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能看透音樂椅遊戲嗎?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1927


巴黎:

Graham以巧妙的價值投資法解釋了1929年的地產為何會大跌,他說假如一個$10,000物業的除淨的租金收入是800,放 債錢銀行借6成,收取6厘年息,銀行便可以說較安全,因為interest cover是800/360= 2倍幾,即使租金收入大跌1/3,銀行亦有信心借貸人不會走路,因為租金仍足夠蓋過利息。

Graham說,假如那個物業是工廠、醫院...等專為某行業而建造,放債人便不能用上述方法,而是以一般的生意 Interest Cover計算,即較高和一個多年的紀錄去證明它的入息是穩固,能受考驗,足夠償還利息。

Graham 以一個8%的物業作例子,聰明的投資人定然會流口水,但是如果Graham的物業上升4倍至40,000而租值現仍是800,即只有2厘,這種情形的出 現,大多因利息下跌,做成資產價值上升,因現在的利息接近零,例如是0.5%,假如物業按9成,以如此低的利息,Interest Cover接近4倍,反而比原例子2倍幾還高,做成一般放債人"以為"是很安全。

隨Cup君和黃師傅都談捉大市走勢的重要,巴黎以為,談 易行難,因為你一旦不專注內在價值,你便很易墮入非常危險的境地,所有這類大市的波動,都是因為資金的流向,又其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利息的變化。例如現在物 業從10,000上升了2成,但你會估計利息會從6厘向下走,物業仍有上升的空間。這個時候,你的目光不會注重企業的盈利,而是自已的投入是否在熊市之 初,又或這個上升時機,會否持續和多久,你的進出是否夠迅速------這種態度,其實和玩音樂椅遊戲的原則都是相同,你的取勝率不會決定在勤力,因此你 是不可能確定你的可以比任何人高(勤力看年報、看行業統計數字、調查數字的真實性和勤力看音樂椅轉動是兩回事,當然有人認為後者也是非常有作用)。

價 值投資給人誤解成只著重基本因素,不注重時機,事實是價值投資非常注重時機,只是投資人是注重在不同時候、價值與價值關系的變化,每一間企業,應像超級市 場貨架的貨物,有一個與它價值對應的價格,即你不能單以業績良好、管治良好、年年賺錢,股價上升而買入股票,而是要買入一間價值高於價格的企業。

每次我買進的企業下跌,我和一般投機人一樣,有動搖的時候,所不同的是,價值投資人會重新驗證那企業的基本因素和買入時有沒有變動,假如沒有,我都會心安理得地繼續持有。

如果你不能持有一隻股票十年,你就連一分鐘也不要持有,即你一開始就不應買入,如果你在買入後即下跌而賣出,那你無論以任何原因作辯護,都不能遮掩你在玩音樂椅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73

诺基亚“免费”音乐强攻中国移动互联网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4/334790.html

得注意的是,诺基亚推出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有可能对运营商正迅猛增长的移动增值业务形成巨大冲击。
“免费”往往是打开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为了能尽快进入中 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诺基亚决定以“免费音乐”作为排头兵。

昨天,诺基亚宣布,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乐随享”音乐服务,这是诺基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诺基亚表示,在未来一年之内,消费者都可以在其 海量国内外曲库中免费并无限次下载正版音乐。

“乐随享”音乐服务中所包含的歌曲都包括了专辑设计等完整的信息,这是中国市场绝大多数数字音乐服务所不具备的,比较类似于运营商推出的收费业务 ——整曲音乐下载。

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消费者可以将音乐直接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或者个人电脑,这些音乐都可以永久保存,并能够在这些设备之间随意转存,这区别于国外大 多数数字音乐市场的订阅服务,用户不会受到任何数字版权限制(DRM Free)。

由于在国内音乐市场,相当大部分的业务仍然是没有版权的,诺基亚推出的免费正版音乐无疑将得到不少用户的欢迎和认可,诺基亚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积聚起 大量的数字音乐用户。这对于诺基亚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至关重要。

目前,诺基亚“乐随享”业务的本地合作伙伴为深圳市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SP上市公司A8电媒音乐控股有限公司 (00800.HK)的董事长兼CEO刘晓松。

包括环球唱片、索尼音乐娱乐公司、百代唱片集团和华纳唱片集团等音乐版权方都已经与诺基亚达成合作,向“乐随享”音乐服务开放他们的全球曲库。在中 国,四大华语独立唱片公司,包括太合麦田、华谊兄弟、上海天娱传媒和华动飞天也已签署授权协议,他们将提供数十万首音乐,并且每周都会增加新的曲目。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兼诺基亚中国副董事长邓元鋆表示,早在18个月前,“乐随享”服务就在全球其他市场推出,并且已经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他 表示,诺基亚的数字音乐服务推出以后,有可能超过苹果iTunes音乐服务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诺基亚推出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有可能对运营商正迅猛增长的移动增值业务形成巨大冲击。

目前,中国移动(00941.HK)和中国联通(600050.SH)都推出了整曲下载服务,中国移动的数字音乐业务被称为“无线音乐俱乐部”,中 国电信(00728.HK)也在2009年推出了这个业务。据中国联通数据部一位负责人介绍,数字音乐是最重要的3G业务之一,其中,彩铃和整曲下载又占 到了数字音乐收入的90%。

以中国移动为例,2009年,数字音乐已经成为中国移动最重要的增值业务之一,据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2009年,中国移动来 自数字音乐的收入就超过100亿元。

就在前不久,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还在应用程序商店上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了MM-Ovi。尽管是免费开路,诺基亚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来头不小,但面 临与运营商的竞争也并非一路坦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78

