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大要角纏戰 台灣能當什麼咖?


2013-03-25  TCW
 
 

 

三月十五日,三星電子股東會後,破天荒出現三位執行長,新增的兩位共同執行長,一位來自當紅的智慧型手機部門,另一位則是主管電視事業、曾任顯示事業研究部門主管的尹富根。

三星打破過去將執行長定於一尊的慣例,讓半導體、手機、電視事業三大主管聯手共管,這出乎外界意料之舉,宣告了把電視事業視為主要發展項目的決心。

事實上,早在這樁人事案的前三個月,三星集團的未來接班人、現任副會長李在鎔,於去年十二月中旬專程到位於日本大阪的夏普總公司,拜訪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及會長片山幹雄,商談入股夏普案。

商談結果,就是三星只花了約一○三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元)、入股夏普區區三%股權,就幾乎毀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奮鬥了一年的鴻夏戀棋局。這一連串動作,幾乎都衝著公開宣稱要在面板產業打敗三星的郭台銘而來。

就在三星人事案出爐的同時,高通(Qualcomm)入股夏普案竟也宣告延宕。原本預計投資九九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十一億元)取得夏普二.六四%股權的高通,繼去年底注資一半後,原定另一半資金於今年三月底到位,卻因夏普未能達成原始協議條件,而確定延期。這樁入股案的最後完成期限將在今年六月底到期,此變局更讓鴻夏戀後續發展益發撲朔迷離。

為了力挽狂瀾,郭台銘已暫停與夏普經營階層協商,轉而親征日本,尋求對夏普最有實質影響力的銀行團支持,包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瑞穗實業銀行、日本生命保險等夏普股東兼最大債權人。

夏普為何拉三星入股?擺明很多人追,不被鴻海吃死死

一位參與鴻海投資夏普決策過程的人士透露,鴻夏初戀時,郭台銘曾考慮與銀行團建立交情,卻被夏普技術性作梗。這次三星在鴻夏戀中殺出,迫使郭台銘祭出撒手騐,利用日本商社的反韓情節,找銀行團當靠山,已在一定程度威嚇夏普高層。

其實,當鴻海戀上夏普,就注定了這是場不平順的戀情。參與鴻夏戀人士回憶,當年老郭與夏普談判時,為了壯大聲勢,總是把蘋果抬出來當成靠山、對夏普施壓。夏普會長片山幹雄則以數次直飛美國面見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來暗示自己也能「上達天聽」。

只是,蘋果、鴻海都沒想到,夏普竟轉而拿三星當籌碼。

「說白了,一家快倒的公司,不拿三星的錢,蘋果不會理你。」大和證券亞洲高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慧明分析,當初鴻海與夏普談入股,「沒別人追」的夏普相對處於弱勢;如今夏普股東名單新納入高通、三星,擺明「很多人追」,就不怕被鴻海「吃得死死的」。

戀情演變至今,三星介入,破壞鴻夏戀,郭台銘仍不願放棄,因為他奔走這棋局背後,為的不僅是蘋果的未來布局,更是台灣供應鏈的生存機會。

目前蘋果與三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廝殺慘烈,占據最佳戰略地位的卻是三星。三星既有國際品牌,又有製造組裝實力,更掌握了零組件供應,攬盡三大優勢。相較下,蘋果雖貴為全球品牌龍頭之一,卻無製造產能,就連處理器、面板等關鍵零組件都得向三星採購。

鴻海為何急挽回夏普?搶當蘋果總護法,才能穩住供應鏈

「所以說,當蘋果想找人取代三星,以鴻海為首的台灣供應鏈,就是最重要的夥伴!」曾被選為台灣區最佳分析師之一的睿騰管理顧問總經理王安亞說。

郭台銘積極爭取當蘋果身邊的「總護法」,看準蘋果想擺脫對三星的依賴,需要有大型面板廠奧援。除了加速擴張鴻海集團版圖,郭台銘穿梭台日與夏普談婚事,也是為了確保蘋果能與三星正式「離婚」,讓蘋果不再依賴三星的面板。

對夏普而言,投向昔日勁敵三星的懷抱,也有不得不然的壓力。DisplaySearch韓國研究總監Yoonsung Chung分析,放眼全球,只有三星的面板下單量可與蘋果匹敵,若蘋果營運衰退,夏普勢必要拿下三星訂單,接受三星入股是合理的布局。

三星眼見鴻海聯手夏普把六十吋大電視賣得嚇嚇叫,趕忙回防過去忽視的六十吋電視市場,出資夏普,就是希望卡位最有成本優勢的夏普十代面板廠,以站穩電視一哥地位。

三星看上夏普的什麼?卡住蘋果iTV,垂涎電視市場

三星這一出招,又回頭波及蘋果將推出的iTV智慧電視。蘋果遲遲不推出iTV的原因之一,是擔憂切入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將拖累公司引以為傲的高毛利。原以為郭台銘為蘋果固守夏普十代線產能,可解決毛利疑慮,如今卻橫生變數。

同時,外界盛傳,三星入股夏普也是為了取得夏普所掌握的新世代IGZO(金屬氧化物)面板技術,而這正是傳說中iTV將採用的技術。iTV何時能推出,現在已經沒有分析師敢掛保證。

夏普、鴻海合作案發展至今,等於是蘋果、三星大戰下的棋子,鴻夏戀的撲朔迷離,正是蘋果與三星雙方既競爭又合作的寫照。這樁撲朔迷離的四角戀,不只關係著三星、蘋果誰能勝出,關係著鴻海集團的布局,更關係著台灣產業供應鏈的未來。

「台灣沒有後路,一定要盡全力幫蘋果打贏對三星的戰役。」王安亞說,三星與蘋果是全球兩大採購商,若兩家訂單都沒吃到,市場就少了大半。然而,比起夏普能左擁右抱,台灣並沒有擁抱韓商的條件。

在全球主要消費性電子品牌商中,三星不但外包製造比率低,自有零組件比率高,合作廠商吃到的訂單有限,加上三星以掌握關鍵技術為理念,也讓吃三星訂單的台灣業者總是充滿危機感,擔心技術被偷,「所以,一定得向蘋果靠攏!」

陳慧明也認為,台灣一定要跟美國走。他分析台灣業者與歐美品牌商已有二、三十年以上合作經驗,只要台灣產業鏈技術加快腳步追上三星,蘋果勝算就能大增。畢竟比起三星,蘋果在主要市場美國,仍具有強大地主優勢。

據今年初蘋果公布的二百多家全球供應鏈名單,其中四十多家台廠,合計占台股總市值超過十分之一,若再加上準供應商台積電也占總市值達一成,以台股上市櫃公司市值約二十四兆元換算,蘋果、三星未來怎麼發展,至少牽動五兆元以上台股市值!

