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代難民跟你想的不一樣!解方也遠超過政府想像範圍,本刊深入現場,帶你看高中生、大學教授,怎麼群起為難民找未來。 就在德國陷入「到底能不能容納百萬難民?」的爭論中,解方,正從近五百八十個組織中發芽,順著網路一路連進百萬難民的智慧型手機裡。 在對立、仇恨、不安之外,許多德國人發揮其務實性格,與難民聯手掀起一波「創新創業潮」。 「難民專用」App什麼都有就連德國電信、軟體龍頭都搶合作從九月開始,「難民駭客松」(即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開發科技、軟體幫助難民的創新活動)每週末 在各城市舉行,難民、高中生、矽谷工程師等聚集分組,開發出難民專用的交通、生活、社交App:漢堡出現了即時物資需求通報平台、德勒斯登出現第一支難民 用的生活指南App、波茨坦民眾打造了讓產官民共用開源平台,協助難民。 在創業熱點柏林,新創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難民共同工作空間」,開放給所有為難民創業創新的團隊使用;難民創業大賽要輔導十間新創公司、歐美工程師齊力建立難民程式學院(Refugees on Rails)、創投世界電子音樂之都的柏林,已有超過八十家夜店輪流舉辦難民募款派對。 「如果你看到什麼活動是跟難民沒關係的,你會覺得很奇怪。」已將難民帶入五家企業內訓課程的bC-able創辦人德尚(IsabelleDechamps)形容。 難民駭客松本來只是幾個朋友的聚會,最後成為三百人、為期三天,十幾種語言的駭客松,連德國電信、歐洲最大軟體公司SAP、地方政府都主動尋求合作。 這些草根性的創新,從食、衣、住、行、育、樂提供了不同的數位工具(見一百一十六頁圖),讓人手一機的難民能加入社群、加快融入在地生活,並聰明分配資源、減少政府負擔。德國史上第三次面對難民潮的考驗,也因此看見不同的可能。 搞定基本住所》RefugeesWelcome 有空房就能租,四千個家庭當房東「迫些房間我收過一些難民家庭,你們不會介意吧?」我們在柏林的Airbnb房東第一句話就說。行李都還沒放下,我們就遇 見第一個難民創新:RefugeesWelcome (簡稱RW)。 很難想像,在德國,已有一百三十個家庭打開家門讓難民當室友,還有四千個新註冊的空房在排隊。才成立一年,RW 的網路平台已走入十國,在奧地利,也有一百二十個會員家中住著難民。 「我其實不太懂那些『德國沒有空間』的說法,我的老家、整個小鎮空屋超多的!」RW創辦人卡庫西(Jonas Kakosche)說。Airbnb在各大觀光都市鼓勵在地人短期出租空屋的模式,平台上在去年只花十個月就新增七十萬問空房,同樣模式,房客換成同樣收 得到房租的難民,行得通嗎? 卡庫西用自己公寓的空房做實驗。他跟共同創辦人吉爾林(MareikeGeiling)一直友公開小額募款,沒想到兩個星期就募到了半年的房租,接著透過非政府組織介紹有需求的難民。 「那不只是一個房間,而是他們可以開始第二人生的機會,」吉爾林表示,在經歷了流離失所的逃難之後,大部分的難民心理、生理以及社會關係都有許多挑戰,一個能夠安定的居所、在地室友,即使只是一個月,也能解決難民融入的第一關。 確定效益後,他們立刻架起網站號召網路社群支持,第一個星期就有超過八十人申請,願意把房間出租,「我們本來以為只會有年輕人,沒想到有很多退休夫婦,」吉爾林表示,甚至在九月收到右翼人士申請,說希望透過短期出租,進一步了解難民。 德國政府預估,難民潮之下德國至少需要新增三十萬戶住宅,但最高峰每天一萬個難民抵達,收容所的設置成為德國面臨的最大難關,曾經出現一個小鎮必須在三十個小時內布建千人收容所的狀況。 若是難民在週末到來,恐因為註冊處沒人上班而可能流落街頭。更嚴重的是,一旦政府宣布收容所或是集合住宅地點後,常常成為極右派攻擊目標,縱火、暴力等防不勝防。 RW的模式,讓閒置產能得到利用,減少大規模集中式管理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讓難民二十四小時的生活真正融入在地。 提供認證教育》凱隆大學 線上開課、募學費,哈佛、耶魯都加入要降低難民潮對德國的衝擊,最關鍵的解方,在於他們多快找到工作,教育便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 「來的人都那麼年輕,在那種年紀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只是看你給他什麼,」凱隆(Kiron)大學創辦人克雷斯勒(MarkusKessler)說。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字指出,三分之一的難民是兒童、青少年,其中年紀在二十五歲以下的也占了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但要將他們送進教育體系,並非簡單的事,從學歷證明不清、身分文件缺漏到收容所搬遷等,都不利於他們快速開始上學。從過去的案例來看,光是要得到政府提供的德文課,最久要等一到兩年。 「這是為什麼我們的課程組有兩個難民,(因)要確保符合需求。」克雷斯勒說,成立還不到一年的凱隆大學是全世界第一所為難民打造的大學,團隊設計出為期三年的線上課程。 第一、第二年,學生遠距上課,課程包括德文、英文或商業、工程、建築、資科、跨文化研究等。第三年,再到凱隆大學合作的大學接受認證,並修讀一年的實體課程或者兩年遠距教學,便能拿到學位。 在凱隆大學,每個學生念完大學,學費只需要花費一萬二千歐元,不到一般大學學費三萬歐元的一半,主要是他們透過跟不同學校合作,將包括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等既有的線上課程,與相關的在地大學進行課程串接,重新創造成符合難民就業需求的學程。 克雷斯勒以世界知名的德國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sity)為例,通常一學年的(實體)課程下學期之後就有四成到五成學生被當,空出來的位置與資源,包括圖書館:心理諮商、德文課等,在那學 期便可讓難民運用,目前全歐洲四十所大學已經確定成為實體夥伴。 不只是學界的響應,德國聯邦政府外交、教育、社福、勞工部門都在洽談合作,歐盟明年計畫採凱隆大學的模式,協助全球五千萬的難民。 才剛上線,凱隆大學已收到一千五百個學生申請,透過群眾募資得到了一千個學生的學費,目前還有美國科技公司準備全額贊助,長期而言,透過畢業生前五年年薪的五%成立大學基金,持續支持更多的難民。 透過一千份問卷的調查,克雷斯勒看見難民競有一半以上想要創業,沒有退路的他們需要的只是彈性的教育機會,「我們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們如願成為工程師、醫師、創業家,未來兩、三年,德國人會越來越害怕,而他們(受教育難民)的正面形象,就會是我們心理恐懼的根本解方。」 