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新工場取經》孕育七十多家新創公司 李開復也要仰仗她 中國創業教母陶寧:台灣人充滿創意,不輸矽谷

2014-01-20  TWM
 
 

 

四年培育七十幾家新創公司、創業者教父李開復的左右手、手握五億美元創投資金、現年四十六歲,她就是「中國創業教母」陶寧。她如何挑選投資對象?對台灣的網路創業者有何建議?

如果要創業,你應該聽聽她的意見!

撰文‧黃家慧

「創新工場」是以幫助年輕人創業為使命的中國投資機構,二○○九年創立至今,已成功培育七十幾家新創公司,包括安全寶、啪啪等在中國耳熟能詳的網路公司,其背後的靈魂人物,正是有「中國創業教母」之稱的陶寧。

四年前應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之邀擔任首席運營官,她看到的不僅是多個團隊從創新工場成功孵化,更看見一場風起雲湧的網路創業潮,正在中關村奔騰。一三年年底,陶寧接受《今周刊》專訪,分享在這四年所見證到的北京網路創業崛起,同時向台灣業者招手。

剛接掌創新工場時,陶寧一直思考:「為什麼美國矽谷有那麼多年輕又有高科技背景的人,願意放棄進入像IBM、Google這樣有明星光環的大企業工作,走出來自己創業,而中國卻沒有。」她發現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錢」!

備妥銀彈!

中國網創風起雲湧,資源唾手可得年輕人剛出社會,財富積累少,更別說開一家自己的公司。「但是在矽谷,那裡有大批的天使投資人捧著白花花的銀子給創業者,所以初始資金根本不是問題;而在台灣、中國,天使資金卻很少。」四年前的北京,天使基金並不流行,想要找人投資極不容易。「投資人一聽到投資這些初創公司,回收至少要等個八年,都說『天啊!我的上帝呀,這也太久了吧。』」陶寧描述四年前找投資人的窘境。而當時中國政府雖然設有所謂的「引導基金」,也只給中大型企業,小型的初創公司很難分一杯羹。

「直到三年前,政府開始將基金給初創公司,我們的第一筆人民幣基金,就是上海市政府和楊浦區給的!」不僅中國政府對投資初創公司的政策有了轉變,投資人對網路創業投資的態度也變得更開放。「一三年,中國就有二十二家網路公司在美國上市,又有不少家新創公司被收購,投資人看見好結果,就更樂意投資新創公司了!」陶寧指出另一項創業門檻——環境的友善度。網路創業者多半是IT技術出身,不懂法律、財務,偏偏這些卻是新創公司的必備知識。「在矽谷,有很多大型財務公司願意幫助這些小公司,或者入股,或者免費服務;四年前的中國,誰理你!」瞄準市場!

中國人口六十五倍於台灣,適合當第一戰場但今天的北京乃至於整個中國,有無數的孵化器(育成中心)在幫助這些創業家築夢。除了前文提到的「車庫咖啡」等提供創業環境,還有以大學或地方政府背景為主的孵化器提供資金,或像「創新工場」的投資機構,提供財稅、法律、管理公司等創業必備知識。豐沛的資源在中國,特別是北京,唾手可得。

當中國網創正在蓬勃發展,陶寧也給了正在起步的台灣創業青年建議:「把中國當成你的首要市場!」在資訊業,立足的市場小是一大弱勢,除非你只想做小眾市場。她認為,擁有台灣人口六十五倍的中國,又有相通的語言,正是台灣人的機會。

「有一些台灣創業者想先在台灣做好,再到中國發展,我心想:『台灣做好又怎樣?做好你也活不下去!』你應該馬上來中國發展!不然就太慢了!」兩地的習慣風俗不同,產品在台灣做得好,在中國卻可能適應不良,最後也得從頭來過,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搗中國市場。

組團登陸!

