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聽過余佳文,或許你更應聽聽這位90後創業者的故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6/151670.shtml

他充分符合被媒體炒作的全部要素,90後、創業者、富二代、機器人、帥氣、品味,當然,是在90後這個標簽還沒用爛之前。第一次跟他接觸是在上海TC峰會,他作為圓桌嘉賓,與同是機器人創始人的俞誌晨、葉琛及AngelVest 聯合創始人David Chen在一起探討機器人到底是敵是友。這一次見到他,是在《創業家》雜誌的北京辦公區,朝氣、自信、清爽,酷,對未來和未知全然享受,毫無懼意,這是整個訪談下來印在腦海中他的模樣。筆者曾采訪過不少斯坦福及矽谷回國創業人士,他氣質中整個對於創業的感覺,在本土創業者中算是比較接近矽谷場域的了。

還記得美劇《生活大爆炸》里面Sheldon因為害怕被病毒感染而不去學校,用顯示器和車輪做成他的替身機器人,讓他的同居好友Leonard帶著“他”去學校這一集嗎?這位90後創客做的就是這麽一款酷酷的“遠端臨場機器人”。

他叫孔堯,創業明機器人roboming,小明的“明”,沒有“小”字。

這款機器人到底有何應用場景?是不是偽需求?研發的難點在哪?中國的市場前景如何?未來可以有哪些想象?本期i代言《創始人說》邀請明機器人創始人孔堯為你解答。有無幹貨,由你來評。

霸氣開場

“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走到我們的辦公室門口,你便能看到這幅對聯。穿過前臺,里面的設計和氛圍完全是谷歌範兒,燈籠都是自己畫上去的,全開放式辦公場地,有近一半是休息區,放松的時候來一桿臺球蠻愜意的。辦公區外面是1400平的空中花園,每每有面試完的小夥伴,我都會帶著他們到處逛逛。面試錄取了卻說不來的,我會把門口那句話送給他。科技範兒的公司自然配著科技範兒的產品。還記得Sheldon的那臺替身機器人麽?我們做的就是這個玩意兒,準確地來說,應該稱它為“遠端臨場機器人”,不過這東西在中國還沒太起來。你看他的外觀,很簡單,就是平衡車頂著個iPad,當然,你要是願意,可以給它穿上你的衣服。

其實,就算是在北美,這東西也算很新了,一年大概20、30萬的銷售量,當然中國市場幾乎還是空白。用孫正義的時光機理論來說,發達國家已經發生的事情,發展中國家在一個時間差之後,一定也會發生。說起來,我也創業好幾次了,做過在線教育,也做過文字降噪(類似核心文字搜索),也接過父親收購的服裝品牌做電商,直覺告訴我,在中國做這款機器人,能行!就這樣,我開始把國外的這些機器人產品一個一個拆解、研究,找他們的技術痛點,緊接著便組建團隊自行研發了。

核心場景

一般人看到這個產品都會覺得很陌生,不知道哪兒用得上。就目前來看,這個產品大致有三個大方向的應用場景。第一個是會議系統,第二個是家庭陪伴,第三是遠程參觀。

就會議場景來看,這個產品能很好地實現集體視頻會議下的單聊。就是說,你讓你的機器人替身現場參會,回憶中遇到一些小問題需要及時溝通,讓機器人扭個頭或者移動一下,靈活地實現跟其他人的對話。這是一種新型的商務會議方式,習慣還需要培養,最痛的是現在看來它對原有視頻體系並沒有絕對的顛覆。所以對於會議這個賣點,我們並不太強調。不過,這個產品在150人以下的小企業挺受熱捧的,他們很喜歡用這個產品。一方面可能視頻會議系統比較貴,不適合買很多,一方面QQ會議又不夠酷,用這個機器人開會,或者放在公司巡查,或是邀請客戶參觀,公司會顯得很有逼格。

另一個場景是家庭陪伴。在一般陪伴攝像頭基礎上加入可移動性,就更能親切地實現遠程陪伴了,更有家人的味道了。但這件事並不好做,家庭市場是很大,可中高端家庭又有多少?細分下來,這其中有多少願意花這個價錢,市場其實很難做的。

會議和家庭這兩個場景在我們看來都不夠理想,那我們就得重新思考了。這就引出我們現在及未來會作為核心打造的一個場景——遠程參觀。怎麽講?比如,我人在上海,但我想參觀創業家北京的辦公室,那我可以選擇兩種方式。第一種,你拿著iphone 用face time邊走邊派,帶著我看。這需要花費一個人力。還有一種,我遠程控制這個機器人,想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想看什麽就看什麽。遇到周圍的小夥伴,我還可以跟他們打招呼致意。再如,我再網上預定了一個酒店,光看圖片還不夠味,我想了解一下更真實的場景,而老板店員又很忙,那這個時候如果有一臺機器人,我就可以去到各個房間、露臺、廳堂自由地轉一轉,順便看看衛生間犄角旮旯的衛生狀況,親自查看了,覺得滿意了再預定,到店再不會犯“圖片失落癥”。再比如,我想去某地的博物館、藝術館,空間的局限不能親自遊覽,圖片、視頻又滿足不了我。這時候,通過機器人聯網,我就能靈活地穿梭在博物館的各個展品之間了。

人與場景交互了,人與人也得交互啊,這是一種邂逅式交流,非常酷。假設“你”正在盧浮宮流連於某一作品,旁邊正好有一靚妞機器人也同樣被這個作品吸引,“你”可以走上前跟她聊上兩句交個朋友,再來個拍照留念。這里面有一種很微妙的同類(替身機器人)相吸。當然,這個靚妞也可以是真妹子咯。

遠程平衡和防碎屏是關鍵

想自由地邂逅妹子,讓眼睛更好地體驗另一個空間,兩個難點必須解決:遠程平衡感和防碎屏。

由於考慮到用戶群體和設計成本,我們的第一代產品只支持占到iPad市場份額45%-55%的air系列做屏幕,但下一代代會支持包括安卓、windows系統在內的所有平板。由於不同的屏幕尺寸和重量會給支架帶來不同的受力,想要無死角享受遠程視覺,又得做到屏幕360度自由旋轉,那這個機器人必須根據受力和角度隨時調整自己的平衡不跌倒。這就比一般的平衡車難了。平衡車由人的體感及時操作,相對還具有可控性。

平衡車在平衡性上最大的問題在於跑飛。一摔倒提起來,輪子還會不停地轉。2010年就因為平衡車跑飛,有人摔下20米的懸崖死了。雖然Segway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國內目前還沒有。我們從某機密研究所挖來了一位天才少年,他寫了一套非常酷的算法,硬是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當然也申請了專利。算法再加上我們自己不斷實驗研發出來的減速箱,目前在平衡的底層構架上解決得還不錯。當然,未來還得一遍一遍調試。

另外,防碎屏的問題也非常重要,用戶的iPad摔壞了肯定得找我算賬啊。那如何保證機器人跌倒時上面的ipad安然無恙呢?很難的。我們經過幾千次的防摔試驗,摔壞了11臺iPad才定下來的屏幕固定的構架。就在眾籌前一兩個月都還在不斷推翻了一遍遍重新改,國產泡棉根本不行,必須完全用進口泡棉。

