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碎片中國·癸巳】回鄉雜記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272

編者按: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南方週末記者們也紛紛回到家鄉,回到那些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這群身份獨特的觀察者,敏銳地觸摸少年生活的土地上細微的變化,並記錄著中國這個龐大軀體上一根根毛細血管的微小脈動。

在浙江湖州,投資無門的新痛苦折磨著漸漸富裕起來的人們。在財富渴望與通脹壓力煎熬中的他們,尋找與試探著包括民間借貸、高息集資在內的各種路徑。

而江西高安建安鎮黨委書記卻在四處找錢,他想修路,想讓小鎮找到新的財政支柱從而擺脫對煤的依賴。

在四川打工大縣,農民蜂擁入城,打工給一代農民帶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改變,也帶來被「拔」出土地時的糾結與撕裂。而最茫然的,莫過於四十多歲的第一代民工——城市工廠只歡迎年輕人,而他們卻已無法回到農村。

在河南農村,拿著iPhone的年輕媽媽購買的奶粉卻是早就因含致癌物質而被註銷生產許可證的「毒奶粉」;更多地方,煙花爆竹的銷量正在下降,微信正在成為內地人的時興,一個個家族群橫空出世,而一些上小學的孩子也能熟練地使用iPad刷微博。

幾乎在每個地方,汽車的增長速度都令人吃驚,連大別山深處的小鄉村,也在這個春節堵起了車。

這是我們血脈相連的家鄉,我們清晰地感知到,經濟增長與文明變遷在每一個地方帶來的改變,如此隱秘,如此糾結,卻又如此決絕。

年復一年,南方週末經濟板塊連續在春節之後推出回鄉專題。在無數碎片裡,看見一個龐大、複雜、有溫度的中國。

小城裡,7歲的小外甥熟練地發著微博,而四十多歲的舅舅則在為工作發愁——城市工廠歡迎的只是手眼靈敏的年輕人,而土地是打工十多年的他們這代民工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一)

下了雨的南方陰晦潮濕,薄霧下整個城市像蒙了一層灰,但過年依舊是這座南方小城娛樂場所的高潮。大年初三和同學吃完飯,想找個地方坐坐,不管是咖啡館、茶樓、麻將館,還是KTV,全部爆滿。

在這個我們生活了十幾年的四線小城,如今不僅有沃爾瑪、如家和七天酒店,還有中國式的堵車。走出市區,同學開著車帶著去了郊區一個隱秘茶樓。

外觀看上去不怎麼起眼的一個小樓,裡面裝修卻非常雅緻。一進門同學就說聲音小點,這裡大都是市裡公務員過來喝茶。

(二)

開車的同學之前在北方讀一所普通專科大學,畢業後為了女朋友想去北京,歷經蹉跎,幾個月後愛情在和現實的衝撞中夭折,他悻悻回到萍鄉,通過老爸關係進了市供電公司。

6年後的同學聚會,他談到北京往事喉頭依然發啞,依然稱羨慕我們這些躋身大都會的同學,不過飯後就開著一輛君越帶我們周遊全城,茶後邀請到他家,竟是在全城最好的地段的複式樓——在大都會為基本生存掙扎的遊子們的神經一下子被刺激到了。

(三)

和親戚們聚會,飯桌上的話題總有房子。小城市的房價已經躥過4000了,大樓越長越高,各種樓盤戶外廣告成了街頭最有表情的風景,然而二手房的交易量幾乎為零,二姨家在火車站幸福小區一套二手房低價掛出去了兩年,都沒人買。

(四)

連7歲的外甥都開始玩微博了,粉絲竟然過百了。一過年,我的iPad和iPhone就完全被他霸佔了。看他熟練地用微博自拍發照片,我一下子覺得老了很多。

(五)

在深圳打工的舅舅今年捲起鋪蓋,頭也不回地奔回家了。在南方打工十多年,貢獻完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之後,除了背著背包回農村,他似乎沒有其他選擇。

舅舅在廣州、深圳等許多城市打過工,幹過建築,去過工廠,手裡還有電工證,在家電、機械維修方面算是個熟練工。他還努力地通過自學,掌握了電腦系統重裝、硬件維修等技術——到了他這個年紀,很多同齡同鄉其實是電腦盲。

同村像他這個年齡的,除了還有幾個在海南建築隊幹活,其他的全都回家了。「人一過了40歲,再出去找工作就很難了。」舅舅感嘆,一去人才招聘市場,所有工廠都只招40歲以下的。

然而回到缺乏生氣沒有變化的農村,他比十幾年前出去時還要迷茫,不知道希望在哪裡。老家工廠極少,去年找工作時已經蒐羅過一輪,無奈還是南飛了,今年情況比去年好不了多少,想自己開個店面又沒本錢,如果不打工,兩個讀高中的孩子學費怎麼辦?

舅舅和他的同鄉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典型的中年農民工困局——在老家,他們被歸為剩餘勞動力。很多人開始繳納社保,為自己養老籌劃了。而在珠三角區域,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城市和工廠歡迎的只是年輕力壯、手眼靈敏的年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