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騰訊陽謀:微信電話本不讓運營商“顫抖”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3/147690.html

文 i黑馬 王方
 
i黑馬:騰訊終究還是推出了免費通話,但卻是在微信之外的一款產品上——微信電話本,這讓人匪夷所思,它本有捷徑可走。這也是騰訊一貫的做法,過去幾年,騰訊有很多機會掀掉運營商的盤子,比如微信上線之初,即推免費通話;比如抓住虛擬運營商的機會,成為第四大運營商... ...但它都刻意錯過了。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為何?騰訊有何難言之隱?
 

過早曝光
 
一切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三年前,騰訊整出了微信,遲遲不推通話功能,如今通話有了,功能卻在另一款產品上。11月12日,微信電話本3.0上線。引得不少人驚呼“運營商要顫抖了”。
 
有心的用戶會發現,這是一款老產品,前身是QQ通訊錄。今年4月11日,其2.0版本就已出現。4月28日晚,2.0.1發布。5月26日,2.1.1出現。8月19日,2.2又推出... ...
 
但在昨天之前,它還是沿著通訊錄的路子走。直到11月12日,質變發生,新增了免費通話功能。
 
大量用戶湧入,結果發現這像是個beta版本,Bug比預想更多。i黑馬分別從財經作家、記者圈了解到一些聲音:
 
“打進來通完話掛不掉,打出去別人接不到。” 
 
“打電話聲音有回響。”
 
“有時直接連接失敗。”
 
“有些機型收不到註冊碼,有時收到註冊碼,也顯示錯誤。”
 
有人補刀,可能是運營商提前警覺,對用戶註冊碼進行攔截。但據i黑馬從運營商得到的消息來看,這純屬誤傳。如中國聯通集團就表示:1、認證碼問題與我們無關;2、會為新興業務提供良好網絡服務。
 
剩下的就是產品基本功了。比如聲音有回響,是沒來得及用進一步算法,消除回聲、雜音。基本功不實,產品過早曝光,對騰訊來說,完全不是好事。
 
國內前三名應用商店中,360手機助手已有下載次數37萬,應用寶2268萬,百度71萬。糟糕的體驗,可能讓不少用戶掉頭轉身,永不錄用。
 
有捷徑,走彎路
 
騰訊的戰略很遊離,僅從產品邏輯上看,它完全有捷徑可走。比如,把免費通話直接塞入微信。
 
這與微信產品定位相符。總結而來,微信有兩大功能,一類圍繞社交,如文字、圖片、語音;一類圍繞支付,如彩票、打車、理財、京東... ...2011-12年,微信曾依靠第一類功能圈住海量用戶。
 
2013年6月,微信5.0版上線,支付生態逐漸起來:今年1月,騰訊推出理財通,投資滴滴打車。2月入股大眾點評、同程,3月入股京東。陸續引入財、打車、本地服務、電商、旅遊等功能。
 
免費通話是對第一類功能的完善。從技術上看,語音與它已經非常接近。手機話筒有一塊振片,說話後,音波引起振片共振,電流會根據音波頻率變化而變化,從而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
 
唯一的區別,“通話需要一個複雜的編碼,消除聲音的不連貫性,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語音信號。”一位從業者告訴i黑馬,但這對騰訊來說,並不是個門檻。
 
從體驗上看,通話功能的加入也並不唐突。原來的微信,發語音的步驟為點開微信——點聯系人——找到用戶——發短信、語音。加入通話後,步驟並沒有增多,變為點開微信——點聯系人——找到用戶——撥號。若把通話按鈕前置到聯系人頁面,步驟還可省略一步。
 
更關鍵的是,通話若單獨放到微信電話本,騰訊至少會走兩個彎路。
 
第一個彎路。APP免費電話歷來存在個缺點,有軟件壁壘。打電話前,必須雙方都安裝了該App,鼻祖Viber、Tango、fring、Skype尚且如此。這就會存在個問題:免費通話範圍將受制於產品的用戶數量。
 