台灣創意人才多,方便團體作戰陶寧建議,如果台灣創業家打算將中國當成第一市場,首先在台灣就要把團隊的人先找好,再將整個團隊一起帶到中國,讓創業者能更貼近市場。

在她看來,台灣的資訊人才多,許多人還具備與硬體相結合的科技背景,是獨一無二的好資源。她也讚賞台灣創業人充滿創意,堪與美國矽谷比擬。相對於中國,在劇烈的競爭下,創業者變得過於狼性、過多抄襲、創意不足,讓大陸有些局限。「但是網路市場競爭激烈已是全球性問題,所以不要抱怨被抄襲,你只能不斷開發新點子,在挫折時堅強活下去。」未來,無論台灣或中國創業者想要創造世界級的公司,陶寧認為「人才」的培育相當重要。「即使資訊產業已經擁有最多國外回來的人才,比例依舊很少,而且多數工程師英文不好,如何去做給歐美人的產品?」要國際化,就需要更多懂國外市場的產品經理、行銷人才等,才能把產品推向國際。

陶 寧

出生:1968年

現職:中國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兼合夥人

經歷:谷歌中國運營總監

學歷:耶魯大學MBA、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家庭:已婚,無子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1

創新工場陶寧對創業者融資的六個忠告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39.html
 
忠告一 想好了再來向我要錢
錢的來源很多,VC和PE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比如說像創業或者是運營的時候,會有自有資金。如果在創業之初或者中間運行過程中缺錢了,需要家人和朋友給你,我們會覺得他是天使。一般來講,面對這些天使,你開口得比較容易,不用簽特別正規的合同,好說好商量。
正因為好說好商量,就留下了一點後患。你向多個人去借的時候,這個關係有可能未來變得複雜。比如,當初沒有股份,現在要佔股份的時候,很難確定數量。這不好預測,有時候還會傷面子。所以親戚朋友有好處也有壞處,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自己的關係考慮清楚。
我覺得,三年之內的銀行貸款非常好用,雖然有利息,但是怎麼算比起其他成本都是最低的。第一,利息是固定的。第二,是商業關係,不用欠人情。所以,我建議先想銀行,銀行想不了的話,短期就想親戚朋友。
 
忠告二  要錢是有成本的
如果你覺得需要比較大筆的錢,承諾長期跟這些機構打交道,對企業的發展很有信心、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自己的能力都願意走得遠一點的話,就考慮投資人。
VC和PE要的東西很簡單,股權。對於發展好的企業,融資成本實際很貴很貴。還有一個成本就是投資人要很多年跟著你,直到你賣出,或者是上市。VC都是要賺錢的,而且越早賺錢越好,實際目標是一致的。
除了VC、PE,再就是戰略投資者。你要的資源越來越大,甚至可能發展到收購和兼併的階段。戰略投資者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有資源。它有兩重目的,第一是賺錢,更重要的是希望你能夠滿足它母公司主業的發展。
VC跟你談的立場是賺錢,戰略投資者更關心如何與其主業結合。二者對你的干涉度是不一樣的。
什麼樣的投資人對你來講是適合的?你要是強你就可以挑投資人,投資人就追著你。你要是弱,那你就老實點。
最後,IPO成本確實很高,上市之後的成本也很高,要想好再去做這件事情。
 
 
忠告三  想打動投資人,你得有那個能力
 VC實際很挑剔的,門檻非常非常高,不是什麼項目都應該去找VC投資。一個小而美的項目自己留著就挺好的。
VC們的野心很大,要看一個大市場,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憋出幾個大的。最好能投出一個騰訊、一個百度來,這肯定是所有VC的想法,無論是早期還是晚期。
而且,無論是初創還是成長企業,投資人一定會打聽你原來的同事和老闆對你什麼印象。人品是放在第一位的。然後就看你的團隊。團隊的整齊性非常重要。
另外,投資實際就是投這個行業裡前兩三名,如果你不是前三,找VC、PE融資基本上很難很難。所以就得退而求其次,找戰略投資者,它不一定要前三,目的是補充自己的產品鏈、產業鏈。
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階段,投資者要求的東西稍微有些差別。創新工場投種子輪或者天使輪的時候,創業者沒有用戶數、也沒有產品,我第一想看的是團隊,這幾個人我喜不喜歡,能力強不強,原來在哪工作過,做過什麼樣的產品,管過多大的團隊。尤其是做早期VC的,在行業裡或多或少是個專家,他一定要看產業鏈。你即使沒賺到錢,但是你得講我打算怎麼賺錢。再有就是你的速度。我們做互聯網的,在早期的時候得用周來算產品的更新度。
   