用吃消弭偏見》難民廚房 開課教煮菜,連德總統夫人都來學 星期三晚上,柏林一處民宅人聲鼎沸,D的音樂配著牆上德國地圖的投影,一位金髮女生端著一杯杯的德國傳統熱水果酒(gluhwein)發給上百位民眾,她因為忘了來自敘利亞的他們因宗教不能喝酒而臉紅。 這是新創公司難 民廚房(德文ubrden Tellerrand kochen)所舉辦的德國之夜,繼敘利亞、埃及之後,今天是為新來的各國朋友,介縉德國食物:酸黃瓜、血腸、耶誕水果麵包。司儀以英文、德文、阿拉伯文 輪番解釋,「我必須警告你們,你們敘利亞菜不要吃太多,等下德國菜沒人吃,我們的廚師會生氣!」 「食物水遠是最簡單的方式,誰都能說上什麼,」難民廚房共同創辦入庫爾奈(Gerrit Kurschner)說。他與創業夥伴透過烹飪課、擺攤的方式,讓難民變成廚師,一邊煮家鄉菜,混著香氣、醬汁,一邊說著他們的故事,從家庭、國家政治、逃亡過程等娓娓道來。 庫爾奈之所以創業,動機正是害怕。 兩年前的柏林,難民營就蓋在市區的廣場上,媒體報導聚焦在環境衛生、難民非法性、在地居民抗議,除了這些,庫爾奈自認對難民一無所知。大學修讀傳播溝通的他索性拿起相機,準備走進難民營,自己找真相。「我承認,每走一步我就後悔一次,」他回憶內心莫名的恐懼。 沒想到第一次拜訪,在長達數小時的家庭聚餐中結束。媒體上的暴力衝突沒有發生,取而代之的是被邀進帳棚共進晚餐。 不想再讓成見作祟,兩年來他們幫二十九個難民對外開課,並且把三十六道家鄉料理配上每個難民的故事編成食譜書,透過群眾募資賣出一萬二千本,連德國總統夫人都聞名而來,學巴基斯坦菜。 現在的難民廚房,透過活動已發展出足球、瑜伽、舞蹈、跑步以及德文課的不同網路社群。面對今年開始的難民潮高峰,他直言「害怕難民的人就跟我當時一樣,其實根本沒接觸過難民。」跨越那道門檻其實不難,「只要張開嘴巴就好。」 他認為,支持難民「不是誰幫誰,就是朋友之間在生活上的互相關懷,」唯有以朋友相待,才能回到一個有尊嚴的正常生活。難民廚房今年九月成立烹飪教室,並協 助兩個敘利亞廚師每天在市場賣家鄉料理,「從早上八點忙到太陽下山,你沒辦法想像不再領失業救助金的他們,有多開心!」 歐洲軟體龍頭人資總管:第一個難民實習生已上工! 不只新創公司,連跨國大企業也加入迎接難民的行列。 歐洲最大軟體公司SAP將難民視為機會,在此波難民潮中,該公司開 設了一百個實習職缺,提供三到十二個月的訓練。「第一個實習生已經上工了!」負責多元包容發展的SAP全球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薇登堡(Anka Wittenberg)說,為迎接難民身分的員工,SAP從心理輔導、行政手續、甚至實習計畫內容都跟著改變,在「移動的時代,這是我們該做好的準備,才 有機會從中獲益。」 她認為,大移動的趨勢是長期、自然的,不論人才來的理由跟方式是什麼,企業的挑戰是如何善用不同背景的員工,其結果將直接影響企業競爭力。 再者,「我們已經沒那麼多拿德國護照的人了!」少子化加上老年化,SAP盡可能善用國際人才,在全球一百三十個國家設立辦公室,並且為所有人打造開放的環境跟文化。 如何做到?「必須強調不同背景所代表的不同優勢,而不是劣勢,」她強調,「溝通、溝通、溝通,誠實的對話、看見眼前這個人背後的故事,別被刻板印象蒙蔽!」這不只是跨國企業人力布局的關鍵,也是大移動時代國家吸引人才的要件之一。 (文·劉致昕) |
7月31日,美國當地時間上午8點,習慣於登錄Hotmail的用戶發現自己被轉到了一個新的頁面上,Outlook上線了。
但直到下午,Sabeer Bhatia才知道這個消息。他已經在自己硅谷山景城的辦公室裡工作了將近一天時間。「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了Outlook.com,並且用原先的Hotmail ID登錄。」他在接受《第一財經週刊》採訪時說。
印裔人士Sabeer Bhatia是Hotmail的創始人之一。1997年,他和另一位創始人Jack Smith一起把Hotmail賣給了微軟,售價是4億美元。
現在的Outlook與他賣給微軟時的Hotmail風格早已經截然不同,界面看起來更簡潔,支持用戶在免下載的情況下修改Office文檔,並可在線使用微軟的互聯網產品,比如直接通過Skype進行視頻或者在線通話。
不僅如此,Outlook還能與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等社交網絡賬戶關聯,並推送好友的最新動態,甚至可以通過Facebook插件和好友在線聊天—就像個社交網絡的聚合體。
微軟並沒有費心把這個消息告訴被稱為「Hotmail之父」的Bhatia。
新Outlook的團隊採用了一個親民的辦法散佈消息:在Reddit上開了個帖子—Reddit是美國最大的網上社區,受歡迎程度已超過了Digg
—看起來,微軟的確朝著社交更進了一步。員工們在帖子中列舉了新平台的優點,甚至給出了「為什麼要從Gmail搬過來」的理由。
微軟把Outlook描述為更現代的郵箱,「Gmail已經8年了,我們覺得是時候來點新東西了。」在認為它比Gmail強大的理由中,微軟提到了它
具備的平台特性,能融合進各種各樣的功能,還特地提到了用戶的隱私,「我們不會掃瞄你郵件的數據以推送顯示廣告,你絕不會在閱讀朋友或者家人郵件時看到廣
告。」這話顯然是衝著谷歌說的。
除此之外,Outlook團隊還去Twitter開了個賬戶,把全體員工興高采烈地在Reddit答題的現場照片貼了上去。
一天內,這個帖子就收到了上千條的回覆。但是,很多人還是注意到Outlook小組那句「我們收到了你的反饋」的話泛著官僚氣。「微軟總是不能在合適
的時機發佈合適的功能,他們似乎搞不清楚互聯網產品需要快速迭代的特性,也沒有根據反饋靈活變通的能力。」一位自稱在軟件公司工作的人留言說。
儘管如此,Outlooker還是鋪天蓋地地出現了。上線短短6個小時之後,微軟就在官方Twitter上宣佈:Outlook新註冊用戶突破了100萬。在新的Outlook中,用戶可以用原來的Hotmail賬戶登錄,也能註冊新的郵箱地址。
沒用多久,Outlook的速度和流暢性就得到了使用者們的驗證,能夠直接在郵箱內發佈Twitter的消息也似乎給了中國用戶一個驚喜。但IMAP(互聯網郵件訪問協議)功能的缺失遭到了指責,因為用戶將無法使郵件服務器和客戶端上的操作同步。
麻煩還挺多的。升級之後的用戶發現原來MSN上的聯繫人都不見了—幾個小時之後他們才被同步到新的賬號。但這段時間足以激怒數以萬計的試用者,甚至有人在網上放出了怎樣從Outlook轉回原有賬號的攻略。
但Bhatia覺得新的界面看起來好極了。微軟也覺得自己做得不賴。在接受《第一財經週刊》採訪時,微軟公司稱:「新的Outlook.com雖然還只是預覽版,只露了冰山一角,但已經很棒,已經展現出現代電子郵件服務的最新體驗。」
在差不多兩個月前,這家公司就已經在測試人們的反應。6月,微軟就神秘地透露,自己正在重新設計Hotmail的郵件平台,圖片已經在網站上公佈。但那個時候,他們還將它稱呼為「新的Hotmail頁面」,而主界面裡卻寫著歡迎來到「Newmail」。
