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市公司股權「白菜價」 質押率低至2折

http://www.eeo.com.cn/2012/0107/219309.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彭友 歲末年初,流動性吃緊令不少手持上市公司股權的企業寄望股權質押以解決資金困局。然而,他們失望地發現,由於股市持續低迷,這些股權的質押率深受擠壓,個別甚至低至2折。

質押率走低

近日,記者獲得一份在小範圍流傳的《財富精品【40】號安妮股份股票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發行規模為7000萬至10000萬元,預期年收益率為8%-8.6%。

上海某信託公司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該計劃所募全部資金將貸款給安妮股份第一大股東林旭曦,「具體用途我們也不是確切清楚,但包括用於設立雪佛蘭4S店及流動資金等方面的內容。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收益率和風險控制。」

據瞭解,林旭曦本次質押的安妮股份達1800萬股。該信託計劃給出的估值時間是2011年11月16日,股票市值約為2.48億元(按20日均價13.83元/股)。同時,還設定了警戒線為9.35元/股,平倉線為8.25元/股。

若按市值2.48億元、募資7000萬元粗略計算,此次股權質押融資的質押率僅有28%,即不到3折。

而在以往的信託產品中,限售股一般是3折以上,高的可以達到5折,可以隨時變現的非限售股更是普遍在6折以上。

「我們對於這個信託計劃不是特別看好,因為年化收益率只有8%,而其他不少產品的都在10%左右。」前述信託公司人士說,另一方面,則是13.83 元/股的估值,該股近期股價劇烈下跌,最低至10.01元,距離警戒線已不遙遠。雖然可以要求質押人補倉,但「未發先破」會讓很多潛在投資人心存顧慮。

翻閱安妮股份公告可見,2011年11月28日、29日,林旭曦通過大宗交易分別減持425萬股和475萬股該股。此外,截至12月8日,林旭曦持有的公司股份中用於質押的股份數為203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46%。

友衡諮詢研究員胡晶透露,目前機構並不大熱衷於為個人發行信託產品,一方面是個人可能拿不出足夠的股權或現金進行補倉,另一方面投資決策、用途不像企業那樣嚴謹,風險相對較大。

2011年12月7日,洋河集團將所持不超過508.27萬股洋河股份質押發行信託計劃。以洋河股份12月7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計算,該股均價為144.08元。以信託計劃最低募資額1.5億元計算,對該股的最低估值僅29.51元,為交易均價的20.48%。

上海一家信託公司機構部負責人告訴本報,此前,好幾家券商為洋河集團股權質押融資的事找到他們,可見其融資需求迫切,「因為這個產品的成本比較高,加上我們側面獲知資金可能用於房地產項目,風險不大好評估,所以就沒有做。」

謹慎估值

據悉,目前熱衷於股權信託融資的企業主要是房企、PE及上市公司大股東。一項統計顯示,2011年累計發行的信託產品可能超過10000個,這一數據在2010年是8090個。

運作一家上市公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股價高企時融資。然而,當股價低迷,卻又資金緊張時,質押融資成為最可行的選擇。根據同花順數據,去年12月 份共有246宗股權質押,涉及市值超過640億元。其中,新湖集團持有的新湖中寶股份中用於質押的股份數為33.89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4.57%。

由於現在股市低迷且未來走勢不明,「質押率普遍在3折以下,最低甚至只有2折,非限售股的質押率也不會超過4折。」招商證券銷售部門一位人士透露。

上海鉅浩資本研究總監魯傑分析認為,信託產品的質押率不僅與市況有關,還與個股估值息息相關,「現在大盤持續弱勢,個股高估值,又沒有過硬的基本面支撐,很容易遭遇『黑天鵝』,比如像最近的重慶啤酒一樣,暴跌下來市值將急劇縮水,所以必須以低質押率來設置安全邊際。」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12月12日-18日一週時間內,共成立46款信託產品,較上週減少13款,環比下降22.03%;成立規模約為48.56億元,較上週減少13.06%。

此外,「若股價持續下跌,質押人又無力補倉,投資人的收益將大幅縮水,這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是難以接受的。」魯傑對記者稱。

2011年7月,豐恆勝達將所持華銳風電股權質押給新時代信託,預警線為22元/股,平倉線為19 元/股。而截至今年1月5日,該股已創下15.25元的低價,較倉線下跌了19.74%。

與之相反的是,去年最後一週發行的產品數據中顯示,國投信託推出的「山西泰萊能源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華宸信託的「天雅1號·藝術品投資集 合資金信託計劃(一期)」和中誠信託的「2011年中誠信託紅木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分別投資於能源、藝術品和另類市場。當投資人看不到股市的底部之 時,他們正在湧入其他更為穩健的領域。

前述信託公司機構部負責人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地產業火爆之時,土地質押融資是資金哄搶的目標,隨著房地產風光不再,股權質押開始取而代之。在目前的 市況下,雖然已經跌了很多,但腰斬之後再腰斬的歷史依然可能重演,質押的大宗股權要變現,這種極低的流動性同樣是巨大障礙。如此一來,作為中間人的信託公 司,給出低質押率也就在情理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3