以“多元化”平衡“季节性” 华谊兄弟回购华谊音乐之考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8/wOMDAwMDE3OTUwOA.html
华谊兄弟影院终将落成。5月27日,记者从一位接近该公司高层的人士了解到,今年6月份,华谊兄弟(300027.SZ)影院板块中的第一家影院将 于在重庆开张,同时,与美国影业公司合作的《谍海风云》将一起走进华谊兄弟影院,杀入6月档期。去年登陆深圳创业板后,华谊兄弟感受到了季 节性困扰。最近三次财务报告中,一次出现亏损,一次营业收入收、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月中旬,华谊兄弟宣布完成回购华谊音乐51%的股 权。该公司副总经理、董秘胡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公司目前正着力于网络、海外市场以及销售终端市场的开拓,这些业务的开展日后将对公司的财务稳定, 产业链完整起到关键作用。2009年10月,华谊兄弟借创业板的东风成为国内影视娱乐第一股。该公司上市时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华谊兄弟的 资产总额为6.74亿余元,2006年至2008年,连续3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数。重大事项信息显示,公司创始人王中军和王中磊为新片投资贷款进行个 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成为常态。华谊兄弟一直受制于资金规模而无法进一步扩大影视作品的制作规模。而据公开信息显示,同一行业中影集团的资产 总额达28亿元。两者之间的差别有如舢板与轮船。随着文化产业振兴政策出台,文化产业融资开始解冻。国内大型影视文化企业中影集团、上影集 团、珠影集团上市的步伐进入操作阶段。同为民营企业的保利博纳明确将在两年内登陆纳斯达克。文化传媒行业分析员指出,华谊兄弟“第一股”的 竞争优势将随着同业上市越来越微弱。因此在资本市场上募集到12亿资金后,该公司立刻将其中6.2亿元募集资金补充到影视产品的翻倍生产中;另外1.3亿 元投入了终端市场院线影院的建设。华谊兄弟第一季报还预告,该公司二季度财务状况将继续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公司董秘胡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时表示:“华谊兄弟目前的业务类型仍以内容为主,难免受季节性影响。因此,公司将尽快推进板块业务多元化以稳定财务。”5月15日,华谊兄 弟在与陈天桥的盛大进行数次谈判后,宣布拟用公开发行股票超额募集的资金投资,回购华谊音乐51%股权,价款为3445万元。华谊兄弟收购 华谊音乐股权的可行性报告显示,华谊音乐在2008年度和2009年度分别出现52.3万余元以及926万元的亏损。华谊兄弟收购完成后,自2010年6 月1日起至2010年底,华谊音乐实现净利润目标为税后不低于385万元;在2011年度和2012年度,平均每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660万元。如果华谊 音乐相关年度实现净利润目标未实现,则实际控制人王中军和王中磊将以3445万元的价格吃下华谊音乐51%的股权,以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宣 布收购计划时,王中磊虽然也表示“近几年整个音乐行业比较低迷”,但透露公司将通过在海外举办华谊群星演唱会来增强盈利能力。“我们对实现 目标有信心的关键在于做渠道。”胡明表示。为了达到华谊音乐的年度实现净利润目标,华谊音乐将从传统的唱片业务转型做现场音乐,做演出,承办高端、大牌歌 手演唱会、客户见面会等。以此保证音乐板块能够带给公司稳定的收益。此外,华谊兄弟将从移动运营商那里接下华谊音乐的老业务数字音乐,歌库 将有大幅度增加。在内部分工上,华谊音乐还将承接整个华谊兄弟集团的影视歌曲运营。除了音乐,华谊兄弟的第二投资重点是院线渠道。胡明告诉 记者,今年6月,该公司旗下第一家影院将在重庆开张。第二家选址位于上海的影院预计也将在世博会结束后开张。电影院尚处于培育阶段,近年内在财务上暂时无 法对公司有所贡献,因此,华谊兄弟整体的营收、净利润目标仍将通过内容产品实现。“我们近期在海外市场的渠道拓展也有所变化。”胡明透露,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华谊兄弟已经从承包给当地公司发行、营销转变为国际部的营销团队亲自参与海外发行、营销,以此提高利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45

A8电媒音乐:我们正在创立唱片业发行的新规则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3/2MMDAwMDE5NzE2MQ.html

见习记者 潘青萍/文

2009年,A8音乐实现全年7.07亿元的营业额,2010年上半年营收3.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3%。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旗下音乐网平台30万的音乐曲库,6000首的月平均歌曲上传量,6.5万首原创歌曲,以及1.6万活跃音乐创作人的基础之上。

目前,刘晓松的A8电媒音乐已成为中国数字音乐的领头羊。

2000年创立A8音乐的前身——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SP(电信增值服务)业务时,当时的刘晓松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公司会走上数字音乐这条路。

2008年,A8音乐在港股上市,即募集到1.73亿港元资金,成为中国首只以音乐概念股上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唱片业不景气的当下,刘晓松带着A8音乐为原创音乐找到了另一条出口。

刘晓松认为A8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创立了唱片业发行的新规则,“未来的音乐一定是电子化的,由于成本高和盗版影响,传统的CD模式音乐发行大部分是亏损的,A8这种电子音乐模式,会取代传统的唱片公司成为主流的唱片发行商。”

初创时期:移动增值服务起家

A8 音乐并非刘晓松的初次创业。在此之前,他曾有过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信力德系统有限公司。舍弃了清华博士学位的刘晓松狠狠地抓住了这次创业机会,凭借着对 信力德公司的妥善经营,在上世纪90年代,他已具备了千万身家。初次创业,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更让他收获了信心。

之后,他 将信力德公司转让出去,并到美国进行了考察。“当时是1999年,国内互联网才刚刚全面兴起,而美国的宽带已经非常普及,手机也有非常多的应用,我当时就 意识到,未来十年,电信公司传统的语音业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结合的数字业务则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5月,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家公司就是A8音乐的前身。公司主要运营基于互联网的手机PIM(个人信息管理)业务,专注做SP(移动增值业务)。

随后国内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让华动飞天迎来了高速的发展。之后3年,华动飞天先后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CCTV-MTV音乐盛典、百事中国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无限增值服务,利用短信、彩信等业务,成为国内的大型SP之一。

然 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说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刘晓松曾表示:“在移动梦网出来前我们觉得移动增值业务非常有前途。”2000年12月,中国移动就已正式推 出了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梦网”业务,虽然SP的利润十分可观,但无线互联网行业的收入水平并不稳定,在运营商背后运作的华动飞天并没有机会进入行业金字塔 的塔尖。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晓松发现了彩铃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当时华动飞天在深圳当地的报纸上登了一个很小的广告,告知提供手机下载铃声,结果当天就有26万人次下载。于是,琳琅满目的铃声下载成了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向数字音乐公司转型

