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创意,要给力!
1 :
GS(14)@2010-12-10 16:39:44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24220.html
除
非你的广告建立在伟大的创意之上,否则它就像夜航的船,不为人所注意。
上面是大卫·奥格威的一句格言,这位广告业的传奇人物、奥美公司的创始人终其一生都身体力行,据说劳斯莱斯曾经只拿出5万美元预算,希望奥格威能做一项低收益,高成效的汽车广告设计。他最后亲自捉刀的文案是这样的:“每小时六十英里的时速,坐于劳斯莱斯之中,所能听到的最大噪音,是来自电子表的嘀嗒声。”
用智慧抓住消费者的心,这是商业界推销自己的上上之策,不论是处在哪个时代。在奥格威那个“广告狂人”的年代,好文案就能表达好创意。如今创意仍然是王道,但却不一定非要靠某种经典来发挥功效。如果这个世界的物质、技术和文化都已经发生了巨变,那么运用智慧的方式就应该顺时而变。
我们在此无意将这篇文章的视野局限在广告这个领域之内,我们想要展示的是当今那些将智慧与营销完美结合的崭新创意,它们敏锐、聪明、酷炫,无一不代表着营销这门学问的最新趋势。
我们把“记住”列为评选的第一原则,好的营销创意必须是令我们记忆深刻的,为我们所喜爱,或者还有话题性。苹果公司的Vincent在微博上跟朋友们说:我从来不网购,可昨天一直买到凌晨两点半。他还发现许多人开始在问同一个问题:昨天谁抢到了半价的iPad?
引诱人蠢蠢欲动的是淘宝商城光棍节促销。11月11日,有2100万人在这里购物,最后这些人花出去9.36亿元,这个数字比香港一天的零售总额还要大,考虑到其实只有150个品牌参与了这次五折活动,这简直太令人惊讶。促销是最传统的营销方式,当1930年代百事可乐向可口可乐发出最初的挑战时,用的就是“一样价格 双倍享受”的广告词。
可以理解的是,所有创意都应该遵循营销的根本,那就是创造市场的能力或者创造口碑的能力,而不是高兴一下就可以。淘宝刚刚公布自己的商城战略,并且打算在3个月内花出去2亿推广费,光棍节促销恰逢其时,让人看到一个真实存在的市场。在我们的名单中,《中国达人秀》之所以引人注目也在于它是市场的成功者,不仅创造惊人的收视率,并且说服宝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参与其中;方正“我是谁”系列广告的目的是重新介绍自己,这是赢得口碑的例子。
要是再做一种总结,就会发现这些案例与三个关键词相关:技术、人、产品。如果说从前在报刊上登一幅图片就可能达到营销目的,那么今天的商业世界已经变得更复杂和有趣、更喜新厌旧、更富变化、更不听从传统的意志,要想做到出色也就更不简单—一切更依赖于智慧,而不是取决于制度、投入或者运气。
今年5月,宝马在新加坡地标建筑新达城投放了亚洲首个互动3D投影广告,主题是BMW brings JOY to life。这则卡通风格的广告突出快乐主题,在几天内就通过YouTube和Twitter获得大量点击。宝马亚洲市场总监Lito German说:“通过这则具有开创意义的3D广告,我们希望将宝马品牌的核心价值‘悦’传递出去。”
3D从《阿凡达》开始成为全球风靡的技术力量,宝马、索尼、宝洁等一系列公司都在敏锐而大胆地利用这项技术为自己的营销增添酷炫色彩。当下的时髦技术还包括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将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中),可口可乐、美泰迅速将此技术作为了互动营销的创意基础,H&M今年秋冬季时装首映就是通过一款包含AR技术的应用程序来发布的。
相比新技术而言,人是更加复杂的因素。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就是“可盈利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宝洁前任CEO雷富礼相信,顾客就是一切。但有另一种声音又大声说: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现在不知道,将来也不会知道!
那怎么样做才算对呢?上海通用汽车雪佛兰品牌部也在时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目标顾客大多是那些热衷互联网的80后,于是决定做关于 “奋斗”的主题,并且打算找视频网站合作。当时优酷正在筹备一系列青春励志小电影,雪佛兰感到那也正是它想做的事情,它的营销团队提出这样的要求:在讲有关青春的故事时,将科鲁兹的品牌主张融入短片;如果有车的场景,别忘了科鲁兹;至于这款车在片中的曝光程度,不作规定。
《老男孩》的最终出场带给当下年轻人前所未有的集体感动,包括这部压轴影片在内的“11度青春”系列在优酷上获得了6000万的点击量。而在那之前,上海通用几乎动用了全媒体营销:网络征集“我的奋斗故事”,投放平面广告,做人物报道,与豆瓣电影合作。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是明年如何做才能不让《变形金刚3》和11度青春系列中的长片档期撞车。(详见本期创意营销栏目《雪佛兰沸点11度》,P102)
风险投资家史蒂夫·乔维斯顿在描述Hotmail服务 时首次提出病毒营销的概念,今天,这已经成为大公司最热衷的营销方式之一,像诺基亚、索尼爱立信、联想等都尝试过这么做。病毒营销不在于投入和制作,它更需要的就是创意,但既要达到传播目的又可以做到不惹人讨厌其实并不简单,能否掌握这微妙的平衡也是很考验人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当凡客诚品营销副总裁杨芳最初收到凡客体PS图时还感觉紧张。凡客诚品此前推出了韩寒和王珞丹代言的品牌广告,文案由一系列“爱…… 爱……我是……我不是……”的短句组成。没想到的是,在公司按照自己的预想推进计划之前,病毒就在网络上爆发了。各种凡客体在社交平台上传播,豆瓣同城建立了“全民调戏凡客”活动,10天内吸引过万人参加,收集了近3000张PS图片。
杨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场恶搞能否朝着不伤害品牌的方向发展。就在她知道此事的第二天,凡客诚品的会议室就开始讨论此事。最终事件的发展令她可以轻松下来,凡客体大多是轻松的自嘲和戏谑,这被认为和凡客诚品想要的真实表达自我的品牌价值相符。(详件见本刊今年第30期《凡客诚品中毒》)