幹脆我們再開展一個副業,出租泄怒神器,你看怎麽樣?哈哈。做機器人,做體驗這真的是一件充滿無限想象的事,你得把腦洞無限地大開。在這個方面,我們這群小夥伴倒是不缺想象力,當然,空想就沒意思了,得幹出來啊。未來會在用戶端提供VR(虛擬現實)眼鏡,帶上後就更能沈浸到場景中了。再一個就是AR(增強現實),比如每個人錄上自己的臉和介紹,當你的臉出現在機器人的視角時,機器人就能認出這是誰誰誰。此外,我們還希望在下一代產品加入簡單的室內定位。室內定位目前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但應用場景非常性感。舉個例子,替身機器人站在門口,我輸入想去找誰,它自己就能根據定位朝他走去,你自己是不用控制的,非常智能。

盈利模式

智能硬件產品如果僅僅充當了一種智能化的工具,那火候還是沒到,它一定是能延伸到後端服務的。而這個服務往往就能跟商業模式結合起來。

對於這個產品的商業模式,我目前的思考大致分三個層面吧,第一個當然是最基本的,把產品賣給b端(如商場、博物館等),再由b端租給c端做服務。比如在購物或博物館場景下,用戶不用出門,租一個機器人就可以遠程體驗,b端按小時收取體驗費。

再深入一步,你可以註冊自己的賬號體統。你的賬號會有你的購物、喜好、出行等記錄,根據這些記錄,機器人會精確推送所在商場相關的購物信息,提升購物體驗和效率。那通過機器人推送完成的交易,我是不是可以跟商家分成呢。

更深一步,當我在這個行業的app開發上占有首發優勢,有了產品積累和經驗沈澱,未來我完全可能把機器人技術開源掉,讓更多的人去生產機器人,賣機器人。但是,服務機器人管理的應用API接口得由我提供,機器人的訪問信息也得經過我。這就是更底層的盈利了。

夢是一定要做的,但一定要對你的夢想負責。未來5年,機器人的形態還會改變,可能是全息投影。地上放一個可移動的圓盤,上面是三棱鏡介質,支持立體全息影像,圓盤上面有模擬人眼球的攝像頭。這樣人就能以1:1的身形在場景中“行走”,更“真實”地感受周邊信息。

沒有什麽比探索未知挑戰科技更快樂的事了。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喜歡喬布斯的這句話,我也會在設計中向他致意。看看我們的名片,極簡,懷舊的淡淡的黃色,厚實的質感,有沒有一種文藝的蘋果味?我也喜歡中國的這位雷布斯和他的產品設計。他說,取名要簡單。小明機器人,好記麽?去掉小字,明機器人,這就是我的品牌,是不是聽起來又簡單又很酷?


後記:雖然跟同齡人比起來,孔堯的經歷算比較豐富了,連續創業3次了,這是第4次,看起來更接近85、86的年紀,但從對話中,還是不免露出些許稚嫩。他現在更多還是在模仿中學習。“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是他對自己霸氣風格的外在詮釋,也是他所謂的追求“複仇成功的快感”。他會提到自己的資本家父親,提到父親給投的天使輪,提到對父親做資本並購不做實體創業的“鄙夷”。可是,很明顯,他的內心對父親是崇拜的。他還崇拜美國的喬布斯和中國的雷布斯,他們的設計理念、產品理念被他奉為聖經。他說,自己就是在追智能硬件和機器人這個風口。“風口這個詞是雷軍說的,雷軍這麽牛逼,他不會騙我的。”

他說話總是伴著笑,這是從內心湧上來的笑容,很真誠,很輕松,跟他的談話也很快樂。我想,稚嫩不一定意味著失敗,也許正是這種稚嫩讓他具有一往無前的自信。但是,我也隱隱有些擔心,他在未來可能會遇到很多坎,這些坎還會繼續打磨這個小夥子,讓他更落地、對行業有更敏銳和準確的感知。創業除了雞血與享受,異於常人的孤獨和辛酸也是必修的學分。經歷過這些東西,我相信,他的眼神會讀出更多的東西。畢竟,稚嫩跟大道至簡,還不是一回事。

不過,他有的是創業的本能和天然的性子,把創業變成一件如此快樂的事,還有什麽比這更美好呢?

本文由孔堯口述,蒲鴿采訪並整理,版權歸i代言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35

你虧的那幾十萬真的不算啥 瞧瞧這位億萬富翁資產縮水竟達9成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03/951042.html

A股動蕩讓許多富豪財富大縮水,中國信威集團董事長王靖也受累、個人資產縮水近90%。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總投資額高達500億美元的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幕後神秘推手,隨著其資產暴跌,也讓外界對該運河項目的疑慮進一步加深。

2015100219101478718452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A股動蕩讓許多富豪財富大縮水,中國信威集團董事長王靖也受累、個人資產縮水近90%。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總投資額高達500億美元的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幕後神秘推手,隨著其資產暴跌,也讓外界對該運河項目的疑慮進一步加深。

王靖這個名字,是在去年底隨著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才一夕爆紅。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堪稱世紀工程,去年底宣布由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HKND)承建並獲百年經營權,該公司負責人就是王靖;該運河項目也被外界視為是中國影響力深入美國後院,並以此對抗美國所主導的巴拿馬運河。

王靖個人財富也縮水近90% 成全球最慘億萬富翁

 

因項目受國際矚目,外界開始對王靖的身家背景充滿好奇。這位富翁是現年42歲的電信企業家王靖。王靖在臺面上最為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中國信威集團董事長,隨著今年6月中國A股達巔峰,王靖個人財富一度達102億美元;惟在這波股災中信威並未躲過一劫,公司股價自6月以降跌逾7成的同時,王靖個人財富也縮水近9成。

進入2015年以來王靖的財富大幅萎縮84%,是彭博社制定億萬富翁指數以來富豪財富縮水的最高紀錄。該指數每日追蹤世界最富有的400個人的財富變動情況。這一榜單上“第二慘”的富豪是商品巨頭嘉能可的CEO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今年其個人財富暴跌66%至18億美元。

在“最慘億萬富翁”榜單上,“可憐度”僅次於王靖和格拉森伯格的是香港賭業大亨呂誌和和墨西哥零售巨頭薩利納斯(Ricardo Salinas),今年迄今他們的財富都縮水近47%。2015年到目前為止,彭博億萬富翁榜上財富損失絕對值(以美元計)的“冠亞軍”是全球第三和第四號富翁,其中墨西哥電信巨頭、世界第四富斯利姆個人資產下跌142億美元,跌幅20%,全球第三富、股神巴菲特損失125億美元,跌幅為17%。富豪指數榜上400位大亨的個人資產凈值之和今年迄今的表現要好得多,僅下跌4.2%。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信威集團曾對外公開表示,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屬於王靖個人投資,且巨額投資與信威資產無關。現因王靖個人資產大幅縮水,華爾街見聞引述美國政治風險咨詢公司Country Risk Solutions首席執行官Daniel Wagner表示,「王靖財富的轉折將事關這條運河能否建造下去,且基於今年中國金融市場劇震,政府也會質疑該項目是否為合理計劃」。

點石成金術在A股上市公司信威集團失靈

 

(信威集團日線走勢圖)

王靖擁有A股上市公司信威集團35%的股份,其股價與A股都經歷了今年夏天的大幅下跌。雪上加霜的是,9月10日信威占總股本51%、逾14.9億股限售股解禁,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今年迄今跌幅高達57%,而從6月高點的68元計算,信威股票至今的跌幅超75%。今年7月王靖曾抵押價值24億美元的信威股票,現在這些股票均不計入其財富凈值,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富翁排名的大幅下滑。