微信電話本也是如此:用戶之間通話,必須雙方都安裝APP。微信電話本還在初期,若是3000萬用戶,通話就能在3000萬人中進行。而據微信官方資料,其用戶已超過10億,這已超過國內任一運營商用戶數。據財報顯示,中國聯通移動用戶數累計2.95891億戶(截至8月),截至9月份,移動用戶為約8.71億,電信則是約1.82億。
 
若直接將功能嫁接到微信上,騰訊可免去前期跑馬圈地的環節。
 
第二個彎路。電話本使用免費電話時,需要綁定手機號。而這個環節,微信也早已完成。自去年5月以來,微信一直在培養用戶支付習慣,其中第一步就是綁定銀行卡,綁定銀行卡後,手機號也隨之綁定。
 
去年12月,微信與支付寶爭奪戰爆發。在打車領域,騰訊系滴滴與阿里系快的又開始混戰,用戶補貼從10元、5元,降到2元,半年燒錢24億元。
 
這些都是代價,而微信電話本已經錯過大戰後的紅利。
 
屢失契機
 
騰訊本可掀翻運營商的盤子,卻又在戰略上避之繞之。這一切,不知是否與強勢的運營商有關。
 
去年,微信的實時在線,已引起運營商信令通道擁堵,若加入免費通話功能,10億用戶一擁而上,結果可想而知?若業務信道堵死,將直接影響運營商語音、流量收入,運營商不會善罷甘休。運營商信道包含控制信道與業務信道。就好似信號燈和公路,信令走的是控制信道,流量、語音走的是業務信道。
 
從騰訊立場來看,他一直是維護這種“合作”關系,從未觸碰運營商的敏感神經。
 
去年4月,微信與運營商的關系一度緊張。中國移動相關發言人稱,微信的實時在線,引起了中移動信令風暴:前者占用其60%信令資源,卻僅帶來10%的流量。
 
對中移動來說,這種付出與回報顯然不成正比。於是業內有人預測,運營商將對騰訊收費。
 
那段時間,馬化騰也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5月,馬化騰在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回憶,一次出差在機場,安檢時,一位工作人員看完證件後問我:“微信要收費嗎?”
 
隨後他還數次公開回應,與運營商是共贏而非替代關系。“雖然短期內有替代和沖突,在傳統方式轉變時,雙方的合作能夠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這是一個大趨勢。”由此可見,騰訊無疑觸碰運營商那根敏感的神經。
 
當時,中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的觀點,給了此事一個很好的評價:”OTT帶來移動的爆炸,我們資金支出增加,但是流量費沒辦法彌補這個支出。OTT服務商是否應該分擔移動商網絡成本問題?我不誇大地說,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很多國家的運營商都碰到。只能優化機制,把無效信令取消,才能減輕運營商網絡壓力。”
 
如今,騰訊若在微信上推語音,那就不僅僅是信令的問題了。
 
或許騰訊已意識到,政策是微信最大的風險。事件過去才兩個月,微信與中國聯通走向了合作——微信沃卡。事實說明,騰訊從中獲利遠不如聯通。
 
原因有二。1、據公開數據稱,聯通3G網絡負荷並不高,僅為30%,這與移動相差甚遠。2、微信當時已有5億用戶(聯通2.7億),是用戶量最大的App,能給聯通吸流量且探索新的流量經營方式。預售1個月後,微信沃卡的銷量便突破100萬。
 
而微信而言,雖推出了功能特權,得到了更好的網絡支持,用戶也擁有了定向微信流量,但是畢竟沒有一分錢收入:套餐費、流量費全歸屬聯通,而騰訊微信遊戲、支付特權已包含在套餐費里,無法產生收入,也就不涉及分成。
 
唯一的大好機會,騰訊若再選擇與移動、電信合作,推出類似SIM卡,將有機會成為國內第四大運營商。“騰訊不是虛擬運營商,沒申請牌照,也沒花錢,卻能擁有眾多SIM卡,虛擬運營商聯營卡的本質不就是這個?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易評價。
 