雪佛兰和凡客诚品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掌握消费者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可能性,这需要敏锐、好奇,并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决策。同时,这些精巧奇特又出人意料的东西又大多离不开互联网。奥美互动的一项全球调查说,有49%的销售人员认为社交媒体正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现在哪个公司的营销创意大概都会想想是否能跟Facebook、Twitter式的平台打上交道,优衣库今年为庆祝英国网站改版,推出了 “Uniqlo Lucky Machine”弹珠小游戏, 这款3D游戏可以分享给Facebook、Twitter上的朋友们并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并获得折扣券,这项活动大受欢迎。当优衣库今年10月在台湾开首店时,又想出了“Uniqlo Lucky Line”的创意,用户选取自己的像素小人形象,拎着优衣库购物袋在网络上拿号排队,最后有63万人参加。
当越来越多的新产品—特别是互联网明星—出现,它们在零售领域扮演了新角色,传统营销方式正在遭遇颠覆。星巴克利用Foursquare(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展开新计划,在指定的咖啡店附近签到就可以获得优惠;Groupon的团购模式就更为直接,服装零售商GAP与Groupon合作的首日就创造了1100万美元的营收。
2010年最受欢迎的新产品肯定是iPad,同苹果之前的产品一样,它拥有无中生有的能力。《连线》杂志就为iPad设计了新版本,而且提供了视频、触控式图标、幻灯片、音乐等内容,定价为4.99美元的该版本在发行的24小时内就获得2.4万份的销量—纸质《连线》每月的销量大概有10万份。
招商银行入选最佳的原因就在于它对新产品、新平台的把握。11月,招行“掌上生活”客户端登陆苹果App Store,在试运行一个月后,已有15万用户下载,一直排在免费财务类软件第一。这款应用不仅能够实现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金融应用,还提供购买电影票等服务和特惠资讯,另外还有GPS功能能够定位身边的银行网点和ATM机。软件允许非招行客户来使用。
招行还将继续完善这款应用,计划把公共事业缴费、商旅服务、KTV订位等功能都陆续加入进去,它的野心是把“掌上生活”变成手机上的标准按钮。这真是个不错的想法,而关键就源于这家公司对新事物和新潮流多了那一点敏感,并立即付诸行动。
为什么要有创意?“因为环境太吵了!”获得One Show银铅笔大奖的郑大明说。无论是在门户中第一个推出微博客的新浪,还是面对新一代消费者而果断决定“Make the change”的李宁,都是期望自己能脱颖而出。
那是不是说,只要我们再敏锐一些、再聪明一些,我们就能赢得竞争。答案也许是不。创意不单是个点子,它背后肯定还有坚强的产品以及实力保证。
在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通过IPCN公司引进Got Talent版权前,“达人秀”系列节目在全世界已经拥有无数观众,版权方甚至有一本200多页的事无巨细的手册,SMG为节目配备了170人的制作团队。最终,《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创造了上海34.88%,全国5.7%的收视率。同样,在淘宝光棍节促销后面是一场周密的安排,包括提前几个月与商家的逐一沟通,淘宝、支付宝及银行在关键技术、设备冗余量及应急方案做的相应部署等等。
优衣库则被我们认为是在全方位营销上胜人一筹的公司,这体现了它的综合实力。今年5月,优衣库在上海南京西路开出3300平方米的全球旗舰店,同在北京选择三里屯Village最显眼位置的店铺一样,这次它做了同样选择,并且邀请到设计App Store的BCJ公司担任店铺设计。几年前,优衣库找到了UT(优衣库印有图案的T恤)作为它与其他快时尚品牌识别开的突破,并将衣服陈列纳入设计概念,又开创性地设置了UT搜索台,让顾客可以通过搜索色彩、图形、主题等找到自己的T恤—这一下就让优衣库成为话题。
在营销创意上,优衣库表现更好。2008年时,它就设计了“Uniplock”—一款Flash时钟,可以作为博客、屏保和手机等的插件,这个创意拿下了当年One Show和戛纳多个广告大奖。2009年,优衣库在年终清仓时推出了“Uniqlo Lucky Switch”,这不仅是个广告条,也是博客插件,一旦加入书签,博客中的图片就可能成为奖券,任何访问博客的人如果中奖,博主也同样可以得到一份,否则就是优衣库的广告。这个创意产生了超过280万的点击量,让优衣库当月销售提升120%。今年的“Uniqlo Lucky Machine”和“Uniqlo Lucky Line”延续了这样的奇妙构想。
真是炫,对吧?我们能够真实感受到这些营销创意中透出的智慧,这大概是我们做出这次评选的初衷—如果可以看到创造力来自哪里,那就真是一件好事。最后,我们总结出了当下好创意的5条标准,它们是:
1. 能带来实际效果,对销量和口碑有显著提升;
2. 能够将营销创意与新技术、新应用巧妙结合;
3. 创意本身构思精巧,能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炫酷体验;
4. 能够敏锐地捕捉新的市场空间,感知文化动向,及时洞察最新的消费心理 ;
5. 产品本身拥有说服力,让创意拥有牢固的基础。
Hip Hop舞獅結義 夏國璋後人改革十式
1 :
GS(14)@2011-03-06 17:14:582011-2-26 iM
提起「夏國璋」,不同年齡的港人都會說:「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啦!」皆因夏國璋龍獅團在港已有85年歷史,四代相傳。始祖夏漢雄1925年創立;交由第二代夏國璋宏揚;再由第三代夏德建延續。時至今日,接力棒終於交到第四代夏敬文手上。究竟這位年僅29歲的小伙子,會替祖業選擇一條怎樣的路?