因此鴻夏戀這一仗,不僅郭台銘,台灣供應鏈也有著輸不得的壓力。「問題是,幫忙打架時,台灣角色到底是站在邊緣的小兵,還是跟在老大身邊領軍出手的主要戰將?」陳慧明說,這才是台灣供應鏈未來能否繼續茁壯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53

動嘴巴就能當智慧型手機 Google眼鏡掀起3C科技大革命

2013-04-08  TWM
 
 

 

手機產業競爭進入白熱化,但不論蘋果、三星或宏達電的新手機,已無法讓消費者有「哇!」的感覺。Google眼鏡的誕生,只要透過聲控就能完成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也宣告穿戴式電子產品正式登場。

撰文‧林宏文

今年一月二十三日傍晚,紐約地鐵出現一位穿黑夾克、戴毛帽、提著黃色塑膠袋、滿臉鬍子的大叔,臉上還戴著一副特別的眼鏡,神色輕鬆地閒逛。一位乘客認出他來,立即拍下照片放到Twitter(推特)上,並寫著:「我與這位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在往市中心的三號線地鐵上不期而遇,我們簡短地聊了一下,他是個好人(nice guy)!」原來,這位大叔就是谷歌(Google)兩位創辦人之一的布林(Sergey Brin)。他與另一位創辦人、現任的谷歌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於一九九八年寫下了谷歌震撼世人的傳奇故事,兩人更躋身當今世界排行第二十及二十一名的富豪。

布林戴的這副眼鏡,就是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谷歌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喜歡挑戰新鮮創意的布林,正是谷歌內部開發最具成長潛力產品Google X實驗室的負責人,這個實驗室專注在概念性的研究,例如谷歌眼鏡、自動駕駛汽車等。

功能炫 聲控即可錄影像谷歌眼鏡計畫其實幾年前就已展開,去年則開始對外密集曝光,布林在去年七月的Google I/O大會中,以高空跳傘影片直播的形式正式發布;今年初的CES展(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及TED(科技、娛樂與設計大會)等多次演講中,也都談過谷歌為何要發展這項產品。

這款智慧型眼鏡的功能確實令人驚豔,包括只要透過聲控,就能完成一般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不管照相、錄影甚至導航,統統難不倒它;動動嘴巴,眼睛看到的影像就立刻記錄下來。

此外,在谷歌眼鏡右上方的小型鏡片,能顯示所有的互動介面。鏡架右方裝有前置攝影機,眼鏡將數據發送到雲端後,分享使用者所在位置,就能立即導航,並提供當地氣象等資訊。谷歌眼鏡也有即時翻譯功能,出國旅遊不必擔心語言不通。

一項最具特色的功能,就是所謂的「雷射虛擬鍵盤」;這個鍵盤可以投射在使用者的手上,直接靠著手勢操作與觸碰,就可以完成各種動作。這樣的設計,讓這副眼鏡幾乎擁有像手機的功能,而且因為直接戴在臉上,使用起來更方便。

一位網友說,「谷歌眼鏡是每個小男孩的夢幻玩具,就像『七龍珠』裡的戰鬥力偵測器,可以探知對手戰鬥力及所在地,宛如一戴上後,馬上變成超級賽亞人或那美克星人。」題材夯 供應鏈股價發酵谷歌眼鏡的誕生,對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的智慧手機產業來說,更具重大意義。因為不論蘋果、三星或宏達電,近來推出的許多新產品,儘管標榜擁有許多新功能,但創新的步伐似乎都已受限,很難讓人有「哇!」的驚豔,無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如今谷歌眼鏡的出現,把創新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目前,谷歌並未明確說明這項產品要何時推出,但一般預料,很可能將在今年五月十五日舉行的Google I/O網路開發商年會中,發表與鴻海合作生產的探索者版本眼鏡(Glass Explorer Edition)。

而這項革命性產品的推出,也在資本市場逐漸發酵。去年以來,蘋果與谷歌的股價一下一上,正好形成上下交叉,似乎就在反映谷歌的創新動能勝過蘋果。儘管谷歌眼鏡初期對業績貢獻並不多,但在谷歌持續引領創新方向,未來股價肯定不寂寞,難怪目前已有分析師預測,谷歌股價有機會突破一千美元。

谷歌眼鏡概念股的另一震撼,就是三月五日傳出奇景光電將是谷歌眼鏡中,微投影顯示器IC的獨家供應商。在美國掛牌的奇景光電,當天股價最高大漲四成,股價創下五年來新高。

其實,奇景雖然是僅次於聯詠的全球驅動IC二哥,但很早就發展多元顯示技術,旗下公司立景耕耘LCOS(矽基液晶)微投影技術多年;由於LCOS微投影的產品並未成功地應用在手機及可攜式微投影機,因此多年來一直沒有具體成績,也讓奇景的股價沉寂一段時間。

不過,奇景一直沒有放棄LCOS微投影技術,今年二月初奇景光電的線上法說會中,執行長吳炳昌對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曾做過簡單說明。他表示,奇景與數家「頂級客戶」共同研發的頭戴式顯示器,將於二○一三年邁入初期量產的出貨階段。這個說法,應該相當接近谷歌眼鏡的推出時間,雖然奇景沒有證實,但打入谷歌眼鏡供應鏈應該是相當明確。

此外,鴻海也是傳聞中谷歌眼鏡的組裝廠,而且這項產品將以在美國生產為主,不過由於初期數量並不多,對鴻海業績貢獻應該很有限。

外資巴克萊亞太區半導體產業首席分析師陸行之預估,谷歌眼鏡問世第一年,出貨量約五千萬至六千萬副,對台系供應鏈的營運貢獻約二%上下。倘若日後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年銷量一億至二億副或以上,對供應鏈的貢獻才會轉趨明顯。

谷歌眼鏡即將面世,不僅滿足重度3C產品迷的好奇心,同時也挹注資本市場新的題材。谷歌眼鏡擁有令人驚訝的功能,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也宣告穿戴式電子產品正式登場。對於世界的改變,谷歌又將再一次寫下新頁。

蓄勢待發!

—— Google眼鏡台灣供應鏈概念股

公司 產品項目

鴻 海 組裝

奇景光電 微投影顯示器IC 頎 邦 奇景半導體封測博 通 WiFi晶片

台積電 博通晶圓代工

日月光、矽品 博通半導體封測

資料來源: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04

動嘴巴就能當智慧型手機 Google眼鏡掀起3C科技大革命

2013-04-08  TWM
 
 

 

手機產業競爭進入白熱化,但不論蘋果、三星或宏達電的新手機,已無法讓消費者有「哇!」的感覺。Google眼鏡的誕生,只要透過聲控就能完成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也宣告穿戴式電子產品正式登場。

撰文‧林宏文

今年一月二十三日傍晚,紐約地鐵出現一位穿黑夾克、戴毛帽、提著黃色塑膠袋、滿臉鬍子的大叔,臉上還戴著一副特別的眼鏡,神色輕鬆地閒逛。一位乘客認出他來,立即拍下照片放到Twitter(推特)上,並寫著:「我與這位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在往市中心的三號線地鐵上不期而遇,我們簡短地聊了一下,他是個好人(nice guy)!」原來,這位大叔就是谷歌(Google)兩位創辦人之一的布林(Sergey Brin)。他與另一位創辦人、現任的谷歌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於一九九八年寫下了谷歌震撼世人的傳奇故事,兩人更躋身當今世界排行第二十及二十一名的富豪。

布林戴的這副眼鏡,就是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谷歌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喜歡挑戰新鮮創意的布林,正是谷歌內部開發最具成長潛力產品Google X實驗室的負責人,這個實驗室專注在概念性的研究,例如谷歌眼鏡、自動駕駛汽車等。

功能炫 聲控即可錄影像谷歌眼鏡計畫其實幾年前就已展開,去年則開始對外密集曝光,布林在去年七月的Google I/O大會中,以高空跳傘影片直播的形式正式發布;今年初的CES展(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及TED(科技、娛樂與設計大會)等多次演講中,也都談過谷歌為何要發展這項產品。

這款智慧型眼鏡的功能確實令人驚豔,包括只要透過聲控,就能完成一般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不管照相、錄影甚至導航,統統難不倒它;動動嘴巴,眼睛看到的影像就立刻記錄下來。

此外,在谷歌眼鏡右上方的小型鏡片,能顯示所有的互動介面。鏡架右方裝有前置攝影機,眼鏡將數據發送到雲端後,分享使用者所在位置,就能立即導航,並提供當地氣象等資訊。谷歌眼鏡也有即時翻譯功能,出國旅遊不必擔心語言不通。

一項最具特色的功能,就是所謂的「雷射虛擬鍵盤」;這個鍵盤可以投射在使用者的手上,直接靠著手勢操作與觸碰,就可以完成各種動作。這樣的設計,讓這副眼鏡幾乎擁有像手機的功能,而且因為直接戴在臉上,使用起來更方便。

