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平安保险参与世纪供股 汇丰无再融资需要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090316/06385978907.shtml


  明报报道,汇丰控股(40,1.75,4.58%)(00005)宣布历来最大型的供股集资后,股价持续下滑,市值如江河日下。汇丰集团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表示,在供股进行期间,股价的波动增加实属无可避免,但希望投资者可静下心来,将焦点放在汇丰中长期的增长实力上。

  他又强调,在今次供股之后,看不到汇丰有任何再集资的需要。

  与此同时,继本港富豪外,内地投资者亦参与汇丰是次的世纪供股,平安保险(02318)发言人昨响应本报查询时指出,平保手持一定数量的汇丰股份,亦决定参与供股;被问及平保会否参与供股分包销时,发言人则表示,未收到这方面消息。

  曾就U盘狂泻 查询港交所

  接近包销银行消息指出,汇丰今次177亿美元(约1,381亿港元)的供股,机构投资者认购反应理想,应可全部出售,意味即使散户完全不参与供股,亦不会有问题。

  汇丰在宣布供股后,在香港上周一收市后竞价时段(俗称“U盘”)暴泻至33元,事件令港交所暂撤U盘交易机制。对于香港的处理手法,葛霖在伦敦接受本报访问表示,明显地对整体市场利益而言,是需要一个透明及公开的机制。

  汇丰执行董事霍嘉治(Sandy Flockhart)则表示,汇丰曾就事件向港交所作出查询,但是否作出调查及处理方法,则是由港交所决定。

  对于汇丰决定大规模供股,加上股价急泻,伤了不少香港散户对汇丰的信心。葛霖再次强调“对汇丰而言,无论是过去或未来,都没有一个地方会较香港 重要”,他指汇丰对香港一向有很大的承担,亦希望投资者能留意汇丰的基本因素。“供股进行中,股价可能比较波动,我想强调的是,希望大家能关注我们的基 础,看看汇丰中长期的增长动力,看看汇丰如何负责任的处理汇丰融资,然后想想当全球走出金融危机,有那家银行可跟汇丰媲美。”

  盼投资者聚焦中长期增长

  是次汇丰供股,不断有不利消息传出,加上汇丰高层又四出会见投资者,例如财务总监范智廉(Douglas Flint)来港短短两日,估计与逾20家机构投资者会面,问及这是否反映认购反应未如理想,葛霖坦言,汇丰22年来再作供股,金额高达177亿美元,作 为管理层理应向投资者解画,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与供股反应无关。

  过去两周会见了不少大型投资者的葛霖表示,投资者最为忧虑的,除了是汇丰融资的前景外,亦担心汇丰欧洲业务会否受到影响,亚洲增长放缓影响集团盈利等。他表示,在汇丰表明终止汇融的处理之后,已与当地业务划清界线,未来盈利受到的影响将在银行管理之内。

  至于英国方面,他表示当地经济无疑出现衰退,但不代表银行便没事可做,过去两年汇丰专挑一些高质素的按揭贷款承造,加上不少银行退出英国市场,汇丰亦可以择肥而噬。

  葛霖又指出,明白投资者忧虑亚洲的经济前景,会受到美国衰退所拖累,但今年亚洲(日本除外)的经济增长仍有4.5%,远较欧美情况为佳,而日后若经济复苏,亚洲亦可以较欧美市场更早踏出阴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44

寫精品文章需要更多資料-致黃偉康先生


今日看都市日報,閱到黃偉康先生的專欄,確實文筆不錯,文章錄之如下:

不進則退 時日無多  
 
 

溫總一句「不進則退」迴響極大,粗略計算,昨日有近30篇專欄以此作文章主線,其中一篇是來自本人。雖則如此,但有多少投資者會反思?尤其是當中信泰富(267)昨日急升16%,而市場仍不知所為何事時,溫總的肺腑之言似乎已被投資者拋諸腦後。

以中信泰富作為印證香港金融市場不進則退的例子,絕對是不二之選。還記得02年摩根大通發表了標題為「Time is running out」,中文可譯為「時日無多」的研究報告,內容指不少紅籌公司業績不佳,已令投資者失去耐性,報告指如果各紅籌公司不進行大規模改革行動,最終紅籌股 會步向沒落。

紅籌股在90年代開始在香港的股票市場出現,而高潮則在北京控股(392)招股的時候,創下1200倍超額認購的紀錄時出現,但很快紅籌股亦步向失落的八年,直至2005年才重新展現色彩。

最具特色,同時在90年代最吸引投資者的紅籌股,為一些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紅籌公司,先把不同種類的業務包裝在一起,再以地方政府的對外融資窗口作為賣 點,令投資者相信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區的業務,將來會源源不絕注入這些公司,所以就算明知管理不完善,企業狀況千瘡百孔,亦會在注資憧憬下,將所有負面 消息忘掉。當然最後不少投資者要付上沉重的代價。

結果這些在90年代末期,在香港叱吒風雲的紅籌股紛紛進行改革,結果最先取得成功應該是招商局國際(144)及華潤創業(291),但想不到最失敗的居然 是中信泰富。歸納招商局國際及華創成功的原因,其實簡單不過,就是先定立集團目標,才再借助母公司資源,將企業發展重新納入正軌。

所以,大家不會從招商局及華創的業績中,找到任何因衍生工具投資而錄得虧損的數據,同時到了現在,其股價之升跌,亦不會源於母公司,而是本身業務表現。所 以,當中信泰富仍然活在母公司護蔭下,很難相信可以就此重納正軌。當然,在既有問題仍未解決的情況下,現在去判斷中信泰富是否可以洗心革面,成功地撥亂反 正,仍是言之尚早,但既然如此,股價又有何支持,可以在短短兩日間,急升超過兩成?

與此同時,當大家看到各紅籌股在過去十多年的興衰後,不妨反思,繼續只要求中央給予好處,但又不想辦法提升競爭能力,香港金融市場還有甚麼可取之處?我真 的不希望他朝有一份標題為「Time is running out」的研究報告,主角會是香港金融市場。 (逢周二及周三見報)

灝天金融研究部主管

greatsoup:

看來他真的有花心機去寫一篇文章,有真的找過資料,但是肯定沒看過太多中文資料。

據馮邦彥先生的「香港金融業百年」一書稱,其定義如下:

紅籌股,根據業內人士的定義,是指在香港及內地註冊,由中國資本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本30%以上股份,即中資企業擁有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份,其主要特點是公司的控制權掌握在中資手中,業務則集中於中國及內地,或兩者兼而有之。

其實香港第一隻紅籌股是航天控股(31)。該公司原名為康力投資,在1973年由柯俊文創立,主要是生產電子產品,在1981年8月香港股市高潮上市。其後因負債過多,加上中英前景不明,故陷入財政危機,最後由華潤及中銀注入4.73億港元拯救,換得67%股權。1993年轉讓予現股東,易至現名。

其後紅籌股有嘉華銀行(183,後易名中信嘉華,已私有化)、有聯世界(270,後易名粵海投資)、友聯銀行(349、現名工銀亞洲),方法如康力投資,不敘。


第一隻買靚殼上市的紅籌為購入華盛國際的越秀投資(123)。真正上市是招商局海虹(144),在1992年上市。現時最成功當然是941啦。


1990年代最吸引的紅籌股,當然是首長系及中信泰富啦,是不是地方企業,大家心照。

所以是不是十年吧,大家明白。要多做功課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79

我賺錢,但我需要錢-勤加緣(2366)


記得前一陣子,有位人兄和我打賭。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861


謙仔:


greatsoup兄,

你的意見有參考價值,亦值得細味.但話時話,大牛市中,大部分股票都升十倍八倍.

