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避稅天才蘋果魔術:海外收入稅率僅3.3%

http://u.cyzone.cn/space.php?uid=170059&do=blog&id=432196
蘋果:避稅天才

  蘋果公司(Apple Inc.,NASDAQ: AAPL)不僅是開發產品的天才、創新商業模式的天才,同時也是避稅的天才。

  其年報顯示,在截至今年9月底的2012財年,蘋果以557.6億美元的全年稅前收入,僅繳納了140億美元稅款。其中,122.6億美元支付美國聯邦稅,10.6億支付美國的各州州稅,支付海外稅款的僅7.1億美元;綜合計算,總稅率僅為22%,遠低於聯邦稅率。

  按照美國稅法的規定,對於蘋果這種年營收規模超過1833.33萬美元的公司,大部分的營收應適用35%的聯邦稅率。

  秘密在於,蘋果稅前收入中的三分之二被算在海外分公司賬上。這部分收入只要不匯回美國,就不需要在美國納稅。據測算,蘋果海外收入的稅率只有3.3%,大大拉低了整體稅率。

  為了實現這種避稅魔術,蘋果利用了美國的稅法漏洞和海外不同國家之間的稅法差異,從而做到「在有關稅率最低的地方交相應種類的稅」。

  避稅魔術

  蘋果絢麗的避稅魔術被戲稱作「愛爾蘭荷蘭三明治」,因為其手法主要是在兩家愛爾蘭子公司和一家荷蘭子公司之間騰挪,就像兩片面包夾著一片奶酪的三明治。

  為了吸引投資解決就業,愛爾蘭的企業所得稅非常低,只有12.5%,遠低於美國和其他歐盟國家。蘋果在愛爾蘭設立蘋果國際銷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下稱「愛爾蘭銷售公司」),負責接收除了美國以外地區的所有銷售收入,享受愛爾蘭的低所得稅稅率。

  但相比一些稅率極低的「避稅天堂」,愛爾蘭的所得稅還是高,為了儘可能地少繳所得稅,蘋果要把大部分營收以成本最低廉的方式轉移到避稅天堂去。

  愛爾蘭恰好又提供了向避稅天堂轉移營收的獨特通道。根據愛爾蘭獨特的稅法,即使是在愛爾蘭註冊的公司,只要其母公司或總部設在外國,就被認定為外國公司。於是,蘋果在愛爾蘭又設立了一家蘋果國際運營公司(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下稱「愛爾蘭運營公司」),其總部則設立在著名的避稅天堂——加勒比群島。由於愛爾蘭運營公司是外國公司,它把收入匯到總部不需要向愛爾蘭繳稅,幾乎是零成本。

  廉價的收銀機已經設好,通向避稅天堂的渠道也已打通,現在要考慮的是,怎麼把愛爾蘭銷售公司的銷售收入便宜地轉到愛爾蘭運營公司。

  直接轉,要繳愛爾蘭所得稅,划不來;好在歐洲的另一個國家可以為這個關鍵的轉移提供跳板,那就是荷蘭。

  蘋果在荷蘭設有一家子公司——蘋果歐洲運營公司(Apple Operations Europe,下稱「荷蘭運營公司」)。與愛爾蘭不同,荷蘭稅法以公司註冊地而不是總部所在地來認定公司的國籍,所以蘋果在愛爾蘭與荷蘭的3家子公司在荷蘭都被認定為歐盟的公司。愛爾蘭和荷蘭都規定,歐盟成員國公司之間的交易,免繳所得稅。

  橋樑也已經架好,現在的問題是:在這3家關聯公司之間,並不存在實際的銷售活動,怎樣實現交易呢?

  分析人士稱,蘋果選擇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很值錢的交易品來充當轉移收入的媒介——知識產權。

  當美國以外的蘋果用戶在iTune市場上點擊購買一首歌或者一個軟件的時候,蘋果美國公司就把其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資產——也就是iPhone、 iPad等硬件終端和iTune等軟件所提供的服務——轉移到愛爾蘭運營公司,而用戶所支付的現金則進入愛爾蘭銷售公司的賬戶。由於實現這一銷售必須用到蘋果的知識產權資產,因此愛爾蘭銷售公司就「需要」向愛爾蘭運營公司支付知識產權專利使用費。愛爾蘭銷售公司通過荷蘭運營公司的中轉,將銷售收入以專利使用費的名義轉到愛爾蘭運營公司,最終轉到加勒比群島上的總部。錢一旦進入那個避稅天堂,就無法再被任何監管機構監控到。

  在整個收入轉移過程中,只需要繳納荷蘭低廉的交易稅和部分愛爾蘭低廉的所得稅。

  另外,蘋果年報還披露,除上述3家歐洲的子公司外,蘋果在美國也有一家註冊在內華達州的子公司Braeburn Capital, Inc。由於內華達州不徵收公司所得稅,讓該子公司彙總公司營收並進行投資,可以使部分投資收益避免向加州繳納8.84%的所得稅。

  人人都吃三明治

  其實,蘋果使用的避稅策略在美國大公司中並不少見。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報導過谷歌等公司在通過「愛爾蘭荷蘭三明治」將營收轉移到避稅天堂的做法。過去兩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中的71家高科技公司——包括蘋果、谷歌、雅虎和戴爾等——在全球範圍內繳稅現金稅的比例平均比非高科技公司低三分之一。