忠告四 材料必須齊備
無論是融種子輪,還是A輪、B輪,第一要檢查自己的團隊、方向和產品,要寫一個項目介紹書,找不同的投資人。投資人時間有限,我們去年投了將近40個,一般的VC投10幾、20個,已經從頭忙到腳了。
想要接觸投資人,請你的親戚、朋友、同學介紹,是最靠譜的一件事。介紹的時候你也問問他,你怎麼認識的,他們喜歡什麼,他們看過什麼樣的項目。一般來講,至少你要跟一個VC見過兩三輪。投資經理先見你一輪,可能還要見第二輪,回去之後報告,大家給一些反饋說再看看。不可能只看了一家就投。除非有特殊情況,VC很少投兩個存在競爭的企業。基本上見過幾輪之後,他會給你一個投資意向書。
項目計劃書最好是PPT, 提綱挈領的好看,把最重要的東西一擺。用word看起來太累。說清楚你想幹什麼,這個事情有什麼樣的市場前景。融資計劃和財務計劃也是一定要有的,成本多少,準備融多少錢。基本上投資人不會給你超過兩年的費用。
 
忠告五 融資之後要做出改變
如果你拿到錢,你就要召開董事會了。一般投資人不會在董事會要求過大的權力,一定是創始人團隊佔大部分。
然後是財務管理。公司是你的,簽字權也在你的手上,但是金額會有設定。尤其是若你的公司還想收購、兼併,被兼併、被收購,這樣的事董事會決定不了,需要股東會做決定。拿了別人的錢,不是想幹什麼就干什麼,初期你的自主性還是非常大的,越往後期越小。
一個基金至少管二三十個項目,一個VC裡面同時管兩到三支基金、五六十個項目是正常的。對於投資人來講,創業者是他的幾分之一,他不會把寶都押在你身上。他能幫忙絕對幫忙,但是不能都指著他。
財務投資者會儘量清理天使投資人出去,無論是在A輪還是B輪,因為他要讓公司的股權結構、工商登記變得簡單。  

 
忠告六 要人民幣還是要美元,你得想好
這是中國的特殊情況,因為有外匯管制。
如果是做互聯網或者IT的,大部分屬於管制行業,還不能做合資公司,就得做VIE結構,曲線救國。 
一旦你融的第一筆錢是人民幣,下面就得接著用人民幣了,很難交叉。所以,剛開始的時候要想想準備用什麼錢,將來誰併購你,你準備在哪退出。當然,最後沒錢的時候誰的錢都要了,那是另外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08

陶寧:多數初創公司最容易犯的5大思維誤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8/161286.shtml

陶寧:多數初創公司最容易犯的5大思維誤區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陶寧:多數初創公司最容易犯的5大思維誤區

這幾年,我跟許多創業者接觸過,發現創業者都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及早引入CFO。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 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陶寧。

1、未及早引入財務

我與一些已經創業成功的創業者一起交流時,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如果回頭看,在你過去的創業過程中有沒有什麽遺憾的事情?幾乎所有人都跟我提到應該早點聘請一個財務經理。

這幾年,我跟許多創業者接觸過,發現創業者都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及早引入CFO。我們的幾十家被投企業也同樣有這個問題,大家一開始招的都是開發者、後臺、前臺,但對於財務卻一直很猶豫,他們覺得招財務挺貴的,我要嗎?要幹嘛?我作為一個創業者到底該什麽時候招財務?該給多少錢?可不可以用外包的人來做這個事情?

1)創業者到底該什麽時候引入財務呢?我覺得,至少當你有了營收,做到A輪融資的時候就必須要進入了。或者,你在A輪之前就可以引入,因為財務並不只是你的消費部門、支出部門和成本部門,一個好的財務經理還能夠幫你理財,幫你省稅,當你得到政府各種補助的時候,掙到的錢一定比給他的工資高出很多倍,所以你也要把你的財務看成一個業務部門。

另外,創業者每次融錢時,越到後面投資人越是最看重你財務報表里面的幾項指標:人、戰略、產品,外加你的錢,缺一不可,如果你到了公司要上市的時刻再雇一個CFO,就已經有點晚了。

2)除此之外,創業者還得把財務看成核心人員,不要把他當成後勤編辦人員,不要開會的時候不讓他參加。實際上,如果財務人員能夠從一開始就幫你把把關,那麽無論你公司的賬,還是擴張路徑,亦或是做大規模推廣,他們都是最重要的基石。如果你有條件,已經創業了一年多或兩年,並且已經融到A輪,這時就要趕緊找一個靠譜的財務人員跟你一起往前走,這會讓你走的更遠一些。