事實勝雄辯,我揀2366和你鍾愛的533比較,看看哪隻的升幅較好.以09年底為限.533現價:0.98元;2366現價:1.27元.

兩隻股票都係華資富豪,股東背境相似,主要業務亦集中內地.

輸咗請飲茶,如何?


greatsoup:


.....
這兩隻股有一些分別,2366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隻有約30%,股東背景有華資大亨及外國傳媒巨頭,加上缺水,另外要錢做大,未來派息定不會太高,或會有集資需要。

但533略嫌保守,但現金充足,現金流強,大股東家族有錢,加上股權集中,如果價格合適,未來私有化機會較高,但是增長空間絕不會較2366多。


....


結果讓我猜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17/LTN20081117128_C.pdf


公司盈利大增56%,至2.18億港元,現金稍增,但銀行貸款劇增,亦可見錢流入無形資產上。


另外不派息,改以10送1紅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9/LTN20090429089_C.pdf


公司向兩批人等發行本金額共1.5億港元可換股債,換股價同為1.71元。並附有有認股權證,可以以2.06元認購本金額一半的新股,即7,500萬元,若不計認股權集資,公司以此可集資1.448億元。

其中第一批由Smart Peace認購,分為兩批5,000萬港元的債券,即共1億元,利息5%,以手上所有無形資產抵押。


第二批債券由星匯認購,本金額5,000萬港元,其中70%以手上物業抵押,30%無抵押,利息則按抵押及無抵押資產以hibor加0.5%或3.5%計息。


另外,公司配售3,330萬新股,每股1.39元,扣除手續費,集資約4,467萬元。


兩項淨集資額約1.95億元。但是公司以值錢資產抵押,可見得購買債券需要的保障很大,但亦可知其無議價能力。


另外,公司的一位非執董歐陽龍瑞先生轉任為執董,,相信和領導層極有關係,並為未來集資的橋樑。


其經歷如下:


歐陽先生自二零零三年起出任永固紙業行政總裁。永固紙業為於一九六九年成立之印務及包裝公司,服務跨國客戶。永固紙業由黃博士及梁博士控制(greatsoup:即是主席兩夫婦。)。於加入永固紙業前,歐陽先生自一九九五年起在荷蘭銀行及富通任職交易員及金融產品設計員等職位,銀行及金融業經驗豐富。


由此可知,公司現時以集資為當前要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0

真功夫高管:我们不需要调整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6/wOMDAwMDE4NzEwOA.html


7月15日,针对“排骨门”事件,真功夫财务总监兼副总裁洪人刚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张帆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21 世纪》:你如何看待真功夫原料排骨存在的各种问题?

洪人刚:大部分报道仅仅是引述了真功夫品检环节的过程文件,恰恰反映了真功夫严格控制采 购、加工与出品等流程,及时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并立即采取跨部门解决的行动。

张帆:每份真功夫的报告都明确地表明了拒收、报废等处理措施。但 是,目前的报道没有提到任何我们对这些原料采取的处理措施。

《21世纪》:你们的采购、检验程序是怎么样的?

洪人刚:首先选 用行业内有较高资质的供应商;其次,我们有自己的企业标准,该标准参考国家相关行业标准,部分内容甚至高于国标。所有原料进货实施抽检验货,出具质量报 告,针对检验过程中的不合格品予以扩大抽样及当场退货;生产加工环节,一旦发觉原料品质问题,首先按公司品保流程,截住不合格原料,同时追溯供应商责任, 予以追究相关赔偿。后勤成品出货给餐厅前,还有一道成品检验程序。

《21世纪》:在目前情况下,真功夫对供应商的管理模式有无变化?

洪 人刚:我们认为目前不需要调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89

3D需要降温吗?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0/yNMDAwMDE5MzEyNQ.html

2009年《阿凡达》进场,带火了3D电影市场。

去年12月,这部电影在全球106个国家或地区同步上映时,登录的3D银幕数为5354块。当时全球的3D银幕数大约是6000块,一个月后,这个数字增加到7000块。

截至今年2月,中国3D银幕数已经达到970块,在全球3D银幕数排名中位居第二。排在榜首的美国,3D的资源显然更加成熟,银幕数达到3500块,是排在第三的英国拥有的数量的9倍。

从 这些数字来看,中国的屏幕资源已经处于“超英赶美”的状态,显示出观影市场的蓬勃生机。但是,硬件数量的暴增并不意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从投资方、内容生 产商、设备制造商、院线的现状来看,尚未产生协同效应,以至于出现了用2D的价格购买3D的设备和技术,甚至催生了一批“假3D”等现象。

可以说,3D电影“高风险,高回报”的假设,让整个行业兴奋万分,但同时又处于虚火的状态。而参与者的实践,发现高额投入不一定会有相对等的回报。同时,当这个产业的价值链尚未形成合理的游戏规则时,难免会出现泡沫。

据 了解,2009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299亿美元。在电影票房的地区分布上,美国和加拿大的票房收入为106亿美元,占到全球票房的36%。美国电影 协会表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佳绩,得益于3D电影的盛行。但在中国,3D看似“叫好不叫座”,甚至有的电影由于上座率的考虑,把原来的3D拷贝改放 2D拷贝。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电影产业总票房62.06 亿元,比2008 年的43.41亿元增长43%。艺恩咨询预计,2010 年中国票房总收入将突破100 亿元,2012 年将有望达到200 亿大关。在电影业平稳增长的同时,3D电影产业能否齐头并进,还有待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努力。(王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5

【独家专访】邹晓春:国美不再需要强势职业经理人

http://2009.nbd.com.cn/newshtml/20100910/20100910013448922.html

核心提示:这次国美的事件表面看很热闹,但深层次的问题是管理层面和股东如何相处,企业的领导人怎么公平对待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等问题。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随着国美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的临近,由大股东提名进入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候选人邹晓春也将于近日启程赴香港拜会机构投资者。9月9日下午,邹晓春在国美总部鹏润大厦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

国美“三巨头”:陈晓(左) 邹晓春(中) 黄光裕(右)  每经网制图

陈晓的三个“不妥当”