  紐約聖約翰大學會計系的助理教授孫佳麟告訴本報,美國公司所使用的上述國際會計策略在專業上被稱為轉讓定價(Transfer Pricing),指的是關聯企業之間通過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等定價巧妙的交易,進行資金的轉移。

  一名會計專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在跨國經濟活動中,利用關聯企業之間的轉讓定價進行避稅已成為一種常見的進行稅務籌劃的方法。其實現的原則是通過各種交易將利潤向低稅率國家轉移。

  在具體操作時,高稅國企業向其低稅國關聯企業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時制定低價;低稅國企業向其高稅國關聯企業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時制定高價。這樣,利潤就從高稅國轉移到低稅國,從而達到最大限度減輕其稅負的目的。

  「蘋果在美國進行大部分的研究。其主要僱員大多數是在美國。其54%的長期資產、69%的零售商店、39%的銷售額都在美國。」美國非營利機構 「稅收分析師」的首席經濟學家沙利文(Martin Sullivan)在分析文章中指出,「美國轉讓定價規則是篩子(讓稅收都漏走了)。」

  沙利文稱,如果沒有相關的避稅策略,蘋果2011財年應繳納聯邦稅稅額可能增加24億美元。

  至於利用免稅州註冊公司來避稅就更加普遍。著名的註冊地址特拉華州威明頓的1209 North Orange Street那幢一層不起眼的小樓裡註冊了包括谷歌、通用汽車、福特、美國航空等超過28萬家公司或子公司。唯一吸引這些大公司的就是特拉華州獨特的法律和稅務。

  孫佳麟說,其實美國這樣的稅務漏洞由來已久,美國的稅務機構IRS對此也瞭如指掌。他們曾督促國會立法,但國會議員們並沒有多大動力去做這件事。因為即使這些公司稅率偏低,它們仍是所在州的納稅大戶,無論是州還是聯邦政府,都從中受益。即使立法填上這個漏洞,美國還有其他的相關稅法限制,最後美國政府並不一定能收到更多的稅。(第一財經日報 周佳 楊倩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81

明年部分嬰幼兒奶粉進口暫定稅率下調 專家稱不會對終端價格造成影響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800

據財政部官方網站12月16日消息,財政部日前發佈了《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方案》規定,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暫定稅率為5%,比最惠國稅率15%下調了67%

據《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767項進口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平均優惠幅度達60%。

此次被調整關稅的項目中,與大眾消費相關的部分嬰幼兒奶粉、護膚品等商品較受關注。據《方案》,部分嬰幼兒奶粉、護膚品等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與2013年相比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其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無乳糖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2014年暫定稅率為5%,比最惠國稅率的20%下調了75%。

相比2013年的調整方案,2014年的方案新增了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的暫定稅率為5%,比最惠國稅率的15%下調了67%。此外方案顯示,2014年對燃料油等767項進口商品實施暫定稅率,而2013年進口商品實施暫定稅率的項目為784項。

此前,據國新辦舉行的2013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情況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的不斷增長,我國進口奶粉的規模在持續擴大。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奶粉44.5萬噸,增加了24.8%。

而據《新京報》報導,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主任趙萍此前表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曾多次調降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稅率,這是由於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奶粉需求旺盛。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口奶粉已從此前的奢侈品轉變成為中等收入階層的必需品,因此關稅理應調降。

不過目前,進口奶粉在我國的「高價」已是人所共睹。據此前《南方週末》報導,2013年7月1日,發改委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等多家奶粉企業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稍後,惠氏、多美滋、美素、美贊臣、明一、合生元和貝因美等外資奶粉廠商紛紛宣佈將對產品降價。

不過,反壟斷大棒帶來的短期的降價效果能否持久仍有待觀察。而此次降低進口關稅稅率是否將對洋奶粉終端價格造成影響?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其實,從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已經調整了780多種進口商品稅率,特殊配方進口嬰幼兒奶粉關稅從20%降至5%。但根據此前多家媒體的報導,關稅下調並未撼動進口奶粉的高價,甚至有個別品牌進口奶粉還在醞釀漲價。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關稅稅率下調並不會對終端奶粉價格造成影響。「目前我們市場的嬰幼兒奶粉有多種渠道,稅率有所不同,既有最惠國稅率,也有零關稅,比如我們與新西蘭簽訂協議,零關稅的奶粉12萬噸左右。」

「但是,我觀察了七八年,每次關稅稅率的下調,我國市場上嬰幼兒奶粉的市場終端價格並沒有下調。」王丁棉分析說,首先在整個產品的價格中,關稅所佔比例不多,對成本構成很少,所有每罐900克裝的洋品牌奶粉,成本都是85元左右,關稅影響不了整個價格。奶粉價格增加的環節主要在流通環節,從總經銷到分銷商再到代理商,層層都加價。「這種銷售方式不打破,價格難以改變。另外,很多品牌的奶粉最終價格設計都是以利潤來定價,降價沒有慣例,價格不提就是好事了。」