若沿著這條路子走下去,運營商的飯碗又可能被掀了。
 
然而,騰訊接下來的舉動,又讓人匪夷所思:2013年12月,工信部下發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名單中沒有騰訊。而他的同行——阿里、京東均拿到牌照。
 
回想起半年前馬化騰的講話,一切均成事實。去年6月,馬化騰在一次公開場合表態,騰訊一不做手機,二不做虛擬運營商,要做的是踏踏實實做好與運營商的合作。“運營商和OTT是魚水關系,希望未來運營商和終端廠商攜手創造移動互聯網的未來。”
 
在互聯網領域,騰訊是一條繞不開的巨鱷,但在通信領域,它卻被運營商馴得服服貼貼。
 
博弈背後
 
其實,騰訊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運營商活得挺好:盡管被OTT沖擊嚴重,但比想象中有機會。他們原來靠短信+語音+流量賺錢,未來將完全靠流量賺錢,左口袋的錢進右口袋。但現在的問題是,短信、語音收入下跌的速度比流量快。
 
短信沖擊由來已久,2007年移動推出飛信,其實已經意識到危機。據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移動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11月初,移動索性宣布短、彩信按流量收費。
 
而微信電話本這類App,沖擊的則是語音收入。這塊來看,下跌速度還是安全範圍內。以中國移動為例,今年上半年語音下跌92億元,但數據業務增收265億元,整體收入還是上升趨勢。
 
但未來,二者若全按流量收費,損失巨大。發送純文本,1000條文字消息約耗流量1M。發送語音時,流量為0.9KB-1.2KB/秒;發送圖片,約50KB-200KB/張。300M流量相當於約83.3小時語音(以1KB/秒計算)、30萬條文字消息、3000張圖片(以每張100KB計算)。
 
價差巨大,運營商必須從流量彌補。原來用戶花100元在短信、語音、流量。未來同樣花100元集中在流量上。
 
但現在的問題是,隨著OTT的到來,運營商的ARPU(每位用戶平均收入)表現層次參差不齊:財報顯示,移動前三季度財報ARPU為63元,低於上半年的64元;電信則是65.7元,與去年相比穩中有升;聯通則僅為45.5元,低於去年的48.2元。
 
未來如何提高流量收入?運營商只需專註管道,把管道做大做粗,這樣網絡承載量大了,流量價格自然降低。用戶每月的流量需求也隨之增大。
 
4G網絡的普及,給了運營商的機會,也給了騰訊的機會。

看完文章後,如果你是關註騰訊系的創業者(或感興趣者),請加微信wangfangnews。這是個美男紙的個人微信號。後續,我會拉你拉入相關創業者群。
 
驗證時,不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這個美男紙不會搭理你。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98

微信電話本何須大驚小怪?運營商並不脆弱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77.html

i黑馬註:微信電話本突出推出“免費電話”業務,這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經,認為微信又祭出一個大殺器、矛頭直指運營商。其實,類似的OTT業務如今已經很常見了,運營商也沒有那麽脆弱。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王利陽

================================================================

昨夜,微信電話本突出推出“免費電話”業務,一時間微信萬能論支持者們再度狂歡,革運營商命的聲音再次甚囂塵上。其實,根本無需大驚小怪,類似的OTT業務如今已經很常見了,運營商也沒有那麽脆弱,不是說被革命就能被革了的,對微信電話本不要有太多期待了。
  
微信電話本的市場沖擊力被嚴重高估,媒體輿論願意追捧微信打壓運營商更多的是為了順應民意。被運營商壓榨了這麽多年,民眾普遍對運營商缺乏好感,打擊運營商的消息往往能引起民眾歡呼,而事實上,微信電話本的價值有些言過其實了,革命什麽的還是別扯了。
  
