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生仔與生叉燒(1)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305

巴黎:

CKM001君時常說,買入一隻好股,年年派好息,你就會錢生錢、仔生仔。
我告訴大家,無論任何投資說話,聽了之後,我們都要去證明它,如果不明白,或未到這個程度,就要去勤力學習,千萬不要隨便附會,我學習價值投資初期,就不斷想找方法證明價值投資法的不完美,亦是這個原因,自已對股票投資的知識才慢慢地增加,才發現Graham是如何對自已的提議嚴謹。

說回生仔,股神巴菲特每年都不派息,而過去數十年每年股本回報(ROE)都有20%,假設如下:

年         股東權益      股價市值                 年尾盈利
1           200億            400億                       40億
2           240億            380億                       48億
3           288億............200億                       58億  


年3第12月財富 ,因為並沒有收過任何現金息,所以= 股東權益
 =  288億+ 58億= 346億

你的股東權益年年都會上升,無論市況是否令你的股價上升或下跌。

有一些股票,例如思捷,年年股本回報(ROE)有50% , 並把盈利75%現金派發:

年       股東權益       股價市值         年尾盈利      現金派    餘下
1           200億            400億                100億        75       25億
2           225億            350億                113 億        85       28
3           253億............180億 .              127億         95       32

後者股東權益數字增長可能上不夠前者,但財富上,連同屋企已收到的現金就仍會高過前者:

年3第12月財富= 253億 + 32 + (3年現金息255) = 540億

因此買股票,若市值比股權益值(P/B)相同,股本回報(ROE)較大的那間就會較好,無論派不派息,都會一直生仔,仔又生仔。

股本回報(ROE)就像一個女人的屁股,越大就越好生養,不過點解同一個女人,有時會生個好仔,有時又會生了隻蛋或舊叉燒呢?CKM001君並沒有說,因此我來說。

我會在下回講解兩個人買同一隻的股票,20年後,為何一個的總財富會高過另一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1

生仔與生叉燒(2)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309

巴黎:

兩個人買同一隻的股票,20年後,為何一個的總財富會高過另一個呢?

巴黎以昨天的股神公司假設為例,假如公司有20%股本回報,每年都全派,並且讓股東可選股息或以股代息,而這間公司只有我和股神持有,開始二人分別各佔50%。

我和股神每年的不同選擇如下:

年       以股代息計價   市價     股神選              我選
1              @1               @1         股代息            現金
2              @5               @5.3      現金                股代息
3              @0.5            @0.48    股代息            現金

第 二年、第三年我的選擇都會是一般散戶的選擇,因為在牛市,股價上升,以之前計的市價作為以股代息值,往往出現折讓少少,現有股東都會認為換股價 $5 < 市價 $5.3是有著數。 反之在年三的熊市,之前的計算值因市況續跌,常出現溢價,以股代息價 $0.5>市價 $0.48,股東都會認為無著數而選現金。

現在看看股東真正的權益和財富變化:
           股東   股票     股票                 股神  (佔%)      我 (佔%)
年       權益   市值     市價    賺        增加財富          增加財富  
1       200億    200億   @1     40億    20億股(50%)        20億現金(50%)
2       220億    500億   @5.3  44億    24億現金(54.5%)   4億股    (45.5%)
3      224億.....100億 [email protected]   8億    8.6億股 (53.6%)   3.7億現金(46.4%)

現計一計第四年年頭的二人財富:

股神有100億股+20億股+8.6億股
=128.6億股另有現金24億,

而我就有104億股+23.7億現金,我倆現金差不多,但股票值卻相差兩成有多。

上述的第3年,巴黎有意把股權益回報下降至3.6%,這很邏輯,因為在熊市時,企業的盈利都會下跌,而牛市時,企業的盈利都會上升,巴黎並沒有變更年二的牛市回報率,否則結果更震撼,股神的現金和股數都會多於我。

長抱一隻好股是否王道,還須要閣下動動腦筋,所有媽媽都是好媽媽,生下的都是好仔,所有好股都應能令人賺大錢。但之後好仔如何變成一舊叉燒,好的公司如何令你蝕錢,並非你媽媽的或那公司的責任,而是閣下自已。

夫子形容他的弟子顏回時曾說:"回,舉一反三",Blog友不妨想象自已是顏回,在以後日子,以這篇文的計算,舉一反三,了解一些收購合并換股、發股、回購、發可轉換股債,看看那些是機會,那些是陷阱。

如果閣下仍堅持聽謠言、看技術圖表、並以為花時間做這類麻煩財務分析是多餘,我就送你一碟叉燒,並捉你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2

農村老人的死與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881

下灘自然村村民張吉壯(右)、高銀花在自家老屋前,他們有3個兒子,2個女兒,都在外地打工。 (新華社記者 王鵬/圖)

在老家有幾天隔著墻也聽能聽到鄰居家病危老人病痛的呻吟聲,安靜的夜晚只聽見他含混重複的聲音在訴說著什麽。幾天後,他去世,含混重複的聲音消失了,就像從來不曾存在過,夜晚恢複了安靜。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告訴你為何農村老人的死與生是如此的平靜而殘酷。