身穿Hoodie加Oversize牛仔褲、口裏說着「爛Gag」的夏敬文,摒棄了舊日練武之人的固執性格,清爽實在告訴你:「第四代沒太多路可以選擇,所以近年拼了命也要改革。」先有自創的Hip Hop舞獅,再破格組織全女班獅隊,連最犯禁忌的藍色喪獅也照樣搬上台,結果令獅隊學員激增幾倍,又令武館生意額逐年遞增5%至10%,為祖業創新天。
夏國璋龍獅團第四代掌舵人夏敬文說話時動作大,表情多多,偶爾會搞一個讓你笑破肚皮的「爛Gag」,感覺跟時下的「八十後」沒兩樣,很難想眼前這個「?仔」,竟是世界醒獅賽的七屆冠軍,而更難想像的是,運動員生涯結束後,今天附在他肩膀的,是一大堆「老餅」家業:龍獅隊、武館、醫館……
他謂不少人曾問過他繼承祖業時心中有沒有掙扎,又問他是否被迫。「說實在,我15歲那年已打算入行,一方面知道自己不是讀書材料,畢業後最多打份牛工;另一方面當時我已拿了全港冠軍,對舞獅愈來愈狂熱,好想將這門技藝推廣開去,所以中五畢業後我就順理成章返武館。」今年只29歲,卻已當起掌舵人11年。
上班首日碰壁掀改革序幕
敬文憶述上班首日處處碰壁,豈料這卻掀起了改革序幕。一向主力教授舞獅的他,突然要處理一大堆報價及申請牌照等文件,又要視察場地及聯絡客人,令他渾身不自在。「那時才知道以前所有單據都是由阿爸手寫,碰巧新年期間有幾百張報價單,我諗我寫幾晚都寫唔完!」於是,他伺機游說父親聘請全職文員,將所有文書工序電腦化,踏出了「傳統手作式家庭生意」過度到「企業」的關鍵一步。
其後,獅隊接到澳門一家酒店重金禮聘過埠獻技,經理甫與敬文見面便有個不情之請:「夏師傅,你班徒弟表演時可唔可以唔好着底衫?」他驚覺那件經歷幾代、曾令不少練武之人趨之若鶩的菊花牌白綿衣,原來已不為世人所接受,他遂找來設計師協助轉Look,改成全身紅色套裝加上金色火焰案圖,保留傳統霸氣之餘,又加添了潮味。「不少客人見到都讚:你今年套衫靚咗好多喎!」
經此一役,敬文體會到甚麼叫「人靠衣裝」,遂收緊對徒弟的要求,凡拜其門下者不可吸煙、不可粗言穢語、不可染金髮及紋身。
獅隊經過整頓後,呈現一番新景象,敬文亦心中有數,是時候將這「Product」推出街了,正如一般企業在改良產品至達標後,後頭定必是一輪猛烈的宣傳攻勢。他跟師兄弟兵分幾路,到全港中、小學甚至幼稚園作義務表演,打着「訓練耐力,強身健體,培養團結精神」的旗號,游說學校在課餘時間合作開班,令年輕學員數目一時間暴升。
舞獅班「入屋」學員增3倍
學校宣傳取得重要勝利後,各人又馬不停蹄殺入商業機構,推廣將舞獅精髓濃縮至4堂至6堂的速成健身班,深受上班族,尤其是平日不愛運動的男士歡迎。此外,近年有不少企業想出了讓員工甚至老闆在春茗上表演舞獅,「我們就為他設計舞步,上堂訓練,又借出所需服裝和道具,以Package形式做生意。」
如此一輪宣傳攻勢,舞獅活動一下子變得非常「入屋」。敬文表示,去年曾與30間學校合作開班,每班約有20人,再加上企業、長者學院、大專院校及特殊技能學校開的50班速成班和傳統學員,「徒子徒孫」人數較10年前增加3倍至現時的逾千人。
大概連敬文自己也沒留意,在訪問期間,他說得最多的是「我們的客戶」和「有專人跟進」。這些商場上的官話,落在功夫世家後人的嘴裏,怎聽也覺格格不入。究竟在「硬橋硬馬」、「做事一板一眼」的世界中長大的敬文,在改革傳統之時,又會否有心魔?
「我早說過第四代可選擇的路不多,既然決定改,很多舊有的思想都要放低。當然有人會覺得『踩界』,但我認為這是以退為進。時代不同了,很多事都要講靈活彈性,否則停滯不前就會被淘汰。」
為客戶度身訂造舞獅團隊
繼聽從客戶意見改良團服後,敬文又會按需求,將傳統舞獅各項儀式時間縮短,試過有次隨特首到外國表演,他們就將45分鐘的表演濃縮成分半鐘。此外,他又因着客戶要求,專程聘請工匠回來設計及製作主題舞獅,如LV尖沙咀旗艦店開幕時,他們就特別做了一隻獅頭會亮燈的粉紅獅去表演。最近與荃新天地合作的「少年英雄龍獅爭霸戰」,又做了桃花獅、金元寶獅及彩色波波獅作展覽。
最深刻一次,就是應奧協暨奧委會要求,打造「紅、黃、藍、綠、黑」的五環獅,卻引來老父的微言。「因為傳統只有喪事才會舞藍獅,好彩解釋完之後阿爸都接受。」
而近年風行舞獅界、由夏家自創的Hip Hop舞獅,原來構思也是來自「客戶所需」。話說一位酒店客戶,嫌大鑼大鼓太吵耳,要求獅隊改以播音樂代替。於是幾個師兄弟圍在一起研究,試過用喜慶音樂,嫌不夠氣勢;用中樂,「聽到連舞獅的都恰眼瞓」;引入Band Sound,效果可以但舞步跟節拍合不來,最終一位有跳舞根底的師弟建議將Hip Hop和舞獅Crossover。
「跟着個Beat跳,獅子可以Breaking,大頭佛帶個頭盔又可以倒立轉地,成套表演活潑生動咗好多。後來覺得有得做,就請來容祖兒的老師High King來幫師兄弟排舞,研究將打金鼓、排高竹和跳梅花樁等加去。」
結果,Hip Hop舞獅一出,即引起不少客戶青睞,即使其價錢較傳統舞獅高出幾倍至2萬到7萬元一場,但現時每10位客戶,至少有3位至4位指定要Hip Hop舞獅,就連當年奧運火炬接力嘉年華,政府也要求敬文率領29隻Hip Hop獅齊齊表演。
將主攻上海冀打入內地
經過連連改革,一切如敬文所想,夏氏版圖正日漸擴大。下一步,他打算又來一個企業攻勢:「北上搵真銀」。去年8月,武館一行10人進駐上海,甫站穩腳即四出向香港客戶招手,在農曆新年率先打響名堂。敬文坦言,內地獅隊眾多,可惜無論功架、服裝、道具甚至個人都良莠不齊;而另一邊廂卻有不少高級商場和酒店,願意一擲千金買質素。
「半島酒店在內地找了隊醒獅,但到頭來他們竟隨便找個農村嬸嬸來打鼓,氣得經理半死。」因此,在剛過去的農曆年,盡管夏氏只是首年進駐,他們基本上已吸納了大部分香港公司客戶,有些更已開始傾談明年合作大計。
敬文表示,日後將多花點時間經營上海業務,待取得一定成績後,便考慮到其他內地城市發展,實行繼續高舉「夏」字旗幟,實踐「宣揚龍獅文化」的理想。
----------------------------------
改革十式
1.成立行政部,聘請專人將文書工序電腦化,設立資料庫存檔
2.改革獅隊形象,重新設計團服,又嚴格規定入門弟子不得吸煙、染髮、紋身及粗言穢語