“做 SP时我们的业务增长很快,连续十四个月实现20%的增长,但是越是这样越觉得心慌,因为在整个无线增值的价值链中SP最缺乏核心竞争力,要想基业长青战 略转型势在必行。但SP的转型有其局限性,于是跟内容结合,不仅做一个发行平台、销售平台,而是新内容的原创平台就成为我们选择的方向。而做音乐是考虑到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电媒音乐必将是大势所趋等原因决定切入的。”尽管公司的长期发展,刘晓松决定转型。

2004年,华动飞天推出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互动平台(UGC),并正式更名为A8音乐,开始转型为数字音乐公司,通过在网上推广原创音乐和发行音乐作品,获得mp3下载和铃声下载的收益,并与原创作者分成。

然而,公司的转型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来自于员工的阻力,“A8转型的时候很多员工都不理解,因为在音乐方面都不在行,他们不想干,这个怎么办,那我一句话,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或者你就离开。”

由于很多业务部门跟音乐没有关系,一旦转型一些员工就没了用武之地。这次转型过程员工流失约15%。

但在确定转型后,A8音乐的路子也走得更坚定,并且获得了新加坡TDF资本、英特尔投资、JAFCO亚洲、三菱UFJ证券以及IDG五家风险投资商共2000万美元的投资,为公司手机音乐业务发展募集到了资金。

接下来,A8音乐开始扩大自己的步伐,率先和华纳、环球、索尼、BMG和百代五大唱片公司签约,获得对方正版音乐的网上下载代理权,掌握了庞大的电子音乐内容。

2005年,A8音乐与多普达携手,推出了无线音乐门户客户端A8 BOX;2006年,率先在中国提供互联网“正版音乐服务”;2007年,发起“原创中国音乐基地工程计划”。至此,A8音乐已经完全走上了一条以音乐创 作、音乐制作和数字发行为核心的原创音乐产业链的道路。在2007年,A8音乐的净利润是5500万元。

双重压力下逆势上市

2008年,在信息产业等部门对SP行业的监管趋紧,以及移动运营商自身对SP深度参与的双重压力下,内地的SP市场持续降温。

在这个大背景下,2008年6月12日,A8音乐在香港逆势上市,从而备受关注。这次港股上市创造了多项纪录:香港第一只数字音乐概念股;内地第一个以数字音乐概念上市的公司;上市创造的128倍超额认购是H股今年以来新股最高超额认购。

上市募集到1.73亿港元的资金,也成为A8音乐持续为业绩做出诸多突破的底牌。A8音乐将其投入到了潜在收购、提升互动平台、进一步开发A8音乐在线系统和3G技术业务整合这四个领域。

随 后,内地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正式宣布加盟A8音乐,担任其音乐艺术战略顾问,亲自为以A8音乐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优秀创作人做指导,也提高了A8在原创音乐 领域的声誉。而在刘晓松的计划中,“原创音乐基地产业园将提供原创音乐平台,任何有音乐才华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一展身手”。

在不可阻挡 的发展趋势之下,A8音乐收益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年达7亿元,较2007年飙升了147%。其中,音乐相关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70%达4.95亿 元,原创音乐收益较2007年增长了270%至1.83亿元。2009年净利润为1.02亿元,较08年增长27%。

后转型时期:B2C模式——从运营商背后走出来

目前,A8音乐已经成为我国数字音乐领域的领头羊。然而,A8音乐2010年的中期财报却不容乐观,截止2010年6月30止6个月,收入约3.58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23%;净利润人民币201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5%。

该财报表示,今年初,由于手机用户投诉相关移动增值服务的产品宣传误导及缺乏收费提示,移动增值服务的监管举措增加,拖累盈利下跌。

由此可知,A8音乐的非音乐业务仍然占据总收益的相当大比重。A8音乐表示,为对应盈利下跌,公司一方面已扩大与国际手机厂商的合作,期待营业额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已精简了移动增值服务30%的人手。

2009年,A8音乐将所有音乐及相关业务整合为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音乐云”业务,是一种B2C的业务模式。A8音乐将此作为集团的一个长期战略,旨在通过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集中空间来存储自己的音乐,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透过任何设备检索或收听音乐。

刘晓松认为:“A8音乐的长期发展策略是要建立一套B2C的业务模式并直接拥有自己的客户群。通过音乐云及A8 Box综合娱乐平台,集团将向用户提供以音乐和音乐相关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

刘晓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A8音乐要以内容为王。内容做得好就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特别想看、特别想听。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内容赢了,才能使产业发展起来。”

目 前,A8音乐仍处在后转型期,在新业务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年初推出的手机软件“开心听”,现已拥有近2千万手机用户。但A8音乐称,这个手机软件完全是 免费的,公司并未从上面盈利。“以前都是躲在运营商背后做个人收费业务,而目前公司更注重发展音乐云的用户体验及功能,短期目标为吸纳忠实用户,希望未来 与运营商合作的同时,自己也可以直接接触客户。我们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也吃过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借鉴的不多。”

据了解,音乐云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不会带来收益。面对移动增值服务行业竞争加剧、政策监管趋严,A8音乐将要如何在后转型期中实现中期财报里所承诺的改善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并使音乐云策略成为中国最出色以及最受欢迎的音乐服务,我们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11

唔俾音樂停 左丁山

2010-11-19  AD




 

聯繫匯率係特區 政府嘅聖牛,不能動搖,既然如此,我地講乜都冇用,九七之前,左丁山已主張脫鈎,依家一樣主張脫鈎,不過曾特首一日在位,一定冇得傾,且看下任特首嘅意願 如何。九七年金融風暴嘅後遺症係香港跌入downward spiral(下調旋渦),經歷六年通縮與高失業率,樓股大跌。○八年金融海嘯嘅後遺症係各國大印銀紙,尤其係美國,現時已有負利率、高通脹、樓股大升特 升嘅現象出現,此局面會持續起碼四年(○九至一二),直至美國經濟復甦,開始加息為止,專家估計美國要最快到咗二○一二年先至加息喎,故此著名投資作家對 左丁山講:「唔好咁快沽貨呀,沽咗買唔番!」股壇名嘴W問聽眾觀眾:「你地有冇嘢驚呀?」聽眾答:「有呀,驚買唔到貨!」有聯繫匯率呢個保護神坐鎮,保證 不加息,堅持負利率,港元與美元一齊下沉,難怪大家一齊跳舞。好似係○七年七月中啩,海嘯之前,花旗銀行總裁Prince對《金融時報》有一句名言:「音 樂仍未停,我地繼續跳舞!」呢位Prince先生就係咁跳舞變成跳樓,幾乎累死花旗銀行:(原文:But as long as the music is playing, you've got to get up and dance. We are still dancing)(上Google,打Chuck Prince Dancing,就有好多段稿講呢段──賓架逸事。)

