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聯神秘大股東起底

2008-10-30  NextMagazine


在地產業不景,股市狂瀉的亂世,一位名叫梁向榮的神秘男子,自本月中密密掃入美聯股份至一成二股權,超過主席黃建業手持約一成的股份,進身為美聯大股東。

這名神秘男子梁向榮,原名梁松輝,五十年代由開平到香港,七十年代靠炒股發跡,在證券行有「窩輪王」之稱,連他的前妻也驚嘆這位坐在家中全職炒股的奇人,能豪花一億四奪取上市公司美聯的控股權,令主席黃建業也被玩起。

對於突然爆出個神秘大股東,不少美聯高層都顯得莫名其妙,紛紛上網在搜尋器查閱資料。「我哋都係睇到港交所公布,先第一次聽聞梁向榮呢個人,其實佢係咩人呢?」一美聯管理層反過來向記者打探。

經 過多番追查,本刊終於揭開這名大股東的神秘面紗。祖籍開平,原名梁松輝的梁向榮,原來並非什麼大老闆,五十年代由大陸移民香港的他,只是一名全職炒股的六 十三歲阿伯。去年在一個於開平舉辦的投資理財講座上,曾夫子自道如何靠炒股賺取第一桶金。七十年代初,他將全副身家八千元,買入一隻名為宇宙船務(即現時 的蒙古能源)的股票,這隻經營船舶維修及運輸的公司只有一艘船,七二年八月以每股一元上市,梁向榮在八毫子時買入一萬股,股價同日上升到五元,令他短短一 日內大賺四萬多元。

據梁向榮的朋友表示,梁向榮只專注炒港股,開市時間多留在家中「睇實」股票機。以短炒為主的他,投資態度甚為進取:「佢 喺證券行中有窩輪王之稱,最愛高風險高槓桿投資,去年股市咁旺,相信佢都賺唔少。佢仲鍾意炒倫敦金,以前成日同人講佢睇好金市。」金價年初時曾突破一千美 元一盎司,現雖回落至七百多美元,但如果他早幾年已開始買金,高位時放售,相信已進賬不少。

衣錦還鄉豪捐千萬

對家鄉感情深厚的他,去年初便豪花七千五百萬人民幣,買入開平金僑城和華僑大廈兩幢物業收租。

梁 向榮在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小時候與家人居於廣東開平市馬崗鎮內的南北村,祖父梁紹頤原本是村內地主,四九年中國解放後,梁家所有的田地被政府沒收,全 家只能靠務農為生。現年七十七歲的開平人梁沃桓,曾是梁向榮的鄰居。他說:「佢八歲時偷過我嘅番薯!不過當時佢哋生活咁慘都無可厚非嘅。所以我有時都會俾 啲白米、番薯根接濟佢哋。」

由於梁伯對梁氏一家有「番薯之恩」,故梁向榮發達後,每次回鄉見到他都會給予數十至數千元飲茶錢。他多年來還捐了近千萬回鄉興建牌坊和辦學,單是今年春節,已豪花二百多萬向家鄉六十歲以上長者,派發三千到五千元大利是。

五十年代,梁向榮舉家由開平遷到廣州,其時梁父亦只靠賣小食及收賣爛銅爛鐵為生,只有中學二年級學歷的梁向榮,後來便與家人移居到香港。

現時梁向榮手上持有的物業,是市值約二千六百萬的天后柏景臺向海單位,物業在九一年以 四百多萬買入,現時並無按揭。記者上門找他,瞥見室內無甚裝修,空蕩蕩的大廳內只得兩張沙發櫈,表面看並不似大富之家。菲傭向屋內通傳後,隨即把大門關 上,狀甚神秘。記者於是留下字條表明想查詢他買入美聯股票事宜,一名女子隨後代梁向榮致電記者大罵:「唔該你哋下次有規有矩,唔好擅自走上嚟,呢方面我哋 無嘢講!」

夫妻分道揚鑣

梁向榮愛炒股,而○四年與他離婚,並分得七百六十萬現金及一個栢景臺單位作贍養費的前妻,則愛炒樓,自二千年起便與朋友夾份炒樓,八年來合共炒賣過五十多個物業,大多持貨數月即摸出,當中主攻九龍灣和將軍澳區住宅,歷年約賺取過一千萬元。

記 者找到梁向榮前妻Grace,她表示自己亦是透過報紙才知道前夫成為美聯大股東。對於有傳梁向榮有內地資金背景,她說:「我哋都係普通人,我唔覺佢喺大陸 有咩咁把炮有內地資金支持。一直以來,佢都全職炒股,喺呢方面無可否認佢係幾叻嘅,唔係都唔會單靠炒股就可以支撐成頭家啦。不過雖然佢係有啲錢,但之前幾 年佢都仲要供樓o架,我都好驚訝點解佢近呢兩、三年身家暴漲咗咁多,可以買到間上市公司嘅控股權。」

地產代理老行尊兼中原地產股東王文彥認 為,梁向榮大手買入美聯股份至獲得控股權,是一箭數鵰的做法:「黃建業去年趁市旺配售咗唔少股份套現,可能梁向榮見佢持股量得番一成,於是大手吸納,炒起 隻股,一心諗住搏黃建業要捍衞控股權就一定要增持,咁佢就可以賺一筆。如果黃建業無舉動,梁向榮用億幾銀就攞到間上市公司控股權,第時可以派人入董事局, 玩下財技都好划算。」

覬覦十億現金

但有前美聯高層認為,公司現金有十億元,因而引起梁向榮垂涎,但他分析梁向榮能成功狙擊黃 建業控股權的機會不大,「黃建業與其他基金股東的關係不錯,公司不時都會與基金開會溝通,而且要喺呢個行業領軍,領導能力好重要,唔係人人做到。」例如摩 根大通十月的持股量就由8.07%增持至9.03%,另一基金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也由7.78%增持至9.41%。

他 又認為在這次攻防戰中,黃建業的防守力十分強。「九八年時,黃建業同馮銳森(另一美聯創辦人)爭奪美聯控股權,最後黃建業引入陽明山莊太子爺,即僑福建設 主席黃建華,在市場上吸納美聯股份,成為繼黃、馮之外的第三大股東,兼進入董事局,並將原任副主席的馮銳森踢走。從呢一役證明,黃建業絕對唔係個容易認輸 嘅人。」

2008-10-30  HKET  黎煥成
黃建業增持美聯 重登最大股東

近日股市大起大落,美聯物業(01200)股價同樣波動甚大,昨日收市報2.7元,上升約13.9%。美聯物業因應聯交所要求發表聲明,表明不知上升原因。但披露公司主席黃建業近日曾增持股份達至13.03%,重登第一大股東地位。

股價昨急升逾13%

據了解,一名叫梁向榮的投資者,近期斥逾2億元,大手掃入大批美聯物業股票,截至10月23日,梁向榮持有8,840.6萬股,佔12.11%。為保持大股東地位,黃建業等於本周一股市最低迷的時間,以每股2至2.99元,增持2,123.8萬股,令持股量上升至達13.03%,重登第一大股東位置。

事實上,地產代理行業生態發生巨大改變,本地兩大地產代理集團先後裁員求存,利嘉閣董事總經理廖偉強表示,該公司原計劃每月減省資源10%,直至公司有 盈利為止,但是過去一個月由於市場不斷轉差,故過去一個月內該公司加大節流行動,一個月內裁員300人,削減約40間分行,即一個月減省30%資源。按目 前市況,公司截至年底前不會進一步裁員。

利嘉閣1個月削約40分行

另外,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昨日表示,中原地產至今年底,裁員潮會接近尾聲。又謂滙豐銀行收緊豪宅按揭成數,對地產代理業務沒有太大影響,但銀行推行該策略反而加快推跌樓市,並會對大部分擁有資產的市民造成更大損害。

他認為,香港原本銀行體系較美國更謹慎,地價亦非歷史新高,因此銀行無必要於樓市估值方面抱有太明顯的取態,反而應該跟隨大市而調整。他又指,現時香港樓價已下調,相信銀行收緊豪宅按揭後,樓價會再度下滑,但對入市的投資者反而影響不大,因這些投資者實力較強。
本週一,記者問黃建業會否擔心其持股量太低而被他人奪去公司控股權,他即說:「東亞(主席李國寶)都係得百分之二點八持股量咋!」問及現時地產代理行業進入嚴冬的看法,他隨即呻道:「而家啲人(員工)好難管,辛苦經營咗廿幾年,大圍氣氛都係咁差,今日(本週一)恒指都跌 咗千幾點啦!」說罷便上車絕塵而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

毅力(332)投資者起底(更新於2010/3/11,補充hinhin1985兄的資料)


(感謝: hinhin1985兄的資料在此文亦有幫助。)


關於此股的投資價值,我就不再談及,詳情請看此貼,只談談這些新投資者。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5/LTN20090225179_C.pdf

2009年2月24日,公司宣佈債務重組,先削減股份票面值至1仙,然後把公司分割為破產管理人持有部分及上市公司保留部分,然後首盛有限公司投資以1.1仙認購該公司7,137,150,000股,其中7,000萬交由破產管理人,剩餘資金由公司保管。

(2)

後來經過股權轉讓,Allskill股權轉讓給Best Kingdom根據補充資料,首盛有限公司投資者股權架構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30/LTN20090930547_C.pdf

根據該等轉讓及於本公佈日期,彩進由Corporate Smart擁有45%、由錦鴻擁有30%、由McCallum VC擁有15%及由Best Kingdom擁有10%。

Corporate Smart為楊桂桐控制、錦鴻由劉正基控制、McCallum VC由 譚學昌控制、Best Kingdom由郭海生控制,Allskill則由陳錫坤控制。



據公告稱,他們的資歷如下:



 


楊桂桐現為大中華地區一間歷史悠久及業內首屈一指之製造服裝配飾相關產品的公司內擔任營業部主管。楊先生亦有投資於一家大中華的軟塑料包裝公司,並擔任該公司之董事




劉正基持有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之經濟學士及碩士學位。劉先生在財務、投資及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劉先生曾任職於多間國際財務機構,亦曾擔任多間在中國及香港經營資訊科技、輪胎製造、醫藥及零售業務之公司之顧問或高級管理人員。劉先生亦為特許財務分析師。



 譚 學昌在香港及中國經營一廣泛系列之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零售及貿易業務並積逾三十年經驗。譚先生為Citicall Retail Management Limited之創辦人之一,現時擔任其行政總裁兼董事。Citicall Retail Management Limited主要在香港經營消費電子產品之零售業務。

郭海生,現年59歲,於業務開發方面擁有超過三十年豐富經驗。彼亦為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士泛亞控股有限公司(均為於聯交所上市之公眾公司)之執行董事。
陳 錫坤在香港及中國累積逾二十年之審核及提供企業顧問服務之經驗,且曾參與無數有關財務申報及調查與及不同行業的首次公開招股事務,其中包括物業發展及建 築、服裝及電子製造業務等。陳先生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在澳洲南昆士蘭大學獲得會計學士學位。陳先生亦為香港執業會計師、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及澳洲會 計師公會會員。




(3)


今日只談其中四位。


(1)楊桂桐的配偶為戴純卿,戴純卿一家人作為債主,曾參與重組遠東生物製藥(399)的重組,後因原投資者缺水,被毛裕民一派購入股權,後易名聯合基因集團。


(2)譚學昌是鐳射(Citicall)的創辦人,現售予蘇寧,之前鄧先生曾稱是先聯絡他,其後則由譚先生投資,鑑於此,有人猜測和鋪王鄧先生注入鋪位有關。

(3)郭海生為其士國際(25,前其士香港)老臣子,亦為其士泛亞(508,前其士商業系統、其士科技)之董事,該公司正轉型能源業務,搞手為修身堂(8228)張玉珊弟弟張嘉恆





(4)陳錫坤為執業會計師,擁有一家同名會計師行,位於北角秀明中心12號E-F,戴純卿兄長戴啟興當時作為債主,並入主董事局,提供高息資金資金協助韓先福購殼。


在2008年7月18日,委任其為公司祕書(連結為2008年年報,pdf p. 10),同日地址遷至位於同一座大廈同一層的12樓G室。一個月後,戴先生因韓先福無力償債,故把上市地位轉予毛裕民先生


2008年12月5日,陳先生辭任祕書,在次年3月亦遷至現址海港中心


其後,戴先生妹妹戴純卿的丈夫楊桂桐為首的毅力成功入主毅力(332)後亦遷至該址陳錫坤先生的會計師樓同一層,亦即北角秀明中心12號D室。

可見陳先生又是投資者,亦可能是上市公司業主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4

冇成交期唔殺訂有價講七萬蚊呎天價穿煲做媒越南買家起底

2010-06-10  NM





恒基旗下的天匯,九個月前曾是香 港人的驕傲,六十八樓A的單位,成交呎價七萬一千二百八十元,打破倫敦One Hyde Park頂層呎價六萬三的紀錄,成為全球最貴分層住宅,單是每月管理費就要三萬元,單計冷氣機房就過千萬!