在科技博客上,很多人對這個Newmail不以為然。同時是谷歌和微軟的反對者的Greg Giles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看上去就像Gmail一樣乏味和平淡。」
很少有人把Hotmail的種種異常與真正的告別聯繫起來。就在Outlook發佈的前一天,還有很多用戶在Twitter上抱怨無法登錄自己的Hotmail賬戶,速度太慢,頁面中還會出現亂碼。
現在看起來,這些插曲反而襯託了新Outlook的好處。
《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試用一週的感受,作者建議:「如果你受不了雜亂的收件箱,想要一個更好的整理郵件的方法,或想要更便捷地分享照片和文件,那麼選擇Outlook.com肯定沒錯。」
Outlook發佈兩天後,微軟公司Windows事業部總經理Brian Hall通過Skype接受了ZDNet的採訪,他說:「我們對Outlook.com很有信心,因為它是以Hotmail郵件服務為基礎的一次飛躍。」
就在一年前,微軟還沒有表露出任何要讓Hotmail退役的意圖。Hotmail項目組一直在挖對手的牆角。網頁上,微軟的廣告詞是「每一天都有人從
雅虎郵箱搬到Hotmail」,下面還用一個計數器來顯示到底有多少人已經搬家,現在的數字是6380萬。但其實在那個時候,微軟已經開始準備放棄
Hotmail了。
Hotmail曾經是一個很激動人心的產品。1997年,微軟買下Hotmail後來被證明是一個明智而關鍵的決策。
當年,Jack Smith和Sabeer Bhatia都還是從蘋果離職的毛頭小子。兩人最開始的項目名為JavaSoft,是一個基於網頁的個人數據庫。但很快他們就體會到了創業的殘酷和挫折—兩人所在公司的防火牆阻止任何人訪問私人郵箱。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出了一個新的點子:為什麼不做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頁訪問的電子郵箱?1996年,世界上第一個免費網頁郵箱誕生了,它讓用戶方便地註冊賬號,並可以在任意一台電腦登錄使用。
當Bhatia起草商業計劃書的時候,他嘗試了各種以mail結尾的名字。最後他選擇了Hotmail,因為Hotmail一詞中包含了「HTML」
—這是編寫網頁的語言。20個月之後,Bhatia接到了微軟的電話:「Wow,你們真的有850萬用戶?這可真是個大數。」然後,他們見到了比爾·蓋
茨。
更名為MSN
Hotmail的郵件服務一年後為微軟帶去了千萬量級的用戶。在售出Hotmail之後兩位創始人分道揚鑣。2008年Bhatia在山景城又創立了一家
名為Sabse的公司,提供基於云端的語音會議和傳真服務;而Smith則從2011年開始擔任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公司Proximex的CEO。
在互聯網發展的初期,一個免費的郵箱對於互聯網用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創始人Jack
Smith透露,在那個時期,作為全球第一款免費郵箱產品,Hotmail當時幾乎取得了互聯網全部流量的一半。在微軟決定收購它的那一
年,Hotmail的用戶已接近千萬,而微軟MSN的用戶數量才250萬。微軟對Hotmail的收購搶佔了先機,並借此徹底打敗了網景
(Netscape)。
不過,在後續的競爭當中,微軟由於互聯網整體戰略決策失誤,在Hotmail上也走過許多彎路,先是從Hotmail到MSN Hotmail,再併入Windows Live,後來又因為互聯網戰略的搖擺,這個品牌也在不斷地更名中變得混亂。
微軟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其實,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對Hotmail做了很多改進,包括如何讓用戶更高效地處理郵件,並與垃圾郵件和灰色郵件不斷做鬥爭。」
但這並沒有阻止Hotmail市場份額的下滑。根據調研公司ComScore的數據,Hotmail雖然還佔據著最高的市場份額,但過去一年全球用戶
數已下降4%。Gmail的份額雖不及Hotmail及Yahoo!mail,但它一直處於上升的狀態。Gmail的思路是成為無縫整合谷歌所有服務的鑰
匙,它的用戶數也借此增加了17%。
不過,騰訊副總裁、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認為,「郵箱是否應該成為一個聚合平台,有待觀察。」
他在15年前發明了電子郵件客戶端軟件Foxmail,在2000年以12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博大並擔任管理層,5年後又隨著騰訊的收購而全面接管
QQ郵箱團隊,並創造了移動端的熱門產品微信。他認為在寬帶時代,郵箱適合以云存儲的方式來存儲郵件,並以頁面呈現,比當年流行的郵件客戶端軟件更方便。
同時,他認為,移動終端會成為未來郵件處理的主要設備。
微軟用Outlook取代Hotmail,目的之一就是想讓這項服務與移動設備得到充分兼容。「這是基於Windows
8系統級別的整合。例如把Microsoft Account與新浪微博連接後,聯繫人的更新會與Windows 8、Windows
Phone都進行同步,而不僅僅是Outlook.com。」Brian Hall說道。
Outlook和Windows 8採用了類似的UI設計風格—過去它被稱為Metro,但由於商標爭議而被改為了一個繞口的名稱「Windows 8 Style UI」。
Outlook或許是第一款將要被冠以Windows 8 Style UI的產品。微軟在下一代視窗產品Windows
8身上下了很大賭注,而在距離它正式發佈只有3個月之際,藉著Hotmail退役的大消息放出Outlook,多少有點別有用心的味道—順便為
Windows 8的上市做了預熱。用戶們對Outlook新UI的反響還不錯,甚至有人說因此更期待微軟的新操作系統了。
作為一家以軟件為贏利模式的商業公司,微軟在互聯網領域一直沒能找準方向。今年7月,微軟上市26年首次遭遇季度虧損,主要是受到它在2007年斥資
63億美元收購的網絡廣告公司aQuantive虧損的影響,谷歌也在2007年同一時期收購了同一性質的公司DoubleClick,它卻為後者帶去了
豐厚的利潤。去年,谷歌的廣告收入額是365億美元。2011財年,微軟在互聯網市場的收入僅為25億美元。
在即將上市的Windows 8中,微軟投入數十億美元建立的品牌Windows Live也將不復存在。一批Windows
Live服務在新的操作系統中將被稱為「應用」。微軟的付費搜索平台毫無起色,MSN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數年下滑;2011年3月,微軟甚至關閉了擁有