在王丁棉看來,進口奶粉價格降低的辦法只有採取直銷模式,砍斷流通渠道的利潤,比如採用網店或者平台營銷的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33

法國憲法法院批準實施75%稅率“富人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097

一年之前法國憲法法庭裁決奧朗德延遲對高收入人群的征稅財富稅。當時奧朗德提出對高收入人群實施高達75%的累進稅率,已經迫使法國著名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申請俄羅斯國籍。 現在暫時的延遲最終結束,本周日憲法法庭批準了政府為期兩年的稅收修正案。新稅收規則要求雇主為繳納稅金負責,今明兩年法國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以上人群,將承擔75%的高稅率。 據彭博: 在奧朗德的新提案下,企業必須為年收入超100萬歐元的員工代繳50%的工資稅。綜合其他稅收和社保支出,法國年收入超100萬歐元的高收入人群稅率負擔將達到75%。 法國經濟部長聲明稱:“正如各界預期的,為了法國社會的團結,支付超過100萬年薪的企業,將負責為2013年和2014年工資支付稅金。“ 奧朗德曾經表示他“不喜歡”富人,在上任總統之初的2012年2月就宣布將實施75%的高稅率。這種社會主義模式的高稅率已經成為奧朗德左派政府的標誌。 高稅率已經引發富人的反彈,法國一些本地足球俱樂部抱怨高稅率將讓本已脆弱不堪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據BBC 法國本土俱樂部在年初就因為高稅率罷賽,他們抱怨富人稅將使得足球俱樂部更加難以經營,一些頂級球員可能因此申請轉會。 卡塔爾財團入主的巴黎聖日耳曼隊旗下超過10名球員收入超過100萬歐元,其中包括瑞典人伊布拉希莫維奇。 民調顯示法國人大多數支持暫時上調富人所得稅。 與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不同,法國試圖通過大幅加稅並削減部分開支,來降低龐大的公共債務。目前英國的最高邊際稅率為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71

密件指“避稅天堂”盧森堡稅率不足1% 牽連歐委會主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67

盧森堡,瑞士,逃稅,避稅天堂,普華永道,容克

在瑞士銀行業迫於近年西方國家從嚴打擊主動繳械時,另一歐洲“避稅天堂”盧森堡也漸漸暴露並走向破滅。最新披露的絕密文件顯示,多家大企業利用設在盧森堡的分支秘密避稅數十億美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月剛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也卷入了這一涉嫌逃稅的醜聞。

總部位於美國的國際調查記者網絡“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公布了上述發現。該組織稱,據一份將近2.8萬頁的絕密文件,百事可樂、聯邦快遞、宜家、AIG、德意誌銀行等340多家全球大企業都借道盧森堡大量秘密避稅,

“泄密記錄指出,以那些企業轉入盧森堡的利潤,有些情況下,企業享受的稅率還不足利潤總額的1%。”

ICIJ提到,從避稅行為看,普華永道的客戶很令人擔憂。2002-2012年,普華永道至少協助跨國客戶進行548宗避稅的稅務裁定。以工程機械生產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為例,普華永道協助該美國公司避稅十余年。該司將利潤豐厚的零部件業務利潤轉往瑞士的一家小分公司,當地企業稅率不足6%,遠低於美國29%的企業稅率。

除了企業和財會服務機構,曾長期任盧森堡總理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處境尷尬。上月《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導,容克手下的一名公務員批準了數千份跨國企業的企業稅征稅安排,部分征稅安排為相關企業合計免稅數十億美元。

雖然尚無跡象顯示上述企業和盧森堡政府觸犯法律,但絕密文件披露,利用設於盧森堡的控股公司,企業可以將納稅稅率由盧森堡官方規定的29%降至接近於零。

ICIJ此次曝光信息使盧森堡的稅務裁定系統引起極大爭議。根據該系統,企業納稅以前可向稅務機構闡明其控股結構,確認應如何計算其應繳稅款。這種系統讓企業獲得三大益處:

1、如盧森堡稅務機構對企業的控股結構有疑問,他們可以相應做出調整;2、一旦獲得盧森堡官方批準,這種控股結構即適用五年;3、一切操作都屬企業秘密,無需公開。

《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ICIJ曝光的這些信息可能令容克面臨政界挑戰。盧森堡為企業大量減稅本已全歐聞名,但此時正值歐洲多國政府嚴控預算,曝光信息涉及交易之多必然引起歐洲各國政府關註。面對祖國協助歐洲企業避稅的尷尬現實,容克未來將如何要求希臘等歐元區國家繼續推行財政緊縮?