一位讀者 Michael來電郵問,聯繫匯率脫鈎有人提,有沒有人提及將條「魚線」拉鬆?當然有啦,科大經濟學教授雷鼎鳴十一月十五日在《信報》發表文章,講熱錢流 入不難應付,講到一九六七年英鎊貶值前,就出現同樣問題,請Michael細讀,左丁山嘅學問差過雷教授好多皮,呢類問題最好問佢。

呢邊有 好多人繼續跳舞,嗰邊亦有人話要賣貨。大概越係老牌嘅投資者,就越係驚住音樂隨時停,新派投資者就認為有兩大因素唔准音樂停,其一係「直升機 伯」(Helicopter Ben)有佢主持聯儲局,美國會一路印銀紙,其二係香港聖牛唔郁得,話明跳舞,通宵達旦,直至情緒高漲到逼爆氣球為止。採中庸之道嘅馬主K就對左丁山講: 「我一於舊貨唔賣,新貨唔追!」冇貨呢?抵你眼紅兼寂寞!或者今個星期嚟講,中國盛傳加息,令股市大跌,會減少一啲眼紅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66

音樂與人生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354

巴黎:

最近看了一套"音樂與人生"的紀錄片,片中主角在11歲時的鋼琴演奏,技驚四坐,這個少年在17歲時說,他不會為比賽奪冠而演奏,因為那種演奏不會是音樂。

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句說話。

如果閣下買股票抱著要賺差價,跑勝大市,你為這個目的買股票,你將無法達成你的願望。你就像一個為勝利的演奏者,只會距離音樂愈來愈遠,因為你不知音樂是什麼,你也並不知股票是什麼!

只有在閣下知道,自已所付出的金錢,是在買入一間能年年賺錢的企業,才會是真正的投資,閣下才能如同真正的音樂家不再注意那計分牌,才能夠在別人離去這支股票時買入它。才能享受真正的好音樂,才能獲得投資真正的好回報!

如果你只著意自已的回報和大市的比較,那支股票是否有動力續升,你只會取笑在100元時所有已買入或打算買入宏利的人、和因AIG大輸的人,你從來不曉得為何有人能在26元時買入AIG,100元買入宏利,為何他們的回報能突然上升3成至1倍,而自已卻每賽皆北,因為:

-----愈想得到;愈感失去----

巴黎每當在自已的股票上升和下跌,要做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前,我都會問一個如同我從未持有那支股票時的問題一樣:

"這間公司是否正在賺非常吸引和合理的錢?"然後我會從新審視那間公司的經濟價值。

我不會問那個市場先生下一步會如何放置那個計分牌。



*AIG在一星期內上升25%至53元,創災後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

他是職業音樂家 更是經營天才

2011-5-9  TCW




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讓大老闆甘願等待六年,只為了說服他成為未來的接班人?又是怎麼樣的領導,在十三年內讓公司年營收變成四倍,達到四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兆四千萬元)的世界規模?日前以八十一歲辭世的索尼(Sony)前總裁大賀典雄,就是這麼一位經營天才。

有 「CD之父」之稱的大賀典雄,在索尼逾半世紀的時光,留下的儼然是一部影音科技的發展史。錄影機、隨身聽、雷射光碟CD,到PlayStation家用遊 戲主機,每項發明,都足以改變人類生活的樣貌。大賀不僅主導了影音產品的市場,更令人稱奇的,還有他身為職業音樂家的另一個面貌。大賀手上的指揮棒,從交 響樂團到影音科技王國,交錯出一曲人生傳奇。

回顧大賀的人生序曲,在靜岡縣的高級別墅中展開。生於一九三○年的大賀,父親是事業跨及海內外的木材商人,身為「富二代」的大賀,年少時期在戰爭中度過,「空襲警報響起的時候,我留在家裡彈鋼琴。」他從小立志成為音樂家,更以自己美聲的天分自豪。

他,是音響痴 蒐集零件,自己造擴音器

另 一方面,對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則打開大賀對音響設備的研究興趣。為聽黑膠唱片,買不到擴音器的大賀,索性向美國訂購迴路圖,從蒐集零件開始,自己用手工打 造。當這樣的音響癡看到東京通信工業(索尼前身)出品的錄音機滿是設計缺陷,年僅二十歲,代表學校東京藝術大學採購的大賀,竟跑到公司直接「客訴」。

他 列出的種種缺點引起索尼創辦人井深大、盛田昭夫兩人的高度興趣,大賀一從大學畢業,便力邀他加入公司。但大賀一心只想朝音樂發展,只簽下了特別契約便赴德 國深造。不死心的兩人一直與大賀保持聯絡,更鼓勵他「腳踏兩條船」,兼顧經營與音樂。將近六年過去,大賀才終於點頭成為索尼的正式員工。

同樣希望延攬大賀的,還包括山葉(Yamaha)的會長川上源一。「一開始只覺得是個氣燄囂張的年輕人,但一次次的談話,從鋼琴聊到引擎,才理解到他其實是凡事絕不低頭的女王蜂。」

一 九五九年,二十九歲的大賀,在索尼開啟了他人生波瀾起伏的間奏。跳過基層,直接空降成為製造部部長的大賀,白天管理手下一千名員工,晚上則在歌劇舞台上粉 墨登場。直到一次《費加洛婚禮》的演出,在後台打瞌睡的大賀差點錯過上台的時機,才讓他毅然將兒時的夢想擱置一旁,專心為索尼打拚。

他,是品牌痴 商標字母設計也反覆推敲

大 賀自視甚高,他的自信與鐵腕作風,讓他得到了「天生王者」的封號。他是索尼的品牌形象推手:從製造業走向國際品牌,大賀對於塑造索尼「觸動人心」的產品不 遺餘力。他取消沿用多時的公司代言玩偶,以黑、銀兩色表現產品高級質感。對於品牌商標Sony的四個字母,更是在大小粗細上反覆推敲,將其視為「公司最重 要的資產」,在十八年內經過六種版本,才停留在今日的樣貌。