2、因追求極致拖慢速度

我在創新工場帶項目組時,第一條要求就是速度。我先不管團隊做的好還是壞,今年每個星期到底會叠代多少功能,我只要求一條,每星期必須有一個叠代,必須有一個升級。通過這樣的速度,我鍛煉的是團隊磨合能力,鍛煉的是團隊真正知道自己短板在什麽地方,並且逐步習慣這個節奏。

小公司沒有太多致勝渠道,速度是很好的致勝渠道。很多創業企業至少都是一天工作12-15個小時,一星期工作6-7天,你工作這麽長時間幹什麽?就是事情要比別人做的多,做的快。

很多工程師出身的創業者最大的問題在於「求精」,覺得我做的東西還不夠高明,等做得再好一點、再加一點東西再推出,但這樣做就很容易錯過最佳時機。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有一個創業者做了一個很不錯的產品,可是他自己覺得不太滿意,於是就小規模地做了一個推廣,並在幾個小渠道慢慢收集這些反饋,結果當他覺得反饋不錯,準備開始做稍微大一點推廣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特別尷尬的事情:他產品的名字在各大渠道中已經被別人用了好幾遍了。

這時,他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到底是改名還是不改名?如果連你產品的名字都要改,可想而知你要做的動作有多大,這時候包括你的設計、宣傳等等都要重新去改。其實,那些占據了他名字的產品實際上做的並沒有他那麽好,可是人家一上來就占據主流渠道,這樣就把優勢占住了,所以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讓那個創業者懊悔不已。

因此,大家精益求精、做到極致是應該的,不過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不要太猶豫了,速度與執行力非常重要。很多創業者覺得,自己的主意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創業者確實有創新,但是每個創新都要踩著前人的肩膀,如果你的創新從來沒人想過,也從來沒人做過,那麽這個創新基本上沒人敢支持你,因為從石頭蹦出來的是孫悟空不是你。我們多數人都是踩在別人的肩膀上,做的是改進,別人想不到的一點點缺陷,但是你做好了這就是創業,創業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事,不是一個空想就能做出來的。

因此,我覺得有了主意就需要執行,再好的東西都得落到產品上並把它推出來。創新工場本身也有失敗的項目,其中一個失敗項目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直不把產品推出來,我們看到市場上很多相似主意的產品,比他想法起步晚好幾個月。但是有了產品想法後,一直覺得自己做的產品不夠好,結果最後產品沒真正推出來就夭折了,白開發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所以,我覺得當你有想法後要盡早試一試,快速推出產品,並看這個方式是行還是不行。

3、不重視企業文化

很多創業者覺得,企業文化是大公司的事,我們小公司就3個哥們一起創業,因此不用說什麽企業文化不文化的,這個事情有點虛。

但實際上,企業文化是一件很實在的事,因為企業文化指的是你們堅持什麽,你們相信什麽,這個東西最好早一些落實下來。創業公司一般擴張都會很快,當你產品做上了手,融資到了第一步的時候,人員可能會在短短半年內從3、5個人,迅速變成20、30人,這時怎麽將大家的步調調整一致,最終就是由企業文化決定的。

另外,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猶豫不決的事情,比如我自己作為創新工場的一名員工,每天就會碰到各種讓我猶豫的決定,包括這件事到底做還是不做,這錢到底花還是不花,這人到底雇還是不雇。

坦白講,很多事情你不做的話是不可能事先預知效果是否好或不好的,基本上只能拍腦袋瓜做判斷。所以當你猶豫的時候,企業文化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你真正的底線就是你公司到底要堅持哪幾點,比如堅持速度、堅持做好用的產品、堅持有數據才做下一步,就是這麽幾個堅持能夠讓你在猶豫不決、爭執的時候放出最後的殺手鐧,守護住最後的底線。

所以,企業文化這件事早點說,早點落實很重要。我是從Google出來的,Google文化對解決公司日常事情就很有用,尤其在你放權的情況下,讓每個員工都自己決定,每個員工說我拿什麽決定?什麽是員工做事的標尺?這時,企業文化就成為其標尺,因為與公司文化相符的事就要做,如果不相符就否定了。因此,文化這件事情,小公司也要談。