但成交死線前夕,上週二恒基主席李兆基一改口風,主動提出現時恒指下跌,樓價有調整,為天匯減價成交鋪路;然而本週二賣地創新 高,若然恒基減價更凸顯天匯早前成交價「水分」甚高。

而四叔最新版本指一口氣掃入廿個單位是單一買家,估計這人就是越南商人朱立基,而他與 早前「認頭」買入天匯的DJ秦善文關係又撲朔迷離,為天匯這廿七個交易再添詭異色彩。本刊到胡志明市,把這個天匯買家「越南朱」大起底,發現他的資金來源 亦十分神秘,在港狂掃豪宅與發展商大合奏,其實是想泊上大碼頭。

天匯六十八樓A單位以七萬元天價成交已有九個月,但這樁成交都給予人 「Too good to be True」的印象。天匯整項賣樓交易都非常詭異。當初天匯推出市場並沒有公開發售,有興趣的買家只能透過恒基售樓部預約參觀,恒基會審視其背景才決定是否 接受參觀,連售樓部職員亦無緣見到買賣文件。去年十月底,恒基只公布有一單位以呎價七萬成交,旨在引起市場起哄,但對其餘廿多個交易無再交代。今年二、三 月,天匯成交期將屆滿,恒基被踢爆已出售的廿八個單位中,只得一個完成交易。而賣出的廿七個單位都用離岸公 司登記,付款條文並不一樣。在買賣合約上,亦沒有訂明完成交易日期(Agreed Date),買家多次延期交易,恒基並不打算殺訂,只是一直無了期拖延,直至地政總署六度去信要求恒基解釋,在公眾「逼供」下,恒基才訂出本月的十六日, 作為成交的最後日期。

買賣雙方口徑不一

愈接近成交日期,恒基方面對買家身份的口風,又前後有矛盾,去年十月天價成交後,全城 關注買家的身份,當日恒基營業部總經理林達民隱隱晦晦地說:「佢講廣東話嘅,但有濃烈的 普通話口音,應該學緊普通話啩!」另一邊廂又對外放風,指買家是內地富豪。其後李兆基又親自出來解畫指:「香港鄰近有許多新富豪,就好像大陸,那些新發財 的,財富不遜於香港富豪……。」又話內地富豪買樓:「唔貴唔買,好似女人買手袋。」

一個月後,傳媒從臨時買賣合約的買家簽名中,發現天價單 位的買家是四十二歲的唱片騎師秦善文。雖然李兆基即時出來澄清,指秦善文只是買家授權的簽署代表,並非買家本人。但秦善文卻否認是「人頭」,而是與幾個人 組成團隊作投資,買賣雙方言論矛盾。

越南豪客現形

上週二,李兆基在恒基股東大會後承認,大部分天匯買家屬同一買家,「有個客 同我買了二十多幾個。」又說恒指跌了兩成,暗示樓價「有得傾」。根據種種蛛絲馬跡,這個客人的身份就是越南華僑朱立基。

未成交廿七個單位 中,秦善文簽名的公司共買入六個單位,葉德榮簽名的公司買入另外六個單位,劉玉菁簽名的公司買 入四個單位。這三個買家雖然以不同公司登記,但登記地址都是重疊的。另外,買入天匯其中 四個單位的張莘,及買入另外四個單位的律師李廣耀,他們的登記地址亦是中環中遠大廈十樓。張莘曾替朱立基買入中環盈置大廈,及掃入多個山頂倚巒單位。秦善 文於今年一月開設的Hi-Fi鋪,位置就在大業主朱立基於○九年以三十六億購入的盈置大廈商場內。以此推算,朱立基購入單位共有廿四個。

上 星期仍身在越南的朱立基,本週一已返到香港其盈置大廈的寫字樓,記者在大廈門外守候期間,數名辦公室職員亦走到大廈大堂,監視記者的一舉一動。另一邊廂, 卻吩咐大廈保安安排平日行人止步,要經過商場廁所的走火通道給予朱立基鬼祟逃離現場。無獨有偶,天匯「買家」秦善文開設的音響器材公司,就設在盈置大廈一樓商場,秦善文見有記者在大堂等朱立基,竟然主動上前邀請守候在大廈外的記 者,往其辦公室訪問,企圖調虎離山,令朱立基可逃離大廈,可見「護主情切」。他又主動向記者提及:「已簽好晒所有文件啦,總之十六號大家都開心。」

秦 善文亦向本刊記者坦承認識朱立基:「佢只係我一個Walk-in客,佢二月同我買咗套二百幾萬嘅音響,我亦都有上去佢倚巒屋企幫佢擺位,但我完全唔知佢係 天匯買家,我哋亦無討論過天匯。」他亦主動交代其盤算:「我哋係成個團隊咁買樓,目標係想令天匯附近,干德道嘅樓價上升。其實我哋喺附近有批單位已經賺咗 一筆啦,你哋無人知咋。」更有其欲蓋彌彰之感。

借買樓搭關係

據知,朱立基願意與恒基進行「天價」交易,目的是與大發展商發展 長遠關係。○七年任香港小輪發展部董事鍾麗幗曾到過越南覓商機,從中認識到在越南做酒店 及地產的朱立基,遂由她穿針引線安排予恒基營業部。有認識朱立基的越南商家指,自從○七年爆出朱氏夫婦掃入五幢新地豪宅倚巒後,一次朱立基出席活動時被問 及此事,「佢當時同人哋講,話係篤數啫!」因此這次再傳他買入全數廿四伙天匯單位,有當地商家認為此舉跟倚巒交易如出一轍,純為幫發展商「出頭」。

這 位越南豪客,其實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小時候父親朱鎮康在上環東邊街開設「銘昌號」賣乾貨,一家人住在東邊街唐樓,並在天台曬鹹魚,街坊都得悉,朱家的兒 子在越南發達,原來朱父早年自學英文,朱立基早年到過德國留學,並在香港一間代理德國啤酒的公司打 工。八十年代尾,朱立基被調到越南胡志明市拓展啤酒生意,當時在胡志明市經營銀庭酒樓的張美蘭因跟朱立基入貨而認識。

越南賣啤酒結緣

張 美蘭與越南官員稔熟,與五名政府官員和商人為結拜兄妹,她就排名第三。九十年代初她跟幾個朋友,與越南旅遊局旗下的物資公司合作入口燈飾、酒店設備,但當時越南仍受到美國禁運,張美蘭的生意蝕大本。約於九三年朱立基與張 美蘭成立萬盛發,眼見外資開始湧入胡志明市投資,於是陸續開設兩家餐廳,到九五年再投資開設一家只有六十四間房的小型酒店,名為溫莎西貢酒店,但生意經營 失敗,並且欠債纍纍,後來得一朋友借錢事業才起死回生。後來才升任為越南清查局(相等於香港廉政公署)副局長,與張美蘭屬結拜姊妹的阮氏玉蓮指:「令張美 蘭起死回生的是一名叫胡丹的香港籍越南華人,是由我介紹給張美蘭認識的,胡丹認識不少官員,並介紹熊德龍予他們認識,並借了六百萬美元給他們。」本週二, 記者找到胡丹,她說:「我係冤枉嘅,每次提起都好傷心。」

搭上中國間諜

熊德龍被稱為中國在美的間諜,小時在印尼由當地華僑收 養,八十年代初移民美國,成為親共僑領。他除了是雲南香煙紅塔山的代理,九十年代中還從台灣人手上收購了美國的華文報紙《國際日報》,更是《人民日報海外 版》及《文匯報》美洲版的發行代理。有指他九十年代因涉及軍火走私案及克林頓時期政治獻金案,遭美國司法部搜捕而返回中國大陸,至今不敢回美國。○二年張 美蘭為請得熊以六百萬美元入股其公司的五星級溫莎酒店連安東商場項目,以及服務式住宅 Sherwood。然而之後熊經多次交涉,張美蘭仍未將兩個項目的部分股份,經正式手續轉名予他。熊德龍最後在大怒之下決定抽資,要張美蘭還錢,案件最後 鬧上法庭。

當時張美蘭指該六百萬美金,已交予好友胡丹代為還給熊德龍,由於胡丹否認此事,張美蘭於是狀告胡丹私自挪用款項,令胡丹坐監八個 月,最後雙方庭外和解,事件不了了之。阮氏玉蓮稱:「張美蘭平步青雲完全靠借到六百萬美元,佢嘅事業係佢自己一手奮鬥出來,老公不是本地人,爭取不到 的!」

現時萬盛發在市中心Dong Khoi的地皮,位處市政廳附近及地標新華大廈對出,是市內絕無僅有的靚地。這個地盤過去數年因政府政策改變,令萬盛發多次更改土地用途,及後○八年越南 出現經濟危機,再令地皮一直丟空。 其實早在○七年時,朱立基曾一度將地皮項目以廿六億元賣予香港上市公司潤迅通訊,以換取三成潤迅控股權,惜後來合作計劃因潤迅管理層捲入廉署官非而告吹。

大 陸高官關係密切

朱立基之所以能成為胡志明市著名地產商人,有賴其越南籍妻子張美蘭協助。交際手腕了得的她,經常出席會晤越南國家領導人的活 動,又經常捐錢做善事,因此與政府關係友好。

雖然萬盛發在胡志明市甚為出名,但朱立基為人卻非常低調,雖然是越南香港商會成員,但卻甚少出 席商會活動應酬。「佢多數去番自己開嘅餐廳食飯,據聞佢仲住喺西餐廳AMIGO樓上。AMIGO條街全部物業都係政府嘅,唯獨佢間餐廳個幢樓係佢哋私人 嘅,由此可以睇出佢哋同政府關係幾好。」朱氏夫婦與中國領事館亦十分稔熟,中國領事館的活動,多在溫莎酒店舉行。而萬盛發在鄰近市中心的第三郡的服務式住 宅Sherwood Residence,便鄰近中國領事館,領事館職員更長期租住其中。前幾年,鄰近越南的廣西,中國政府投下二百億美元作為扶貧基金,據知張美蘭與廣西官員也稔熟,有生意「合作」。朱立基及張美蘭「財來自有方」,可見一斑。

老 臣子紛紛離任

恒基賣樓弄出這個大頭佛,無論交易價格、成交條款,買家都顯得十分詭異;不少老臣子都看在眼裡,這與恒基營業部的賣樓手法有直 接關係。現任恒地副主席林高演一直是四叔身邊的左右手,隨着老臣子逐漸淡出,他在集團內 的勢力愈加鞏固。○五年,他的弟弟林高禹就直接參與了恒地的營業部,擔任顧問,同年在恒地做了廿年的營業總經理張炳強就離職,投到英皇地產去。

自從林高禹插手恒基營業部,賣樓手法起了巨變,首 先他喜歡利用藝人來做宣傳,在他旗下就有一間名為誠粵娛樂製作公司,○六年開售翔龍灣 時,其胞兄林高演現身翔龍灣,就「巧遇」成龍並雙雙握手,林高演當場笑指「有情有義極具義氣的成龍購入六座八個單位,作為旗下員工宿舍之用,不過就無透露 涉及資金,但已收宣傳之效。林高禹又找來老牌歌星兼他的友好薰妮唱翔龍灣的廣告歌,又安排自己女兒做翔龍灣代言人,只是反應奇差,最後被抽起。

明 星攻勢催谷樓盤

後來又安排容祖兒為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作宣傳;○七年十月就傳出藝人周星馳一口氣購入十一座比華利山別墅,但據本刊查冊,周星 馳簽下買賣合約只有七個單位,其中四個更在○八年底取消交易;這種賣樓手法,與早前大圍名家匯買家認購三個單位,可以退回兩個,如出一轍。曾在恒基營業部 打工的員工說:「林高禹好鍾意叫我哋報大數,明明賣咗二百個單位,就話要報四百個,張價單寫樓價比如係一百萬,就要我哋同個客講百二萬,搞到賣樓好烏煙瘴 氣。」據知因着賣樓的手法,營業部謝偉銓有不滿,欲離開營業部,最後調到陽光房託任主席, 但今年三月他宣布將到爪哇控股任職,正式離開恒基。

老臣子相繼離開營業部,總經理一 職遂由林達民接任,他事事聽命於林高演,據知林高禹雖然在恒基系內沒有職銜,對營業部仍有參與意見,去年的聖誕節聯歡仍然有份坐在主家席上。

除 了營業部,林高演對其他部門都有他的嫡系馬房,如建築部黃永灝、地產策劃部總經理郭文 祥,以及香港小輪發展部董事鍾麗幗,他們都是近幾年從外聘請過來的。天匯的廿七個未成交 單位如何埋尾,且看恒基副主席林高演如何替四叔收拾殘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72

呂樂同袍60億神秘探長起底

2010-06-17  NM





叱咤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總華探長 呂樂,上月在加拿大病逝,剩下大批由廉署和呂家共管的資產尚未解凍。

原來,香港還有不少退休老探長在世,其中以石鑑輝財力最雄厚,他三十多 歲便離開警界,創辦瑞興麻雀館,其後不斷以現金買入油尖旺鋪位,至今仍堅持只買不賣,至今這些「非賣品」,市值已升至六十億元。

現年九十 五歲的石鑑輝,在九龍塘東寶庭道的大宅深居簡出,喜歡到毗鄰九龍仔公園晨運,每天都有職員到府上匯報公司狀況。他的私家看護表示,由於年事已高,石鑑輝已 再沒到公園晨運,「你最好都係搵番佢啲仔做訪問啦。」

據悉,石鑑輝亦知呂樂早前逝世,但沒有太大感觸,「畢竟大家都九十歲喎。」一名知情人 士說。

石鑑輝與呂樂為首的四大探長原來淵源非淺,他的父親石堆,曾是九龍及新界的華探長,四大探長亦是其後輩。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差骨說: 「呂樂、韓森做探長已經係後期嘅事,石堆以前仲成日呼喝韓森做『肥仔B』,可見佢輩分幾高。」

石鑑輝跟隨父親加入警隊,曾駐守西營盤、油麻 地及中央警署,尤以旺角區最為長久,其地位雖然不及父親,只是俗稱的「坐堂幫」,負責替市民錄口供。但由於中學讀男拔萃,英文了得,故此被同輩推舉負責與 洋人警司打交道。

香港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指,警隊自上世紀初已出現貪污情況,「無論洋人、華警都貪到出面,嗰時啲警察百分之九十九都貪 污。」前灣仔警司韓德更指:「收賄更是(警員)生活中的一環;正如早上起床,晚上睡覺般自然。」月入百多元的洋人警司透過華警上繳賄金,一個月可收賄逾萬 元。警隊尤以包庇黃、毒、賭各類受黑幫操縱的非法活動,而獲取收入。

買鋪開麻雀館

四九年,石堆過身,石鑑輝便以三十四歲之齡 「榮休」,當年報紙亦有記載此事。當時華警人工不過數十元,但退休後石鑑輝卻非常疊水,與警隊好友及建築師成立中國健身會,閒時便周遊列國。直至數年後, 其妻子劉友昆,以二十三萬元現金,一炮過買入上海街地鋪連閣樓,兩年後又以八萬元現金買砵蘭街三層高的鋪位。有認識石太的人表示,她只是普通師奶,估計是 代丈夫持有資產。