和瑞士類似,盧森堡也長期實行銀行保密制度,並拒絕英美德等國家開放客戶記錄的要求。上月盧森堡宣布,從2017年起廢除保密制度,對相關銀行數據采用國際標準。這意味著,盧森堡三年後將正式告別“避稅天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47

房地產即將開啟“增值稅時代” 11%稅率可能性極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77

20120922104621057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房地產業、建築業有望同時推進“營改增”,最快將於明年3月開啟“增值稅時代”。稅率定為11%的可能性極大。業內人士初步測算,如果允許不動產抵扣,整體減稅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

距離國務院提出的力爭“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營改增”僅剩下一年多時間,《經濟參考報》從多渠道獲悉,在尚未納入改革的四大行業中,房地產業、建築業有望率先同時推進“營改增”,最快將於明年3月開啟“增值稅時代”。據了解,稅率定為11%的可能性極大。業內人士初步測算,如果允許不動產抵扣,整體減稅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大中華區間接稅主管合夥人梁因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還沒有進行‘營改增’的行業中,房地產業、建築業應該是最快要入圍的行業。”除了房地產業、建築業本身,其下遊行業也十分關心改革的時間表。“比如銀行要租辦公樓,簽合同往往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它們很關心合同該怎麽簽。所以說,一個行業什麽時候入圍很重要,最好從發文到正式實施留出足夠的時間,要享受到進項稅是需要提前準備的。”梁因樂稱。

事實上,目前房地產企業已經為迎接“營改增”紛紛著手準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大型房企財務人士稱:“我們現在還沒有接到‘營改增’的正式通知,不過此前口頭傳達過,現在我們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公司總部也正在和財稅等相關部門積極溝通。”

對很多房地產企業來說,原來的稅務處理比較簡單,稅務和財會是一個部門,而改增值稅就複雜許多,很多房企已經成立了獨立的稅務部門。

此外,一些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也承接了對房企進行培訓的工作,主要內容涉及“營改增”之後如何開票等稅務相關問題。

至於稅率,多位學界及業界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11%的可能性極大。北京中燁澤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英傑認為,因為從房地產行業上遊來看,其抵扣進項多是在建設期,因此,其稅率應與建築業持平,大概在11%左右。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稱,房地產企業屬於資本密集型,不是要鼓勵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稅率應該會比較高,不會是6%,當然也不會是17%,只能是11%。

郭英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此次“營改增”目的是給房企降低稅負水平,但要求企業有較強的內部管控。若有良好的管控措施,稅負大概可以降低1個百分點。但是由於稅項的改變,房企財務、稅收架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過去交營業稅,房企按照既定稅率繳納即可,財務計算較為簡單。但改為增值稅之後,進行進項抵扣,房企經營流程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從整體粗獷式管理轉向精細化。具體來說,則是考驗房企的費用管理和控制。“與房企有經營來往的大多是建築類企業,部分原材料企業規範度較低,部分企業難以提供有效的增值稅發票,在這樣的情況下,房企的抵扣進項減少,稅負則會大幅增加,這也是房企反應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郭英傑表示,“營改增”之後,如果房企經營模式沒有及時調整到位,短時間稅負將大幅增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房企在經營方面做出一定改變後,稅負自然會有所下調。

而在張斌看來,此次房地產業“營改增”的關鍵在於房地產業的下遊能不能抵扣不動產,這個難度是比較大的。“房地產企業開發的房地產,如果工業、商業企業購買的時候可以抵扣,就意味著消費型增值稅改革徹底完成了。”

自2009年起,全國實施從生產型增值稅到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改革,但當時只允許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抵扣,不動產不能抵扣。允許抵扣不動產是隨著房地產業“營改增”同時推出,還是日後再逐步推出,目前尚不明晰。據業內人士初步測算,如果此次房地產“營改增”後允許抵扣不動產,減稅力度將很大,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

張斌告訴《經濟參考報》:“如果允許抵扣不動產,稅基會縮小很多,對財政的減收壓力會非常大,需要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現在有不同觀點,一些人士建議暫不抵扣不動產,還有一些觀點建議實施折中措施,比如不完全抵扣,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可以按照50%進行抵扣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691

新西蘭政府宣布炒房要交稅 稅率最高33%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906.html

新西蘭政府宣布炒房要交稅 稅率最高33%

新華網 2015-05-21 16:59:00

新西蘭政府21日公布新財年預算案,其中針對“投資型”房產征收增值稅的舉措引人關註。

新西蘭政府21日公布新財年預算案,其中針對“投資型”房產征收增值稅的舉措引人關註。

在正式公布這份預算案前,總理約翰·基已經提前“放出口風”,政府將從今年10月1日起,針對“投資型”房產征收資本利得稅,即增值稅。這一規定適用範圍包括海外投資者和新西蘭居民在內,目標主要鎖定第二套及以上的房產。

新規的核心原則是“牟利須上稅”。按照規定,買賣非自住房屋獲利須上稅;出售購買兩年內的房產獲利須上稅,稅率參照個人所得稅,最高33%。新西蘭儲備銀行此前已經出臺政策,將購置第二套房的首付門檻提高到三成。

海外買家在新西蘭購置房產前,還須在當地開設銀行賬戶並申請稅號,以此加大海外買家購買新西蘭房產的透明度,便於新西蘭政府日後追查欠稅。

去年11月大選前,約翰·基宣布不支持征收增值稅,這一方面是為了取悅國內中產階級和企業界選民,另一方面則是顧忌征稅將不利於拉動投資。但僅僅半年後,政府決定出手平抑第一大城市奧克蘭節節攀高的房價,途徑就是征稅。

新的預算案公布,新西蘭上年度經濟表現良好,經濟增長率為3%,依然是發達經濟體中的“明星”,消費物價指數漲幅僅為0.1%,遠低於預期;同 時,政府未來四年稅收預計減少45億新元(約合33億美元),開征房產買賣增值稅一舉兩得:不僅增加稅收,還可平抑投資炒房現象。