3000萬用戶的博客服務Live Spaces。
現在,微軟找到的突破點是郵箱。微軟Windows Live部門的主管Chris Jones稱:「我們認為是時候擴大電郵服務的邊界了。我們開發了新的電郵服務,將為用戶提供現代感的體驗。」
看起來微軟又做了一個功能大而全的互聯網產品。但它從Hotmail到Outlook,微軟在郵箱服務上的改進並沒有從本質上超越谷歌,後者先於它所做的一些決策已使其成為微軟在此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
Bhatia目前還在用Hotmail。對他來說,「Hotmail還是老樣子」,但同時,他也有擁有Gmail帳號。
競爭者通過迅速迭代讓產品成熟。就在Outlook上線的同一天,谷歌宣佈Gmail新增群組視頻聊天功能Google+ Hangout。新功能允許多名用戶共同觀看YouTube視頻,協作處理Google文檔,並在各自的屏幕上分享。
對於Hotmail的創始人Bhatia和Smith來說,這或許也是最後的告別儀式。
Bhatia沒有為之失落,但Hotmail的離去卻讓其他人有些傷感,包括微軟也是,畢竟「Hotmail是一個存在了將近16年的品牌」。
隨著Hotmail的告別,人們又想起兩位創始人來。從Outlook上線第二天開始,Bhatia就在慢慢回覆各種記者來信,直到1周後也沒有回完。
「Hotmail的名字仍然會被保留,你可以通過Hotmail賬號聯繫上我,它只是同樣支持Outlook平台而已。」在Bhatia看來,谷歌為郵箱服務帶來了新的規則,而微軟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以升級和重建品牌。他一點也不討厭這個改變,「事實上我很歡迎」。
對於用戶來說更是如此。8月5日,一位用戶在他的博客上寫道「在發現Outlook.com取代Hotmail之後,我註冊了三個Outlook的郵
箱地址,卻沒有將Hotmail的地址升級。我相信微軟不會徹底廢除這些地址,所以我會留住它,留住這個超過10年歷史的郵件地址,也是留住一段記憶。」
大概是為了安慰所有人,微軟表示:「我們沒有放棄Hotmail。對於Hotmail郵箱服務,它並沒有消失或者說告別,它卻是在不斷進步,是一個『升級』的過程,升級到了一個更優秀,更棒的郵箱服務。」
但每個人心裡都明白,Hotmail及其代表的互聯網時代已經永遠地逝去了。
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昨日警告,如果希臘被迫退出歐元區,其他國家將不可避免地隨之離開,歐元區會土崩瓦解。他還說,上周訪問羅馬期間,意大利的官員私下說支持他,但不能公開此事,因為意大利也面臨破產的風險,而且怕招致德國不滿。
據路透援引意大利全國電視網RAI的采訪內容,Varoufakis說,希臘債務問題必須被視為整個歐元區拒絕緊縮政策的一部分。他呼籲達成由歐洲投資銀行支持的大規模“新協議”,還明確提到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的債務問題同樣很危險。
“我要警告所有考慮將希臘從歐洲剔除的人,因為這很危險。在我們(離開)之後,誰會是下一個?葡萄牙?當意大利發現不可能還允許緊縮束縛時,會發生什麽?”
“意大利的官員來找我,我不能告訴你來自哪個大機構。他們告訴我,他們是支持我的,可又不能講出事實,因為意大利也面臨破產的風險,而且他們怕引起德國做出回應。”
“讓我們面對現實,意大利的債務形勢不可持續。”
Varoufakis說,希臘政府會提出歐洲扶持希臘的新方案,類似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那將需要歐洲投資銀行提供相當於目前投資額十倍的資金。
Varoufakis還說,如果歐洲繼續執行適得其反的緊縮政策,只會讓“那些仇恨歐洲民主”的人受益,比如希臘、法國和英國的極右政黨金色黎明(Golden Dawn)、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和英國獨立黨。
上周Varoufakis出訪了多個歐洲首都。另據路透報道稱,Varoufakis此行兩手空空,即使是左傾的法國和意大利也堅稱,希臘必須堅守承諾,拒絕任何債務減計。
上述報道提到,希臘政府上周五表示,不希望再通過與歐盟和IMF相關的救助協議獲得救助,但一位希臘官員稱,希望歐元區授權希臘發行更多的短期債券。該官員還透露,希臘正設法達成“過橋協議”,以保證在拿出新的債務和改革方案以前財力能維持政府運轉。
不過,從上周五歐元集團主席Jeroen Dijsselbloem的表態看,他並不接受短期融資的過橋協議。Dijsselbloem表示,本月16日是希臘申請延長國際救助協議的最後期限。要保證歐元區繼續給予金融支持,希臘新政府就要同意履行以改革換貸款的既定協議。
下圖展示了歐盟委員會預計的今年歐盟國家公共債務與GDP之比。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上面羅列了資金的走勢,包括銀行最後幾個月的信貸增加,shibor的上揚,和股市資金流進流出的方向。可以看得出來,12月的最後一段時間,資金反複炒作券商、地產、銀行、有色、機械後,最後集中到保險業,然後就開始撤退。從資金的布局來看,主力資金流出的時候,散戶的資金在進入。至少從目前來看,拉動指數股的一個階段結束了,散戶已經站崗。
這里面我們分析有兩大原因,一時指數成分股已經充分或者部分修複了低股指的缺口,並透支了券商和銀行股的利好;另一個因素是年末結算,需要資金撤出整複。
既然上層希望扶持慢牛,也就是說這一波行情可能只是盤中休息,主力資金需要洗一下盤面,讓超買的一些板塊平複。
從資金博弈的角度來說,一季度是資金釋放期,盤整時間不會太長,但有可能從其它的板塊切入,比如在2014年上半年一路上揚的醫療板塊、自動化裝備機械、軍工、it行業等等,或者被忽略的酒類、食品類,是否會重新切入炒作,這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從大宗商品下跌的角度考慮,一些由於成本下滑,而帶來的權益類股票是否值得一看。然後等散戶從指數股被洗後,有可能資金再回到藍籌股炒作。
這是目前能夠推測的行情。但從整個中國經濟和全球貨幣的博弈角度來說,2015年後期的股票市場能否持續,是要打一個問號的。但現在不忙下結論,我們繼續追蹤貨幣政策和資金走勢。
www.ott.ac
上周四,上海黃金交易所(SGE)國際板成功啟動,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SGEI)正式開業,SGE新標識同時啟用,SGE國際會員首筆交易撮合競價成功。這宣告了中國黃金市場對外開放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上海金”從此走向全球。瑞士MKS公司、匯豐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完成首筆撮合競價交易。