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hqx.html

(一)

 

估值和高增長,前者往往具有確定性,而後者沒有確定性。

當低估值因為總體經濟不振,陷入低增長,是極好的買入時機。因為經濟的規律總是高低相間,週而復始。一旦經濟轉好,低估值回到合理估值,就會有極佳的回報。

當低估值遇到流動性的問題,比如利率提高股市缺乏吸引力,比如股市過度擴容,但基於流動性總是會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一旦恢復,估值就會得到修復。

當然,最佳的狀態是低估值加上高成長,那麼,當低估值回到合理區域,就會獲取公司快速增長帶來的利潤以及估值上升帶來的利潤。

簡而言之,因為非公司長期轉壞產生的低估值,就產生了很好的買點;同樣,當大盤總體處於低估值的狀態,因為經濟總是增長的,所以,未來收益就具有了極高的確定性。

低估值買入是王道的原因,就在於一些暫時性的問題總是會過去的,在於人們情緒轉換後,價格又回到價值的身上。

 

(二)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低估值的時候喊危險;高估值的時候喊安全

很多人成日關注自己沒有能力關注的宏觀經濟,憂心忡忡。(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分辨哪個是真的經濟學家,哪個是假的;他們也不知道經濟學家是有很多派別的,看 多看空本來就有兩派,如果有第三派,那麼就是中立的。他們認同的經濟學家,往往是外行經濟學家,因為往往越外行的人,說出來的東西越淺白;也只有外行的假 冒的經濟學家,敢說自己什麼都懂。)當然,還有一些人精力過剩,喜歡看世界經濟的,可惜的是他們談起歐美經濟貌似頭頭似道,實則狗屁不通。

如果他們現實點,回頭好好想想一個簡單的可以輕易論證的事實,那就是:即使是金融危機,也不比一個股票pe被腰斬更嚴重。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的經濟損失了百分50嗎?歐債危機,歐洲的經濟損失百分50了嗎?我們看到的,最多也就是讓經濟增長停滯罷了。而股票的pe被腰斬,就可以讓一個股票從20元跌到10元。


因此,股民談經濟有問題,不如多關心他買的股票是否估值太高了。因為即便公司一兩年不盈利,也不過損失百分十幾二十的利潤罷了;而買太高估值的股票,一旦回歸,就是玉石俱焚。

高估值是萬惡之源;低估值帶來未來的財富;故事週而復始。讓我們看看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時,可口可口市盈率近15倍。1988年到1998年十年間,可口可樂淨利潤複 合增長率為14.7%(略低於15%),1998底年股價達到66元,市盈率46.47倍!淨利潤的增長加上估值的提升,讓巴菲特十年的投資淨值增長 12.64倍,年投資回報率達28%,這是一個標準的戴維斯雙擊。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樂的淨利潤年復合增速仍然有10%,但十三年間股價沒有 變化,只是市盈率從46.47倍下降至12.7倍,失落的十三年。

(三)

 

大多人對市場的預期,是中短期預期。不是長期的預期,就像一畝田,你可以預期它明年收成不好或者大好,但一畝田的產量其實是有個定數的。一畝田的長期平均 產量是1000斤,當它有一年的產量是1300斤或者700斤的時候,這畝田的價值其實變化不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根據這畝田長期穩定的產量進行定價 的。但在股市中,因為市場先生的存在,因此當它是700斤的時候,就給500斤的價格;當它是1300斤的時候,就給1500斤的價格。

此外,大多好的公司長期的收益是相對確定的。拉長時間,這些優秀的公司收益率,除了極少數公司,大多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兩個同樣的好公司,他們的估值相差巨大,正常情況下,就讓人擔心是否有透支的問題,或者,會欣喜的發現某些公司因為市場的亂流而產生嚴重低估。

投資是從大概率出發的,是從常識出發的。低估值,除了和自身對比之外,還和這個群體裡的其他公司對比。高估的必然回落,低估的必然前行。輝煌的(透支)將 蒙上塵埃;而遺棄的最終會被發現。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這個本源,就是價值,就是不通過博弈的價格而純粹來源於公司的回報。而當我們假設其他變量相同, 只從估值這個角度入手,低估值當然就是萬王之王。低估百分50,就可以輕取一個好公司5-7年的辛苦經營;高估百分百,則意味這個好公司5-7年的利潤事 先被人領走了。


 

(四)

 

不要去考慮宏觀經濟永遠變壞的一天,因為宏觀經濟總是會從陰天,雨天走向春暖花開,買在寒風蕭瑟,賣在陽光雨露後。因為人們總是如此容易被外界影響,同時又不知道只是季節輪轉,只是晨昏交替,只是潮漲潮落。

范仲淹如此描述到: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而季節輪轉後: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低估值買入,是看清了輪轉、交替、漲落,知道太陽會升起,知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是通過歷史的經驗確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8

看得見的底部,看不見的折價---談銀行股的價值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co9.html

2005年,當市場持續的低迷和絕望後,有些人發現了封基處於極其離譜的低估狀態。4-5折的封基,意味著大盤跌到300多點,才會發生虧損。封基的計算極其簡單,因為現金和債券是不打折的,因此,百分60-70倉位滬深300股票的封基,意味著股票在3折-4折在賣。

