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原酒流径调查:川酒勾天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0/5OMDAwMDE5MTE5OA.html

四川名酒到不了的地方,四川原酒却能走到。

7月31日,大汉光武董事长马永富坦言,他们上市产品所使用白酒,90%以上来自四川,而非自己生产酿造。

马永富涉足白酒行业多年,之前在湖北本地也建了一些白酒生产基地,加之收购了襄樊本地白酒企业,拥有相当规模生产能力。却因生产技术工艺和酿造环境制约,使其酒质很难在市场上获取竞争力,其自酿白酒梦想从此破碎。

大汉光武用四川原酒勾调后上市销售,仅仅是白酒企业引进四川白酒的“冰山一角”。“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白酒,80%以上酒体都是从四川引进原酒进行勾调而成。”一位行业专家透露。

原酒流入路径

此前马永富经过多番打探,发现,湖北境内的其他白酒兄弟企业均是在邻省四川购买原料酒,并聘请四川的技术工作人员对其酒质进行勾调,比如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枝江大曲、白云边等品牌。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一款标价为400左右的酒,出厂价格约为200块,而厂家原料、包装、生产、宣传费用等全部算入,成本不会超过100块,原料酒价格仅仅为20多块,约占总成本的20%。

另 外,一位中国白酒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市场上除了四川和贵州等几个拥有自身酿酒能力的品牌外,大多采用在四川购买原酒资源,再进行生产。“就连五 粮液、泸州老窖、沱牌曲酒等大型白酒企业,都专门有一个部门,对外销售原料酒。”该人士指出,“之前有消息称洋河在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企业采购原料酒,其 实不用大惊小怪。”

一般白酒品牌除了在四川原酒企业购入白酒以外,还会在四川引入一个白酒勾调方面的专业人士。外地白酒企业给出的薪水一般是其在原单位工资的若干倍。

一位四川本地的原酒厂负责人透露,四川的白酒产业集群十分发达,但是由于缺乏品牌支撑,品牌意识远远落后于华北、华东等地区,而且有些小富即安的思想作祟,因此四川白酒企业甘当“幕后英雄”。

四川原酒无品牌

四川原酒的集群效应初显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00年,以邛崃、大邑、崇州、蒲江为代表的川西原酒与以泸州、宜宾为代表的川南原酒形成了整个四川原酒的鼎盛时期。

四川有记录的原酒企业约2000家,加上一些作坊式企业,多达数千家。

今 年6月,记者在邛崃调查时发现,邛崃酒厂大大小小数百家。当年最出名的是文君酒,是国家二级企业。后来因为体制改革,破产几经转卖后,现已被外资收购,但 是很难再造辉煌。除此之外,邛崃的品牌就几乎都是中低档次产品,邛崃最出名的还是原酒,小企业太多难以形成气候,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包袱重难以发展。政府多 次想整合邛崃白酒业都没能成功。

四川省白酒酿造专家古代良透露,其实目前许多名牌酒都是邛崃的酒搞贴牌生产的。

另据接近水井坊人士透露,当年水井坊推出之初,也在成都周边川西原酒厂收购了大量的原料酒,由于品质不错,也使得水井坊能在品牌运作下,迅速崛起。

然而,随着2002年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和行业政策的调整,给四川原酒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近千家原酒企业相继破产,刚刚体现出集群效应的四川原酒状态低靡,继续呈现出分散格局。

虽然目前四川原酒已经供给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由于几年前山东标王秦池酒、孔府家、孔府宴的事件影响,各地白酒商都不愿意对外界透露自己原酒的出处,四川原酒也不愿意走到台前。

“四 川原酒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白酒业的晴雨表,见证了白酒行业的起伏跌宕。在2001年前,他们的生存方式主要是向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进行原酒直供,促进了 上述地区白酒企业的发展,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原酒企业都甘当幕后英雄,忽略了自我推销。”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幕后人

“虽然最大的利润受益者是那些名酒企业,但也可以避免大量的风险。”邛崃市一位原酒企业主告诉记者。

酒 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实际上是市场运作的风险,包括大量的广告投放所带来的财务危机以及市场销售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坏账。目前,外省酒类企业在跟 四川原酒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现款现货的方式,这就避免了财务风险,另外,买卖原酒也不需要大量的品牌广告投入。比如建一家中型规模的原酒企业所需 要的资金约在500万-1000万不等,而塑造一个区域品牌的酒广告投入动辄四五百万,全国品牌所消耗资金就更可观。