據悉有40家國際公司成為SGE的國際辦會員,不過具體名單並未公布。國際會員涵蓋了國際知名貴金屬冶煉公司和貴金屬交易所。其中較為知名的瑞士MKS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日內瓦的貴金屬交易集團,也在瑞士擁有大型帕姆普(PAMP)貴金屬冶煉廠。另外國際兩大冶煉公司Metalor Technologies和Heraeus也在會員名單之列。澳新銀行、渣打、匯豐控股等知名國際貴金屬交易銀行獲得會員席位,而標準銀行、摩根大通、珀斯造幣廠等也有望參與。
實物金定價黃金,對抗現金交割模式
國際煉廠和國際鑄幣廠以直接參與者加入SGEI交易將帶來良好的流動性和定價能力。SGEI有望成為倫敦場外市場(OTC)和紐約黃金期貨市場的強勁對手。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大量實物金湧入中國之後,未來的定價將不單單取決於紐約的期金交易和倫敦OTC交易。目前黃金主要的定價依然來自於現金交割模式。
SGE在36座城市有58座專用倉庫,其中55座用於儲存黃金,3座用於儲存白銀,金錠和金條由交易所統一調運配送。上海黃金交易所還專門設立了超千噸的自貿區黃金實物指定倉庫,為國際板交易提供交割、儲運服務,並提供“兩頭在外”的黃金實物轉口貿易服務。該倉庫位於上海市閘北區。
攜手香港金貿場,打造亞太金融市場中心地位
國際板啟動後,將吸引國際投資者和離岸人民幣資金參與到境內金融市場交易,增加離岸機構與在岸機構、離岸人民幣與在岸人民幣的融合,提升資金流通效率,加大黃金市場、利率市場和匯率市場的聯動,有力推動上海金融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有效發揮。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熙德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與上海黃金交易所建立直通車。同時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將於2015年開始在深圳前海建貴金屬專用倉庫。
此外,中國和香港金融機構正在考慮通過貴金屬鏈接模式來推動滬港通的執行。一旦成型的話,兩地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及影響力都將大大增強。
黃金戰略確定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
黃金國際板的推出不僅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中國黃金市場新的出發點,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聯席主席David Marsh表示中國過去6-7年來可能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增加了黃金儲備,黃金和人民幣在中國儲備的轉移也由此產生。
交易所所有產品以人民幣計價,隨著在岸投資者、在岸資金和離岸投資者、離岸資金的深度融合,將推動交易所交易價格從區域性的價格逐步向國際性的價格轉變,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民幣黃金計價基準。從中國金市的所有方面來看,無論是商業板塊還是官方板塊,黃金作為投資和未來貨幣的重要性已得到中國政府的明確暗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不忘初心,方見始終。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創業初期堅持不懈的創業者們
周一,早安!
創業是個“克堅攻難”的過程。在創業初期,都會面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與挑戰。但只要始終堅持“不忘初心,方見始終”的原則,創業就能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Ok,廢話不多說,下面是今天的黑馬早報。
1、馬雲:中國企業家要贏得全球尊重
昨天,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完成了換屆,柳傳誌卸任俱樂部主席,由馬雲接任新一輪主席。
在隨後的媒體溝通會上,剛剛就任中企俱樂部主席的馬雲發表演講並舉行了座談會。以下為馬雲溝通會上的部分觀點。
中國企業家群體要擔當起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贏得全球的尊重,必須要處理好四個關系——跟錢的關系,跟政府的關系,跟全球的關系,以及跟過去和未來的關系..
馬雲稱,最怕看到又有誰首富了,有7000億資產真的是社會對你的信任,首富首先是負責人的‘負’,你有資源、你有錢就得擔當這個責任,但是現在社會宣傳的角度、溝通的角度(不正確)。
承認去年浙商大會自己發起“四不”倡議,即不行賄、不欠薪、不逃稅、不侵權。同時,提醒企業家們要處理好政商關系,堅守底線,創造價值。
馬雲稱,每一位有誌於未來的企業家都應該思考,如何在未來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如何贏得尊重;不僅在國內贏得尊重,更在全球贏得尊重。
馬雲表示,“我做的重大決定跟錢都沒有關系,跟道德、價值觀有關。企業家群體必須有擔當、有責任。”
@戲子李Lee:反正你有錢,說什麽都有道理。
@火星網友:馬雲牌雞湯,你值得擁有。
@hls001:商人先從守法經營,遵守公德開始吧!
@D竹子CM:你網站上那麽多假貨 讓別人怎麽尊重你
@鐘鴻鈞:沒有說和消費者(客戶)的關系。。。
@紅蓮_KTXP:-怎麽成為受尊重的中國企業家 -靠關系
@石頭的軌跡1985:還掉了一個關系,就是跟假貨的關系!
2、搜索大不同,搜狗搜索上線明醫頻道
昨日晚間,搜狗CEO@王小川 微博中發布公開信稱,搜狗上線全新頻道-明醫搜索,即當用戶發起與醫療相關的搜索請求時,搜狗搜索優先展示非商業的、真實、權威的醫療信息,並引導至搜狗名醫頻道。
該頻道提供包括維基百科、知乎社區、學術期刊、丁香園等網站的權威內容,以及正規大型醫院、疾控中心、世衛組織及科研機構的專業內容,並與國外知名搜索公司合作提供國際前沿的英文學術論文。
@清華南都: 論做一個真正不作惡不做秀的技術公司的正確姿勢
@龔文祥:醫療搜索不是為了考驗人的判斷力或暫時下線廣告回避問題,搜索引擎的職責是幫助用戶獲取準確權威的內容。試用了一下搜狗明醫搜索,結果很不錯。
@段冬Arthur:用良心做企業。贊~
@王肇輝:小川的誠意!good!
@博派資本鄭蘭: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贊!