 

去年此時,日本地震,大盤2900多點,農行2.62元。一般人計算了一下,也可以得出農行的稅後利潤大概在5-6之間。一年過去,大盤跌了百分20,但 農行的價格不僅沒有下跌(中間還有一次分紅),而且分紅率也和當時預估的差不多。換句話說,看到分紅率,就能看到農行的底部。農行的底部和封基的折價不 同,它的底部是由堅實的分紅基礎建立起來的。假如農行永遠都不增長了,每年分紅利潤有百分6,對於幾千億要投入股市的保險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以及只能把錢存在銀行的巨量存款,都有巨大的誘惑力。因此,農行2.62元就是農行的價值鐵底,即使被擊穿了,也不用擔心它不會漲回來。(農行只是一般的銀行,但農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05年,封基的風險是中國經濟的徹底崩潰,如果大盤跌破400點,那麼,封基發生虧損的概率還是有的;2011年,農行的風險也是中國經濟的崩潰,如果不是,那麼大盤跌到1000點,農行的價格還是無法撼動的。

 

2012年,在GDP7.5的全年預期下,在2011年銀行賺得太多紛紛隱藏利潤的情況下,銀行目前的預期是一季度盈利20的增速,全年15左右的增速。 因此,目前的銀行股無需去懷疑它。銀行目前的壞賬率還處於歷史最低位置;中國總體經濟的不平衡(落後的省份在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還在高歌猛進(離城市 化60的目標還有10個點);以及中國政府對經濟超強的控制力(全世界最強大的政府之一)諸多因素,決定了2012年的銀行業績高枕無憂,決定了目前銀行 股如珠玉般寶貴的價值。

 

有些人說銀行融資不斷,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他們或許不知道當年的封基老鼠倉不斷,利益輸送給開基,高位接盤莊股,基金經理豬一般的投資。有些人還說封基當時的折價是確確實實的,但他們看不見,如果銀行的合理估值是15-20pe,那麼目前的折價也就是當年4折的封基。

 

估值之難,難在確認股票的底部;價值投資之難,難在遇到4折買的股票。珠玉滿街,不識貨的人們往往習慣去追逐被熱捧的木石。當然,他們也許不知道,當封基 4-5折的時候,機構們紛紛減持,避之唯恐不及;而當封基漲了5到10倍以後,機構和股評們開始視封基為價值投資,被長期推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9

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hqx.html

(一)

 

估值和高增長,前者往往具有確定性,而後者沒有確定性。

當低估值因為總體經濟不振,陷入低增長,是極好的買入時機。因為經濟的規律總是高低相間,週而復始。一旦經濟轉好,低估值回到合理估值,就會有極佳的回報。

當低估值遇到流動性的問題,比如利率提高股市缺乏吸引力,比如股市過度擴容,但基於流動性總是會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一旦恢復,估值就會得到修復。

當然,最佳的狀態是低估值加上高成長,那麼,當低估值回到合理區域,就會獲取公司快速增長帶來的利潤以及估值上升帶來的利潤。

簡而言之,因為非公司長期轉壞產生的低估值,就產生了很好的買點;同樣,當大盤總體處於低估值的狀態,因為經濟總是增長的,所以,未來收益就具有了極高的確定性。

低估值買入是王道的原因,就在於一些暫時性的問題總是會過去的,在於人們情緒轉換後,價格又回到價值的身上。

 

(二)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低估值的時候喊危險;高估值的時候喊安全

很多人成日關注自己沒有能力關注的宏觀經濟,憂心忡忡。(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分辨哪個是真的經濟學家,哪個是假的;他們也不知道經濟學家是有很多派別的,看 多看空本來就有兩派,如果有第三派,那麼就是中立的。他們認同的經濟學家,往往是外行經濟學家,因為往往越外行的人,說出來的東西越淺白;也只有外行的假 冒的經濟學家,敢說自己什麼都懂。)當然,還有一些人精力過剩,喜歡看世界經濟的,可惜的是他們談起歐美經濟貌似頭頭似道,實則狗屁不通。

如果他們現實點,回頭好好想想一個簡單的可以輕易論證的事實,那就是:即使是金融危機,也不比一個股票pe被腰斬更嚴重。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的經濟損失了百分50嗎?歐債危機,歐洲的經濟損失百分50了嗎?我們看到的,最多也就是讓經濟增長停滯罷了。而股票的pe被腰斬,就可以讓一個股票從20元跌到10元。


因此,股民談經濟有問題,不如多關心他買的股票是否估值太高了。因為即便公司一兩年不盈利,也不過損失百分十幾二十的利潤罷了;而買太高估值的股票,一旦回歸,就是玉石俱焚。

高估值是萬惡之源;低估值帶來未來的財富;故事週而復始。讓我們看看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時,可口可口市盈率近15倍。1988年到1998年十年間,可口可樂淨利潤複 合增長率為14.7%(略低於15%),1998底年股價達到66元,市盈率46.47倍!淨利潤的增長加上估值的提升,讓巴菲特十年的投資淨值增長 12.64倍,年投資回報率達28%,這是一個標準的戴維斯雙擊。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樂的淨利潤年復合增速仍然有10%,但十三年間股價沒有 變化,只是市盈率從46.47倍下降至12.7倍,失落的十三年。

