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刘益谦详解50亿投资金融地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13/149313.html


“每天都有人给我算浮盈还是浮亏,我也很烦。”10月9日,在刘益谦隔江遥望陆家嘴的办公室里,如今转战金融地产的昔日“法人股大王”向记者表示。

刘 益谦的烦恼源于其进入2009年以来的数次豪掷。在年初以16.8亿元参与京东方A(000725.SZ)增发之后,刘益谦又接连斥资4.76亿元、 4.886亿元和10.854亿元,参与金地集团(600383.SH)、首开股份(600376.SH)、保利地产(600048.SH)增发。

而刘益谦最近的一个“猎物”则是浦发银行(600000.SH)。

2009年9月30日,浦发银行公告其150亿定向增发融资的获配结果。自然人刘益谦以15.2亿元,将9172万股浦发银行收归帐下。

就此,刘益谦在2009年已经调动了52.5亿元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增发。昔日法人股大王俨然已成“增发股大王”。

如此密集的资金调动,何以保证“新理益系”资金链不陷危局。

“我是把股票买完之后,全部押给信托。像保利地产,10.8亿押给信托公司,拿回来6个多亿。金地集团4个多亿,押回来2.5个亿。”刘益谦告诉记者,其正是利用将股权质押给信托公司获取后续资金。

粗略算下来,这是一个3倍的资金杠杆。而刘益谦所斥52.5亿参与增发,自有资金不过15亿元左右。

“原来我做法人股,是流通股与限制流通的法人股之间的的差价套利;现在参与增发,是在一年期限里,流通与不流通的差价。”刘益谦毫不讳言自己的投资策略。

再战浦发行

根据浦发银行公告,该公司以16.59元/股的价格,向9个对象总计发行了9.0416亿股,刘益谦则是其中唯一一个自然人投资者。

16.59元的增发价,较2009年9月29日收盘价折价15.7%,较之前增发的底价13.19元上升了25.8%。

以浦发银行10月9日的收盘价20.99元计算,刘益谦此间浮盈已达4.04亿元。但由于有12个月的锁定期,刘益谦的获利仅是纸上财富。

“我是在2700点左右时,参与浦发银行增发的。而增发价格是打下来86折,相当于上证综指2300点。”刘益谦向记者表示。

“我对浦发银行比较认同。而利差这块,二季度以后见底了。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各家银行的盈利都是一样的,比较稳定。在这个点位买银行股本身也比较保险。”刘益谦向记者表示。

海 通证券(600837.SH)和雅戈尔(600177.SH)亦在浦发银行的获配名单之列,分别获配1.2亿股和1.06亿股。而在2009年的数次上市 公司增发中,两家公司与刘益谦多有携手进退。海通证券曾经斥资9.6亿元参与京东方增发,而雅戈尔则以6亿元认购首开股份。

“浦发银行是最稳健的银行,从价值来说,是被严重低估的,前一段时间银行股跌幅很大,但不改变其基本价值。”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石投资”)总经理陈继武向记者表示。凯石投资系雅戈尔的资产投资咨询顾问机构。

在陈继武看来,浦发银行今年EPS可以达到1.4~1.5元,明年则有望1.8元,对应10倍左右的市盈率,估值价值尽显。

刘益谦则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来解释其看好银行股的原因——“现在是A、H股倒挂。香港是离岸市场,本身应该比较便宜才对。国际投行天天算,他们的评估系统严格得多,他们会算不过我们?”

50亿资金进场路径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新理益集团的总资产约为24.9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约为17.25亿元,而刘益谦又何以撬动50亿资金频频攻城略地?

“我们今年参与增发的50亿投资,自有资金也就是10几亿元。”刘益谦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刘益谦大多采取将参与增发的股票质押给信托公司的办法,为其后续的资本运作提供资金。

记者得到的某信托公司为刘所做的一个产品说明显示,“刘益谦将其持有的3500万股限售股首开股份质押于受托人,为受托人购买的标的股票收益权项下收益的取得提供质押担保。”

而3500万股是其在首开股份的全部投资,刘益谦借此成为上市公司第五大股东。

根据信托计划,标的股票的质押价格不超过7.14元/股,若信托计划财产净值低于预设的补仓线,则刘益谦负有向信托计划追加资金使信托财产净值恢复至补仓线之上的责任。

以首开股份10月9日的收盘价20.50元计算,质押价格仅为其市价的34.8%,仍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保利地产押给信托,10.8亿参与增发,从信托拿回了6个多亿。”刘益谦告诉记者。

而这6亿元现金,又成为其参与金地集团增发的现金来源。此后,刘益谦又将所持金地集团3400万股质押给另外一家信托,又到手2.5亿元左右的现金。

“浦发银行的股权质押,我们正在谈,应该可以做到押回10个亿。”刘益谦表示。

利用增发股进行资本运作并非只有刘益谦一人。今年8月,京东方另一自然人股东柯希平,就讲其所持2亿股京东方质押给民生银行用于借款。

“现在银行利率只有5点多,我们做信托,也只有8个点左右。将来的通胀肯定是超过8的,现在的点位不高,我认为这样赢面会大过输面。”刘益谦向记者表示。

以时间套利

“刘益谦是法人股大王,他赚的钱是套利的钱。常规消费品行业有15%的毛利率就不错了,建筑等也就是20%,而他的原始积累比较顺风顺水。他是赚也赚在上面,亏也亏在上面。”上述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考量一下刘益谦2009年的投资,也是输赢互现。

以10月9日收盘价计算,刘益谦在浦发银行中浮盈4.04亿元,其10.854亿元入股保利地产,则仅有4635万元的浮盈,金地集团更是跌破增发价,浮亏1292万元。

相比之下,刘益谦4.886亿元参股首开股份,浮盈已达2.3亿元。而其在市场底部,以16.8亿元参与的京东方增发,则市值几近翻番,浮盈15.75亿元。

“我们参与首开股份之后一个月,地产股拼命地涨。因此后来参与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的价格会高起来。”刘益谦向记者表示。

但他依然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参与保利、金地的时候,市场是3000多点,打折打下来,差不多2300多点。反过来说,我如果3000多点买流通股的话,我买的保利、金地怎么也持平不了。”

刘益谦对地产的乐观,在其参与保利地产增发的时候可见一斑。

“保利地产增发报价,我们报的是20元,而刘益谦报到了28块钱,我们觉得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安全边际。”一位最终放弃了保利地产增发的私募界人士告诉记者。

最终保利地产的增发价确定为每股24.12元。

“我看好地产,不是认为房价有多少上升空间,而是基于金融危机以后,通胀肯定是趋势。和2007年相比,现在炒房的人少了,刚性需求和资产增值的人多了。”他表示。

“是否参与增发,主要看公司质量和现在对应的估值,一般来说,地产和金融会成为大方向,市场的点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3500点以上可能风险就很大了。”刘益谦对增发也有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2

大买家刘益谦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3/t2867622.htm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刘益谦2009年因高 调参与定向增发、艺术品拍卖引人关注。而在他本人看来,自己是个趋势投资者,而且无论早年炒卖国库券、认购证、法人股还是如今参与定向增发,基本上都是走 边缘化的路线。对于艺术品投资,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因为靠公开的证券投资起家,刘益谦对自己的财富积累过程颇感坦荡。凭借朴素的投资逻辑,新理益集团 在投资、保险等领域都风生水起,不过仍保持真实率性本色的刘益谦也有着平凡投资人的苦恼,一方面新理益地产至今是他的一块心病,而在地产股增发中遭遇政策 调控的系统风险,也令他懊恼不已。

