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平安索赔扳倒野蛮首相 比利时内阁整体下台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23/1029567315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828

直擊!台積電、三星的比利時頭腦

2011-10-10  TCW




它,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微電子研發 機構。

它,是台積電、三星(Samsung)、英特爾( Intel)、恩威迪亞(Nvidia)背後最重要的腦袋。

因為它,使得平常在戰場中激烈廝殺的對手,願意一起攜手合作。

它最驚人的,不是一個研究機構每年就可創造近三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的營收。

而是,它不是位處於美國、德國,或是韓國、台灣,卻是在一個半導體公司少得可憐的小國——比利時。

「就是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更要成為第一。」愛美科(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Imec)總裁兼執行長路克(Luc Van Den Hove)接受本刊專訪時說。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全球獨立微電子研發營收與人力規模最大的機構——愛美科台灣研發中心喬遷至竹科三期的標準廠房。從台積電資深副總蔣尚義,到聯發科、 日月光等半導體業的高階主管全都到齊。因為,愛美科已成為大家在打新製程戰爭的重要夥伴。愛美科雖然是非營利研究機構,初期是由比利時政府與荷蘭政府補 助,結合以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為主的研究資源所成立,但本身競爭力的提升,讓其去年二億八千五百萬歐元的營收中,已有二億二千五百萬歐元是來自外界委託的研究經費,而非 僅是由政府支持。

它是大勢所趨:大廠紛將先進研究外包

九月底,我們走進愛美科位於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總部。愛美科有來自全球六十六個國家,共一千八百九十五位員工,九成的研究人力都位於比利時。策略關係資深副 總經理柯思馬(Roger De Keersmaecker)說,台積電也有常駐人力在此。

「類似Imec這樣的研究單位,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曾經擔任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的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金聯舫說。

關鍵主因是,半導體產業製程的投資金額越來越驚人。如果單一廠商還鎖在自己的實驗室做研發,不僅成本太高,而且風險太大。

愛美科的角色形同於,建立一個平台,邀集各界參與。舉例而言,明年台積電進入量產的二十八奈米製程技術,可能早在五年前,愛美科就已經邀集台積電、英特 爾、三星與設備廠商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氣體廠商等各相關大廠,大家一起分攤研究經費,由愛美科來做基礎技術的研究,而各廠商再根據自己的專業參與計畫。最後,愛美科做出 基礎研究之後,各廠商依據自己的參與程度獲得專利,再把這些基礎研究的結果搬回自家的生產線,發展後端的研發製造。

數字會說話,先前台積電表達有興趣投入的十八奈米製程技術,外界估計,單投資金額就至少要兩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億元)。這形同於台積電年度研發費用 與支出新台幣三百五十億元的十七倍,若以去年淨利推算,等於台積電在此新投資上,要用三.八年賺的錢。但若參與共同研發平台,就可壓低成本。

它能分攤風險:讓大廠合作研發未來技術

愛美科這類研究機構出現,分攤了台積電等大廠的風險。類似愛美科角色的研究機構,還有包含法國半導體研究機構CEA-Leti與美國的半導體製造技術產業 聯盟(Sematech),這些機構初期多是由國家所支持。有趣的是,愛美科雖然定位為非營利的研究機構,但還是能獲利。

它的營運模式,除了邀集大廠一起做未來技術的研究合作,收取會員費外,還把研究後的報告結果,提供給後續有興趣的廠商做技術轉移。甚至,因為在研究過程中 取得專利,愛美科裡的實驗室還分割出去成立新公司。

「像台積電或是英特爾這樣的大企業,怎會接受初期一起投資的研究結果,最後被其他廠商也拿去做參考?」我問。

「半導體業的競爭,是分秒必爭的。」路克回答。他說,即便後續對手取得報告資訊,但早期直接進入研究的台積電,就比對手快了一步。

「比利時剛開始是傾全國之力在支持愛美科的。」愛美科台灣總經理莊學亮說。魯汶大學在電子基礎研究原即有根基,加上與眾多優秀人才共同研究的誘因吸引,讓 這裡產生人才磁吸效應。如目前主持其二十奈米製程計畫的主持人,先前就在美國著名的IBM華生實驗室有超過十年的研究經驗。

在愛美科的研究基地,我們同時看到,半導體業的挑戰跟未來。

它廠房正空擺:顯示晶圓業界看空前景

我們走過愛美科的試產晶圓廠,雖然不做製造,但愛美科必須透過試產,以確保研究結果可以執行。「這些設備大約花十億歐元。」路克說。愛美科目前已經有十二 吋晶圓試產能力。有趣的是,擴建中的廠房顯得空曠。雖然愛美科早已宣布準備好十八吋晶圓的技術,但是產業在經歷過金融海嘯,與對未來三年景氣的謹慎考量 下,現在對於新技術的共同投入,其實趨於保守。