(三)

 

大多人對市場的預期,是中短期預期。不是長期的預期,就像一畝田,你可以預期它明年收成不好或者大好,但一畝田的產量其實是有個定數的。一畝田的長期平均 產量是1000斤,當它有一年的產量是1300斤或者700斤的時候,這畝田的價值其實變化不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根據這畝田長期穩定的產量進行定價 的。但在股市中,因為市場先生的存在,因此當它是700斤的時候,就給500斤的價格;當它是1300斤的時候,就給1500斤的價格。

此外,大多好的公司長期的收益是相對確定的。拉長時間,這些優秀的公司收益率,除了極少數公司,大多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兩個同樣的好公司,他們的估值相差巨大,正常情況下,就讓人擔心是否有透支的問題,或者,會欣喜的發現某些公司因為市場的亂流而產生嚴重低估。

投資是從大概率出發的,是從常識出發的。低估值,除了和自身對比之外,還和這個群體裡的其他公司對比。高估的必然回落,低估的必然前行。輝煌的(透支)將 蒙上塵埃;而遺棄的最終會被發現。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這個本源,就是價值,就是不通過博弈的價格而純粹來源於公司的回報。而當我們假設其他變量相同, 只從估值這個角度入手,低估值當然就是萬王之王。低估百分50,就可以輕取一個好公司5-7年的辛苦經營;高估百分百,則意味這個好公司5-7年的利潤事 先被人領走了。


 

(四)

 

不要去考慮宏觀經濟永遠變壞的一天,因為宏觀經濟總是會從陰天,雨天走向春暖花開,買在寒風蕭瑟,賣在陽光雨露後。因為人們總是如此容易被外界影響,同時又不知道只是季節輪轉,只是晨昏交替,只是潮漲潮落。

范仲淹如此描述到: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而季節輪轉後: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低估值買入,是看清了輪轉、交替、漲落,知道太陽會升起,知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是通過歷史的經驗確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8

在浮躁的投資世界裡體驗安寧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mam.html

(一)

 

有些時候,確定性只需要1分鐘就能理解。

 

中國的上市公司一直存在3種狀態,A股、B股、H股(此外,還有美股中的中概股);同股同權是確定性的。A股的大多股票,在B股和H股卻是長期以打折的方 式在交易。因此,過去十年,同樣的公司,在H股平均上漲了4倍---即使如此,大多H股的股票還遠遠比A股便宜---而A股卻一無所獲;同樣的公司,B股 的獲利也是A股的數倍。折扣就是一種確定性。(反之,如果同樣的股票在境外只有一半的價格或者三分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價格在賣,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類似的還有當年的封閉式基金,當他們以5折的方式在交易的時候;也就意味著當你的收益翻倍也不過和其他人的成本相同。(當年我推薦封基給朋友,他們說,太慢,沒意思。)

 

搖新股的確定性存在於長期的統計中。過去十年,有新股搖的時候,新股年均回報是年化15左右……而搖新股,只需要申購,開盤賣出兩個動作罷了。

 

(二)

 

過去十年機會騰湧,對股市完全不瞭解的人,可以通過搖新,通過買封閉式基金,還有些時段通過0風險的可轉債,通過購買H股,通過購買B股……輕而易舉獲得非常好的收益。但大多人卻說,中國的上市公司不值得投資,投資機會非常少……

 

遍地黃金的股市已經過去或正在過去。未來,我們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回歸到研究公司本身。

 

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討論往往是在一個系統內討論的,比如說中國經濟。如果中國經濟崩潰,你原先思考確定性的前提都將毫無價值;更不要說核大戰等等。看完《2012》裡的房子和紙糊了一樣的消失,並不會阻止人們去買房子,道理也一樣。

 

(三)

 

股票短期的漲跌,一年股市的牛熊,這是不確定的。但公司長期的經營,所特有的戰略目標,企業文化,人才觀念,經營模式等等,這些是確定性的。因此,當我們投資的時候,我們會儘量排除不確定性的方法,轉而去尋找已知的可知的東西,從而增加確定性。我們每天都努力瞭解,每天就增加了投資成功的確定性。

中國石油是一家高度確定性的公司,因為他必然是:政府扶持、保守經營。同時,中國石油的確定性也表現在戰略上:在戰略上模糊不清,國企傲慢不思進取甚至腐敗的企業文化,人才觀念上的看中關係。這些構成了企業最核心的內容,你知道中國石油就是如此。

 

大公司的確定性高於小公司,因為大公司經過長期的經營,經歷了市場的風風雨雨,也經歷過了前進過程中的對對錯錯。正如一個成年人的行為是容易預測一樣。而 小公司正如小孩,可塑性強,但不確定非常高。歐美市場,大公司溢價,給小公司折價,(修改: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估值差不多)因為小公司成為大公司的概率非常 低,大多一兩年就夭折了。(而一些小公司成長了百倍千倍)市場是殘酷的,只有經過無數次殘酷的考驗,才能成為蒼天大樹。同時適者生存的哲學適用於叢林競爭 中。大多人盯住小公司的成長性,看到那些大樹都是從小樹生長而來,卻忘記了,能成為大樹的,永遠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四)