@互聯網俊明說:技術驅動型公司搜狗,推出“搜狗明醫”實力回應。試驗過後贊而轉之
@摩拜胡玉蘭:贊,如果這個能做到就真的太厲害了
@貝兒有個殼:有勇氣~這才是我想要的醫療搜索~專業幹凈的醫療搜索
3、小米華為都建門店 線下渠道成為國產手機新戰場
4月30日,“互聯網手機”小米在廣州高德置地開出第一家零售直營店“小米之家”。無獨有偶,從去年底開始,華為發布“千縣計劃”,樂視、360分別與迪信通、愛施德等賣場合作,中興終端CEO曾學忠同樣把今年定義為中興的“門店年”。
從GFK數據上看,2015年到2016年,智能手機在線銷量份額在20%-25%之間,而2016年第一季度在線占比為22%,在線銷售占比經過兩年猛漲進入平緩期,而手機廠商也逐漸把角力場轉移到線下。
@林俊柱:不是不支持國產,而是真的太爛了。用過一次怕了
@金水海灣:線上線下一樣沒貨 有意義嗎?
@芊妍:量產才是王道,沒貨再好不也白搭,希望能像步步高似的遍地開花
4、麥兜旅行網CEO周翔否認跑路
近日,成立於2014年的麥兜旅行網被傳跑路,麥兜旅行網創始人兼CEO周翔當日回應稱此消息為謠言。不過,有媒體指出,周翔的回應回避了資金鏈斷裂問題。
@JiangXY-love:不是跑路,能人去樓空嗎
@火星網友:看來資本寒冬的輻射很大啊,創業者都不易啊。
5、京東股權曝光:劉強東持股16.2% 卻有80.9%投票權
京東集團日前遞交給美國SEC的文件顯示,截止到2016年2月29日,京東集團一共擁有2,767,893,260股,而京東集團CEO劉強東通過Max Smart Limited直接持有449,444,989股,占股16.2%。
其中,Max Smart Limited持有投票權為71.5%。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股2%,有約9.3%的投票權,這部分投票權歸劉強東所有。這使得劉強東共擁有80.9%的投票權。而據此前,京東董事會批準的一項為期10年的薪酬計劃看,劉強東還將繼續領取9年的每年只有1元基本工資的工資。
@過眼雲煙:企鵝是最大贏家……坐享紅利 無須管理成本
@笑多了會懷孕:大股東都是老外,唉。
@魯領學子:這麽大的投票權,隨便都可以股權激勵自己,老劉真是打得好鍵盤!
6、江南春:分眾傳媒回A股很正確
對於江南春而言,“回家”的感覺不錯。
“分眾傳媒(002027)的模式是在中國獨創並成功的,美國投資者沒有這種生活環境很難理解其中的價值,所以分眾傳媒在2015年回歸A股是很正確的決定。”近期,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江南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總結了此次回歸之路。
並認為,中國主流都市的人群和中國投資者對分眾這種被動式生活空間媒體的價值會有更強的認同,同時寫字樓、公寓社區、影院這些核心資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分眾在份額上是絕對主導的,每天覆蓋2億-3億消費人群,這種價值中國資本市場更容易理解。
@火星網友:唐伯虎點秋香:美女是要對比的。
7、中概股被妖魔化 殼資源遭炒作
自去年以來,中概股頻現借殼A股上市。中概股回歸A股借殼所引起的暴富效應,讓二級市場展開對相關殼標的概念股的瘋狂追捧,背後的理由甚至是僅憑豐富的想象力。
“市值小、低負債、無基本面、實控人為自然人”多是中概股借殼標的的特征。這意味著掀開股價上漲的外衣,多數概念股的內里其實並不堪。而對博題材炒作的散戶投資者而言,風險不言而喻。而殼資源的瘋狂炒作也已被監管層關註。
@火星網友:殼資源的瘋狂炒作足以體現資本的本質。
8、全球首款全息柔性屏智能手機問世 屏幕可彎曲
近日,加拿大的人體媒體實驗室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款全息柔性智能手機,這款名為“HoloFlex”的設備可以將具有運動視差和立體效果的3D圖像呈現給多名用戶,同時還不需要他們戴3D眼鏡。當屏幕被掰彎時,用戶就出現在屏幕上,他們甚至還能看到對方。
@狠好笛琬:這個牛X,科技的力量就是強悍。
@睛幟白懷民應:看來不久之後就可以用3D手機了好棒。
@知萍純棟儒清:這會不會導致手機變得很軟啊?
@朗奇倪映:好期待這樣的手機可以用到生活中
9、蘋果iOS 10系統將增加智能家居功能
據外媒報道,一款“iHome”應用或將預置於iOS 10內,這款應用應該叫HomeKit,是蘋果於2014年發布的智能家居系統。目前蘋果已經測試許多與智能家具有關的設備,而且App Store內也有許多的第三方智能家具應用。
@周水貴:遲了,小米早兩年就布局了。
@Anthony_亦辰願意陪你 :只關心價格和小米比有沒有競爭力
@俊采懿範 :智能家居是個很大的市場,但是普及的話,還需要一段時間…
@只喝Coke的貓 :蘋果說我要做智能家居...小米連忙幫著公測...現在公測結束...該主角登場了哈...
10、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手機和腦癌沒半毛錢關系
外媒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對過去29年的數據進行的研究發現,盡管手機使用量大幅增加,但腦癌發病率卻並沒有增長。由此證明,手機和腦癌之間並沒有關系。
@火星網友:看來以後可以安心玩手機了
@半城花火:照這麽說當年BP機時代一定有不少腎癌
@UnluckyNinja:不會引發癌癥,但會暴露智商...
@樓下的保安:玩手機當然玩不出腦癌嘛,只會玩出頸椎病..