和中國大部分農村一樣,在我老家,留守在農村的很大一部分是不適於外出務工的老人。如果處理得當,這本應是實踐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理想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問題已經凸顯出來。

前段時間新聞報道了一個養老問題的極端案例:在外打工的兒子回家看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卻發現父親沒有要死的跡象,就問:“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隨後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案例雖然極端,卻反映了如今農村日益嚴重的老人贍養危機和代際沖突:老人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出現了子女虐待老人、不盡贍養義務,乃至老人自殺的情況。這些現象背後正是孝道的衰落。

有次回家看見家門口坐著兩位老人,行李放在門口,表情憤憤不平。我不認識他們,似乎也不是親戚,但母親還是請他們一起吃飯。席間他們感嘆:“哪有這樣的道理?真是時代變了,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兒子!”他們走後問母親才知道,因為與兒子兒媳的矛盾,他們被趕出了家門,來我家是想找我父親幫他們評理。父親不在,他們去鎮上找人了。

雖然這樣激烈的代際沖突例子並不多見,但這些顯露出來的例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這些家庭矛盾誰都不希望外人知道。家醜不可外揚,畢竟農村的熟人社會中,鄉鄰的輿論還是“可畏”的。

不過,如果看看老人的住房條件,其生活待遇情況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於農村經濟條件改善,一般家庭都新修了房子。然而,新房子中條件最好的主臥都是留給青壯年自己的。老人要麽繼續在老房子居住,要麽屈居於新房子中的次臥或條件更差的房間中。如果可能,很多老人寧願繼續住在老房子,以避免正面沖突。

但生活空間的分離並不能隔絕矛盾。簡單的生活瑣事、衛生習慣等都能夠觸發矛盾沖突升級,老人只能尋求外部力量介入調解,這時矛盾就公開化了。如果調解不成就只能對簿公堂了,而此舉大大降低了父母子女關系中的道德與感情成分,也使得家庭關系的人情和親情約束失效。法院雖然會判決子女應當盡贍養義務,但判決只能對金錢和物質進行規定,無法提供老人所需要的情感慰藉和生活幫助。所以即便勝訴,也避免不了老人失勢的局面。

2月5日,浙江省武義縣新宅鎮安鳳村的老人呼喚在外打拼的兒女回家過年。 (新華社 張建成/圖)

為了避免這些矛盾,很多老人則做了更理性的選擇——住養老院。這樣家庭養老負擔相對減輕,也能避免一些家庭矛盾,但同時也使得鎮養老院住房緊張。為了安置越來越多的老人,鎮養老院也擴建了一倍。

老人逐漸變成了家里的“累贅”,這的確是“時代變了”。在傳統農村,土地等生產資料和家庭財產都掌握在父親手中,即便在子女成年之後,父親仍然掌握著這項權力,這也即“父權”。然而這一代老人的青壯年時期恰恰處於農村集體經濟時代,主要生產資料歸公,他們年輕時的勞動並沒有積累下太多的私有財產。除了種田,他們也沒有其它謀生技能,但如今,對很多農村家庭而言,種田已經沒那麽重要了,打工成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連種田這一基本勞動能力都喪失後,老人也只能領到微薄的養老保險。經濟的弱勢必定造成地位的下降。例如,老人在子女結婚成家時並沒有能力給予太多物質上的幫助,這往往成為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口實。

隨著市場經濟席卷農村,曾經最高的道德標準——孝道靠邊站,漸有讓位給無情的市場邏輯的趨勢。農村社會主要的價值評判標準早已不是孝不孝順、老不老實,而是能不能賺到錢。當老人無法繼續為下一代提供物質幫助時,老人的價值就被榨取幹了,而一旦老人得病,情況就更糟了。

由於缺乏完善的醫療保險,如果老人得病,特別是重病時,家人有著很現實的考慮:醫治會花費大額醫藥費,而且單純的存續生命意義不大;放棄則雙方都得到了解脫,老人不必繼續承受身體的痛苦,也不會給家人造成經濟負擔。

在老家有幾天隔著墻也聽能聽到鄰居家病危老人病痛的呻吟聲,安靜的夜晚只聽見他含混重複的聲音在訴說著什麽。幾天後,他去世,含混重複的聲音消失了,就像從來不曾存在過,夜晚恢複了安靜。

農村老人的死與生都是這樣平靜而殘酷。

【後記】有一部電影的名叫《No Country for Old Men》。對農村老人而言,country作為國家提供的養老福利極為有限,country作為鄉村也不再是曾經那個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地方。農村老人生或死都避免不了這種悲情,寫的時候也無法擺脫這種厚重的無奈和悲哀。

請記住,我叫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南方周末每日網絡專稿。

要嚴肅,有知識;要八卦,有內幕。每天一篇,無需翻墻,盡享你想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我們只想,讓知道成為一種享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