 

沒有人每天看自己的存摺,因為存摺的利息是確定的,同時存摺是安全的。


對於一個人來說,當他說一個企業確定性不高的時候往往因為對這個企業不夠瞭解。當然,另外一個方面,任何一個企業同時具有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雙重的特徵。我 們尋找出它的確定性,同時意識到它的不確定性,構成了購買一個股票的基礎。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這個問題主要是啟發人們去思考什麼,去做什麼,最終讓自己敢於 投資,同時通過不斷增加對公司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瞭解,讓自己增加投資的勝率。

 

(五)

 

關注投資,經常要問自己,不是市場波動我們該怎麼辦,而是我們對自己持有的公司又多瞭解了幾分。當你認識深入研究之後,就會有夜夜好眠的收穫感和滿足感。

 

在時間匹配、複利認識、摩擦成本控制、注重上市公司內在的價值的關注等確定性的邏輯確立後,巴菲特跳著舞去上班了,這是農夫般的快樂,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後的人生境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8

如何使自己的股票投資更保守些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w41.html

每一條成功的路上都充滿荊棘,不願意上路的人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每一條成功的路上也都需要時間的考驗,那些試圖走捷徑的人也不屬於我們的世界。

 

(一)安全邊際

 

1元錢買1元貨,這是一般人投資的方式。但巴菲特說,5毛錢買1元貨,這樣,誤差下限百分50,就是允許自己由於不小心買到0.5元的東西。人們的不小心總是可能性的,由于歸納法的數據總是有限,因此人類認識總是有侷限性;上市公司經營在各種內外力變化的情況下,不斷變化;加上個人能力---才學識的不足等等因素,都使得看走眼或者事情變糟糕的情況有出現的概率。

 

(二)提高能力

 

三種可能誤判的因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是唯一可以通過努力做到的。

 

投資大師畢竟是大師,一般人的投資誤差也許會糟到百分50,但大師可以把把誤差下限調到百分十(假設),那麼,1元錢的東西0.9元買就可以。巴菲特有能力通過各種假設的模型去縮小危險,他也有耐心用幾十年時間去看年報,此外他還有機會和各個領域的頂尖人士交流,因此,巴菲特在買入的時候,價值這個變量的變數變得極小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僅看清了一個行業,一個公司的前世今生,而且穿透重重迷霧看到未來,他可以通過放棄適度的保守以免錯失機會。

 

一般投資者是不適合買高估值的成長股。簡單的方法,就是凡是高估值的都遠離,如果喜歡,就必須通過長期關注和學習,直到有一天覺得對這個行業這個企業充滿信心的時候,再開始下手,畢竟,高估值的股票是一個很高的欄杆,要跳過去,沒有那麼簡單。

 

(三)保守預期

 

保守的投資還必須確立在保守的預期上。如果你每年想盈利百分20,那麼,一般人只有鋌而走險。反過來,如果預期只有百分5,那麼買國債就行。風險和收益往往成正比;太高的預期,往往意味著增加投資的風險程度。

 

低價買入是既可以達到合理預期又安全的模式。沒有大熊市,就不應大投入;1元錢買入的預期是每年百分8,那麼5毛錢買就是確定性的每年百分16。因此,對投資預期越高,需要越低的價格買入。此外,對投資的預期越高,操作的次數越少越好,因為每次交易都需要付出交易費的。

 

(四)承受波動

 

低價買入聽起來很美。低價買入意味著熊市入場,牛市持有或者離開。

但這往往意味著屍橫遍野的時候入場,和多數人反向而為之。逆向買入後股價繼續下跌是大概率事件,甚至買入後估計繼續大幅下跌,長時間下跌。逆向投資面對的是潰散的人群,被踐踏是常事。

 

股票是大幅下跌後安全還是大幅上漲後安全,不言而喻。但大多人都是牛市進場,熊市出場,順勢而為。等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是牛市了還會有很多便宜貨嗎?如果一個股票業績幾年來都在上漲,而且公司經營良好;同時股票價格只有原先幾分之一還會很貴嗎?

