它們是否願意冠名贊助禮券,給勝出參賽者。

發件人: 拔刺者
11 : GS(14)@2011-01-17 21:12:52

標題: 回覆: Realforum 回覆
內容:
引用:
麻煩你一陣你認為Realforum甚麼使用上最麻煩? 有甚麼值得功能改進或引入?

現在是否已有左右鍵揭頁功能?唔知點解我用唔到?可能係我部電腦既問題.

其他的我覺得已很好用了.

謝謝
12 : GS(14)@2011-01-17 21:13:02

標題: 回覆: Realforum 回覆
內容:
引用:
阻你一陣,請問你對Realforum有甚麼意見?有甚麼值得改進下?

bother soup,
sorry my computer knowledge's not too good, 可否似 168 咁可 search 某位會員發表的所有message呢? i like 168's search function.
thank you !
13 : GS(14)@2011-01-17 21:13:16

標題: comment 回覆
內容:
Thanks for your PM. The following are my opinions on the forum:

1. Please do not keep changing the graphic user interface frequently. It will take some time for us to familiar it again for each update.

2. It is inconvenience to search for the information of each stock in the database. I cannot just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stock on the box provided on the real forum but I need to go back to realblog instead.

Just one small quesiton, do you think that stock no 169 (i.e. stock price: 0.355 now) is still a very good chance for us? It seemed that the major stakeholder needs to get 300m to settle the loan from the other company this time...

發件人: RY
14 : GS(14)@2011-01-17 21:13:27

標題: 回覆
內容:
多謝賜問!良師!求學(財經)中,內容亂太多野學未習慣!我很高興能和你交談,很久已知你的作風,所以近來努力研學。一班{教}散戶的人,叫我能有甚麼意見!只有多謝!

發件人: hklccjo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06

教下來我點弄在系統寫入那些comment出來

1 : GS(14)@2011-11-26 15:08:53

http://zkiz.com/news.php?id=6258
2 : abbychau(1)@2011-11-26 15:13:01

寫入那些comment出來?
3 : abbychau(1)@2011-11-26 15:13:50

其實我成句都唔明...話時話你打字果陣係唔係會唔記得自己講左咩?
4 : GS(14)@2011-11-26 15:15:43

3樓提及
其實我成句都唔明...話時話你打字果陣係唔係會唔記得自己講左咩?


我其實應該咁講,我在入新聞公告的系統放了些comment 入去,但是好似無顯示到出來,可不可以把這些東西顯示出來,然後這些東西的標題叫做新聞意見好嗎?
5 : GS(14)@2011-11-26 15:16:43

其實你寫好這個部分之後,然後把程式碼放上來,讓我想想你個logic 是如何,可以嗎?
6 : abbychau(1)@2011-11-26 15:31:43

上次你咪睇過呢個部分
已經加返,
其實得一句


新聞意見:


你自己check 第29行
7 : GS(14)@2011-11-26 16:10:57

請問是邊個folder的檔案,因為太多看不懂
8 : abbychau(1)@2011-11-26 16:51:32

/public_html/news.php
9 : GS(14)@2011-11-26 16:52:12

8樓提及
/public_html/news.php


ok 我會研究
10 : abbychau(1)@2011-11-26 16:52:32

下次我會刪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29

上星期流量下降了

1 : GS(14)@2010-12-17 14:04:54

1.   
yahoo / organic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10,181   2.58   00:02:30   68.82%   69.49%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11,178   2.46   00:02:01   71.36%   70.19%
  變更百分比   -8.92%   5.15%   24.00%   -3.56%   -1.00%
2.   
google / organic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9,652   3.48   00:03:46   45.18%   59.09%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9,736   3.60   00:03:48   47.23%   59.67%
  變更百分比   -0.86%   -3.45%   -0.82%   -4.33%   -0.97%
3.   
(direct) / (none)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5,373   5.28   00:06:06   42.79%   44.7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5,317   4.98   00:05:30   42.67%   43.86%
  變更百分比   1.05%   5.99%   10.75%   0.27%   1.97%
4.   
realforum.zkiz.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670   6.70   00:10:07   2.54%   24.03%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682   7.04   00:08:57   1.47%   23.46%
  變更百分比   -1.76%   -4.93%   13.02%   73.04%   2.43%
5.   
realblog.zkiz.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499   6.60   00:07:13   2.00%   22.44%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499   7.70   00:08:59   1.20%   18.24%
  變更百分比   0.00%   -14.27%   -19.69%   66.67%   23.08%
6.   
talk-global.info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425   5.32   00:07:54   3.76%   32.94%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539   6.47   00:08:47   5.94%   35.62%
  變更百分比   -21.15%   -17.77%   -10.06%   -36.59%   -7.52%
7.   
stock.zkiz.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70   6.92   00:09:27   0.27%   24.3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416   7.77   00:09:52   1.68%   20.67%
  變更百分比   -11.06%   -10.91%   -4.15%   -83.94%   17.66%
8.   
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17   4.19   00:05:22   13.25%   33.1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348   3.87   00:04:20   10.34%   37.64%
  變更百分比   -8.91%   8.15%   23.57%   28.08%   -12.01%
9.   
finance.discuss.com.hk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12   3.46   00:03:51   31.09%   53.21%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560   3.62   00:04:54   39.82%   52.86%
  變更百分比   -44.29%   -4.42%   -21.53%   -21.93%   0.66%
10.   
hk.myblog.yahoo.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09   5.39   00:04:58   21.36%   29.13%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563   4.23   00:04:01   35.70%   45.12%
  變更百分比   -45.12%   27.23%   23.62%   -40.17%   -35.44%
11.   
zkiz.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05   7.65   00:10:56   0.66%   22.6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234   6.47   00:11:21   3.42%   26.07%
  變更百分比   30.34%   18.15%   -3.69%   -80.82%   -13.22%
12.   
facebook.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04   2.97   00:02:40   51.32%   67.43%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227   3.79   00:03:02   39.65%   60.79%
  變更百分比   33.92%   -21.60%   -11.75%   29.43%   10.92%
13.   
forum2.788.com.hk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269   5.22   00:06:24   14.50%   39.78%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336   4.96   00:05:11   19.64%   22.02%
  變更百分比   -19.94%   5.14%   23.38%   -26.19%   80.61%
14.   
inv168.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268   4.42   00:07:32   9.70%   41.4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230   5.00   00:04:19   12.61%   43.48%
  變更百分比   16.52%   -11.56%   74.72%   -23.06%   -4.74%
15.   
google.com.hk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151   4.32   00:06:07   22.52%   49.67%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125   2.74   00:03:34   31.20%   52.80%
  變更百分比   20.80%   58.06%   71.67%   -27.83%   -5.93%
16.   
bing / organic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138   4.43   00:04:27   43.48%   58.70%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118   3.25   00:02:56   51.69%   61.86%
  變更百分比   16.95%   36.41%   51.69%   -15.89%   -5.12%
17.   
uwants.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137   5.01   00:05:11   28.47%   47.45%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230   3.43   00:03:43   39.13%   51.30%
  變更百分比   -40.43%   45.97%   39.67%   -27.25%   -7.52%
18.   
finance.hkbloggers.net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113   2.81   00:03:07   18.58%   53.10%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151   2.89   00:03:03   23.18%   53.64%
  變更百分比   -25.17%   -2.84%   2.06%   -19.82%   -1.02%
19.   
google.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110   2.24   00:03:30   24.55%   68.18%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96   1.50   00:01:08   33.33%   77.08%
  變更百分比   14.58%   49.09%   208.95%   -26.36%   -11.55%
20.   
blowwaterj.blogspot.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97   3.10   00:02:59   17.53%   48.45%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93   4.92   00:04:06   23.66%   44.09%
  變更百分比   4.30%   -36.99%   -27.25%   -25.91%   9.91%
21.   
members.zkiz.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90   9.50   00:15:17   0.00%   32.2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74   11.09   00:18:25   0.00%   16.22%
  變更百分比   21.62%   -14.37%   -17.03%   0.00%   98.70%
22.   
top-bloggers.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62   8.02   00:09:08   35.48%   27.42%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78   5.15   00:05:16   29.49%   29.49%
  變更百分比   -20.51%   55.54%   73.66%   20.34%   -7.01%
23.   
8000.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49   5.41   00:09:18   2.04%   18.37%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16   5.62   00:08:37   0.00%   18.75%
  變更百分比   206.25%   -3.85%   7.87%   100.00%   -2.04%
24.   
search / organic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40   4.48   00:03:28   45.00%   35.00%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47   3.45   00:04:54   63.83%   59.57%
  變更百分比   -14.89%   29.83%   -29.53%   -29.50%   -41.25%
25.   
hana-ox.blogspot.com / referral
          
  2010年12月10日 - 2010年12月16日   38   2.45   00:02:50   21.05%   36.84%
  2010年12月3日 - 2010年12月9日   35   3.11   00:03:05   40.00%   42.86%
  變更百分比   8.57%   -21.41%   -8.07%   -47.37%   -14.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96

stock 功能顯示唔到個人張相,另外個tag 唔識找中文名,煩請改進

1 : GS(14)@2012-09-02 00:32:44

如連結示
http://stock.zkiz.com/query.php?cname=%E9%99%B3%E7%A5%96%E6%BE%A4
http://stock.zkiz.com/query.php?name=CHAN%20Cho%20Chak%20Joh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