華爾街見聞贊其確實有「點石成金」本事,擁有精準且高明的「政治智慧」。著名一役,便是王靖在2009年入主信威,信威原是央企大唐集團子公司,後遭「掃地出門」,但在王靖手上卻成功「鹹魚翻身」,憑著McWiLL寬帶無線技術走向海外、拿下柬埔寨大單。

王靖其人其事,對外界而言一直充滿神秘色彩。多家媒體報導,除了信威集團外,王靖已有超過20年打造成功企業的經驗,所控制並親自出任董事長的企業超過20家,在全球35個國家開展業務,儼然為跨國資本大亨。

此外,他在過去10余年中曾涉足中醫、咨詢、銷售、會展、勞務、投資、通信、航空、農業、基礎建設投資等多個領域。

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或受影響

 

據此,2013年,尼加拉瓜總統奧特加(Daniel Ortega)為首的政府授予王靖私人控股的企業: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HKND)一份為期50年的特許權,一旦總長274公里的運河建成後王靖的公司將擁有50年經營權。2014年12月在尼加拉瓜召開的一個發布會上,王靖承諾將動用個人財富用於這一項目。據9月7日中國媒體的報道,HKND執行副總裁彭國偉(音)指出,到當時為止王靖已為尼加拉瓜項目投入了約5億美元個人財產。

國家風險解決方案公司的CEO瓦格納(Daniel Wagner)表示:“王靖先生財富的變化將決定這條運河能否修下去,如果修得話又如何修的問題。我估計,鑒於今年中國金融市場的變化,政府也會質疑該項目是否還具有可行性。”瓦格納曾擔任通用電氣公司的國家風險管理經理人。

 

  • 鳳凰財經
  • 姚茂敦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22

這位股民好大方:只買了1400股,卻向上市公司捐贈8億元資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2/969579.html

*ST博元於10日與自然人股東鄭偉斌簽署了生效後不可撤銷的《資產捐贈協議》。根據該協議,鄭偉斌將其持有的福建曠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95%的股權無償捐贈給上市公司。

每經記者 曾劍

已經暫停上市,並面臨終止上市風險的*ST博元如今突然“時來運轉”。公司12日公告稱,公司於10日與自然人股東鄭偉斌簽署了生效後不可撤銷的《資產捐贈協議》。根據該協議,鄭偉斌將其持有的福建曠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曠宇)95%的股權無償捐贈給上市公司。

福建曠宇並非什麽垃圾資產。經評估,截至2015年8月31日,福建曠宇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值為9.04億元,鄭偉斌持有福建曠宇95%股權對應評估值高達8.59億元。需要指出的是,截至12月1日,鄭偉斌僅僅持有*ST博元1400股股份。

小股東助力凈資產扭負為正

根據*ST博元公告,福建曠宇成立於2008年8月29日,營業期限至2028年8月28日。公司註冊資本為1.5億元,法定代表人鄭清水。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築工程、機電安裝工程等。顯然,福建曠宇是一家工程類公司。股權結構方面,除了鄭偉斌持股95%以外,自然人鄭智凡、肖金兵共計持有該公司其余5%股權。事實上,鄭偉斌也是剛剛受讓福建曠宇股權。此前,鄭智凡、肖金兵別持有28%、72%股權。12月9日,二人將手中大部分持股轉讓給了鄭偉斌。

記者註意到,鄭偉斌公開資料甚少,此前與*ST博元之間似乎並無瓜葛。

截至8月31日,福建曠宇經審計的資產總計2.58億元,營業收入合計2.58億元,凈利潤合計3270.66萬元,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為9.04億元,鄭偉斌持有福建曠宇95%股權對應評估值高達8.59億元。

對於*ST博元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天上掉下的大餡餅。公司表示,公司接受無償捐贈的福建曠宇95%股權,將該資產按照對應評估值8.59億萬元計入公司資本公積。根據公司2014年審計報告及2015年第三季度報數據,公司將實現凈資產為正,凈利潤為正,將擺脫資不抵債的困境(截至2015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計1.19億元,負債總計5.20億元,凈資產-4.01億元)。

令人意外的是,對於這份免費的資產,公司獨立董事表現出了極大的警惕。在董事會表決中,獨立董事曹昱、王輝投棄權票。曹昱棄權理由為:由於對標的資產情況不能全面了解,無法進行判斷,選擇棄權。王輝則對受贈資產按照評估值計入資本公積提出了質疑,其認為公司接受捐贈收入應該計入收入總額,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有投資者認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鄭偉斌此番贈予資產,顯然是有目的而來。結合*ST博元的情況,公司正在籌劃重整,引入有實力的投資人。

解決恢複上市一大難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此次受贈資產事件中,經*ST博元要求,福建曠宇42.04%股權對應評估值3.8億元用於彌補公司原大股東挪用公司的股改資金3.74億元造成的損失。此舉無疑為公司解決了一大難題。

2011年4月29日,*ST博元公告的控股股東華信泰已經履行及代付的股改業績承諾資金3.8億元,但並未真實履行到位。為掩蓋這一事實,*ST博元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多次偽造銀行承兌匯票,虛構用股改業績承諾資金購買銀行承兌匯票、票據置換、貼現、支付預付款等重大交易,並披露財務信息嚴重虛假的定期報告。

此後,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ST博元被證監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從而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股票應予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公司股票已自5月28日起暫停上市。按照規定,股票暫停上市後,如未能在證監會作出移送公安機關決定之日(3月26日)起的12個月內恢複上市,或者在此期間被人民法院作出生效有罪判決,公司股票將終止上市。根據規定,恢複上市需滿足“已全面糾正重大違法行為,已撤換與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有關的責任人員,已對相關民事賠償承擔做出妥善安排”等條件。

短期來看,這筆贈予資產恐怕不能降低公司終止上市的風險。*ST博元也在公告中坦言,此次受贈資產雖有助於改善公司財務狀況,但受贈資產事項與公司恢複上市無必然聯系。公司依然存在終止上市的風險。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曾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88

這位60後創業者要借社群經濟玩團體服裝定制|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218/153330.shtml

導讀 : 談及團體服裝定制服務,第一印象是散、亂、差,和價格戰。與一對一的高端定制服務相比,團體服裝定制存在太多的槽點。

占山為王

校服,是被反複拿來例證國內團體服裝定制服務“不入流、質量差”的典型代表。而產品不過關之外,你甚至也找不到一家叫得響的品牌服務商。

這個細分市場自成江湖。在淘寶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上存在著數不清的小店,它們拼排名、比價格,無畏同質。人們不自主地把對這些產品的心理預期降得一低再低,對性價比的追求遠超過衣服工藝和材質。

“這是市場空白。”鄭榕對i黑馬說。

今年5月份,同衣網上線。創始人鄭榕希望借助互聯網的方式一改人們對傳統團體服裝定制的看法。鄭榕是60後,在針織行業耕耘近30年。期間,在國營廠做過職員,也跟朋友搭夥辦過小型加工廠。2000年成立德信織造公司。

德信織造是非常傳統的B2B企業,主要靠出口拉動做外貿。但由於近幾年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國外輔料需求下降,加上國內工廠普遍產能過剩,外貿生意變得日益艱難開始尋求國內市場轉型。2011年,鄭榕開始接觸電子商務,2014年推出基於第三方平臺的德信團體定制。