一位網友說,「谷歌眼鏡是每個小男孩的夢幻玩具,就像『七龍珠』裡的戰鬥力偵測器,可以探知對手戰鬥力及所在地,宛如一戴上後,馬上變成超級賽亞人或那美克星人。」題材夯 供應鏈股價發酵谷歌眼鏡的誕生,對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的智慧手機產業來說,更具重大意義。因為不論蘋果、三星或宏達電,近來推出的許多新產品,儘管標榜擁有許多新功能,但創新的步伐似乎都已受限,很難讓人有「哇!」的驚豔,無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如今谷歌眼鏡的出現,把創新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目前,谷歌並未明確說明這項產品要何時推出,但一般預料,很可能將在今年五月十五日舉行的Google I/O網路開發商年會中,發表與鴻海合作生產的探索者版本眼鏡(Glass Explorer Edition)。

而這項革命性產品的推出,也在資本市場逐漸發酵。去年以來,蘋果與谷歌的股價一下一上,正好形成上下交叉,似乎就在反映谷歌的創新動能勝過蘋果。儘管谷歌眼鏡初期對業績貢獻並不多,但在谷歌持續引領創新方向,未來股價肯定不寂寞,難怪目前已有分析師預測,谷歌股價有機會突破一千美元。

谷歌眼鏡概念股的另一震撼,就是三月五日傳出奇景光電將是谷歌眼鏡中,微投影顯示器IC的獨家供應商。在美國掛牌的奇景光電,當天股價最高大漲四成,股價創下五年來新高。

其實,奇景雖然是僅次於聯詠的全球驅動IC二哥,但很早就發展多元顯示技術,旗下公司立景耕耘LCOS(矽基液晶)微投影技術多年;由於LCOS微投影的產品並未成功地應用在手機及可攜式微投影機,因此多年來一直沒有具體成績,也讓奇景的股價沉寂一段時間。

不過,奇景一直沒有放棄LCOS微投影技術,今年二月初奇景光電的線上法說會中,執行長吳炳昌對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曾做過簡單說明。他表示,奇景與數家「頂級客戶」共同研發的頭戴式顯示器,將於二○一三年邁入初期量產的出貨階段。這個說法,應該相當接近谷歌眼鏡的推出時間,雖然奇景沒有證實,但打入谷歌眼鏡供應鏈應該是相當明確。

此外,鴻海也是傳聞中谷歌眼鏡的組裝廠,而且這項產品將以在美國生產為主,不過由於初期數量並不多,對鴻海業績貢獻應該很有限。

外資巴克萊亞太區半導體產業首席分析師陸行之預估,谷歌眼鏡問世第一年,出貨量約五千萬至六千萬副,對台系供應鏈的營運貢獻約二%上下。倘若日後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年銷量一億至二億副或以上,對供應鏈的貢獻才會轉趨明顯。

谷歌眼鏡即將面世,不僅滿足重度3C產品迷的好奇心,同時也挹注資本市場新的題材。谷歌眼鏡擁有令人驚訝的功能,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也宣告穿戴式電子產品正式登場。對於世界的改變,谷歌又將再一次寫下新頁。

蓄勢待發!

—— Google眼鏡台灣供應鏈概念股

公司 產品項目

鴻 海 組裝

奇景光電 微投影顯示器IC 頎 邦 奇景半導體封測博 通 WiFi晶片

台積電 博通晶圓代工

日月光、矽品 博通半導體封測

資料來源: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05

能當大佬「紅顏」和接班人的女CEO都有什麼特點?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587.html

4月18日晚,巨人公司宣佈劉偉接替史玉柱任CEO,這個結果並不令人驚訝,史玉柱常年身邊一左一右,劉偉、程晨,既是傳說中的紅顏,又是得力助手。史在接班人問題上的心跡,在去年就已經表露:「在《征途2》成功後,將公司徹底交給以劉偉為核心的公司。」早在2008年開始開始,史玉柱就不再管理日常工作,而巨人的大管家就成了劉偉。

除了老史,考慮讓「紅顏」接班的企業家比比皆是,比如曹國偉的杜紅,華為的孫亞芳,馬云的彭蕾等。如果我們簡單盤點一下會發現,這些大佬的女接班人都很有特點:

A、 忠誠,不論創始人是春風得意還是落入低谷,她們始終不離不棄。

B、 幹練,執行力超強。

C、 會賣(善銷售),能為老闆打下一片「江山」。

D、 會管,能幫「大開大合」的大佬老闆建立公司系統的管理體系和規則,在人力資源上有建樹。

 

史玉柱的劉偉——老史前妻都走了,她還跟著


史玉柱的人生史上應該有兩痛,一是不忠,二是腐敗。

老史曾有一個非常不給力的前妻,老史在出來創業之前,在安徽統計局工作,前妻對他砸了鐵飯碗跑去創業的行為非常不理解,受不了創業帶來的寂寞和痛苦,就選擇了離婚。巨人大廈為什麼失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腐敗,當時巨人內部缺乏嚴格的監管機制,大部分管理層是一群不善管理的技術人員,滋生了很多腐敗現象,把巨人的資產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而劉偉是跟隨老史最長時間、經受挑戰最多、承擔責任最大的「女二號」。史玉柱二次創業時劉偉作為「四個火槍手」之一,長時間沒領一分錢、不離不棄追隨左右,還找自己的父母借錢幫助史玉柱度過難關。任命劉偉是看中了她的忠誠。另外,文秘出身的劉偉沒犯過錯,劉偉做上海健特副總,「她分管那一塊,她花錢就是比別人少很多。」史玉柱表示,「她跟了我12年了,沒在經濟上犯過一回錯,我自然非常相信她。」

史玉柱的暴躁性格眾人皆知,劉偉的穩重與理性剛好可以互補。史說劉:「比較穩重,腳踏實地」,「我衝動的時候,她就會把我往後拉。」劉偉開玩笑說自己和史玉柱意見不能一致,自己是典型的A型血,天生要遵守規則,不遵守就難受,可史玉柱是天生要打破規則的人,他倆正好互補。

 

任正非的孫亞芳——反對任正非兒子接班?


孫亞芳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到華為工作之前在國家安全部搞通信工作,1992年進入華為,1998年任華為公司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至今。

孫亞芳現年52歲左右,任正非68歲。雖然年紀相差較大,但孫亞芳被稱為是心靈上最接近任正非的女人。孫亞芳被公司內外賦予「華為女皇」、「至尊紅顏」、華為的「國務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稱謂。多年來,孫亞芳對華為的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體系建立居功至偉,任正非就曾說,孫亞芳的最大功績是建立了華為的市場營銷體系。

早在孫亞芳還在國家機關任職時,孫亞芳對華為就曾有巨大幫助。當時華為在資金上面臨很大困難,由於看好華為,孫亞芳動用自己的關係,幫助華為貸款,因此她被認為在華為最危急的時候「挽救過華為」,可謂對任正非有知遇之恩。孫亞芳與任正非共事16年,對於二人長期默契的合作,業界一直有「左非右芳」之美譽。孫亞芳擔任華為董事長已長達12年之久,曾被外界視為任正非最有力的接班人。

但,任正非想讓兒子接班的意願,在《華為往事》一書中已有所披露,書中寫道:任總再偉大,也逃脫不了中國傳統的「父業子承」的觀念。在他的心中,他一手創建的華為帝國的最理想的繼承人就是他的兒子任平。

2010年,據傳一次華為例行的經營高管團隊(EMT)會議上,任正非提出要將其子任平引入EMT成為董事,但是遭到董事長孫亞芳等高管的強烈抗議,孫亞芳率其餘高管代表投出了反對票。由此引發了會上諸位高管與任正非的正面衝突。任正非態度強硬,力挺任平。事後,反對派基本上被休假或離職。華為對此傳聞已經闢謠。