4、創始人與團隊

1)創始人。我覺得創業最後做成做不成,歸根結底都要看創始人行不行,不管別人給你多好的機遇。

很多創業者在取得第一步階段性成功後的這段時間,是最考驗人的。因為這時候,很多創業者覺得,自己辛辛苦苦一年,項目終於融到資,數字也很不錯,團隊也挺好,這時一項艱苦樸素、低頭做人的自己一下子揚起了頭,他會覺得「我挺有能耐,我這個人還不錯」,於是便開始計較「我的權力有多大,股份有多少,回報的曲線是什麽,誰簽字,到底什麽人進來不進來……」很多創業者在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初心是想要做成一件事,做成一個產品,結果最後就變成享受自己做老板的感覺,許多小有成功的創業者最容易犯的就是這種「小家子氣」。

我覺得,一個人有多大胸懷就掙多大錢,所以創業者也要問自己胸懷夠不夠大,不要抱怨時機不對,這跟你的氣度有很大的聯系。成功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同,失敗的企業幾乎都是一樣的。因此,最後成也是你,敗也是你,這都跟創始人有百分之百的關系。

2)員工。在創業的過程中,人肯定是最重要的,但多數創業公司都面臨招人難的問題,就在剛剛我還看到一篇文章寫創業公司到底應該是招牛人還是招合適的人。創新工場也會幫被投企業招人,許多創業者就說幫我們雇一個牛人吧,只要雇個牛人我們公司這個小項目就全都搞定了。但是正因為這世界上牛人很少見,所以你一個創業公司招來的可能性並不大,反而是你把合適的人變成牛人,才比較實際。

另外,人如果不對,創業者還是要「痛下殺手」。因為小公司人少,每個人都互相看的見,不像大公司偶爾偷懶或者閑著不太受影響。因此,招人時不能讓一只蒼蠅壞了一鍋粥,人不對,該趕的時候就應該趕走。我知道,趕人走是最難的,但不趕人走項目做不下去,同時也會耽誤人家找工作,適時趕人能夠把經營團隊強壯,絕不要姑息養奸。

在創新工場,我也會經常面臨需要換人的情況,每次我也都很糾結,但是糾結歸糾結。如果你站在為這個項目好,為企業好的立場上,你自己就要做那個壞人,因為你是創業者,所以這些臟活、累活還有壞事,都要你自己挑,不要等著讓人事部幫你做這個壞人。

另外,一個公司從創辦到擁有一定的分量,基本在5—7年,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面臨資金斷裂、人員流失等諸多問題。因此,創始團隊就非常重要。創業者在考慮創始團隊的時候,首先要有互補性;其次,要在相關領域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再次,創始團隊最好有一定的默契,最好有共同的歷史,比如同事、同學、發小等。

5、未正確看待創業與投資關系

接下來,我也想說說創業和投資的關系。很多人對VC這個行業有所誤解,VC沒有什麽神秘光環,也不是什麽慈善家,得到VC投資並不意味著你就成功了,你們不要把投資人作為你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盡管他們能助你一臂之力。但其實,很多項目也不適合VC投,因為VC拿的是別人的錢,最終要把錢收回來,並且盈利。

如果一個項目沒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創業者找VC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一個項目有一個初始創業資金,每年能掙上百萬、上千萬,這種項目比較適合親戚朋友投資;但如果你的企業將來能夠掙上億,能做成100億美金的市值,這樣的企業才是VC青睞的項目。

所以,並不是所有創業者都應該追著VC,VC只是創業者前進道路上一段時期的夥伴。而且,當VC的錢一旦投給你了,投資人就要追著你了,因為只有你成了,他才能把錢收回來。所以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關系時,一開始是你求他,給錢之後就是他求你了,這個關系就像是雞生蛋和蛋生雞的關系。

對於投資人來講,找到好的創業者,找到堅韌不拔創業者是他們一生之間最大的福氣,他們會很珍惜這些創業者,好的投資人一定會跟好的創業者成為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所以,大家沒有誰高誰低、也沒有誰聰明與否,更沒有誰幹活誰打工的問題,大家就是一個平等的合作者。所以,創業者應該把心情放淡一點,有機會找投資人合作,大家一起把事做成,才是創業者應有的心態。

創業者 初創公司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