不過,約翰·基的表態引發爭論。一些房產行業分析師認為,這一舉措無助降溫房產市場。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可能趕在新政生效前突擊購房,一些人也 會趁機離場,拋售投資房產避稅,推高新一輪房產熱;另一方面,新政生效後,一些投資者可能持房觀望,從短線投資轉為中長線,市場供應可能減少,進一步推高 房價。

甚至還有人認為,這一征稅舉措擠出的不是市場的泡沫,而是那些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型購房者。不過,與鄰國澳大利亞最近出臺的限制海外買家購買二手房的嚴苛政策相比,新西蘭的措施已顯溫和。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9

資本利得稅越改越糟 改革只為了幫財政部「籌錢」 降低稅率、擴大稅基 讓所得稅不再只靠薪水扛

2015-05-18  TWM

台灣的財富分配結構,是高財產、低所得。然而,台灣的稅制與稅改,卻是高所得稅、低財產稅。

沒有「財富腦」的官員,放著大筆財產不課,在過去幾年間反而不斷回頭來課所得稅,換來了什麼結果?錯誤的稅改,應該停下來;正確的稅改,應該大步走。

撰文•楊卓翰

台灣稅制的問題是『一高二低缺綠』。」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分析,台灣現行稅制體系,分為所得稅、財產稅及消費稅三大體系。所謂「一高二低缺綠」是指對所得高課稅,對財產及消費低課稅,而且缺乏環境綠色稅制政策作為國家施政的配套政策。最重要的是,所得稅率偏高,勞動所得者負擔相當高額的稅負。

當我們說稅制不公平時,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勞動者薪資繳稅太多。但財政部部長張盛和卻在今年推出財政健全方案,以「富人稅」等一連串加稅,全都衝著所得稅而來。

「與其說是財政健全方案,不如說是火燒屁股的找錢方案!」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國樑說:「這個方案沒有讓台灣的財政更健全,反而透露財政部的急迫和困境。」「富人稅」加重薪資所得稅負主張1:降低所得稅稅率 從資本利得等稅基下手陳國樑口中的急迫,就是台灣逼近上限的債務。「所以,財政部就順著社會上仇富的情緒,一鼓作氣設計出『富人稅』,再增加一般受薪階級的薪資扣除額。」財政健全方案,有三個重點:兩稅合一扣抵、提高所得稅的最高稅率級距、銀行業營業稅,預計能增加四五二億元的稅收。但除了股利扣抵減半的五百億元增稅,其他「看起來,像是為了公平正義而改革,實際上,還是為了幫財政部籌錢而已。」陳國樑說。

以台灣的綜合所得稅報稅資料為準,薪資所得約占全部報稅所得七三%,而非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的二七%。但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報稅之薪資所得與非薪資所得的相對比重各占一半。相較起來,台灣個人所得稅的薪資負擔實在很重。

陳國樑拿出財政部的規畫,提高富人稅率,增加一般納稅人扣除額,聽起來符合公平正義。但是,受薪階級總共也只省下一百億元的稅額,在每年三千億元的個人綜所稅底下,真正幫到中產階級的,只有三%的比率,幫助微乎其微。陳國樑認為:「四處補洞的情況下,台灣財政真正的問題,還是沒解決,反而失去了完整稅改的好機會。」事實上,不少OECD國家,已開始將薪資所得與非薪資所得分開課稅,將薪資收入以較低稅率的薪資稅︵Payroll Tax︶課徵;同時擴大稅基,對非薪資所得課重稅。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指出:「台灣最大問題就是稅基流失嚴重,而不是稅率……。現在把所得稅稅率調高,是建立在不正當的基礎下,完全沒有意義。」他認為,政府應該要做的是降低稅率、擴大稅基。而台灣稅基裡最不健全的,就屬資本利得稅。

資本利得稅追小放大

主張2 :暫停課徵證所稅

改革從房地合一稅開始

資本利得,就是買賣資產所賺的錢,主要來源是交易股票、房地產的所得。但是台灣這兩種稅制都不健全,而且,越改越糟。

證所稅既課不到稅 也不公平證所稅上路三年,去年稅收只有二十三.九八億元。且由於證所稅衝擊股市交易量,造成證交稅從證所稅開徵前一一年的一○四六億元,減少到去年的八八七億元,過去兩年短收證交稅,主計總處估計就逼近八百億元。為什麼台灣的證所稅課不到稅?