空著尚未擺入設備的試產廠房,透露出,全球半導體業未來更長期的隱憂——摩爾定律(Moore's Law)是否已到極限。摩爾定律以英特爾共同創辦人葛登.摩爾(Gordon Moore)命名,主張積體電路(IC)上可放置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兩年會加倍。這讓我們電腦所使用的晶片越來越便宜,且體積越來越小。

現在,雖然類似愛美科這樣的研究機構,可以節省部分廠商的初期研究費用。但是,設備投資越來越貴已是大勢所趨。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推估,摩爾定律 可能在二○一四年之前失效,因為晶片製造成本太高昂,晶圓業者會開始思考,是否需要漫無止境的追求新製程,而且消費者對於科技的需求,似乎也不再只是更 小、更便宜的晶片。

它創造未來:跨進生物晶片找新應用

愛美科已經準備好解方。

一轉彎,我們走入另一個實驗室裡,這裡,擺滿了來自全世界的魚類。印度籍的研究人員告訴我,他們正抽取魚的腦細胞做研究。愛美科現在正嘗試在一種創新的矽 晶片上「長」神經元(neurone),以探索人腦的秘密。若能成功,這將改變醫藥業的遊戲規則。過去,新藥物的測試程序,通常要花十年,需要大量的活體 實驗,成本要數億美元。現在,若能採用新的晶片,透過上面的模擬神經元,藥廠透過晶片,就能知道神經對藥物的反應,時間,只需要幾個月。

這個研究最終極的目標是,透過這些模擬神經元,修復過去因為腫瘤或外傷所造成的腦部損傷。但這些,與半導體技術有什麼關係?柯思馬告訴我們,這都是需要奈 米等級的高科技,因為,人腦神經元的複雜度,其實與電腦相差不遠。

柯思馬興奮的告訴我們,愛美科看到了未來。現在愛美科實驗室裡,不是只有半導體製程技術人才,還有生物學家、神經學跟大腦科學家,大家一起做跨領域合作, 替半導體晶片未來的應用找出路。

它定位明確:沒利益糾葛,中立獲青睞

愛美科確實很積極。但,難道這就足以解釋,愛美科,一個位於比利時小國的機構,能成為全球半導體業最重要腦袋的主因?

「對,我們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可以很中立(neutral)。」路克最後回答了我的疑惑。

如果愛美科今日是美國公司,韓國的三星與台灣的台積電,可能會擔心他們把研發機密洩漏給當地企業如IBM與英特爾。若在台灣,企業要求很即時與彈性,這讓 研究機構比較難做未來五到十年的長期研究。而且,好人才容易就近被產業挖角。

於是,中立又沒有半導體資源的愛美科,竟成為列強競爭下,最願意合作的對象。

原來,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就算是原來的缺點,也可以因為擺對位置,而成為絕佳優點。這是愛美科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一件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5

全球掃貨停不下來 “土豪”安邦購入一家比利時銀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70

 近來動作頻頻的安邦保險集團不僅在國內舉牌金融機構,在海外市場也忙著“掃貨”。16日安邦宣布以2.19億歐元的價格並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

這是安邦繼收購比利時百年保險公司FIDEA之後,又一次100%股權收購比利時金融機構。

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是荷蘭保險機公司德爾塔勞埃德集團( Delta Lloyd NV)的子公司,管理的資產約為77億歐元,主要服務於中高端客戶,其在全球有55個分支,客戶規模約17萬。

該銀行的CEO Niek Hoek稱,這筆交易預計在2015年完成。

今年10月6日,安邦以19.5億美元(約1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希爾頓手中接盤久負盛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此舉引發極大關註。

而安邦更令人註目的舉動是頻繁舉牌國內金融機構。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安邦在舉牌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後數度增持,目前其持有招商銀行A股的持股比例由10.18%升至11.04%,持有民生銀行A股持股量由5.00%升至7.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69

又一大手筆!中投斥13億歐元買下法國和比利時10家購物中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5035.html

又一大手筆!中投斥13億歐元買下法國和比利時10家購物中心

一財網 繆琦 2015-07-14 12:16:00

繼三胞集團(Sanpower Group Co. Ltd. )以超過4.5億英鎊吞下英國老牌連鎖百貨零售商House of Fraser Limited 福來莎百貨(下稱“HOF”)之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 (下稱“中投公司”) 以13億歐元收購10家法國和比利時百貨企業的大手筆也已成定局。

繼三胞集團(Sanpower Group Co. Ltd. )以超過4.5億英鎊吞下英國老牌連鎖百貨零售商House of Fraser Limited 福來莎百貨(下稱“HOF”)之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 (下稱“中投公司”) 以13億歐元收購10家法國和比利時百貨企業的大手筆也已成定局。

