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京津冀: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10

京津冀: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
文:任澤平、韋誌超



導讀
2月是習近平總書記布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周年,將由頂層設計階段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啟動第二波,該區域未來幾年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摘要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京津冀有望改變過去北京一家獨大的格局,打造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重點在頂層規劃設計方案、區域功能定位、產業重新布局、城市群建設、北京功能疏解、交通一體化、公共服務業一體化、環保一體化、北京二機場等。

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二波的新突破。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啟動從頂層設計到推進實施的第二波,結合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的7點要求和1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上張高麗副總理強調的“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預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二波將在以下幾大領域率先突破:(1)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方案;(2)明確區域功能定位,四大功能分區:西、北部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覆蓋承德、張家口)、中部優化調整區(覆蓋北京、天津、廊坊、唐山)、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覆蓋石家莊、保定、滄州)、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覆蓋唐山、秦皇島、天津、滄州)。“兩核三軸一帶三重點”:“兩核”指京津雙核, “三軸”指京津塘主軸、京-保-石拓展軸、京-唐-秦拓展軸, “一帶”指沿海經濟帶,三個重點開發地區包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工業區;(3)交通一體化先行;(4)產業轉移給河北帶來跨越式發展新機遇;(5)環保一體化。

受益區域和產業:城市受益次序是:廊坊、保定、唐山、滄州、天津、石家莊。產業受益依次是:房地產、交運、基建、建材、環保、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

目錄


1.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

1.1.第二波:從頂層設計到推進實施
1.2.必要性、目標和可行性
2.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二波的新突破
2.1.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方案
2.2.明確區域功能定位
2.3.交通一體化先行
2.4.產業轉移給河北帶來跨越式發展新機遇
2.5.環保一體化
3.受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域和產業
3.1.受益區域
3.2.受益產業

正文
2月是習近平總書記布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周年,將由頂層設計階段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啟動第二波,該區域未來幾年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京津冀有望改變過去北京一家獨大的格局,打造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重點在頂層規劃設計方案、區域功能定位、產業重新布局、城市群建設、北京功能疏解、交通一體化、公共服務業一體化、環保一體化、北京二機場等。 

1.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

1.1.第二波:從頂層設計到推進實施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一直十分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又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在到北京市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首都更好發展特別是破解特大城市發展難題進行考察調研。26日,他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北京市工作匯報,並發表重要講話,就推進北京發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點要求。一是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作者註:沒有經濟中心),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二是要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特別是工業項目選擇,突出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有效控制人口規模,增強區域人口均衡分布,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三是要提升城市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形成適度超前、相互銜接、滿足未來需求的功能體系,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高度負責精神,打造首都建設的精品力作。四是要健全城市管理體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強市政設施運行管理、交通管理、環境管理、應急管理,推進城市管理目標、方法、模式現代化。五是要加大大氣汙染治理力度,應對霧霾汙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並作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以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大氣汙染聯防聯控作為優先領域,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合作重點” 習近平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7點要求: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二是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三是要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四是要著力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五是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六是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七是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

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5年工作重點,強調“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明年有個良好開局。”

2014年1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張高麗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聽取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討論《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安排部署了有關重點工作。 張高麗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要把工作重點從總體謀劃轉向推進實施,優先啟動一批有共識、看得準、能見效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項目,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抓緊確定2015年的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清單。

1.2.必要性、目標和可行性
(1)必要性:長期以來,京津冀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北京集政治、經濟、公共服務資源、文化、科教等優勢於一身,不僅沒有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而且“虹吸效應”明顯,北京交通擁擠、、人口過度集中、霧霾汙染等日趨嚴重,河北發展嚴重滯後,天津一度邊緣化,與珠三角、長三角形成極大反差。
(2)目標: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
(3)可行性:
具備地緣條件: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來有1億多,土地面積有21.6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

具備主觀意願:三地都有強烈的協同發展意願,北京希望可以解決長期以來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環境惡劣的問題,宜居發展;河北希望可以通過產業轉移,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天津希望能夠找準自己的定位,創新發展。