“在第三方平臺,有些費用非常恐怖,而且寄人籬下,感覺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今年中旬,鄭榕決定跳出第三方平臺,搭建屬於自己的垂直平臺。

同衣網誕生。它的一端是F(Factory),另一端連接C(Customer)。但與我們通常所說的B2C、C2C中的個人小C有所區別,同衣網的客戶是團體大C。鄭榕期望依托德信織造的資源,通過整合工廠、優化供給方,為C端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他堅信這片混亂競爭表象下存在藍海機會。團體服裝定制的行業競爭存在特殊性,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本地競爭激烈,而全國性服務平臺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缺。這讓鄭榕有了信心和動力。在他看來,任何行業都要經歷一個野蠻生長的年代,互聯網向垂直領域滲透預示著“有人將有機會在3-5年殺出重圍,做到行業老大”。

“互聯網圈子里有一句話叫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誰先搶占了山頭誰就是贏家。”鄭榕說。

社群經濟

雖然德信織造可以給同衣網提供很多支持,但兩者仍然保持獨立,沒有直接經濟往來。

“同衣網一定要做成輕資產、一定是互聯網+的項目。”鄭榕向i黑馬表示,在做了20多年傳統針織行業後,二次創業的他要打造一個輕資產服務平臺。

鄭榕的目標是建立PC端、移動端與線下體驗店多方位打通的專業團體定制服務平臺。他計劃讓全國範圍內更多從事或參與團體定制的上下遊企業入駐進來,砍掉中間環節,實現生產方和消費者直接對話,最大限度地縮小價格和時間成本。

盡管團體服裝定制僅占整個服裝市場的很小一部分,但據紡織協會統計,這一細分市場仍是一個千億級市場。其中,校服、工裝、活動衫等占到了絕對的市場比例。鄭榕透露,目前同衣網年銷售額在500萬左右,月訂單量為100多單,客單價平均在3000塊錢上下。主打職場服裝定制品類,且已經與泉州自行車協會、泉州晚報以及當地部分賽事活動舉辦方簽訂了合作協議。

除此之外,同衣網也在嘗試借助社群經濟激活市場需求,打造爆款。“我們開了一個黑馬專線,做黑馬專場。只在黑馬圈子里玩。”鄭榕向i黑馬表示,同衣網作為黑馬會指定團體定制合作品牌,通過盤活社群資源包括為黑馬社群成員提供優質的定制服務,實現導流和變現。

隨著社群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社群是未來商業的核心動力。移動互聯網正帶來一個巨大的機會,懂得社交、懂得傳播、玩得轉運營,也就能掌握商業先機。鄭榕持同樣的觀點,身處中國最大的創業社群“黑馬社群”中,讓他覺得“心里更有底”。

截至目前,同衣網的服務僅覆蓋PC端和微信端(公眾號),APP正在開發當中。鄭榕介紹,未來推出的APP中除了基礎的定制功能還將包含一些增值服務並添加設計師、策劃公司入口,為客戶實現從策劃到設計再到下單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在線上業務逐漸成熟後,還將設立線下體驗館,致力於在團體定制這一細分領域建立縱向的生態圈。

“同衣網有融資計劃,我們要走融資路線。目前天使輪正在談。”對於一個有將近30年經驗的地派而言,加入天派似乎是大勢所趨順勢而為。同時,對於一位60後創業者來講,這也是一次接觸新模式新思想新玩法的新修行。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泉州德信織造有限公司

創始人:鄭榕

所屬行業:電商與消費

融資進度:正在尋求天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06

這位高中肄業青年靠一塊滑板,拿IDG500萬天使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30/153537.shtml

導讀 : 陳正翔帶著他的Stary團隊選擇了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滑板工具,利用電動滑板代步出行。他給產品取名Stary:Star和Ry兩個詞的組合,代表星光。

i黑馬訊 楊博丞 12月30日報道

排除單車,選中滑板

在城市交通日益擁擠的當下,針對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的代步工具層出不窮,平衡車、自行車、獨輪車、電動車等等。陳正翔帶著他的Stary團隊選擇了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滑板工具,利用電動滑板代步出行。

他給產品取名Stary:Star和Ry兩個詞的組合,代表星光。他希望他的產品正如他身上文身一般耀眼。

陳正翔出生於89年,酷愛滑板和摩托車,高中肄業開始自學,斷斷續續做過2年平面設計。同時受工程師父親的影響,從小學習編程,隨後做了5年左右的程序員、工程師和產品經理。

陳正翔剛創業時並沒想到要做滑板。他只是關註到年輕人出行不便、通勤時間太長等問題,便萌生了做出行類產品的想法。後來經過團隊討論,他們決定從痛點出發,解決年輕人的代步問題,讓他們的出行更酷更輕松。

確定了大致方向,陳正翔便著手進行市場調查。他把身邊年輕朋友詢問了一圈,結果發現,剛畢業不久或在校的大學生多數依賴公共交通。但公共交通的最大弊端是覆蓋面積有限,且大城市嚴重的擁堵問題。最終,陳正翔把出行的範圍縮小到了滑板,這也是他個人擅長和喜愛的工具,便攜輕盈。更為關鍵的是,年輕人除了要解決出行本身的痛點,還需要足夠表達自我。這被陳正翔看成是創業成功的必要因素。

其實,在他最終確定要做電動滑板前,曾面臨種種抉擇,智能自行車、摩托車都曾被列入待選名單,但最終都被一一否決。原因很簡單,智能自行車並不是剛需,而摩托車太複雜,產業鏈條太長。最後,他們把目光想到受眾廣泛的年輕人群喜愛的滑板。

他認為當下的電動滑板市場還沒有被充分挖掘,此前的廠商只考慮把電動滑板賣給專業玩家。但針對小白但又感興趣的人,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陳正翔告訴i黑馬,其實很大部分年輕人都是喜歡這項運動,只是兩個問題尚未解決:一是普通的滑板難學,不易操作;二是在中國滑板出行受到諸多限制。

不過,相比於年輕潮人的玩物,陳正翔更願意把它視為“最後一公里”的代步工具。但不可否認的是,購買他們產品的人大多是文藝潮流青年。

抓住小白用戶

Stary滑板表面看上去和普通滑板並無兩樣,甚至顯得有些低調和樸素。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足夠輕巧,玩起來和一塊普通的滑板沒多大區別。

根據陳正翔透露的數據,Stary電動滑板重量不到4公斤,實現續航15公里,最高時速能夠達到30公里;配備了藍牙遙控器,顯示滑板的電量和相關狀態信息;通過手控可以使滑板進行加速、減速和剎車制動。

在智能方面,除了遙控和輪組內置轉速傳感器,並沒有太多諸如里程統計和GPS等智能化設定。對於目前的狀況而言,陳正翔不想考慮太多,他只想先把純粹的基本體驗做好。

對於小白用戶而言,想要快速玩轉一塊滑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陳正翔曾教過一位沒有任何經驗的小白來嘗試滑板,結果花費半天時間,多次失敗,最後也沒有令對方掌握基本要領。

使用滑板本身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怎樣站上、怎樣前進、怎樣停下滑板。與把大象裝進冰箱的邏輯類似。

對步驟拆解之後,陳正翔進行了單點擊破。他將遙控器側面滑輪推到後端,使滑板處於制動狀態,使得剛踏上時不會發生滑動;上滑板後,往前滑動滑輪,便會自動開始加速;停下時,再向後滑動,即可實現剎車。