另外,经营原酒企业的企业主多是家族企业,很多经营者要么拥有祖传的勾调技术,要么就曾经在几家大型白酒企业中工作实践过很多年,因此四川原酒产业集群其实也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外省企业很难有这样的优势,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引入四川的技术人才。

最后就是四川酿酒的环境比较好。“这里一年四季都相当潮湿,而且水质也很适合酿造白酒,北方的水质相对来说就不那么适合。”

“因此,四川原酒既有自身优势,也有一些局限性,决定其做‘幕后英雄’的宿命。”古代良指出。

原四川省经济委员会轻工处处长邱凡涛介绍,川酒原酒企业普遍分散、人散、企业散,因此政策上支持力度并不大。

针 对这样一种情况,近两年,四川省在打造“白酒金三角”的产业政策中给出了发展思路。以邛崃为例,早在2008年,邛崃市远期规划为5平方公里的“中国名优 白酒酿造基地”。成都市已经批准同意在邛崃卧龙镇建立白酒原酒酿造基地,目前《中国名优白酒酿造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毕,酒业基地近期规划为 1.7平方公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64

川酒調天下 原酒調味酒勾調是行業公開秘密?

http://www.21cbh.com/HTML/2012-7-10/yMNDE4XzQ3MTIyMQ.html

作為全國最大的產酒大省,四川孕育出了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諸多讓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知名白酒品牌。然而,川酒的影響力卻遠不限於此。

「我 們的原酒除了10%左右的量用以自有品牌的生產外,90%供應山東、江蘇等多地的白酒生產企業。」6月26日,瀘州巴蜀液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蒲遙告訴 南都記者。巴蜀酒業僅僅是四川原酒外售的「冰山一角」。瀘州市酒類產業管理局酒管科科長鄒同傑告訴南都記者,在瀘州2011年115萬千升的產量中,半數 用以生產品牌酒,而近半數以原酒的方式供應外省的其他白酒企業。

這也揭開了白酒行業過去一直秘而不宣的一個話題:或以原酒或以調味酒的方式購進四川原酒進行勾調已經是行業一個「公開的秘密」。而另一方面,一直隱身背後的這些原酒供應企業已經不甘於做「幕後英雄」,悄然將重心向打造自身品牌轉向。

原酒「外輸」基地

瀘 州市,地處四川東南部,位於長江和沱江交匯處,這個面積僅1.22萬平方公里、人口五百萬餘人的城市卻有著「酒城」的美名,其集中著200多家擁有生產許 可證的白酒生產企業,如果加上一些作坊式的企業,大大小小的企業超過400家。在產量上,瀘州佔據著川酒產量的1/3,切走全國白酒產量1/8的大蛋糕。

記 者從官方公佈的數字瞭解到,2011年瀘州白酒總產量達114萬千升,銷售收入突破467億元,利稅總額超115億元。這467億的銷售收入是如何實現 的?據鄒同傑介紹,「467億元的銷售收入80%來自品牌,其中瀘州老窖、郎酒、仙罈酒業三大品牌佔據瀘州白酒銷售收入的一半。」

「在這114萬千升的白酒中,過半數是以原酒形式賣給其他白酒企業。」鄒同傑告訴南都記者。那麼這超過50萬千升的原酒究竟都流到了哪裡?「包括口子窖、板城燒鍋、伊力特、山西汾酒、北京二鍋頭等眾多品牌都有從瀘州收購原酒。」鄒同傑表示。

而 在距離瀘州百餘公里的宜賓,其原酒產量同樣十分驚人。「目前宜賓有生產許可證的酒廠有117家,包括鄉鎮的小作坊,宜賓大大小小的酒廠多達284家。」宜 賓酒類食品產業促進局酒促科負責人周亮(化名)表示。在這個規模以上酒廠年產量高達48萬噸的產酒大市,原酒供應量巨大。「雖然幾乎沒有完全供應原酒的企 業,但包括高洲酒業、君子酒業等眾多企業都是既做原酒供應又做自己的品牌酒。」周亮表示,從宜賓採購原酒的企業遍佈全國,從湖北、江蘇到安徽、山東、新疆 的白酒企業都有。