 

馬云的彭蕾——跟前淘寶網總裁孫彤宇離婚後又復婚

被譽為和老闆長得最像的女下屬,彭蕾,1994年杭州商學院企業管理系畢業,歷任阿里巴巴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市場部副總裁和服務部副總裁。

2013年,馬云宣佈辭任CEO後,緊接著,一篇署名林軍的文章——《我賭阿里巴巴新CEO是彭蕾》廣為傳播。作者給出他賭是彭蕾的理由是:「馬云之前選擇的二號人物,都是有性格有自己的職業強人,很難與馬云同進退,時間長了還會鬧出各種各樣的小摩擦。而每個毛派企業家都需要足夠的權威,這是毛派企業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既然這樣,馬云和其他毛派企業家都會形成這樣的一個共識,咱找個聽話又有執行力的女性高管做自己的二號人物唄。更重要的是,每個毛派企業家都有個她,孫亞芳之於任正非、馬雪征之於柳傳志、劉偉之於史玉柱。馬云的她是彭蕾。」

另一個傳說稱,彭蕾對馬云有著鐵一般的忠誠,原文如下「彭蕾就是前任淘寶網總裁孫彤宇的前妻,也就是那位知道自己丈夫被密謀拿下也堅持到最後一夜才告知的奇女子。一個可以瞞住丈夫而忠誠於馬云的人,忠誠度無疑是經受得了考驗的。 」

儘管後來,繼任CEO定位大堂經理陸兆禧,但是這只是表象。在阿里系內部都知道,陸兆禧和彭蕾的地位仍是保持平行的,馬云並沒有落實唯一的接班人。阿里系內部的說法是「雙CEO」。如果非要量化解釋的話,那就是陸兆禧執掌了三分之一的阿里,而彭蕾也執掌了三分之一。

關於長相,彭蕾有流傳很廣的一段話:長相這事吧,美也好,丑也罷,說到底就一句話,我長什麼關你屁事。

 

曹國偉的杜紅——新浪鐵娘子

2012年年底,業內盛傳杜紅將接任曹國偉新浪CEO之職,隨後,曹國偉發表公開信,表明這是傳言不是真的。但2013年新浪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浪拆為門戶板塊與微博板塊,門戶板塊由原來負責銷售的杜紅負責,微博板塊由曹國偉負責,王高飛任總經理。今年由於許良傑的加入,新浪高層又有了矚目的變化,杜紅和許良傑被任命為聯席總裁。

在新浪內部,杜紅有著鐵娘子的稱號,很早就到單位,很晚才走,言出必行。杜紅1999年11月加入新浪,在業務拓展部任職至2004年4月。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杜紅女士任新浪與雅虎的合資公司一拍網副總經理。2005年1月杜紅重新加入新浪歷任新浪銷售策略總經理、銷售部總經理、銷售副總裁、銷售和市場資深副總裁。杜紅為新浪的廣告營銷立下了汗馬功勞,而能在新浪呆13年的杜紅,其忠誠度自不待言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74

敢放權!清潔員也能當總監


2013-05-20  TCW  
 

 

維京集團二百一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三百億元)的年營收、創辦過四百家企業,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常對外形容維京集團「是由小公司組成的大品牌。」

小,卻能痛擊巨人。維京航空(Virgin Atlantic)租用一架飛機,最後成為與英國航空(簡稱英航)抗衡的第二大航空公司,維京通訊(Virgin Mobile)成立第六年就拿下英國八%市占率,變英國第五大營運商。

維京集團本身就是輕薄短小,管轄過四百間公司,但員工人數卻僅有五萬人。

小,讓維京的決策很迅速,布蘭森由唱片業進入航空業僅花一週的時間決定。至今,維京投資公司,由四人組成的董事決定,集團總部沒有正式的董事,一年可以決定三十四件案子。

維京航空員工約九千人,而英國航空則有四萬多人,雖然飛的航線比英航少,但屢屢領先同業推出創新服務。

例如,首先提供娛樂視聽服務、在機場設立休息室;而切入行動電話市場時,也是第一個推出用戶講越多、送更多通話數的電信商。

奉行「小而美」組織,來自布蘭森經營維京唱片的成功經歷。維京唱片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但每當公司成長到一百人,布蘭森便會找副總經理、副行銷長、副銷售經理,分割另一個公司,獨立經營。

布蘭森認為,分割公司後,員工可負責自己計畫,不受內部繁文縟節拘束、自由發揮創意。布蘭森曾說,「當我分割公司時,告訴企畫副理,你是新公司的總經理,他們不需要多做什麼,卻有更大的熱情。」直到賣掉維京唱片之時,旗下約有五十間唱片公司,沒有一家員工超過六十人。

《管理大未來》作者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認為,如果將人的能力依照貢獻度排名,熱情貢獻度是三五%,聰明才智僅有一五%。企業做創新,最難的挑戰就是打造樂於為公司奉獻能力的員工。

維京是藉由切入不同利基市場成長,反應速度要快於大企業,小組織是條件之一。政大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于卓民認為,小組織優勢就是靈活度、階級少,創意比較容易產生,遇到風險時也比較容易存活。

給舞台,當員工跳板升遷不看年資,按摩師變飯店經理

即便跨入到不允許低於百人小組織的航空、電信公司,但是布蘭森還是積極保留小而美的精神,打造家庭氛圍,讓員工願意奉獻能力。

第一個做法,讓人才有舞台。員工想創業,當他的跳板,是布蘭森奉行的準則。

維京航空最成功的海外投資、維京澳洲航空(Virgin Austrailia)第一任總經理高佛瑞(Brett Godfrey),是原本他旗下轉投資公司維京特快的財務長,提了在澳洲成立廉價航空構想被倫敦的團隊否決了,但是布蘭森拿到計畫書後,問了五個問題,立即拿出澳幣一千萬元存到他戶頭投資。

只要有好點子,內舉也不避親。維京唱片時期,幫他挖掘百萬暢銷歌手-喬治男孩、菲爾.柯林斯的音樂採購主管,是布蘭森的南非遠親,讓一九八二年維京唱片的營收成長到九千八百萬英鎊,幾乎是前一年的兩倍。

跨入新產業,他放棄購併,總是重新設立新公司,維京通訊、維京可樂到維京電台,都是獨立運作,直接跟總部報告。

小組織,讓布蘭森可留下最重要的人才。

維京旗下的投資公司,幹部優先從內部升遷,取決標準不是年資、學歷,而是在於其關心人們與激勵人心的程度。維京唱片部門總監,過去是錄音室的清潔人員,維京摩洛哥的飯店經理,以前是維京航空的按摩師。

維京通訊是美國成長最快的電信公司,而且無論維京航空或電信公司皆屢屢贏得最佳服務獎。

你認為,他是用薪水讓員工賣命嗎?不!