他堅持開發制定索尼專屬的規格,在七○年代錄影帶規格大戰中,索尼領軍的Betamax慘敗給松下電器的VHS,但卻讓他領悟到自訂規格對於商品發展的重要。

其中與荷蘭飛利浦(Philips)合作開發的CD規格,便是由大賀一手促成。相對飛利浦堅持六十分鐘的標準長度,大賀則獨排眾議,主張一張CD要能完整收錄大部分的樂曲,應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七十五分鐘為標準,這個CD規格容量到今天仍沿用。

CD規格推出,索尼除了決定自行商品化,更挾著CBS.索尼唱片公司(CBS╱Sony Records)的優勢,從內容帶動CD的銷售,使音樂儲存正式脫離一百年前愛迪生留聲機開啟的類比格式,進而走向數位錄音的時代。

從 CD的成功經驗中,大賀認為硬體的開發,必然要和內容產業相結合,才有吸引消費者的誘因。也因此,不論是收購CBS成立索尼音樂,或者以三千億日圓天價買 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大賀毫不手軟。事後證明,大賀的眼光不但正確,更將索尼擴展到音樂、電影、以及遊戲機開發等事業版圖。

他,是音樂痴 捐十六億退休金蓋音樂廳

值 得一提的是,大賀與年長他二十二歲,「指揮界的國王」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在因緣際會下成了忘年之交。他們不但因為音樂而結識,更因為駕駛噴射機巡迴世界的共同興趣而熟稔,兩人在信件裡以機長、副機長互稱。CD 也在大師的背書下,率先發表在人們面前。

二○○三年大賀從索尼退休,生命的終章仍舊回歸到他畢生最愛的音樂。大賀與 鋼琴家妻子將索尼十六億日圓的退休金,全數捐獻給輕井澤,打造了可容納八百人的音樂廳。他原本計畫在五月四日親自指揮東京愛樂交響樂團,為東北大地震募款,如今卻是一個無法實現的承諾。

大 賀典雄充分體現日本企業家「士魂商才」的精神,既有知識分子的審美情趣,又有商人不可或缺的經營能力。他雖然以「自信家」著稱,但卻沒有將企業占為己有的 野心,這種純粹使索尼的兩位創辦人安心將心血交給一個毫不相干的年輕人,也讓大賀在音樂夢想之餘,揮灑出理想與現實相交融的快意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1

蝦米賣音樂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6953

向資深樂迷出售高品質數字音樂,蝦米試圖培養小圈子用戶的付費習慣。


  從大學就開始玩樂隊的王皓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的音樂夢想。畢業之初他為地下音樂做推廣和策劃,也在網上售賣樂器。那時候電商不成氣候,甚至還沒有支付寶,買家只能依靠銀行和郵局匯款,能用的物流也只有中鐵快運。
2003年王皓進入阿里巴巴,從程序開發到需求分析,基本上「把商業需求轉化實現」的事情都做過。三年後的一天他與同事閒聊,提到當時正值興盛的電驢 和BT,為什麼不可以做一個音樂的P2P?想法被肯定之後,王皓拉上幾個同事和同學,湊上積蓄,2007年4月份,蝦米網在杭州的一家居民樓中開始啟動。
資源共享是P2P的關鍵。「在當時的P2P論壇裡,有些網民會自己攢個服務器分享資源,除了回帖數量,他們得不到實際的好處」,王皓說。如果能夠給予經濟上的回報,既可以鼓勵共享,還可以保證質量,王皓認為這是一條雙贏的道路。
因為每一次下載都會產生費用的往來數據,蝦米網沒有利用諸如BT這樣現成的軟件,而是自己研發了一套P2P的系統。蝦米網最初的思路是付費P2P模 式。用戶在蝦米網上需要為每一次下載付出0.8元,而如果你是資源提供者,每當有一名用戶直接通過你的種子下載完一首歌,你可以得到0.2元的收入。 0.8元中一半的數額,王皓用於給唱片公司支付版權費,而蝦米網賺的則是剩下的兩毛錢。
「內容是蝦米網做得最用心的地方」,王皓說道。從創立開始,編輯就是蝦米網員工團隊中最大的組成部分。他們每天的工作是為每一張唱片蒐集到儘可能全面 的信息,再按照唱片行業的歷史規則,以專輯、音樂人和風格做出分類。積累到現在,僅僅是風格目錄下就已有將近200個分類。因為資料的齊全和細 緻,2008年11月蝦米網正式上線後,不到半年時間,王皓髮現已經有一批包括DJ和資深樂迷聚集了過來。
直到現在,口碑依然是蝦米網最為依賴的推廣模式。用戶在蝦米網提供的平台上試聽、下載音樂並進行評論,同時把自己擁有的資源上傳分享,蝦米播放器會根 據用戶的口味做出個性化推薦,一些小眾偏門的歌曲在這裡會受到蝦米們的推崇。王皓稱目前蝦米網已經有超過500萬的註冊用戶,蝦米網至今的推廣費用花費不 超過30萬,也從沒有投過硬廣。
從一開始,王皓就沒有選擇其他門戶和資源網站依靠廣告的盈利模式。蝦米網通過自己的虛擬貨幣「蝦幣」對用戶的流量行為進行關聯。每當用戶上傳整張專 輯,或者通過自己創作的精選集產生流量分發行為時,都可以獲得蝦幣獎勵,相應的這些蝦幣可以用於下載他們喜歡的音樂和購買虛擬道具。如果用戶不想那麼麻 煩,可以按照1:1的比例利用人民幣充值,這就成為了蝦米網的一部分收入來源。
蝦米網對每張專輯和歌曲都會進行過濾,以保證專輯的唯一性和歌曲質量,比如所有的下載音樂都是編碼率在192K以上的MP3—相比之下,百度MP3搜 索中最為常見的編碼率是128K,除此之外,諸如「Bloody Kisses」這樣的哥特金屬專輯,也只能在蝦米網找到全部歌曲。
目前產生下載行為的用戶佔蝦米總註冊用戶的千分之五,去年蝦米網來自音樂下載的收入只有40萬,但一些骨灰級的樂迷會把稀缺資源只留到蝦米。「這是一種氛圍,有不少歌曲是在其他網站上找不到的,資深用戶只會通過蝦幣來交換資源。」王皓說。
另一方面,如何獲得內容是蝦米網三年下來仍然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因為蝦米網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必須基於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版權。
從創立之初王皓就開始與唱片公司建立聯繫。對於國內中小型的唱片公司而言,能夠通過互聯網賺錢,而且是通過銷售分成而非廣告分成是他們意料之外的事 情。與這些唱片公司的談判過程都很順利:蝦米網每年會給每個公司支付保底版權費用,如果用戶下載量超過了保底數,蝦米網則會再按照每首歌曲的下載數量與唱 片公司進行分成。
對於國外的唱片公司,拿下版權的過程就艱難許多。對於版權這樣的核心價值而言,通常國內的代理商和分公司並沒有發言權,而許多和國內市場不同的版權規 則也會超出蝦米網的承受範圍。不斷的磨合需要付出極高的溝通成本。「有時候一家公司索要的版權費用就可以把蝦米網壓垮。」王皓說。
從蝦米網上線開始,王皓就不斷的面對法律糾紛,大部分唱片公司最後選擇和解並成為蝦米網的合作夥伴。但版權終歸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在這個問題徹底 解決之前,王皓仍然面臨著諸多限制,比如他們一個類似豆瓣電台的手機應用無法出現在iTunes App Store和Google Market當中。王皓承諾今年年底之前,蝦米網會引入一筆投資,實現全面正版化。「即使保底費會讓我們支付一大筆錢,甚至兩三年內都掙不回來,但這是必 須要解決的問題。」他說。
王皓預計今年音樂下載的收入能達到上百萬。但王皓並不打算只依靠下載盈利,事實上下載現在也賺不了太多錢,他以後還是打算發展云服務等新業務。
接下來王皓希望能夠開發其他的商業模式。三年下來,蝦米網的試聽用戶一直比下載用戶龐大許多,觀察到這個現象之後,蝦米網已經開始與包括手機、機頂盒 和車載播放器在內的各種渠道接觸,希望能夠通過個性定製從沒有下載習慣的用戶手中獲取收入。「你在辦公室聽到很喜歡的曲子,在車上也能播放,甚至回到家打 開電視,機頂盒也能知道你的口味。」甚至連生產抽水馬桶的廠家都找上門來尋求合作,王皓認為3G時代意味著音樂云服務的機會。
「不能在比自己還要窮的人身上去賺錢,這是在阿里巴巴學到的經驗。」王皓期望蝦米能夠改變如今唱片界的現狀,他認為互聯網並不一定是唱片公司的墳墓,只是它們需要適應消費習慣的改變。
創業四年的蝦米網也遇到了另一個大麻煩,如何讓員工在瑣碎繁雜的事務中保持原有的激情讓王皓覺得有些難辦。「他們大多熱愛音樂,但一件事情做得太多總會讓人喪失一些熱情。」王皓目前通過個人成長和轉崗的激勵措施,期望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其他的樂?趣。