這筆交易為中投公司在歐洲的投資交易創下了歷史之最。

據路透社7月13日報道,美國商業地產服務及投資機構CBRE Group, Inc. (NYSE:CBG) 世邦魏理仕全球投資人表示,已將位於法國和比利時的10家百貨企業賣給了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和以巴黎為基地的AEW集團。整個交易價值13億歐元(約合14.3億美元),包括臨近比利時安特衛普的2處標誌性購物中心和巴黎La Vache Noire在內的8家商場。

據法國費加羅報此前報道,中投公司在此次競標中擊敗了法國-荷蘭房地產公司Unibail-Rodamco 和荷蘭集團Wereldhave兩大強手。

近年來,實力漸增並渴望國際化的中國企業開始向歐洲商業地產和酒店項目進發。

與此同時,歐洲百貨業競爭也在加劇。就在本月,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A (MC.PA)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旗下法國高端百貨Franck et Fils 宣布即將關閉,據稱是因為受到Galeries Lafayette 老佛爺百貨和Le Printemps巴黎春天百貨等的高度競爭影響。

事實上,中資收購歐洲百貨在去年就已掀起過一次高潮。

2014年春天,三胞集團旗下南京新百對英國老牌百貨HOF的收購一錘定音。一位接近此次交易的消息人士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南京新百最終以2億英鎊收購了HOF89%的股權,並將以現金完成交易。該交易成為了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零售業境外投資,也成就了中國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直接收購。另外,這也是證監會一系列放權新政之後,首個跨國並購無需前置審批的案例。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59

索尼否認賣掉手機 收購比利時距離影像公司增強部件業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5143.html

索尼否認賣掉手機 收購比利時距離影像公司增強部件業務

一財網 王珍 2015-10-10 13:31:00

索尼(中國)相關人士重申,目前並沒有出售移動業務的計劃,“關於索尼移動業務的轉型,正在按計劃進行,將於2015財年內完成。”

索尼逃不過日本電子巨頭向B2B領域轉型、謀求生存的命運,盡管否認賣掉手機業務。

對於索尼將出售手機業務的傳聞,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公關部相關人士10月9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澄清說,索尼公司目前並無計劃出售移動業務。

而索尼加強部件等B2B業務的努力卻是實打實的。10月9日,索尼宣布將成立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並宣布收購比利時一家距離影像傳感器公司。

敦促手機業務扭虧

近期有部分媒體在報道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專訪內容時,稱“索尼移動如明年不盈利,則將會退出移動業務。”

索尼(中國)相關人士重申,平井一夫表示,“考量盈利能力和市場情況對於控制風險非常重要。索尼各項業務都應保持靈活性及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在面對波動性及高度動態化市場時,這一點尤為重要。在我們進行風險管理的業務領域,包括移動業務,我們會將各種選項置於考慮範圍。但是,我們目前並沒有出售移動業務的計劃。在十時裕樹先生的帶領下,我們仍將致力於通過仔細權衡的、戰略化措施達成移動業務的利潤性增長。”

“關於索尼移動業務的轉型,正在按計劃進行,將於2015財年內完成。”上述索尼(中國)相關人士表示,索尼移動產品是顯示索尼所擁有的各項技術的集大成者。它們將有效地吸引顧客關註並購買索尼其他的產品。智能手機(包括未來將出現的”後世代智能手機”)是獲得娛樂內容的重要通路,索尼相信它在這個領域中的角色會變得愈加重要。“因此,移動業務是我們需置身其中的非常重要的產品品類。”

今年7月,索尼下調了其移動通信部門的業績預期,預計2015財年該部門的運營虧損將達到600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而今年年初時的預期是運營虧損390億日元。

加碼影像傳感器業務

在B2C領域強化利潤導向的同時,索尼正加快向B2B領域的拓展,重中之重便是加強部件業務,這有利於索尼改善業績。

部件業務是索尼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量,索尼將在部件業務部門采用全新的運營架構,讓半導體、電池及存儲媒體這三大部件業務,更快地適應市場變化並穩定創造利潤。索尼執行副總裁兼執行官鈴木智行將繼續領導部件部門。

索尼將成立“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主要聚焦於影像傳感器的半導體業務,促進該業務持續增長。新公司將於2016年4月1日正式運營。

電池業務方面,“索尼能源部件公司”將繼續負責集成業務及制造運營。該公司將在持續增長的電池市場擴展業務機會,並提升盈利能力。

存儲媒體業務方面,索尼的相關業務功能將被轉移至“索尼存儲媒體及部件公司”,確保持續穩定地貢獻利潤。索尼亦將於2016年4月完成這一業務的調整工作。

10月9日當天,索尼還宣布與比利時Softkinetic Systems S.A.公司(下稱Softkinetic)及其主要股東達成協議,完成對該公司的全資收購。Softkinetic擁有time-of-flight (下稱ToF)距離影像傳感器技術、相關系統及軟件開發。