  NBD:国美董事会和大股东黄光裕的控制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您个人如何看待这次事件?您认为引发这场控制权之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邹晓春:这次国美的事件表面看很热闹,但深层次的问题是管理层面和股东如何相处,企业的领导人怎么公平对待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等问题。

  我认为,这次黄总和陈晓先生争执的关键在于企业发展的方向问题,是国美发展路径之争。很明显,大股东认为,陈晓先生领导的董事局在企业发展方向 上不对。其次,陈晓先生所言所行没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股东,至少大股东对他的公平性表示担心。陈晓先生的公开言论,包括“鱼死网不会破”、“黄先生的政治 生命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通过增发让他出局”等,已经表明,黄总不仅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得到。增发,作为股东授予董事局的一种权 利,是在董事局维护公司的发展、维护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来行使的,而陈晓先生把这种授权变成了将大股东踢出局的手段,完全脱离了正常的逻辑。

  NBD:您认为陈晓没有公平对待大股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邹晓春:我认为陈晓在三件事情上做得非常不妥当。第一,引入贝恩资本时,贝恩所提出的有关股权、董事局席位、非上市部分必须委托上市公司管理三年等条件都同大股东利益息息相关,陈晓先生却一味排斥大股东的参与,大股东方面并不了解答应这些条件换来什么样的对价?让人很难签字。

  第二,陈晓先生没有履行好信托责任,没有站在股东立场上来做股权激励方案,而是出于某种个人目的。陈晓先生作为董事会主席只是代理股东行使这个权利(进行股权激励),但是否需要多听取员工和股东的意见呢?

  第三,5月11日,在大股东否决了国美电器董事会对贝恩三位非执行董事人选的提案之后,陈晓当晚就临时委任了这三位被否决的董事人选。虽然董事局有权利组织召开股东大会,却没有权利否决股东大会的决议。

  大股东出事以后,一直希望能有大股东的代表进入董事局,对公司行使管理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陈晓先生的回应,他非常不恰当的做法就是  “去黄光裕化”——大股东有大股东的权利,难道因为大股东有刑事案件就剥夺了大股东的其他权利?

        下一页:

  香港投资者最关心决议案缘由

香港投资者最关心决议案缘由

资料图

  NBD:据了解,此前您已经到香港同投资者沟通过,您与哪些投资者有过沟通?他们对于您的拜访持什么样的态度?

  邹晓春:我今年已经去过香港很多次了。出于对其他股东和投资者的尊重,具体的情况不方便透露。股东投谁的票,我觉得这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我相信他们会在“9.28”做出正确的选择。

  NBD:投资者最关心哪些问题?

  邹晓春: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次大股东提出5项决议案的主要原因。我们将向投资者解释其中的缘由,分析各方利弊,与投资者探讨公司未来如何发展最好,大股东方面可以提供哪些资源给上市公司,比如未上市门店等,而陈晓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什么?

  另一个方面,国美虽然发展了,但是在陈晓的带领下发展放缓了,现在,苏宁无论是在门店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都在追赶国美,这样下去,国美很快会被苏宁超越,这对公司非常不利,投资者非常希望听到我们对未来国美发展的思路。

  NBD:您会如何对投资者说呢?

  邹晓春:我们会对投资者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大股东发起动议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会针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跟管理层重新探讨和审视国美的五年发展规划,发展的步子是否可以加大?一定要保证领先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此外,我们还会对投资者说,如果大股东的5项决议能够得到支持,大股东也会采取积极行动回报投资者。我们会推动非上市的300多家门店尽快注入上市公司,保持国美的整体性。这也最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希望这场控制权之争尽快结束。

  NBD:对于“9.28”的结局,您有什么样的判断?如果不能如大股东所愿,又会采取什么措施?

  邹晓春:根据我的判断,大股东的提议会得到支持。如果大股东的5项决议未获支持,那么大股东方面很难再相信国美董事会,将把非上市门店收回自主经营。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国美将可能会一分为二,这种事情也是大股东不愿意看到的!

  国美需要平和的领导人

  NBD:国美某高管曾对媒体表示,国美早已不是黄家的国美,对于这个说法,您怎么看?

  邹晓春:这种说法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从2004年国美在香港上市以后,大股东从来就没有说过国美是姓黄的,既然国美上市了就是公众公司。你可以看到,国美的高管中除了黄总、杜总,黄家人有没有担任高管?即使是他的妹妹黄秀虹也是外派上海做区域总经理。

  如果国美是黄家的国美,陈晓怎么会当上董事局主席?

  NBD:您认为,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背后暴露出家族企业转型中公司治理上的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果黄家在这场对决中成为赢家,那么是否会在国美公司治理方面有新的突破?

  邹晓春:客观来说,无论从国美的章程还是组织架构上来说都是很严密的,很多样化、国际化,只是最后演变成某些人自己的问题。

  NBD:虽然您说国美的公司很完善,但是刚才您也说了,由于个人的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是否说明国美的今天依然是“人治时代”?

  邹晓春:国美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某些方面还是没有脱离人治的痕迹。把个人凌驾在组织机构之上,是很不合理的。一个企业是需要强势的领导还是平和的领导?我觉得各有利弊。从近两年的事情看,陈晓表现得非常强势。

  NBD:如果您进入国美董事会,将如何来改变这种状况?

  邹晓春:我不是一个强势的人,今后到了国美,我一定会走平和路线。

  NBD:为什么您不做一个强势的职业经理人?

  邹晓春:国美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一个强势的领导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更需要)体现领导的协调能力。一个平和的人对这个公司是最好的。

  NBD:大股东黄光裕委任您与其胞妹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会,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二位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邹晓春:我是一个职业律师,常年担任国美的法律顾问,大股东提名我,我想是更希望让我以更专业的角色进入董事会,用法律上的知识 和经验加强公司的管理,从法律层面把握国美战略的合法性。另外我也注意到,现在董事局的知识构成的确比较欠缺中国法律和中国资本市场方面的经验,我想我可 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至于黄燕虹,据我了解,她第一份工作就在国美,作为创始人的亲属,在创业初期和后来的企业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她得到大股东的信任,可以行使大股东的权利,可以在大股东和公司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41

李焜耀:中国需要“慢”下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7/3MMDAwMDIxMjY3MQ.html

“坚持做自己的品牌,今时今日,我也无怨无悔。即便是当年收购西门子手机,如果再重来一次的话,我仍会去做,只是会做得更细腻、更成 熟、更周全。”2010年12月,明基品牌刚刚吹熄9周岁的生日蜡烛,其董事长李焜耀也度过了人生的第58个生日,面对记者,两鬓染霜的他回望十年品牌之 旅,言语依旧坚定有力。

