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雜記多則


今日update文庫,無時間,只雜記幾則


(1)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678


寫得唔錯。


但漏掉了1999年尾炒起後都有5合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0504/LTN19990504025_C.HTM

該建議之理由及益處

得信佳、星光及中策之董事相信,收購事項將使得信佳集團之業務從電訊及基建通訊,
分散至基建發展及投資與技術發展及與物業有關之業務。此外,預期
Newco之物業投資項目可帶來穩定經常收入,得信佳集團之盈利基礎將因此獲加強。
由於收購事項及在收購事項完成之規限下,盈科拓展及盈科控股將合共
持有得信佳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75%。利用盈科拓展在科技界之專業知識、經驗及聯繫,
得信佳在獲取新業務機會方面(包括可能參與香港之數碼港計劃及
其他科技相關項目),將大大受惠。雖然收購事項會導致星光於得信佳之權益由約74.9%
大幅攤薄至約5.4%,星光及中策之董事均相信,由於得信佳之前景
因上述原因而大大改善,星光之價值亦會相應提高。因此,得信佳少數股東
(包括星光,其原有投資成本約為每股0.22港元)所享有之投資價值將會提升。


星光分別於一九九八年及一九九九年出售互聯網業務及傳呼機業務後,星光有
業務主要為得信佳之投資控股、在香港分銷流動電話及在深圳製造電訊產品
、投資於國內之傳呼網絡、國內之流動電話網絡發展及營運。星光及中策之董
事相信,出售事項將會為星光集團製造數據網絡業務之新前景,而星光將可獲
得已出售公司之客戶基礎。為此,出售事項乃星光收購已出售公司(一直由星
光集團管理)之良好投資機會。因此中策(擁有星光約62.2%權益)將會在出
售事項中獲益。得信佳董事相信,出售事項對得信佳有利,乃因得信佳可重新
集中處理自成立起即為得信佳核心業務之香港辦公室通訊器材業務。

得信佳董事認為配售事項將擴大得信佳之股東基礎,及為擴充得信佳集團籌集
資本。此外,在配售完成後,仍可維持不少於得信佳已發行股本25%之公眾持
股量。


建議之合併事項

合併事項

得信佳董事更建議、待得信佳增加法定股本生效後,將得信佳股本中每20股(
已發行及未發行)合併為得信佳股本中一股0.20港元之新普通股股份。合併股
份將享有同等權益。合併股份將以每2,000股作為一個買賣單位。


得信佳於增加法定股本及合併事項生效後,及按於此之前已發行2,309,260,000
股股份計,得信佳之法定股本將為1,600,000,000港元,共分為80億股合併股份
,其中115,463,000股合併股份將於該日已發行。於該建議完成、增加法定股本
及合併事項完成後將有已發行1,612,904,500股合併股份。任何零碎合併股份將
予彙集出售,所得款項將撥歸得信佳。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0520/LTN19990520022_C.HT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0707/LTN19990707046_C.HTM

合併事項

誠如(其中包括)本公司於一九九九年五月三日作出之聯合公佈所述,本公司
原建議,得信佳股本中每二十股股份合併為一股每股面值0.20港元之新普通股。
然而,正如收購補充協議及配售包銷補充協議規定,為改善得信佳之資金週轉
情況,合併股份之基準為得信佳股本中每五股股份(已發行及未發行股份)合併
為得信佳股本中一股每股面值0.05港元之新普通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209/LTN20021209038_C.doc





詳閱公告,希望記者們唔好再寫錯。





(2) 四個供股商包銷3,200萬大元新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504/GLN20090504081_C.pdf


停牌5年的華燊燃氣(8035)宣佈1供1,發行8.1億股,每股4仙,集資淨額2,900萬大元,竟然有4個包銷商,每個包銷商買1億股。


其實為重組計劃一部分,新股東為天津政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29/GLN20080529016_C.pdf