直至一九六四年,年近半百的石鑑輝才真正出擊,在早年買入的砵蘭街鋪位,開了瑞興麻雀館。當年麻雀館盛行,他亦熟識黑白兩 道,一名砵蘭街老商戶說:「瑞興樓底高十五呎,好巴閉o架!七十年代係佢高峰期,入去打牌,銀碼上落全港最大,一鋪可以幾萬蚊,抽水好和味。當年有個朋友 喺瑞興做下欄,單係靠抽水和貼士,都月入過萬!嗰時瑞興單日抽佣都幾十萬元,仲要全部現金交易。」石鑑輝亦食髓知味,接連開了「瑞昌」及「瑞豐」、「誠 興」等麻雀館。

有麻雀館行內人士估計,瑞興高峰期每月可賺近千萬元,雖然現時麻雀館已無復當年勇,但仍有不少師奶及國內人捧場,記者上週六 到瑞興視察,發現下午一時許,店內近八成滿座。而他仍是麻雀公會主席,「石鑑輝每次想當年都話,開麻雀館嗰年係佢人生轉捩點,那時候才叫做真正發達。」

不 理租客背景

石鑑輝將麻雀館賺到的,不斷投資買鋪,但他甚少與行內打交道,就連「鋪王」鄧成波亦只曾見過他一次:「石鑑輝好耐資歷,不過未同 佢交過手。」此外,石的作風是從不賣鋪,租務亦由自己旗下公司輝興辦理,一名資深鋪位經紀指他外號是「探長」,不假手於外人,「佢認為自己嘅鋪位置唔差, 懶得益外人,就算介紹租盤俾佢都無佣收,所以好多人情願唔做。」

由於經營麻雀館屬偏門生意,故此石鑑輝對租客亦來者不拒,「有很多業主都揀 客,但探長偏偏相反,只睇租金回報,桑拿,甚至夜總會都冇問題,最重要肯俾租。佢情願丟空都唔肯減價,怕拖累其他鋪位回報。」

多年來麻雀館 生意相安無事,除了九二年發生劫案,「當年有大圈仔打劫砵蘭街瑞興麻雀館,殺咗一個伙記同客仔,兩日之後已經响海南島捉到人,估計係有人見瑞興好生意,全 部用現金交易,所以連探長的地盤都敢郁手。」

石家旗下共現有逾百個物業,大部分是油尖旺地鋪,據行內人估計現值六十億元;若以租金五釐計 算,每月便收三千萬元租金,難怪石鑑輝幾乎每次買鋪都能以現金付款。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石家數十年內只曾將少量物業抵押借款。

揮低彤叔 奪鋪王

石鑑輝過往非常低調,外界對他認識不深,唯一較矚目戰役,是九八年擊敗鄭裕彤、梁紹鴻,奪得西洋菜南街好望角大廈七個相連鋪位。

當 年日本經濟不景,原業主微笑堂趕返日本搞資本重組,因而急欲賣鋪套現撤退,由於鋪位屬旺角靚鋪,惹來不少投資者垂青,知情人說:「當時剛經歷九七大冧市, 專吼鋪位的買家寥寥無幾,當中彤叔、大鴻輝及石鑑輝都睇中該鋪。大鴻輝同鄭裕彤都分別出價四億三千萬元,而成交期一個月,已經比平常短,一般長達九個月先 成交,但石鑑輝仲厲害,佢提出一個星期成交,並且全部現金付款,合乎微笑堂趕住套現,所以出價四億一千二百萬元,贏得這些鋪位。」時至今日,這批鋪位已升 值至九億元。

太太遺囑曝光

○○年劉友昆去世,其遺囑訂明將約八億元的現金及公司股份,以及當年市值三億元的物業,平均分給石 鑑輝及四名兒子。

石鑑輝與太太誕下四兒二女,男的全讀男拔萃,女的則是瑪利諾修院學生,全部大學畢業;男拔校長張灼祥亦記得由石鑑輝起至其 孫兒,三代都是男拔學生。

石鑑輝如今逐步退下來,四名兒子負責打理家族生意,有些負責物業有些管麻雀館,有職員說:「你搵石炳祥(大仔)就 要去瑞昌。」

四兄弟仍保留父親不賣鋪作風,私人亦愛獨自投資,二子石炳璋在八七年曾與謝瑞麟合組投資公司,惟○一年已經結業;他其後為子女 鋪路,將多間公司的股權,悉數讓給兩兒兩女。

而兄長炳祥及三弟炳濂則最積極買鋪,○五年炳濂便以九千萬元買下寶勒巷十號全幢。熟知石家的人 士說:「阿公嘅物業就一齊商量,其他投資就各有各做,佢哋亦有買有賣,將租唔出嘅物業賣走,做法比佢爸爸貼市。」

麻雀館以學校註冊

戰 後政府立例禁賭,當時一些華籍官員欺騙洋官,辯稱麻雀是體育活動,遂以麻雀學校作登記。

現時本港共有六十六間持牌麻雀館,瑞昌麻雀館的英文 名稱仍是Shui Cheong Mahjong Schoo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9

借成報過「橋」抽水 作大夫妻大起底

2002-10-24  NM





陽光文化在上星期突然洽購《成報》,陽光主席楊瀾,再度成為新聞焦點。現年三十四歲,育有兩名小孩的楊瀾,前年成功入股陽光文化,成為上市公 司主席,身家一度高達十三億,更被選為中國最有錢女人。她當時滿足地向記者說:「我什麼都有。」由電視女主播搖身成億萬富婆,這一切都是從遇到現任丈夫吳 征開始。楊瀾憑藉在傳媒界建立的知名度,與夫吳征三年前返港,適逢科網傳媒股熱潮,夫婦幾年間便建立起自己的傳媒王國。然而熱潮過後,陽光文化便暴露出連 年虧蝕的真相。這對愛搞包裝的夫妻檔,不斷配股集資,今次洽購《成報》,亦是想借「橋」抽水。而夫婦兩人過去原來多番作大。大量關於他倆身世和背景資料流 傳互聯網上,楊瀾與吳征這對夫妻的真面目亦漸漸現形。上星期陽光文化表示有興趣購入《成報》,《成報》老闆陳國強欣喜若狂,因為這間月蝕一千萬的「雞 肋」,終於找到買家可放下重擔。他雖身患感冒,仍四出向老友報喜。而另一邊廂,陽光文化於上週二停牌後,市場憧憬吳征和楊瀾夫婦將大搞一番。陽光文化亦乘 機於上週六宣佈以每股六仙,配股集資共五千四百多萬。本週一,吳征由上海飛抵香港,似乎為收購一事奔波,而當日陽光文化復牌,升了一成至每股六仙四。本週 二,事情峰迴路轉。本刊記者致電已飛返上海的陽光文化行政總裁吳征,他稱:「我們已經放棄收購《成報》,原因是一些技術性問題,我們要提出全面收購,那就 太昂貴了。」這次竹籃打水一場空,說穿了是吳征利用收購《成報》這消息配股集資掠水,記者向他質詢,他還說:「我是做大事的人,這些指責都無相干。」

手 頭現金只剩一億多除了今次配股,陽光文化自兩年前楊瀾夫婦入主以來,已七度配股或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一共抽水五億多。而每次配股前,陽光例必有一些收購 (主要靠印新股支付),好像入股大陸唱片公司等,利好股價。然而配股後,股價必然下滑。陽光文化的股價愈配愈低,由二千年高峰時,每股六毫,跌至上月份只 得六仙,足足唔見九成。一名陽光文化小股民,在前年陽光以每股兩毫九配股時,花了數萬元認購了股份,到今天仍然持有,他說:「當時傳媒股炒到好高,公司又 話出書,搞光碟咁,依家我手頭股票得番幾千蚊,可以講係無希望咯。」雖然多番抽水,但至今年三月底,公司只剩億四現金。陽光過去兩年一共蝕了兩億,最主要 是公司行政開支出奇地龐大。根據年報資料,陽光每年大花一億在行政開支上,當中包括楊瀾夫婦董事酬金約共六百萬。其實陽光在港一直規模很細,最初租用中環 中心九千呎樓面,地產代理估計每年租金不過四百八十萬而已,而最近還縮皮減細至五千呎,租金每年約二百多萬。另外,陽光在觀塘鴻圖道還有一個面積三萬呎的 錄影室,租金亦只約二百多萬,而廠內的傢俬頗殘舊。

製作室只剩八人公司自去年不斷裁員,香港員工由二百多人減至現時的三十多名,在鴻圖道的 製作室現只有八人,其中七人為倉務員。記者不明一億使了在什麼地方,吳征辯解:「我們是一間小型製作公司,每年要交付channel cost(頻道費)都要一個億,陽光虧損已漸漸收窄,我相信來年廣告收益可達一億元。」事實上,陽光一直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去年陽光有一億四的廣告收 益,但卻要為一筆四千萬的廣告應收賬撥備,最後業績見紅。連吳征也承認:「廣告壞賬的確比較嚴重!」由於公司燒錢速度快,三月底時的一億多現金也許已花得 七七八八,故上月底夫婦倆便同時行使認股權,以行使價每股七仙二,認購合共六千萬正股,較當時陽光股價六仙四還要高。市場見楊瀾夫婦以蝕本價認購股份,已 開始憧憬有大動作,至上星期傳出收購《成報》,陽光想借勢抽水五千多萬,預計足以令陽光捱多段日子。陽光文化前景暗淡,而楊瀾亦於去年九月,把手上兩成陽 光股份,賣給美國上市的新浪網,換回一成新浪網股票及六千多萬現金,吳征加入新浪網董事局,其後楊瀾把那六千萬全用來增持陽光。現在楊瀾手上的一成新浪網及百分之三的陽光文化股票,市值一億,但未知該批股份有否抵押。事實上夫婦倆今年頭只租住過何文田帝庭園,此外在港沒有任何物業。

名 氣夫妻楊瀾夫婦最風光的日子在二○○○年三月,那時她剛購入良記,並把公司變身為陽光文化。那時股市熱火熊熊,陽光文化股價攀上六毫。全間公司市值廿四 億,當時持股五成多的楊瀾,身家也達十三億。被記者吹捧為傳媒大亨夫婦的楊瀾夫婦,十年前,男的不過是密蘇里州的人壽保險經紀,女的是中央台初出茅廬的節 目主持人,打扮帶「娘」味。不出十年,楊瀾衝出亞洲,成為美國雜誌《Forbes》的「明日之星」、又被《Asiaweek》捧為「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 領袖」之一。去年,陽光文化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二百間小型公司之一。楊瀾與吳征還育有一對子女,幸福形象令人艷羡。楊瀾和吳征拔尖而起,全 憑他們懂得把握機會,製造「名氣」。

與同窗丈夫離異九○年才從北京外語大學畢業的楊瀾,在中央台主持《正大綜藝》節目。據楊瀾在她任股東的 新浪網的聊天室訪問中說,九三年,她藉著與節目贊助商,即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飯局的機會,謝一句「你應該到外國學習。」令她留美的學費有了着落。九 四年,楊瀾拋下同窗丈夫,負笈美國。最初她在紐約大學唸電影,半年後,轉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不過,當年的楊瀾要自付生活費, 甚至和八人同住一公寓,就在落泊的當兒,她遇上任職中美總商會執行經理、很懂拉關係的吳征。幾個月後,她便跟青梅竹馬的丈夫離婚,改嫁吳征。年僅三十六 歲,卻打扮得像五六十歲闊佬的吳征,二十歲便離開上海留學法國,二十二歲抵美,先後在加州、密蘇里州及紐約打滾。吳征早年工作時,曾惹官非,與合作夥伴每 每要對簿公堂,不歡而散。九一年吳征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任職大都會公司(Metlife)的人壽保險銷售經理時,有三十一個留學生及家屬,於九三年聯名 正式起訴保險公司和吳征,涉嫌在銷售保險合約時誤導客戶,最後學生撤銷控告吳征,而保險公司則和客戶庭外和解。

拉攏老布殊兄長不過,自這單 官司,大都會保險於九三年十一月關閉吳征任職的分公司,吳的美籍太太Kimberly Cates亦離他而去。在密蘇里甚無癮的吳征,轉往紐約再戰江湖。由於吳征在密蘇里州時,曾為共和黨員Jim Talent向當地華僑和大陸留學生募捐,因此認識共和黨的老布殊總統長兄Prescott S. Bush Jr.。九四年,吳征任美中總商會執行經理,並把商會由密蘇里州搬往紐約,還乘機邀請老布殊長兄出任該商會主席。吳征帶着老布殊大哥往返北京、上海,利用 這隻政治棋子,認識多名政要,包括前上海市長黃菊及前廣電部長、現文化部長孫家正。吳征亦透過商會,認識時代華納旗下Warner Music Group的總裁莫加多(Robert J. Morgado)。他先後得Warner Music Group和莫加多自設的公司投資,發展內地的美國音樂節目,及製作《楊瀾視線》節目,為太太增加知名度。之後莫加多與吳征就合約問題,鬧上美國法庭,擾 攘十八個月,最後庭外和解。

楊瀾也作大吳征說,透過親戚介紹,夫婦倆認識了鳳凰衞視老闆劉長樂。楊瀾被劉長樂聘請,於九七年來港發展。她曾 訪問多名美國政、經界名人如前國務卿基辛格等。漂亮的面孔,流利的英語,加上女強人的打扮,令她的訪問節目,錦上添花,她亦藉此深得賞識。她的招牌節目 「楊瀾工作室」,極受大陸歡迎,女主播地位亦由此奠定。然而,楊瀾的誠信,原來也有污點。楊瀾在新浪網的介紹文章內,指自己九六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 九七年七月被選為母校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長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今年一月,哥大中國學生會聯名發信抨擊楊瀾虛報履歷。 記者致電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辦公室查詢,助理Linda Jones回覆說楊瀾由九七年至今,被院長Lisa Anderson邀請為院長顧問團成員(Dean's Advisory Board),是義務性質,一般哥大畢業生若對院校有貢獻,或關注校務,就可在院長的邀請下成為顧問。「院長顧問」與「校董」(Trustee)的職銜, 涵意懸殊。已退休的哥大教授夏志清向本刊怒斥:「如果她是CBS主席,就可以做校董了。哥大校董要經過提名、選舉,地位很高。我有一份校董名單,沒有楊瀾 的名字。」對於太太誠信上的污點,吳征初想抹掉:「在學院的層面上,叫Advisor,在大學的層面叫Trustee,功能一樣。」校董是有決策權,顧問 無實權,豈會一樣?吳征才改口道:「這個...這個……這個……我們現在也不再譯為『校董』,而叫『顧問』了。」