陳正翔回憶,從模型機做到如今的成品,當時最難的是如何把電池和電機整合到滑板內部。“我們的初衷還是希望這個產品不破壞滑板文化里原始形象,所以其板材的尺寸、輪轂的尺寸都是和標準滑板完全一致的。” 陳正翔說,為此,他們消耗了整整8個月時間。

在美眾籌74萬美金

這是陳正翔的第一次創業。盡管酷炫,然而對於智能硬件行業而言,這是一件費時費錢的事情。

通常,智能硬件創業者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前期的研發、試產和打磨,涉及到供應商、倉儲、物流等整條供應鏈,現金配比會比做軟件的公司複雜得多。沒有錢很難持續。

不過,幸運的是,在一次創客大賽中,陳正翔和另一個小夥伴,憑借所做的電動滑板脫穎而出。雖然當時的產品非常初級,僅使用自行車鏈子和齒輪驅動。但這次獲獎引來很多投資機構的關註。當時還在IDG資本的李豐給了兩位創客少年500萬元的天使投資。

在第一款產品出來之後,Stary選擇在KickStarter進行產品眾籌,這是一家海外眾籌平臺。這樣的做法源於陳正翔對國內市場的擔憂。一方面,滑板文化在國外的接受度更高,受眾更多;另一方面,國內眾籌平臺有些“被玩壞”。2015年8月14日,該產品在美國KickStarter完成眾籌,每塊滑板眾籌價格499美元,共籌得74萬美金。

“作為第一次創業,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等產品逐漸盈利會考慮在國內眾籌上市。” 陳正翔對i黑馬說:“我們要讓更多不會玩滑板,很想要玩滑板的人成為我們的用戶。” 今後,陳正翔打算圍繞著出行市場,向其它產品延伸。

對於這支年輕的團隊,盡管有了能夠實現量產的產品,但如何實現量產、用戶習慣的培養,以及未來能否實現技術壁壘和創新,都將會面對的考驗和挑戰。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上海藍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陳正翔

融資記錄:IDG百萬天使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17

這位斯坦福高材生,用5毛錢買下210萬人的手機屏 | 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104/153593.shtml

導讀 : 斯坦福畢業的施侃,2008年在矽谷創辦了數字廣告營銷公司AnG,2009年轉戰中國。在廣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後,他開始進軍移動互聯網。

i黑馬 王奕1月4日報道

斯坦福畢業的施侃,2008年在矽谷創辦了數字廣告營銷公司AnG,2009年轉戰中國。在廣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後,他開始進軍移動互聯網。

於是,從2B到2C,他創立了廣告鎖屏APP“招財狗”,兩端布局。招財狗相當於將用戶的屏保廣告位置買斷,並支付一定費用給用戶。

施侃試圖將“廣告主-媒體-受眾”的三角關系打破,剝離媒體,將廣告價值直接給受眾。

三角戀到你情我願

傳統的廣告鏈條是一個“三角”關系:媒體生產優質內容,吸引受眾,為了生存,夾雜一些廣告,以此獲利;廣告主在媒體上投放廣告,支付費用給媒體;受眾通過媒體看到廣告。

施侃認為,這是一個有悖論的三角畸形關系:既然受眾是最終產生廣告價值的終端,為什麽不給用戶付費?

他通過收集數據,發現一個互聯網用戶,每天被廣告轟炸的次數是500次,包括視頻、網頁、APP等各個渠道的廣告,鋪天蓋地。

而一個深度用戶,甚至能產生1000次的廣告轟炸。

“你是廣告價值的產生者,但卻從來沒得到錢,這是一個悖論”,施侃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價值鏈回歸本質。

於是有了“招財狗”的構思。招財狗是一款鎖屏APP,每一張屏保都是一張廣告圖片。

施侃介紹,一個智能手機用戶每天解鎖的頻次,在200次以上。

說白了,招財狗買斷了用戶屏幕廣告,並支付一定廣告費。目前給用戶的金額是每日0.5元,如持續使用,每個月會增加一定金額。

今年4月份,產品開始研發。因為蘋果系統的封閉性,目前只有安卓手機可以使用。7月份開始推廣,據施侃公布的招財狗數據,目前下載量210萬,日活70萬。

“我並不刷下載量,這是真實數據”,施侃本是做廣告公司的,“招財狗”只是為日後廣告推廣多一個渠道,刷量對他沒有太多價值。

而這種做法也將原本的“廣告主-媒體-受眾”的三角關系被打破,形成“廣告主-受眾”的價值鏈條,“變成你情我願的事情,這才應該是一條正常、健康的廣告價值鏈條”,施侃稱。

買斷屏幕廣告

每天0.5元的收入,對用戶來說,安裝使用的動力有多大?

施侃有自己的考慮:一個月收入5千的人,如果在地上看見0.5元,都不見得會撿,因為他需要停步、彎腰、甚至用泥濘中把錢撿起來。如果直接給他0.5元,大部分是願意接受的。

招財狗實質就是一張屏保圖片,不需用戶多余操作,“相當於直接將0.5元塞到用戶手里”。

當然,用戶數據依然偏年輕,施侃分析招財狗的數據,註冊用戶多是35歲以下的互聯網用戶。

目前,市面上和招財狗類似的鎖屏應用還有幾款,但方式都不太一樣。有些APP是任務式的,比如鎖屏左劃就會下載,給用戶2元。

這樣模式的實質,和積分榜下載並無區別,是一個眾包刷量平臺,可能存在的問題是,會吸引一些專業的“薅羊毛”選手——下載APP,獲得2元後就將應用刪除。

這也是招財狗盡量避免出現的。

廣告的本質就是:廣而告之。因此招財狗的屏保廣告,只給品牌提供展示的位置,並不會提供鏈接直接導流。但如果對廣告感興趣,招財狗的APP內部有更深入的廣告鏈接。

據了解,二次點擊跳轉,會流失90%以上的流量。但施侃有自己的考慮。每個用戶一天200次點開手機屏幕,產品廣告輪流出現,一個產品的推薦次數也達到30到40次。

“一個產品出現30多次的展現,還沒有引起用戶的註意力,只能說明這不是該產品的用戶”,施侃稱。

目前,招財狗只作為AnG的一個渠道,暫未產生盈利。未來的盈利模式也較明晰——廣告主投放廣告產生的費用。這也意味著,APP的日活數越多,盈利空間越大。

未來,招財狗會進行社群化運營,增加用戶黏度。

2B比2C難?