ToF技術可測量物體間距離。它通過遙測置於傳感器上、兩位維度的距離測量像素,測量光線離開光源、反射到目標物、再回到傳感器的光速飛行時間(或稱延遲時間差)來實現。

索尼將把Softkinetic的ToF距離影像傳感器技術和自身科技相結合,致力於發展下一代距離影像傳感器及解決方案。不僅在影像領域,而且在更廣闊的測感應用方面進行開發。本次收購將不會對索尼2015財年的整體財報產生重大影響。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80

說史151209比利時的語言戰爭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2/09/%e8%aa%aa%e5%8f%b2150209%e6%af%94%e5%88%a9%e6%99%82%e7%9a%84%e8%aa%9e%e8%a8%80%e6%88%b0%e7%88%ad/

說史151209

比利時的語言戰爭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25

 

〈劇場:語言戰爭〉

1968比利時最高學府法蘭芒省 魯汶大學說荷蘭語的學生反對校內以法語授課的教授,舉行示威, 竟然喊出種族主義色彩的口號:「瓦隆人(這裡泛指說法語的比利時人.) 滾出去!事件又竟然戲劇化地引致內閣分裂和垮臺, 最後政府向示威者妥協,隔年將魯汶大學分拆. 原校正名為「魯汶大學(荷語) 」; 擇地另建新校「魯汶大學(法語) 」. 拆校最頭痛的問題是圖書館, 各不相讓,擾攘一番之後, 唯有瓜分館藏,兩敗俱傷了事.

 

這場稱為「語言戰爭」的事件簡直是大學界的醜聞. 其胡鬧情狀直迫「鱈魚戰爭」, 不同的是鱈魚戰爭規模大而意義小; 而語言戰爭雖則是茶杯風波但卻意義深刻. 如今已是 “語言戰後四十年”,從南北相接的法蘭芒省和瓦隆省穿過的火車, 一越省境,車內的電子告示牌立即切換語言,並且絕不雙語並列

 

荷語和法語都是比利時的法定語言 (還有一種是德語, 但全國德語人口只有65,000人.), 但是除了法律規定 「布魯塞爾首都」必須雙語兼用之外(其實首都特區八成半人口說法語.), 類似上述刻意的 “語言阻絕” 狀況普遍存在於各省之內.***

 

還有更離奇的,比利時憲法內含一種「語言正確原則」:不論那個政黨執政, 內閣成員的組成必須體現出 荷語和法語間的 “平衡”, 而總理必須兼通兩語.*** 還有,最高法院院長一職須由兩個語族人士輪流出任.

更有甚者,除全國議會外, 三個語族竟然各有一個獨立「議會」, 在教育、語言、文化和某些社會福利事業上面擁有立法權.***

最離譜的是,首都行政局四名成員由兩大語族各佔一半席位, 平常議事,雜坐暢言, 等同圓桌會議; 但是一碰到攸關語族利益議題, 便立即轉為兩兩對著坐, 變成方桌形式. J

 

比利時人對於「語言」— 實情是族裔身份認同異常執著,近乎癡迷. 令人深感不解的是,這種現象竟然發生在一個高度智識和理性化的北歐國家, 對照毗鄰 荷蘭崇尚寬容的文化氛圍, 更生天壤雲泥之感觸.

 

〈歷史:族群斷層線深刻的小國〉

比利時憲法將全國分為三大「地區」:法蘭德斯、瓦隆尼亞和 布魯塞爾首都. 除了全國議會和上述三個語族議會外, 每個地區又各有自已的民選議會.*** 地區議會在城市規劃、環境、經濟、基建運輸和外貿事務上面擁有立法權.***

 

然後,全國再劃分為十個省, 法蘭德斯和瓦隆尼亞各佔五個 (說荷語的法蘭德斯五省在北,說法語的瓦隆尼亞五省居南.), 各省在地方行政上均相當獨立. 結果是中央政府辦事時縛手縛腳去到可笑的地步, 是個如假包換的 “跛腳鴨政府” !

組成內閣既要滿足「語言對稱性」要求, 又得在兩大語族議會得到過半數同意. 組閣已然如此艱難, 掌權後擬定的政策更要受到七議會十省的制約, 就連絕對屬於國家事務的外交政策, 地區議會(不單只全國議會) 居然也有發言權,*** 這真的不可思議.