一位資深的白酒業專家金田(化名)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市場上除了四川和貴州等幾個擁有自身釀酒能力的品牌外,大多採用購 買原酒資源進行生產。「濃香型的原酒幾乎全部在四川,醬香型原酒基本在遵義或瀘州,清香型白酒的原酒則集中在山西汾陽,其中因為濃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最 大,原酒最大的也是濃香型白酒。」據金田透露,四川的瀘州、邛來、宜賓、綿竹、大邑、崇州是主要產區。

公開與不公開的較勁

儘管目前白酒行業每年的原酒銷售量,難有確切的行業統計,但僅從瀘州、宜賓兩地已有數十萬噸的原酒供應可見一斑。然而一個頗為奇怪的現象是,目前並沒有哪家企業願意主動承認自己採購原酒的事實。

「原酒生產企業一般可以提供兩種合作方式,一種是直接幫客戶調好做成成品酒,客戶購買回去只需罐裝即可,可另一種則是只提供原酒,客戶購買回去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勾調。」蒲遙告訴南都記者。

至於這樣一種外購原酒行為,金田認為,白酒企業購買原酒,充分利用白酒產地資源配置的優勢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一方面白酒企業可以借助外購原酒彌補自身產能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如果白酒企業的酒缺少某種風味,亦可以通過收購部分調味酒來解決。」

對於這種在業界看來「正常的商業行為」,卻鮮有白酒企業願意承認。

一位大型原酒供應企業的負責人坦承,江蘇某大知名酒企,上馬新產能項目,至少要兩年才能投產,且投產之後短時間內難以產出高質量的原酒。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名酒原酒的產能緊張局面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緩解。

該江蘇的酒企儘管不願透露其在四川的具體採購量,但瀘州一家有給其供應原酒的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在瀘州的原酒採購量比較大,但他們不會僅和一家企業合作,主要是出於分散風險的考慮。該企業收購的原酒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噸的都有,主要與其產品系列相對應。

儘 管飽受質疑,但時至今日不少白酒企業並沒有透露更多有關外購原酒的信息。白酒生產企業的這種「不情願的態度」還著深厚的歷史原因。在上世紀80年代逐漸走 向集群效應的川酒原酒供應鏈條,隨著2002年國家稅收政策調整和行業政策的調整,受到了較大的衝擊。近千家原酒企業相繼破產,剛剛體現出集群效應的四川 原酒狀態低迷,繼續呈現出分散格局。雖然目前四川原酒的足跡遍佈全國多地,但由於受幾年前山東標王秦池酒、孔府家、孔府宴的事件影響,各地白酒商都不願意 對外界透露自己原酒的出處,四川原酒也不願意走到台前。

「這是白酒生產企業基於若這層神秘面紗被揭開,消費者會對企業產品的性價比產生質疑的擔憂。」金田表示。

四 川一位原酒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四川原酒的生產成本起碼在1.8萬元/噸,以濃香型原酒為例,原酒的價格,前段酒的價格最貴,可高達10萬元/噸,中段 酒的價格次之,約8萬元/噸,後段酒的價格從3萬-5萬元不等。如果按上述人士提供的數據來算,後段酒一斤原酒的價格最低可為15元。「濃香型原酒的度數 一般在7 0度以上。」按此原酒勾成成品酒之後,每斤成品酒原酒的成本價低於15元/斤。與市面上動輒百元甚至數百元的白酒產品相比,外購原酒的價格可謂「低廉」很 多。

雖然有著價格的優勢,但如果白酒市場存在大規模收購原酒的行為仍讓人有不少的擔憂。畢竟當年的標王秦池,就是因市場銷售擴張的步伐快 於自身產能的擴張,從而大量收購四川的散酒勾兌,原酒品質的下降、資金鏈的斷裂,間接導致其從盛轉衰。「如果依賴收購原酒,最大的風險在於產品質量保證有 難度。如果從多個酒廠收購原酒,難免存在原酒質量不一的情況。」金田表示,這關鍵看白酒企業對原酒質量把關的鬆緊,當年秦池的倒下就是因為把關不嚴,讓質 量出現嚴重問題致其品牌聲譽嚴重受損。