聯繫編輯:[email protected]     

 

文|CBN記者 文姝琪
圖|SASH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0

數字音樂再「圈地」

http://www.p5w.net/newfortune/qianyan/201201/t4042539.htm

 儘管iTunes已經成為數字音樂行業中的「寡頭」,但並沒有阻止後起之秀如Spotify和Pandora等展開新的嘗試。成功圈地之後,探索穩定的盈利模式成為新秀們的當務之急。

  不知是否還有人懷念在音像製品店抓過耳機試聽的感覺,留戀拆開CD包裝的喜悅。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革新,這一切很快都會成為停留在記憶中的奢 侈,在網絡上獲得免費音樂成為既便利又經濟的選擇。當然,免費下載的行為本身無法創造直接的盈利,如何把用戶群變成利潤,就要看線上數字音樂商店的作為 了。
在眾多的數字音樂運營商中,蘋果的iTunes Store是毫無疑問的寡頭,壟斷了線上音樂消費近90%的市場份額,截至2010年2月24日,通過其在線購買的音樂數量突破了100億首。然 而,iTunes的盈利模式並非萬靈丹。微軟於2006年發佈便攜媒體播放器Zune,不管是外形、定價還是軟硬件封閉體系的設置都幾乎與 iPod和iTunes別無二致。由於缺乏超越蘋果的亮點,又無先發優勢,在苦苦支撐5年後,微軟於2011年10月宣佈停產Zune播放器,其服務將由 Windows Phone取代。
由此可見,在數字音樂世界中,即使有強大的背景,單純複製亦不能存活。但是,一家獨大的數字音樂領域遠沒有 達到充分競爭,低價甚至是免費的噱頭是網絡吸引消費者的終極招數。作為這一行業的後起之秀,Spotify和Pandora憑藉不同的核心優勢,轟轟烈烈 開始了新一輪的數字音樂「圈地」運動。

  「廣告+訂閱」模式的音樂實踐
  WEB 2.0時代,「廣告+訂閱」模式大行其道,如今在線音樂商店的後起之秀們試圖證明,這一邏輯在數字音樂領域同樣適用,Spotify和Pandora都依靠免費服務構建用戶群體,並以此為基礎積極吸引訂閱用戶。
Spotify於2006年在瑞典成立,用戶可以免費收聽由Spotify出資購買版權的音樂,註冊後的6個月內,收聽時間為每月20小時,此後的限時 為每月10小時,並且每首歌播放不能超過5次。儘管Spotify內嵌廣告,但顯然免費的服務對數字音樂受眾有著極大的吸引力。2008年,在唱片業收入 狂跌的大形勢之下,Spotify成功說服環球、索尼、百代及Merlin四大唱片公司免費提供全部音樂曲目向Spotify開放。如今,Spotify 被指擁有最全的音樂庫,共收攬1500萬首歌曲,並且這些音樂都是有合法版權的。當然,Spotify也提供收費訂閱,4.99美元的包月套餐支持不受任 何限制的音樂欣賞,並且免受廣告的「干擾」;9.99美元的包月套餐則可享受跨平台的支持甚至離線收聽。
Spotify曾試圖進入 iPhone平台未果。2009年,Spotify獲得李嘉誠的5000萬美元投資,之後其通過李氏旗下的網絡運營商Three來運營拓寬手機應用業務。 2011年,Spotify進入美國市場,9月22日Facebook在F8大會上宣佈與Spotify展開合作,一週後其增加了100萬新用戶,月註冊 用戶達到450萬人(附圖)。