拿希望工程廿萬工作費楊瀾 又牽涉希望工程捐款問題。本刊曾披露九六至九七年間,楊瀾任職鳳凰衞視期間,接受希望工程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委託,向海外宣傳希望工 程。楊瀾九七年一月宣稱把自己首本散文集《憑海臨風》約二十萬元稿酬捐給希望工程,楊瀾憑此而被選為「青基會」常務理事。但事後,希望工程前會計部副主任 柳楊向本刊證實,楊瀾將廿萬捐款交給希望工程翌日,就親自到北京青基會的希望工程負責人徐永光處,取回二十萬元。楊瀾接受本刊查詢時,不諱言以個人名義向 希望工程取回工作經費,但全部是實報實銷。吳征嘗試為太太解釋:「我們捐款希望工程,肯定不止二十萬。應該有七、八十萬元。」可有收據?「可能是六、七十 萬。Afterall,三十、四十還是五十萬。我記不清楚了。」

靠亞視出位而他們夫婦今天的一切,原來都是借錢搭出來的。他們來港時,孑然 一身,租住黃埔花園。楊瀾在鳳凰衞視任主持,而吳征則籍籍無名,後來全靠劉長樂關係,吳征才能入股亞視,並擔任亞視營運總裁。加入亞視後,吳把握種種機會 宣傳自己。好像一次亞視舉行記者會,預告明年電視劇集,身為營運總裁的吳征為求搶鏡,竟跑進道具房,拿出軍帽,再配以機關槍,一身戰士打扮現身記招,成功 突圍,故員工謔稱他為「明星老闆」。然而舊老闆林百欣卻指他:「無咩嘢做得到噃。」吳征主張亞視向外買片,而向華強旗下的中國星成為主要供應商,如《乒 乓》、《食神》及《縱橫四海》等,均由中國星製作。在亞視掌政只有八個月,吳征最大收穫是認識了中國星主席向華強,憑着向華強,吳征再搭上友利電訊主席高 振順。高振順是股壇財技高手,由他作為指路明燈,令楊瀾夫婦染指上市公司。

天 地數碼時來運到九九年一月,楊瀾夫婦與友利電訊及向華強夫婦合組財團,齊齊入股凱威國際五成四股權,而吳征與楊瀾要付出近千二萬現金,佔凱威一成七股份, 市場質疑吳征資金來源,而他亦承認:「有部分係自己錢,有啲問朋友借,有啲係銀行貸款。」入股凱威後,吳征擔任行政總裁,乘着科網熱潮,吳征順勢把自己包 裝成新晉傳媒大亨,把公司易名天地數碼,並大鑼大鼓公佈會發展自選影象(VOD)業務。天地數碼股價由四、五角,升上二○○○年二月,最高峰十六元。天地 數碼令大股東友利獲利不少,中國星於九九年中把手頭百分之七點五天地數碼股權,全部出售予友利電訊,賺近四千萬元。吳征夫婦差不多時間把手頭一成七的天地 數碼股份,跟高振順的友利電訊互換,得一成四友利股權,但換股協議講明一年內不可賣股或按股,兩人只有眼巴巴看着當時價值十億的股份而未能沽貨。至今楊瀾 夫婦仍持有友利股份,從無沽出套現。

吳征成功包裝天地數碼,令股份水漲船高,高振順食髓知味,在前年初,又與楊瀾合資八千多萬,入股良記,並變身為今天的陽光文化。這次楊瀾又「食詐糊」,陽 光文化在科網潮時股價曾大升,持股五成多的楊瀾按賬面本應有十三億身家,但她錯過套現機會,現在股價比高峰期跌了九成,而楊瀾的身家亦縮至一億左右,減去 入股時投資的七千萬元,和公司債務,楊瀾就算賣掉手頭股份,亦所得不多。亦有消息傳出楊瀾有意出售新浪網股份,皆因吳征在美國備受批評。事緣去年底,吳征 的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受質疑,在美國引起極大回響。原來復旦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於二○○○年七月會議上曾決定「暫緩授予國際政治系吳征等四人博士學 位」,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倪世雄教授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吳征的論文「翻譯錯誤百出,不具博士資格。」結果,終由北大經濟系教授林毅夫親到復旦,對吳的論文作 高度評價,吳征才獲通過。吳征接受本刊查詢時,承認曾捐錢給林毅夫當主任的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捐獻。有新浪網小股民在互聯網上,指斥吳征影響公司形象和利 益,並往美國納斯特克管理委員會投訴。吳征遂於今年四月辭退新浪網行政總裁一職,不久由中信泰富董事張懿宸加入代替。而吳征本週一現身中信大廈,或許就新 浪網股權而來,記者向吳征求證,他只回應:「暫時不會!」

暴發之路吳征1966年上海出生85年復旦大學就讀一年86年法國留學88年美國 留學90年與美籍女子Kimberly Cates結婚91年往密蘇里州任人壽保險員,同時替共和黨員Jim Talent拉票。93年美籍妻子離他而去。被31名中國留學生控告欺詐。94年吳征邀請老布殊大哥Prescott S. Bush Jr.任美中總商會主席。吳帶老布殊大哥往上海、北京認識政要。

暴發之路楊瀾1968年北京出生86-9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 90-93年任中央台《正大綜藝》主持,認識正大集團董事謝國民。94年由謝國民資助,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學位。兩年後畢業。95年吳征與楊瀾紐約 認識,10月結婚。95-96年時代華納注資100萬美金給吳征,發展內地音樂市場。96-97年前時代華納總裁莫加多注資,製作楊瀾視線節目。97年楊 瀾、吳征來港。認識劉長樂,楊加入鳳凰衞視中文台。98年吳征由劉長樂介紹,入亞視任營運總監。99年二人與中國星、高振順入股凱威國際,易名天地數碼。 2000年楊瀾與高振順購入良記集團,易名陽光文化。2001年9月陽光文化以換股方式購入新浪網。2001年底傳媒質疑吳征博士學位。2002年4月吳 征辭去陽光四通行政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00

斯凯大起底:山寨App Store神话终结?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0/2MMDAwMDIxMTM2MQ.html

如果不是赴美上市,偏居杭州的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凯”)至今不会步入公众视线——尽管在无线互联网业内,斯凯早已声名鹊起。

12月10日,斯凯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以8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总计发行725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融资总额为5800万美元。

这是纳斯达克继空中网、掌上灵通后,迎来的又一家来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概念的公司。

异于前者的是,斯凯所专注的手机应用软件平台业务“暗藏”幕后,就像其创始人兼CEO宋涛一样,斯凯在外界一直保持低调。

尽管如此,公众对这家“幕后公司”的关注,依旧热度不减。其招股书披露,2010年4-9月斯凯营收由2009年同期的2.401亿人民币增长至3.367亿人民币,增幅高达40.2%。“高调”的成长速度,让斯凯及其庞大的手机软件应用平台产业链,陡成业界瞩目焦点。

斯凯上市的“曝光”,也让雪鲤鱼、沃勤、扬讯等类App Store平台模式走向前台。

但光鲜背后,现实的资本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上市首日,斯凯随即暴跌25%——是三年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首日最大跌幅。“斯凯破发背后,反映了投资者对这种平台模式前景的担忧。”多位业界人士分析。

发家“原罪”

2004年,是中国山寨机市场的元年,也开启了类似斯凯软件平台模式的“淘金时代”。

这一年年初,来自台湾的联发科芯片方案大举进军大陆市场,国产手机制造业门槛大幅降低,也直接导致山寨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同年8月,深圳一家名为艾世代的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尝试给手机厂商提供无线内容应用的集成平台——这是国内手机软件平台模式的最早雏形。“能将软件平台直接内置到手机终端,这个市场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艾世代一前高管回忆。

据其介绍,平台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汇聚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参与其中,但前提是该平台有着足够多的装机量。

据其介绍,在手机软件平台推广之初尚存阻力:“说服手机厂商接受内置你的平台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能跟他分成;二是能促进销售。”

在此背景下,为数不少的手机软件平台开发商开始跟SP违规运营,诱导性扣费和内置“扣费后门”的现象在业界极为普遍。知情者透露,A8音乐旗下的SP运营商华动飞天超过50%的营业额一度来自艾世代平台,而华动飞天终因违规运营SP,遭工信部多次查处。

“这个行业与生俱来带有或多或少‘资本原罪’,独善其身的几乎不存在。”多位业界人士对本报评述。

相比之下,2005年成立的斯凯平台,其拓展则得益于另一条路径——与手机QQ捆绑营销。本报记者了解到,低端手机市场至今最为核心的应用软件,即手机QQ——这已成为目前手机应用软件的标配。但这个应用量最大的软件本身却为免费。

深 圳一家手机软件平台开发商高层告诉记者,由于早期腾讯并不直接提供基于手机客户端的QQ软件开发工具,因此手机QQ的推广,还需要借助腾讯授权的第三方开 发者的力量。“事实上,在应用平台拓展之初,大家都意识到手机QQ很受欢迎,但由于它本身不赚钱,很多平台运营商缺少主推的动力。”该人士表示。

但 作为腾讯授权的开发商之一,斯凯却将手机QQ软件,作为平台拓展的主要卖点,但前提是,斯凯为手机厂商免费安装手机QQ,手机厂商必须允许内置斯凯的应用 软件平台。“这多少有点‘绑架’厂商的味道。”多位业界人士透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部分深圳山寨机厂商甚至误认为斯凯是腾讯旗下的公司。

被动的付费通道

效仿苹果的App Store模式,在低端的国产手机市场,斯凯构建了自己的应用平台体系。

按照斯凯的“游戏规则”,终端用户带来的增值收入中,运营商先拿走约15%,剩下的85%中SP再拿走15%,留下的收入再由CP(内容开发商)和斯凯间三七开分成;斯凯拿到大头后还要与预装其平台的手机厂商分成。据了解,斯凯最终能分得其中的20%到30%。

“事实上,业界类似的模式大同小异,都‘看上去很美’,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往往相距甚远。”手机软件平台运营商麦克斯CEO焦学宁表示。

深圳手机集成商龙翔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红江告诉记者,由于手机厂商和手机方案公司的分成,是从软件平台运营商处获得,其付费的不透明性,导致很多厂商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从理论上讲这是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一种模式,但感觉真正从中赚到钱的手机厂商很少。”

此外,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单款应用软件的市场价格并不太高,从两万元到五万元不等。“低的5000元就能买下版权,高的也就上10万。”前述艾世代前高管认为,目前在一个平台上,真正赚钱的应用软件一般在排名前20款以内。“对于平台运营商而言,买断经营更为划算。”

多位深圳业界人士透露,目前各种软件应用平台上,30%左右的软件是自己研发,50%依靠买断:“很多应用软件平台上看似独立的第三方应用,其实早已暗自被平台运营商买断了。真正类似App Store模式运用的很有限。”

更为关键的是,在斯凯等应用平台模式专注的低端国产手机用户群中,其付费通道绝大部分依靠运营商话费扣费。“运营商相当于卡住了整个产业链的咽喉。”焦学宁形容。

事实上,斯凯也试图摆脱对运营商付费渠道的依赖,开展第三方支付、银联卡支付,甚至推出自己的游戏K币支付渠道。但目前90%以上的付费用户,却依旧依靠运营商通道。

与此相关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开始新一轮的SP行业整治风暴,对于SP的违规行为监管趋严。“有一段时间,甚至对于所有的SP扣费采取‘一刀切’的暂停措施。” iSuppli公司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认为,这对于类似斯凯平台的打击是致命的。

根 据斯凯招股书披露,近年来斯凯用户每次下载产生的营收均在下滑,平均用户产生的营收2008年为1.82元,到了2010年9月,下降到0.7元;每次下 载产生的营收则由2008年的0.58元大幅下降到2010年9月的0.22元。斯凯亦坦承:“导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移动运营商出台相关政策产生的影 响。”

挑战者角逐

伴随着斯凯的上市,软件平台运营商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悄然生变。

早已走过爆发期的山寨机市场,随着利润的摊薄,市场焦虑的气氛日渐笼罩山寨机的聚集地——深圳华强北。而在另一个市场,来自传统互联网和智能机厂商对山寨市场的渗透早已“兵临城下”。

之于斯凯而言,首要的挑战则来自腾讯——这个昔日市场开拓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开始,腾讯已悄然面对手机厂商,直接推出免费的手机QQ软件开发包。

“对于广大手机厂商而言,从此再也不必通过类似斯凯这种第三方,来安装手机QQ软件。”多位深圳软件平台运营商人士直言:“内置斯凯平台,对于手机厂商的重要性在弱化。”

不止于此,腾讯还将自己的手机QQ浏览器、输入法、手机QQ游戏等一系列应用软件打包其中。“事实上,腾讯也开始将其应用平台直接内置到手机终端。这意味着,腾讯跟斯凯这种平台,变成了一种竞争关系。”上述业界人士认为,这对于斯凯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这还不是斯凯面临挑战的全部。日前,Android平台最大的芯片合作商高通对外表示,明年将致力于降低Android智能手机的入门门槛,终端价格有望低至100美金。“明年,不少的山寨机用户群有望转化成Android低端智能机用户。”王阳分析。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市场变化是,目前与斯凯合作的CP(应用开发商)仅230多家,相比之下,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发的应用软件已超过10万。

王阳认为,随着Android开放平台在低端市场的普及,斯凯等基于功能性手机的类App Store模式将遭遇空前挑战。

“类似斯凯平台由于一直隐藏幕后,对于普通手机用户而言,并未形成品牌知名度和使用粘性。”前述软件平台运营商人士分析,用户只关注具体应用,并不会关心该应用来自哪个平台:“类似斯凯模式,其用户的搬移成本并不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5

高铁盛宴:中国食客食谱起底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5/5NMDAwMDIxMjc5NQ.html

全世界都在为高速铁路产业垂涎。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中国完成了创纪录的8000多亿元高铁投资。而世界各国对于这种低碳运输方式偏好正不断升温:从美国到委内瑞拉,都在酝酿庞大的高速铁路修建计划。

    这场高铁盛宴将催生价值数万亿人民币大蛋糕,而主要“食客”来自中国。

    在12月初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表示,“把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这是中国第一次将高铁提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尽管国内外充斥着各种有关高铁知识产权和高负债的争论。

    10月底,一份由中国科学院起草,《关于避免我国交通建设过度超前的建议》报告,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这份报告担心高铁的过度超前建设,将带来难以偿还的债务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恶性竞争。

    高铁轨道正在全世界铺开,中国“食客”正陆续进场,他们将如何瓜分眼前高铁大餐?