  大手笔参与定向增发,屡创艺术品拍卖纪录,曾被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重点关注的富豪刘益谦,过去一年的表现颇引人瞩目。
自2009年6月以16.8亿元购得京东方A(000725.SZ)7亿股增发股开始,刘益谦在定向增发上就一发不可收。当年7-12月,他先后参与了 保利地产(600048.SH)、首开股份(600376.SH)、金地集团(600383.SH)、浦发银行(600000.SH)、中体产业 (600158.SH)、东方电气(600875.SH)、华电国际(600027.SH)和高鸿股份(000851.SZ)等公司的定向增发,共耗资约 60亿元,俨然由“法人股大王”变身为“增发股大王”。
刘益谦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手笔同样令人惊叹。2009年国内拍卖市场成交额居前的十大艺 术品中有4件被他收入囊中,其中,他以1.69亿元成交价买下的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更创下了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以至于他与妻子王薇击败比利 时的尤伦斯夫妇、香港的刘銮雄和台湾的林百里,当选中国艺术权力榜的“2009年度收藏家”。有媒体统计,过去一年,刘益谦砸向艺术品的资金达到12亿 元,这种行事风格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已经很难用“一掷千金”、“出手阔绰”来形容,甚至有媒体评论,刘益谦以一己之力拉升了中国艺 术品的估值体系,带动了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刘益谦在2009年的高调行为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 注。他如此大手笔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动机,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投资者,究竟有多少财富,他在创业征途中有着怎样的辛酸与遗憾,他的下一步动作又是什么?带 着种种疑惑,在2010年1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新理益集团,走进刘益谦的办公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位顶端 于右任手书的“坚忍耐烦”,这正是刘益谦所信奉的投资理念;而会客沙发上方悬挂的是清晚期海派大画家吴昌硕的篆书“谦受益”。眼前的刘益谦没有刻意修饰, 黑白相间的羊毛衫,普通牛仔裤,似乎很难与其如今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但他举手投足间表露出来的自信又分明告诉你,这正是那个在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挥金如 土的“大买家”。
刘益谦的好友董国强曾这样评价他:“真实,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都不做作。作为普通人这也 许并不稀奇,但以他这样身份能保持本色,十分难得。”我们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访问中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刘益谦身上明显保留着“下只角”长大的上海 人气质,讲话率性自然,并不掩饰情绪,而在他朴素的逻辑中却表现出对事物本质敏锐的洞察力。而采访也近乎成了拉家常,刘益谦似乎更愿意用闲聊的方式来表达 他的真实和他已经到达的“自由境界”。于是在一场漫无边际的“侃大山”中,我们的疑惑一一找到了答案。


  “宏观调控中期最大的影响在房地产股票上,而不在房地产行业上”
  新财富:在你参与的定向增发组 合中,地产股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最近的股市调整中,地产板块无疑受伤最重,你重金认购的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股价已相继跌破了增发价。现在,你如何看待 这次调控对房地产行业及房地产股的影响?
刘益谦:这次政策出台主要是抑制房价的整体涨幅过快,而不是把房价打压下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 地产上是矛与盾的关系,很多城市把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的调控可能对房地产行业会有影响,房价我认为就是涨得慢一点,房地产未来 5到10年的趋势不会变。
我感觉,调控中期最大的影响在房地产股票上,而不在房地产上。股票反映的是预期,现在的一个预期就是感觉房地产要调 控,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消息出来,所以市场的主流机构很难去拿房地产股,从基金角度来说,只能低配,不敢配到标准配置或者超配。如果感觉到政策出完了,我 觉得房地产股可能就见底了。
我们公司去年参与了很多房地产股的定向增发,当时我跟很多员工都说过“老板看好房地产行业”,我也说房地产最大的 不确定性在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因为看好是从市场的基本面去看好,但不知道宏观的变化这么快。
新财富:为什么没想到宏观政策会出现变化,你怎么 判断未来的政策走向?
刘益谦:2007年政府出台政策抑制房地产,但谁也不知道有金融危机,于是政策马上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今天市场 上出现流动性过剩,人们又开始说这个话了,但我们不可能政策又来一个360度转弯。
你说经济学家也好,专家也好,他考虑问题要不就是滞后的, 要不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一个经济学家预测到了金融危机。今天,也可能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过去了,流动性太多势必会造成新一轮的通胀。从我这么多年在宏观方 面的经验来看,假设全世界认为金融危机被救过去了,那么我们再怎么收缩流动性,通胀也是会出现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就是很大的一个通胀,这个通胀是 说,你的货币增加了,与资产不对应了,必然会造成资产的价格上涨,通胀的时候谁都避免不了。但是现在没有全世界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经济学家明确表态,说金 融危机过去了,甚至还有人担心会不会有二次探底,包括我们的高层也说了,货币政策会局部调整,说这个话其实就保留了一种意思:别再360度转弯了。
这反映到资本市场,就形成了一种预期。资本市场反映的都是一种预期嘛,这种预期往往是过激的,1000多点涨到6000千点,就是靠预期;6000多点 一下子掉到1000多点,它也是一种预期。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在把握好趋势的前提下去发现价值”
  新财富:和你同时代起步 的投资者,大部分已经在近20年来的各种风浪中被市场淘汰了,你能够走到今天,有什么秘诀?你认为自己是何种类型的投资者?
刘益谦:大家这么多年 一直在跟股民灌输一种价值投资理念,事实上,我也希望价值投资,但选择价值的同时首先要选择趋势,如果这个趋势是从6000点掉到1000多点,价值是没 有用的。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是在把握好趋势的前提下去发现价值,你不看趋势去发现价值是没有用的。你去讲价值,6000点不可能掉 到1600点,怎么可能?
我看见很多对股市评论比较多的经济学家,在那种趋势下看1000点的都有,还有看到500点的,他完全不顾市场规 律。价值我们可以去发现,可以高估,也可以低估,但是怎么样波动都是在一个范围里,不可能低估到送给你。在这个过程中间,你首先要有一个判断,认为差不多 了,你就交易,不要等,我从来不听他们的。
新财富:能不能将你多年的投资心得与我们的读者分享?
刘益谦:我们公司也好,我个人也好, 在资本市场上要看基本面,但同时我们主要还是看趋势,看完趋势以后选择个股。你不看趋势,肯定是错的,就像一个战略与战术的问题,战略上错了,再好的战术 有什么用?但趋势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你也不能随波逐流,事实上,到6000点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看黄金十年、看10000点,讲故事,最后讲故事的 人自己相信故事。你看华尔街为什么这样?就是在讲故事嘛。这个债怎么样,那个债怎么样,最后大家都搞不清,自己也参与这个过程去运作了,泡沫就产生了。我 们也一样,1000多点涨到6000点的时候,政府出台很多政策,比如加印花税等,越出越上涨;但是一个东西在短时间里过快地涨,就会产生一种波动,例如 我们的宏观经济要增长,但如果每年增长30%,肯定要出很大问题的,政府肯定会出政策。
回过头来看,1000多点的时候,你也要看一个趋势, 趋势感觉到要差不多了,那就看在这个点位,你做投资是赢面大还是输面大。比如说澳门赌场,赢和输的概率是50%对50%,但是它为什么跟你赌?因为抽你 5%的佣金,也就相当于,它55%对你45%。在资本市场我们也要做一个判断,假设你现在的赢面是70%、输面30%,这个时候我感觉你就不用多说了,直 接押上去就完了,还想什么?想这么多也是没用的。
新财富:你曾经讲过“牛市是过程,熊市是结果”,为何这么说?
刘益谦:任何一个人, 只要参与资本市场,在牛市过程中多少都是赚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最后你想想,这个钱你赚谁的,其实是先来的赚后来人的。交易过程中间政府还要收你的 税,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人赚钱。最后,如果来了一个市场调整,有可能在牛市中你10万块最高赚到过30万,但到熊市的时候你还剩20万,那么你赚了10万; 剩下5万块,说明你最终的结果还是输了5万。
这么多年了,我感觉我的钱都是从熊市里面来的。牛市都在抢,越抢你的风险就越大。熊市很简单,没 人要的东西多,就是说你选择的余地很大,这时系统风险也应该释放了,价格越便宜的时候,你的系统风险就越小。