這就要考慮證所稅「歷史因素」。一九八八年,財政部前部長郭婉容第一次課徵證所稅前,證交稅稅率是千分之一.五,之後因為證所稅課徵困難,停徵證所稅後,改以調高證交稅稅率到千分之六取代。但因台股應聲大跌,遂再將證交稅稅率調整至千分之三。熟悉當年時空背景的專家表示:「當時就應該把千分之三的稅率再做『正名』,其中千分之一.五是原本的證交稅,另外千分之一.五則是『擬證所稅』。」回顧歷史可知,目前的證交稅的千分之三稅率,其實是涵蓋證交稅與證所稅概念下的綜合考量,在此之下,未調降證交稅率之前,復徵證所稅,等於再對股市投資人剝一層皮;換言之,證所稅復徵的前提,就是先調降證交稅。事實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在四月中旬也已承認「台灣千分之三的證交稅是相對較高的」,並已委託中研院進行相關研究;學者建議,在通盤檢討股市投資人整體成本前,證所稅的復徵應該暫停。

面對證所稅亂象,財政部前部長何志欽則從「中產階級財富分配」的角度說明:「股票在台灣是屬於比較中產階級的經濟活動,如果從財富分配的角度,政府要課資本利得稅,應從房地產交易所得下手才對。」房地合一稅 不能只做一半房地合一稅的改革方案,在張盛和的努力下,好不容易送進行政院,台灣的稅改走到歷史性的里程碑。

對於外界認為房地合一稅的力道不足,林全卻認為:「第一階段就是要分離課稅,所以比例稅︵單一稅率︶是一個好的方法,成功機會很大。」林全雖然認為一七%的單一稅率偏低,但是「稅制不應該以打房為主軸。我認為這個制度長久下去,稅收一定會慢慢增加。」林全說。

然而,林全也指出,房地合一稅事實上只做了一半。現在的規畫中,以政府公告的地價為稅基的土地增值稅,可在繳稅時抵扣,徒具形式。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土地與房屋的價格﹃一刀切﹄。台灣一定要與國際接軌,拋棄土地、房屋分離的概念。這個古怪的房地產稅制結構不改,台灣的房地產稅制就沒有辦法真的改革。」林全說。

而且,房地合一稅與奢侈稅的配套,也顯得粗糙。訂於一六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在實施後取得房子才要被課稅,但是今年買房、明年賣房,就算持有不滿兩年,也不用繳一五%的奢侈稅,造成「炒房空窗期」的配套,顯然不合理。而且,自有住宅已有優惠,四千萬元的起徵門檻顯得多餘。

要完成這些改革,台灣無法一步登天。但是我們的稅改,不能再只做簡單的事,從上班族口袋中掏血汗錢,而放著資本利得不管。如此,台灣稅制只會越來越不公平,台灣應該停下來,找到新的稅改思惟。

所得稅改革規畫應該這樣做

房地產交易所得稅

◎ 初步課稅範圍雖小,但立意正確,然而稅率、起徵門檻接軌奢侈稅,規畫欠佳。

◎ 房、地價格仍分離計算,長期修憲,應廢除土地增值稅,真正房地合一。

個人綜合所得稅

◎ 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45%, 但所得中薪資卻占73%,薪資負擔過重。

◎ 應恢復40%,甚至調降,與企業所得稅看齊。

證券交易所得稅

◎ 復徵證所稅,卻未降證交稅,造成投資成本過高。

◎ 交易成本應與證交稅稅率整體考量。

配套規畫

◎ 個人綜合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差距大,造成避稅誘因。

◎ 房價高漲衝擊居住權,應先建立起房地產資本利得稅,暫停證所稅,整體規畫。

資本利得稅捉小放大,賠了夫人又折兵—— 證所稅大事紀

2012年

4/3 財政部向行政院提出證所稅方案:對所有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但交易所得300萬元以下不課稅,稅率15%~20%。

5/8 行政院證所稅方案遭立法院藍營立委凍結。

5/28 藍營推出國民黨版證所稅:僅針對興櫃、IPO、未上市公司課稅,核實稅率15%。

5/29 財政部部長劉憶如因理念不合請辭獲准。

7/25 立法院通過國民黨版本證所稅法,復徵證所稅。

2013年

5/20 立法院財委會通過證所稅修正案,通過售股金額達10億元以上課徵0.1%的「大戶條款」。

2014年

12/17 「大戶條款」暫緩三年上路。

2015年

1/1 台股連五年量縮,拖累證交稅,實施以來短收800多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3

上海研究跨境電商出口實行綜合退稅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541.html

上海研究跨境電商出口實行綜合退稅率

一財網 胥會雲 2015-07-28 20:06:00

近期上海出臺《促進本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要求創新研究有利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的稅收機制。

為推動上海跨境電商的發展,上海將在簡化商品歸類方式的基礎上,研究跨境電商出口商品實行綜合退稅率政策。

近期上海出臺《促進本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要求創新研究有利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的稅收機制。

跨境電商分為進口和出口兩種,出口試點現在基本上放開,進口試點城市一共是7個:寧波、鄭州、上海、重慶、杭州,以及廣州和深圳。

《若幹意見》還稱,要落實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適用跨境電商退(免)稅、免稅政策的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可依據海關電子報關信息和相關憑證,按規定申請辦理退(免)稅和免稅。探索實施跨境電商出口退稅無紙化管理。

作為全國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之一,今年6月份,上海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周波牽頭的跨境電商工作領導小組,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寅出任副組長,上海市發改委、商務委、財政局、地稅、口岸辦、海關、自貿區管委會等13個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出任領導小組成員。

高配的領導小組背後,是上海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期待。《若幹意見》稱,到2020年,上海跨境電商交易額占全市進出口總量的比重穩步提高,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已經超過20萬家,平臺企業已經超過5000家。去年成交額達到3.75萬億,同比增長39%,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年增速將超過30%,交易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例上升至20%。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部副主任張莉28日在“中國跨境消費高層研討會”上說,目前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有跨境支付和跨境物流兩大難點。