從DSP廣告到招財狗,施侃相當於經歷了從2B到2C兩種不同商業模式的運營。

和業內“2C燒錢模式已終結,2B的春天要到來”的觀點不一樣的是,施侃認為2B的推廣和運營更難。

“以前2C需要燒錢推廣,是因為都是用戶的偽需求”,施侃認為, 2C的用戶基數龐大,如果你的產品能切中剛需,就能吸引用戶,獲客成本極低。

而2B的推廣很難,因為企業的決策非常理性、保守、謹慎,一個決策需溝通環節很多,緩慢低效。不像2C,只要好玩有趣,就有用戶。

另一方面,2B的公司發展都極為緩慢,從發展到上市,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施侃稱:“而2C做得好的話,3年上市也不是問題”。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北京安與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施侃

所屬行業:移動互聯網廣告

融資進度:A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066

從臉萌到Faceu,這位過氣網紅再次出發,孤獨感更強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28/154010.shtml

導讀 : 如何讓Faceu不要成為下一個臉萌?這是郭列和團隊的的最大課題。

臉萌的爆紅已經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現在的郭列,主要的時間是在辦公室琢磨新產品。有一天加班到淩晨,突然覺得一陣頭暈和心悸,他覺得自己快不行了,趕緊讓同事打了120 。躺在救護車上,他想要是死了,父母、創業的兄弟、女朋友怎麽辦?不過,轉念一想,如果真的因為創業掛了,也許會最後上一次頭條。還好只是虛驚一場,醫生唯一的囑咐是別太焦慮,學會放松。

當然,現在他不用靠犧牲自己來上頭條了,也就是在那個晚上,他主導的年輕人視頻社交產品Faceu,登錄APP排行總榜第一位。他們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家連續兩款產品都登頂排行總榜的年輕創業團隊,第一款產品是臉萌。和臉萌的成功完全不一樣,前者的成功更多像是意外驚喜,有種中彩票大獎的感覺,但Faceu是團隊辛苦打磨了一年多,不斷推翻、不斷調整、不斷努力的結果,這是他們的目標也是期望。但整個過程並沒有那麽順利,一路掙紮。

“Faceu絕不會成為下一個臉萌”

在臉萌火爆之後,團隊嘗試著去在臉萌中加入一些社交元素,這相對比較容易。後來又想著去做帶有彈幕功能的朋友圈,但是都進行到一半就放棄了,“產品的出發點就錯了”。微信太龐大了,朋友圈關系鏈太複雜了,同學、同事、老師、長輩、老板等,關系鏈錯綜複雜。“我們想在微信之外,做一款完全屬於年輕人的社交產品”。郭列說了一個細節,在他那天準備上救護車時,第一件事就是退出了微信登錄,“信息太多了,實在受不了這種狂轟濫炸”。

如果說臉萌階段是圖片的時代,那現在就已經是視頻的時代了。“小咖秀”、B站、美拍等產品異軍突起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短視頻已然成為年輕人的最熱門的表達方式。與微信不同,Faceu他們要解決的是直接拍,直接發。所見即是現在。而不是從本地讀取照片和視頻,將用戶的操作最簡單化。“我們的目標就是讓Faceu成為年輕人替代微信社交的第一選擇。” 現在Faceu的用戶中,60%的女性,20%的男性,20%的未知。郭列說道:“對於未知性別,怎麽理解都行。我只能說,現在年輕用戶確實很不一樣。”

Faceu將原本單調的視頻加入了萌系和社交元素。萌文化是深受亞洲用戶特別是日韓中等地區用戶歡迎的潮流元素。 萌最早來源於日本動漫,現在已經成了青少年群體的符號和社交方式,從邊緣文化逐漸成了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現象,深受80、90、00後族群的喜愛。美國學者C·R·賴特在《大眾傳播:功能的探討》提出四理論:環境監視、解釋與規定、社會化功能、提供娛樂。娛樂不僅僅是簡單的消遣性,在新的用戶族群里,它被賦予了人們追求自由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意義。用戶可以通過娛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新的身份、新的社交方式。萌文化的流行正是這種功能的最好證明和展現。而Faceu正是切中年輕用戶的這個核心需求。

如何讓Faceu不要成為下一個臉萌?這是郭列和團隊的的最大課題。

不管是在產品改進,還是用戶粘性、運營推廣、品牌包裝、合作資源等多個方面,在臉萌時期交的學費都為這次登頂做了充分鋪墊和準備。產品剛上線時,用戶並沒有像期望中的那樣爆發,每天的新增甚至只有兩到三位數,在不斷摸索和調整後。直到開始了微博、美拍等平臺的推廣,才慢慢引發用戶的關註,直到現在每天數十萬用戶的增長。“我們的目標是要做一款長期的產品,所以,Faceu絕不會成為下一個臉萌。” 在這次登頂後,很多媒體和用戶覺得奇怪,為什麽在朋友圈沒有出現刷屏,“其實我們在年輕用戶那已經刷過一遍了。”由於微信對於朋友圈轉發的鏈接做了最高閥值的約束,到了一定量級後,只有發布的人自己能看到,但是他的通訊錄好友無法看到。同時在沒有WIFI的前提下,用戶流媒體閱讀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沒有再現臉萌的刷遍朋友圈。但在微博上,包括李維嘉、李小冉等大量明星已經成了Faceu的忠實用戶。

“這次創業孤獨感更強了”

創立臉萌時,初生牛犢。郭列剛從工作一年的騰訊離開,沒人沒錢沒資源,懵懂中唯一知道的是想做的是一款牛逼的產品,具體是什麽,怎麽做,都不知道。拿到IDG的天使投資後,從四個人的小團隊開始搗鼓,很快,臉萌的火爆讓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登頂App排行榜第一名,接著在海外登頂包括英國在內的十多個國家排行榜,用戶過億。

各種美譽和贊賞蜂擁而來。在最頂峰的時候,郭列手機上的微信已經無法顯示未讀消息的數據,取而代之的是:手機隔三五分鐘就會有陌生來電,最後他的耳朵已經無法正常接聽電話,任由手機躺在辦公桌上抽搐。在那一年,他出現在包括央視、湖南衛視、人民日報、彭博社、商業周刊等各類媒體重要時段和版面,各種獎項和光環包圍著他和團隊。團隊每天最關註的事情,就是每家媒體說了什麽。郭列說:“我每天都對著媒體說同樣的話,現在想想,那段時間自己根本沒有任何的提升。”

但是,很快形勢急轉直下,由於盈利模式不清晰,用戶粘性和留存較差,僅僅幾個月後,那些之前把他們擡得很高的媒體上,質疑聲開始發酵和蔓延 :“一炮而紅,一紅就死”、“流星般的應用”、“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臉萌?”臉萌甚至成為了一個見光死和流星現象的代名詞,“XX會不會是下一個臉萌?”已經成了媒體們的標準句式。

不僅僅是團隊,連投資他的IDG和光速都被同行圍觀和調侃,“你們投資了一個網紅,現在錢全打水漂了吧?”。他們並不是唯一有此遭遇的人,在北京,同為創業者的羅永浩也受到了這樣的爭議,“我非常欣賞老羅。我們是一分錢也不會給他的。”無獨有偶,有人拿著滴滴打車的早期版本給美團王興看時,他只說了兩個字:“垃圾”。現在垃圾已經估值近200億美金了。但團隊聯合創始人陳俊傑介紹,即使到現在,光是臉萌安卓版本在海外依然有每天數萬的自然增長。“如果我們海外版設置的是收費模式,我們可以賺一大筆錢。”

“這次創業孤獨感更強了”,在Faceu的產品規劃會議上,郭列壯著膽子對團隊的人說,“我們的目標是把Faceu做到攝影類排行榜第一名,甚至是總榜第一名”,但是,他望著參加會議的人,聽到的第一句回應是三個字,“不可能”。時隔一年多之後,再次登頂的郭列靠在對面的椅子上,眼睛望向一邊:“你知道嗎?我當時很傷心”。像是在問我,又像是在回憶當時的場景。“當時我只是想給大家樹立一個目標,努力把這件事做好”,可迎面潑來的是一盆冷水。不過,他覺得自己能理解對方的想法,“起碼有人會說真話。”