| ||||||
寶來證券前董事長白文正上週五 (2日)逝世滿2週年,遺孀魏明春接任寶來證副董事長,長子白介宇接任副總經理,並禮聘央行出身的林孝達坐鎮董事長,母子力穩經營權;然而,老牌紡織公司 廣豐賀家的老么賀鳴珩,在寶來證的持股與白家旗鼓相當,最近他表態將持續加碼,為後年董監改選布局。白家的寶來證經營權保衛戰,將提前開打。 上 週六(三日),已故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遺孀、寶來證副董事長魏明春,帶著二個兒子白介宇、白介人現身紀念白文正的登山活動,現場還有二、三百位身穿黃色、 印有「寶來人」T恤的員工。前年七月二日,白文正在澎湖墜海身亡後,魏明春母子力穩經營權至今,眼前一場風暴即將撲來。 魏明春上台致詞時不 捨流淚,令人動容,然而,就在籌辦這場紀念會之際,大股東賀鳴珩表達不滿寶來證保守表現,揚言繼續加碼持股,讓白家母子地位備受威脅。 據本 刊調查,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賀鳴珩,是寶來證最大的國內單一股東,持股僅次於二大外資股東,而與白家旗鼓相當。賀鳴珩的羅盛豐投資公司,持有寶來證券股票 五萬九千張、占二.七六%,掌有寶來證一席董事,持股雖略高於白家寶鼎投資的二.六五%,卻遠不及白家握有的五席董事。 白介宇小檔案 現職:寶來證券副總經理 生年:1980年 學歷: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心理雙學士 經 歷:2002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寶來證券實習,2009年進入寶來證券董事會 家庭:父親白文正(歿)為寶來集團創辦人,母親魏明春任寶來副 董,妻劉宛棠為寶來監察人法人代表 賀董心急 計謀併購 寶來證是白文正在一九八八年創立,最新經紀巿占率排名第六名, 今年一至五月稅後盈餘七億三千五百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四元,巿場名列第二,已算業界前段班,但賀鳴珩仍不滿意,對公司經營有很多想法。 賀 鳴珩對本刊說:「就像踢世足賽一樣,寶來證現有經營團隊只是把門守住,但若只在自己的半場防守,卻不跑到對手場子攻門,永遠不會得分。我要扮演第一個跑出 線的球員。」他最想衝出線攻下的是寶來證併購契機,他認為當務之急應請JP摩根等國際顧問公司,尋覓兩岸併購對象,發揮寶來證最大價值。 寶 來證分別控有國內管理總資產第一大的寶來投信五二%股權,及第一大期貨公司寶來曼氏期貨四五%股權。若能拿下寶來證,可連寶來曼氏期貨、寶來投信一併入 袋。 賀鳴珩小檔案 現職: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 生年:1961年 學歷:政大銀行系 畢、美國華盛頓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1985年畢業後進入期貨業,曾任瑞富羅盛豐期貨(已併入寶來期貨)董事長、期貨公會理事長、期貨交易所 董事等職 家庭:父親賀膺才為上市公司廣豐實業創辦人。已婚,目前為第3段婚姻 同業想買 遺孀不肯 事實 上,白文正過世前二個月,曾找過元大等幾家同業洽談合併可能性,但他身亡後,其他金融同業因顧忌昔日交情,避免落人「欺負孤兒寡母」口實,遲未表態。數月 前,終於有一家家族型金控上門向魏明春探詢:「有沒有意思要賣?」但魏明春回覆說:「我兒子(指白介宇)自己要經營,沒有要賣。」 一位券商 總經理分析:「國內有能力買寶來證就只有元大馬家、凱基老闆辜仲、富邦蔡家,買到的人絕對加分。」若由元大證併入,即可拉大與第二名凱基證的距離;反之, 凱基證則可扳倒元大證;若是第三名的富邦證出線,則可竄升一名。他認為,「同業先觀察白家與賀家談的狀況,再伺機而動。」 這點,賀鳴珩看得 很清楚,他說:「白家是好人,但是商場很凶險,元大馬家與中信辜家第二代打天下,打得滿身傷。寶來證最大股東是占了四一%的外資,其他都是小股,一旦有人 來搶,經營團隊哪裡來的錢買股權?大股東的股權不夠,就像走鋼索,最好是我和白家都加碼買股票。」 幹譙績效 布局改選 賀 鳴珩一席談話,點出白家手握寶來證經營權,持股卻不高的事實,他甚至暗批經營團隊沒有作為:「白總(白文正)在的時候,買賣中央產物保險及華僑銀行。但白 總走後的這二年來,寶來沒有做出重大決策、沒有買賣、重大事件發生,就等於是沒有經營權。」 賀鳴珩也積極布局後年寶來證董監改選。依據規 定,買進公司持股一○%超過一年,即可無上限徵求委託書,因此只要在明年四月前,他能掌握寶來證一○%股權,後年即可發動委託書大戰。 對 此,賀鳴珩不掩飾企圖,明白地說:「所有公司都有個共同的天敵:三年一次的董監改選,不可能永遠都不改選。花三十億元,就可買到寶來證一○%股權,我會越 投越多。」賀鳴珩友人說:「他獲家族支持,加碼寶來證實力大增。」 賀鳴珩算是寶來證「自己人」。二○○三年,他因欣賞「白文正很懂期貨」, 將自己於一九九八年開設的瑞富羅盛豐期貨,併入白文正的寶來期貨,成為寶來瑞富期貨;後來又與外資曼氏期貨合併為寶來曼氏期貨,經營重心都在期貨業。 以 賀鳴珩與白文正的交情,他對寶來證經營有意見,卻不直接跟白家溝通,如今竟公開表態,令白家母子芒刺在背,緊急啟動危機處理。 根據本刊了 解,寶來證本週將研擬董事與專業經理人共組經營委員會,企圖平息這場風波。 寶來證券股權結構 長子應戰 聯合陸商 白介宇也出面滅火澄清,他對本刊者說:「賀董對寶來的批評,我們虛心接受,但他的發言不太適當。要比雙方持股,單看表面上的數 字沒有意義。雖然寶鼎的持股沒有他多,但我個人持股加起來,雙方數字差很多,這沒什麼好講的…」 白介宇端出與中國知名大型證券商銀河證券簽 訂雙邊業務合作備忘錄(MOU)的成績單,雙方未來將在證券業務攜手合作。白介宇說:「在大陸布局上,有我在,怎麼可能讓大家失望,對不對!」 白 介宇信心滿滿,但他面對的賀鳴珩卻是商場老手。 賀家兄弟 加碼寶來 今年五十歲的賀鳴珩,出身廣豐賀家老么,父親賀膺 才自大陸撤退來台灣,在一九六九年創立廣豐實業,一九七六年掛牌上市交易。與聯華實業苗育秀、大成長城韓浩然等人同為山東省人,被外界稱作「山東幫」。 廣 豐早期以紡織為主,並以「來福牌」毛巾、床單在國內創下高市占率,在紡織業占有一席之地。這幾年紡織業式微,廣豐尋求轉型,跨足營建業、土地開發,一九九 六年到一九九八年間買進大量土地、建物,帳上資產擴充不少,引起市場派興趣,每二、三年就企圖挑戰經營權。廣豐光是持有廠房土地帳面價值,至少有四十一億 元。 目前廣豐由長子賀鳴玉掌舵,香港子公司大中華集團由三子賀鳴鐸主事,專做大宗物資如魚粉、黃豆、木薯等交易。 