  “基本上我们走的都是一种边缘化的路线,我们都不是跟市场正面进行交锋的”
  新财富:你去年花了 约60亿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让很多市场人士惊叹,作这么大手笔的投入是出于怎样的投资思路?
刘益谦:我们公司除了在大的市场结构性调整 过程中参与二级市场较多以外,基本上走的都是一种边缘化的路线。我们不跟市场正面进行交锋的,炒认购证也好,内部职工股也好,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股票也好, 转配股也好,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是和市场存在差价的,买增发股也是我们这种价值体系的延伸。
这好比我2700点买一个股票,要花10块钱; 但我要买一个一年以后才能流通的股票,可能只要8块钱,便宜了百分之十几,相当于2500多点的概念。这时我就会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如果认为未来一年指数 涨幅大于2700点的概率在70%以上,那就可以买,多少总是赚钱的。你看我买的几个地产股,保利亏几块钱,金地差不多亏1块钱,但我首开赚了5块钱,整 个地产股也打平了。
参与定向增发,我主要是一个大势法则。比如说我从2000多点到3000多点一直做定向增发,在2000多点市场刚刚起步 时的东西,价格可能高吗?到3000多点,定向增发(与二级市场股价)的差价就缩小了,2000多点的时候,可能有30%以上的差价,10块钱的股票可以 6.5元买到,现在的差价在85折到87折之间,资本市场平稳一点,市场留给你的空间就小了,所以我们只能讲一个平均收益率。
我们今天不可能 还像2000年那样参与资本市场。市场整体格局是发生变化的,从资金安全角度也好,从后期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也好,肯定只要稳定的啦,不可能像十年前公司刚 刚成立的时候,或者十几年前还是个人投资者的状态,如今经过20年发展的资本市场,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健全了。
新财富: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即将 推出,大家都很关注其中的机会,你如何理解这两个产品,准备参与吗?
刘益谦:原来基于我这么多年的一个市场判断,我认为不会开。为什么?美国 刮起的金融风暴怎么形成的,就是金融衍生产品造成的,我个人当时感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不会推这些产品。但现在可能要从平衡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这个单 边市场不稳定,如果2007年推出的话,股市不可能从6000点掉到1000多点,因为(股指期货)可以锁嘛,相对好点。融资融券也一样,现在买了股票, 要么就是卖掉,你不可能在没钱的时候补仓,原来券商可以融资,但后来都是违规的了,现在通过融资融券,就成为一种规范的东西了。比如说你30块钱买了 100万股股票,现在掉到10块钱了,但这个资金有一部分是借来的,那你只能平仓,一分钱没有了;如果有融资融券,就可以延缓市场波动给你造成的损失,你 融点资金,可能这个难关就渡过了。在这个时点开出这两个产品,可能还是从市场稳定的角度考虑,可能是反思了从2005年1000多点涨到6000多点又掉 到1000多点的教训。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我感觉没有什么人比我的财富积累过程更阳 光了”
  新财富:在2009年5月出版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我们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你的个人财富是30亿元,但是从去 年你的各种行为来看,这一数字无疑是低估的,你能否透露财富的大概数目,又如何看待社会对你的各种评价?
刘益谦(笑):我对这种东西看得很 淡。我初中没毕业就在社会上混了,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初中没毕业的估计没几个,所以我对好的评论也好,不好的评论也好,不会看得很重。可能有些富豪比较在乎 这几个排名,比较在乎一个江湖地位,但我从来不会有这种想法。我现在对财富的增长不会激动,也可能十几年前有更多的激动,现在不会了。也不是说富豪榜是杀 猪榜,这30年中倒下去的人很多,那不能说与你们有关,关键是那些倒下去的人他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
高估、低估,这个可能也是你们媒体朋友的 一种评论,说句心里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有些富豪的公开资料不全,你很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讲到我,肯定你是从新理益的公开资料来查询的,我 认为你没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的资产不等于新理益这个资产,看不到的隐性的东西肯定很多,我认为这不叫低估,因为我公开的信息你们能查到的就这么 多。比如在成立新理益公司之前,我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前十年,没人知道我赚了多少钱,你们媒体朋友哪一个都查不出来这个资料。
新财富:新理益 成立十周年了,当初成立时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从私人投资者转型为机构投资者?
刘益谦:成立这样一个公司并不是想到我十年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一 个成就,如果想到的话,我感觉我就不是人了。当时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看到法人股和流通股之间有一种差价存在,想去买法人股。因为当时市场没有对法人股究 竟什么时候可以流通给出预期,所以市场给了一个差价的空间。买法人股要凭营业执照,所以成立了这家公司。
我们公司在2000年到2002年 里,通过市场行为搜集了一批法人股,最后这些法人股实现了流通。说我赚了多少钱,我感觉全是马后炮,我这个行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我感觉没有什么人比我 的财富积累过程更阳光了,机会都是平等的。包括今天的定向增发,京东方增发又不是对我一个人的,它也是到处找人,没人要,我为什么两块的股票都不买?现在 国家的产业思路变了,电子行业也要振兴,我感觉两块多,为什么不赌呢?市场不可能总是在1000多点。



  “对于艺术品,我宁愿去公开场合拍卖,虽然价格有可能比私底下买卖贵,但这种贵是在一种市场体系估值下产生的”
   采访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刘益谦完成一单价值过千万的艺术品交易。一位古董商带了3件古玩出售给刘益谦,除了一件青花釉里红瓷瓶因有破损的痕迹被他婉言拒 绝外,另外两件都悉数买下。于是,我们的话题转向了刘益谦另一个一掷千金的领域—艺术品市场。
新财富:有媒体统计,你2009年在艺术品拍卖 上投入了近13亿元,这一数据是否属实?你去年创下了中国绘画拍卖的新纪录,你为什么会选择在拍卖公司花大价钱买东西,而不是更便宜的私下交易?
刘益谦:13亿,差不多。我参与艺术品市场比股票市场稍微晚一点,是在1993年。私底下买卖一种东西,会让你很难用一种市场的眼光去看待它。因为艺术 品不等同于大宗商品,它本来就是一个稀缺的东西,很难定价,大家都不知道多少钱,卖你3000万,你会感觉到这个东西贵;但这个东西如果公开拍卖的话,也 许可以卖8000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都在拍,拍到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样就会形成对这个东西的估值,也就是一个价格体系。所以对于艺术品,我宁愿 去公开场合拍卖,虽然价格有可能比私底下买卖贵,但这种贵是在一种市场体系估值下产生的。
新财富:你不仅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买家,还参与拍 卖公司的经营,听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就属于你旗下,有没有将北京匡时打造上市的想法,比如创业板?
刘益谦:北京匡时从成立到今天只有4年多, 在整个市场上的认同度已经比较高了。  匡时的总经理董国强是我参与这个艺术品市场时就认识的朋友,我在艺术品市场朋友不多,我的个性很难和这些人去交朋 友。当时他想做拍卖业,要我支持他,从这么多年朋友的角度也好,创业的角度也好,我答应和他一起成立这个公司,但前年我就退出了。现在这个公司做得不错, 我也在匡时买东西,但已经不是匡时的股东了。
在匡时成立的4年中,你很难看得到最终会做成什么样,所以当时很难从公司设计的角度朝创业板去 做。另外,拍卖公司在创业板融资的话,可能还有一些具体的东西我不了解,所以还没有这样的考虑。但前段时间我跟他说,国家支持文化产业上市,我来帮你成立 一个匡时文化产业公司,还帮他设计了一个方案,从三个业务来细分,把匡时拍卖作为一块业务,另外画廊是一块业务,杂志、广告和网络是一块业务,去年底这个 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我让我们公司一个老总去帮他做这个事。


  “从入主天茂到现在差不多7年了,前两三年的确是很累,很多白头发都为它”
  新财富:你还是天茂 集团(000627.SZ)的董事长,你为什么要接手这家公司,是为了从投资向实业方向转型吗?
刘益谦:从武汉坐车到天茂都要4个小时,它是 一个生产企业,湖北又没有资源,原材料在外面,产品在外面,两头在外,怎么做都累死了。我刚开始就是买它的法人股,以后认识了它的董事长,也就是我的前 任,他就跟我说,把我们的国有控股也卖给你,我想去弄家上市公司搞搞也蛮好的,就这样买了。
我买的时候就知道有人在炒这个股票了,但当时我买 的是法人股,他炒得再高,我也不能流通,所以很难去关心。后来他在二级市场买得控股了,我就去看谁在炒,竟然是我很多年以前做股票的时候认识的人,他最后 做得爆仓了,判了17年。如果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接这一茬了。为什么?很简单,这公司做好了是应该的,做得不好了都是你的问题,股民哪知道里面有什么问 题。我入主天茂到现在差不多7年了,前两三年的确是很累,很多白头发都为它。