3.聘請更多全職人員專責課程策劃、培訓及教學,令工序趨向專門化
4.全方位吸納新學員,透過義務表演及速成班,將舞獅運動引入大、中、小學、幼稚園、長者學院、特殊技能學校及商業機構,並配合道具、服飾外借的一條龍服務
5.確立不同宣傳渠道,於報紙、商場大電視賣廣告;在Facebook建立群組,並與商場聯合舉行表演、訓練及比賽
6.為客戶度身訂造舞獅服務,如可按需求加減舞獅時間及儀式,又可特別訂製特色道具
7.創立Hip Hop舞獅、閃燈獅、花式水鼓等,將傳統與現代混合,吸引新一代參與舞獅活動
8.招收女學員,讓女性參加點晴及參花掛紅等儀式,打破女性不能參與舞獅重要環節的傳統
9.北上開設分局,吸納對舞獅質素有要求的內地企業客戶
10.發展副產品,夏氏來年將重點宣傳祖傳活絡油
﹏﹏﹏﹏﹏﹏﹏﹏﹏﹏﹏﹏﹏﹏﹏﹏﹏﹏
夏敬文profile
年齡:29歲
現職:夏國璋龍獅團第四代傳人
˙4歲開始習武,跟隨父親練習少林柔功門
˙15歲初奪全港舞獅冠軍
˙18歲正式成為夏國璋龍獅團接班人
˙22歲在美國夏威夷參加首屆世界獅王錦標賽奪冠,其後連續四屆蟬聯
˙24歲表演時傷及椎間盤,休養大半年後復出,再成世界冠軍,至今七度稱王
˙29歲完成表列中醫文憑課程
部分公職:
˙香港西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
˙懲教署港島區童軍第211旅金龍醒獅教練
˙香港大學利希慎堂醒獅隊教練
˙南青鋒活動大使
P1留住街拍用户
1 :
GS(14)@2010-10-31 13:21:17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554
用街拍的方式锁定自己的会员,用广告和活动收费,王宇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留住他们才是P1真正要挑战的。
无论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社交派对,还是周末里热闹的主题舞会,一到现场便不自觉地伸出天线开始搜索“频率相同的人”—这是王宇的兴趣所在,也许他还会立即递上一张印有“P1.cn”网站的卡片,邀请你加入他们的私人俱乐部—一个针对富裕人群的Facebook。
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生意。
在瑞典长大的P1创始人王宇曾经在当地的爱立信工作过一年,自称在大公司里找不到感觉的他在工作的第二年便开始创业,“接的多是偏技术类的项目,但骨子里还是喜欢热闹点的事情”。当Facebook逐渐成为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时,王宇却发现了细分市场下仅针对富人开放的社交网站 aSmallWorld。
就像菲茨杰拉德在《伟大的盖茨比》中所写的那样,百万富翁们往往喜欢与其他百万富翁为伴。aSmallWorld在创建4年后的注册人数从400人上升到了15万人,更重要的是广告客户愿意为它支付和Forbes.com一样的价钱,对于社交网站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王宇认为找到了新的创业机会,只不过地点在中国—更加物质化,活跃的消费频率,长期生活在中国一线城市的精英们似乎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小世界”来作为他们的社交平台。
2007年,王宇和几个同样从大公司出来的朋友回国创立P1,其中有时尚品牌纪梵希的设计师,也有拥有瑞典双学位的金融师。就像其他高端社交网站一样,除了基本的线上功能外,P1也为会员提供各种他们消费得起的便利,比如说限时限量的奢侈品订购,高端消费场所的入场券等。
但起初会员的增长速度并没有给王宇太多的惊喜,即便是不需要交纳任何会费,用户也并不是很多。“也许网站的模式相对比较新,也许有更自然的方式找到我们的会员。”当时王宇并没有想到,P1会在不到3年的时间成为国内甚至亚洲最大的街拍网站之一,不过,他确实通过街拍找到了最直接吸引会员的方式。
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香港的各大商场、酒吧、高档会所,不难找到背着相机,手拿涂染着黑白标志宣传册的P1摄影师,他们除了为网站寻找外形靓丽的街拍模特外,也要尽可能精准的筛选出符合俱乐部标准的新会员。在P1,这样的全职摄影师有50名。
“在P1的注册会员中几乎有一半的人是一个个邀请过来的。”在获得免费的拍照后,街拍对象的Email邮箱中就会出现一封附有自己照片的邮件以及加入P1的邀请函,经过一系列的个人信息填写和照片核实,接受邀请的街拍达人就可以成为P1的会员。
“街拍只是第一步,网上会有年龄和职业的筛选。”王宇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P1大部分的会员年龄层在20到35岁,年轻、时尚、热爱生活。稍微苛刻的是,在审核中P1会自动过滤掉低于平均会员消费水平的申请。在北京,P1会员的月平均消费能力在3000元到8000元之间。
对于这样耗时耗力的会员发展方式,王宇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不断强调的一点就是P1用户的精准性,“和传统SNS网站不同,P1只是服务小众的网络社区,通过资讯、互动、活动等线上或线下的服务产生商业行为。”王宇说。他透露P1全国会员的数量接近70万人,其中女性占65%,男性占35%。
与其它SNS网站区别不大,用户们在P1上浏览别人的页面,分享照片,发布一些关于自己的内容。但是因为私密性更高,P1会员更喜欢分享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也能通过论坛,群组,活动接触到自己平时接触不到的人。据P1统计,用户每天平均花在网站上的时间是40分钟。