維京澳洲航空員工的年薪四萬美元,工時七百小時,但是對手澳洲航空(Qantas)員工年薪六萬六千四百美元,工時是六百六十小時。

並非布蘭森的員工甘心做廉價勞工,而是他打造了一個令人願意付出的氛圍。

給權力,讓員工負責少管一點,賦予更多自由有助創新

維京給予第一線服務人員較同業更多的權力,維京航空的客服可以給不滿客戶下次升等的優惠,布蘭森篤信服務手冊不能涵蓋一切,只能招聘適用的人,並讓他們見機行事。

與主流管理希望藉由監督控制風險不同,在維京卻奉行「少管一點,讓員工付出更多」的邏輯。

曾任維京通訊品牌行銷經理麥里森(Andy Millinson)指出「給予員工適當的工具和權力做好工作,我們不會時時緊盯員工的背後,看他有沒有出錯。」

有人挑戰,萬一超過授權、對客戶太好怎麼辦?布蘭森卻認為,「我不認為給不滿的客人多點好處有何不對,如果一、兩個人做錯,表示以後我們可以改進得更好,」除非員工犯的錯會危及品牌,否則布蘭森很少開除人。

過去也是獨立唱片魔岩出身、中子集團執行長張培仁指出,現代企業熟悉的規模化依賴於管理系統,假設行業的本質是希望大膽創新,就需要賦予人更大自由。

讓員工樂於工作、負起責任,維京集團的分利制度透露秘訣,新員工也能成為股東,以維京通訊為例,給予每位新員工七百五十英鎊的股票,並且只要符合標準就可以有股票選擇權,而不是像一般公司僅給公司最高階的二十個人股票選擇權。當時維京通訊公關經理戴伊(Steven Day)向媒體表示「這是給員工的小小禮物,感謝他們。」維京澳洲航空成立時也如法炮製。

這讓員工覺得是為自己工作,而非為某個管理經理的升遷努力。于卓民認為,這是在藉由內部創業,保留小企業才有的創業家精神,台灣做最好的是王品集團,這可以讓人才免於流失,又能幫助企業成長。

利豐集團也是「小公司大規模」的概念,市場越客製化和碎裂化時,只有藉著小組織,不斷重組出客戶需要的產品。

商學院也開始重視小組織的優勢,管理學者哈默爾指出大企業的兩難,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深知主動性、創造力和熱情的價值,但是公司付錢就是請他們監督,管理工具迫使人服從和勤奮,但無法使人們變得有創意和投入。

由許多規模小的公司,最後集結成大企業,是現代企業最嚮往的一種模式,于卓民指出,包含像是Google給予工程師兩成的時間,思考工作以外的事情,都是希望在大企業下獲得小組織的優勢。

布蘭森從唱片業學到的小組織彈性,證明了「大」不是最好,「小而美」也是一種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72

【創業者說】挖財創始人全云峰:屌絲也能當「財主」!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866.html

在顛覆了多個傳統行業之後,互聯網果斷把觸角伸向了金融和理財。為咩?全中國有13億人,一個人一塊錢就是13億。雖然說作為勞動力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存在,但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不斷增長的人均財富確實給金融理財提供了非常大的市場機遇和空間。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以及日常生活中煩人的投資顧問的電話就足以說明這個市場足夠有吸引力。說起理財,黑馬哥表示壓力很大,從來都是覺得這倆字跟自個兒沒多大關係,直到一個理財應用出現在朋友圈。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一年之內連續獲得IDG資本和鼎暉資本的投資,挖財的信心簡直爆棚。

「挖財的誕生很偶然。這個產品的最初想法,來自我自己的實際生活需要。2009年,我還是一名程序員,在和女朋友(現在已是孩子媽)談戀愛時,2人偶爾會因為錢花哪兒去了而拌嘴。所以我們想到了記賬。彼時雖然有筆和紙的傳統記賬方式,但不便彙總;雖然有電腦上的記賬工具,但不便攜帶。於是我想到開發一個可以在手機上使用的記賬應用,於是,挖財就這樣誕生了。」

看來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屬,屌絲也可以談理財,當財主。

「無論是發生消費時還是發生收入時,你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手機進行個人財務管理,這種大眾化、碎片式的產品使用才真正體現了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競爭產品,全云峰說:「挖財是國內最早的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個人記賬理財應用的提供者,從最初的記賬工具,到如今的理財平台,挖財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如今,「挖財」已有5000萬國內外華人用戶。無論是過去實現的70多項業內首創功能,還是今年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探索,挖財的財寶們始終希望能幫助更多老百姓管好錢、理好財。團隊在技術創新上有相當多的優勢。之前有做過一個不完全統計,挖財在業內有60多項首創功能,其中近半數被後來者模仿和抄襲。除了創新的團隊,挖財現有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挖財記賬理財」、「挖財信用卡管家」、「挖財論壇」,都是挖財的核心優勢。此外,挖財的用戶也是我們的財富,我們稱用戶為「財主」。 一些「財主」從2009年一直陪伴挖財走到現在,讓我們非常感動。」

對於創業這件事兒,全云峰也是感慨良多。

「創業是一場未知的登山,很多因素決定你是否能最後到達峰頂。團隊的融合,方向的確定,外界的誘惑,資本的支持,市場的風向,都是創業者可能面對的問題。挖財在創業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比如確定持續的發展方向,比如抵禦外界的誘惑等。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不忘初心,那就是始終堅持從幫助老百姓管好錢入手,堅持為用戶的個人財務管理服務。」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個人一直認為,人們的健康、時間、財富這三項管理,都可以通過移動應用得到較大的改善。就目前情況來看,除了遊戲類應用在「野蠻管理」人們的時間、社交類應用在「過度消耗」人們的時間外,健康管理、財富管理類的應用,都還處於發展初期。互聯網金融今年為何大熱?拋開企業服務這一塊,個人服務這一塊,很大原因就是個人財富管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互聯網理財正成為一種新的理財方式。對「挖財」來說,如何快速地發展互聯網理財服務,更好地貼近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理財需求,是我們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對於互聯網金融為創業者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會和空間這種觀點,黑馬哥非常贊同,但是,創業者要搞清楚一點,互聯網產品除了累積用戶量,最大的挑戰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單純的記賬不會產生交易和購買,挖財也不能靠融資來生存,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37

全球經濟仍靠“拼媽” 央行還能當多久“救世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52

過去兩周內,全球三大主要央行因出手刺激經濟而再一次站到全球市場的聚光燈下。盡管市場為此歡呼雀躍,但令人擔憂的是,危機歷時7年多後,事到如今全球經濟複蘇依然脆弱,仍在“拼媽”——不得不靠“央媽”出手相救,決策者們卻還未找到解決經濟複蘇難題的正確答案。

周五,中國人民銀行意外宣布降息,這是自2012年來的首次降息,此前其他經濟刺激政策均收效甚微。同一天,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也表示,歐央行準備好采取新措施來刺激通脹,歐元區目前的通脹已接近零,通縮風險加劇,這是德拉吉目前為止最強有力的信號,暗示可能將會踏上歐元區全面QE之路。而上周,日本央行剛剛在經濟重陷衰退後,宣布進一步增加購債規模。

上述這些貨幣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都是危機後美聯儲行動的縮影。然而,當中國、歐元區和日本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美聯儲自己卻開始“回頭是岸”。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好轉,上個月美聯儲剛剛結束了六年之久的量化寬松計劃,而且已經開始討論何時開始上調短期利率。

上述行動也意味著,在那些經濟複蘇並不理想的國家,決策者們正竭盡所能地試圖刺激經濟,尤其是當全球需求疲軟拖累通脹下降。

德拉吉周五表示:“我們無法自滿——我們不得不非常小心,不讓低通脹侵蝕經濟,讓經濟狀況和通脹前景進一步惡化。”歐元區上個月的年化通脹率僅為0.4%,遠低於歐央行2%的目標水平,是經濟增長疲軟的顯著信號。

全球多個主要央行仍然在貨幣寬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卻不無風險:包括醞釀資產泡沫,通脹隱患,以及忽視各經濟體一直以來都想要糾正的結構性問題。

這些也曾是美聯儲“糾結”的問題,因為正是美聯儲最先發起了低利率和“QE大實驗”。2008年12月,美聯儲降息至零利率,並承諾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維持在這一利率水平。這還不夠,之後美聯儲推出了好幾輪購債計劃,旨在降低長期利率並讓投資者更大膽地購買高風險資產,並鼓勵借貸、投資和消費。

但美聯儲的政策並沒有導致很多批評人士所擔憂的惡性通脹或資產泡沫。事實上,美國經濟現在複蘇得比歐洲或日本都要好得多,這意味著,這些貨幣措施的確幫助刺激了增長,盡管經濟學家們對這種“幫助”的程度仍然眾口不一。

美國和英國用了QE,但歐元區沒有碰QE。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可以後悔的話,那麽唯一遺憾的是,QE沒有來得更早。

但也有觀察人士對此持強烈質疑態度,尤其是現在的情況下,寬松貨幣政策是否還能奏效?