  “我今天来,就是要颠覆寿险业这种盈利模式。要把这个公司经营8年才盈利,我可能都要55岁了,这也不是我的个性”
从股权结构看, 新理益持有天茂集团23.78%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刘益谦持有新理益83.6%的股权,因此,刘益谦仅用19.88%的股权就将天茂集团控制在手 中。同时,由于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19.99%的股权、天平车险20%的股权,都是第一大股东,因此看起来,刘益谦仅凭4%的股权就掌控了国华人寿、天 平车险两家保险公司。但刘益谦对此并不认同。
新财富:我们看到你后来把两家保险公司—天平车险、国华人寿的股权注入了天茂集团,这样做的动因 是什么?你现在给天茂集团怎样的定位呢?
刘益谦:天茂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立足中国资本市场,我感觉到大的原则不能变。我们的企业在湖北,有 2000来名员工,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利润空间一直在压缩,一直都有压力,因为没有资源,要靠天吃饭,市场价格稍微有点变化,对天茂来说就相当敏感,生存 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我一直想,给它注入点什么赚钱的资产。保险公司如果不赚钱你给它是个包袱,到了2006年还是2007年,从保险公司赚钱那一刻 开始,我就把新理益在天平车险的一部分股权按原值划给了天茂,希望这个股权能带给它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而国华人寿的股权可能更值钱一点,所以筹备发起的 时候,股权直接就给了天茂。也就是说,这两块赚钱的资产原来是新理益持有的,我把它给了上市公司,而不存在一些媒体说的我要用上市公司平台持有保险公司的 概念。
国华成立到今天有两年了,第一年是亏钱的,第二年就赚钱了,按新的会计准则,2009年赚了3000多万。按照寿险行业的传统模式,一 个公司一般连续亏损8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这种说法我并不认同。所以,从我接手国华人寿董事长的那天起就跟中层以上干部明确讲,我今天来,就是要颠覆寿 险业这种盈利模式。要把这个公司经营8年才盈利,我可能都要55岁了,这也不是我的个性。国华提出的口号就是,我们8年要上市的。我们今年是第二年,的确 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
国华也好,天平也好,每年都要给天茂贡献利润,2009年应该有3000万左右,今后可能更大。保险增长的基数快, 像天平2009年做了20几个亿,如果按同样的速度增长,今年要做40个亿,利润有可能更大。现在这块股权稳定了天茂的收益,今后保险公司有可能上市会给 天茂带来的权益性收入,这是另外一个概念。我从来没有要求我的团队因为有了这块稳定的收益而放弃生产经营,因为天茂本身就是一个生产经营性企业。
新财富:我们看到现在的刘益谦更像一位实业家,并且经营得还不错,你如何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的?
刘益谦(激动):我记得接手天茂的时候,媒 体有这样的说法:你一个做资本的人做得了实业吗?对说这种话,我从骨子里不认同。包括国华人寿的总经理是原天茂的总经理,他不是保险人士,甚至没有到国华 之前不知道什么叫保险,但不懂保险不等于进不了保险行业。天平车险的老总也是这样,十几年前我还在资本市场的时候,他是一个证券公司的老总,和我可能是价 值取向比较一致,他到我这里来了。天平成立到现在5年了,去年进入上市辅导期。整个保险行业里,包括监管部门都拿天平作为一种典型,我感觉最起码,我们是 按市场的规则来经营的,不赚钱的东西我们肯定不做。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是相通的,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是进得了这个行业、进不了另一个行业,那不叫企业家。 我做得了资本,做不了企业,我对这种说法就不认同。我今天兼任国华的董事长,我在国华没有办公室,日常的东西我基本不用管,他们都能做好,天平成立5年 多,我都没去过几次。


  “风投不是叫你去买风险,虽然是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叫你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让你谨慎”
   新财富:你在一级市场投资滨江集团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你如何看待目前的风投热?有没有想过成立一家风投公司?
刘益谦:现在这种说法都是赶时 髦的,什么PE、风投,这种东西我十几年前就在做了。风投的意思实际上很简单,你看一家公司能不能上市。我们当时做内部职工股,做一级半,做历史遗留问 题,也是看企业上不上得了市,不然去拿它干什么?这个过程中间,我做过的这种东西有100多个。现在我们不需要成立一家风投公司,去赶个时髦。风投不是叫 你去买风险,实际上是叫你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让你谨慎,而不是投了不上市也无所谓。滨江也一样,我们当时入股的PE只有4到5倍,而且 和滨江签对赌协议的,两年它不上市,我们要按18%收取回报的。


  “地产可以说是我的一块心病”
  新财富:这两年房地产市场很火爆,很多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新理益 的地产业务做得如何,有没有上市的想法?
刘益谦(苦笑):地产可以说是我的一块心病。我2007年成立了地产公司,但一直没有做好,今天规模 也不大。有钱做不起来,说明什么问题?2008年地产不好的时候,我说了去拿地,可是买不到,人家是有地卖不掉,我们是有钱买不到地。为什么?因为我们不 知道哪里有地,这个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竟然就有这个问题。
这让我总结出一种东西来,比如说天平、国华和天茂,包括匡时,这四个职业经理人是 对公司认同的;地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我不满意,他想的是这个职业行为过程中他的价值,而不是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和对股东价值的认同度,这是一个矛盾。我认 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对股东、对公司的认同度达不到一定标准,在任何一个公司,他的价值取向都会和公司、股东的取向完全不同。我想所有的企业家都会碰到这个 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地产公司要重新培养经理人,而前提首先是价值要取向一致。


  “京东方上6代线,就是一个国家战略”
  新财富:京东方你想长期持有,还是解禁后就卖掉?为什么 你要投这么一家亏损公司?
刘益谦:这个还是要看点位,很难用一句话来讲。说不卖,我也说不出来;说卖,要看市场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你 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就好像我如果知道今天会这样,搞这么多定向增发干吗,当时把京东方包了不就完了?就算按它最近的增发价卖4.64元,也翻一倍了,我 多买一点,买21亿股不就完了?
为什么要投它?很简单,我们公司搞调研的人只是从静态来看问题,他们认为京东方很难发展起来。我不是这样看 的,我看得很简单,京东方前几年搞B股我就参与了,对它多少有点了解。我认为所有的人都以为京东方还是一个股本金30亿的公司,但它当时增发120个亿的 时候,变成资本金180个亿了。而且,它这次增发的前提是什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电视大国梦想,但在战略上有一个偏差,我们只知道建电视机厂,没有把电 视机里最主要的东西抓在手上,所有的面板依赖于进口。京东方上6代线,就是一个国家战略,不然证监会凭什么一年给它一次增发?你看今年京东方经营利润亏损 10个亿,年报就不亏钱了,国家补贴给它了;它一旦投产,政府马上就可以调关税,进口就贵了,保护自己的企业嘛,叫电视机厂买自己的产品嘛,它能带动一个 很大的产业链。


  一个真实的刘益谦?
采访中,刘益谦抽掉了近半包中华烟,还不时起身去电脑边查看股市的涨跌,并且情绪总是随着股指涨跌而起伏,似乎 和普通投资者并无二致。我们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聊他最擅长的领域—证券投资,而无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行业的理解、投资的策略甚至对个股的价值判断,他都 有独特的理解,他用得最多的一句过渡语是“很简单的”,接下来便用最朴素的道理进行阐述,这些最简单的例证与论述中,体现着深刻的务实精神。
作为多次上榜“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富人之一,刘益谦有着和大多数富人靠实业起家并不相同的创富经历,早年无论是炒卖国库券、认购证还是出入资本市场炒 股,他都是单枪匹马上阵,甚至成立新理益公司也只是为了收购法人股。正因为靠公开的证券投资起家,刘益谦对自己的财富积累过程也颇感坦荡。
新 理益成立初期,员工仅有3个,如今其员工规模已接近3万人,经营横跨投资、医药化工、保险及地产等领域。对于这样的成绩,刘益谦自己都感觉到匪夷所思。由 资本市场炒家转型成实业家的刘益谦,现在更愿意用“企业家”这一称谓,和我们交流时,他反复强调了自己在实业经营上的理念和业绩。
很多媒体认 为,刘益谦是国内复制巴菲特商业模式最成功的人,这不仅基于其投资上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新理益的架构与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十分相似。当年 “股神”收购伯克希尔后,即将其作为资本平台去收购保险公司,从而连续两次放大杠杆效应,利用上市公司、保险公司的渠道低成本筹措资金,并将资金用之于投 资上。然而,刘益谦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同:“我说自己在投资领域里没有偶像,并不是说我不尊重这些投资大师。但是就像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一样,这些大师同 样不是完人。有人说我一谈到投资就很张狂,其实想想,巴菲特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成就不见得就比部分人大多少。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的话,就很难超越前 人,而不能超越前人,就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不过,刘益谦也并非没有失手的时候。就在我们临出门之际,他还在为先前的地产股投资懊恼不已: “我也不知道会这样,不然就不要做这么多了,做京东方一个定向增发就完了。在这样一个投资过程中,就是再敢于冒险,你还是要考虑到系统风险,就像这一次, 地产的系统风险就来了。当时我特别看好地产股,包括我们公司的研究人员也一样,当时我说地产股的系统风险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你看现在就来了,谁知道政策 的变化这么快。现在很难去看股价,虽然估值低,但很难说短时间里股价有个明显的回升。”他并且坦言,现在补仓都不敢补,看来他同样也有着平凡投资人的苦 恼。
对于本文内容你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3