    国内产业链

    按照铁道部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高铁的国内造价一般是1-1.5亿元(人民币)/公里(包含路、站和车),武广高铁和京沪高铁的平均造价为1.2亿元/公里。以此计算,1.6万公里高速铁路的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人民币。

    这1.8万亿元高铁蛋糕,将主要被三方力量瓜分。高铁投资一般分为三大块:铁路建设(土建)、车辆设备(动车组)和ATC(控制系统)。以京沪高铁为例,上述三者大概比例关系为6:3:1。

    高铁土建工程将占到1.8万亿当中的60%,约1.08万亿。在这个行业中,国字头的中国铁建(601186.SH)与中国中铁(601390.SH)并称为“铁建双雄”。

    中国中铁在央企中排名第6,是全球第2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中国中铁受益于铁路合同发标进程加快,1-9月份累计新签合同额 5689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今年3季度末,公司在手未完工订单金额,相当于去年公司收入规模的2.67倍。

    中国铁建则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预计公司今年全年新签合同将达到6500亿元以上。

    1.8万亿大蛋糕中的30%则属于车辆设备制造业,约5400亿元。财富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从2010-2020年期间,这个行业的年均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提到高铁机车的制造商,中国北车(601299.SH)和中国南车(601766.SH)两家公司首当其冲。“南北二车”在高铁产业链中主要从事车辆的制造,共同垄断了中国铁路机车制造业95%的市场份额。

    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自动操纵、自动监督三个子系统,由计算机软硬件和通讯设备构成,该行业在1.8万亿蛋糕中可以分得1800亿元、约10%的份额。

    作为“站后工程”,信息化建设也将开始享受高铁盛宴,2011年将是高铁信息化进入高速爆发成长元年。

    如新北洋(002376.SZ)开发出高铁专用的窗口客票打印机、自助售票机打印模块、闸机机芯等,其中打印机和闸机是独家供应商,毛利高达70%。远望 谷(002161.SZ)则处于高铁产业链中的系统设备环节,远望谷的铁路RFID(铁路射频识别技术)拥有全部知识产权,而且是国内RFID行业唯一的 上市公司,将独享国内铁路RFID产业链。

    海外淘金潮

    根据欧洲铁路工业联合会(UNIFE)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铁路市场(不含中国)年产值为 1200亿欧元,约合1万亿人民币,在“十二五”期间的市场总规模将超过中国国内市场。

    中国高铁企业正凭借低成本优势迅速攻占海外市场。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到1/2。国内高铁的造价一般是 1-1.5亿元/公里,而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约合3亿元/公里,韩国2004年通车的高铁路基部分造价为2.5亿元/公里。

    当前全球铁路的总里程为 15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不含中国)仅为7000公里,仅占到全部里程的0.5%。这些既有高铁线路主要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运营时速基本为 200-250公里,随着当前时速350公里高铁技术的成熟,各国都在酝酿修建里程更长、速度更快的高速铁路。

   这将使全球铁路基建市场,进入继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90年代之后的第三次建设高潮。

    从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铁建来看,其海外新签合同额在过去5年中提升明显,由2005年的130亿元快速上升至2009年的700亿元左右,显示了中国铁路基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高铁设备行业的海外拓展速度也越来越快。12月初,中国南车与通用电气(GE)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将共同竞标美国高铁项目——这是中国动车组技术出口的标志性事件。如果竞标成功,将意味着中国的高铁设备顺利进入最大的发达国家市场。

    酝酿已久的泛亚铁路计划,将使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高铁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东盟诸国,如泰国、老挝和缅甸,都是我国的邻邦,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将促成这些国家引入中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

    高速发展隐忧

    今年10月,一份由中科院院士陆大道起草,《关于避免我国交通建设过度超前的建议》报告,引发了业内关于高速铁路建设是否过度超前的讨论。报告明确指出,“目前远程城际高铁、大城市的城郊铁路系统的规划需要科学综合性论证。现在的盘子过大,大项目上得过快。”

    陆大道与他的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多,对中国当前交通建设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范围涉及到公路、铁路、港口、民航等各个方面。

    陆大道认为,目前我国交通建设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超前发展,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不高,以及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恶性竞争。

    “高速铁路与航空网络、城镇密集区内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快速客运系统之间,营运能力重复,正在形成不合理的竞争。”陆大道表示。

    2008年底政府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这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扩张的诱因。刺激计划导致的基建投资加速,已造成全国各交通服务之间缺乏系统整合,高速公路、地铁、火车站和机场之间缺乏适当的连接。

    上述报告还指出,推动铁路建设的举债规模已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而海外研究机构和国内的金融机构,也都对高铁建设的高额负债提出了警告。

    根据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出具的、关于铁道部2009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显示,2009年末铁道部的负债已达1.3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97.9%。

    业界普遍预期,2012年以后将是铁路行业的偿债高峰期。中投顾问研究员黎雪荣认为,很多长期债务也会变成当年的短期债务。

    从长远来看,铁路运输企业的收入是铁路行业偿债的根本保障,但高铁漫长的投资回收期,令这部分偿债收入充满悬念。

    高铁的债务融资负担太重,铁道部希望更多地吸引来自民间或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但这些“非铁路行业”的资金,要求获得明确清晰的投资回报率。

    以武广高铁为例,根据《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报告》测算,项目全部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0.07%,税后内部收益率为7.98%。初步估算项目能够在 12年内回本,前15年年化的平均收益率在8%左右,20年后收益率有望达到20%甚至30%。12年回本的估算依据是,客运周转量每年保持8%增速。

    武广高铁理论上的投资回报率,参照了日本新干线,后者是全球最赚钱的高铁项目,仅仅8年便收回了本金。但是社会资本对这一回报率能否兑现仍有疑虑。有接触 过武广专线项目的机构投资人士表示,武广高铁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目前也没有官方公布的营收数据,对于社会资金来说,相似的回报率、更短周期的投资选 择有很多。

    “铁路不像高速公路,民营企业投进去几年以后就能回收资金了。”一位浙商产业基金人士测算,铁路回报率每年6%不到,就一条客运专线按现有客流量以及运营 收入减成本进行测算,投资回报年限需要20年甚至更长。所以民营企业包括一些有钱的浙商,对这种项目不太有兴趣。

    京沪高铁号称是未来盈利前景最好的高速铁路,但也没能吸引到保险公司资金。中国人寿和泰康等保险公司曾计划入股京沪高铁,但经过对日本和欧洲类似项目的考 察后,这些保险商认为京沪高铁的收益率,达不到铁道部宣称的8%-12%水平。在具体合作方式上,保险公司倾向采取债券加优先股或发行可转债等混合方式进 行投资,与铁道部无法取得一致。“保险公司是出于纯市场化的考虑”。东方证券保险分析师王小罡说。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分析认为,高铁项目的的投资回报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首先,其价格会受到来自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其次,对于铁路这样一个具有资源垄断性的行业,中国仍存在价格管制。“其收益只能是在竞争和政府定价之间去寻求一种平衡的结果”。

    目前,铁道部正在“广开财源”以缓解高铁建设的债务负担。推动铁路局和铁路运输企业上市,被铁道部寄予了“存量换增量”的厚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78

專執爛攤 鄭裕彤近身大起底

2001-2-22  NM




▲魯連城外貌像外省人,鬍子已留了二十年。其父祖籍安徽,是香港安徽同鄉會的創辦人。

由城中名嘴蕭若元姊弟持有的友聯建材系三間上市王國,上週初一夜之間,便拱手出讓予大福集團副主席魯連城。蕭氏的大債主,其實是鄭裕彤家族的周大福企業,但今次卻由魯連城出面接管,令這位原本隱形的神秘人物現形。

對于洋名Simon Lo 、友朋謔稱為「收買佬」的魯連城,老闆鄭裕彤即時讚不絕口:「Simon 佢好叻仔,我梗係信得過佢啦!」而這位備受重用,專門幫手執爛攤的家臣,今天身家少說都有五億元,成為富豪近身中的表表者。

 

一向低調的魯連城,以往甚少在公開場合出現,雖然他是大福集團副主席,然而有關公司的年夜飯、酒會以至分行開幕記者會等,他都絕少現身,予人神秘的感覺。但其實,大福集團上下均知,他是大老闆鄭裕彤身邊大紅人。

現年四十五歲的魯連城,外表衣著平實,不常打呔,談吐隨和,不過生活頗為富貴。例如他家住半山布力徑大屋,市值四千萬,而鄰居均非富則貴,包括賭王何鴻燊幼子何猷龍。

他擁有一艘百多呎的意大利遊艇,名為「Family Day 」,價值三千萬,停泊在深灣遊艇會外。遊艇現有五名員工打理,船艙內有四間豪華客房。據附近船家表示,每逢週日,他會與一家人,帶同愛犬上船玩,至晚上才 回航。「佢為人好隨和,睇落去唔似有錢佬。」該位船家表示,魯連城已將遊艇拿到歐洲放盤,計劃購入另一艘更闊落的新船。

此外,他愛打golf 、愛飲紅酒,還與好友Roman Ho 合股開酒行;亦嗜雪茄,只是老婆不高興,故鮮在人前吞雲吐霧而已。家中收藏不少古董及字畫。

雖然魯連城人前人後謙稱並非富豪,然而計及他手中持有的物業、三間上市公司股權,以及遊艇等,身家少說都有五億元,縱然扣除他代周大福持有的信託資產,友儕估計他亦有兩億元,成為富豪近身中的富貴一族。

 

▲四十五歲的魯連城,說話爽快,惟獨是每談到老闆鄭裕彤時表現得十分謙恭。

 

▲這艘長一百零五呎的遊艇,由軍艇改造而成。魯連城稱六、七年前由意大利購入。

 

▲布力徑這幢外形像「蜘蛛」的大屋。魯連城九○年購入,市值四千多萬。

魯連成身家

物業         市值$0.821

股票

上市公司(編號) 佔百分比 市值

大福證券(665)   14.7%   $1.046 億

友聯建材(432)   19.9%   $0.288 億

亞洲物流(862)   34.9%   $2.57 億

遊艇 Family day      $0.31 億(估值)

              總數:約5 億

*截止至20/2/01  △並未計算約1 千4 百萬股認股證。

在意老細點睇

本週一,花名「二撇雞」的魯連城,上午十時許如常地步進新世界大廈上班。對於記者突如其來攔途截擊,他顯得非常迴避:「唔好採訪我啦!」便入鬆人。

半小時後,周大福及新世界主席鄭裕彤駕到,被記者追問,他對魯連城的印象時,卻滋油淡定兼笑笑口說:「Simon ?佢好叻仔吖!我梗係信得過佢啦……有時會打嚇golf ,大家都係朋友嘛!你哋(記者)可以去大福訪問佢(魯連城)。」

在老細點頭下,魯連城於是透過好友、名嘴陳永陸主動找記者,表示願意接受訪問。踏進新世界大廈二十五樓大福集團的辦公室,只見他枱頭放滿文件,室內擺設充 滿古典味,坐的是古董黃花梨官帽椅,靠牆的黃花梨橋枱上,放置一個青玉佛祖頭,枱下亦是紅根石佛祖頭。另有掛畫等放滿一室。

話匣子甫打開,魯連城對鄭裕彤與記者早上的對話甚為緊張,及後知道老細對他非常滿意後,就顯得頗為安心,還低頭微微笑。不過他先行叮囑記者,千萬不要再用「富豪掌櫃」來形容他,因為這會令他好「醜怪」。

「公司咁大,有好多資歷深嘅老臣子㗎!掌櫃一詞,喺中國人眼中另有意思,排隊都未輪到我啦!」並打趣說:「你叫我『木嘴』好啦!」魯連城還「醒」記者數招打工秘技。「切忌去『充大頭鬼』;做咩事要顧全大局,特別係前輩嘅感受。」魯連城徐徐解釋。

 

▲兩位富豪近身,陳國強(左)和魯連城大家都惺惺相惜,不少商業交易都有合作。

 

▲新世界數碼基地和新華社均持有中華網股權。

 

▲亞洲物流行政總裁陳奇,在天津有不少人事關係,曾與新世界中國合作搞房地產。

連執三個爛攤

除了今次代表周大福利益,入主爛攤子友聯建材外,魯連城以往亦有為鄭裕彤家族出面。

例如於九七年,購入香島道三十五號地皮的惠泰國際,曾將地皮按予周大福借錢。其後金融風暴掩至,惠泰債務危機湧現,魯連城及新世界總經理梁志堅,便於九八 年二月雙雙進入惠泰董事局,出任非執行董事,睇住惠泰盤數。及至九九年中,惠泰要向周大福多借三億元,來償還已到期的債項,魯連城及梁志堅亦雙雙獲提升為 惠泰執行董事。