臉萌的成功給郭列和團隊帶來巨大的名譽,但讓外界包括他們自己沒想到的是帶來了諸多後遺癥。其中一點就是招聘,Sara對於遇到的問題有些意外:“在臉萌爆紅之後,招聘成了最大難度的事,很多人擔心這個產品能維持多久。我們得耐心給對方解釋新產品Faceu要做的是什麽事。”很多人直接拒絕了,擔心爆紅之後的團隊能不能做成第二件事。即使有人願意談談,等郭列辛苦趕過去,原來對方不過是想看看做出臉萌的人到底是啥樣的。“這對他打擊還是蠻大的。”臉萌的爆紅甚至沒有給他帶來財務上的改觀,A輪融資後,他沒有做任何變現。他向女友求婚後,發現自己能夠支配的存款已經屈指可數。

他基本不會出去,也不想和無謂的人交流,更多是和同事們研究和琢磨產品,去微博上一條一條查看用戶留言。郭列說:“當用戶覺得我們產品很有趣時,那是最讓我開心的時候。” 2015年底時,朋友圈和微博上各種頒獎、曬成績的一撥接著一撥,“心里也會有些失落,畢竟我是一個過氣的網紅嘛”,說著說著我們都笑了。很多圍觀者也許忘了,他是一個創業者,但同時也只是一個90後的年輕人。當另一撥被媒體關註的90後年輕人,還在變著花樣刷臉刷奶時,他唯一做的事就是窩在寶安區一座小樓里,琢磨著用戶的喜好和產品的改進。

芭蕾舞史上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法國奧蕾莉•杜邦(Aurélie Dupont)在談到自己成為大師的經歷說:“芭蕾之美一直與疼痛同行,假如你跳的時候不痛,那說明你跳得不對。”創業也是如此。

“和正確的人一起做事,而不是只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做事”

“和正確的人一起做事,而不是只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做事。”這是郭列新產品研發過程中最大的感受。 Faceu的CTO王忠飛是中科大研究生畢業,之前在騰訊雲,在技術、後臺、產品等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但越是這樣的人,越是有自己的主見。郭列覺得他和之前的夥伴有很大的區別,“他很難說服”,之前團隊都是以郭列為主,但是現在,需要用很強的邏輯和思維方式來說服對方,“剛開始很難適應,感覺整天浪費時間和口舌在討論上面”,慢慢的才發現,只有讓團隊優秀的人從心底認可這件事,大家才會在合作上更加默契和投入。在郭列現在看來,團隊爭吵有時是一種健康的表現,因為只有這樣的局面,說明團隊的人對這件事有了自己不同角度的思考,他們對這件事特別上心。

Faceu的產品研發步伐也並不是盡如人意,原計劃15年上半年上線的產品,一直延後,這對於團隊士氣影響很大。在這個過程中,臉萌原有的團隊中的人,陸續有人離開了。“孤獨本身並不太痛苦,那只是你個人的感受,最難受的是離別,大家都很難受。”郭列說。F是臉萌五個聯合創始人之一,那些討人喜歡的頭像大都是他的手筆。Faceu和臉萌產品差別很大,這個方向和他的興趣點並不一致。當他在小區樓下對郭列說想要離開去獨立創業時。郭列有些懊惱,在這個緊要關頭,任何人的離開都是對大家都是一次打擊,尤其是核心團隊。因為辦公室只有一個單間,沒有會議室,他們只好在公司外面的樓梯口反複溝通。但是最後,他還是走了。

在成員離開的協議上,郭列設置了一些門檻。盡管過程並不愉快,F最後還是接受這些條件。在離開時,他和郭列站在兩臺電梯前,電梯門同時打開,郭列留在了原來的電梯門口,他走向另外一部電梯,當他的電梯門快要關上時,郭列望過去,發現他哭了,“突然覺得心里好難受,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後來他甚至不敢聯系對方,有事需要溝通時也是委托團隊成員轉達。同樣,對方也是如此,在Faceu登頂後,對方想給郭列祝賀,但是也是開不了口。但最後,郭列還是主動打電話給他,冰釋前嫌。“如果他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管理或融資等任何問題,我都會去幫他解決。畢竟,我有一些經驗。”

再後來,遇到同樣的事,再也沒有發生這種場景。“我覺得需要大氣些。”

本霍洛維茨在《創業維艱》中說:“從史蒂夫·喬布斯到馬克·紮克伯格,所有出色的企業家都會經歷掙紮,而且是苦苦掙紮。因此,人人都會掙紮,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能掙紮成功,你也許會挺不過去,這就是掙紮的惱人之處。但掙紮是成就偉大的競技場!”

二度登頂後,郭列在朋友圈說,他的目標就是要在40歲之前做一家偉大的公司。這就意味著,他還要一路掙紮!

 

文/南七道(創界網創始人,微信ID:nanqida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039

過年胖十斤後,這位HR想讓員工“一起走”幫大家掉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218/154303.shtml

導讀 : 運動不是請客吃飯,而是真正的和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懶惰做鬥爭。

導讀:本次采訪的嘉賓是HR出身的女性創業者周琨,她創辦了關註企業員工大健康的項目“一起走”,是為企事業單位提供遊戲互動的網絡運動賽事的技術支持、雙線運營和服務的平臺。通過第三方智能硬件和開放平臺采集的運動健康數據服務於體育局、工會、企業、保險機構、健康管理和體育戶外等機構。2015年5月,獲得洪泰基金和北軟創投的300萬天使融資。

做了一輩子HR,職業感敏這是個商機

周琨在2000年留學英國,2003年畢業於倫敦政經(LSE)國際雇傭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專業,學成歸國後先後服務於英特爾,索尼,摩托羅拉等大公司從事人力資源和組織發展的工作。

2006年隨家人來到瑞典定居,那時周琨很迷茫,找不到方向,“我是一個一定要做點事情的人,喜歡能夠被證明自己的價值。”除了在瑞典幫大企業做人力方面的咨詢外,她還一直在找尋和國內相關的創業機會。

從HR本身的工作內容來講,經常會面臨很多痛點:即不僅希望員工高效地工作,更需要員工健康高效地工作。“但大型體育活動組織難、員工積極性不高、激勵效果不理想、員工亞健康問題自己不重視,導致HR和工會的組織工作不被理解、活動組織和管理運營成本高。”

當親身體驗過一個瑞典企業員工的網絡數字健身活動後,出於職業的敏感,周琨隱約感覺到這或許就是她想回國創業的方向。

“不打沒有準備的仗”是周琨堅信的行為準則,除了詳細比較國內外的創業環境、研究大量運動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學術專著外,周琨還自學產品設計,從編程、UI設計入手,自己組織內容和不同的模塊做了一個網站,而這也是一起走最開始的原型。

懷揣著自己設計的網站原型,準備了正式演講PPT,2012年周琨在瑞典通過LinkedIn提前聯系了北京、上海和廣州等百余家企業人力資源和工會人員,並最終確認了20余家企業的面談。

面談針對企業文化、員工健康管理現狀、一起走項目的有效性評估、員工參與度、一起走項目活動頻率、活動費用的合理性、網站活動流程及功能、健康報告的形式、參加網絡平臺測試意願等等一對一地做了市場調研。調研統計結果顯示:有80%以上的企業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促進員工健康的活動,85%的企業願意參加試運行。

做了多年HR的周琨深知策劃一場大型的體育活動不僅需要協調確定時間、地點還需要涉及到服務、培訓以及獎品等各個維度,“企業在乎的不是錢,而是能不能讓這個活動取得預期甚至更好的效果。”運動不是請客吃飯,而是真正的和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懶惰做鬥爭,因此,周琨認為運動的趣味性、群體性和激勵性必須同時體現在產品、運營和服務各維度才能達到效果。