相對於Spotify對傳統音樂商品的靈活包裝,同樣貫徹「廣告+訂閱」模式的 Pandora則專注於打造一個全新的「電台」概念,其所提供的「自動音樂推薦系統」服務由音樂基因組計劃管理。用戶輸入自己喜歡的歌曲或藝人名,該服務 將播放與之曲風類似的歌曲。用戶對於每首歌的反饋或評價,會影響Pandora之後的歌曲選擇。而收聽的過程中,用戶也可以通過多個在線銷售商 (Amazon.com或iTunes)購買歌曲,Pandora通過與在線經銷商的分成獲得附加利潤。截至2011年7月,Pandora擁有註冊用戶 超過9000萬,活躍用戶超過3700萬,其中70%以上為手機用戶。

  盈利之惑
  Spotify有李嘉誠的大筆投 資,Pandora擁有廣泛的用戶群並率先完成了IPO, iTunes身後是蘋果這個大靠山,而曾經的Zune背靠的也是財力雄厚的微軟帝國。總體來說,線上音樂商店是一項需要巨大前期投入的生意,在初期用戶規 模不大的情況下,仍然需要斥巨資購買音樂版權、簽約獨家唱片等,這樣才能構築起一個產業生態的良性循環。擺在後起之秀面前的當務之急即是,如何改變只賺吆 喝不賺錢的尷尬現實,搭建穩定的盈利模式。
Spotify的運營情況並不樂觀,2010年虧損嚴重,據《紐約時報》披露高達2650萬英 鎊,2009年的虧損為1660萬英鎊。雖然Spotify的運營模式看起來是最符合目前市場生態的,然而iTunes的絕對主導地位決定 了,Spotify要另闢蹊徑並不容易。而Spotify也在公告中表示,其在歐洲市場的廣告收入及付費用戶數量都增長迅速,2010年6320萬英鎊的 運營收入比2009年的1130萬英鎊增長了近5倍。但是,與其他數字音樂流媒體面臨的問題相同,沉重的音樂版權費的大幅上升使得營業收入入不敷出。
Pandora的盈利能力同樣也處於尷尬境地。儘管Pandora於2011年6月完成IPO, 但仍處於虧損狀態,過去三個財年的總虧損達4670萬美元。雖然差異化的路線使得Pandora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與大量的用戶群,然而其盈利能力卻一直不 被看好,有分析師預計,在2014財年以前Pandora的用戶增長並不能轉化為利潤。正因為如此,上市以來,Pandora的股價已經下跌了11%。雖 然2011年三季度披露的財報顯示Pandora已經開始盈利,但是63萬美元的數額實在是杯水車薪,尚不知是否曇花一現(附表)。


微薄的利潤逼迫各運營商絞盡腦汁拓寬渠道。Pandora已與福特、奔馳及Mini達成協 議,通過智能手機將其應用到車載電台。這一目標市場與Pandora的電台屬性極為契合,雖然汽車製造商會再分一杯羹,但是Pandora寄希望於通過這 一改變,提升訂閱的盈利能力。而Spotify的CEO丹尼爾·埃克也曾透露出對電台的興趣,稱將推出Spotify廣播服務。儘管Pandora曾表示 Spotify進入美國市場並不對其構成直接競爭,並且強調自身「全新電台」的性質,但是面對同一個市場和各種業務渠道的重合,數字音樂市場或將進入一小 輪新的混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5

Spotify:拯救音樂王國的使徒?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1510337804/

Spotify的盈利主要來自音樂間的廣告,但它需要提高分成比例來挽留更多的音樂人。2010年Spotify稅前虧損達到2650萬英鎊,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絡改變了音樂產業,同時幾乎摧毀了唱片業。1999年,非法下載站點納普斯特(Napster)差點令唱片業分崩離析。兩年後,iTunes出現,幾乎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音樂數字化不可阻擋的頭一個十年裡,音樂業一直在期盼一個救世主——一位可以重塑音樂產業鏈、將唱片業從盜版音樂和iTunes中解救出來的人。

瑞典人丹尼爾·埃克(Daniel Ek),正是那一個被默默等待的人。這個28歲的謝頂小夥子,創建的數字音樂服務公司Spotify正試圖讓正版音樂重回主流視野。雖然也曾熱衷於從納普斯特下載甲殼蟲和齊柏林飛艇,但現在,埃克被《福布斯》雜誌一月刊評為音樂領域最重要的人物——可以拯救音樂於危難的人。

Spotify是否能完成互聯網對自我的救贖?

比盜版更便捷

音樂發燒友瞿婧宇最近有點愁。這位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音樂產業系的碩士,回上海之後竟然找不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音樂播放器。她慣用Spotify。「方便之處在於不用下載,按需點擊收聽。免費、正版、音效好、速度快。曲庫齊全,便於分享」。

瞿婧宇說的這個Spotify,由丹尼爾·埃克開發於2006年,在歐洲的部分地區獲得了極大的轟動,去年剛剛登陸美國。簡單地說,它是一項「自助式」音樂服務。通過流媒體技術,用戶只需要點擊鏈接就可以免費收聽1500多萬首歌曲。而它的盈利主要來自音樂間的廣告。當然,如果你想靜心聽音樂,也可以花費4.99英鎊成為高級訂閱客戶,擺脫煩心的廣告;也可以花費9.99英鎊成為頂級訂閱客戶,以便在移動設備上進行流媒體點播和儲存歌曲。

這種比下載更「溫和」的獲取方式獲得了各大唱片公司的支持。從2008年起,華納、環球、索尼、EMI等都為其提供正版音樂,這讓它擁有了全歐洲最完整的音樂庫。四大唱片公司認為,面對源源不絕的非法下載,還不如把曲庫免費開放,通過Spotify的增值服務增加用戶黏性,並從中獲利。當然,作為回報,Spotify授予四大唱片公司一定的股權。

環球音樂集團的數字部門經理羅布·韋爾斯稱讚Spotify,說他們找到了一條途徑讓新一代年輕人再次為音樂埋單。超過三分之一的Spotify聽眾的年齡都在24歲以下,這一人群通常不會為音樂付錢。也就是說,Spotify潛移默化地將非付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那麼,唱片公司賺的這些錢都是額外的錢了。」韋爾斯說。