及後惠泰還不了債,周大福於是借勢入股惠泰旗下最值錢的亞細安,與大股東曾文豪合持亞細安七成四股權;而魯連城獲委任為亞細安執行董事,他是鄭家「代理人」身份明顯不過。

他亦承認:「係,我係幫老細睇住周大福嘅私人嘢,我做企業財務,你知啦!劑劑都傑撻撻(指收購的公司,大都有財務危機),我真係好似『 石仔』咁做,老細從無過問,總之搞掂佢,有表現就得啦!」

至於早前他以個人身份,收購三成半亞洲物流股權,亦令市場猜測,是新世界與亞洲物流第二大股東,陳奇與新華社再度合作之舉,而魯氏則代表鄭家的利益。

原來,新世界數碼基地,得以入股新華社有份的中華網,是因為陳奇從中穿針引線,而中華網於九九年在美國上市時,股價即日昇二點三倍,令新世界數碼基地賬面大賺十五億元。後來更出售部分股票套現。

其實,雙方常禮尚往來,陳奇於四年前,將天津兩項物業的四成九業權,以五億一千萬代價售予新世界中國。雖然陳奇對出售物業提供回報保證,但結果爽約,而物 業其後亦大貶值,只得六百萬元。最終新世界中國沒有向陳奇追討損失,反而向他再買入餘下的五成一業權,令人摸不著頭腦。

「好多嘢唔係你睇表面咁簡單嘅,入面仲有相當複雜嘅嘢,你明㗎啦!」魯連城說時,還向記者打眼色。

 

▲周大福珠寶金行,屬鄭裕彤家族的私人企業。

 

▲魯連成夫婦名下物業

認識純官在先

 

▲鄭家純(左)與魯連城相識已二十載。

見到鄭裕彤便叫「世伯、uncle 」的魯連城,原來與太子鄭家純認識在先。七十年代中,魯連城在加拿大讀書時,識了鄭家純,大家時常一齊玩,回港後亦時有來往。其後在偶然機會下,他為鄭裕彤打工,而且因為肯出面做「死士」而大受賞識,踏上富豪近身富貴之路。

魯連城的父親名叫魯敬業,原是安徽省籍軍人。四九年因大陸解放而逃來香港,在山東街開設毛巾山寨廠,其後更在油麻地長樂街寫字樓,兼營出口毛巾生意,一做卅年。

現年已八十七歲的魯敬業,目前住在九龍塘,他日前接上記者的查詢電話時,客氣地說:「我年紀大啦,唔識得招呼你,我哋喺電話傾啦。」他說自己有三子一女,對於每個兒子的工作,他都記得一清二楚;每當提及魯連城時,他就更為雀躍。

據魯敬業表示,大魯連城十年的長子魯廣雄,於六二年在大埔王肇枝中學畢業後,便進入葛量洪師範學院,畢業後曾當過教書先生。其後他與五洲景龍集團合作,搞期權買賣,七○年代初在台灣開設飾金鋪,名叫「利家安號」。最後賠本收場,輸掉幾百萬元。

兄長是金融老手

 

▲魯連城的母校王肇枝中學,兄長魯廣雄更是該校校友會的會長。

鎩 羽而歸的魯廣雄,七八年返港後開設利家安商品有限公司,買賣黃金及期貨,出市編號是「一六七」。在英皇書院畢業、往美國讀大學返港的二弟魯浩然,其後亦加 入公司幫大佬手。當時魯氏一家家境不錯,住在大埔滘十二咪半的雙橋別墅(已重建為觀海崇庭),臨近現時的鹿茵山莊,當時屬新界區優質豪宅。及至八○年,魯 廣雄已在九龍塘置業,反映頗為富貴。

至於自嘲讀書成績差的魯連城,升中試時被派到王肇枝中學,七二年到加拿大中部鮮為人知的Regina 大學唸工商管理。七八年事業返港後,便進入利家安工作。當時的利家安,由大哥負責投資、二哥負責期貨買賣,而魯連城則負責地產部。「期貨風險太大啦,我從 來唔炒嘢。」自稱一炒就心跳的魯連城,結果揀地產業入手。

那時的利家安,在中東的巴林、阿拉伯地區搞期貨生意。亦有在美國比華利山買地發展物業。八十年代初,蘇聯軍入侵阿富汗,金價升勢強勁,曾高見四千八百元一兩,「利家安」金業自然有點斬獲,二哥魯浩然亦於八七年,從九龍塘搬到港島的白建時道嘉雲臺豪宅。

股災化危為機

八七年十月全球股災一役,利家安因炒燶期指損失慘重。魯連城表示大哥魯廣雄其後亦金盆洗手,移民到美國退休;二哥魯浩然則走到美國繼續其經紀生涯,反映股災令魯家重傷。而魯連城則化危為機,這得從大福集團說起。

大福集團的前身,原是三高投資,七○年由三名廠家,張鑑泉、方鏗和林玨成立。八○年鄭裕彤家族的大福財務入股,八三年鄭家純加入成為董事。而與純官老友的 魯連城,同年將利家安寫字樓亦搬到新世界大廈三十二樓,三高投資的樓上,方便交往。而當時的三高,已成為中型華資經紀行。及至八六年,魯連城與魯廣雄更加 入三高做董事,兩間公司關係密切。

八七年十月十六日全球股災前夕,三高投資落盤買入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期指,三日後全球股市大瀉,三高被追補孖展,涉及金額一千三百萬美元(約一億港元)。三 高投資損手爛腳卻不肯找數,八八年一月,美國方面的Refco 證券行於是入稟香港法院追數,追討期間又揭發了三高內部,有人涉嫌商業詐騙,鄭家成員亦遭警方邀請問話。

鄭家為了擺脫麻煩,於八八年四月,將三高投資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股份,轉到董事魯連城名下,而他亦忽然成為三高的「負責人」。他與另一位拍檔余大衛,於是被警方拘捕協助調查,一切三高「蘇州屎」由他「孭鑊」,但最後他的控罪獲撤銷,回覆自由身。

魯連城脫罪的內情,九二年間有所發現。有人涉嫌在八八至八九年間賄賂律政署檢控部的第三號人物胡禮達,賄款達一百至三百萬元,以換取不刑事起訴魯連城和余大衛。這單曾轟動財經界的「胡禮達案」,案件最後因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

記者問魯連城對當年這件事的感受時,他說:「公司有事梗係要擔當啦,當時彤叔精神上,各方面都好支持我,件事最終都搞掂,呢啲嘢唔好提囉。」

 

▲魯連城寫字樓擺放的一張橋枱及一對明式官帽椅,全是舊黃花梨木,兩個佛頭,他則說是有靈性的。

 

▲魯連城放在辦公室的「十年服務金牌」,由大福集團送贈。

富豪近身四絕招

 

▲鄭裕彤愛好打哥爾夫球,下屬亦受到感染。

事過境遷後,魯連城正式入主三高,並改名為大福,還邀請到二哥魯浩然在英皇書院的同學仔陳永陸加盟;又在粵海請黃紹開過檔大福,一於發大來做。大福期後於九六年上市,而魯連城則出任集團副主席,控有公司一成四股權。在鄭裕彤關照有加下,魯連城事業春風得意。

雖然魯連城常說自己在大福集團是不斷「揼石仔」,其實要「揼」得出色,做超級富豪近身有竅妙。第一要「低調」,避免搶老細鋒頭:「你哋應該訪問大老細(鄭裕彤),我只係芝麻綠豆,笑大人個口啦。」

第二是投其所好。魯連城逢週六,一定打哥爾夫球,持之以恆已經有二十年,這與老細鄭裕彤嗜好相近。他手上還帶了一隻銅鈪,以紓緩手部因打波用力過度而致肌肉抽筋。第三切戒無大無細。他的波友很多,有張漢傑、陳國強等,但同老細打,只是「戥嚇腳」而已,可免則免。問到有否陪老細一齊鋤大弟,他騎騎笑說:「我邊有咁多錢輸呀,賭唔起。」而第四他沒有說的,是肯捱子彈,為老細赴湯蹈火。

李嘉誠頭馬陳國強身家27 億

繼「殼王」稱譽後,近期獲和黃大班霍建寧公開稱讚頭腦轉得快,冠以「爆棚哥」之名的陳國強,是城中超級富豪李嘉誠的「頭馬」,已是公開的秘密。現年四十五歲的他,旗下擁有十五間上市公司,其中手持旗艦德祥企業的三成多股權,市值約一億五,加上近年網股熱潮下的多番「斬獲」,估計身家多達廿七億,是富豪「馬仔」中最富貴者。

由當年的地盤小判頭,做到今天誠哥「馬房」中大紅人,陳國強上位關鍵在於夠「抵諗」。八十年代中,年僅三十歲的陳國強靠泊了惠泰太子爺曾文豪這碼頭,認識了一班富豪老細,當中包括麗新林建岳、新世界鄭家純、股壇狙擊手劉鑾雄及李家「軍師」袁天凡等。由於大家趣味相投,公私交往甚密。

其後袁天凡更將陳國強引薦給正要鞏固和黃內部華人幫勢力的霍建寧。由於陳氏數口精計算準,

他的上市公司國際德祥,頻以低價承接長江和黃系工程,如紅磡海逸酒店等,且逐步取得霍氏的信任,火速成為長和系的「御用」承建商。

有霍建寧的「導航」,陳國強積極爭取機會,泊上李嘉誠這超級碼頭。首先是在九六年,陳國強參與拯救瀕臨破產的錦興磁訊。該公司雖有和黃入股支持,但因買貴貨而流血不止,錦興虧損嚴重,令和黃尷尬不已。於是陳國強以入股形式執掌錦興,並擔任公司醫生經一輪「搶救」後,錦興終於起死回生,業務重上軌道,令誠哥得以挽回面子。

 

▲為了增加新城電台聲勢,陳國強開咪做主持義不容辭。(《蘋果日報》圖片)

 

▲全靠霍建寧(右)穿針引線,陳國強才順利泊上李嘉誠碼頭。(歐陽江攝)

低調抵諗轉數高

 

陳國強身家27 億

到九七年,陳國強又 再臨危受命,硬啃虧蝕至負資產的凱怡控股。該公司未改名前是誠哥有份注資的海成建築集團,自九五年周北方事件爆發後,海成一直垂危。奉命親征的陳氏,再次 施展他「妙手回春」之術,注入混凝土廠及國內兩條公路,變身成亞太基建後,再將三間有問題的建築公司出售,與不名譽的東西斬斷關係。而亞太基建亦改名為德 祥企業,成為他今天的上市旗艦。

成為誠哥的「愛將」後,陳國強跟著便榮華富貴,憑藉網股熱,三年內在多宗賣殼交易中賺取共逾二十億,一時聲名大噪。

他與長和系的關係近期就更見密切。他現時直接控制的德祥企業,旗下的保華德祥、錦興和東方魅力三間公司,均由長和系直接持有少數股權,當中更有李嘉誠親信如霍建寧、袁天凡等,出任非執行董事。故此,早陣子陳國強出面收購《成報》,市場有人猜測是得到誠哥的祝福。

最近,二人的關係更表現於「空氣中」。事關李嘉誠打骰的和黃集團,投資的新城電台大搞財經台,陳國強立即「瞓身」幫手,開咪做主持,而在陳氏的節目中,又以訪問李超人作賣點,兩人關係不言而喻。

小甜甜愛將梁榮江住公司宿舍

 

▲梁榮江果然是小甜甜的忠臣,出席公開場合時連衣著配搭,都儘量襯番「老細」。(劉慈章攝)

真所謂「同遮唔同柄」,陳國強做富豪馬仔,做到擁有身家廿七億;然而華懋「家臣」梁榮江,由王德輝時代效忠到今天,也不過獲住跑馬地連道嘉蘭閣公司宿舍而已。

早於八十年代,王德輝主政之時,梁榮江經已加入華懋。由於為人「口密」低調,深得小甜甜(龔如心)的信任。自九○年王德輝被綁架,小甜甜獨力支撐整個集團 時,她便開始推舉梁榮江,出任華懋集團旗下多間公司的董事,主理地產業務,並確認了他的「親信」地位。此後,小甜甜每出席大小公開場合,必見梁榮江在小甜 甜身邊「護主」,代答一切記者提出的問題,據稱連老闆的私人問題,小甜甜也放心讓梁氏代答。

早年華懋入股亞洲證券以至博富臨,小甜甜均委派梁榮江跟進有關投資;而近年,華懋大搞生物科技項目,他亦有份參與,並出任華懋成為第二大股東的安寧數碼董事。

小甜甜身家估計至少三百億,不過因為素有「慳家」的美德,她對親信亦「講心唔講金」,故梁榮江在華懋多年也不過是有名無利的董事,而梁榮江在港沒有以個人名義購置物業,身家估計不多。

陳廷驊親信葉浩絕對低調

 

▲陳廷驊(右)一時興起拉葉浩合照,令南豐幕後「重臣」暴露廬山真面目。

市場一直知道,除了經常出席賣地活動的張華清外,南豐集團還有另一位幕後「重臣」,多年來協助陳廷驊「打江山」主理財務及集團項目。但由於他為人低調,又極少曝光,身份相當神秘。

翻查公司註冊紀錄,原來這位陳廷驊身邊的「白頭佬」親信,名叫葉浩,於陳廷驊名下的九間公司中,全部都有他出任董事,可見二人關係密切。而於九八年三月,剛投得山頂地皮,心情靚極的陳廷驊,就罕有地推這位「重臣」出鏡,異常低調的葉氏,當日始終不願透露姓名。

作為老牌公司的家臣,雖然多年來「有功有勞」,葉浩卻並不富貴,除按他報住地址灣仔莊士敦道一個舊樓單位外,名下物業暫時未有發現,反映他生活相當「樸實」。

羅兆輝自斷米路

 

▲燒炭康復的羅兆輝,商譽大打折扣,要再戰江湖談何容易。(《蘋果日報》圖片)