定增大王劉益謙「棄股從藝」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9/2MMzA5XzM3MDA2Mw.html

大盤連續暴跌之下,一條入市18年的散戶告別股市的微博,幾乎勾起了所有股民對A股市場怒其不爭的無奈。

實際上,不僅普通投資者對如今的行情無可奈何,被稱為「散戶之王」的劉益謙如今也不得不收縮戰線,甚至改換戰場。

向二級市場說再見

當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天茂集團(000627.SH)股價連連下挫之時,公司實際控制人劉益謙並沒有像李嘉誠那樣挺身而出。

不僅如此,在任期尚未結束之時,劉益謙便以「身體原因」毅然辭去董事長一職。

更為奇怪的是,今年2月底,天茂集團拋出定向增發再融資計劃,劉益謙卻出人意料的沒有承諾參與認購。

在此之前,天茂集團曾先後於2007年7月和2009年5月兩度提出再融資計劃,大股東新理益集團均表示參與認購。

正是基於上述反常舉動,外界普遍猜測,劉益謙未來或將逐步遠離其控制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天茂集團。

實際上,和李嘉誠積極佈局二級市場不同,今年以來劉益謙逐步淡出A股市場的跡象早已顯露。

作為A股最著名的定向增發參與者,劉益謙最近一次出現在定向增發的申購名單上,還是在今年7月初成飛集成(002190.SZ)的定向增發上。

今年7月12日,成飛集成以17.20元每股的價格完成定向增發,累計募集10.2億元,劉益謙通過旗下國華人壽認購610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2.30%。

儘管二級市場持續低迷,但今年的A股市場卻並不缺乏提出定向增發方案的上市公司。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止到9月末,兩市提出增發方案的上市公司累計達到253家,目前已經獲批的公開或定向增發家屬約有53家。雖然提出增發方案的上市公司眾多,但曾經的增發股大王卻並不為其所動。

而就在2010年,劉益謙還通過旗下控制的多個投資平台,動用18億元資金,參與了6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

其中包括士蘭微(600460.SH)、南洋股份(002212.SZ)、中國國航(601111.SH)、創元科技(000551.SZ)、珠海中富(000659.SZ)以及上海汽車(600104.SH)等6家上市公司。

只不過,上述增發項目並未給劉益謙帶來多少收益。

2010年9月16日,劉益謙控制的國華人壽以20元每股的高價,參與LED概念股士蘭微的定增,認購300萬股。

然而,從2011年初開始,士蘭微股價急劇下跌,截至今年9月14日增發股解禁,士蘭微股價已跌至14.52元,跌幅高達27.4%,到9月底,該公司股價更是跌至11.87元的低位。

僅以解禁日股價計算,士蘭微一單就給劉益謙造成了1644萬元的賬面浮虧,如果以目前股價計算,其浮虧金額更是接近2500萬元。

與士蘭微等小盤股相比,中國國航給劉益謙造成的損失無疑更大。

中國國航2010年11月25日完成增發,國華人壽以11.58元每股的價格認購4800萬股,儘管還尚未解禁,但中國國航目前的股價已跌至7.86元,此次增發產生的浮虧已近1.79億元。

此外,南陽股份、創元科技和珠海中富也基本處於虧損或小幅盈利狀態,僅上海汽車一家獲利頗豐。

上海汽車目前的股價為15.98元,以13.87元每股的增發價計算,國華人壽所認購的7304.76萬股,目前浮贏1.53億元。

二級市場持續低迷,以及定向增發令人尷尬的收益,被認為是劉益謙收縮定增戰線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不只是今年,早在2010年劉益謙參與定向增發的腳步就已經開始放緩。

記者統計發現,此前的2009年,劉益謙曾攜旗下數家公司累計動用資金逾61億元,參與了包括金地集團(600383.SH)在內的8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儘管參與家數僅比2010年多出2家,但涉及資金量卻超過其3倍有餘。

其中,最為市場關注的,便是其控制下的上海諾達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6月一舉以16.8億元認購7億股京東方A(000725.SZ),以解禁當日股價計算,劉益謙賬面浮盈一度超過7.6億元。

解禁後,劉益謙就開始在二級市場大幅減持京東方A,到2010年年底,上海諾達聖已經完全退出京東方A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而當日最末一名的成都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僅持股3308萬股。

即便是在2009年,與京東方A相比,劉益謙參與認購的定向增發也並非只賺不賠。

其先後參與認購的金地集團(600383.SH)、浦發銀行(600000.SH)、華電國際(600027.SH)等公司的定向增發股,也大多是賠本賺吆喝。

「他做增發並不怎麼重視公司基本面,主要還是看大的市場環境,市場比較好的時候策略就比較激進,市場不好就多看少動。」一位與劉益謙有過接觸的私募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在其看來,京東方A應該是劉益謙投資風格的最好寫照。儘管公司連年巨虧,但由於進入的時機恰到好處,劉益謙仍然能夠通過參與京東方A的定增賺錢。

棄股從「藝」

2011年5月22日,齊白石所書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在嘉德拍賣會上一舉拍出4.255億元的天價,創出中國近現代書畫交易價格新紀錄。該畫作的送拍人正是劉益謙,而其當初的買入價不足2000萬元。

在完成上述交易後,劉益謙隨即以8160萬元的價格買下陳逸飛的著名油畫《山地風》,該次交易同樣創出一項新紀錄,成交價格打破了中國油畫拍賣的世界紀錄。

在A股市場叱咤風雲多年之後,憑藉著不凡的出手,劉益謙在藝術品市場上又迅速建立起風向標的地位,而其此前在藝術品市場上的數次出手,也一直為市場人士所津津樂道。

據圈內人士介紹,早在2008年,劉益謙就成功拍下傳世名畫《宋徽宗寫生珍禽圖》,次年秋天,劉益謙又以1.69億元的價格拍得明代畫家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

2010年11月的嘉德秋拍,劉益謙更是以3.08億元的天價買下王羲之的《平安帖》,該草書尺牘全文僅41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2

10億豪賭「分拆上市」黃粱一夢 劉益謙撤退同方股份隱秘路徑曝光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3/wMMzA3XzQxODUwMw.html

「目前是否進行有關分拆上市的資本運作,我並不瞭解,但此次投資,我相信會是長期持有的過程。」一年多前,當劉益謙挾十億巨資入股同方股份(600100.SH)時,其接受記者採訪的話言猶在耳,但如今,其與同方股份的緣分卻似已在數月前便畫上句號。

4月11日,同方股份2011年年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9.6億元,淨利潤7.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48%。

同方股份稱,投資收益增加是公司業績變動的主因。年報顯示,當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5.87億元,同比增2.99億元,主要以所持百視通15.466%股權參與重組獲得廣電信息(600637.SH)股權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形成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所致。

截至2011年末,同方股份2010年年報中還穩居二股東之位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卻已與大增的收益無關。

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底,劉益謙已從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消失,而第十大流通股股東金鷹成分股優選基金僅持600萬股。這意味著,同方股份2011年中分紅後,持股高達1億股的劉益謙或已在2011年底之前清倉。

2010年10月中旬,劉益謙對同方股份的前景信心滿滿,但被寄予厚望的這筆投資,最終卻讓叱咤資本市場多年的他兵敗「同方股份」。

「分拆上市」成黃粱一夢

即便規模超百億的公募基金恐怕也難以花10億元買一隻股,而劉益謙卻敢於豪賭。

2010年4月28日,同方股份公告稱,大股東清華控股擬公開轉讓所持的5000萬股,當日起接受報價。

同年5月11日,受讓方揭曉,劉益謙以21元/股獲得該股權。

2010年10月中,國家有關部門批覆,同意其受讓上述50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耗費10.5億元後,劉以5.03%的股權成為同方股份二股東。

2010年5-10月,同方股份一直徘徊在20-23元,甚至一度跌至19.73元,這就使得該筆股權轉讓還未正式到戶就已形成賬面虧損。

「21元每股的價格有點高。」斯時,上海一位熟悉劉益謙的私募人士便向記者坦言。那麼,劉益謙動用10.5億巨資入股同方股份的勇氣從何而來呢?