早在今年年初手Q就已上線了同類功能,而且是在明顯的位置,不過,手Q的網絡通話功能並沒有在業界引起太大反響。我在當時曾撰文《手Q易信通話免費,運營商知道麽?》稱騰訊當時選擇手Q率先嘗試網絡電話功能而不是微信,為的是不想因微信太過招搖的輿論影響力而引發運營商的“格外”關註。
  
時過境遷,10個月時間過去了,市場出現了變化,近日有媒體披露,中移動已開始研究短信將按流量收費的方案,按此發展下去,通話收費的方案大幅度調整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運營商的態度轉變,意味著網絡電話市場空間即將放開,所以騰訊選擇此時將微信推上前臺,借著微信的影響力率先搶占網絡通話市場。
  
然而,微信免費電話並不是微信推出的功能,而是打著微信旗幟的通訊錄產品,獨立於微信之外的APP——微信電話本。其安裝量不可與微信同日而語,在豌豆莢、360手機助手和91手機助手的安裝量分別為43W、35W、10W+,如此少的用戶基數談撼動運營商完全是無稽之談。
  
騰訊的目的是希望借輿論的鼓吹,推廣微信電話本的安裝量。微信電話本得到的關註度要遠勝於手Q推出免費通話的時候,騰訊自家分發產品應用寶顯示,微信電話本下載量已到達2263萬人次。看來用應用寶的對騰訊是真愛,比用其他應用商店的用戶更喜歡騰訊的產品。
  
騰訊2014Q2財報顯示,QQ總活躍用戶8.29億,智能終端月活躍帳戶突破了5.21億。基於手Q的網絡通話功能都並未能得到用戶認可,連手Q用戶零頭都不到的微信電話本又能掀起什麽風浪?
  
有分析認為,相比微信、手Q等過於沈重的移動IM,通訊錄產品提供免費網絡電話功能更簡單直接,騰訊將“QQ通訊錄”更名“微信電話本”是為借勢微信的影響力,推出更簡單的網絡通話功能,同時能規避運營商對微信本身的打壓。
  
這里面存在一個誤區,就算運營商會不滿騰訊推出OTT通話功能,也不會直接打壓獨立的產品,而是直接向騰訊總公司施壓,所以無論微信免費通話功能以什麽形式呈現,運營商要是真有心打壓,躲是躲不過的。
  
通訊錄產品正逐漸顯現出市場價值,尤其在語音通話市場,這關乎騰訊移動IM的未來處境,所以騰訊是不會錯過這個市場,相比用微信在通訊錄市場競爭,推出獨立產品更直接有效。與當年騰訊有手Q,還推出微信的道理一樣,在不同的市場需要有一款更有針對性的產品。
  
回到產品本身,微信電話本的“免費”通話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好,免費概念是用來忽悠那些對互聯網一知半解的普通用戶。微信電話本通話功能有兩種,一種是常規的通過運營商的直撥電話,收費方式與之前一樣;另一種是網絡通話,需要在2G/3G/4G或wifi網絡下運行。
  
而2G/3G/4G流量也是要錢的,家用wifi也是花錢從運營商那里買的,所以說,“免費電話”只是噱頭,正常情況並不存在真正的免費。當然你用公共wifi或者別人家的wifi時你可以認為它是免費的,就像你拿公司電話或朋友手機打電話時也是免費的一樣。
  
據官方介紹,微信電話本在2G/3G/4G網絡下通話一分鐘消耗約300K流量,花費約為0.03到0.15元。實際上這並不便宜,目前運營商在許多地區推行電話虛擬網,移動在杭州高校推出了省內10元2000分鐘的虛擬網通話套餐,也就是0.005元/分鐘,遠比OTT通話更便宜,而且通話質量更好、用戶體驗更簡單直接。
  
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遠比我們看到的更激烈,若能提供更為便宜的資費方式,誰都不會錯過的,哪能等得到微信來革命,各位看官可以省省了,騰訊想炒作,也不能寵著他胡來不是?
  