本來在亞洲金融風暴以前,羅兆輝一直拍住「大水喉」劉鑾雄齊齊炒樓致富。由一位無名的地產小經紀,進身到身家億萬的上市公司老闆,算是富豪近身的成功典範。

但由於羅急於擺脫富豪近身的角色,即使資金不足也盡地狠炒,結果遭逢金融風暴沒頂,欠債纍纍的他,最終走上燒炭自殺的不歸路。

儘管他今天康復出院,但經此一役後,商譽盡毀,富豪爭相走避,相信已經「錢」途有限,要重出江湖,真是談何容易。

撰文:黃麗裳、梁淑文 資料:顏文、陳志囪 圖片:張國慶、吳文正[email protected]請參考《壹週刊 時事及財經冊》第38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8

借成報過「橋」抽水 作大夫妻大起底

2002-10-24  NM




陽光文化在上星期突然洽購《成 報》,陽光主席楊瀾,再度成為新聞焦點。現年三十四歲,育有兩名小孩的楊瀾,前年成功入股陽光文化,成為上市公司主席,身家一度高達十三億,更被選為中國 最有錢女人。她當時滿足地向記者說:「我什麼都有。」由電視女主播搖身成億萬富婆,這一切都是從遇到現任丈夫吳征開始。楊瀾憑藉在傳媒界建立的知名度,與 夫吳征三年前返港,適逢科網傳媒股熱潮,夫婦幾年間便建立起自己的傳媒王國。然而熱潮過後,陽光文化便暴露出連年虧蝕的真相。這對愛搞包裝的夫妻檔,不斷 配股集資,今次洽購《成報》,亦是想借「橋」抽水。而夫婦兩人過去原來多番作大。大量關於他倆身世和背景資料流傳互聯網上,楊瀾與吳征這對夫妻的真面目亦 漸漸現形。上星期陽光文化表示有興趣購入《成報》,《成報》老闆陳國強欣喜若狂,因為這 間月蝕一千萬的「雞肋」,終於找到買家可放下重擔。他雖身患感冒,仍四出向老友報喜。而另一邊廂,陽光文化於上週二停牌後,市場憧憬吳征和楊瀾夫婦將大搞 一番。陽光文化亦乘機於上週六宣佈以每股六仙,配股集資共五千四百多萬。本週一,吳征由上海飛抵香港,似乎為收購一事奔波,而當日陽光文化復牌,升了一成 至每股六仙四。本週二,事情峰迴路轉。本刊記者致電已飛返上海的陽光文化行政總裁吳征,他稱:「我們已經放棄收購《成報》,原因是一些技術性問題,我們要 提出全面收購,那就太昂貴了。」這次竹籃打水一場空,說穿了是吳征利用收購《成報》這消息配股集資掠水,記者向他質詢,他還說:「我是做大事的人,這些指 責都無相干。」

手頭現金只剩一億多除了今次配股,陽光文化自兩年前楊瀾夫婦入主以來,已七度配股或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一共抽水五億多。而 每次配股前,陽光例必有一些收購(主要靠印新股支付),好像入股大陸唱片公司等,利好股價。然而配股後,股價必然下滑。陽光文化的股價愈配愈低,由二千年 高峰時,每股六毫,跌至上月份只得六仙,足足唔見九成。一名陽光文化小股民,在前年陽光以每股兩毫九配股時,花了數萬元認購了股份,到今天仍然持有,他 說:「當時傳媒股炒到好高,公司又話出書,搞光碟咁,依家我手頭股票得番幾千蚊,可以講係無希望咯。」雖然多番抽水,但至今年三月底,公司只剩億四現金。 陽光過去兩年一共蝕了兩億,最主要是公司行政開支出奇地龐大。根據年報資料,陽光每年大花一億在行政開支上,當中包括楊瀾夫婦董事酬金約共六百萬。其實陽 光在港一直規模很細,最初租用中環中心九千呎樓面,地產代理估計每年租金不過四百八十萬而已,而最近還縮皮減細至五千呎,租金每年約二百多萬。另外,陽光 在觀塘鴻圖道還有一個面積三萬呎的錄影室,租金亦只約二百多萬,而廠內的傢俬頗殘舊。

製作室只剩八人公司自去年不斷裁員,香港員工由二百多 人減至現時的三十多名,在鴻圖道的製作室現只有八人,其中七人為倉務員。記者不明一億使了在什麼地方,吳征辯解:「我們是一間小型製作公司,每年要交付 channel cost(頻道費)都要一個億,陽光虧損已漸漸收窄,我相信來年廣告收益可達一億元。」事實上,陽光一直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去年陽光有一億四的廣告收 益,但卻要為一筆四千萬的廣告應收賬撥備,最後業績見紅。連吳征也承認:「廣告壞賬的確比較嚴重!」由於公司燒錢速度快,三月底時的一億多現金也許已花得 七七八八,故上月底夫婦倆便同時行使認股權,以行使價每股七仙二,認購合共六千萬正股,較當時陽光股價六仙四還要高。市場見楊瀾夫婦以蝕本價認購股份,已 開始憧憬有大動作,至上星期傳出收購《成報》,陽光想借勢抽水五千多萬,預計足以令陽光捱多段日子。陽光文化前景暗淡,而楊瀾亦於去年九月,把手上兩成陽 光股份,賣給美國上市的新浪網,換回一成新浪網股票及六千多萬現金,吳征加入新浪網董事局,其後楊瀾把那六千萬全用來增持陽光。現在楊瀾手上的一成新浪網 及百分之三的陽光文化股票,市值一億,但未知該批股份有否抵押。事實上夫婦倆今年頭只租住過何文田帝庭園,此外在港沒有任何物業。

名氣夫妻 楊瀾夫婦最風光的日子在二○○○年三月,那時她剛購入良記,並把公司變身為陽光文化。那時股市熱火熊熊,陽光文化股價攀上六毫。全間公司市值廿四億,當時 持股五成多的楊瀾,身家也達十三億。被記者吹捧為傳媒大亨夫婦的楊瀾夫婦,十年前,男的不過是密蘇里州的人壽保險經紀,女的是中央台初出茅廬的節目主持 人,打扮帶「娘」味。不出十年,楊瀾衝出亞洲,成為美國雜誌《Forbes》的「明日之星」、又被《Asiaweek》捧為「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領袖」 之一。去年,陽光文化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二百間小型公司之一。楊瀾與吳征還育有一對子女,幸福形象令人艷羡。楊瀾和吳征拔尖而起,全憑他們 懂得把握機會,製造「名氣」。

與同窗丈夫離異九○年才從北京外語大學畢業的楊瀾,在中央台主持《正大綜藝》節目。據楊瀾在她任股東的新浪網 的聊天室訪問中說,九三年,她藉著與節目贊助商,即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飯局的機會,謝一句「你應該到外國學習。」令她留美的學費有了着落。九四年, 楊瀾拋下同窗丈夫,負笈美國。最初她在紐約大學唸電影,半年後,轉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不過,當年的楊瀾要自付生活費,甚至和 八人同住一公寓,就在落泊的當兒,她遇上任職中美總商會執行經理、很懂拉關係的吳征。幾個月後,她便跟青梅竹馬的丈夫離婚,改嫁吳征。年僅三十六歲,卻打 扮得像五六十歲闊佬的吳征,二十歲便離開上海留學法國,二十二歲抵美,先後在加州、密蘇里州及紐約打滾。吳征早年工作時,曾惹官非,與合作夥伴每每要對簿 公堂,不歡而散。九一年吳征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任職大都會公司(Metlife)的人壽保險銷售經理時,有三十一個留學生及家屬,於九三年聯名正式起訴 保險公司和吳征,涉嫌在銷售保險合約時誤導客戶,最後學生撤銷控告吳征,而保險公司則和客戶庭外和解。

拉攏老布殊兄長不過,自這單官司,大 都會保險於九三年十一月關閉吳征任職的分公司,吳的美籍太太Kimberly Cates亦離他而去。在密蘇里甚無癮的吳征,轉往紐約再戰江湖。由於吳征在密蘇里州時,曾為共和黨員Jim Talent向當地華僑和大陸留學生募捐,因此認識共和黨的老布殊總統長兄Prescott S. Bush Jr.。九四年,吳征任美中總商會執行經理,並把商會由密蘇里州搬往紐約,還乘機邀請老布殊長兄出任該商會主席。吳征帶着老布殊大哥往返北京、上海,利用 這隻政治棋子,認識多名政要,包括前上海市長黃菊及前廣電部長、現文化部長孫家正。吳征亦透過商會,認識時代華納旗下Warner Music Group的總裁莫加多(Robert J. Morgado)。他先後得Warner Music Group和莫加多自設的公司投資,發展內地的美國音樂節目,及製作《楊瀾視線》節目,為太太增加知名度。之後莫加多與吳征就合約問題,鬧上美國法庭,擾 攘十八個月,最後庭外和解。

楊瀾也作大吳征說,透過親戚介紹,夫婦倆認識了鳳凰衞視老闆劉長樂。楊瀾被劉長樂聘請,於九七年來港發展。她曾 訪問多名美國政、經界名人如前國務卿基辛格等。漂亮的面孔,流利的英語,加上女強人的打扮,令她的訪問節目,錦上添花,她亦藉此深得賞識。她的招牌節目 「楊瀾工作室」,極受大陸歡迎,女主播地位亦由此奠定。然而,楊瀾的誠信,原來也有污點。楊瀾在新浪網的介紹文章內,指自己九六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 九七年七月被選為母校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長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今年一月,哥大中國學生會聯名發信抨擊楊瀾虛報履歷。 記者致電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辦公室查詢,助理Linda Jones回覆說楊瀾由九七年至今,被院長Lisa Anderson邀請為院長顧問團成員(Dean's Advisory Board),是義務性質,一般哥大畢業生若對院校有貢獻,或關注校務,就可在院長的邀請下成為顧問。「院長顧問」與「校董」(Trustee)的職銜, 涵意懸殊。已退休的哥大教授夏志清向本刊怒斥:「如果她是CBS主席,就可以做校董了。哥大校董要經過提名、選舉,地位很高。我有一份校董名單,沒有楊瀾 的名字。」對於太太誠信上的污點,吳征初想抹掉:「在學院的層面上,叫Advisor,在大學的層面叫Trustee,功能一樣。」校董是有決策權,顧問 無實權,豈會一樣?吳征才改口道:「這個...這個……這個……我們現在也不再譯為『校董』,而叫『顧問』了。」

拿希望工程廿萬工作費楊瀾 又牽涉希望工程捐款問題。本刊曾披露九六至九七年間,楊瀾任職鳳凰衞視期間,接受希望工程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委託,向海外宣傳希望工 程。楊瀾九七年一月宣稱把自己首本散文集《憑海臨風》約二十萬元稿酬捐給希望工程,楊瀾憑此而被選為「青基會」常務理事。但事後,希望工程前會計部副主任 柳楊向本刊證實,楊瀾將廿萬捐款交給希望工程翌日,就親自到北京青基會的希望工程負責人徐永光處,取回二十萬元。楊瀾接受本刊查詢時,不諱言以個人名義向 希望工程取回工作經費,但全部是實報實銷。吳征嘗試為太太解釋:「我們捐款希望工程,肯定不止二十萬。應該有七、八十萬元。」可有收據?「可能是六、七十 萬。Afterall,三十、四十還是五十萬。我記不清楚了。」

靠亞視出位而他們夫婦今天的一切,原來都是借錢搭出來的。他們來港時,孑然 一身,租住黃埔花園。楊瀾在鳳凰衞視任主持,而吳征則籍籍無名,後來全靠劉長樂關係,吳征才能入股亞視,並擔任亞視營運總裁。加入亞視後,吳把握種種機會 宣傳自己。好像一次亞視舉行記者會,預告明年電視劇集,身為營運總裁的吳征為求搶鏡,竟跑進道具房,拿出軍帽,再配以機關槍,一身戰士打扮現身記招,成功 突圍,故員工謔稱他為「明星老闆」。然而舊老闆林百欣卻指他:「無咩嘢做得到噃。」吳征主張亞視向外買片,而向華強旗下的中國星成為主要供應商,如《乒 乓》、《食神》及《縱橫四海》等,均由中國星製作。在亞視掌政只有八個月,吳征最大收穫是認識了中國星主席向華強,憑着向華強,吳征再搭上友利電訊主席高 振順。高振順是股壇財技高手,由他作為指路明燈,令楊瀾夫婦染指上市公司。

天地數碼時來運到九九年一月,楊瀾夫婦與友利電訊及向華強夫婦合 組財團,齊齊入股凱威國際五成四股權,而吳征與楊瀾要付出近千二萬現金,佔凱威一成七股份,市場質疑吳征資金來源,而他亦承認:「有部分係自己錢,有啲問 朋友借,有啲係銀行貸款。」入股凱威後,吳征擔任行政總裁,乘着科網熱潮,吳征順勢把自己包裝成新晉傳媒大亨,把公司易名天地數碼,並大鑼大鼓公佈會發展 自選影象(VOD)業務。天地數碼股價由四、五角,升上二○○○年二月,最高峰十六元。天地數碼令大股東友利獲利不少,中國星於九九年中把手頭百分之七點 五天地數碼股權,全部出售予友利電訊,賺近四千萬元。吳征夫婦差不多時間把手頭一成七的天地數碼股份,跟高振順的友利電訊互換,得一成四友利股權,但換股 協議講明一年內不可賣股或按股,兩人只有眼巴巴看着當時價值十億的股份而未能沽貨。至今楊瀾夫婦仍持有友利股份,從無沽出套現。