具備推動能力:以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重視,成立了以張高麗副總理牽頭的工作推進機制。如果說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一體化基本上是以市場為基礎的、自發的經濟一體化過程,那麽,京津冀協同發展則是國內首次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前提下由中央政府主導推動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一方面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另一方面破解北京“城市病”。

2.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二波的新突破


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啟動從頂層設計到推進實施的第二波,結合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的7點要求和1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上張高麗副總理強調的“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預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二波將在以下幾大領域率先突破。

2.1.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方案

預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出臺,為後續推進提供指導。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提出“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城市布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

2014年1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研究討論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張高麗強調,京要抓緊修改完善規劃綱要,加快編制相關領域專項規劃,確保在一個目標下協同、一張藍圖下推進。

2.2.明確區域功能定位

發改委初步將京津冀區域劃分為四大功能分區:
(1)西、北部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覆蓋承德、張家口)
(2)中部優化調整區(北京、天津、廊坊、唐山)
(3)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覆蓋石家莊、保定、滄州)
(4)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覆蓋唐山、秦皇島、天津、滄州)

在四大功能分區的基礎上,京津冀的總體布局也已具雛形,即“兩核三軸一帶三重點”:
  (1)“兩核”指京津雙核

(2)“三軸”指京津塘主軸、京-保-石拓展軸、京-唐-秦拓展軸

(3)“一帶”指沿海經濟帶

(4)三個重點開發地區包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工業區

圖1 京津冀區域發展示意圖

數據來源:《南方人物周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3.交通一體化先行

交通問題是制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瓶頸,也是政策率先推動的重點。京津冀地區交通發展程度不平衡,交通一體化卻嚴重落後,尤其是在河北境內,公路技術和路網密度較京津地區差距較大,存在斷頭路、瓶頸路等問題,京昆、京臺、首都地區環線、京秦等高速公路均未全部打通。三地間話語權不對等,市場機制欠缺,缺乏區域發展的觀念,三地交通部門各自為政,港口、機場、軌道交通等全部都是屬地管理,城市交通體系相對封閉。

2014年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目前,國家部委、省市政府以及各省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正形成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機制。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楊傳堂在2015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表示,明年將抓好《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的實施推進,楊表示將盡快啟動實施一批示範性強、作用顯著的重大項目,加強城際鐵路建設,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推動港口和機場協同發展,推進區域內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運輸服務一體化進程,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

預計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突破口,機場、軌道交通、港口、公路等互聯互通的一體化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北京二機場已經啟動建設,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已經設立,天津港、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四大港口迎來發展良機。

2.4. 產業轉移給河北帶來跨越式發展新機遇


圖2 京津冀一體化產業輸送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北京疏解非核心首都功能。北京是主要功能和產業輸出方:除了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其他必要的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之外,將要調整、轉移大批產業項目,對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和企業將提出關停或轉移。

天津是橋梁,承接北京部分功能,同時向河北轉移部分產業:

(1)承接北京部分產業:2014年6月,6月28日,天津市西青區政府聯合天津卓爾電商城舉行“商戶入駐簽約儀式”, 推出多項優惠政策,表達對天津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大力支持。
(2)新中關村合作項目:2014年8月,京津雙方簽署了《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框架協議》、《關於共同推進天津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等六項協議。其中,在天津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成為京津合作的重點項目。

河北是產業主要承接方。2014年上半年河北省重新規範和整合開發區布局,形成196個升級開發區平臺,分門別類,承接需要落地的產業。河北省工信廳與北京市經信委對北京擬轉移產業項目進行分類,了解每個擬轉移項目的情況和擬轉移地區,在此基礎上繪制北京產業轉移地圖,標明園區所在地、功能定位以及將要承接的產業。河北的計劃是,作為京津水源地的張家口、承德地區側重於對接綠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秦皇島、唐山、滄州沿海地區特別是曹妃甸和渤海新區,側重於承接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廊坊、保定地區側重於承接新能源、裝備制造以及電子信息產業,冀中南地區側重於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產業制造環節和一般制造業的整體轉移。

目前,河北省關於產業承接的主要進展還包括:

(1)2014年4月,出臺《關於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以保定和廊坊作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
(2)批發零售業:2014年4月,《西城區與廊坊市合作發展框架協議》中永清國際服裝城成為動物園批發市場產業轉移和功能疏散的承接地。2014年5月,豐臺與保定簽訂大紅門落戶白溝的意向協議。8天後,大紅門的八大市場簽約廊坊永清。
(3)制造業: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表態支持首鋼產能為1000萬噸的二期項目;除此之外,曹妃甸計劃聯合首鋼集團共同建設北京產業園,用於吸引其他生產功能外遷的北京企業。北京淩雲建材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也決定遷往河北邯鄲武安市
(4)其它:2014年3月,首農集團河北三元工業園落戶新樂;2014年10月,中國動漫集團80億元建設城市文化樂園項目簽約正定

2.5.環保一體化


京津冀地區環境汙染嚴重,水資源緊缺,大氣問題嚴重,生態建設發展不一。京津冀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京津冀生態問題的主要矛盾在於各地生態環境的問題程度、治理、檢測、防護標準和管理要求各不相同,不能做到統一管理,協調發展。

環保一體化作為京津冀一體化重點突出項目,對區域治理,協調發展可以起到示範作用。到目前為止,京津冀三地已經先後結成環保聯盟和協調小組。未來,生態協調發展的總體方案有望落地,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統一標準的設立將成為京津冀發展的重點項目,與之相關的環保產業也將迎來政策的支持。

3.受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域和產業
3.1.受益區域

從四大功能區和“兩核三軸一帶三重點”判斷,城市受益次序:廊坊、保定、唐山、滄州、天津、石家莊。
從四大戰略產業功能區看,曹妃甸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帶動唐山發展,新機場為廊坊、保定提供機會。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促進天津產業結構升級。

(1)曹妃甸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
(2)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
(3) 張承生態功能區
(4)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北京:疏解功能,提高品位(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
(1)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2)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3)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控制人口規模,治理交通擁堵、霧霾嚴重等“城市病”。

天津:雙星閃爍,創新發展(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
(1)承接部分北京的非核心功能。在北京去非核心功能的過程中,底子較好的天津必然將承接北京發展程度較高的產業。
(2)創新發展。吸收資源、科技、人才等優勢,創新發展。其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就是此方面的重點項目。
(3北部的經濟中心、航運中心。成為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經濟、交通、物流發展中心。而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目前我國北方唯一的自貿區。

廊坊:“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受益最多(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
(1)位於新機場臨空合作經濟區,依托新機場,完善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交通網絡,通過臨空合作,發展物流倉儲等產業。
(2)人口流動,帶動當地房地產和居民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3)憑借與北京、天津便利的交通條件,接受兩地部分產業,推動尤其是以商貿批發為主的專業批發市場和現代物流園區建設。

保定:產業轉移,接力科教(位於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
保定,受益於便捷的交通環境、較好的發展底子和離北京較近的優勢,將成為主要受益區。
(1)接手北京部分科教、醫療功能。在河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保定將承接北京部分行政、科教和醫療等功能。
(2)完善保定交通網絡,通過便捷的交通條件,承擔部分批發零售、物流倉儲的功能,例如白洋澱接手北京西紅門服裝批發城的部分商戶。
(3)大城市建設,保定在制造業、科技園區建設、高等教育底蘊較好,通過承接北京功能,有助於迅速提高城市發展建設,樹立城市形象。

唐山:產業承接,港口建設(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
(1)曹妃甸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接受來自京津的制造產業,以首鋼為代表,建設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成為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
(2)唐山港建設,推進京津冀地區航運發展,物流建設,發展臨港產業。
(3)交通網絡建設,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唐境內投資建設的張唐鐵路、唐山客車線等重點鐵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通過唐山路網交通功能來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力。

滄州:(位於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

(1)產業承接,制造業先行。2015年1月,北京市經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廳在石家莊共同簽訂京冀醫藥產業協同發展框架合作協議,北京首個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式落戶河北滄州。
(2)臨海產業。發揮滄州臨海優勢,發展無水港,物流、倉儲等配套建設。