 

股市是不講理的,你買便宜貨說起來簡單,說起來有道理,但需要的卻是清醒的認識和堅強的心臟。大多人做不到,但作為保守的投資者必須學會喜歡。每一條成功 的路上都充滿荊棘,不願意上路的人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每一條成功的路上也都充滿了艱辛,那些試圖走捷徑的人也不屬於我們的世界。

 

(五)守株待兔

 

每次懷疑中國經濟會完蛋,每次說中國股市是毒藥,往往就是股市的悲觀到了極點的時候。任何一種盈利模式,都有受苦受難的時候,之所以我們選擇的是保守的逆向投資的方式,只是我們認為,這種方式短期或許有浮虧,持有或許時間有些長,但守株待兔下,必然能捉到兔子回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3

怎麼判斷一個股票是低估的?!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uqm.html

(一)

 

前一陣銀行賣國債,其中3年期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票面年利率6.15%。大多銀行半天甚至幾分鐘就賣完了。

 

投資股票的一個機會成本就是將股票和債券進行對比,換句話說,如果你持有的股票,假設你永遠不賣,那麼,你的收益應該和債券一樣。所謂低估,就是你居然發現你持有的股票的收益率,會高於債券。

再好的企業都是有高速發展期,中速發展期,以及停滯發展期,所以,對一個股票的估值方式,就是看一個企業市場估值以及未來盈利的預測。

簡單說:在一個股票中,最重要的是兩個變量:估值和盈利預測。估值*盈利預測(這個預測必須考慮高速、中速和停滯3個週期)作為一個公式,可以判斷一個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高於國債)。因此,估值每低百分50,意味著盈利預測可以下降百分50;估值每高百分50,意味著盈利預測必須調高百分50。

 

(二)

 

有人擔心買入的股票一直被低估。但一直被低估,就意味著持有者長期的收益一直高於債券,對一般投資者這是好事情。因為每年大多人都會有收入結餘,然後這些 多出來的錢有好於債券的投資品種。此外,低估只是股市的一種狀態,就如06年初1000點,07年底的時候股市6000點。股市會有1000點的時候,也 會有6000點的時候。低估只是波動性的一種狀態,正如高估是波動性的另外一種狀態。

 

股票不會永遠低估,也不會永遠高估,價格永遠圍繞著價值波動,遠必拉回。有人曾經比喻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是一個喝醉酒的人,雖然他會怎麼走無法判斷,但因為這個醉漢的身上綁著一根繩子,因此,他勢必回到價值的這根柱子上。

 

(三)

 

股票的波動並不可怕,波動更多的是創造更便宜買入的機會,以及更高賣出的機會。波動不會損害持有人的利益。股票正如持有債券的人持有到期後,利息一分都不會少一樣。一個股票的收益率如何,基本上從買入的時候就可以有大致的判斷。

 

有些人的投資收益超過債券,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買入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持有的股票收益會超過債券。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有傻瓜願意接受低於債券收益的買入價,從他們手上接走了那些高估的股票。

 

(四)

 

目前股市的指數,從估值和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來看,意味著長期至少雙倍於銀行利息的收益。但許多存在銀行的錢,認為目前的股市極具風險,因為他們看到的是 前人的失敗。過去的經驗表明,大多銀行的錢,喜歡在市場高潮的時候進入市場。他們因為不知道股票和債券,和銀行的存摺無異,當股市翻了幾倍後去買股票,往 往意味著投資收益已經遠遠低於債券收益了。

 

在其他領域,前人中短期的經驗或者意味著有跡可循。但在投資領域,前人的成功往往是後人的陷阱;而前人的失敗往往意味著豐厚的利潤。樓市如此,黃金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4

保險公司如何估值?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vmi.html

任何公司的估值都離不開一系列的假設,保險公司也不例外。因此,保險公司從一般意義上的估值,和其他公司的估值是相通的。

 

大的原理相通,但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的估值方式。甚至不同行業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估值方式。

保險公司包括壽險公司、產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等等,以下是壽險公司的估值模式:

保險公司估值的核心在於兩點:

 

第一,投資收益必須用跨越牛熊的觀點。當然,如果市場不這樣估值,那麼熊市底部買入就會獲得股價的雙擊;牛市頂部買入就可能雙殺。

 

第二,中國的保險公司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估值方式是不同的,因為中國保險公司未來發展的空間很大,因此,保險公司具有超越GDP增速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能。新業務倍數是理解的關鍵。對保險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假設是由中高速增長,中速增長,低速增長,永續增長4個環節所構成的

 

(一)

 

保險公司的估值,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內含價值。包括:淨資產和有效業務價值。

 

 

保险公司如何估值?


很多人不理解保險公司,是因為他們不能理解有效業務價值的意義。保險公司賣的保單類似於賣房子,收益除了首付,每年還得到保戶續期的交費。

 

保险公司如何估值?

從上圖可以看出,假如一份保單是10年交費的,那麼,除了第一年,被保險人,在未來的九年裡,還是要不斷的交費。如果被保險人,在前期提出退保,是要賠償保險公司的。

 

這兩年由於各種原因退保率大增,退保率達到百分2左右。而在正常的情況,退保率都在1以下。退保率是雙輸,被保險人損失了錢,保險公司損失了後期的收益,同時破壞了保險公司以及保險行業的形象。因此,退保率是衡量一個公司好壞的指標之一。

 

每一年的新保單,第二年就成為有效業務價值。因此保險公司的積累一方面來自於淨資產,另外一方面來自於有效業務價值---單純看淨資產是無法衡量保險公司價值的,就像你不能說一套房子就值一個首付。


 

(二)

 

保險公司的估值,由於內含價值是基本確定的,區別主要是對於新業務價值的判定上。

 

這兩年保險行業的整頓等各種原因,保險公司的業務極端低迷。目前平安、太保、國壽、新華股價隱含的2012 年新業務倍數分別為2.3 倍、6.4倍、6.9 倍、8.9倍,分別對應2013 年、2014 年、2014 年、2015 年的清算價值。清算價值對應的新業務倍數,意味著保險公司保單不再增長。

 

保险公司如何估值?