看中P1营销模式的商家并不少,除了像Belvedere Vodka、CHANEL在其网站上直接投放广告外,也有一些商家要求独家定制活动,商家如果邀请俱乐部的会员,便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产生购买的话,还需要另付提成。
佳能公司曾经在P1上做过一次新款相机的推广,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为18到25岁之间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属于P1会员中比较年轻的那部分,王宇的团队专门为此设计了一套营销方案。
“第一阶段是在P1网站上发布选秀比赛,在会员中选出最能用相机表现出时尚感的达人。”王宇表示,在线上筛选出商家需要的客户群体对于已经对会员分类的P1来说并不难。
在线上做活动的同时,P1还利用摄影师的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街拍。P1在北京和上海选取了14个时尚购物商圈,每一个地点都有2组专职的摄影师。就像平时寻找会员一样,摄影师带着商家的要求选取街拍对象,每天邀请街拍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围观的人数则更多。
被街拍的3000名达人不但成为了P1新的会员,也被邀请继续参加P1线上的选秀活动,比赛最后以颁奖Party的形式结束。令人预计不到的是,整个活动的参与人数超过了5万人。
根据双方的统计数字,P1会员的年龄和消费能力和客户的目标群体的吻合度在80.9%。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方式最后得到了商家的认可,佳能相机市场部对这款彩色相机借助P1的推广活动也很满意。
这也是王宇最看重的,除了获得品牌商的支持,他更希望能够增加忠诚用户对网站的粘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执行,盈利模式和服务没有借鉴对象,想是一回事,把这个事情执行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王宇坦言,所有东西的进展比想象中来得慢。
P1目前所有的经营资金均来自海外,王宇希望公司可以在2011年实现香港或者海外市场上市。
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是,曾受到其网站启发的aSmallWorld.Net现在过得并不如意,除了被出售部分股权外,越来越多的会员开始对大量的广告和不断要你登录的提醒感到厌倦。
面对P1的盈利空间以及用户喜好度的持续时间问题,王宇说能做的就是把大部分的精力与资金都放在产品开发也就是网站功能开发上。“我们正努力给用户提供持续的新鲜感。”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创始人: 王宇
年龄: 29岁
创业前公司:瑞典爱立信
资金来源:天使投资
资金数额:数百万美元
目前最大困难:如何持续吸引用户和利用用户数据的方式
小剧场:前台狂舞后台荒
1 :
GS(14)@2011-01-29 19:20:40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28/183500.html
2010年,舞台剧这个圈子不平凡,然而繁华的背后却有着无尽的辛酸,2011年对他们来说,还需要在短暂的疯狂之后回到理性的商业探索之路上来。
剧场和剧目持续增长,但剧本荒成发展瓶颈
2010年,舞台剧这个圈子不平凡,然而繁华的背后却有着无尽的辛酸,2011年对他们来说,还需要在短暂的疯狂之后回到理性的商业探索之路上来。
剧场进入“炒档期”时代
观众量的增长带火了舞台剧产业,而剧场的增加也为舞台剧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北京市场为例,2007年之前,北京几大剧场的营运模式几乎都是“等剧来演”,但是随着中国话剧百年的到来,舞台剧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很多剧场的档期紧张,开始了“炒档期”时代。
“2010年舞台剧的发展,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剧场和剧目的增加。”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他的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繁星戏剧村总经理樊星、北京银基一帮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兵等同道中人的认可。
据统计,目前北京共有营业性演出场所107家,而2009年这一数字为82家,一年之间增长高达30%。据道略文化传媒产业研究中心的监测显示,2009年这些场所共演出16836场,2010年全年演出达到18000场。
随着演出市场越来越火,剧场的租金越来越高、档期也越来越紧,不少剧场营运机构也加入了舞台剧创作这一领域,“场制合一”的模式越来越明朗。开心麻花在北京的“大本营”一直是海淀剧院,但是租金越来越高,很多档期也被其他的演出机构买走,开心麻花不得不另僻根据地,原地质礼堂未来将成为开心麻花的新址。有剧无场一直是困扰一些民营演出机构发展最大的问题。
借力各路资金脱困
“流眼泪了,没忍住,清晨,一大早儿,出租车里,我的眼泪在我的脸上肆意穿行着,不是都擦干了吗?怎么好像又有了,这绝对他妈的不是一个男人做出来的事儿,苦苦经营快六年的公司终于完成首轮的融资,这一天我实在等太久了,想起师傅的话,好好夹着尾巴做狗以后才能抬起头来做人,加油吧!”