石家莊:搭建城市新框架(位於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
(1)區劃調整,城市擴容。石家莊借助京津冀一體化,重新進行了區域調整,擴大了城市面積,土地可分配面積增多,促進經濟發展。
(2)產業轉型。淘汰落後過剩產能,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特色主導產業,承接京津,帶動產業升級,結構調整。
(3)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化。通過石家莊經濟發展,帶動周邊區域城鎮化建設,提高就業。

張家口:生態環保(位於西、北部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
(1)生態環境改善,隨著生態環保建設的推進,作為北大門的張家口,將繼續以生態發展為主。
(2)聯合申奧,促進城市建設。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帶動張家口地區在生態保護、基礎建設、旅遊資源等方面發展。

承德:(位於西、北部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
通過生態環保建設,交通一體化發展,帶動區域旅遊、文化產業。

3.2.受益產業

1.房地產:轉移北京非核心功能,疏散密集人口,帶動北京周邊地區房地產發展;在產業轉移中,帶動產業園區建設;土地重估
2.交運基建:軌道交通、港口、機場、公路等。
3.建材:交通一體化促進當地建材、鋼鐵的需求上升。
4.環保:生態一體化,著力解決三地汙染問題。
5.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公共服務一體化。
(來自澤平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610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 打造三大增長極

據新華社9月11日報道,《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近日正式印發。綱要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努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推 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文件。

對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對相關問題給予了解答。

該負責人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河湖、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複,水 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3%,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長江黃金水道瓶頸制約有效疏暢、功能顯著提升,基 本建成銜接高效、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創新驅動取得重大進展,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以上,戰略性 新興產業 形成規模,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級的企業和產業集群,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陸海統籌、雙向開放,與“ 一帶一路 ”建設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發展的統籌度和整體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基本建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戰略格局,城鎮化率達到 6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協調統一、運行高效的長江流域管理體制全面建 立,統一開放的現代市場體系基本建立。

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引領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帶。

到2030年,水環境和 水生態 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功能顯著增強,水脈暢通、功能完備的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全面建成,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立,上中下遊一體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生態環境更加美好、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示範引領和戰略支撐作用。

負責人介紹,綱要明確,將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為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

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將覆蓋11省市。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負責人還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於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有利 於挖掘中上遊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形成上中下遊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有利於打 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推動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統一融合,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有利於優化沿江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布局,建設陸海雙 向對外開放新走廊,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 深遠歷史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81

這7個城市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將成經濟新增長極

隨著我國航空業的不斷壯大,地方圍繞著機場打造的臨空經濟區隨之鋪開。

長沙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設立,成為繼青島、重慶、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後全國第七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7個城市獲批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位於長沙主城區東側,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範圍包括長沙縣、雨花區、芙蓉區所轄的10個鎮(街道),包含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航空產業功能區、黃花綜合保稅區、高鐵新城等平臺載體。

作為國家一類航空口岸,黃花機場2016年旅客吞吐量達2129.7萬人次,位列中部第一,是中部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交通方面,武廣高鐵、滬昆高鐵交匯於此,京港澳、滬昆、長永、長株等高速聯通各地,連接機場與高鐵的中低速磁懸浮橫貫其中,是典型的空港高鐵聯動區域,也是湖南現代交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交通樞紐。

依托航空運輸產生的臨空經濟已成為世界新一輪經濟增長極。業內專家認為,湖南臨空經濟和高鐵經濟可以聯合,構成通向沿海地區、輻射中西部的“空鐵聯合體”。

根據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的複函意見,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下一步將按照“一軸兩核三組團”的總體空間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即沿著空鐵聯動發展軸,圍繞空港與高鐵樞紐兩個核心,劃分三個產業發展組團和服務片區。

而在長沙之前,已有廣州、上海等6個城市的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例如,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廣州、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的複函,指導廣州和上海有序推進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

其中,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總面積共135.5平方公里,機場區域面積41.64平方公里。示範區的獲批,有利於提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帶動珠三角地區在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參與全球產業分工。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範圍北起天山西路、蘇州河,東臨淞虹路、外環線,南至滬青平公路,西迄七莘路,占地面積13.89平方公里,其中虹橋機場運營作業區7.15平方公里。該示範區除了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外,還將建成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和低碳綠色發展區。