《金融之王》一書的作者利雅卡特•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認為,“央行已經盡全力了”。他表示,日本目前正面臨高度低效率的國內經濟,而歐洲經濟的問題則是內部分化和脆弱的銀行系統。就算對這些經濟體註入廉價信貸,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他們的問題不同,但卻想複制美國的做法。”艾哈邁德說:“這個世界太依賴央行了。”

美聯儲官員仍然很不情願地看到,事到如今央行仍然是美國經濟複蘇的依賴對象,而執政政府和國會卻在財政政策上僵持不下,拖累短期經濟的同時,對長期財政赤字問題無所作為。

發達經濟體的增長放緩,短期利率已經降至零利率水平,因此央行不得不走向“非常規貨幣政策”。中國卻是另一個故事。中國的利率水平要比發達國家高得多,讓中國央行在認為有必要刺激借貸和消費時,仍有更多余地去降息。

直到周五,中國央行都頂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不降息。因為一些央行官員擔憂,一旦打開了信貸水龍頭,中國的債務問題會進一步惡化,讓經濟面臨更大風險。因此央行選擇了定向寬松的方式,將信貸傳送到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部門,包括中小企業、紅葉、政府融資的低收入保障房項目等。

上個月,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即便經濟增長放緩,中國也不需要采取廣泛刺激計劃,大規模刺激只會導致信貸流向已經產能過剩的行業,例如鋼鐵和房地產。

但周五央行還是在一片驚呼中降息了。馬駿表示,雖然經濟增長速度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也在取得積極進展,沒有必要采取強刺激。適當下調利率,尤其是貸款利率,有利於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24

獨家直擊軟銀學院 你也能當孫正義接班人

2015-03-02  TCW
 
 

 

你,也可以是孫正義的接班人。

「我要打造孫正義2.0。」二○一○年七月,孫正義在軟銀學院(SoftBank Academia)開幕式時發下英雄帖,要花十年培養出軟銀帝國接班人。

只要四十五歲以下,不論國籍、企業和職位,都可以申請,每年僅收三十到四十名學生,平均錄取率只有一○%,比哈佛商學院還低(編按:哈佛商學院二○一四年錄取率為一三%)。

為了一窺軟銀學院,《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日本東京汐留,要進入軟銀總部,得先有軟銀核發的QR Code,經過警衛掃描,兩層關卡才得進入。

孫正義的辦公室位於軟銀總部二十六樓,而學員上課處就在二十五樓,這裡也是軟銀員工餐廳所在處。它占地三千三百平方公尺,一千三百多個位子,三面採光,可俯覽東京灣,是景觀僅次於孫正義辦公室的地方。

週三晚上,這裡就變成學院教室,一個月上課一到兩次,每年孫正義會親自講課四次,不定期還有名人客座,例如優衣庫(Uniqlo)會長柳井正、日本電產會長永守重信,也都曾來授課。

什麼人有資格成為孫正義的接班人?

軟銀行動人才開發部部長源田泰之指出,通曉中、英文,精通財務與科技是基本要求,最重要是跟軟銀價值相同,懷抱著「訊息革命為人們帶來幸福」。

目前學院有三百位學員,一半來自非軟銀員工,背景多元,有上班族、企業經營者、醫生和官員等;國際學員占了五%,甚至還有兩名學員不會說日文。

最年輕的二十歲學員,為了創業而休學,希望進來學習當經營者的方法;還有一位官員想藉由學習軟銀的經營手法,為政府規畫發展潔淨能源。源田泰之指出,學員目的不同,但都是不安於現狀,有股都想改變世界的熱情。

課堂像實境秀!孫正義出考題,淘汰墊底的二○%

入學難,要留在這裡更難。軟銀學院一年舉辦四次經營大賽,比賽過程猶如美國知名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墊底的二○%會遭到淘汰,這些人將收到退學通知,告訴你「you're fired」。

由孫正義親自出題,題目簡潔,卻是軟銀領導者的實際挑戰。例如:「讓雅虎十年成長五倍的方法」、「要讓Sprint V字復甦,站在我的立場你會怎麼做?」正因為是軟銀遭遇的挑戰,學員們得簽下保密條款,不得洩漏題目與內容;分組兩次PK,五分鐘簡報分勝負。決勝賽孫正義必定親自出席,此時,大會緊張氣氛將升到高點。

優勝者也不是馬上成為接班人,必須被派任到集團子公司,做出實際成績才可能成為接班候選人。

接班人目標超高!30年內營收、市值須達蘋果2倍

孫正義為軟銀接班人立下超高目標:十年內讓軟銀營收成長五倍。去年軟銀營收為八兆日圓,成長五倍得達四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十兆七千億元),以及三十年內讓軟銀市值成長至兩百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五十三兆五千億元),依此計算,屆時軟銀的營收和市值都約當是現在蘋果的兩倍。

對學員來說,即便不能當接班人,提出的企畫案若獲孫正義賞識,也有機會由軟銀出資創業,或獲得晉升、轉調的機會。

「未來軟銀將有五千家企業,至少得有五千位社長,」在孫正義身邊擔任參謀八年的軟銀社長室顧問嶋聰指出:「希望之後也有台灣人來,有機會能成為孫先生的接班人。」

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教授李瑞華認為,企業選接班人,本來就應該將內外人才都納入考量,但一般企業領導者害怕打擊內部人才士氣,不敢高調透明的做,軟銀做法顯得與眾不同,十分有創意。

他認為此制度好處有三:一,有標準的選拔過程,讓有志者相信這是「玩真的」,願意毛遂自薦,提高了優秀候選人的量和質;二,實際對企業挑戰做策略分析,是非常有效的「行動學習」,如同師徒傳承,孫正義可近距離觀察、評核和輔導學員,是深度人才培育與遴選機制;三,廣泛的邊際效益,能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軟銀非常重視人才」的形象。

確實有優秀員工因此被吸納入軟銀,例如現在軟銀機器人Pepper事業部的領導者,正是成為學員後自豐田汽車(Toyota)跳槽過來的。

李瑞華認為,這並非單純的PK賽,而是高成本、高效率的接班人遴選制度,最大的成本就是孫正義等軟銀主管都得投入大量時間,操作也比較複雜,並非每個企業都可實行。

今年將滿五十八歲的孫正義,距離目標六十九歲之前交出經營棒子,最多還剩十一年,這將是他一生最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49

最佳雇主調查》老闆懂得栽培 送貨員也能當主管 幫員工加值的公司 獲利多三成!