脱离Acer的单飞孤独与坎坷、BenQ初露锋芒的成功与喜悦、明基品牌成长中的挫折与低谷,回望新世纪十年品牌 路,李焜耀用“登山”来形容。而并购西门子失利对明基成长的影响只是被他描述为“途中顿了一下”,即使是顿这一下让明基付出巨额学费,他却始终有信心能把 明基品牌带到顶峰。

“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候,明基坚持走品牌这条路的决心也从未改变过,咬紧牙根也要撑下去做BenQ。”李焜耀说。

“攀登者”李焜耀

李 焜耀最大的嗜好就是爬山,即便是事业历经辉煌与挫败,他的自我评价依旧是“性本好攀登”。但和许多登山爱好者不同,他迷恋的不是一座座险峰被征服后的喜 悦,而是登山过程中长时间体力煎熬所经历的人生风景,“我喜欢向高难度挑战,为了得到比较甜美的果实,多付一点代价,撑久一点是必要的”。

明基诞生之初,并没有人对它寄予厚望,它只不过是宏碁在不经意之间栽种的一棵小苗而已,而攀登者李焜耀却决心使它成长为参天大树。要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颠覆以前的模式,于是一场接一场持续的“狂赌”开始。

李焜耀走了一招出人意料的棋——进入无线通讯业,在苏州投资研发制造手机,这无疑是一次更大的冒险。因为当时没人相信台湾能够做出手机,而且耗费巨大,迎接李焜耀的是一片反对之声。

而在手机还未彻底取得成功的时候,李焜耀很快又踏上了更加惊险的旅程——投资平面显示器项目,这是明基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高科技投资案,一旦投资失误很可能将公司拖垮,很多同僚直指李焜耀是“狂妄之徒”。

而李焜耀这个背负着“不听话”标签的“狂徒”,面对来自内外的重重压力,决然地选择了坚持,“一切就像登山,最困难的时候,一公里路要花一个小时,但只要咬牙坚持过去,前面就是胜利”。

反思连番挫折

明基在新世纪里的快速发展,证明了李焜耀当年的眼光。随着实力的逐步强大,明基也逐步扩张产品线,从最初放弃PC导入电脑外设的设计与制造,到后来又进军手机和液晶显示气器领域,其产品线覆盖了通讯、多媒体、光存储、电脑外设等多个领域。

2005年,李焜耀53岁,新生的明基BenQ品牌进入第五年,尚处“幼年”的明基却执著于尽快飞翔,将拥有158年历史的西门子手机部门收入囊中。自此,李焜耀激扬的生命不再平静,明基品牌也跌入祸福难料的波涛汹涌之中。

“我们做品牌过于急躁了,速度太快就可能犯错,犯错之后要付出重新修正的高额代价。”2006年12月,历经挣扎的李焜耀承认明基并购西门子失败,而他所要面对的近三百亿元亏损和市场排山倒海的责难,现在看起来显然还不是最坏的时刻。

2007年3月13日,明基因涉嫌内线交易被检方搜查,此后公司市值缩水173亿元新台币,李焜耀甚至向董事会提出辞职。

“回 望历史,我们永远无法准确说出什么时候就是最坏时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失败中不断了解怎样能够让公司发展得更好。”说这话时,李焜耀刚刚经历又一次重 大的挫折,公司四位主管因液晶面板反垄断案遭美国司法部扣留。连一贯作风强硬、自负好强的李焜耀,这次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反垄断案已经全面失控,结果比 我们想的还严重”。

从容竞争力

每个挫折,都考验李焜耀的危机处理智慧。

“最近这几年,我在出击之前想得更多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评估风险和如何保护好现有的。”李焜耀说。

“目 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处在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成功完成的第一次产业升级,可以为中国大陆提供借鉴,而中国大陆庞大的 的科技资源又是台湾继续升级的最大宝库。”李焜耀强调,未来十年台湾产业的最大机会还是在大陆市场,“未来两岸产业界将不可避免地在更多市场领域展开直接 竞争,这将是台湾60年来面临的最大变局。”

李焜耀指出,目前台湾和大陆都在积极布局未来经济的制高点,大陆在“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台湾则是6大策略性产业,这其中有相当部分的重合。

《21世纪》:台湾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30年也是您成就事业的30年,作为资深业者,你有什么经验与大家分享?

李焜耀:成功的企业可能各有不同的路径,但失败的磨练一定会有些共同汲取的东西。比如速度,十年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可以赢日本人,是因为 我们速度快、他们决策慢,2002年我曾经订立的目标是5年内赶超三星。现在,我发现日本人不是不愿意快,而是他们觉得,太快也可能犯错,犯错之后要付出 重新修正的高额代价。

再比如追求第一,以前我总是追求量上的第一,电子制造业的成功给台湾企业筑了一个很高的心理门坎,认为一定要70%、80%的占有率才算是成功,但这是错误的。一定要先追求唯一,才能追求第一。

还有就是在全球商业理念上,掠夺性的野蛮扩张是终将消亡的。苍狼的消失仅是一个时间性问题,游牧民族会在最后一片水草的那个地方停下来。华人企业要立足全球经济,掠夺的核心要在于管理能力,要有能力管理掠夺而来的水草资源,并努力发展使其成为繁华的都市。

《21世纪》:这几年你一直在反思速度,提倡所谓“从容竞争力”,你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快?

李焜耀:真正凶猛的不是两三年的快,而是表现在10年、20年还能够维持这样的增长,以及企业的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快。

坦白讲,我十年前看到日本那些经理人,我就总觉得怎么那么老、那么慢呀。现在我比较能够体会,要有这样的智慧才能管理一家百年公司。这个智慧是来自于他经历过春夏秋冬的历练,来自于他不追求短时获利或者短期成就的诱惑。

我们过去合并西门子手机也有这样毛躁的一面,这种百年基业的思维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对一个中国企业来讲,现在最大的竞争、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成为一个大企业,而是能够成为一个百年生存的伟大企业。

现 在一个企业家管理一个企业的时间,了不起二三十年,完美接棒才能够流传100年,日本企业是有很多独到的地方。日本人常跟我讲,你们说你们很快,可是你们 能够像这样留得住吗?他说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快,而是我们觉得如果快速后还要修正,最后得到的跟付出的不见得平衡。我想一个大企业一定要有更成熟的从容, 这真的不容易,毕竟经历过春夏秋冬才会这么从容。

《21世纪》:现在华人企业转型升级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如何打造国际品牌,在这个艰苦蜕变的过程中,你认为中国企业的问题在哪里?

李 焜耀:其实大家都已经看到自己的不足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问题。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爆发性成长的市场,这里面任何的机会几乎都是在其他国家不容易 看到的。但是,真的要去思考一个百年企业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中国企业家最需要的是心理的改变,就是把这个企业当商品,还是把它当成是根植自身的文化?