過幾日復牌,要留意。





(3)中聯石化


無寫一排,明天好大機會復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02/LTN20090302119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04/LTN20090504159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04/LTN200905041606_C.pdf


剛買廣東失效,又話買印尼礦,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28

北美見聞雜記---地產篇(1)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fqp.html

今天談談加拿大的房地產情況。

來後幾個月內,華人超市去的最多,因為有很多生活必需品要添置。在超市門口,有很多免費的中文報紙可以隨意取閱,於是就在這些報紙。刊物上見到了一景---多如牛毛的地產經紀的照片和他們所推薦的房屋。

看來華人在加拿大從事的最多的行業就是地產中介了,當然還有一部分做IT和裝修的,還有和汽車修理、銷售有關的職業,以及在華人超市,飯店裡做廚師的工作,這6大行業佔據了絕大多數的華人職業。但是在地產廣告上集中看到華人的面孔也算一大景觀了。

先說說地產中介,由於加拿大任何職業都需要有從業證書,所以考相關證書後,就可以拿到中介證了。有趣的是,這裡的房地產中介由於收入高,相對入門低,而且工作比較自由,所以以我在這邊有限的幾個月內所積累的人脈和觀察,發現幾乎認識的中國人中,隨便誰誰的同學或者親戚必然會找到在地產中介裡做的了。

這裡的中介主要任務是帶領客戶看房,他們投入的主要服務是根據客戶需求找到房源和開車帶你去看房,所以估計油錢是真實的開銷,但是和每套房子買房經紀可以收取2%的佣金來說,這區區百元的油錢又算得了什麼呢?當然,這裡面為了競爭,業內也有潛規則的,比如低價競爭,返傭給客人1個點幾乎已經約定俗成。

更主要的是這裡的房產中介有點類似於大陸的出租車司機,每月交給掛靠公司和地產協會一定費用後,其餘的時間都由自己支配,據我所知,很多地產中介真正的職業是老師、賣車的銷售、甚至駕校的教官等等都有房產中介的證書,都在報紙上打上廣告。難怪鋪天蓋地的華人房產中介出現在中文報紙上。有經驗的人於是建議以後找房產中介一定找全職的,而入不要找兼職的。

但是地產中介的不斷隊伍壯大,加上每年其實成交量也就那麼幾千套,扣除部分做的久的,做的好的經紀外,其實很多地產經紀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因此在1~2年內就退出該行業的比比皆是,但是也有更多的新人加入這個暴利的行業。

這裡地產經紀的廣告總體差不多,在一個地產協會統一提供的房子的「庫」裡,由經紀們自己挑選自己認為想推向市場的房子,然後登在廣告裡面,等著客人電話來問,然後帶上客戶去實地看房,等著成交。在競爭激烈時,各種噱頭都會出現在他們小小的廣告內容裡,下面就舉幾個例子來說說:

(1)      打特色牌,見過說自己是金牌的(這很普遍,都說自己是銷售冠軍,說是金牌銷售,其實這邊規定,任何經紀都一樣,僅僅是地產經紀而已,至於你在廣告裡說自己是地球上銷售第一,也沒人過問。)還有說自己是碩士的,博士的,得到總統大獎的,說自己是房屋驗房師出身,說自己是包工頭出身,更有組合叫:兄妹三人組,呵呵,搞得和黑社會一樣,五花八門的目的無非是讓客人相信他們而已;

(2)      有些很不好的現象,由於客戶在暗,地產經紀在明,所以能讓客戶電話他們,就是勝利的開始,於是很多變態的手段在部分經紀中流傳,最典型的是偷樑換柱手法,拿了幾年錢很低房價的房子放在廣告裡「釣魚」,等客戶電話他們後,就說該房屋昨天剛賣掉了,帶你去看另外的房子。第二,為了吸引客戶給他們電話,他們也會在網上做功夫,比如讓你註冊,給你發郵件等等萬變不離其衷方式。