这是2011年1月7日戏逍堂话剧工作坊制作人关皓月在微博上的发言。“这正是民营话剧人的苦乐写照。”周立兵说。近两年,周立兵自己投资过小剧场话剧,也一直作为风险投资的代表关注着这一领域,资本要不要介入这一行业,如何介入,他还没有想得太清楚。
戏逍堂的这笔风险投资,可以说是这一行业的首笔风险投资。而此前,已经有多家风险投资人与开心麻花的张晨有过多次接触。“目前舞台剧这个行业太小了,还处于婴儿时期,我担心资本进来之后会‘拔苗助长’,让麻花的发展路径走歪失控。”张晨说。
2010年年底,由北京西城区政府投资,开心麻花出品的音乐剧《爷们儿》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张晨向记者透露,整个编剧、创作直至演出,西城区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政府对他们的要求仅仅是此剧能够体现老北京的人文风情即可,其他的由张晨定夺。“这样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发挥。”张晨说。
在民营舞台剧市场中,不少演出机构还采取了另一种模式,即帮助企业做定制化的舞台剧,联想集团、李宁等公司,2010年都在这一领域有很大的投入。“虽然这是一种短期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模式,但是这不能成为主流,否则就失去了舞台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周立兵说。
剧本荒成发展瓶颈
“能找到个好本子太难了。”导演何念说,剧本荒问题一直是困扰舞台剧演出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至今未能有好的解决办法。尽管戏逍堂称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流水线式的剧本创作模式,但仅仅是个案,是否是个长久的法子还不得而知。
与2009年相比,剧场的场租上涨了30%多,人员工资增长也高了不少,但是演出市场的票价并没有调整,同一剧目增加演出场次来降低成本是一些机构惯用的手法之一,“其实这背后仍然是剧本荒的问题。”周立兵说。
“鼓励剧作家创作新剧本,就像企业进行创新管理一样,不仅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要能够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周立兵说,就像医药企业投资新药的开发一样,一旦成功能够给企业带来一段时间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艺术创作的风险和新药研发一样高,但收益可能不足千分之一。
正因如此,能够让观众喜欢的剧作家也成了各大剧社最抢手的资源,剧社纷纷向他们抛出橄榄枝预约剧本。“剧院最应该团结的就是作家队伍,让他们源源不断地为剧院创作出优秀剧本。”重排国家话剧开年重戏《都市 人》的年轻导演韩杰说,剧本荒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长期存在。
可圈可點:遲來的 MyGovHK
1 :
GS(14)@2010-12-04 12:24:0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30847
港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宣佈,將於下周一推出以賬戶為本的新網上服務平台「我的政府一站通」(
http://www.gov.hk/mygovhk),用戶建立 MyGovHK賬戶後,便可以單一賬戶名稱和密碼,透過個人化網頁,直接使用各項公共服務,而毋須分別登入個別部門賬戶或網站。
從此,市民可揀選自己常用的政府服務,加入自訂清單,連結至不同政府服務賬戶,以便直接使用服務。市民可建立個人化版面,按個人喜好選擇想接收資訊,和設立「我的日曆」和「我的待辦事項」查看有關繳費、付款等,並設定備忘提示。
方案兩年半前已建議
這些無疑都是市民等了很久的好消息。不過,筆者必須再次指出, MyGovHK這些「嶄新」服務,完全是我們公共專業聯盟於兩年半前( 08年 6月)發表的政策研究報告《電子政府與良好管治》內的主要建議。當時我們指出,政府網站功能應由資訊的提供及下載,轉為電子服務及網上公眾參與;隨着 07年 GovHK入門網站改革後,政府意識到不同使用者對網站有不同要求,但政府當時只能整合部份資訊提供,未能採取單一戶口讓市民使用多個部門的服務。
所以,當年我們向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提交政策研究報告,建議從「一人多戶口」改變為「一人一戶口」,更特別提醒「有關系統更應配備卓越的保安系統,適應不同服務的安全需要。」我們兩年半前已經提出一些海外政府的例子,特別是新加坡政府的 SingPass,早已提供單一戶,最少比香港領先了三年時間。筆者今天再特別回去 SingPass看看,他們已經發展至支援手機服務。
在互聯網時間計算,兩年半是很長的時間。當年的建議,今天才「成功爭取」,已經不足自滿了;當年我們建議也未包括與社交媒體和流動應用的結合,今天政府只不過是交了兩、三年前的舊功課。政府在宣佈 MyGovHK時指,將有更多網上服務陸續連接至 MyGovHK,於未來兩年分階段推出,只可回應一句:「今時今日,這樣的速度是不夠的!」
莫乃光
康泰纳仕寻找救赎
1 :
GS(14)@2010-10-31 13:23:00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507
习惯了低价发行的杂志大佬要转型,降低对广告收入的依赖,它希望iPad能给自己带来一个美丽新世界。
“多年以后,在讲述数字媒体如何拯救了康泰纳仕的时候,人们将会首先说起2009年5月的某一天,《连线》杂志创意总监Scott Dadich在Caffé Centro用餐巾纸做画布,为主编Chris Anderson描绘的那个新型数字平板设备雏形。”
这是《Observer》杂志用《百年孤独》体为一篇关于Scott Dadich的文章写的开头。他现在是康泰纳仕(Condé Nast Publications)的英雄。继《连线》杂志与Adobe合作的6月刊iPad版大卖之后,康泰纳仕旗下的《纽约客》10月刊也首发iPad版,并成为当周最酷的iPad应用之一,而12月刊的《Vogue》英国版则即将成为康泰纳仕在英国发布的第一本iPad版本杂志。
Scott Dadich在今年7月初升任康泰纳仕数字杂志发展执行总监,除了《连线》的工作,还负责为公司旗下各杂志量身研发同步印刷和数字出版系统。3周后,这个 70%的纯利都来源于广告收入的杂志出版集团就宣布,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借助新兴技术与读者建立“数字联系”,吸引读者为内容付费,减少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我们太过于依赖广告了。在挺过经济危机之后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冒险的模式。我们必须与消费者发展一种更为有效的财务关系。”康泰纳仕CEO Charles Townsend在对《泰晤士报》解释为何要进行业务转型时说。
在其前任Steven Florio的10年任期里(1994年至2004年),尽管互联网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些杂志出版商的运营,但凭借主攻高端消费者杂志和积极的广告销售,康泰纳仕反而赶超桦榭(Hachette Filipacchi)和赫斯特(Hearst Corporation),成为仅次于时代出版公司(Times Inc.)的第二大消费类杂志出版商。
但这也让康泰纳仕在过去两年遭受沉重打击,被迫停刊数本杂志,裁员,削减开支。根据美国出版署(Publishers Information Bureau)的报告,在2008年已经经历一次大幅缩水之后,美国杂志业在2009年再度下滑1/4,共损失了近6万个广告版面。其中康泰纳仕旗下杂志共损失1.15万个广告版面,那些平常依靠奢侈品广告获得可靠盈利的杂志无一幸免,全部杂志的广告收入甚至比2008年还减少了约10亿美元。
另一方面,感谢Scott Dadich,《连线》杂志iPad应用在苹果App Store的成功或许让康泰纳仕看到了平衡盈利模式的一种可能。6月刊iPad版《连线》合计接近10万次的下载量,不仅超过印刷版本杂志每月七八万本的零售数量,还带动了印刷版本的零售销量。而它4.99美元的价格相当于全年订阅价的一半。付费内容的价值和广告价值在数字平台上被重新认可,Townsend开始想象打破杂志低价发行的美丽前景,“比起每个月只能从订阅里收入一两美元,每次点击就收一两美元这个主意怎么样?”