賀鳴珩友人 說:「賀家二個哥哥都支持他加碼寶來證,賀家與傳產老闆都很熟,後年寶來證董監改選將有好戲可看。」 成交爆量 硝煙已起 賀 鳴珩開第一槍,宣告寶來證經營權前哨戰開打,上週寶來證爆出近十萬張成交量,是近半年以來最大量。 一位金控高層指出:「寶來內部紛爭已浮上 檯面,其他家金控或券商老闆,都已經嗅到,只是,目前大家仍在測試寶來內部結構與實力,還沒摸清楚。從寶來爆出的成交大量,就可確定,各家老闆絕對會利用 這一波,參與這場遊戲。」 去年寶來證董監改選,只有白文正二房葉美麗浮出檯面,想爭取董事席位,當時白介宇有意接棒父親的董事長職位;然 而,葉美麗持股不多,最後是雷聲大雨點小,白家有驚無險度過。這次面對實力雄厚的賀鳴珩,以及其他蠢蠢欲動的金融同業,魏明春母子將有場硬仗要打。 最具併購題材的4券商 寶來證券:近日大股東、寶來期貨董事長賀鳴珩出面主張,寶來應評估公開招親,市場認為凱基、元大、富邦均有併 購實力。 金鼎證券:2009年底起,傳大股東開發金和張平沼家族有意售股,買家為群益證,但迄今未有具體進展,甚至傳出破局。 群 益證券:2010年3月正式合併安泰證金,目前傳有意併購金鼎證。 統一證券:去年中傳大股東統一集團有意售股,曾與元大、富邦等金控接觸, 但無下文;今年初統一重申若有好對象、好價格,不會放棄併購。 |
| ||||||
滙 控宣佈○九年全年業績,只賺58.34億美元,增長2%,未免令人失望。賺五十八億,係市場預期下限,好彩有一間摩根史丹利估滙控利潤係37.16億美 元,滙控仲可以安慰吓自己啫。翻查各大證券行嘅預測,大和證券真巴閉,預測利潤係57.97億美元,直情算係命中紅心。呢位大和分析員好似有個水晶球,或 者對滙控盤生意瞭如指掌,否則點會估到咁中o架。相形之下,最牛嗰位瑞銀分析員預測利潤係117.21億美元,與實際數字相差百分之一百,佢點樣計數嘅 呢!真係服咗佢。德意志估66.49億,瑞信估67.6億,算係不過不失,已經及格。 滙控利潤,毫無驚喜,股息當然唔會增加,散戶投資者唯 有耐心啲,睇吓紀勤所講之長期策略是否有效,紀勤話滙控努力增加存款,似乎與目前低利率環境作對,但係利率已經低到無可再低,唯一移動方向就係向上升,假 如伯南克加息嘅話,滙豐因為存款多,會首先得益,但幾時加息呢?大家都唔知,紀勤之言就係貼士,假如美國加息,滙豐最有利,加息之時,會有人追揸滙豐。如 果現時利率維持不變呢?滙控股價已經反映晒,欲升無力。好彩滙控嘅孳息率仍然唔錯,雖然只係三厘幾,買滙豐一手,勝於擺同樣銀碼嘅錢(約三萬四千港元)喺 滙豐儲蓄戶口! 不過有一位資深投資者/炒家A就叫左丁山睇定啲,唔好增持滙控,要等到佢下一次宣佈業績時,表現出穩定增長 先至追都未遲。佢有一套特別觀察方法:「嗱,滙控啲蘇格蘭大班素來低調、節儉,以前沈弼興建天比高為大班住宅,未免太揚,就發生咗佳寧事件,撥備甚巨;浦 偉士接班後,以節儉苦幹出名,在佢領導下,滙控遷冊順利,中方諒解,政治手腕一流,為滙控創製黃金時期;到咗龐約翰呢位鍾意威風嘅先生上場,收購美國 Household,埋下禍根至今未曾消腫。現在葛霖當政,主席在倫敦,行政總裁紀勤來港,做雙頭馬車,呢對配搭在○七年二月已經發出次按預警,但之後仍 然在北美輸到喊,好令人失望。紀勤來港上班之日,竟然有大隊滙豐職員在總行夾道歡迎,滙豐從來都冇咁樣突出個人o架!所以我有滙控股票,但有疑慮,要等紀 勤證明咗佢真係有料先!」 |
陳凱豐為紐約大學客座教授、紐約某宏觀對沖基金聯席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他此前曾擔任Amundi資產管理公司另類投資聯合主管,摩根斯坦利對沖基金投資團隊基金經理。他在90年代末在國家開發銀行從事國際金融工作。本訪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意見。
陳凱豐預計,基於凈利潤和股利,在市盈率不變情況下,明年美股有望漲9%~10%;美債仍有配置需求,收益率不會大幅上升;大宗商品主要是區間波動,再度暴跌可能不大。美聯儲在政策上不希望給市場太大波動,所以12月聲明中措辭用了非常過渡性質語言。
華爾街見聞:請您點評下美聯儲12月FOMC會議。
陳凱豐:與以往一樣,美聯儲不希望給市場太大波動,所以12月會議上措辭用了非常過渡性質的語言。不過,美聯儲沒有排除提早加息的可能,耶倫只是說未來兩次會議上不會有加息。然而,從以往情況看,美聯儲從未在其他國家經濟不佳的時候大幅激進加息,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美聯儲明年料將會加息,目前共識仍是明年6月。
華爾街見聞:美聯儲上輪加息過程中,並未讓長期借款成本大增,信貸環境沒成功收緊,誘發經濟危機。當前利率超低、收益率曲線平坦、美元升值、儲蓄過剩、通脹預期低、全球經濟疲軟,耶倫是否面臨同樣困境?
陳凱豐:美聯儲加息只能控制短期利率,無法直接控制長期利率。預期長期利率不會大幅走高。
華爾街見聞:目前歐央行QE的反對者似乎只有德國,如何看待QE?一旦實施QE,對整體市場影響如何?
陳凱豐:預計明年歐央行還是會實行QE的。雖然歐央行資產負債表最近有所回升,但較年初下降了約1/3,這是不好的事情,歐央行需要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不過,歐洲經濟不能單純靠QE來解決,財政政策改革必須同步推進。如果實施QE,預計對股市、債市還是利好。
華爾街見聞:中國央行降息,降準呼聲也在變高。近期A股市場非常強勁。怎麽看待央行政策和股市?對人民幣有什麽看法?
陳凱豐:預計中國政策還會偏寬松。最近國內股市非常“奇特”,從指數大漲到中小盤大跌。藍籌股大幅上漲是好事情,表明股市往長期價值投資方向靠攏。銀行股、保險股等藍籌股走勢健康,他們低估值、高股利,吸引資金湧入。對券商股持一定保留意見。央行降息更會促使資金往高股利方向走,因為股利相對更吸引人。
然而降息對人民幣幣值有影響。最近人民幣也貶了很多。不過這也不是特例,全球貨幣都在對美元貶值。人民幣貶值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央行希望看到的。
華爾街見聞:展望下明年主要資產走勢。
陳凱豐:美國股票方面,PE現在大概16~17,正常情況下,預計明年營業收入增長2%~3%,凈利潤增長7%~8%,再加上股利,明年美股有望上漲9%~10%。
預計明年美國債券市場,雖然不會有今年這麽好,但仍存在配置需求。預計長期國債利率相對比較穩定。
商品主要還是區間波動,不能指望持有商品有太多收益。但是經過這一輪暴跌,不認為還能繼續暴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