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犯了個大錯”:紮克伯格與臉書的15年道歉之路

連續兩天累計9個小時,在近百位古板嚴肅的美國參眾兩院議員的輪番盤問下,33歲的互聯網頭號明星馬克·紮克伯格像個“犯錯的孩子”,或是心有愧疚,也抑或有意設計。

“我們未能全面審視我們的責任,這是個大錯誤,是我的錯,對不起,我創辦了臉書,我運營它,我為發生的事負責。”2017年曾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五的臉書首席執行官說。

少年得誌的紮克伯格,正在遭遇事業發展中的“至暗時刻”。

深陷醜聞

2004年,紮克伯格在哈佛大學的宿舍中創辦了臉書網。作為“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的新一代創業者,他提出“把世界連接起來”的願景,並在10年間將月活躍用戶提升至約20億人,被譽為“蓋茨第二”。

他將自己打造為“造夢者”,主張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平等接入互聯網的機會。11日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的“道歉發言”中,他仍不忘強調公司代表著“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

然而紮克伯格的“理想國”此次卻展示出了黑暗的一面。上個月,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高達8700萬臉書用戶數據,用於精準推送廣告等用途,外界甚至質疑被泄露信息可能被用來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臉書也承認,全球20億臉書用戶中,大多數人的個人信息可能在用戶未明確許可的情況下被收集。

反諷的是,在社交媒體信譽遭遇空前質疑時,顛覆了傳統傳播方式的紮克伯格選擇在《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報刊刊登廣告道歉。

美國國會、歐洲議會和英國議會均要求紮克伯格到場為用戶數據泄露事件作出解釋,臉書股價“跌跌不休”。

語焉不詳

臉書用戶數據泄露風波以來,紮克伯格通過不同途徑承諾今後要更加盡責保護用戶數據。然而,在10日和11日的兩場聽證會上,面對議員們的咄咄逼問,紮克伯格給出的“不知道”、“沒聽說”、“不清楚”和“說不上來”這樣的回答,讓外界很難感受到紮克伯格的歉意。

“紮克伯格先生,你願意告訴我們昨晚你住在哪家酒店嗎?”在10日的聽證會上參議員理查德·德賓開門見山就問。

紮克伯格吭哧了兩秒鐘後說,“我不願意”。德賓說,事情就是如此,就算以“把全世界人連接起來”為名,“臉書收集了什麽信息,給了誰,是否征得同意,難道臉書用戶不該知曉嗎?”

“是的,參議員,我認為所有人都該控制他們的信息如何被使用。”紮克伯格說。

而事實並非如此。據悉,臉書早在2015年就得知這些用戶的信息被泄露,但卻未告知用戶。紮克伯格辯解說,公司以為數據被刪除了,認為“事情已經結束”。

在火藥味甚濃的兩場聽證會上,紮克伯格作出了“有錯會改”的姿態。但10日當有參議員問到臉書是否歡迎立法監管時,紮克伯格顯得很不情願地說,“如果監管是正確的,我歡迎。”但他並未具體說明什麽是自己認為“正確的監管”。

有參議員表示,僅靠社交媒體公司自我監管是行不通的。美國應仿效歐盟,制定類似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法規,對網絡數據進行嚴格規範。11日在眾議院作證時,紮克伯格又說臉書將按照歐盟標準規範數據管理。

灰色地帶

“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麽呢?”參議員奧林·哈奇問。

“我們推送廣告。”紮克伯格說。

在國會作證的紮克伯格承認自己“輕信”,但否認“共謀”。他的陳述暗示,“大壞蛋”是劍橋分析公司,臉書多多少少還算個“受害者”。

根據紮克伯格的證言推斷,在一個技術烏托邦世界中,個人信息安全只能仰仗擁有巨大權力的公司“不作惡”且“不瀆職”。

事實上,從新技術帶來的商業模式到隱私泄露、數據濫用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其間存有巨大的灰色地帶。有專家認為,臉書的賺錢方式天然包含了某種程度的道德風險。

舉個例子,通過對用戶地點、活動和愛好的大數據分析,某航空公司或可在“推廣菜單”中選擇,向曾點贊中國風景圖片、近期有出行計劃的波士頓年輕中產階級推送下個月上海往返波士頓的打折機票。“廣告”實際上成了“窄告”,你的自由選擇被一只看不見的“數據和算法之手”在操縱。

這樁數據泄露醜聞能否成為個人信息安全的轉折點,紮克伯格又願意從中汲取多少教訓,目前尚難做出定論,但顯而易見,臉書的賺錢方式料將不會發生改變。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學者德蒙鳩依日前刊文指出,臉書用戶數據泄露醜聞是大規模集體隱私被侵犯的案例,且“不會是最後一例”。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促使美國立法,加強對網絡社交媒體和數據安全的監管。

15年道歉之路

“這是個大錯誤,是我的錯。”美國臉書公司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11日在美國國會就用戶數據泄露醜聞聽證時說。事實上,從創業到臉書發展的10多年中,紮克伯格的道歉並不鮮見。每當問題比較嚴重,紮克伯格就會發布道歉信,承諾升級網站的設置工具,但如何保護用戶數據隱私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