《若幹意見》也指出,支持銀行和跨境第三方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商業務提供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支持企業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或正常收結匯。 推動銀行、支付機構加快產品創新,改進跨境支付服務,提高跨境支付效率。

此外,支持符合條件的支付機構開設境外人民幣及外幣備用金賬戶。對郵路渠道直接寄送出口商品的中小經營主體,可通過有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收結匯。對通過海關集中監管、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經營主體,憑海關電子報關信息辦理貨物出口收結匯業務。

同時,進一步擴大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的範圍與交易金額,在確保交易真實性的前提下,逐步將試點擴展至所有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

根據《若幹意見》,上海要著力培育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形成第三方平臺和自營平臺同步推進,境內外電商共同參與,進出口並重、多種模式並存、線上線下有序結合的跨境電商發展格局。

為確保政策落到實處,《若幹意見》還要求各部門要以圍繞影響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難題和制約因素,抓緊制定可操作管用、能落實落地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44

請問張盛和:台灣有課高稅率本錢?


2015-08-03  TCW

主管股市的金管會、掌管稅收的財政部,今年為了股市的稅制議題,不斷交鋒,最近為了甫出爐的大戶問卷調查結果,煙硝味更為濃厚。

五月底,金管會委託證基會發放問卷,兩到三週內調查一千一百多位大戶(日均成交量八百萬元以上)和中實戶(日均成交量一百六十萬到八百萬元)、三百位券商的主要客戶,七月底公布結果,一如外界預期,「租稅負擔過重」被選為減少投資台股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台股頻創新低,問卷公布隔週一,大盤下跌至八千五百五十六點,創下近九個月新低。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強調,這次調查,不是為了近期台股表現不佳而端出「救急」特效藥,而是希望能通盤檢討,推動讓資本市場更穩健的稅制。

財長反諷金管會:「只剩降稅這一招了嗎?」

對此,財政部長張盛和鐵了心,抱持一貫主張,他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台股起伏不斷,政府也從未降稅,過分「牽拖」稅制,會忽視股市衰退的問題所在,甚至反諷金管會「只剩(降稅)這一招了嗎?」

如張盛和所言,股市表現不佳,未必與租稅制度直接相關,但他也可能忽略了大環境惡化的現況。

其一,即使台股基本面無虞,但交易成本偏高,成為逼走資金的一大推力。目前台股的交易成本,除了證交稅、證所稅外,還有現金股利納入個人綜所稅、補充保費,以及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就連未來長照保險費也準備從股利所得中抽取○.四八%。

「全世界有誰像台灣一樣,在股市不好時,發明『二代健保』,然後又提高富人稅到四五%?」一位上市公司老闆如此質疑。

曾銘宗看台股弱勢:「彈指間錢就流出去了。」

曾銘宗認為,現在到海外投資相當普及,「彈指間,錢就流出去了。」對投資人而言,台股與海外市場的報酬率孰高、孰低,也是彈指間就能比較出來。

「我買港股,不用繳千分之三交易稅,而且成交量大,進出容易,」一位大戶感嘆:「假如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賺五元,配兩元給我後,淨值又增加三元。反觀台灣,配兩塊給我,落袋後可能剩不到一塊。」

這也說明,金管會該調查指出,大戶減少投資台股的第二、第三大原因,分別為「在股市中獲利越來越困難」、「資金安排轉投資海外市場」。「前三大原因是連在一起的,」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直言:「如果你的市場沒有很好的機會,又對我這麼不友善,那我何必留在這裡?」

其二,張盛和強調,不該將股票交易成本中的稅、費混為一談,但若單純鎖定稅制來討論,學界、業界同樣是炮聲隆隆。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副教授孫克難表示,理 想的稅制,應朝「交易稅從輕、所得量能課稅」的方向來設計,由於前者影響市場活絡度,不宜徵收太重;後者則應針對其扣除交易成本後的獲利淨額來課稅。

若借鏡先進國家,以資本市場最成熟的美國為例,歷經多次稅改後,九○年代正式取消證交稅;亞鄰國家中,股市交易熱絡的香港,也從一九九三年的○.一五%,一路調降到現在的○.一%。反觀台灣,千分之三證交稅和全球主要市場比較相對高,僅次於主要國家中的英國、愛爾蘭。

再以資本利得稅來說,台灣的證所稅更是荒腔走板,「大戶條款」(售股金額十億元以上,課千分之一證所稅)確定延後至政黨輪替後的二○一八年,堪稱形同虛設。

業界心聲:稅制不改,台股就會崩盤

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林向愷抨擊,正是因為現行證所稅「畸形」,政府課不到資本利得豐者的稅金,公平正義蕩然無存,廣大受薪階級當然無法接受「降低證交稅或補充保費」的聲音。

但現行的制度,已讓台股投資人紛紛出走,是不爭的事實。券商公會提供兩數據:一是證所稅上路前,每年交易額五到十億元的中實戶,從將近九百人降到四百二十餘人,十億元以上大戶也從四百六十多人銳減到不到二百二十人,雙雙腰斬。

從財政部二○一二年喊出證所稅以來,截至二○一四年,國庫共短徵八百三十五億元證交稅,但去年正式開徵證所稅以來,僅為國庫貢獻二十七億元。原本可以收到的錢大幅減少,新增課稅的錢卻並沒想像豐收,算盤一打,究竟在現在的稅收結構下,是利還是弊?