其次是人才,我是觉得中国企业家应该有很大的责任,要把中国的经理人才教到一个世界级的水平。大多数中国企业在人才战略上,还都是过度急功近利。

《21世纪》:你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一个伟大的文明,能够吸引他的子民,最重要的是能带来富足的生活以及富裕的心灵。而新世界里的伟大文明,将会是台湾企业日夜寻找的答案所在。”你如何看待伟大的文明、伟大的品牌和伟大的公司?

李 焜耀:我觉得是那种从容的心态。一个不够富裕的文明,人们比较倾向于急功近利的思维,而中国非常需要这种从容的态度。在欧洲、在日本,我们看到一个清洁工 扫一辈子的地,人家做得很从容,任何一点一滴的空间都把它做到完美,这种从容的态度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或者富裕的文明才能孕育得到。中国现在充满了机会,现 在人人想急功近利,这是不对的,这对社会的总体成本而言是一个更高的代价。

一个伟大的品牌是不可能通过两三年的追求而成功的,这是一个要追求10年、20年“不积跬步”的过程。对于一个伟大的企业而不是单纯的大企业而言,诚信才是最为关键的。从容的市场心态、卓越的商业理念,以及细致的人性关怀,才能铸就品质为金的诚信品牌。

《21世纪》: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处在产业升级转型的又一个关口,你曾经对台湾的斯巴达式管理与狼群文化提出质疑和反思,那么华人世界的新一轮产业升级应该寻求怎样的思路与方向?

李焜耀:台湾制造业这种逐水草而居的全球游牧式生存已经持续了30年,目前中国制造业也同样面临劳动成本上升和劳力短缺,这也让大家去重新思考这种平衡点在哪里?

而所谓的代工模式、苍狼模式,基本上还是因为跟客户之间的不平衡产生问题,从事提供同样服务的人太多,而客户就那么几个。一定要摆脱这种经营模式,不摆脱的话就一直在走这个路,这是很悲观的感觉。现在很多人不是要去重庆,去西部吗,这已经是最后一块热土,以后呢?

不过,目前基本上科技产业的游戏规则都还是西方世界主导,我们现在的游戏方式还是先从熟悉规则开始,然后进入规则里面经营,最后到创造 游戏规则,这不是一二十年能够做成的。提高附加价值喊了许多年了,但从产品向知识产权、商业模式高附加值的部分一路推下来,坦白讲这还是需要一个相当的过 程,急不得。

我觉得用不着太忙于给答案,在大陆一切成长都太快,所以你们觉得很多事情都要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但是离开大陆其它的世界不是这样子看问题的。一个日本朋友就跟我讲,快又怎么样?很不扎实,台风一来,树冠越大越容易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1

除了新點子 更需要管理力 經營文創產業 不可不知的六大課題

2010-12-27  TCM




文創產業是一種右腦(創意)與左腦(理智)必須並用才可能成功的產業。困難的是,右腦與左腦總是產生互斥效應。如何兼容並蓄,我們看文創產業的過來人怎麼說。

撰文.謝富旭、燕珍宜、莊 芳 研究員.陳兆芬走進台中市雙十路上的香蕉新樂園餐廳,彷彿時光錯置。民國五十年代風格的西藥房、電影院、文具店、照相館,櫛比鱗次地錯落在用餐大廳的兩旁,店裏隨處可見懷舊風的生活器具與古董。

這家由文創點子王吳傳治於十年前創立的懷舊餐廳,景物依舊,生意仍然門庭若市,只是人事已非,創辦人吳傳治已從老闆變成了夥計。

當 年開啟台灣先河、創辦數家懷舊餐廳而致富的吳傳治,五年前傾其所有財力在台北車站對面的大亞百貨地下樓層,打造面積達一千五百坪以上,號稱是亞洲規模最大 的懷舊博物館——台灣故事館。台灣故事館成立兩年後,因為產權紛爭以及財務吃緊而宣告經營權易手。原本身價達一億元以上的吳傳治,不僅賠光了所有積蓄,為 了償還債務,還把房子、車子以及原本擁有的數家懷舊餐廳一一轉賣,變成一無所有。

課題一:管理

台灣故事館的慘痛教訓

「台 灣故事館是在二○○七年五月底易手,經營了快二年,在轉手前最後二個月,其實已經開始賺錢!」吳傳治苦笑說。無奈他當時手上已無資金再撐下去,而產權糾紛 也讓想伸出援手的金主紛紛卻步。「做文創的人,性格總是比較浪漫的,憑著滿腔熱情就義無反顧地全身投入!但企業經營卻是需要縝密規畫與理性的計算能力,正 好與創意人的性格大相逕庭。」吳傳治說。

吳傳治當時創辦台灣故事館,原本想說只要複製他之前「香蕉新樂園」以及「上海新樂園」兩系列餐廳的成功模式。不過,台灣故事館的主軸是博物館,餐廳是配角,不僅經營模式不一樣,資金規模也大不同。

開一家香蕉新樂園的懷舊餐廳,僅需三千至四千萬元的資金,但經營台灣故事館,營業地點不僅選在全台灣最昂貴的地段之一——台北車站前,需要的資金更高達數億元,而吳傳治為了台灣故事館,更傾其所有財力,個人出資一億元。

「台 灣故事館不論營運模式、營運規模甚至是營運地點,都較香蕉新樂園系列餐廳大不相同,但我經營管理的方式卻和以前一樣!」他表示,「公司的大、小事,不管是 租約、裝潢、財務、人事、日常營運,我樣樣親力親為,所有大、小決策也從不假他人之手。不懂得找專業經理人來管理這家複雜的企業,是我最大的錯誤!」

課題二:財務

創業者不可不懂的會計項目文建會副主委李仁芳指出,台灣有很強的創意能量,但缺少的是把創意商品化、品牌化的管理能量。他比喻說,從事文創產業就好像跳舞一樣,左腳代表創意,右腳則是組織管理;左右腳發達並行,才能走得長、行得遠。

為 了提供創意工作者把點子商品化的機會,文建會特別舉辦文創人與管理人的媒合活動,找來創意或設計人以及品牌行銷團隊共聚一堂,製造「撮合」機會。若撮合成 功,而且經過審核,文創人腦中的點子要化成商品、變成一家企業,文建會甚至還會提供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元之間不等的補助款。

「文創產業」業 者往往對數字都不在行,但有幾個會計項目是一定要掌握的:營業額、毛利與淨利。很多人往往都不懂毛利與淨利的分別,創業每個月收到的錢,不像上班族一樣, 全部可以放進口袋,必須要扣掉商品的成本才是毛利,而且毛利也不等於能直接放進口袋,還要扣掉管銷費用,剩下的才是能放進口袋的淨利。

甦活 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庭庭說,「我碰到很多的創業者,尤其是文創領域的,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是賺錢還是虧錢,在資金進出之間,盈虧都已經搞不清楚了。」 由於營收發生的時間點和成本支出的時間點不一致,對於上班族轉到創業時,最大的不習慣,就是拿到的錢可能只是過路財神,之後還要支付給廠商貨款等。所以要 如何去精算數字、掌控資金、定價與成本結構,對文創產業來說是首要的課題。