「投資同方股份的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它的分拆上市概念。」轉讓協議獲批當天,劉益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解釋道。

2010年4月初,坊間傳出有關監管層發出上市公司可分拆子公司創業板上市的消息,同方股份則被視為「分拆上市第一股」。

該股斯時公告稱,「公司正研究相關政策和規定,評估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領域及環保、水務、建築節能等節能減排領域的業務境內外分拆的可行性,依此擬定所屬控參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方案。」

儘管劉益謙對該筆指向「分拆上市」概念的投資信心滿滿,但有關政策導向卻漸漸轉變。

2010 年3月底,證監會有關人員表示,「明確允許」境內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但需滿足六大條件。同年9月,有關人士又表示,創業板原則上「不鼓勵」 分拆上市,只有主板一些大企業滿足特定條件,才可申請創業板分拆上市。及至11月,監管層稱,「從嚴把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數月內,政策 態度逐步趨嚴。

2011年,一度被市場炒得火熱的「分拆上市」概念隨著監管層態度的變化成為浮云,同方股份的分拆計劃就此觸礁,2010年11月,曾攀至31.57元的同方股份應聲回落。

截至目前,同方股份分拆上市杳無音信,因2011年5月實施10轉10股派1元分紅除權,2012年4月12日,該股僅為9.69元。

劉益謙緊急清倉

儘管劉益謙2010年底便已得知巨額投資或被「分拆上市」概念撞腰,但因其受讓比例超過5%,必須鎖定半年才能在二級市場買賣,否則其所有收益歸公司所有,這也讓劉益謙難以及時脫手。

2011年6月27日,等待實施完同方股份上述高轉增的分紅和其股份半年鎖定期解禁後,劉益謙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清倉行動。公告顯示,當日,劉益謙售出80萬股。

「劉 益謙此時僅售出80萬股是故意為之。」上述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送股後,持有1億股的劉益謙最初微量減持,是為規避有關政策紅線,為之後的大規模拋售做準 備。完成上述減持後,劉益謙持有的同方股份佔其總股本的比例由5.03%降至4.99%,「規避了有關持股份額超過5%的股東減持需及時披露的規定」。

果然,2011年第三、四季度,劉益謙開始大規模減持。

同方股份2011年三季報顯示,劉益謙當期共減持4731萬股,截至當年9月末,其僅持有5189萬股,佔總股本的2.61%,從二股東滑到第三。

2011年四季度,劉益謙和他所持的5000餘萬股完全消失在前十大股東之列。

按清倉時間段的股價計算,劉益謙斥巨資投資的同方股份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預期投資收益。

同 方股份除權後,劉益謙投資成本約10.45元。2011年6月27日,劉第一次減持日的最高價僅10.67元;2011年三季度,該股均價僅9.4元,高 摸11.47元,低探7.78元。2011年四季度,該股繼續走低,最高10.46元,最低僅有6.97元,均價約8.5元。

這意味著,如按其減持期間的均價計算,劉益謙10.5億元投資,即使加上現金分紅500萬元(稅前),其賬面資產也不到9億元。

「按有關股價,劉不虧損的可能性較小。」上述私募人士坦言,雖然劉的成本為21元/股(除權前),但加上投資團隊的人力成本、交易費用、時間成本等,其在同方股份中的該筆投資成本在23元/股之上,除權後約每股11.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4

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全世界股票都能買 就中國不能買

http://xueqiu.com/7466783427/22311244
「除了故宮、上博和遼博外,我的古代書畫其他博物館沒法比」  作為中國股市造富的神話,劉益謙曾被媒體冠以「中國的巴菲特」、「法人股大王」、「增發王」的稱號。

但2012年10月他向理財週報首度披露,所有的定增已經賣得一股不剩。

他耗資6億興建的兩個美術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展中。

「我看到有媒體說2010年到2011年中國的富豪資產普遍縮水三分之一,我當時就想到自己,我做得還不錯,基本沒有縮水。」

「現在誰還在買股票?除非是基金套死在裡面的。全世界的股票都能買,就是中國的股票不能買。」在金茂大廈的五樓,身穿寬大的藍色襯衣和黑色牛仔的劉益謙斜臥在沙發上,抽著中華煙,頗有怨氣地向理財週報記者說道,一頭黑白相間的頭髮似乎透露出他對中國股市的焦慮。

作為中國股市造富的神話,被媒體冠以「中國的巴菲特」、「法人股大王」、「增發王」等稱號的劉益謙,嘗盡股市甜頭,並以150億元的財富位居2012《新財富》中國富豪榜的30位。

而現在的他卻很清閒,每天看看大盤、看看股指漲跌,不過,這一切已經與他無關了。

2011年,劉益謙預見股市大勢已去,就攜著自己的幾十億資金逃離股市。他告訴理財週報記者,「我現在連看股票的慾望都沒有了,在股市裡也一分不剩。」

低迷的投資市場,劉益謙在做什麼?「現在除了股票以外,其他以前做的都還在做。」劉益謙強調。這裡的「其他的」是指劉益謙作為董事長、擁有91.80%股份的新理益投資集團,他還通過集團控股了目前市值高達38.72億元的天茂實業以及兩家保險公司,投資範圍涉及醫藥化工、金融、藝術、房地產等。劉益謙至今擁有天茂23.78%的股份,這可能是他苦撐天茂的動力。

從初中畢業綴學做皮包生意起步,與妻子王薇住在12平米的閣樓上到登上中國富豪排行榜,從「中國的巴菲特」躋身到行業雜誌Art&Auction公佈的2012全球藝術界最有權勢的百人榜單,49歲的劉益謙不斷蛻變,演繹的絕對是一朵投資界的奇葩。

褪去了資本市場的舊光環,他披上的是收藏家的金縷衣,2011年,他以一幅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淨賺3.5億元,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絕不放過任何一次暴富的機會」的豪言。

「前兩天,我看到有媒體說2010年到2011年中國的富豪資產普遍縮水三分之一,我當時就想到自己,我做得還不錯,基本沒有縮水。」劉益謙笑著告訴理財週報記者。

盛市能抓住機會,頹市能躲過風險,劉益謙將其歸功於「智慧」,而非「聰明」,即對趨勢的精準判斷。

而逃離了股市的劉益謙,依然風生水起,因為天注定,他是一個為投資而生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02

6個月買賣乾坤顛倒 劉益謙助力天茂集團“蛇吞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1/4064734.html

1月16日,停牌近3個月天茂集團公布重組方案:擬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及劉益謙夫婦,發行29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98.5億元,其中72.37用於收購國華人壽43.8%股權,25.5億用於後續增資。

離堅決拋棄國華人壽僅僅半年,天茂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的態度,就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擬以近百億巨資,收購國華人壽部分股權並進行後續增資。(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1月16日,停牌近3個月天茂集團公布重組方案:擬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及劉益謙夫婦,發行29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98.5億元,其中72.37用於收購國華人壽43.8%股權,25.5億用於後續增資。