Spotify並不是唯一的在線音樂提供者。但相較於Last.FM、潘多拉、MOG等,其提供了獨特的用戶體驗,特別是去年與Facebook結盟後。首先,Spotify提供了第三方軟件市場,比如可以建立試聽室應用,邀請朋友搞一個「云派對」;還可以邀人參與音樂評比,增加互動性。其次,「Spotify個性化的播放列表建立了其社區分享的核心內容。」瞿婧宇說,「如果我覺得這50首歌是2011年我最喜歡的歌,做成列表之後,Facebook上的朋友都可以看見,你也可以看見朋友的。你喜歡的音樂媒體、網站、博客都可以鏈接Spotify,做成媒體年度十佳歌曲之類的播放列表。」

目前,Spotify的註冊用戶已經達到1000萬人,其中300萬人為付費用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10個月內,它增加了200萬付費客戶,增長速度驚人。《福布斯》雜誌如此評價Spotify:它像iTunes一樣快速,像納普斯特一樣量大,又像潘多拉一樣便宜,沒有理由不吸引人。丹尼爾則這樣解釋Spotify的快速增長之道:「只要把付費音樂做得比盜版還便捷,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盜版,特別是非法下載一直是唱片業的噩夢。上世紀90年代,肖恩·范寧和肖恩·帕克創建的非法下載網站納普斯特嚴重地衝擊了唱片產業。而iTunes的出現令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單曲而不是CD,而CD是這個行業的血液。

《福布斯》認為,Spotify的橫空出世拯救了音樂產業,重新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系統。流媒體播放不僅取代了傳統模式的網上下載,完整的曲庫和創新的收費模式便於增強用戶的向心力。2010年,英國牛津大學頒佈了一項舉措:在學生公寓和圖書館、自習室等公共區域封堵了Spotify,原因是它佔用過多帶寬,卻引來學生的集體抗議。「在更好的軟件出來前,用過它的人就很難戒掉了。」瞿婧宇說。

Spotify的阿喀琉斯之踵

丹尼爾自信,Spotify可以拯救唱片行業,但音樂人恐怕不那麼認為。踏入2012年,你依舊無法在Spotify上聽到酷玩樂隊的新專輯《Mylo Xyloto》。截至去年12月26日,這張大熱專輯在美國已經累計售出96萬餘張,其中付費下載佔56.3%,CD佔45.4%。黑鑰樂團和賈斯汀·比伯也對Spotify提出了異議,理由與酷玩樂隊一樣:支付給音樂家的報酬太過低廉了。

舉個例子,為賺到每月最低工資1160美元,一個音樂人需要賣出143張CD。但如果以Spotify計算,則需要超過400萬次的收聽量。這是什麼概念呢?達到400萬次收聽量,除非你碰巧是Lady Gaga。但Lady Gaga的遭遇更為極端,那張著名的《Poker Face》在Spotify上連續五個月排名最受歡迎的專輯,播放次數達到100萬次,但Lady Gaga從中獲取的收入僅為167美元。

樂隊Uniform Motion比較了音樂人在不同的音樂產品服務上獲得的收入,發現音樂支付服務的報酬低得難以置信。一張專輯通過iTunes獲得需要8.59美元;亞馬遜為6.8美元;直接下載為3.09美元;Spotify收聽僅需要 0.04美元。在早前結束的「數字音樂論壇」上,MOG的移動產品主管阿努·柯克就直言,音樂人不能從熱門的音樂服務中受益,這不僅違背了Spotify對唱片業的公然許諾,也將摧毀雙方的盟約關係。

去年年底,音樂發行商 STHoldings宣佈將旗下的200多個唱片廠牌的歌曲從Spotify撤下,理由是後者沒有支付他們足夠的使用費用。STHoldings是英國一家數字內容與唱片發行管理公司。他們詢問了238家廠牌,是否還願意把它們的產品留在Spotify上,結果僅有四家點頭說「yes」。大多數的廠牌認為,在線音樂服務的開發讓他們的音樂變成了廉價的日用品。

「在線音樂為我們所關注的上百萬聽眾提供了試聽的服務,推廣了我們的音樂,但是這項服務蠶食了更多的傳統數字音樂服務的利益。NPD Group(市場調研機構)和NARM(唱片銷售協會)的最新調查報告都證實了我們的擔心。」STHoldings發表公告稱。

據調查,37%的音樂發燒友(以及46%的普通音樂愛好者)認為可以在線聽音樂就意味著他們不是那麼必要買下這些歌曲。只有23%的普通音樂愛好者承認他們現在買的唱片比原來要多。「版權費如此低廉,如果因在線音樂而損失唱片銷售帶來的利潤,這是不值得的。」爵士古典廠牌Mode Records公司的主腦布萊恩·勃蘭特表示,就目前而言,Spotify的模式對於獨立廠牌來說並不能帶來經濟效益。而U2樂隊的經紀人保羅也認為,就目前而言,Spotify對於音樂人更像一個宣傳平台,而不是盈利方式,「我們不是直接從這兒賺錢」。

雖然聽到了諸多抱怨,但丹尼爾堅持Spotify會為唱片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現在我們已經說服了上百萬的聽眾花錢來購買音樂,而不是非法地下載。對於歌手,他們能從我們這得到可觀的回報。隨著Spotify的成長,利潤自然也會增加。自從Spotify三年前誕生,我們為版權所有者賺取了超過150萬美元,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是歐洲第二大的數字音樂的利潤來源了。」

這段話幾乎是丹尼爾目前應對質疑的唯一武器。當金屬硬核廠牌Century Media和爵士古典廠牌Mode Records離去時,他幾乎套用了同樣的發言。Spotify的麻煩在於,它需要提高分成比例來挽留更多的音樂人。但財務狀況卻不容樂觀。公司2010年營收同比增長5倍,至6320萬英鎊。但稅前虧損則達到2650萬英鎊,高於上年同期的1610萬英鎊。

丹尼爾還能暫穩陣腳的原因在於,他手握四大唱片公司的音樂版權,並且完成了多輪融資。其最大的憂慮在於,最初獲得的音樂版權將在兩年後到期,丹尼爾需要支付足夠的資金來防止唱片公司的倒戈,他必須將Spotify變得更強,比如開發更多的增值服務,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並最終讓任何唱片公司無法承受失去它的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