 


上圖看出,中國的保險公司未來空間極大,不僅不是夕陽行業,而且是確確實實的朝陽行業,還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目前對保險股的估值,顯然是一個極度悲觀的預期。


而在08年,券商給保險股的估值非常高,比如下面對平安的估值,新業務價值達到了43倍,但目前,估值只有2.3倍。

 

【我們對平安壽險未來15年一年新業務價值的增長結構、增長速度、永續增長率進行個性化分析。採用11.5%的公司基準貼現率,得到六種情景數據,其中在3%永續增長率下,新業務乘數為36倍—53倍。我們採用情景三43.1倍作為合理新業務乘數,其隱含的增長率結構為:2009-2013年分別增長24%、21%、20%、20%、20%,2014-2018年複合增長率為15%,2019-2023年複合增長率為10%,永續增長率為3%。】

 

(三)

 

如果以極其保守的計算,10倍的新業務倍數來看,目前保險股都低估很多。

 

保险公司如何估值?

而如果根據中國未來的GDP/CPI,保險深度,密度,等保險公司依賴的關鍵數據來考察,那麼,保險公司的合理估值,保守來看也在20倍的新業務價值

 

潛龍兄曾經以這個方法給平安估值過,可以參看他的博客:

我給平安估值的一些假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cf1cb0100z1qb.html

 

(四)

 

遞延稅的推出毋庸置疑。

 

世界各國都大力發展商業險,通過稅收政策推動養老險的發展。年初溫總理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曾明確提出「搞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儘管勞動社會 保障部與保監會就額度劃分尚存爭議,審批需要走流程,但盡快落實國務院精神是主線,不容質疑。最近有券商認為早則六七月就會推出。

 

而遞延稅的推出,由於三大保險公司前期做足了準備,因此,對三大保險公司的推動是必然的。如果參照台灣的經驗,中國的養老險將迎來黃金的5-8年的爆發增長。

 

(五)

 

人們的情緒總是容易受到近因效應的影響。去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3.5-4,使得人們懷疑保險公司是否有能力做到5.5的投資收益,因為他們不知道過去幾 十年的統計下來,世界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平均是5.5-7.5。他們也忘記了保險公司在06年7-8的投資收益,07年12-14的投資收益。他們甚至沒 想到,如果保險公司要達到5.5的目標,買國債都可以超出。對於中國未來保險公司的保單增長也是這樣。

 

(六)

 

平安在所有公司的估值最低,主要是兩個原因:

 

1、當時上市的時候平安負擔最重,90年代的高利率保單人壽是剝離上市,而太保所佔比例不大。因此,在保險公司的各種假設上,人壽極度保守,而平安高於其 他保險公司。這個假設差距,目前只需要近百億左右的資金即可填補(09年平安的淨資產減少96億,補提了準備金;剩下的,還有大幾十億,通過更高的評估利 率假設,使得這部分利差損影響在未來逐年釋放)---有觀點認為,平安除了08年,在大多年份的投資收益都好於其他的保險公司,因此,其相關假設是合理 的。

 

此外,個人認為,平安的評估利率假設無法做到人壽的保守程度,主要是人壽有嫁妝,所有的歷史負債都給剝離了,所以有條件這麼做;太保的比例小,壓力小,而平安的歷史負債壓力最大。同時,未必極度保守就是好事情。

 

2、在熊市裡,職工股的減持和融資是不可踰越的心理壓力和資金壓力。

 

此外,有些人認為綜合金融理當折價,這沒什麼道理。富國恆生都是混業經營,沒有人認為富國恆生應該折價;台灣一大把的金控公司,估值也不低於其他純粹的保 險公司。這幾年,平安的綜合金融這幾年交叉銷售風生水起,是平安業績好於其他公司的原因之一。無論何種方式經營,最終,各種因素疊加,業績說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5

遞延稅對保險公司意味著什麼?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x40.html

遞延稅被認為是保險公司的新一輪保費增長刺激點,是繼保險營銷員機制、萬能投連險銷售、銀保崛起之後,促進行業保費增長的又一動因。從各 國的情況來看稅收優惠對保費增長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並且更為深遠的影響在於可以使得消費者對保險的態度由現在的被動購買變為主動購買。同時,這部分增量 保費是長期期繳保費,其內涵價值的貢獻要高於保費收入的佔比。如果個稅遞延政策進一步在全國推廣,將打破目前壽險業的增長困境。

 

1、監管層似乎拉開了金融體系再平衡的序幕,即逐步改變銀行一股獨大的局面。在發達國家養老金的市場非常龐大,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都參與其中,其中壽險公司在各國養老金市場上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要的原因在於壽險公司具備精算技術優勢。

 

递延税对保险公司意味着什么?