此外,最容易被創業者忽略的就是「周轉金」。只看到期初投資的費用,一股腦把錢投入,沒有考慮到「即使半樣東西都沒賣出去,仍要支付房租、水電、員工薪資」的狀況,接著面臨財務困難、甚至倒閉。所以張總經理建議,至少要準備三個月的管銷費用作為周轉。

如果說,上班族職場是無聊的天堂,創業就是精采的地獄。市場上沒有不辛苦的創業,失敗的案例中,十個有八個是因為資金因素而失敗,撐不過第一年。所以在資金投入前,一定要認識幾個關鍵的財務項目,讓創業之路有個好的開始。

課題三:行銷

掌生穀粒賦予傳統新生命

有了創意的點子以及把點子化成商品的資金後,算是已經踏出了文創產業的第一步,不過,這只是一小步而已。接下來,還必須為產品找到客戶。文創業者「掌生穀粒」為如何行銷並找到客戶,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經驗。

在國父紀念館附近一條安靜的巷弄內,有家專門透過網路賣米的「掌生穀粒糧商號」。米是民生必需品,每個人都可能是「掌生穀粒」的客戶,然而,哪些人會願意購買比一般售價高出數倍的米?

這家網路米店,在○六年以前是一家廣告公司,負責人為李建德、程昀儀夫妻檔。原本先生負責攝影、太太專寫文案,兩人共同操作過許多精品品牌與房地產公司的廣告行銷,現在卻改從事銷售稻米的生意。

程昀儀把米這種簡單又平實的食品,加上創意與形象,開發成特色商品。她與先生兩人跑遍花東的農地,找尋願意配合直送的農夫,並一一紀錄產地與種植過程,讓每一包米都有可述說其成長背景的一段故事。

雖然人人吃過米飯,但對於米的包裝卻不見得講究。程昀儀決定走「精緻禮品」路線,將白米設計成適合送禮的精品。她用鮮豔的牡丹花布、特製的航空信封袋等作為包裝,無論是婚禮賓客、出門在外的遊子,收到這份禮物時都會驚喜與感動。

課題四:客戶

鎖定目標客層打開知名度

為 了打開市場,她還運用過去品牌行銷的概念,針對「目標客戶」下手。程昀儀與先生鎖定美食愛好者為主要目標,將自家的商品寄送給知名餐廳主廚、美食評論家, 讓老饕們率先品嘗,逐漸打響「掌生穀粒」的名號。後來陸續吸引台新金控董座吳東亮的夫人彭雪芬、設計師關傳雍等人,選擇其為伴手禮。

公司成 立滿一年後,「掌生穀粒」○七年起業績就以倍數成長。目前員工人數增至六人,光是今年上半年業績已達去年一整年的八百萬元營業額。尤其每到重要節慶,全公 司上下都得連日加班,手工包裝出貨,像今年中秋節前夕,二十天內就售出三噸米,「做到雙手關節都長繭、起水泡了!」程昀儀說。

程昀儀坦言, 從廣告公司轉做賣米的生意,不僅有很大的差異,也需要很大的勇氣。一開始,她和先生擔心米的事業還不穩定,不敢立即放下廣告工作,過了一年「兼職」生活, 直到業績漸漸穩定,自立品牌也愈來愈有知名度,才推掉所有廣告客戶的案子,專心從事「全農」的生活。在她看來,能將傳統事物重新包裝、賦予新生命,是從事 文化創意工作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課題五:差異化

POPPY喜帖創意家為平凡塑造不凡再懂得如何管理與行銷,如果忘了文創的根本||創意,也難以長久存活。生活上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商品,都是有志從事文創產業最好的素材。除了上述掌生穀粒為大米找到新包裝外,喜帖也成為文創業者眼中的新商機。

今年三十六歲的詹曉蘋,大學在國外就讀行銷,曾待過鮮花進出口貿易公司、做過婚禮布置等工作,後來因為在○三年親自為哥哥設計結婚喜帖的成功經驗,從此展開了她設計、製作喜帖的事業。

起 初,她連各種緞帶、卡片紙質都分不清楚,「其實我是憑著一股『憨膽』,一邊做一邊摸索。」最早是在拍賣網站上銷售少數作品,慢慢打開知名度後,○六年中才 正式開始實體店面的銷售。無論多少訂單數量,或是要求獨一無二、量身打造的喜帖款式,詹曉蘋幾乎照單全收,「我不怕麻煩,對於客戶要求盡量使命必達。」總 是不厭其煩地為客戶更改設計與樣式、甚至接下其他店家不願承接的急單,或許正是這樣拚命三郎的態度,讓她在○七年獲得台塑集團長孫王泉仁與未婚妻李晶晶青 睞,為兩人特製訂婚喜帖。隨後還有許多名人透過口耳相傳,主動上門請她訂製專屬喜帖。從剛開店每月不到十組客戶,現在每月可達二十組客戶以上,依數量與設 計的不同,平均每組約有二、三萬元的業績進帳。

一般大量印製的喜帖,價格大約數十元不等,詹曉蘋透過特殊紙質進口、手工製作,為一張張喜帖「加值」至數百元不等。目前約十三坪大的店面裡,已經累積二百多張的各式喜帖樣本。詹曉蘋加入個人創意,成功將傳統印刷紙品變成一門精緻獨特的喜帖生意。

課題六:品牌忠誠度

蘑菇咖啡堅持綠色人文理念有了創意點子、資金,並找到了客戶與市場,但這不代表從此之後可以高枕無憂。由於文創產業大多是屬於微型創業,創意點子容易被抄襲,因為資金門檻極低,也時常得面對新加入者的威脅。

這之中,恐怕沒有比「開咖啡館」這門生意競爭更激烈的了。創業者最想做的是什麼?據調查,最多人的答案就是開一家「咖啡館」。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四處可見連鎖咖啡、個性咖啡、小咖啡站,戰況異常激烈。

市場上,關門倒閉的咖啡館可說不計其數,但這樣的現實,卻嚇不倒張嘉行、李美瑜,與楊宏光、蔡麗鈴這兩對設計夫婦檔。在開咖啡館之前,他們像先知般,早在七年前就成立了自創品牌──蘑菇T恤,傳遞簡單生活的返樸概念。蘑菇可說是台灣「簡單生活」、「慢活風」的領頭羊之一。

於是,蘑菇T恤與咖啡館,成了「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樓下是蘑菇產品的展售空間,二樓就是可以坐下沉思、聽音樂的咖啡館。有了設計的加持,蘑菇咖啡館與眾不同地洋溢濃濃的人文藝術氣息。

承襲簡單生活、綠色環保的理念,蘑菇咖啡館會使用像公平交易的咖啡豆與「掌生穀粒」這樣的好食材,成本都特別高。但是為了傳達愛地球的理念,他們還是選擇堅持,並常常舉辦藝文展與小型演唱會,作為與新舊蘑菇迷深度溝通的管道。