——2003年,“事已至此不是我的本意”

臉書前身Facemash網站不經他人授權在哈佛大學內部網絡上收集學生照片,讓網站用戶為照片的“熱辣程度”評分。網站開發者、年輕的紮克伯格不久發布道歉信說,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想到網站傳播得如此之快,他對此造成的傷害深表歉意,“終於明白自己的本意被曲解可能造成的後果”。

——2006年,“我們真的把這個搞砸了”

2004年,紮克伯格等人聯合創建臉書公司。兩年後,臉書推出了“動態推送”(NewsFeed)功能。用戶突然發現自己搜索的各種信息都被顯示在個人頁面,也沒有任何設置可以關閉這一功能。紮克伯格在臉書官方博客中道歉說:“在解釋新功能這件事上,我們做得很糟;在讓你們如何控制這些新功能的問題上,我們做得更糟。”

——2007年,“這次我們做得不好,我為此道歉”

這一年,臉書推出了公司首個個性化廣告系統Beacon。這一功能讓用戶的購物歷史記錄處於公開狀態;臉書還使用了第三方數據,如用戶在某票務應用上購買過音樂會門票,相關廣告就會出現在用戶的臉書頁面上。約5萬名臉書用戶發起了名為“臉書,停止侵犯我的隱私”網絡請願活動。紮克伯格在官方博客中道歉說:“在收到用戶反饋後,我們沒有很快作出反應。”臉書在2009年關閉了Beacon廣告系統,它成為公司最失敗的產品案例之一。

——2009年,“我們增加的是你們想要的”

2008年,紮克伯格在臉書官方博客上發表的4篇博文,全都是就隱私保護問題在向用戶解釋或道歉。2009年,臉書推出了新的隱私保護工具。然而不少人反映新功能的使用晦澀難懂,甚至導致更多個人信息處於公開狀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就此開始對臉書進行調查。

——2010年,“我們確實忽略了這一點”

這一年,美國《華爾街日報》披露說,臉書網站漏洞可能讓用戶的真實姓名等私人信息被竊取。之後臉書迅速修補了漏洞,並宣布將重新設計網站的隱私設置方式。紮克伯格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說,“有時,我們前進的速度太快。臉書會讓用戶以更為簡潔的方式設置保護自己的隱私。”

接下來的2011年、2013年,到2018年的“劍橋分析”公司數據泄露醜聞,紮克伯格仍在繼續道歉,從“我第一個承認我們犯了很多錯誤”,到多次許諾盡快讓臉書的隱私保護功能更加簡單好用。

美國科技月刊《連線》雜誌評論說,隨著臉書的不斷發展,網站的隱私設置就像迷宮一樣讓用戶難以掌握,不斷升級的結果是更多信息被默認為公開狀態。“紮克伯格從未真正理解何為隱私,他認為人們最終會習慣與每個人分享自己的一切,他的商業模式也基於此。”

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新技術社會影響力的著名學者澤伊內普·蒂費克奇表示,紮克伯格多年道歉仍沒能解決問題還是源於公司的盈利動機和商業模式。此輪醜聞曝光伊始,她在推特上嘲諷說:“紮克伯格保證在‘未來數周’對個人隱私數據有更好監管,這個‘未來數周’已經過了8年了。”

蒂費克奇認為,此次個人信息泄露醜聞只是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議員質問、紮克伯格道歉更多是情緒的宣泄,最需要的是完善立法來保護人們的數據隱私,保護健康的網絡公共領域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47

富事通:蘋果與臉書

1 : GS(14)@2012-08-20 11:25:5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7%E8%87%89%E6%9B%B8
蘋果同臉書(fb),呢兩間公司嘅產品,我日日都有用;甚至應該話,冇咗蘋果,我仍然有好多替代品,雖然點都會差少少,之不過,如果冇咗臉書,真係暫時完全搵唔到替代品。
蘋果市值,上星期已經升穿咗6000億美金,而臉書嘅股價就跌破咗20美元,累積輸咗IPO價一半有多。
蘋果呢個品牌,你會見到一街都係佢嘅產品,真係抵佢係世界上最有價值嘅公司。
不過,上週五去數碼通(315)4G簡介會,大家講到傳說中嘅iPhone 5,共識就係,新機出得太慢。我亦覺得,過去幾個月三星個勢咁強,原因係蘋果不進則退。
據說,iPhone 5乃係喬布斯生前兩大概念之一,即係話,蘋果下半年,食粥食飯,睇呢一鋪。
fb捉到鹿唔識脫角
蘋果另一驚天大計劃,就係TV。蘋果前前總裁Sculley之前睇死,蘋果一定打唔入呢個市場,因為微軟同Sony都試過失敗。不過,千祈唔好忘記,蘋果當年搞iPod同iTunes,都有人話唱片公司一定唔會就範,結果一地都係眼鏡碎。
事實上,蘋果對付版權持有人,係有一套功夫。如果Apple TV有突破,蘋果就一次過控制所有人、幾乎所有眼球嘅注意力,贏盡全世界。
講到眼球,其實臉書呢個平台,都搶咗好多眼球。但諗唔到點搵錢,可惜、可惜。
李兆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