微信電話本所謂的免費通話功能並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首先,它打動不了對話費最為敏感且最常接觸互聯網的學生群體;其次,商務通話的時候誰會用不穩定的網絡電話?;第三,60、70後普遍還不適應手機通訊錄產品,通話仍會以電話直接撥號為主。
  
冷靜點看待問題,目前的網絡電話僅適合在部分場景下使用,最多只是常規電話直撥的補充附屬品,所謂的“革命”、“取代”還言之過早!
  
文/王利陽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黑問】是《創業家》傳媒重磅推出的創業問答社區,致力於為創業者解答創業路上的各種困惑,主要分為【創業問答】和【黑問專欄】2個版塊。【黑問專欄】包含各類創業者、投資人、及自媒體的優質文章。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審核通過後將出現在您的專屬【黑問專欄】頁面!優質文章將會通過《創業家》及i黑馬的媒體渠道進行推廣~
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
http://ask.iheima.com/?/publish/articl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006

微信電話本,革運營商的命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767

一批互聯網“野蠻人”的入場,拆掉了電信巨頭“花園的圍墻”。 (CFP/圖)

從短信到通話,以騰訊為首的互聯網公司正一步步奪走電信運營商的傳統收入來源。原本坐地收錢的電信運營商不得不迎合這一潮流,從傳統業務轉型流量經營。接下來,這場革命將繼續擴大戰場。

2014年11月19日,微信電話本上線以來已經連續第8天在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排行榜中排名第一。這款應用宣稱可以讓用戶免費打電話。

上線之後,微信電話本的產品經理們一直在官方論壇里忙碌著,時刻解決用戶們在使用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同時,受其沖擊的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卻出奇地平靜。一年半前,他們曾一度威脅要向以微信為首的OTT(“Over The Top”的縮寫,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發起收費。

以“免費語音短信”起步的微信,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經發展成為移動互聯網新入口,自成一套完整生態體系,現在推出以“高清免費通話”為口號的微信電話本,為此不惜得罪電信運營商們。

騰訊究竟打的什麽算盤?

新瓶和舊酒

細心的用戶可能已經發現,2014年11月11日,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的是微信電話本1.0,與之同期上線的安卓版本已經是3.0,微信電話本其實早在2013年8月就已發布。

微信電話本的前身,其實是與微信差不多同期誕生的QQ通訊錄。騰訊在2011年初推出QQ通訊錄1.0,提供聯系人快速查找、網絡同步、短信聊天、顯示聯系人歸屬地等功能,同時提供多種常用號碼。當時同類產品不少——來電通、觸寶撥號、360通訊錄、搜狗號碼通等,就連中國移動也忍不住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彩雲通訊錄”。

今天打開QQ通訊錄的官方網址txl.qq.com,頁面會出現“QQ通訊錄已升級為微信電話本”的提示,同時有按鈕跳轉至新官網dianhua.qq.com。從QQ通訊錄的廣告語“最快最智能的通訊錄”到最近微信電話本“免費打電話”,騰訊公司郵件回複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稱,QQ通訊錄是騰訊最早在通訊錄領域的產品,後續由於產品策略調整,引入了微信登錄,因此產品重新設計改版。

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4月,QQ通訊錄在4.9版本後停止更新;同時,QQ通訊錄業務並入當時的騰訊廣州研發部,也就是今天的騰訊微信事業群。彼時,以微信為代表的OTT應用,遭遇電信運營商集體嗆聲,一度從工信部部長苗圩嘴里傳出可能要對微信收費的消息。

2013年8月,安卓版本的微信電話本1.0開始內測,3個月後,又推出了2.0版。

到了2014年11月11日晚,iOS版本微信電話本1.0和安卓版本微信電話本3.0齊發,微信朋友圈開始瘋傳這兩款應用的下載地址,不到24小時,便把它推到了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排名首位。