 

由於 法蘭德斯和瓦隆尼亞技術上已近乎單語區,*** 所以「地區議會」之於「語族議會」明顯是架床疊屋,多此一舉. 這種憲政結構純粹是政治抗爭的產物,用意在於公共生活層面劃出更多明確的「斷層線」, 將國民的對立感浮現出來,以進行抗爭動員,**** 就如藍綠營和藍黃絲帶一般道理.

 

按照政治學理論, 斷層線切割得愈深,社會的撕裂狀況愈嚴重. 更惡劣的是,如果存在著超過一條以上相互重疊的斷層線, 那整個社會便會生出無法填平的鴻溝,***** 極易釀成暴亂甚至內戰.

最佳的當代例子便是 科索沃戰爭. 塞爾維亞的壓倒性主流人口是 塞裔,說塞語,信奉東正教, 具有極強烈的民族認同感,視科索沃原野為國族聖地. 但是科索沃作為塞國的一個省, 其主流人口卻是 阿爾巴尼亞裔, 說阿語,信奉伊斯蘭教. 最後是塞國軍隊在科省進行種族清洗, 此事天下皆知.

 

在西歐,族群斷層線密布的小國還有 瑞士, 在族裔、語言、宗教和地區歷史各方面都呈現高度碎片化. 但瑞士社會的撕裂情況卻遠不如比利時嚴重, 原因是那些斷層線相互交錯,並不重疊(例如,不同州郡內部都有法語和德語人口, 也有舊教和新教信徒; 更且在同一語族內部也呈現宗教分殊.), 於是並未形成 “非黑即白”的對立陣營.

相較之下,比利時由於語言、宗教 (法蘭德斯人信新教, 瓦隆人多信舊教.)、地區歷史和經濟階層的 斷層線一起重疊於東西橫亙, 分割南北的 “楚河漢界” 上面, 這就做成上述 “火車報版”和 “議會堆疊”的奇怪現象.***

 

比利時的國內政情遠超一般的施政困難, 而是近乎欠缺中央政府. 既然治理上這樣無效率, 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反倒是:

〈拆局:何不乾脆拆國?〉

時至今日, 全國荷語人口與法語人口比例是3:2, 而前者的 人均收入也較後者為高. 但歷史遺留下來的因素卻使傳統政治菁英階層多屬法語人, 這就使得法蘭德斯人一心響往獨立. 為此,戰後六十年間,比利時七次修憲. 溫和派顧全大局,不願見國家分裂(請註意,比國面積只有威爾斯那麼大,再分拆…..); 但分離主義者卻得寸而進尺….. 上述架床疊屋式憲政結構就是彼退我進,逐步妥協的產物.****

 

比利時之所以尚未分拆, 原因有三:

A分拆的時機已失!年輕世代愈來愈傾向個人主義, 愈來愈不著重集體認同, 隨著歲月推移, 社會對分拆的訴求日漸淡泊. 戰後西歐宗教實踐熱情急速冷卻(可清楚反映在周日禮拜的出席率上面.), 傳統政黨號召力漸降(最悲涼的是共產黨.), 教育水平和地域流動性提高(人們容易接觸對家族群,有助降低疑慮.), 大家一起向錢看(向消費品看也可以)….. 凡此種種都使新世代更不易為「族群牌」所激動. (信仰馬虎信的人,如當今之世的基督徒, 又怎會殉教呢?)

 

B法蘭德斯人和瓦隆人的抗爭意識已被更廣寬的政治世界所稀釋, 例如歐盟、北約等. 其實這也是歐洲所有分離主義運動的軟脅, 獨立建國又如何? 還不是要接受歐盟的統治. 世界愈來愈一體化,可推導出分離主義的體質將會日趨衰老.

 

C最後, 可能是最有力的原因, 比利時富裕. (大家都係有錢有面嘅人, 有乜事何妨…..,無謂…..嘛.)

 

 

《戰後歐洲六十年Postwar: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2005) Tony Jud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29

接地氣才有感 GODIVA每年多賣10趴 比利時國寶巧克力 亞洲人逢年過節都想到它

2016-05-16  TWM

甫過九十歲生日的比利時巧克力品牌歌帝梵(GODIVA),近五年營收年成長逾一成, 它如何打敗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帶來的景氣寒冬?關鍵就是「巧克力沙漠」的亞洲。

今年二月二十四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座偌大的劇院,正在舉行華麗盛宴,包括比利時外交部長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兩百多位貴賓熱情參與。他們慶祝的,是全球第三大巧克力品牌歌帝梵(GODIVA)九十歲生日。

發跡於比利時的歌帝梵,二○○八年被土耳其第二大食品集團優客.星辰控股公司(Ulker, Yildiz Holding)以八.五億美元購併。在外界看來,優客.星辰控股這次出手簡直像是「買在最高點」,由於當年底全球經濟便遭逢金融海嘯,接下來幾年,主力的歐洲市場更被歐債危機凌遲,消費急凍,被列為非必要性的中高價位消費品巧克力,感受到的寒風,自然更加強勁。