(3)      大量的寫評論文章來造勢,有些中介會不斷寫很多的文章,表達自己對地產的看法,文章最後附上聯繫電話以此來拉近與客戶的關係,當然文章的標題是以吸引眼球為目的。

我接觸了有些地產中介,總體來說發現這裡的水平還都不高,在專業性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找到讓我很滿意和信服的,很多中介就是開車車帶你去看看房子而已,難以從客戶需求分析,到選擇地區,房型,房屋結構,朝向,學區,交通,已經買賣細節,談判技巧等諸多方面的專業性上提供服務,所以更多地地產經紀都和股民一樣隨著整個地產的12年大牛市齊漲共跌起來的一族而已。

下回談談這個連漲10多年的地產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20

北美見聞雜記---服務篇(1)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ish.html

聊聊西方資本主義的服務行業中的一些現象。

來加拿大以前一般會把這種國家的服務行業想像的比較好,網上有說這裡買東西可以在幾天內退貨的說法,不過自己除了在美國有這方面的小小經歷外,對這邊的服務還是需要自己慢慢體驗才有發言權的。

先說普遍好的,這裡有很多非常人性化、值得令人稱道的好的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比如「冷靜期」的做法,消費者在商品的購買上有7~10天不等的冷靜期,在此期間可以把由於衝動而盲目做出的消費行為做出「反悔」的動作,這是被允許的,退貨時可以不說任何理由,處理退貨的營業員還會和禮貌的謝謝你。不過,這也被很多人利用,我剪刀過很多華人買商品後使用,然後退貨,這讓我感到很是難堪,何必?

另外,辦理圖書卡後可以在網上先搜索對應的書籍,然後可以hold到離家最近的那個圖書館,他們會有專車將此書送達,然後郵件或者電話通知你去取。如果有醫生證明自己在3個月內無法出門,則會送到你家,等你看完後再取你家取回書籍。免費的服務。

公共汽車和地鐵互換不用出站,在一個中轉站內直接可以方便的換乘。bus車是可以升降的,這樣方便殘疾人自己駕駛小型殘疾車上下,而且前排的位置可以上下翻起,也是方便殘疾人的行動。司機前面擋風玻璃下面有支架,可以讓騎自行車的乘客放自行車。冬天這裡公共汽車連把手都是熱的等等,這些設施和服務都讓人感到很溫馨和舒服。

對於我們新來的覺得新奇,但是我看這裡的居民司空見慣似乎沒有任何的感動,很平常的。

好的還有很多,現在聊聊差的,來加以前記得開會聽bruce談西斯羅機場時就談及國外一旦哪個行業是私人壟斷的,則會出現比中國國企更差的消費體驗,算是在心理上有些準備,但是到了這裡真正遇到這種破爛服務還是覺得憤憤不平。

機場:著名的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它的著名除了本身起降架次,人流量的物理條件外,還有就是超級爛的壞名聲。這裡的工作人員對客人的態度非常的不好,大廳也亂鬨哄的,行李搞丟、電話不通等等。看過這裡的文章,說該機場每年的客戶投訴案例多達幾千個。我本人就遇到一個非常野蠻的意大利搬運工,剛下飛機的心情被打了很多折扣。

電信:這裡最大的3家通訊公司壟斷了90%以上的客戶,它們是rogers,bell,還有turus。本身的月費就已經很貴了,以rogers為例,最低月費在27加幣左右,(是雙項收費的,就是說接電話你也付費,如果要來電暢聽,另外加7加幣每月,它包括工作時間---上午7點到下午6點才可以打150分鐘每月。這還不包括上網,如果想上網宰加10元,語音留言+7元,來電顯示+5元等等,超出150分鐘,室內電話每分鐘0.45加幣)。其中,用戶對老大rogers的意見最大,媒體中對rogers的評價可以用「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來形容。消費者被宰的事件屢屢發生,尤其是很多不知情的新移民,更是在第一個月被高消費了一把,見到太多新移民首月打電話成百,甚至接近千元的例子了。另外,很多沒有經驗的加拿大客戶,在出差美國甚至去加美邊境遊玩回來後被收取幾千,甚至上萬的網絡漫遊費。於是一個很怪的現象出現了,那就是在加拿大本地區電話費會遠遠貴過往中國打長途的費用。