一些媒体研究人士认为这种想法简直是做梦,但康泰纳仕信心十足,“我们相信读者会愿意付费,而且会愿意付个好价钱。”Townsend说,“就像每个月为有线电视埋180美元单那样。”他希望能让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比例达到各占一半的平衡。
伴随着转型的,是一连串的人事震荡—此前的7个月内,康泰纳仕已有3位高管离职;宣布战略转型的同一天,原本主管消费者营销(发展订阅读者以及报摊零售,换句话说就是发行业务)的Robert Sauerberg被提升为公司总裁,以努力吸引更多付费读者;10天后,它又挖来维亚康姆的首席信息官Joe Simon,并特意为他设立了首席技术官这个职位。
杂志们也在进行不同的尝试。2009年停刊的《Gourmet》以数字媒体形式复刊,《Golf Digest》开始提供付费收看的教学视频;《纽约客》、《GQ》、《Vogue》等几本杂志还从8月份开始推出一系列只在报摊出售的特刊,既有为此专门撰写的全新内容,也包括重新编辑的内容。这些特刊将以获得来自读者方的发行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减少对广告的依赖。
但要实现这种转型并不容易。报摊特别版的发行情况是否令人满意目前还不得而知,iPad版《连线》的付费下载量在6月刊接近10万份后,已经在7月和8月分别下滑到3.1万份和2.8万份—尽管它的价格已经从7月开始降低到3.99美元。
即便是广告领域也同样让人担忧。根据《纽约邮报》引述内部人士消息报道,康泰纳仕“又”在对自己的数字业务部门(Condé Nast Digital)酝酿全面重组,《Vogue》、《GQ》、《连线》、《纽约客》这样的杂志品牌将更多地拿回自己的数字媒体广告权,同时这些数字媒体广告将与平面媒体广告打包捆绑销售。这些措施预计将在本月底开始实施。
和一年前相比,这是个180度的大转弯。2009年1月底,为了以一站式的数字媒体广告服务来增加对广告客户的吸引力,康泰纳仕把旗下27个单独运营的杂志网站的广告销售收归到统一的数字业务部门下。而8个月后,26个网站(Men.Style.com已关闭)又按照内容类别被分拆为5个不同的销售小组。如果回头看看,你会发现这些网站在几年前原本也是统一运营的,直到2006年底才被拆散。
不停的转向意味着没有真正的方向。在过去十几年里,康泰纳仕一直缺乏一个清晰的数字媒体战略—尽管其他竞争对手也未必清晰,但康泰纳仕仍显得远远落后。或许是纸质杂志的巨大成功让它缺乏发展数字媒体的动力,就连Townsend也承认,“我们并没有在数字媒体上花什么精力。”康泰纳仕早在1995年就已经创办网站CondéNet,但直到2008年,集团的全部广告收入中还只有3%来自网络,几乎是行业中最低的。
在这次对数字业务部门进行全面重组后,新CTO Joe Simon可能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限,来决定康泰纳仕未来的数字媒体战略。而Scott Dadich如今已辞去了《连线》创意总监的职务,全力投入到数字杂志发展执行总监的工作中,研究如何将旗下纸质杂志的内容加快转变为iPad杂志。问题是,即便他成功了,那也是Apple式的成功—《连线》数字版最初计划用Adobe Flash技术实现,但苹果对Flash态度强硬,这个应用只有全部重写,才得以进入苹果App Store进行销售。
数字媒体真的能如《Observer》描述的那样拯救康泰纳仕吗?但愿它不会变成《百年孤独》一样的魔幻现实主义。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創業意慾降 做老闆常因衝動 一己之力難捱 過來人守業之道
1 :
GS(14)@2010-09-21 22:27:45

經濟好轉,失業率降至4.2%,小本投資者紛紛回歸大企懷抱,選擇繼續留在創業市場的冒險人士,都有一個特點:衝動多於理性,計算清楚反而容易縮沙。但3 位創業人都認為:即使辛苦、利潤微薄,但創業學習到的營運經驗,比打工、讀書更有滿足感,每下決策,也因切膚之痛而更加慎重。而過來人提醒你,如果一點營運經驗都沒有,最好頂手一盤經營中的生意,或者與有經驗人士合作。
金融風暴下,不少人因為失業而創業,如今抱這種心態創業的人數驟降,香港商機今年促成的生意買賣數目就只有100宗,較去年少72宗。創辦人李根興透露,「創業比較辛苦,很多人找到好工就不再願意創業。」
2成頂舖經營者退出
08年有兩名投資銀行人士通過香港商機購入業務,但是在營運一段時間後,成功找到新工,即通過公司出售業務。根據香港商機數據,以一般本港店舖租約兩年期作基準,每100宗通過公司完成的交易,便有20宗要求協助將業務再轉售。
李根興指出:「做生意要親力親為,只出錢投資的人成功率較低。」最常見的失敗個案,就是一班朋友投資酒吧,但不懂得酒吧營運,幾個人各有意見,很快就會結束經營。
今年22歲的魏錦洪,卻憑藉虛心求教成功闖出一番事業。2007年他與數名合夥人合作,在旺角開樓上酒吧。只憑一股衝勁,就拿一筆錢入股,魏錦洪承認:「其實我很多事都沒有想過,但幸好合夥人有經驗,也肯讓我嘗試。」
第一次失敗是最好的教訓,「我以為加價對酒吧盈利有好處,就嘗試把入場費提高10%,誰知影響很大。」對旺角區月入7,000元的年輕人來說,220元比 200元貴好多,酒吧營業額即時下跌10%。「連累合夥人收入減少,對我是很大的警醒,以後我每下決定都充分考慮後果,也會問合夥人意見。」
根據香港商機數據,80後年輕人沒有家庭負擔,創業時更勇於嘗試,創業不為賺錢,近7成人是要實現夢想及挑戰自我。但是,成功守業比率就比80前的人低近一半。故80後創業,最重要是聆聽過來人語。
做生意要簡單實際