第二天上午,微信電話本出現阻塞,隨後發布的公告稱:由於版本發布用戶量較大,目前微信電話本相關服務(包括登錄、收取短信驗證碼、免費通話等功能)出現一些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正在緊急處理中。

騰訊公司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目前微信電話本的用戶數量,同時,他們表示目前微信電話本除了賬號需要微信授權,並沒有調用微信更多的接口。7億用戶總量、近5億月度活躍量的微信,應該對微信電話本的裝載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盡管微信電話本可以帶來數據流量,但是就像微信正在不斷壓縮短信數量一樣,免費打電話無疑動了電信運營商們的語音奶酪。

“用戶從來都是站在免費這一邊”

“盡管從短信、語音轉向流量經營早已是電信運營商的共識,但是怎麽轉、什麽時候轉,總是由外人來推著你使勁往前趕,萬一沒走好、剎不住呢?”一位希望隱去姓名的中國移動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抱怨說。

2014年11月初,中國移動內部傳出其融合通信業務進入最後資費體系設計階段的消息,該業務計劃把傳統短信、彩信轉變為基於數據流量的服務,不再按照條數收費。如果在Wi-Fi環境下,不需要耗費流量,這一度被解讀為中國移動主動將短信免費。

在官方表態上,對微信電話本,三大電信運營商這次集體保持了沈默。其實,相比2013年初電信運營商以“心跳信號”沖擊運營商網絡安全為由向OTT們發難,微信電話本所依托的VoIP技術,長期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使得監管的天平顯然要偏向電信運營商們這一方。

現行2003年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對IP電話(VoIP)業務的定義為,泛指利用IP網絡協議,通過IP網絡提供或通過電話網絡和IP網絡共同提供的電話業務。具體分為Phone-Phone、PC-Phone、PC-PC三種形式。並規定,Phone-Phone和PC-Phone的VoIP屬於基礎電信業務,只有獲得業務經營許可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才可以做。但日漸普及的智能手機模糊了PC和Phone之間的區隔,VOIP確實需要一次重新界定。

“用戶從來都是站在免費這一邊的,這次電信運營商們學乖了。”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電信人士認為,在去年電信運營商和OTT的對抗中,電信運營商已經吃過一輪啞巴虧,而且有著各自的小算盤,這次才不會再輕易站出來說話。眼下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做好4G布局和流量經營,“否則說什麽都是錯、都不會有人買賬”。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沒有披露詳盡數據,中國移動發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運營數據報告顯示,該季度用戶總通話分鐘數同比下降0.3%,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在微信電話本出來之前,短信和語音業務萎縮的趨勢已經明顯。而2014年前三季度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長98.6%,是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目前,中國移動近8億用戶中,不到3億為3G/4G用戶。

倒是前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在中信書院主辦的論壇活動中公開表示微信電話本對運營商話音業務並非“毀滅性替代”,他表示,“就好像我們做公路,以前馬路上走的是人,後來有了馬車,再後來有了汽車,馬車也好,汽車也好,路總是需要的,而且汽車比馬車需要的路更加多,更加寬。”

騰訊方面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微信電話本是一款可以與運營商實現共贏的產品,它提供的雖然是免費通話,但也是需要通過網絡流量來完成。

讓電信運營商們冷靜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他們也在醞釀自己的VoIP產品。在海外,其他電信運營商的語音業務同樣深受Skype、FaceTime、Viber等免費語音、視頻電話的侵蝕,特別是這些免費應用在國際長途中的應用。Verizon、AT&T、NTT約10家海外運營商已經推出基於4G技術的VoLTE服務,VoLTE能夠提供比VoIP更高質量、更穩定的語音服務,流量消耗更少,不過運營商部署、建設成本更高。中移動計劃在2015年推出商用VoLTE。

一位騰訊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目前據各地用戶反饋情況來看,四川、山東、河南三省的中國移動用戶,註冊微信電話本時仍然無法收到驗證碼,原因不明。11月16日,微信電話本產品經理們在官方論壇上對仍然無法收到短信驗證碼問題的統一回複是,“建議咨詢當地運營商”。

截至發稿前,南方周末記者尚未收到中國移動對此的回應。

不僅僅是“免費打電話”

微信電話本以“免費打電話”作為主要產品宣傳策略,但如果說他們的目標是為了讓更多用戶免費打電話,那就太小看互聯網公司改變世界的決心了。在明知道繞不開電信運營商的情況下,QQ通訊錄也要升級為微信電話本,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麽?