大機場優勢明顯

臨空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

2015年7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關於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選擇若幹條件成熟的臨空經濟區開展試點示範,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挖掘內需增長潛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對於促進民航業發展、優化我國經濟發展格局、全方位深化對外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申報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應符合一系列條件。例如,臨空經濟示範區原則上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或者其他區位優越、物流便利、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大城市布局。臨空經濟示範區所在地機場年貨郵吞吐量應在10萬噸以上或年客流量1000萬人次以上。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梳理2016年各個機場吞吐量發現,目前已經獲批的7個臨空經濟示範區所依托的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均超過了2000萬人次,全部位居全國前十六位。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的年旅客吞吐量都超過了4000萬人次。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教授告訴記者,不同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機場所帶動作用是不同的。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對高品質的快速運輸,包括貨物和旅客的運輸需求就越強烈,機場的帶動作用就越明顯。相比之下,目前國內一些中小機場,人流量本身就比較小,尤其是一些支線機場,一天才幾個航班,在此基礎上發展臨空經濟作用就很有限。

今年2月,民航局公布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鼓勵地方政府在業務規模較大的機場周邊規劃設立臨空經濟區,引導各臨空經濟區差異化發展,在“機場-產業-城鎮”一體化協調發展方面先試先行。對臨空經濟區實行分類指導,突出特色,發揮示範效應和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形成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臨空產業集聚區和示範區。

內陸城市變身對外開放前沿

對很多城市來說,臨空經濟區將成為地方轉型升級和高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尤其是對於一些內陸城市而言,臨空經濟區使得這些城市由內陸變成了對外開放的高地。

比如,鄭州空港經濟區剛好抓住了產業梯度轉移的時機,給富士康做配套,富士康主要做手機,手機的時效性很強,飛機運輸很有優勢。2011年10月,當時全國第13個、內陸首個綜合保稅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富士康代工生產的美國品牌蘋果智能手機開始源源不斷地從中原腹地的農業大省飛向全球,帶動河南外向型經濟連年高速發展。

在富士康的帶動下,很多著名智能手機品牌往鄭州航空區集聚,推動了鄭州航空港智能手機產業園於2014年1月提前投入使用。至2015年,鄭州航空港區生產的智能手機就突破了2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顯示,去年河南生產的手機達到了2.5億部,位居全國第三。

長沙臨空經濟區的打造,同樣使得湖南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長沙市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陳文浩表示,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成功獲批,是湖南由內陸大省邁向開放強省華麗轉身的重要標誌,對湖南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長沙打造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按照規劃,湖南將依托黃花國際機場,大力發展航空偏好型和航空關聯型的臨空經濟,並將其作為彌補開放短板、建設新增長點、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75

大慶油田尋找新增長極:漂洋過海、技術攻關

受低油價的困擾,加之國內產油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產油商下調原油產量目標已經屢見不鮮,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莫不如此。

自1960年開發建設以來,大慶油田曾實現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以上,連續12年穩產4000萬噸以上,被譽為“世界石油開發史的奇跡”。

2015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3838.6萬噸,首次低於4000萬噸,減產計劃則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大慶油田的原油產量將調減至3200萬噸。

除此以外,由於經過長期高速高效開發,大慶油田正面臨著諸多問題。

比如,油田每年新增的可采儲量難以滿足持續穩產需要的儲采失衡的局面;另外,隨著長垣主力油田已經進入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的“雙特高”開發階段,油田開發的難度也日益增大。而部分基礎設施也因為服役時間長,存在改造滯後的問題。

由此,大慶油田有限公司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將“穩油增氣”、“內外並舉”作為新的增長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慶油田全年生產原油3952.0279萬噸,其中國內產量3400.0279萬噸、海外權益產量552萬噸,天然氣首次上產到40.1321億立方米,全年油氣當量達4271.8056萬噸。

海內外業務欲“平分秋色”

“大慶的石油石化生產體系以及供應鏈條十分完整,從勘探、鉆井、固井、裝備制造、油田開發、工程建設等不一而足。”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外宣科王文有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樣的優勢為我們走出去打下了基礎。”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資料,2017年,大慶油田海外權益產量超過10%,達到552萬噸;外部市場收入接近10%,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可以說海外市場已經成為油田不可或缺的經濟增長極。