魏錦洪的「老師」Angela Leung是酒吧主要經營者,她曾經五度開酒吧,有豐富營運經驗。她指出,年輕人時常有很多想法,但太多意見會令經營走彎路。「做生意有很多風險,簡單實際反而賺到錢。」她建議開酒吧的創業人,一定要有主要執行決策人,負責審慎考慮每個建議。
相比起頂手一盤生意,魏錦洪更喜歡一手一腳打江山。「酒吧內的一杯一碟我都親自挑選,花盡心思。」他認為,即使接手一盤已上軌道的生意,也不會比自行創業少撞板。「你可能不知道甚麼時候是淡季,也不知道銷售行情。」如果別人甚麼都安排好,只根據上手經驗,不知道因應時勢變化,也很可能失敗。
他的酒吧營運3年,當初定位是旺角第一批的任飲場,仿效自助餐形式,只要付入場費就可任飲啤酒,銷售策略立即得到網絡上熱烈回響。「一個人酒量有限,平均每人每晚不過飲9至12罐啤酒,我們有得賺。」入場費平均200元,來貨成本70元,扣除其他成本,酒吧頭一年毛利達35%。但今年競爭加劇,同區同類型酒吧由30間增至150間,加上今年租金增逾2成,利潤減半,每月只有約10萬元。
----------------------------------
80前:做生意好過讀MBA
做銀行20多年,陸偉鴻認為成功經營一盤買回來的生意是好投資,因為可以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拋卻理性計算,「人到了一定年紀,想體驗不同的事,由銷售、廣告以至人事策略,整體地思考管理一盤生意,也比進修學習更有效。」
陸偉鴻見到同事辛苦上課學MBA,又貴又辛苦,「與其花大錢上課學開會,不如真正經營做決定。」因為所有決定都直接影響營業額,相比交功課給老師,犯了錯更有切膚之痛。由於他要上班,店舖營運主要由太太負責,陸偉鴻只需安排銷售策略,並在周末視察生意。買進生意前,他觀察過上手營運,發現店舖位於尖沙咀婚紗街,競爭激烈,卻有聚集效應,可以吸引客人。而且上手本是台灣婚紗名店,已營運7年,有一定知名度。「我有考慮客源及營運,但可以分析的數據很少。」陸偉鴻認為買生意都是一種衝動,很難理性分析。「就算最後不成功,都算是人生的一個嘗試。」
買進生意3個月,仍是磨合期,陸偉鴻認為最困難是吸引客人,「婚紗攝影是一次性生意,客戶不固定。最重要是令客人滿意,然後介紹給朋友。」他的宣傳策略,包括綫上綫下,除了在婚紗雜誌賣廣告,免費派發婚紗小冊子,也在廣告搜尋器購買關鍵字。
----------------------------------
80後:頂手小食店 乾手淨腳
經歷多份銷售工作,工時、薪金不穩定。家人想陳嘉駿定下來,就提供資金給他創業。由於在管理店舖方面零經驗,陳嘉駿決定買一盤生意。「年輕人一定喜歡方便快捷,找一盤經營好的生意,我直接接手就最好不過。」
80後也不只得衝動。陳嘉駿選擇小食店,是因為:「本身喜歡食。」而且營運簡單,不需裝修。在買進生意前,他也事先考察,知道小食店位處6間學校中間,人流不少。附近雖有小食店,但每間都賣不同食物,競爭不大。「租金約1萬元,100多呎的小食店有得做。」
陳嘉駿與女朋友一起落手落腳製造食物,看準市場缺乏甜品,最近也發揮創意,自己製造布丁、糖水等,增加食物種類。他認為,做生意比打工優勝,「以前的工作更加不準時,更加日曬雨淋,相比起來,自己的一盤生意完全不辛苦。」他計劃長遠經營,最少堅持至2年租約期滿。
買進生意後,陳嘉駿跟隨上手營運2個星期,跟足進貨途徑、買賣手法及產品。每個月有約3萬元利潤入袋,當是兩個人的工資。早前因為暑假生意受影響,「學生放假前後,生意原來可相差近1倍。」
撰文:鄧玉燕
搞怪床上用品走红
1 :
GS(14)@2010-10-26 23:42:08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25/159190.html
现今不少卧室用品开始走"搞怪"路线,频繁闪现新奇古怪的新名词,比如大豆被子,吸管枕头,没有最雷人只有更雷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其实如果卧室床品选好了也能增添很多情调。现今不少卧室用品开始走"搞怪"路线,频繁闪现新奇古怪的新名词,比如大豆被子,吸管枕头,没有最雷人只有更雷人。
搞怪床品
所谓的"大豆被子",其实是以大豆蛋白纤维为材料,拥有柔软滑糯的手感的大豆被,它可提供充足的负氧离子,还有抗菌抑菌功能和良好的吸湿排汗透气效果;而"吸管枕头",则是一种内里填充一段段小吸管般的白色纳米胶管粒、有很好的弹性和透气性、有速眠效果的枕头。此外,还有夫妻连心被、智能枕头等其它新奇产品。
投资规模:5-8万元即可启动。
适合人群:大中城市小本投资者。
投资提示
1、所谓的"搞怪",主要有两种实现途径,要么材质特别,用一些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的材料和床品联系在一起,比如牛奶、大豆;要么名字特别,通过有意思的词汇,或者熟悉度高的词语的非常规思维形成反差,吸引顾客。
2、在搞笑逗乐的同时,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
3、搞怪床品价格总体偏高,若在高消费人群较多的地方,可以做一个囊括各种新奇床品在内的主题店;消费水平较低的地方,可组合销售一些价格适中,但在材料、设计风格和工艺比较有特色的产品,搞怪床品所占比重可以灵活调整。甚至可以将其搞怪、高科技、健康等形象作为店铺的一个亮点,仅仅起到一个吸引眼球、提升店铺品质的作用,不以实际销售为主要目的。
温馨解析
其实床品"搞怪"只是新材质和新名词的运用,它不仅是纯粹地吸引眼球,而是通过有意思的词汇,或者熟悉度高的词语的非常规思维形成反差,让新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