突圍:讓巧克力沙漠開花

全球一成市場變營收大宗

令人驚訝的是,歌帝梵不僅未被打倒,反而開出亮眼成績,尤其在一○到一五年,每年均有一○%以上的營收成長幅度,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亞洲!」前年升任歌帝梵全球行政總裁的艾沙奇(Mohamed Elsarky)如此回答。一○年,他從美國家樂氏(Kellogg)被延攬至歌帝梵,擔任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任務是讓這個擁有比利時皇家認證的巧克力品牌進一步攻向世界,而他脫口說出的答案,乍聽簡單,其實是超高難度的挑戰。

一四年,全球巧克力的銷售金額總計約一一七○億美元,人口總數占地球一半的亞太地區,銷量卻不到全球的十分之一;其中,中國、韓國、澳洲、印尼、沙烏地阿拉伯等,更被稱為「巧克力沙漠」。

但在艾沙奇眼中,沙漠並非沒有開花的可能。根據優客.星辰一五年年報,歌帝梵營收達七.九二億美元(約二五三億元新台幣),自從進軍中、韓、澳洲等地,來自海外的營收已占公司整體六成;在艾沙奇上任前的一○年,僅占四三%。

靠著亞洲市場的攻城掠地,歌帝梵打敗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所帶來的景氣寒冬;艾沙奇靠的不是魔術,而是一種完美的「接地氣」行銷手法,尤其是在巧克力市場「嚴重沙漠化」的中國,艾沙奇也微妙地埋下歌帝梵的品牌種子。

「雖然中國近十年來的巧克力銷售額,已經成長了一倍,不過平均來說,每個中國人一年只消耗兩百克的巧克力,還不到西歐(世界最大巧克力市場)的五%,以中國近年來的潛力,要趕上西歐並非不可能。」艾沙奇說。他上任後快速展店,在十四個城市成立了五十家門市,也在近三百個二線城市發展電子商務。

策略:博取認同感

鎖定在地人看重的日子

但,有通路仍遠遠不夠,艾沙奇深知,大多數中國人對西方節慶不如自己國家的年節喜慶來得有感,因此,有別於多數品牌專注於西方情人節、聖誕節的「傳統巧克力旺季」,他的關鍵一招,就是鎖定「中國人看重的日子」。

於是,明明是個歐洲皇室認證的品牌,卻在亞洲出現專為中秋節製作的巧克力月餅及生肖年節禮盒。此舉果然奏效,許多企業行號與港台民眾紛紛來電預訂,銷量大增。

產品對了,還需要漂亮的行銷手段。多數精品只以明星廣告吸引消費者目光,艾沙奇則是將產品打入名人的生活。

舉例來說,今年三月各家媒體關注的藝人吳奇隆與劉詩詩婚宴,「喜糖是知名品牌GODIVA,禮盒中有十五顆巧克力,造形與口味都不同……。」等報導在網路間快速流傳,不僅迅速打響知名度,同時也讓歌帝梵「接地氣」的產品獲得更多在地市場認同感。

說到認同感,艾沙奇的另一妙招,就是近年積極在各國機場免稅商店設點,販售「國家限定」版精巧禮盒。

由於價格下手容易,且具地方特色,推出不久已吸引不少粉絲專程蒐集,也讓這個歐洲品牌與亞洲市場之間的距離感拉近。以桃園機場為例,就可看到有著醒目TAIWAN字樣與插畫的機場限定巧克力。

「亞洲的巧克力消費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經過前五年每年逾一○%的營收成長後,艾沙奇樂觀預期,未來每年成長幅度會提高到一二%至一五%,顯然,他還藏著更多讓沙漠開花的奇炫手法。

撰文 / 高靜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80

“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廣活動在比利時舉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567.html

當地時間6月15日傍晚,為期一個月的“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廣活動,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比利時經貿旅遊界、文化傳媒界官員出席推廣活動開幕式,比利時瓦隆大區外貿與投資總署副署長康蓬年為展覽揭幕,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發來賀信。

今年是中比建交45周年,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寬敞明亮。此間展出的《諸子百家國風畫展》別具一格,國畫家們精心描摹我國古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孫子等哲人形象,既講述古代哲人倡導仁愛、註重民本、崇尚誠信、向往大同的人物故事,也再現聖賢人家教書育人、禮賢鄰里、習武健身、蹴踘娛樂等生活場景,讓諸子百家走近海外觀眾。在展覽現場,《孔子畫傳》作者郭德福潑墨敷彩,勾勒出上海漫畫人物三毛牽手比利時卡通人物丁丁《有朋自遠方來》的畫面,向海外觀眾展示水墨丹青的藝術風格。