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說,倘若台灣的稅制不改,一旦未來與其他交易所連通後,台灣資金一定會大量出走,屆時台股就會崩盤。

張盛和反擊,「崩盤說」形同威脅,卻無法反對一件事:「股市的交易成本不盡合理」已成各界共識,不論稅、費,政府應一體檢討,現在只怕相關部會便宜行事,以拖待變,屆時更多投資人捨棄台股,財政部稅收短徵更多,最後淪為政府、投資人的雙輸局面。

【延伸閱讀】為何出走台股?大戶:稅重難承受—影響投資台股意願的原因調查

三項因素息息相關,稅負重影響獲利、錢留台灣的意願;除了稅費項目多,繁瑣的報稅資料也影響投資意願

●原因:租稅負擔過重●大戶、中實戶:2.60●券商督導的主要客戶:2.63

●原因:在股市中獲利越來越困難●大戶、中實戶:2.36●券商督導的主要客戶:2.39

●原因:資金安排轉投資海外市場●大戶、中實戶:1.34●券商督導的主要客戶:1.80

註:受訪者以該因素的重要程度給出0至3分,分數越高越重要。

資料來源:金管會整理: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72

愛爾蘭啟動“知識發展盒” 合規企業稅率減一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108.html

愛爾蘭啟動“知識發展盒” 合規企業稅率減一半

一財網 愛爾蘭投資發展局 2015-11-22 15:41:00

據愛爾蘭2016年財政預算案公布,愛爾蘭即將啟動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個符合經合組織(OECD)“修訂國際稅收”標準的“知識發展盒”(或“專利盒”)。

據愛爾蘭2016年財政預算案公布,愛爾蘭即將啟動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個符合經合組織(OECD)“修訂國際稅收”標準的“知識發展盒”(或“專利盒”)。

“知識發展盒”(Knowledge Development Box)自2016年1月1日生效,對在愛進行研發活動所產生的知識產權利潤適用6.25%的優惠稅率。這一舉措進一步深化了愛爾蘭“最佳”稅收優惠一攬 子政策,與12.5%企業基本稅率、25%研發稅收抵免和無形資產投資稅收減免互為補充,有望極大吸引愛爾蘭本土企業和投資外商積極開展研發創新活動,開 發高附加值的知識產權。

谷歌位於愛爾蘭的創新辦公室

全球首個合規專利盒

愛爾蘭財政部長邁克爾·努南 (Michael Noonan) 表示,“愛爾蘭‘知識發展盒’與經合組織最新國際稅收準則緊密接軌,隨著“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細節公布,作為全球第一個符合‘BEPS’要求的‘知識發展盒’(或‘專利盒’)無疑占據巨大先機,使得各大跨國企業可對其愛爾蘭業務實施更深遠的部署和規劃。”

愛爾蘭投資發展局(IDA)首席執行官馬丁·沙納漢(Martin Shanahan)說:“愛爾蘭一直致力於為外商投資創造‘最佳’稅收優惠,並積極響應經合組織‘BEPS’行動號召。繼去年對‘稅務居民’作出強制規定 後,‘知識發展盒’的啟動證明了我們對在愛投資企業研發創新活動的激勵和保護。”

符合要求稅率減少一半

2015年財政收入報表顯示,“知識發展盒”適用範圍主要在發明專利、版權、計算機軟件和特定藥用產品上。針對中小型企業(知識產權收入不超過750萬歐元),“知識發展盒”適用標準會適當放寬。

只有直接符合條件的資產收入才有資格降低稅率。在愛註冊實體所參與的研發工作占比越高,可適用收入比率就越大。例如,某項在愛爾蘭進行的開發項目,愛爾蘭企業執行其中50%研發工作,則該資產所產生收入的50%有資格沖抵納稅。假設一家愛爾蘭中小企業從專利資產中獲得100萬歐元應稅利潤,正常應納稅額為12.5萬歐元(即100萬歐元×12.5%),若應稅利潤符合“知識發展盒”要求,則稅額減至6.25萬歐元,為正常稅率的一半。

另一方面,“知識發展盒”將幫助企業更好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知識產權。過去,導致愛爾蘭企業無法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昂的註冊專利成本。現在,“知識發展盒”的優惠稅率可平衡保護知識產權所產生的時間和成本。

愛爾蘭投資發展局中國區總監張哲偉認為,“知識發展盒”將極大促進中國企業在海外(尤其是愛爾蘭)開展研發活動,“我們觀察到,新一波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浪潮中,企業投資行為逐漸成熟,投資項目向價值鏈兩端延伸,特別註重對研發的投入。愛爾蘭政府適時推出這一有力政策,將進一步促使中國企業投入海外研發,借助“外腦”推進中國企業的產業轉型。我們希望能與中國企業攜手共進”。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2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