從QQ通訊錄到微信電話本,一個最重要的加法就是免費打電話的功能。

2014年5月,手機QQ推出免費打電話功能的時候,完全沒有像現在的微信電話本引起這麽多關註,很重要的一點是QQ用戶相對手機通訊錄的弱關聯,而微信和手機通訊錄之間的關聯性強,不少用戶都開通了手機通訊錄查找微信好友的功能,有的直接以手機號作為微信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手機QQ的這個功能很多用戶都不會用,而微信電話本即使要單獨下載,也吸引了那麽多人。

以iOS為例,2011年10月發布的微信3.0版本,已經開通了通訊錄安全助手,主要功能就是備份通訊錄到雲端、隨時恢複手機聯系人到手機;2012年7月發布的微信4.2版本開通視頻聊天功能,在視頻通話請求的過程中也可以切換到語音通話模式,在完全覆蓋通訊錄、免費電話功能的時候,微信為什麽還要單獨做一個微信電話本?

騰訊方面對南方周末記者強調,微信電話本是一款基於用戶通訊錄的產品,與微信的產品定位、使用場景以及功能有著明顯區別。可是,從名稱開始它就在向用戶表達自己和微信之間的關聯,目前微信電話本的來電聲音和微信視頻通話聲音也是一致的。

從當前官方論壇反饋的用戶使用體驗來看,即使有前面至少2個以上的安卓版本的打磨和鋪墊,新版本的微信電話本在精簡主要功能為高清免費通話、關聯微信頭像、聯系人實時備份和整理之後,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讓人不得不懷疑其推出時機的倉促。當然,不得不說微信電話本團隊反應速度很快,上線一周之後就發布了更新版,加上用戶建議最多的海外電話號碼註冊等功能。

微信電話本的匆忙上陣,和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動作不無關聯。

從2014年5月到10月,支付寶推出新一代人機交互視窗——“服務窗”。通過提供電子圍欄、實時市場地圖、用戶畫像等功能,“服務窗”能幫助商家與開發者實現未來移動電商的“C2B”模式的閉環;百度發布了“直達號”,用戶可以在手機百度以及百度地圖通過@賬號、模糊搜索等方式來主動尋找相關服務,也可以通過“發現”功能獲得推薦,讓用戶隨時隨地直達商家服務、政務服務;奇虎360推出了“360來店通”,按360官方的說法,“360來店通”是基於O2O2O模式,用戶以通話的方式即可默認關註商家,來店商家則通過信息服務推送將用戶導入線下店鋪。

免費打電話,只是微信電話本吸引用戶的一個誘餌,就像當年微信免費語音短信一樣。微信電話本官網,除了安卓、iPhone分類選項之外,還有一個“企業號碼提交”選項,凡提交成功的企業號碼,將在微信電話本客戶端內展示該號碼信息,包括企業logo、企業名稱等,為企業提供品牌展示平臺,宣傳企業形象。

360來電通、百度直達號、支付寶服務窗、微信電話本,他們要做的事情,其實類似於智能手機時代之前的中國電信114、中國移動12530,去掉中間環節,將查號、黃頁、生活服務等公共、商業功能直接對接用戶。

在目前微信公眾號、服務號基礎上,這些功能至少還要經過幾級跳轉,難以完美實現,而用微信電話本實現起來更加簡單直接,且有望覆蓋微信用戶之外群體,騰訊有什麽理由不去做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