開幕式上,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與法國天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諸子百家國風畫傳》舉行全球首發式及贈書儀式。布魯塞爾漫畫博物館館長讓·昂克埃爾表示,將收藏和推介這套中法雙語叢書《諸子百家國風畫傳》,從而使更多讀者了解中國歷史人物。

15日同時展出的還有“魅力上海”攝影展。滬上攝影家選送近40幅攝影作品,從不同視角聚焦申城巨變,其中既有浦江兩岸的新景色,也有和諧生活的新氣象。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文廣影視局、上海市對外文協、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主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33

比利時攪黃CETA 誰還敢跟歐盟談自貿協定?

僅有約350萬人的比利時瓦隆大區令歐盟在未來全球自由貿易談判中的名譽受損:擁有5億多人口的歐盟眼睜睜地看著與加拿大的《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面臨被攪黃的命運卻無能為力。

為此,加拿大貿易部長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一度淚灑談判現場。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e)氣憤地指出,整個歐盟都淪為比利時的人質。

據悉,歐盟已限比利時在當地時間24日前給出最終結果:要麽妥協,要麽拒絕。而拒絕的代價是原定在27日召開的歐盟-加拿大峰會將被徹底取消,雙方近7年努力也恐將付之東流。

比利時拒妥協

由於歐盟在政治壓力下將CETA定性為“混合型”貿易協定,這導致簽署CETA協議需要歐盟28國的共識。又緣於內政的需要,比利時弗拉芒大區(荷蘭語)、瓦隆大區(法語)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等各不同語種地區之間也需要達成共識。

而瓦隆區拒不同意簽訂CETA令該協定的未來岌岌可危,原本歐盟與加拿大計劃在27日正式簽署該項協議。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計劃在當地時間24日晚些時候同比利時首相米歇爾通話。

此前,瓦隆大區首席大臣保羅·馬涅特表示,得知可能無法通過CETA後,歐盟委員會曾在20日向該區域提出一系列新的提議。盡管誘惑在前,但在21日瓦隆大區議會的投票表決中,該區域的議員仍否決了CETA。

弗里蘭21日甚至親自飛抵比利時,同瓦隆大區進行直接談判,最終他情緒激動地表示談判失敗,氣憤之極一度落淚,並稱加拿大已經盡力,而“歐盟目前尚不具備簽署國際協定的能力,加拿大對此非常失望”。不過在22日,重整情緒的弗里蘭還是參加了後續的一系列談判。

按照程序,圖斯克將在同米歇爾通話後,再致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並通知他最終結果。隨後,由容克將最終結果通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目前的情景依舊不容樂觀。瓦隆大區領導人馬格內特(Paul Magnette)在23日仍然表示,歐盟給予該區域的條件“同民主權利不相符合”,意味著瓦隆大區要繼續對抗CETA到底。因為瓦隆大區認為CETA對歐洲農民不利,且過分顧及跨國大企業的利益,並會在環境保護等方面產生過多負面效應。

歐盟自貿協定前景堪憂

在CETA協定中,歐盟與加拿大雙方決定取消雙邊貿易中99%的關稅,給彼此的服務和投資提供新的市場準入。在政府采購方面,加拿大不僅承諾在聯邦層面對歐盟開放,且在省州層面也會實施開放。這一重大突破將給歐盟企業進入加拿大市場提供獨特的機遇。而這是在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中,美國不可能給予歐盟的開放程度。

據估計,CETA有望促進雙邊貨物和服務貿易增長23%,致260億歐元,從而促進雙方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協議實施後,歐盟每年的GDP有望增長120億歐元。

不過由於上述條款所涉及的投資內容,以及在歐洲鬧得沸沸揚揚的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趨於德國等的壓力,歐盟委員會被迫同意,CETA不僅要提交歐盟議會,且要提交各國議會批準。

當時,就有一些歐盟國家提出,如果CETA必須提交各國議會批準,則前景堪憂。一旦CETA無法通過議會批準,將極大地有損歐盟的名譽:以後還有哪個國家敢貿然同歐盟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歐盟前貿易委員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指出,CETA如果崩盤,罪魁禍首就緣於歐盟委員會在今年夏季峰會上的上述決定。“我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德古赫特指出,“如果所有自貿協定都需要各國議會審批,那麽未來就不會有任何貿易協定了。我們在談判中也沒有了任何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36

比利時是如何把CETA搞砸的?