吳征成功包裝天地數碼,令股份水漲船高,高振順食髓知味,在前年初,又與楊瀾合資八千多萬,入股良記,並變身為今天的陽光文化。這次楊瀾又「食詐糊」,陽 光文化在科網潮時股價曾大升,持股五成多的楊瀾按賬面本應有十三億身家,但她錯過套現機會,現在股價比高峰期跌了九成,而楊瀾的身家亦縮至一億左右,減去 入股時投資的七千萬元,和公司債務,楊瀾就算賣掉手頭股份,亦所得不多。亦有消息傳出楊瀾有意出售新浪網股份,皆因吳征在美國備受批評。事緣去年底,吳征 的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受質疑,在美國引起極大回響。原來復旦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於二○○○年七月會議上曾決定「暫緩授予國際政治系吳征等四人博士學 位」,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倪世雄教授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吳征的論文「翻譯錯誤百出,不具博士資格。」結果,終由北大經濟系教授林毅夫親到復旦,對吳的論文作 高度評價,吳征才獲通過。吳征接受本刊查詢時,承認曾捐錢給林毅夫當主任的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捐獻。有新浪網小股民在互聯網上,指斥吳征影響公司形象和利 益,並往美國納斯特克管理委員會投訴。吳征遂於今年四月辭退新浪網行政總裁一職,不久由中信泰富董事張懿宸加入代替。而吳征本週一現身中信大廈,或許就新 浪網股權而來,記者向吳征求證,他只回應:「暫時不會!」

暴發之路吳征1966年上海出生85年復旦大學就讀一年86年法國留學88年美國 留學90年與美籍女子Kimberly Cates結婚91年往密蘇里州任人壽保險員,同時替共和黨員Jim Talent拉票。93年美籍妻子離他而去。被31名中國留學生控告欺詐。94年吳征邀請老布殊大哥Prescott S. Bush Jr.任美中總商會主席。吳帶老布殊大哥往上海、北京認識政要。

暴發之路楊瀾1968年北京出生86-9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 90-93年任中央台《正大綜藝》主持,認識正大集團董事謝國民。94年由謝國民資助,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學位。兩年後畢業。95年吳征與楊瀾紐約 認識,10月結婚。95-96年時代華納注資100萬美金給吳征,發展內地音樂市場。96-97年前時代華納總裁莫加多注資,製作楊瀾視線節目。97年楊 瀾、吳征來港。認識劉長樂,楊加入鳳凰衞視中文台。98年吳征由劉長樂介紹,入亞視任營運總監。99年二人與中國星、高振順入股凱威國際,易名天地數碼。 2000年楊瀾與高振順購入良記集團,易名陽光文化。2001年9月陽光文化以換股方式購入新浪網。2001年底傳媒質疑吳征博士學位。2002年4月吳 征辭去陽光四通行政總裁。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02

清明收棺材 百億低調富豪大起底

2001-4-12  NM




▲受恐嚇後,呂志和如常出席公開場合。

清明時節,正是孝子賢孫表孝心之時。而今年清明節凌晨,有人為富豪呂志和帶來兩份「禮物」。一副噴上他姓名的黑棺,另加上一把火。生事的人看來矛頭指向這位以石礦業起家,之後生意擴展至酒店及地產業的低調商人。

原來這位身家百億的富豪,背景殊不簡單,在政經界均有猛人好友撐腰。近月他更由低調轉高調,落力在賣地場上搶地皮,鋒頭一時無兩。

 

在呂志和旗下的尖東海景嘉福酒店外,凌晨四時許,一名保安員察覺到一輛客貨車停泊在酒店大門對開,初時不以為意,但個多小時後,客貨車未有駛開,於是上前仔細視察,探頭內望,車內赫然發現一具用黑色木板嵌成的棺材,棺面用白漆噴上「呂志和先生收」的字樣。

保安員看後大吃一驚,因為呂志和正是他任職酒店的大老闆,清明節送來黑棺木,肯定是恐嚇行為,警方隨即亦接報到場調查。

另一邊廂,位於長沙灣荔寶路的嘉華混凝土公司的停車場,差不多同一時間,一輛混凝土車被人縱火,火勢猛烈,並波及在旁的車輛。嘉華混凝土公司,正是呂志和的名下生意。

據事後進行調查的重案組探員表示,兩案相信是同一班人所為,而且相當有組織性,事前部署功夫做得很足。

 

▲載有棺木的小型貨車,被拖到尖沙咀警署內,作進一步調查。(《蘋果日報》圖片)

 

▲嘉華運載混凝土的田螺車在長沙灣被燒毀。(《蘋果日報》圖片)

生意上開罪人

「肯定有對頭人啦!而且對佢(呂志和)嘅生意分佈十分清楚,運棺客貨車喺元朗偷返嚟,然後再裝上木棺運去酒店。撬匙膽偷車係專業手法,另外用潤滑劑混和迫力油燒架混凝土車,亦都係好專業,因為呢啲油一般車輛都會有,就算差人踢竇都唔會懷疑。」一名重案組探員說。

警方從種種跡像顯示,這幫人非烏合之眾,相信是受僱行事,但幕後對頭人身分仍是一個謎。「一般受僱做呢單『工程』(送棺及燒車),時價都要十萬八萬㗎!所以幕後人都唔會小嘢。」

當探隊展開調查時,卻發覺困難重重。「搵當事人問,亦查過酒店同混凝土公司高層,但十幾廿人都話乜都唔知,極度不合作。」在這樣的情況下,警方只能從現場證據去追查行事者身分。

這宗案看來一時三刻都破不了,但警方相信,事件是與呂的旗下生意有莫大關連,可能是涉及地產收樓或建築糾紛。至於早前呂志和因東寧違約,沒有認購嘉華建材總值八千七百萬元新股的索償案,原則上雙方於去年九月庭外和解,按理不會有手尾。

石礦大王 身家百億

 

▲在安達臣道的石礦場,嘉華的開採權至二○一四年,這是本地主要石礦之一。

生意做得大,自然招不少麻煩。而素有「石礦大王」稱譽的他,可以計算的身家不算多。他控制兩間上市公司,嘉華國際和嘉華建材,市值只不過十二億。然而他私人擁有的嘉華集團,資產遠比上市部分為多。集團不單在港持有三家酒店及物業,在美國、東南亞及中國等地,亦經營近廿間酒店;而且在加州更擁有龐大的地產投資,粗略估計,呂志和身家至少有百億元。

這位隨和而平民化的百億富豪,擁有馬會及皇家哥爾夫球會會籍,英治時期是太平紳士,目前是酒店業聯會主席,而當副主席的是麥理思,長實副主席。交遊廣闊的他,與首富李嘉誠早已稔熟,而與愛國商人霍英東更是友好,亦是印度籍首富夏利里拉生意拍檔,在城中有頭有面。

今年七十二歲的呂志和,發達過程帶有傳奇色彩。祖籍新會的他,曾祖父原是美國僑民,到父親一代時才返回鄉下謀生。一九三四年,他五歲時父親與他來港,初期 落腳新填地街。據一名與呂志和相熟,曾是行家的九十多歲老伯說:「佢同老豆一齊喺西洋菜街賣汽車零件。」在此之前,呂志和與父母曾經營食品批發和製衣廠, 但都未至於發達。而他的第一桶金,是到日本沖繩島才賺回來的。

沖繩島掘第一桶金

韓戰結束後,呂志和才二十出頭。他在一名日本朋友的聯絡下,走到當時仍稱為琉球的沖繩島,購入美軍戰後的剩餘物資,包括推土機、吉普車和大量重型機械。當時東亞地區以至香港,物質異常缺乏,而這種重型建築工具,自然大受歡迎。

經營這些國際貿易生意,固然為他累積了一定的財富,亦令他認識了一班富豪友好,包括同樣是靠韓戰禁運而發達的霍英東。霍氏於韓戰結束後經營「有榮」,從事建築、船務以至海沙生意,其間向呂志和購入機械。

其後呂志和發覺香港建築業有可為,於是將部分機械物資留為己用,並於五五年進軍石礦業。六四年他與父親呂金銓,以一億六千萬元,投得秀茂坪山上的安達臣道大上托,即石礦場第一區的開採權。呂氏得到滙豐銀行的支持,分期攤還該筆款項,並於翌年尾成立嘉華石礦公司,專責開採事宜。

 

▲這幀是一九六四年,安達臣道石礦場採石圖片。

 

▲霍英東在韓戰時運送物資往大陸,五十年代初採海沙,與呂志和的發跡史相若。

與李嘉誠相熟

及至七四年,呂氏將石礦生意以大亞石業名義上市;及至七七年,大亞石業與英資的安達臣石礦合併,成為安達臣大亞。合併後,安達臣一名股東,在市場狂沽公司股份,令股價由十八元跌至五元,呂志和有「被出賣」的感覺。他於是把部分股權賣給和黃,然而和黃卻在市場默默收集安達臣大亞股票,以取得公司話事權。此事令呂志和異常惱火,曾大罵當時和黃主席韋利。由於大勢已去,他最後以每股一元多價錢,出售手頭的股份。

到七九年,李嘉誠從滙豐手上購入和黃,入主和黃董事局,並把安達臣大亞私有化。前一年,長實已收購青洲英坭,換言之李嘉誠進軍建材業,與呂志和成為行家,後來更是哥爾夫球場上的波友。

呂志和的石礦生意,沒有因出售安達臣大亞而斷絕。原來在七八年時,政府將安達臣第一區與第二區合併,然後重新推出競投,結果由嘉華石礦投得經營權,令呂志和得以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經營至今,開採合約至二○一四年。八七年一月,呂志和捲土重來,再次將石礦業上市,名為嘉華國際,並從事地產投資。及至九一年更將建材業分拆上市,成為今天的嘉華建材。

 

▲呂志和(左二)被恐嚇後翌日與李嘉誠(背向者)打哥爾夫球。 (《蘋果日報》圖片)

 

▲呂志和家族

 

▲九二年,位於北角的嘉華國際中心開幕,呂志和及陳乃強(左二)招呼來賓,包括張浚生(右五)、施偉富(右三)、陳坤耀(右二)和李東海(右一)。

尖東投地 一鳴驚人

呂志和靠「揼石仔」發達,而龐大身家則來自地產。而令他一鳴驚人的,則是七七年,政府推售尖東首幅填海地皮一役。當時市場對尖東前景並不看好,但呂志和願做爛頭蟀,以六千八百萬元投得,引起全城哄動。

滙豐銀行願意借出三億元予呂志和,地皮興建為一幢擁有五百多個客房的五星級酒店,名為海景假日酒店(現易名海景嘉福)。地皮初期由他全資擁有,其後夏利里拉亦看好該酒店,於是入股兩成。

其後他陸續投資一些住宅及寫字樓項目,例如現時位於北角的嘉華國際中心地皮,是他於八六年自渣華船務手上取得的,如今已成為集團香港總部,並擁有稀罕的私人碼頭。

比對於香港資產,呂志和在美國的資產更多。他海外的生意,主要分酒店及房地產,並於九○年成立兩間公司分管。酒店業由仕德福國際酒店集團管理,旗下在美國擁有十七間酒店,於九八年時成為全美第十二大酒店集團。而地產,由美國Cresleigh 公司控制,主要是三藩市住宅及商廈,包括位於三藩市金融區的十一層自置集團總部。

儘管他家財豐厚,但為人卻甚為低調,平日返工時所坐的,只是普通本田七人旅行車。他於九三年以二千七百萬,從滙豐手上購入石澳道四號大屋,不過他一直與兒子和太太,居於布力徑大宅。老友相邀俾面派對,他都會盡量出席,但一貫低調。

 

▲尖沙咀海景嘉福酒店市值達九億,呂志和佔八成,夏利里拉佔兩成股權。

 

▲這幢大廈於一九一三年落成,被三藩市市議會定為歷史建築物,是呂志和在美國地產投資的公司總部。

 

▲呂志和的酒店王國

 

▲呂志和的石澳道大宅,佔地二萬一千多呎,私家花園佔一萬呎,九三年從滙豐銀行手上購入。

突變地產大好友

但自金融風暴後,他的曝光率較以前為多,在土地拍賣場上,他往往扮演地產大好友角色。例如今年二月,競投馬鞍山一幅向海地時他表現勇猛,與新世界、恒基、信和及新地等大財團爭持,所出五十六口價中,呂志和佔了十八口,最後並以五億六千萬元投得,較開投價高出兩成四。

而自九九年至今,呂志和透過上市的嘉華國際,買入五幅住宅地皮,不少是獨資,涉及地價近二十五億。事實上,嘉華國際截至九八年三月底止,資產淨值只是十九億元,而上述五項地皮發展總投資,嘉華要承擔四十五億元。

他的不尋常舉動,令人感覺有托市之嫌。地產界亦傳出,呂志和間接幫助特首董建華穩定樓市,是因為霍英東之故,而霍英東是當年一力推薦董做特首者。霍、呂兩 人關係深遠,早年有迹可尋;而較近期的舉動,則是九四年,霍英東馬仔湯恩佳,將位於汀九的祖屋地售予呂志和,其後發展為八幢三層高的「嘉御龍庭」獨立屋。

湯恩佳與霍英東關係密切,九三至九五年曾任亞洲羽毛球會會長,霍英東是該會的名譽會長。他任院長的孔教學院,由霍的次子霍震寰任永遠名譽院長。

 

▲去年十月,呂志和帶同呂耀華(右)和呂耀東(左)到拍賣場上投地。

 

▲兩年前嘉華投得的廣播道地皮,至今剛建至地腳。

 

▲呂志和本港主要物業

專請高官 埋堆猛人

 

▲F去年呂志和提升長子呂耀東為嘉華集團副主席,鋪定退休之路。(《蘋果日報》圖片)

除了有政界猛人撐腰,呂志和在商界亦有猛人扶持,包括首富李嘉誠。與李嘉誠相同之處,是呂氏亦喜用退休高官做軍師。

例如前地政工務司陳乃強,退休後於八七年一月進入長實旗下的港燈任董事,至八九年底才退任;然後九一年,他轉任剛上市的嘉華建材董事,九八年更晉升母公司嘉華國際副主席。而另一位高官梁文建,曾任廉政專員及運輸司等要職,亦於九八年加入,出任嘉華國際副主席。

呂志和現育有三子兩女,全部皆放洋留學,並回集團協助打理生意。大仔耀東,畢業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土木工程系,並取得結構工程學碩士,他剛於去年升任嘉華國際副主席;三仔耀華是副董事總經理,兩人均掌管核心的地產及建材生意。

而長女呂慧瑜,則負責本地酒店業務,出任仕德福國際酒店董事總經理;次女呂慧玲負責集團行政及人力資源。至於海外酒店業務,就由次子耀南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