這就是典型的壟斷資本主義對本國百姓的剝削,服務並沒有跟上,按道理說像rogers這樣的最大公司應該信號很強,覆蓋很廣嘍,不是!這公司號稱加拿大最大,但是我使用下來的信號也是很弱的。

雖然加拿大百姓總是抱怨機場和電信很差,但是加拿大政府照樣拒絕國外電信公司進去加拿大市場,於是西方社會的老百姓繼續生活在這怪圈中等待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48

北美見聞雜記---零售篇(1)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vdl.html

這幾天是聖誕節,此間是加拿大各個零售店全力血拼的季節,各大商場盛裝迎接傾巢出動的加拿大人,在停車場要找到一個車位幾乎得等幾個小時,收銀櫃檯前也是要排幾個小時的隊伍才能完成交易。尤其是12月26日那天,這天叫BOXINGDAY,是值得消費者凌晨排隊大採購的一天,各種狠命地打折會在該日出現,對於零售商一年能否賺錢就看這幾天購物高峰季節了。但是這裡報紙上看到零售商的管理層發現他們越來越多的在為網絡銷售公司做嫁衣裳。這是零售行業與網購的競爭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的體現,或者說是傳統實體店經營模式的一種掙扎。

到商店裡看貨、上網比較價錢、最後網購省下不少錢,這樣的廣告讓傳統的商店既心頭火起有擔心害怕。因為傳統的零售商店要花費巨資建商店或者是租店面、要雇店員、要陳列商品、要保證庫存、還要承擔售後服務,結果卻是消費者訪問商店,問店員許許多多的問題,但等到做購買決定的時候消費者卻網購去了,因為網上商店不用支付高昂的店舖和店員的費用,可以用很低的價格招徠顧客。現在越來越明顯的問題是,傳統商店在花錢為網絡商店做嫁衣裳,是「店看網買」。

目前加拿大和美國的網購消費者最鍾意的是亞馬遜購物門戶網站,看到說至少57%的網購消費者在訪問了商店蒐集完信息後在亞馬遜網購。亞馬遜網站上銷售的商品比BestBuy商店經營的大部分商品的價格至少便宜17%。

 「店看網買」的消費者覺得他們可以免費得到商店的商品陳列和諮詢服務,可這給傳統的店舖零售店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不論是專業的電器商店BestBuy還是沃爾瑪和西爾斯這樣的大型連鎖百貨商店都對這種「店看網買」的問題非常頭疼。有的專業電器商店還因為「店看網買」的嚴重而破產垮台。記得自己買電腦似乎也是用這種方式,可見全世界消費者不約而同都在走這條路。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一些連鎖商店已經開始採取反擊措施。北美一些連鎖店今年不打算再讓亞馬遜這樣的銷售門戶網站再佔他們的便宜了,他們採取了種種商店購物優惠的辦法來促銷。除了優惠促銷的手段之外,有的加拿大零售商還針鋒相對的採取了專門對付網購公司的措施。看看都有哪些措施:

加拿大BestBuy公司就在自己的商店裡設置了免費的上網查詢比較其他公司商品價格的電腦終端,讓消費者瀏覽完商店裡陳列的商品之後上網比較不同商店和不同網購公司同一商品的價格;如果發現價格比BestBuy還優惠,則BestBuy會提供至少與競爭者一樣低的價格。消費者不用再去其他地方比較了,在BestBuy一站式消費就全齊了。又比如西爾斯公司今年在網站上增加了比較價格的功能,希望把顧客留在西爾斯。但是這樣做我個人覺得還是解決不了本質的問題,雖然這架勢有點兇狠。因為畢竟還是實體店的成本是活生生放在那裡的,偶爾拼一兩次還可以長久下去,如何留住客戶呢?