對俄政策失敗,在敘利亞問題上缺席,內訌不斷,現在歐盟連最拿手的貿易協定也簽不出了。

歐盟對比利時瓦隆法語區通過歐盟與加拿大的《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最後期限已過。比利時總理米歇爾向歐盟和加拿大表示,“在目前這個階段,明顯的答案就是,不行。”

有跡象表明,歐盟仍然未放棄努力。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通話後表示,“我們認為周四的歐加峰會仍有可能舉行。我們敦促各方尋找解決方案,還有時間。”

FTI咨詢公司布魯塞爾辦公室資深分析師柯蘭西(John Clancy)指出,此次有關比利時攪黃CETA事宜,對於歐盟的核心政策——貿易政策的未來有深遠影響:“即便是在未來數周或數月內尋找到解決方式,歐盟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區域的信譽也已經受損,這一政治傷害就來源於瓦隆區議會。”

需要指出的是,CETA正式談判已經進行了兩年,前期磋商更有5年時間。那麽,比利時瓦隆法語區是如何能以一己之力將這份“每10億歐元的出口就能為歐盟創造1.4萬個就業”、“有望促進雙邊貨物和服務貿易增長23%,至260億歐元”的自貿協定搞砸的呢?

CETA仍有生機?

比利時全國有3個區:比利時弗拉芒大區(荷蘭語)、瓦隆大區(法語)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比利時政府只有在3個大區都投贊成票的情況下,才能夠在CETA協定上簽字。

24日,不僅瓦隆區表示“不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也突然“反水”,表示早就在7月反對CETA,目前也不能贊同放行CETA。而令人諷刺的是,歐盟委員會的所有重要機構都位於布魯塞爾首都大區。評論家指出,這是比利時在向歐盟說“不”。

此前米歇爾曾多次向比利時國內表示,考慮到比利時在歐盟的核心地位,這種反對只會令比利時難堪。不過他的苦口婆心明顯不能奏效。

不過,瓦隆方面並沒有徹底關閉CETA的大門,並指出希望將批準CETA的時間延長到今年年底,且瓦隆需要在談判中受到尊重。

為何一份泛歐洲的協定最終卻被一國的區域裹挾?實際上,在將近七年以來,歐盟均認定CETA是僅涉及歐盟權限的協定。然而,自今年6月之後,由於歐盟各國堅持認為CETA是包括了投資協定的混合協定,需要獲得成員國議會批準,這一看法得到了以德國為首的北部歐洲國家的強烈支持,最終歐盟委員會屈服於上述壓力,允許各國議會先行批準CETA。

不過,一度令人感到振奮的是,德國憲法法院在10月已經做出裁決,駁回左翼黨和部分民眾提交的關於阻止簽訂CETA的申請,表示有條件同意簽署CETA。不過德國憲法法院要求必須保證在CETA簽署之後,德國擁有隨時退出的權利。

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弗里蘭在渥太華24日接受采訪時,對於CETA未來有些心虛,稱也許可以在周四找到解決方案,“CETA沒死,我們仍在努力。不過這是歐洲方面的任務。加拿大已經盡力了。”

以傲慢回敬傲慢

多方評論指出,比利時瓦隆大區“螳螂擋車”之舉源於歐盟委員會過分輕視該區域在過去不斷提出的質疑。

實際上,比利時瓦隆大區並不想徹底搞黃CETA,但瓦隆大區一直希望可以就CETA進行重新談判。不過如果加拿大拒絕這一要求,那麽CETA就徹底失敗了,以目前情況看來,加拿大無法做出如此重大的妥協。

比利時瓦隆大區從今年4月開始公開表示拒絕CETA 。但歐盟委員會僅僅認為這不過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區域議會投票,因而毫不在意。不過在當時,歐盟委員會尚未更改規則,CETA的確是一個不需要各國議會投票就可以通過的僅涉及歐盟權限協定。

在過去兩周,比利時瓦隆大區三次公開表示要拒絕CETA,而歐盟委員會的回應是:給瓦隆大區發海量解釋性傳真信件,不僅比CETA的頁數還多,而且也越來越難以理解。

這種海量“信息戰”並沒有令瓦隆大區上鉤:瓦隆大區領導人馬涅特(Paul Magnette)可不是一位泛泛之輩:他曾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歐盟政治學教授,對如何操作歐盟內部政治的熟練程度超過不少歐盟技術官員。

目前看來,在馬涅特所帶領下的比利時瓦隆大區已決定不輕易屈服,並誌在迫使歐加重新就CETA展開談判。

這對歐盟貿易政策的未來投下了巨大陰影。《金融時報》評論認為,第一,當下的CETA已死。如果在投資方面的條約變更,也許仍能簽署CETA,然而這份“新一代”貿易協定卻實質上被嚴重降格。 其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這項更複雜的貿易投資協定,已經不可能了。第三,在未來,歐盟能簽訂的貿易條約僅限於貿易部分,而有關投資的綜合性貿易協定將超出歐盟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