而就在半年之前,天茂集團還執意將1.95億股國華人壽股權轉讓,而劉益謙名下的新理益集團,隨後也將所持國華人壽股權盡數賣出。而按照天茂集團的說法,做出上述舉動,是因為國華人壽2014年業績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國華人壽2013年凈利潤虧損2億元,2014年則猛增至14.26億元,資產也增長超過70%。然而,國華人壽資產規模和盈利增長未來能否保持穩定,卻是擺在天茂集團面前的大大疑問。

“蛇吞象”式的重組

根據重組預案披露,天茂集團擬以3.39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9.06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98.5億元。

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收購上海日興康、上海合邦投資和上海漢晟信分別持有的國華人壽20%、20%和3.86%股權,以及後續增資。其中,國華人壽43.86%股權的預估值約為72.37億元,增資額則為25.5億元。交易完成後,天茂集團將持有國華人壽51%股權,後者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國華人壽成立於2007年11月,註冊資本3億元。其中,天茂集團出資5997萬元,持股19.99%,為第一大股東。上海漢晟信、上海日興康、上海合邦投資分別出資5700萬元,持股19%,海南博倫科技、海南凱益則分別出資4053萬元、2850萬元,持股13.51%、9.5%。目前,天茂集團持有國華人壽7.14%股權,上海合邦投資、上海日興康各持股20%,海南凱益持股19.19%,上海博永倫、漢晟信分別持股17.74%、15.93%。

對於天茂集團而言,此次收購堪稱“蛇吞象”。截至2014年9月底,天茂集團總資產22.97億元,凈資產15.4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15億元,凈利潤1.46億元。而國華人壽2014年總資產達519億元,凈資產、營業收入則為81億元、80.2億元,達到天茂集團的5.4倍、13倍左右。

而募集資金將全部由劉益謙夫婦及其控制的新理益集團全部包攬。重組預案顯示,天茂集團定增認購方共有三名,新理益集團出資50.85億元認購15億股;劉益謙出資28.81億元,認購8.5億股;王薇出資18.83億元,認購5.56億股。

實際上,新理益集團由劉益謙控制,劉益謙持有該公司97.59%股權,剩余的2.41%股權,則由劉益謙之女劉妍超持有;王薇則為劉益謙之妻。

重組完成後,劉益謙將獲得天茂集團絕對控制權。目前,劉益謙通過新理益集團間接持有天茂集團23.78%股份,雖然為第一大股東,但只處於相對控股地位。而重組後,新理益集團將持有天茂集團42.87%的股份,劉益謙、王薇則直接持有19.96%、13.04%。

借助天茂集團,劉益謙不但將國華人壽收歸囊中,而且取得控制權。重組完成後,劉益謙一家將持有天茂集團75.78%的股份。即便不考慮後續增資,其也將間接持有國華人壽約38%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股權反複騰挪之謎

在此次巨資收購之前,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從堅決拋棄,再到青眼有加,天茂集團對國華人壽的態度,已經經歷了多次巨大變化。

作為成立不久的中小險企,國華人壽成立以來連年虧損。數據顯示,除了2009年和2010年,國華人壽累計虧損達到11億元左右。其中2011年—2013年,國華人壽虧損額分別達到3.96億元、3.43億元、2億元,累計虧損額約為9.4億元。此前的2008年,虧損額亦達1.6億元。

這已嚴重拖累天茂集團。2011年和2013年,天茂集團虧損均達1.01億元。若按權益法計算,其已分攤虧損近2億元。根據年報數據,2012年從國華人壽所得投資收益為-6856.9萬元,占公司當年凈利潤579.86%。

從2012年開始,天茂集團就一路拋售國華人壽股權。2012年9月,天茂集團將國華人壽1.05億股以1.8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南凱益實業有限公司,並在國華人壽增資時兩次放棄認購。2013年底,在兩次股東大會均未通過的情況下,天茂集團才與國華人壽另一股東協商,按比例受讓497.25萬股。

2014年4月21日,天茂集團董事會決定,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所持國華人壽1.95億股,6月11日,天茂集團決定以2.53億元的底價,將上述股權轉讓給上海博永倫科技。

但在2014年11月,天茂集團的態度突然反轉。據其公告信息,當年 11月20日決定,天茂集團董事會決定,終止向上海博永倫上述股權1.95億股股權,違約責任由劉益謙承擔。

天茂集團反悔的原因是國華人壽經營好轉。2014年前三季度,國華人壽人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42.51億元、3.77億元,超過2013年年全年水平,環比則分別增加20.71億元、3.3億元。

但值得註意的是,據重組預案披露,就在天茂集團毀約不久,新理益集團卻在2014年12月,將所持國華人壽2.69億股權,分別轉讓給上海博永倫和海南凱益。

1月16日,《第一財經日報》為此致電天茂集團董秘易廷浩,但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仍未能聯系上天茂集團置評。

實際上,無論是天茂集團,還是國華人壽,都充當著劉益謙現金奶牛的角色。2012年底,天茂集團將所持國華人壽1.05億股轉讓,當年業績扭虧為盈。2013 年 3 月 29 日,新理益集團將所持湘能華磊光電公司3000萬股,以4.89 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天茂集團,套現約1.4億元。

國華人壽盈利之憂

主營業務業績不佳,國華人壽的資產規模、利潤卻大幅增長,是天茂集團此次重金收購的主要原因。

重組預案顯示,此次募集資金中,72.37億元用於收購國華人壽 43.86%股權。收購完成後,25.5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剩余部分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國華人壽國華人壽在全國18個省市設有分支機構,有77家中心支公司、52 家支公司及營銷服務部,國華人壽直接控股4家子公司。此外,國華人壽還持有華瑞保險、重慶平華、荊門城華100%股權和寧波華凱70%股權。

而在同期,國華人壽凈資產81億元,每股凈資產為2.9元左右。而根據重組預案,國華人壽全部益預估值達到165億元,43.86%股權預估值為72.37億元,溢價率超過100%。

國華人壽資產規模、凈利潤的快速增長,是賣出高價的主要依據。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國華人壽承保保費分別為81.3億元、115億元、184億元、複合增長率接近50%。截止2014年底,國華人壽總資產為519億元,業收入80.2億元,遠超去年同期,而14.26億元的凈利潤,更是國華人壽歷史從未有過的好成績。

國華人壽得以扭虧為盈,受益於2014年的股債雙牛。不同於其他大型險企,國華人壽主要銷售渠道仍集中於銀保,並較早開展保險網銷,並以實現在淘寶三天銷售超過一個億而成名。而其中的秘訣,則是高收益。

在此情況下,只有維持較高的投資收益,才能保證保費穩定增長。為此,國華人壽通過頻繁參與定增、收購等方式,獲取較高收益,實現對承保業務的反哺。根據公開信息,2014年,多家上市公司定增時,都有國華人壽身影出現。

通過這種方式,國華人壽形成了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但其中的關鍵,是資本市場必須景氣,才能保持資產規模、利潤的穩定增長。如果資本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國華人壽是否能保持利潤穩定增長,將成為疑問。

這從國華人壽2014年的業績也能看得出來。根據天茂集團此前披露,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國華人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1.8億元,凈利潤只有4431萬元,前三季度則為42.51億元、3.77億元。這意味著,去年下半年,國華人壽凈利潤暴增了30倍左右。其中,第四季度單季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就分別達到38億元、8.5億元,環比增長超過80%和250%以上。


(編輯:張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820

資本市場大鱷劉益謙自曝兩日投入十億在二級市場買股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205.html

資本市場大鱷劉益謙自曝兩日投入十億在二級市場買股票

每日經濟新聞網 2015-07-02 23:22:00

資本市場大鱷劉益謙今晚(2日)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自曝兩日差不多投入十億進入資本市場,明日還要繼續。

資本市場大鱷劉益謙今晚(2日)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自曝兩日差不多投入十億進入資本市場,明日還要繼續。

“我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既得利益者,我的財富主要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當這個市場可能發生系統性風險,當中國夢可能受到影響時,買入二級市場股票是我不二的選擇,雖然十幾年沒直接參與二級市場了,不在乎虧多少。二天差不多十個億參與進去了,明天還要繼續。”劉益謙這樣表示。

對於上述朋友圈消息,每經網並未得到本人確認。

堅定的唱多派

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道,6月30日9點,劉益謙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一張有5臺寬屏電腦的交易室照片,配文稱:“很久沒進交易室了,不知當年看電腦判斷的感覺還在嗎”,劉益謙正式回歸二級市場。