店 長蔡麗鈴說明,「以前蘑菇產品只在網路銷售,客人是隱性的,開了店,很多未謀面的客人都浮上了台面。」一開始的經營,「確實非常辛苦」。蘑菇總經理也是創 辦人的楊宏光說道,「我們只能靠設計公司那邊接案子,來填補這邊的費用。」但是,讓人驚奇的是,就在金融海嘯期間,黃金交叉點出現了。

蔡麗 鈴說:「金融海嘯的時候,我們的生意完全沒受影響,反而逆勢成長,營運首度轉虧為盈。」蘑菇產品與咖啡館的營收,亦即自創品牌的部分,首度超越設計公司的 營收,每年還以平均五○%的速度快速成長。「現在,蘑菇自有品牌的部分,已占全部營收的七○%。」文創產業被視為台灣未來下一波會暴紅的產業,即使如此, 能靠創意及設計力開創自己事業的成功案子仍屬少數。要在競爭激烈的文創產業中勝出,除了創意,更需要管理力!

創業適性自我評量測驗

1、你認為自己有多少可以用來吃飯的專長?

A.3種以上

B.2種

C.1種

D.乏善可陳

2、你看得懂財務報表嗎?

A.完全沒問題

B.簡單的還可以

C.惡補一下就OK

D.看到數字就頭皮發麻

3、假設你現在是業務員,你覺得你目前擁有多少潛在客戶?(請翻閱你的名片簿參考作答,含所有親朋好友)

A.50人以上

B.30?49人

C.l0?2O人

D.不到10人

4、你在辦公室或社團裡的人緣如何?

A.人見人愛,幾乎大多數的婚喪喜慶,很少能逃得過轟炸B.雖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熟,但是仍有幾位跨部門的好友C.有幾位知心好友,但僅限於同一部門的人D.獨來獨往,很少與別人有交集5、如果從現在開始,你都沒有進帳,家裡還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多久?

A.2、3年以上沒問題

B.還可以維持1年左右

C.只能撐3、5個月

D.連1個月都撐不了

6、如果有急難發生,你可以調到的頭寸有多少(指向親友或是銀行告貸,不含地下錢莊)

A.上千萬元

B.數百萬元

C.幾十萬元

D.不到10萬元

7、你個人的自律能力如何?

A.只要一經決定的事,無論如何一定會辦到B.多數時候都可以克制個人的欲望,以求達成使命C.一碰到困難,就想要找藉口下台D.經常自怨自艾,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8、你對於你的未來,規畫如何?

A.可以看得到10年後的目標B.只規畫好5年以內的發展

C.只做了1年的規畫

D.從來都不做生涯規畫,走到哪裡就算哪裡9、如果客戶當面給你難堪,你會如何?

A.還是笑臉迎人,覺得無論如何客戶都是對的B.雖然還是扮笑臉,但一轉身就罵個不停C.當場垮下臉來,強自忍耐,不過不會回嘴D.當場回嘴,和客戶爭個長短10、你處理壓力的能力如何?

A.可以在幾分鐘內回復原狀,不致影響工作情緒B.必須要等半天以上才能回復C.必須找別人傾訴才能解除壓力D.即使和別人交換意見或是經發洩之後,依然久久不能釋懷

選項A ─4分

B ─3分

C ─2分

D ─1分

★★★★

34?40分

創業等級:重量級

適合形態:組織型或自雇型恭喜你!你的羽翼已豐,具有雄厚自立門戶的本錢。傳統辦公室或廚房根本栓不住你,可採大刀闊斧策略。

★★★

27?33分

創業等級:中量級

適合形態:自雇型或兼差型雖然某些條件尚待加強,大致具有獨當一面的雛形,先從兼差開始磨練,比較保險。

★★

21?26分

創業等級:輕量級

適合形態:兼差型或在家上班離自立門戶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具有潛力,可試做兼差SOHO。

20分以下

創業等級:羽量級

適合形態:老實上班族或家庭主婦自由自在的工作形態不適合你,老實的上班族生活是你的最佳歸宿,除非被逼上梁山,你才可能發揮驚人潛力。

資料來源: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文創資源哪裡找?

類 別單位或計畫名稱申辦資格協助範圍創業創新養成學苑(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有志創業民眾或新創企業主 研發管理、市場分析、財務管理等課程創業家圓夢計畫(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新產品或技術之知識型創業主,以成立3年內的新創企業為主 企業經營深入輔導、技術轉介媒合、商機媒合、媒體行銷廣宣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服務中心(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具高新技術能量之3年內新創企業、返台台商 專利智財法律諮詢顧問服務、投資融資財會諮詢顧問、創業育成、人才培育與人才轉介服務青創輔導顧問團(主辦單位:青輔會) 20?45歲欲申請青創貸款之創業青年人青創貸款申請前的診斷輔導青年創業培訓課程(主辦單位:青輔會) 20~45歲,創業未滿5年,欲申請青創貸款的民眾各種有關創業課程加強中小型文化創意產業貸款(主辦單位:文建會)中小企業型的文創產業業者 100萬至上千萬元不等的優惠貸款數位內容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優惠貸款(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內容產業及文創產業之業者 100萬至上千萬元不等的優惠貸款微型創業鳳凰貸款(主辦單位:勞委會)25歲至65歲婦女,員工數未滿5人,成立未滿2年之企業 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的優惠貸款自有品牌推廣海外市場貸款(主辦單位:經濟部國貿局)依貿易法辦妥之出進口商之債信良好企業 協助廠商推廣自有品牌至海外市場所需資金青年創業貸款(主辦單位:青輔會)20~45歲,有工作經驗、信用良好,所創事業未滿5年 貸款上限100萬元西門紅樓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局)擁有品牌之創意商品商家 每周末開放報名小紅豆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凡個人創作、工藝品、表演、設計、手繪均可申請 每周六、日或國定假日於國立台灣工藝文化園區戶外廣場舉行華山町創意市集(主辦單位:文建會)依各別活動而有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8

柳传志“新投资法则”:投资方向明确后就需要“拧螺丝”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0/5NMDAwMDIxMzY5NQ.html

引进新股东泛海一年,新架构下的联想控股是否已明确了其未来疆界?

去年9月,联想控股介入股权投资领域,拉开了新一个发展阶段的序幕。在机会型财务投资之外,联想控股新战略的关键在于找出未来的利润支柱,就如同电脑业务在过去的26年内之于联想控股一般。

“在一年的漫长等待中,联想控股并没有在一开始发力,事实上初期我们只看到了对物美等的财务型投资;直至9月才大手笔投资神州租车以及布局山东煤化工项目。”

汽车租赁与煤化工项目之间有什么共同性?尽管联想控股此前明确表示,神州租车所在的现代服务业、煤化工以及大农业是联想控股的三大投资方向。

日前,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就上述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为我们绘制了一张联想控股的未来疆域图。

柳传志表示,投资增值的基础是事为先,人为重。投资项目的执行,最关键的就是找对人;大农业将是联想控股未来的投资方向之一。

方向与人

《21世纪》:我们等了一年才看到联想控股的战略性投资。这一年联想控股在做什么?