而在外售原酒時,這些原酒生產企業顯然也留了一手。原酒年產能高達10萬噸的高洲酒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南都記者,其對外售的都是新酒,老酒並不會賣。

而對於原酒生產企業而言,在業界先後曝出某些知名大型白酒企業大量外購原酒的消息之後,企業模棱兩可、躲躲掩掩的態度也讓其頗為不滿。「這讓消費者感覺四川的酒質量很差一樣。」宜賓一家原酒生產企業的內部人士表示。

而在周亮看來,購買四川原酒的企業不應該迴避反而應該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畢竟四川本身就是產好酒的地方,宣傳起來並不是壞事。

或者是基於外購原酒面紗終有一日被揭開,部分品牌酒生產企業已經試水在四川以入股投資的方式打通原酒供應的產業鏈條。「比如湖北的白雲邊、安徽的迎駕貢酒都有通過參股的形式與本地企業合作,一方面為自身供應原酒,一方面也做入股酒廠的品牌酒。」周亮表示。

鏈接:原酒價錢幾何?

四 川一位原酒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四川原酒的生產成本起碼在1.8萬元/噸,以濃香型原酒為例,原酒的價格,前段酒的價格最貴,可高達10萬元/噸,中段 酒的價格次之,約8萬元/噸,後段酒的價格從3萬-5萬元不等。如果按上述人士提供的數據來算,後段酒的原酒一斤的價格最低可為15元。「濃香型原酒的度 數一般在70度以上。」按此原酒勾成成品酒之後,每斤成品酒原酒成本明顯低於15元/斤。與市面上動輒百元甚至數百元的白酒產品相比,外購原酒的價格可謂 「低廉」很多。

相關報導

薄利,迫使原酒供應企業自建品牌

「如同買稀土要去內蒙古,四川在水土、土壤、氣候等方面的優勢決定了只有四川能生產出優質的濃香型白酒,這也就決定了只要做濃香型白酒不可避免地要到四川採購原酒。」金田表示。

「做 原酒利潤雖然微薄,但是做品牌資金投入大,還不一定能成功,運作風險也大。」高洲酒業相關負責人的一席話或許道出了這些原酒供應企業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直安 於做「幕後英雄」的原因。一方面自己運作品牌動輒要以千萬甚至億元來計的廣告投放以及大量的市場運作資金,對原酒供應企業提出較高的資金要求,而另一方 面,賣原酒並不需要大量的廣告投放而且市場相對較為穩定。

這樣一種「保守」的心態也導致原酒生產企業發展出現一定侷限性。在瀘州市人民政 府官網公佈的白酒十二五規劃中,其坦承目前瀘州白酒產品結構存在失衡的狀況。「除老窖、郎酒、仙潭等少數幾家品牌企業外,其餘中小企業大多依靠貼牌或原酒 銷售,幾乎沒有成型的區域品牌。特別是原酒企業各自為陣,相互殺價的惡性競爭還較普遍。」

然而隨著行業大規模擴產閥門的打開,這直接觸動 了原酒生產企業尋求變革的決心。「企業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已經不能再依靠單純賣原酒。」上述負責人表示,近幾年高洲酒業一直有意加強自有品牌運作的力 度。「我們不缺技術和質量儲備,但我們缺的是市場人才和資金幫助我們加快自有品牌的運作。」

在瀘州的白酒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深入實 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著力引導產品結構從散酒、原酒向品牌、名優酒轉變。十二五規劃預計:瀘州到2015年培養8-10家10億元以上的企業,培養5億元 以上的企業10-12家,而1億元以上的企業將達到25-30家。該十二五規劃為這數十家企業劃定了品牌酒佔比從20%到100%不等的規劃。其中,銷售 規模預計超過10億的企業中,醬酒產能排名全國第三位的仙潭集團、瀘州三溪酒類集團、瀘州龍泉窖酒業品牌酒的佔比要達到80%以上;而巴蜀液酒業的佔比要 提升到30%.

「儘管目前我們出售的原酒佔比近90%,但是我們卻並不著急發力做品牌酒。」蒲遙表示,沒有好的原酒品質保障,不可能有好的產品質量,巴蜀液的思路是先做大原酒規模、做好質量儲備,再發力品牌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