消費者的購物決定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首先是商品要物美,其次是價格要價廉,第三是服務質量要好。在商品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傳統的店舖商店除了提供服務之外也能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則消費者是願意在這樣的商店購物的。如果是象消費者發現的,同樣的商品網上購買和商店購買差距太大,這可大大不妙了。

消費者是狡猾的,成本是真實的。考驗實體零售店的經營智慧的時刻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71

【碎片中國·癸巳】回鄉雜記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272

編者按: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南方週末記者們也紛紛回到家鄉,回到那些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這群身份獨特的觀察者,敏銳地觸摸少年生活的土地上細微的變化,並記錄著中國這個龐大軀體上一根根毛細血管的微小脈動。

在浙江湖州,投資無門的新痛苦折磨著漸漸富裕起來的人們。在財富渴望與通脹壓力煎熬中的他們,尋找與試探著包括民間借貸、高息集資在內的各種路徑。

而江西高安建安鎮黨委書記卻在四處找錢,他想修路,想讓小鎮找到新的財政支柱從而擺脫對煤的依賴。

在四川打工大縣,農民蜂擁入城,打工給一代農民帶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改變,也帶來被「拔」出土地時的糾結與撕裂。而最茫然的,莫過於四十多歲的第一代民工——城市工廠只歡迎年輕人,而他們卻已無法回到農村。

在河南農村,拿著iPhone的年輕媽媽購買的奶粉卻是早就因含致癌物質而被註銷生產許可證的「毒奶粉」;更多地方,煙花爆竹的銷量正在下降,微信正在成為內地人的時興,一個個家族群橫空出世,而一些上小學的孩子也能熟練地使用iPad刷微博。

幾乎在每個地方,汽車的增長速度都令人吃驚,連大別山深處的小鄉村,也在這個春節堵起了車。

這是我們血脈相連的家鄉,我們清晰地感知到,經濟增長與文明變遷在每一個地方帶來的改變,如此隱秘,如此糾結,卻又如此決絕。

年復一年,南方週末經濟板塊連續在春節之後推出回鄉專題。在無數碎片裡,看見一個龐大、複雜、有溫度的中國。

小城裡,7歲的小外甥熟練地發著微博,而四十多歲的舅舅則在為工作發愁——城市工廠歡迎的只是手眼靈敏的年輕人,而土地是打工十多年的他們這代民工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一)

下了雨的南方陰晦潮濕,薄霧下整個城市像蒙了一層灰,但過年依舊是這座南方小城娛樂場所的高潮。大年初三和同學吃完飯,想找個地方坐坐,不管是咖啡館、茶樓、麻將館,還是KTV,全部爆滿。

在這個我們生活了十幾年的四線小城,如今不僅有沃爾瑪、如家和七天酒店,還有中國式的堵車。走出市區,同學開著車帶著去了郊區一個隱秘茶樓。

外觀看上去不怎麼起眼的一個小樓,裡面裝修卻非常雅緻。一進門同學就說聲音小點,這裡大都是市裡公務員過來喝茶。

(二)

開車的同學之前在北方讀一所普通專科大學,畢業後為了女朋友想去北京,歷經蹉跎,幾個月後愛情在和現實的衝撞中夭折,他悻悻回到萍鄉,通過老爸關係進了市供電公司。

6年後的同學聚會,他談到北京往事喉頭依然發啞,依然稱羨慕我們這些躋身大都會的同學,不過飯後就開著一輛君越帶我們周遊全城,茶後邀請到他家,竟是在全城最好的地段的複式樓——在大都會為基本生存掙扎的遊子們的神經一下子被刺激到了。

(三)

和親戚們聚會,飯桌上的話題總有房子。小城市的房價已經躥過4000了,大樓越長越高,各種樓盤戶外廣告成了街頭最有表情的風景,然而二手房的交易量幾乎為零,二姨家在火車站幸福小區一套二手房低價掛出去了兩年,都沒人買。