2015-03-16  TWM
 
 

 

你對好老闆的定義是什麼?「薪水給得好」是大多數人的答案。但是,《今周刊》與怡安翰威特合作的「最佳雇主調查」發現,加薪只是便宜了事!好老闆,不但會挖掘人才,還會幫員工加值。

撰文‧楊卓翰、黃家慧

你能想像,公司老闆居然比你更了解自己?不但看出你的潛力,幫忙打造未來職涯,還在你欠缺的能力上訓練加值,讓你一路升官。

不相信?看過路上騎著黃色機車、穿著黃色制服的快遞送貨員嗎?在DHL(洋基運通)快遞貨運公司體系裡,連這樣第一線的底層員工,背後都有公司完整的系統在幫他規畫工作職涯。

正是這樣栽培員工的行動力,DHL台灣分公司,甫獲《今周刊》與跨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簡稱怡安)合作評選的「二○一五年台灣卓越最佳雇主獎」。

「從基層運務員開始做起,我大概換了四、五個工作崗位,每個職位完全不一樣。從外務員到埋貨、出口理貨到打單,都很『跳tone』啦!」這位專科畢業、「台味」十足的張耕賓早已經不是送貨員,目前他的身分是DHL的資深運務主任,手下有五十名員工。

從零培養:琢磨璞玉

專科生當上DHL中級主管一個不諳英文的專科畢業生,竟然在外商公司當到中級主管,還當選過兩次DHL的優秀員工!張耕賓十七年前進公司時,壓根沒想到自己辦得到。

他說,當時連電腦打字都不會,更不用說什麼管理技巧;但現在他管理五十人,平日要發揮創意優化流程,而他每一次轉職所需的技能,都是透過DHL公司一套細膩的人才管理系統所規畫。

「這套系統稱作『Motiv8』。我們從每一位員工的職涯目標、績效管理,到個人的發展計畫,都會建立資料庫,定期檢視。」DHL人力資源處總監張仰芝解釋。

過去十年來,台灣的實質薪資倒退,但是DHL透露,他們的員工薪資這幾年反而逆勢成長;而且,不只加薪,更重要的是,公司還能幫員工「加值」。

張耕賓就是DHL用這套系統挖出來,藏在璞石中的寶玉。若不是DHL發現,可能到現在張耕賓自己都不知道,其實他已經具備了關鍵人才的條件,不只是能當一位送貨員。他是怎麼展現潛力,讓公司看到?

六十一年次的張耕賓,十七年前加入DHL時,原本機車勤務中心分散在台北市各地,公司計畫把機車線全部集中到市中心來。張耕賓是第一批整合的小組,但是不同單位融合,難免產生很多工作上的差異。

張耕賓當時雖然只是小組長,為了工作順暢,他不斷安撫組員情緒、從中協調,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作法。

制度給力:完整職涯發展

每一位基層員工都有機會

在沒有主管的指示之下,張耕賓自行做出一套工作標準流程(SOP),而這套流程也被公司採用,其後十幾個單位的整合,都採用這套作法,讓DHL的機車單位整合順利。

主管就在這時候注意到張耕賓,雖然他的學歷不高,卻符合DHL公司評估高階主管的「職能五力」,顯示他可能擁有管理的潛力。

原來,DHL在考核高階主管時,是以「職能五力」來評估,包括「幫助客戶成功」、「建立有效工作目標」、「實現績效」、「積極發展自我」以及「激勵他人」五項基本職能。

這套核心職能系統,在全球DHL公司已經針對經理以上職位實行多年,不過,DHL台灣分公司認為,若要做好人才發展,一定要推行到每一位基層員工。

「所以,台灣是率先把這個系統推到一線員工身上的國家,後來才推動到其他國家。」張仰芝說。

就是在這套架構下,張耕賓展現了優越的「建立有效工作目標」與「激勵他人」的能力;但公司也發現,張耕賓雖然在部分項目表現優越,在「發展自我」方面卻不太積極。

「當時,主管常有意無意提醒我,要不要換個職位試試看,問我想不想轉內勤,往管理階層發展。」張耕賓回想,「我一開始不太願意,因為不會用電腦,想到要打報告,就一個頭兩個大,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這時候,公司的員工加值系統開始運作,透過公司內部的一套線上學習系統,從最基本的文書處理到管理學基礎,「我就從不會打字,透過課程自己學。主管也會建議我未來的職涯規畫,應該要先學什麼,也會幫我在轉職前準備好該有的技能。」就在公司無微不至的人才培育系統下,張耕賓在DHL的職涯成長一刻也沒浪費。

張耕賓的故事,聽起來像是職場的童話,但是台灣的確有一群頂尖的企業,用完整的人才管理系統,幫員工加值。為了找出這些好老闆,怡安從CEO到基層員工進行全面性訪談,讓上下階層直接「對質」,這樣質化的調查,前後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負責調查的怡安資深顧問暨經理梁希迪透露:「有時候老闆說一套,卻做一套;或是老闆覺得很好,員工卻無感,最佳雇主調查就可以幫企業突破盲點,用專業的角度呈現員工的感受。」

迫切危機:人才外流

外商比本土企業重人力資源怡安將這一年內部訪談數據化,透過四項指標:員工敬業度、內部品牌、效率領導、高績效文化,評選出積分最高的企業。

積分最高的DHL拿下「卓越最佳雇主大獎」,其他最佳雇主還包括:美國運通、宏利投信、美商如新華茂(NU SKIN)。

而這次選拔還有特別針對女性及Y-GEN(年輕世代)的「最佳雇主特別獎」,前者由宏利投信奪得,而台灣麥當勞則是對年輕人最友善的雇主。

從得獎名單不難看出,清一色都是外商,對照出台灣公司面臨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是否在人才管理上該改弦易轍了?

逢甲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許士軍認為:「外資公司對人力資源的投資、人員的訓練和重視程度,的確比本土公司來得重。台灣公司還是比較重視技術、財務,對人才較不重視,這也加深了台灣人才外流的嚴重性。」因此,最佳雇主到底怎麼做,也成為台灣企業不得不學的一堂課。

留才關鍵:制度透明

好員工重視機會勝過加薪

此外,事實證明,從數據來看,對員工好,其實對公司績效也有正面影響。這些最佳雇主企業的員工離職率,比非最佳雇主企業低四一%,員工敬業度高出一八%,而且獲利更高出三三%。

當台灣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國內公司和國外搶人才,營運挑戰越來越大時,這些數據充分顯現「好人才,才有好企業」這句話的真諦。

「我們從調查中發現,台灣真正有競爭力的員工,最在乎的不是『薪資』,而是『機會』。」梁希迪說。從DHL和張耕賓的故事可看到,「加薪」不是留住員工的唯一條件,老闆不只薪水給得大方,還要幫員工規畫出職涯發展,不斷幫員工加值,才有辦法吸住真正的關鍵人才。

「我們的人才培育有清楚的行為和價值表率,讓所有人知道我們的人才,到底長什麼樣子。」台灣DHL總經理朱耀杰說,「我們把評選的標準訂出來,公布給員工知道,每位員工都有機會來角逐,然後用客觀、公開透明的方式,組成主管Panel(會議),把重點人才評選出來。」張耕賓就是知道自己在職涯規畫中缺少什麼能力,才能填滿不足之處。在DHL,每一位員工都有主管量身打造的職涯規畫,定期向員工介紹適合他的下一個機會,而現階段應該培養哪些職能發展。

有了透明細膩的規畫,DHL全公司職缺的內部升遷占了四○%,中階主管以上更高達八○%,公司平均員工服務的年資是十二年。

許士軍觀察,本土企業在人才管理上,就是欠缺這種透明的制度,「台灣人都說以人為本,彈性很大。結果主宰企業升遷的卻是『隱形的制度』,老闆說了算。這種潛規則,其實最沒彈性!」

觀念革命:破除舊思惟

人才價格不能用在原料經濟不讓外商專美於前,許士軍認為,台灣得先脫離「原料經濟」的思考方式,「現在台灣社會有一個規則,就是原料沒有漲,價格就不能漲。但是,人才價格怎麼算?在這種環境下,企業的人才加值制度就顯得格外重要。」朱耀杰則認為,企業應該讓員工知道,「員工要自我提升附加價值,在職場上才會有好的發展。如果一直做簡單的事情,不但影響自己的表現,也會影響企業整體的競爭力,」所以,「公司應該幫助員工,帶領員工轉型、成長,這樣公司才有發展的機會。」台灣好頭家出爐!—— 最佳雇主大調查