而大慶油田“走出去”的形式,也從最開始提供單一的技術服務發展為現在的油田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石油裝備等業務的共同“出海”。

中油電能氣電公司(下稱“中油電能”)近期就在為中石油首個盤活閑置資產進行海外建設電廠的項目伊拉克哈法亞項目進行電站建設,已經將新疆塔里木石化公司的兩臺燃氣輪機搬遷至伊拉克哈法亞,未來將按計劃施工進行商業發電。目前,中油電能已經在15個國家開展電力相關業務。

一位在中油電能工作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在海外的優勢在於,這些國家一次能源豐富,但是沒有配套的發電能力,在國內,相對較高的氣價成為制約燃氣發展的原因,但是在海外一些國家氣價較低,我們可以把發展成熟的一整套技術帶過去,我們跟著油田走,把電廠建到整個油田的中心區以保障供電。”

上述人士表示,由於大慶油田喇二電廠擁有深厚的燃氣輪機的運行及檢修經驗,因此除了電站建設,也可以提供燃氣檢修人員的培訓業務,在大慶油田內部業務減少的情況下,尋找新的機遇。

但拓展海外市場對於油田職工並不容易。

“ 由迪拜轉機到伊拉克後,安全起見,員工會在指定的區域內作業,在那里沒網、沒電視,相對隔絕。那里氣溫高,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穿工作服,另外也吃不到青菜。”一位在油田系統的職工告訴記者:“薪資水平對於普通員工來說很誘人,在那邊一年30萬人民幣,需要嚴格的考核,很多人回來之後還想申請過去,但機會有限。”

除此以外,石油裝備制造板塊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據介紹,裝備制造集團從2008年始便關註南美市場,每年數次投標,制作數百頁的標書,統計上萬個數據,以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

今年4月18日,秘魯市場簽下5臺抽油機訂單,就來自裝備制造集團抽油機制造分公司,首次進入南美市場。

《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到2030年,海外權益產量要達到2000萬噸,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達到50%以上。

技術保產量

“油氣是高風險、高投資、高科技的行業。一口探井成本大約幾千萬元,以海拉爾為例,有油必有氣是國際上通行的理論,大慶的油在地下1000多米的位置,按照上述理論,天然氣應該在同樣深度的砂巖中,但是幾十年一直都沒有找到,後來在地下4000多米的火山巖中找到了天然氣。”王文有說:“油氣首先在地質學家的腦海里,只有在理論上有所突破,才能把眼光放在地下。”

不同於采油初期,靠地層壓力的自身作用,原油可以通過油井噴出,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則需要將水註入地下,通過物理的方式將油擠出。而至油田開發的中後期,需要將化學劑,將砂巖縫隙中的原油驅出。

據了解,而大慶油田在1995年進入高含水後期,開始進入產量遞減的軌道,盡管還有50%—60%的可采儲量,但資源狀況與最早的自噴式采油不可同日而語,儲采失衡、儲量品質變差、開發成本不斷上漲等問題倒逼技術必須不斷升級。

記者在大慶油田科技館了解到,經過近30年攻關,大慶油田創新了三元複合驅油理論,自主研發出表活劑工業產品,創建了完整的工程技術體系,在2014年正式實施規模化工業推廣,這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三元複合驅技術的國家。

據介紹,三元複合驅技術是一種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通過在註入水中加入堿、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形成三元複合體系來驅替常規水驅、聚驅無法開采的原油。

可在油田含水率達到98%的極限開采條件下,再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使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60%,較國外同類油田采收率高出27%,

2017年三元複合驅產油達到416.6萬噸,產量與中型油田相當,占大慶油田全年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目前,已投入三元複合驅工業化區塊24個,累計動用地質儲量2.09億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慶油田三元複合驅累計產油2472.6萬噸。

除此以外,天然氣也成為大慶油田持續發展的新抓手,

2017年生產天然氣40.1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億立方米,已經連續7年保持增長態勢。

“大慶油田充分認識發展天然氣的重大意義,將天然氣增儲上產作為成長性、戰略性工程來抓,加快數字化氣田建設,全力提升氣田開發質量效益。”王文有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