(四)

連7歲的外甥都開始玩微博了,粉絲竟然過百了。一過年,我的iPad和iPhone就完全被他霸佔了。看他熟練地用微博自拍發照片,我一下子覺得老了很多。

(五)

在深圳打工的舅舅今年捲起鋪蓋,頭也不回地奔回家了。在南方打工十多年,貢獻完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之後,除了背著背包回農村,他似乎沒有其他選擇。

舅舅在廣州、深圳等許多城市打過工,幹過建築,去過工廠,手裡還有電工證,在家電、機械維修方面算是個熟練工。他還努力地通過自學,掌握了電腦系統重裝、硬件維修等技術——到了他這個年紀,很多同齡同鄉其實是電腦盲。

同村像他這個年齡的,除了還有幾個在海南建築隊幹活,其他的全都回家了。「人一過了40歲,再出去找工作就很難了。」舅舅感嘆,一去人才招聘市場,所有工廠都只招40歲以下的。

然而回到缺乏生氣沒有變化的農村,他比十幾年前出去時還要迷茫,不知道希望在哪裡。老家工廠極少,去年找工作時已經蒐羅過一輪,無奈還是南飛了,今年情況比去年好不了多少,想自己開個店面又沒本錢,如果不打工,兩個讀高中的孩子學費怎麼辦?

舅舅和他的同鄉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典型的中年農民工困局——在老家,他們被歸為剩餘勞動力。很多人開始繳納社保,為自己養老籌劃了。而在珠三角區域,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城市和工廠歡迎的只是年輕力壯、手眼靈敏的年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62

小遊雜記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7775447

  這次潮陽之行來去匆匆,對於「宅」在家裡已久的我仍然有一些收獲。

  在羅湖汽車站,首次體驗了以自助售票機買票的方便,既不用排隊又快捷,回程則由朋友的親友在網上代買高鐵票,更是方便。

  上回在澳門我貪過癮,沒有把手機的上網功能關閉,經常無端端的「被」上網,雖然馬上按停,回來仍被徵收了七十多元的漫遊上網費,這次學乖了,一過關第一時間馬上關掉上網功能,改用WiFi。

  原來在內地到處都有WiFi網絡,就連長途大巴上全程都可用WiFi,方便之極,只是無法正常上國外的網站,上YouTube則永遠在打「圈圈」,用Apps則還可以輕易上網。至於WhatsApp雖然經常顯示不支援所用的WiFi,仍然可以成功發送訊息,只是「時靈時不靈」而已,回程在高鐵上雖然一樣有WiFi可用,然而全程無法發送WhatsApp,令人洩氣。

  經過多年的發展,今天的深圳地鐵網絡已經是四通八達,非常方便,乘深圳地鐵儼如身在香港的港鐵,由於深圳地鐵是港鐵所管理,所以連車內的廣播也是一模一樣,最特別的是隧道內的廣告,居然可以跟著列車跑,這卻是港鐵所沒有的,似乎深圳地鐵更先進。

  由於時值歲晚,朋友的親友家人都從外面回家過年,讓我也感受到一家人共坐一桌用餐的家庭樂,品嚐一下家鄉菜,吃到香港沒見過的「麻葉」及非常「粉」的蓮藕。

  我與朋友的親友在外工作的三十歲兒子交談,發現他並不像過去我印象中的鄉下人那麼愚魯,對於時事瞭如指掌,分析透徹,近期記憶力嚴重衰退的我,真是大嘆不如,要是內地的年輕一代都是如此,國家的前途就大有希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05