卓越最佳雇主:DHL

最佳雇主:美國運通、NU SKIN、宏利投信Y-GEN特別獎:麥當勞

女性特別獎:宏利投信

說明:國際人力顧問公司怡安翰威特所進行的「最佳雇主調查」,在亞洲已經有14年歷史。2015年最佳雇主調查從去年初即開始進行,訪談時間長達一年,主要採取質化的深入訪談研究,依以下四項指標評選。

1. 激勵員工敬業和付出。

2. 員工認同公司的品牌價值。

3. 領導階層的政策執行效率高。

4. 公司追求績效的文化融入每一位員工。

資料來源:怡安翰威特

對員工好,最佳雇主績效更亮眼獲利比一般企業高出33%流動率比一般企業低41%員工敬業度比一般企業高18%內部升遷的比例比一般企業高27%註:統計數據為最佳雇主調查企業中,「最佳雇主」與「非最佳雇主」的表現比較。

好制度吸好人才,他們登上最佳雇主

美國運通

說故事不呼口號 員工徹底體現品牌精神美國運通不只利用員工大會,也用徵文比賽來打造員工的品牌精神。台灣美國運通董事長暨總經理郭豐賓說:「我們公司打的是最頂級的服務——以客為尊,這句話大家都會講,但是傳達精神不是呼口號,而是靠故事。」他舉例,有一位信用卡客戶專出難題,某次居然要客服人員幫他規畫歐洲旅遊兩周的行程,「一般客服都會說,這不是我的工作,但更誇張的是,我們的客服還真的幫他規畫好,哪裡租車、加油、餐廳、路線都準備好了,連我也很佩服!」郭豐賓認為,講出真實的故事,「以客為尊」這樣抽象的概念,自然就有畫面,讓員工更好體現。

宏利投信

靠九宮格挖寶 人人都有機會宏利透過全球一致的九宮格「Talent Review」,選定重點培育的主角。宏利投信人力資源總監翟純宜解釋:「九宮格橫軸為績效表現、縱軸是潛能,由主管會議來認定該員工的能力、積極度、領導力。統合之後,被放在最右上角那一格的,才會被列入重點人才。」針對這些人才,宏利也會有一連串的訓練,例如讓行銷部門的重點員工參與產品研發及基金籌備,提供學習機會。

NU SKIN

把員工當公司明星 幫他們搭舞台NU SKIN的組織文化,不像一般企業總經理高高在上,在他們「倒過來」的組織架構下,客戶和合作夥伴在最頂層,員工在中間,而高階主管在最下層。NU SKIN大中華區副總裁姜惠琳指出:「NU SKIN的主管都叫『支援者』(Supporter)。我們不只訂出KPI(關鍵績效指標),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員工達成KPI,他們才是公司的明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17

網路開店》越怪越有人氣 一年吸一千五百萬 科學也能當玩具賣 小夫妻把小眾變獨門生意

2015-06-15  TWM


撰文•黃家慧

什麼地方會賣貓頭鷹的嘔吐物「食繭」、一根永遠不會順時針走且毫無用處的棒子?瀏覽「賽先生科學工廠」網站,讓人不禁想問:「老闆瘋了嗎?」林厚進和錢筠 筠當然不是瘋了,這對夫妻把收藏興趣轉化為創業點子,架設銷售網站,以別樹一格的利基定位,打造出台灣唯一專賣科學相關禮品的公司。

創業六年來,兩人蹣跚學步卻越走越穩健,員工從兩人到十多人,如今一年業績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經銷的國內外商品超過六百種、自行設計的產品有十多項,去年 自行設計的「摺紙筆記本」還連獲德國iF、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獎,可以說成績斐然。甚至,到日本超高人氣的國民生活雜貨品牌LoFt閒逛,也可以找到賽先生的產品。

押上存款,鎖定追尋偉大寶藏的同好這一切,源自六年前的一場聚會。林厚進與太太錢筠筠都在自家設計公司上班,生活還算充裕,當時,錢筠筠聽到架設賣書網站 的朋友提起網路開店的初體驗,由於只要有人下單,就會簡訊通知,哪怕人在海邊散步,手機簡訊也會一直響,每響一回就等於進帳一筆。聽進耳裡的錢筠筠心想, 購物網似乎很好賺,不免想跟進。

原本就愛蒐集稀奇古怪科學玩物的兩人靈光一閃,如果將這些東西放在網站上銷售,是不是能吸引到和他們一樣「要追尋偉大寶藏」的同好,進而成為一門好生意?

當時兩人雖然收入不錯,卻是租屋族、又追求小確幸,身邊存款僅「四十萬元」,他們把這筆錢全部投入「賽先生」,林厚進自承,這就像押注梭哈,兩人把僅有的 餘錢全部押上,但誠如教出無數青年創業家的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蔡仁松所說:「只要有計畫,年輕就是本錢,失敗代價小。」帶著「輸了頂多重來」的心理準備, 兩人還有一個共識,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既不考慮政府的青年貸款,就連近年來不少創投上門,夫婦倆也不為所動,林厚進笑說:「我不想拖他們下水!」花了一年 多,賽先生網站才正式上線,錢筠筠回憶,剛開始每天瀏覽人數頂多二十人,自己常常盯著Google分析發呆,只要一顯示有網友在瀏覽網站,就非常興奮。

早期站上的商品至多三十項,靠著林厚進以設計師的「任性眼光」選物,採購原則也秉持著「禮品、與科學相關、有趣」三個方向,而且深信一定會有買客上門。林 厚進以電影《夢幻成真》的台詞描述信念:「你蓋好了,他就會來。」果然,賽先生漸漸打出知名度,網友的開箱文吸引媒體報導,每日網站瀏覽數飆升至八千人。 二○一一年,一位客戶主動牽線,賽先生開始到誠品設櫃,如今在誠品已設有三個實體店,貢獻的營業額高達七成。今年暑假,賽先生還要進駐台北松菸誠品,並將 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開設第一家旗艦店,營業額預估再成長二成。

夠酷就賣,立志成為國際科學玩具平台除了代理商品和銷售自行設計的產品,只要有任何人設計了新奇有趣的科學產品,都可以拿到賽先生網站上賣,例如有一位台大教授設計了一款可以連接手機的「生物顯微鏡」,就找上門。

林厚進說:「我們在做的事情,已經不再是賺錢那麼單純,好像影響了一些人,影響力越來越大。」賽先生將愛好科學禮品的同好湊在一起,集小眾成大眾,培養出一個龐大的科學禮品族群。

林厚進表示,賽先生的野心是要成為國際品牌。兩年前他參加文化部所舉辦的「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拓展計畫」,到倫敦參展,所設計的產品也受到外國廠商青睞,開始打開國際市場。目前來自國外的訂單,已達總體一至兩成,今年,也開始架設海外網站,往世界品牌的目標邁進。

錢筠筠表示,兩人創業迄今,沒有換車子、沒有買房子、生孩子,將一切金錢、心力投入這項事業。林厚進認為,創業要有等待的耐性,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他說:「千萬不要回頭看你捨棄了什麼,因為我們要追尋偉大的寶藏!」

賽先生科學工廠

創辦人:林厚進(1977年生)、

錢筠筠(1978年生)

成立時間:2009年

初期資本:40萬元

主要業務:販售與科學原理相關的禮品成績:2014年營業額1500萬元

創業日記:

2008.09 朋友架了一個購書網站,感覺很好賺,我們也來做一個!

2010.05 Google分析顯示,一位台北網友在瀏覽「賽先生」,結果是旁邊的同事……。

2011.12 客戶說要幫我們引薦到誠品設櫃,我們真的可以嗎?

2014.03 噢!我們設計的摺紙筆記本獲得「德國iF傳達設計大獎」,太棒了!

2015.01 是時候進軍國外了,我們來架設海外網站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