從B端切入

鑒於外企工作的背景,她以為外企會很容易切入,接受程度也更高,“但是國企事業單位的需求更加強烈,創業需要專註,因此我們將重心轉移到國企事業單位。”7300萬人的國企事業單位市場成了一起走團隊開拓的主戰場。

一起走的註冊機構和參賽人員都采用實名制,2014年至今,一起走已舉辦或參加賽事的單位覆蓋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浙江、黑龍江、吉林、廣東、山東、安徽、河南、山西、貴州、江蘇、寧夏、海南和湖南等17個省市自治區,參賽單位總數595家,參賽總人數208911人,參賽總人次429764人次,舉辦的大型賽事包括“全國健步走網絡公開賽”、“全國石油職工健步走網絡公開賽”等。

周琨透露,2016年還將新增煤礦、林業、鐵路、冶金、金融等行業以及覆蓋4-5個省市的健步走網絡賽事。在一起走平臺可實現個人間、小組間、企業間、行業間活動賽事,也可以有跨部門、跨公司、跨行業、跨地域等多種組織方式,“賽事中定制穿插各種地圖遊戲是目前機構搶購的熱點”,周琨如是說。

周琨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團隊,COO Philip Johnson原是矽谷銀行負責亞太區企業聯盟的副總裁,團隊核心成員有來自國際Top IT公司的成員,也有來自本土知名一線互聯網企業如新浪微博,搜狐暢遊,高德地圖和阿里巴巴牛人。

談到競爭優勢,周琨表示從B端切入首先必須要讀懂組織者的語言和心理。運動離不開群體性,而群體性意味著有人組織。如果我們把每一個機構組織者視為互聯網常見的大V;這就意味著如何運營好這群“大V”,“這個點很有意思,這是個人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相結合的產品和運營體現。”周琨告訴逐鹿X。

其次,區別於2C的產品,一起走更專註於團隊。專註在組織的榮譽和Peer pressure。運動PK,和不認識的人PK沒有積極性的,對嗎?但和你天天見面的同一辦公室的同事,是能夠線上線下互相激勵和鼓勵的,對嗎?每一個產品都有它自身的調性,周琨說,一起走的調性就是和一大批企事業機構社團一起健身,一起走。

一起走主打的數字健身是全民參與健身的一種途徑,因此,在參與方式、趣味性、參與度與活躍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一起走除了為企事業機構提供正向激勵和遊戲娛樂的員工健康促進網絡互動平臺, 還接入第三方智能硬件和開放平臺數據。

此外,還會為客戶和用戶打造一個“閉環”,包括“在標準化基礎上隨意組合增值服務”。“通過和第三方健康管理機構合作也可以降低因員工健康隱患產生的隱性和顯性開支。”周琨表示,一起走接入的保險機構,還可以降低賠付率、增加獲客渠道和續約率,同時支持開放個性化保險產品。

天使投資人有話說:

創始團隊性格有狼性,全力以赴很努力,項目自身模式獨特,在國內外沒有完全一樣的同質化競品,是結合了中國國情的員工健康促進的新模式,符合國家大健康管理的發展趨勢。

——洪泰基金 黃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816

美國人為什麽不喜歡這位前名模和準第一夫人?

同她一切喜愛高調的“大嘴”丈夫不同, 梅拉尼婭·特朗普不愛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梅拉尼婭在4月份接受美國媒體采訪的時候說,因此,她有意避開在競選活動中公開露面,“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麽,所以我不需要和那些尋找註意力的人們說話”。

然而,這樣不希望獲得外界關註的梅拉尼婭卻在首次同美國公眾見面之後引發了比以往“準第一夫人”首次亮相都要多的關註,準確的說,是更多的爭議。

梅拉尼婭的演講本來被期待會是一個講述灰姑娘童話和美國夢的精彩動人演說。來自斯洛文尼亞的梅拉尼婭作為前模特嫁給美國地產大亨特朗普之後在美國定居,專心相夫教子的她還擁有自己品牌的珠寶和護膚品。

然而,在梅拉尼婭當晚的演講中出現了多段同2008年也是替丈夫站臺的米歇爾奧巴馬的演講雷同的句子之後,包括梅拉尼婭和特朗普競選團隊都在周二一整天遭到美國各界的炮轟。

“美國人需要的是模範而不是模特。”美國保守派媒體的一位新聞評論員指出,“抄襲的行為很難解釋,因為事實就放在哪里一目了然。”

本來之前指望梅拉尼婭能夠以出眾的外貌和氣質可以為特朗普加分的特朗普團隊和共和黨內部也被“抄襲門”事件搞了個措手不及,只好用一整天的時間找多個借口為抄襲風波滅火。

然而,根據蓋洛普在最近所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調, 梅拉尼婭是自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最不受歡迎”的準第一夫人,她的不受歡迎程度超過32%,受歡迎程度只為22%。

在1992年,當時還是準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克林頓的受歡迎率高達55%,而不受歡迎程度為26%。2008年,準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受歡迎率為53%,不受歡迎度為25%。在2008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妻子辛迪·麥凱恩的受歡迎率為47%,不受歡迎率為20%。2012年,羅姆尼的妻子安·羅姆尼的受歡迎率為42%,不受歡迎率為24%。2000年,小布什的妻子勞拉布什的受歡迎率為34%,不受歡迎率為8%。

蓋洛普所公布的歷史數據顯示,不難看出,在這些準第一夫人中,梅拉尼婭的受歡迎率最低,而不受歡迎率最高。

美國人不喜歡低調的第一夫人還是因為梅拉尼婭是“第三夫人”?

分析人士指出,大部分美國人對梅拉尼婭的不喜歡可能更多是基於她一直沒在特朗普的競選中發揮作用以及公開露面太少有關。更多的時候,通常是特朗普的女兒站在特朗普的身邊同他出席競選活動,而這本應是妻子梅拉尼婭應該做的。

此外,梅拉尼婭的奢華生活方式和標準也讓很多美國人覺得她無法代表普通的美國人。

比如,雖然大部分人批評梅拉尼婭“演講抄襲米歇爾的”,但諷刺當晚梅拉尼婭所穿的絲質白裙子卻是倫敦的一位塞爾比亞裔設計師埃琳西克(Roksanda Ilincic)的最新作品,售價2190美元。

本來之前就是模特的梅拉尼婭選擇設計師的作品也不應該是什麽新聞,但一件耗費2000美元以上的裙子卻不是大部分美國民眾能夠接受的標準,更何況,在同美國民眾首次見面的時候,梅拉尼婭還沒有像其他“準第一夫人”初次亮相的時候,聰明的選擇支持美國國貨或是美國設計師的作品。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部分美國人,特別是保守派人士認為,作為特朗普的第三任的妻子,梅拉尼婭沒法代表美國人傳統中的保守派婚姻的價值觀。

的確,是否有“從一而終”的婚姻是美國大選政治中的一個重要的話題。在去年9月份的共和黨總統大選辯論中,在介紹自己的環節,總統候選人肯塔基州參議員保羅就特別提到自己和妻子25年的婚姻,得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也提到自己和妻子多年的幸福婚姻,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奧也提到自己和妻子17年的婚姻,在包括神經科醫生卡森和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都提及自己的婚姻和妻子之後,輪到特朗普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話:“我是特朗普,我寫過《交易的藝術》這本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