新西蘭雜記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td.html

    昨日淩晨到了奧克蘭。

    機場檢疫很嚴,我們帶了些感冒消炎藥之類的,入境卡上有一條問,你是否帶了可能違禁物品,其中舉例藥物。我猶豫了半天,還是勾選了攜帶藥物,但註明是自己吃的日常藥物。

    海關人員在這條上圈了一下,寫了我不懂的簡寫英文字母,於是就過關,在檢疫處問了些問題,然後再過關,沒有打開包。

    英美系對誠實看得很重要。上次一個朋友去美國做訪問學者,其導師要電話面試,擔心英文不夠,和我們說讓英文好的閨蜜代她面試,我嚴重告誡她不要,建議寫email給導師,表明英文不夠,給些時間練習。後來她很高興告訴我,其導師非常認同她的誠實,還是在電話里簡單詢問,就同意她過去美國,且全力幫她在美國打通障礙,過兩個月她就和孩子登陸美國了。

    所以,即使我認為這些藥物其實沒有危害,我還是避免出現誤會,申報。

    租車處耗費不少時間,接待我們的亞洲小夥子盡管英文磕磕碰碰,卻拒絕說中文,我們假定他不是華人。但他一臉的不愉快,仿佛我們欠他十吊錢,半當中走開,居然不見了。我們等了好久,只好叫旁邊的女同事幫忙。她驚訝的和其他同事議論:他怎麽丟下自己客戶不見了?然後去stuff的辦公室里轉了一圈,沒找到,坐回來我們這邊幫助處理,態度和藹,非常周到,甚至幫我們把gps調到中文,盡管此時她已經看不懂,還是憑經驗繼續教我們使用。

     好吧,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他是不是華人,雖然他的臉部特征和說英文方式很像中國人,應該不是的,我們中國人那麽優秀.......

     飛機上的鄰居是在新西蘭住了二十年的上海人夫妻,和我太太攀談,告誡我們不要帶太多現金,因為攔路有搶劫的,周圍發生過多次。

      您也知道我前些天寫的文章提及過奧克蘭治安混亂,所以面面相覷。

      右舵車非常不習慣,我們花了些時間適應,不久到了賓館,恰逢假日,許多店鋪不開。我想起來這邊有投資人朋友,就打電話給他,這是非常恰當的選擇。

     朋友花費兩天陪我們,今天冒著大雨出門過來奧雷瓦小鎮,下午在海灘邊閑談很久。中午後另一個基金經理人朋友趕來會面。

     這真是他鄉遇故知,萬里交心,居然還有兩位陌生的熟人,相談甚歡,榮幸之至。

     當地朋友幫我們解答了許多疑惑,讓我和同行的朋友在極短的時間里迅速明了整個環境,知曉從居住、教育、福利、投資的方方面面。即使我們如同上次在美國,花費許多金錢,見六七個律師和會計師,也不見得這樣徹底的告訴你整個新西蘭最核心的生存生活技巧。

     這里面當然澄清了一個疑問,就是治安問題。

     實際上新西蘭治安不錯,奧克蘭是整個新西蘭最糟糕的地方,但也是不錯的。沒有惡性案件,分區域,南區和西區是比較糟糕的地方,但東區、中區、北區都還不錯。用朋友的話說,夜晚可以出門,他們家面對街道是落地玻璃門,沒有防盜網,從沒被偷過。

     我後來就很明白,這正如美國是不同的美國,我們曾住的一些街區連門鎖都沒有,只是搭扣,但有些街區拿著槍也不安全。

     所以,也回答一些質疑的奧克蘭讀者,是的,實地驗證感覺是不同的。

     就像很多朋友批評當地華人里壞人不少,其實好人也不少。越靠近底層,生存壓力就越大,對人性的考驗就很脆弱。而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轉了奧克蘭不少地方,再經過一番閑聊,這里還是很適合生活的。不過當地政府也已經在增加移民門檻。仿佛全世界都在提高移民門檻,只是因為中國人瘋狂出國。

    朋友們在極力勸我移過來作伴,不過我這一兩年肯定不會做這個打算,且行且考慮吧。

    晚間喝了些店家自釀的啤酒,真心不錯,以話下酒,人生得意須盡歡,南下半球有故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