2、稅延養老險試點開閘時點已經臨近,近期或有重大突破,滬、津、京、深分批上馬,試點規模可望超預期,這是近年來保險業最大的政策紅利,也是金融改革重要一環。

 

從各國經驗來看,韓國自從1994年6月針對養老金推出稅收優惠之後,壽險公司資產/GDP的比例從18%提高到接近35%的水平;美國在1974年推出 養老金稅收優惠後壽險公司資產/GDP的比例從20%的水平上升至目前的35%左右。因此,從各國的情況來看稅收優惠對保費增長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並且 更為深遠的影響在於可以使得消費者對保險的態度由現在的被動購買變為主動購買。

 

递延税对保险公司意味着什么?

递延税对保险公司意味着什么?

根據聯合國人口署統計及預測,中國2010 年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4%,這個數據相當於台灣地區2004 年的水平,之後的七年時間裡台灣壽險保費年復合增速高達50%,並且進入了年金保險比重擴大的新一輪衝鋒期。目前我國在商業保險領域尚未有稅收優惠政策,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將「推進個人延稅型養老險」作為2012 年的監管工作重點,在政策環境和人口環境都相似的情況下,預計至少今後七年內我國年金險業將迎來與台灣相似的發展黃金期。

 

3、遞延稅的開徵是確定性的,但遞延稅的細則是不確定的

 

目前政策的最大看點,就是如何確定可以買商業險的人群

 

如果沒有參加基本的社會養老保險,則不允許建立企業年金。這意味著現有企業年金只能在2.57億人群中開展,以此推算,能夠參與企業年金的人群就少的可憐,截至2010年底,參與人數只有1335萬人。


 

4、遞延稅對上市險企的影響

 

在參與形式上,可能暫時不允許個人單獨進行,而是採用團體保險的形式,由僱主統一組織投保,從而增強稅收的可控性。個稅遞延中大部分保險公司都可以來瓜分這個蛋糕,這樣瓜分後的市場份額可能相對分散。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市場份額相對較大。

如果以團體保險的形式進行,對於營銷渠道的要求就比較高。我們瞭解到,目前在渠道方面比較有競爭力的公司仍然是前三家公司。長江養老和太保壽險是本地企 業,而且長江養老主要大股東均為上海當地國有企業,在開拓團險方面存在股東優勢和地方優勢。中國人壽在上海經營多年,當地領導在上海亦具備一定人脈,也積 累了一批客戶。平安壽險在上海的代理人最多,而且平安壽險早已將團險業務完全劃歸平安養老,而平安養老總部就在上海。對於中小公司而言,要想分一杯羹難度 較大。

 

此外,該政策雖然先在上海試點,但如果不向全國推廣,則對全行業的影響幾乎忽略不計,畢竟上海市場壽險保費佔全國比重僅約5%---市場對於太保在上海地利優勢是概念炒作。

延稅型養老年金產品的試點有可能優先針對現有的養老保險公司放開。新華保險由於當前缺乏養老子公司牌照,可能進度滯後。因此,如果這樣規定,新華保險就比較麻煩。同時中國太保對長江養老保險的控制比例僅為51%

 

因此,核心的問題在於遞延稅的細則如何規定

 

註:以上分析是目前多家券商研報中的綜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6

【問對調查】一斤白菜的身價如何一步步攀升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025

(問對網/圖)

菜場逛一圈,發現白菜價格漲到1.8元一斤。由於本人不擅長還價,家人很少讓我負責買菜。記得上次來菜場還是去年底,那時候白菜是0.8元錢一斤。到網上一看,大家對白菜漲價非常關注。「菜貴傷民」和「菜賤傷農」都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關心油價的人多,但是有車的人是小眾。而白菜關係到民生,可以說白菜價格上漲,直接意味著其他蔬菜、水果等居民消費品價格上漲。

於此同時,菜農辛辛苦苦種幾個月蔬菜假如賺的錢少甚至不賺錢,會影響種菜積極性因而導致蔬菜供給量下滑,勢必繼續推動蔬菜價格上漲。

筆者找幾個業內朋友拿了點資料,又做了點調研,分析一斤白菜的身價是如何一步步攀升的。讓我們看看白菜市場的這些數據:

為什麼一頭菜貴,一頭菜賤呢?

在產地的白菜收購價僅在0.3元左右。一個菜農大約能種5畝白菜,共計產量30噸左右。由於菜農缺乏議價權,利潤很低,每斤的淨利才5分錢,一個人幾個月才能掙3000元。

產地經銷商需僱人收購蔬菜,並且包裝、租車運往銷售地批發市場,以0.9元一斤的價格脫手,利潤約0.38元/斤,各項成本累積0.52元,包括包裝材料費、租車費用、過路費等。利潤率40%左右。

在銷售地,蔬菜會在多級批發商轉手,從0.9元漲到1.3元賣給零售攤販或者超市。據調查,各級批發商的利潤率在10-15%左右。

零售攤販將白菜以1.8元/斤賣給消費者。刨去菜場的攤位費、管理費、水電費等各項費用,每天能賺100-200塊錢。

消費者群體雖人數眾多,卻最為弱勢。菜農、批發商、菜販可以轉行,但是我們不能不吃菜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