柳传志:我们首先确定了投资方向,也就是说选择哪些行业进行投资。我已经公开说过,联想控股要在未来的5-7年内实现整体上市,那么我们这些投资以及其未来的利润增长能够支撑控股上市后持续性增长。

在行业本身符合这个条件之外,我们还得考虑特定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有多大,而联想控股又是否能充分供应?所以这一年的重要工作就是对行业进行一个初筛、研究。

选定行业后,还要看这个行业里面是否有相应的领军人物?他既要懂企业管理,又要懂业务。像化工,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在我们决定做煤化工之后,花了大概半年多在这个领域中选合适的领军人物,然后由他们再做方案、做策划。

《21世纪》:联想控股在山东煤化工的投资现在外界报道是高达180个亿,如此大的体量是否也需要协调地方政府、企业的关系?

柳传志:确实如此。在我们内部大的方案、策划、整体思路清晰之后,我们就在这个事情中开始了“拧螺丝”。

所谓拧螺丝是我平常经常打的一个比方,比如要跟当地政府谈,要跟拟收购的企业谈;还要考虑动手准备组织执行团队。这几个工作要同时交叉地动,在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开始发力。

投资行为本身只是一个结果,其实底下的工作全都做完了。在煤化工这个项目里,9月初其实这些事情都已经做完了,再下面就是每个项目要做什么的事了,现在也分得比较清楚了。

《21世纪》:但整个项目接下去的执行,联想控股有足够的人来做么?

柳传志:这里面最大的两件事情是很关键的,一个就是找最合适的人,另一件就是我们自己有最合适的来做这件事情。

这 两方面的人都很重要,我们历来重视领军人物,而联想控股内部团队的作用是挂帅。当然从团队本身来说,离理想状态还差得远。好在对各个行业的投资是反复扫描 过的,都是在认为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做的;因此在往下推行的时候,我们内部团队的执行力还是比较强的。从目前看,还算顺利。

《21世纪》:对行业、人的挑选上,您认为哪个更难?

柳传志:行业好选一些,人就更难选一点。我们一直强调,投资增值服务的基础就是事为先、人为重。

行业若不好,做增值空间的空间就小;比如胶卷行业,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很小了,怎么去帮企业做上去?这属于事为先。更重要的则是人为重:如果人不行,好行业里也可能做不出好企业;而人如果非常出彩,中等行业里可能也能做出彩来。这就是投资的真本事了。

布局大农业

《21世纪》:拟投项目会先从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已有的项目中去挑选么?

柳传志: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更多提供的是经验,比如哪个项目将来会有大发展。联想控股的投资方向会向它们借鉴,但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有一个方向目前他们都还没有涉足,而联想控股可以要去做的,就是大农业体系。

《21世纪》:包括黑石、KKR等这几年都在看农业项目。这两年为什么大家都开始专注农业?

柳 传志: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此前之所以都没做农业投资,关键在于中国市场前几年还不成熟。一方面是需求没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在还存在一系列的死扣。比如在粮 食、禽类等领域中,小农经济的产业模式是无法做到这点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联想系没有一个敢做,如果去做,极有可能把联想的牌子都做砸了。既然政策上不允 许,我们就坚决不动。

现在政策的死扣正在慢慢揭开,这两年政府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大方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一些明确措施。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机 会。中国和外国比,内需消费拉动会是未来投资的一个巨大机会,而农业本身、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内需拉动,因为中国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劳动力没 有充分释放。

《21世纪》:农业项目本身并不容易做。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许是农民的工人化。对此您怎么看?

柳传志:只要政府允许,我们就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做农业投资甚至于对农村需求的解放,不仅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当然还需要有钱、有人组织。这也需要有大的系统设计、要有大的投入,还要和政府有好的关系和配合。

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联想的文化有信心使得农民变成好的工人,并且最终形成品牌。我们会通过文化、制度还有长期利益保证等方面进行保证,我们会充分考虑对这些方面的设计,而不会采用政府强制手段的方式。同时联想投资、弘毅投资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好的经验。

盈利梯队

《21世纪》:联想控股对神州租车的投资,其实很多人都有质疑。这是一个很早期的行业,如果三四年后要有一个大的利润增长,这可行么?

柳传志:租车这个领域,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肯定会有一个很光明的未来。这点从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来,而且国内市场的发展迹象现在也已经很明显了,联想集团现在也用租车业务。

这种业务细致算起来,肯定能给客户带来很大的便利,只不过教育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想这只是时间问题,这就是中国市场的优势。

《21世纪》:控股上市之后,这类投资能否顺利贡献利润?这是否关系重大?

柳传志:对于这类投资案,我们并不急。联想控股对利润支柱的成长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有一个明确的利润梯队安排。

联 想控股在未来的5-7年上市,若控股上市前这类项目能形成利润增长就可以了。控股并没有要求它们到时候一定要成长为利润支柱。这些投资案什么时候能贡献利 润、它们后面是否有后发的团队,这些都是有安排的。在未来5-7年的时间里,控股的利润增长在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平,但后续的投资项目会有不同的发力点、各 自的斜率也会不太一样,这是一个组合。只有这个组合真的做好,才能使得整个投资组合有最好的表现。

我们对控股上市的设想是:绝不能在上市后前两年利润增长非常快,能换来一个好的市盈率;但之后却出现市盈率持续下滑甚至更糟糕的情况。这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可能一开始我们从资本市场上只会拿回少数的现金,但要让投资人坚信我们的市值应该更高。

《21世纪》:这对控股整个投资节奏和投资选择都会非常高?

柳传志:我们对所有所投企业的要求都是:哪怕是PE投资,都要在我们退出后还能继续增长。现在的控股投资也坚持这个大的思路,一定要使得所投企业实现硬增长。

在神州租车之外,我们还会配置周期更长的投资项目,比如码头等项目,等到我们比较有把握了就会布局这种投资项目。但现在的投资关键还是在未来三四年开始逐步贡献利润。这也决定了我们开始时会把钱往哪里投,以及如何调整、平衡各个周期投资等等问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4

银行股,现在需要估值吗?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tw7v.html

看见很多人在为银行股估值,考虑各种最坏因素。

 

我个人感觉,现在买银行股其实就是赌中国房地产不会崩溃。如果崩溃了,现在的银行股价格还有大幅下降的空间。如果不会崩溃,以后银行股价自然会有好表现。现在估值基本没有意义。

 

至于有人计算房地产占银行业务比重,那是算不出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