在多位大佬集體唱多股市之時,劉益謙重進交易室是否也為抄底?雖然對於這個問題,劉益謙只是淡然一笑,並未正面回答,但用“堅定的看多者”來形容當下的他,毫不為過。

“我確實十多年來沒進過交易室了,今天重新回去了。”劉益謙話語中帶著輕松和一些興奮,“因為我認為不管從市場本身也好,從政府的政策角度來看也好,中國的資本市場在這一屆政府的領導下,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現在沒變,未來也不會變。”

針對此前兩周的暴跌,他認為主要有前期漲幅過大、融資盤被強平等原因,“這些原因綜合起來,造成了市場恐慌性下跌,但恐慌中還是需要淡定”。

對於市場因為暴跌再次興起的“牛熊之辯”,劉益謙向記者直言,熊市已經連續了六七年,二級市場整體是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整體走向趨勢並沒有發生變化。“我不知道他們怎麽定義牛市熊市的,但我不願意去參加所謂的牛熊之辯。”

在解釋為什麽選擇昨日重回交易室,劉益謙話里行間透露出,或與政策利好密集出臺有關,尤其是證監會[微博]深夜加班發布發言人答記者問。“這些政策利好密集出來,說明監管層對於目前的這種恐慌下跌是不認可的,不會放任不管的。”

劉益謙說:“政府在為市場重建和恢複信心,決心很堅定。我今天也就重新回去了。”

淡出二級市場十多年

劉益謙的名號對於國內資本市場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現年52歲的他開朗健談,在業內綽號多多,軼事不斷。

公開資料顯示,劉益謙現任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在2013年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上,劉益謙以170億的身家排在第三十位。

劉益謙於2000年成立新理益集團,專註於二級市場投資,主要涉足領域包括國有股和法人股。在此之後他頻頻出手,相繼成為瓊能源、北大[微博]車行、河北華玉等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因此斬獲了“法人股大王”的稱號。

2009年~2011年,劉益謙又大舉參與上市公司的增發,單2009年參與的項目數量就近十家。由此,劉益謙又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號:“定增大王”。

相比起前些年,這兩個稱號在資本市場的廣為人知,近些年來,劉益謙更受關註的是他在藝術品收藏領域的軼事。其中在2014年,劉益謙以2.8億港元(7.7511,-0.0013,-0.02%)拍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並用這件天價文物喝茶。這個舉動一時間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註和無數爭議。面對由此獲得的“雞缸杯大叔”綽號,他本人卻只是淡淡地表示,“我無非是想吸一口仙氣,想表達一下當時的興奮之情”。

不過,針對自己在藝術品收藏領域的備受關註,劉益謙曾經公開向媒體表示其實他一直都沒有離開過A股。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89

劉益謙花10.84億元人民幣買下名畫《側臥的裸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9728.html

劉益謙花10.84億元人民幣買下名畫《側臥的裸女》

騰訊財經 2015-11-10 16:40:00

拍前最受矚目的莫迪里阿尼作品《側臥的裸女》(1917-1918)以1.2億美元估價上拍,最終於1.74億美元落錘成交,約合人民幣10.84億元,創造了莫迪里阿尼作品拍賣新紀錄。據雅昌藝術網證實,買家為上海藏家劉益謙。

當地時間11月9日晚,紐約佳士得“畫家與繆斯晚間特拍”在洛克菲勒中心舉槌,34件20世紀的大師傑作上拍。拍前最受矚目的莫迪里阿尼作品《側臥的裸女》(1917-1918)以1.2億美元估價上拍,最終於1.74億美元落錘成交,約合人民幣10.84億元,創造了莫迪里阿尼作品拍賣新紀錄。據雅昌藝術網證實,買家為上海藏家劉益謙。

《側臥的裸女》

“裸女”作品廣受歡迎

目前拍賣場上成交的最昂貴作品是畢加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1955),價格為1.79億美元,該紀錄是在今年5月11日同樣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創造的。莫迪里阿尼該幅作品《側臥的裸女》因而尾隨其後,成為拍賣成交的第二貴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兩幅作品均為女性裸體肖像。

亞美迪歐·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是二十世紀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他一生只有匆匆三十五年,留下的作品非常有限。1917年,莫迪里阿尼在巴黎的伯特威爾畫廊舉辦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個展,展出的作品正是裸女系列,這在當時保守的社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吸引到大批群眾在畫廊櫥窗外聚集,最終警察下令結束展覽,整出事件才告一段落。最終,“裸女”系列成為了莫迪里阿尼的一個傳奇。

2010年,莫迪里阿尼的油畫作品"La belle Romaine"拍出近6900萬美元。

2010年,蘇富比上拍的另一件莫迪里阿尼《裸女》作品,就曾以6900萬美元高價成交。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高級總監Giovanna Bertazzoni認為,此次上拍的“裸女”作品較上次更好,更完整。

就在上周,紐約蘇富比舉行的“陶博曼收藏”專拍上,莫迪里阿尼另一幅作品,創作於1919年的《寶麗特·茹丹肖像》剛剛以4281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2.71億元。

據悉,紐約佳士得“畫家與繆斯晚間特拍”的總成交額達到4.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25億元,共34件傑作上拍,10件流拍,12件作品超過千萬美元成交。除了莫迪里阿尼創紀錄的作品以外,羅伊·里奇騰斯坦作於1964年的《護士》以9536.5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6.06億元,也刷新了里奇騰斯坦作品拍賣紀錄。

中國要有自己的文化標準

在拍賣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佳士得透露莫迪里阿尼《側臥的裸女》買家來自中國。據雅昌藝術網證實,買家為上海藏家劉益謙,劉益謙表示:“龍美術館進入新的收藏紀元。”

近年來,國內當代藝術市場持續低迷,大鱷級收藏家紛紛前往海外淘寶。一方面證明了人民幣強勁的購買力,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對此表達了擔憂。

日本在1990年前後的先例已經被多次舊事重提。當時,日本的企業特別是金融和保險業也曾在國際上購買到大量印象派、後印象派乃至畢加索作品,藝術品世界紀錄接連被打破。此後,日本經濟迅速下行,日元開始貶值。當年冒進的企業和個人也開始遭遇資金壓力乃至破產。很多作品,包括凡·高、畢加索等大師傑作被抵押到銀行。

而今,再來回溯當時正在日本國內發生的藝術景象——這一景象當時也被風起雲湧的全球采購潮所蓋過了。晚期的具體派、崛起的物派,以及草間彌生、小野洋子,而今均已成為響徹國際藝術界的流派和人物。而在當時,他們很長時間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物派和具體派,其價值至今依然在不斷被開拓和開發,而很多日本人也必須得從歐美人手中買回自己當年曾經不屑一顧的東西。

業內人士認為,日本藝術界的前車之鑒,給我們有兩點啟示:第一,沒有自己的文化標準早晚會被制定標準的人洗白;第二,一定要愛惜你周圍的藝術家,和他們一起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投資。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63

計程車司機變暴富藏家 上海灘土豪揭祕 劉益謙56億拍下《斜臥的裸女》 創全球第二高價

2015-11-30  TWM

中國霸氣收藏家劉益謙,崛起不過20年,卻以驚人的財富實力,屢屢在藝術拍賣市場締造紀錄。他的成績,更代表了中國買家在藝術市場的重要性。

義大利藝術家莫迪里亞尼《斜臥的裸女》(Nu Couché,一九一八年)一作,十一月九日,以一億七○四○萬美元成交(約新台幣五十六億元),譜寫全球藝術品拍賣紀錄的第二高價(第一高價為今年五月 佳士得以近一.七九億美元拍出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買主,是謙稱自己為龍美術館「館長助理」的劉益謙,他是中國新理益集團董事長,該集團目前控有 中國國華人壽、長江證券,事業範圍含括金融、不動產、醫藥領域。至於劉益謙口中的「館長」,則是他的夫人王薇。

劉益謙與王薇,在佳士得拍賣官敲下那一槌後,成為全球最知名的收藏大家之一。因為,他們買了西方現代藝術史上,最珍稀的裸女作品。

從歐美各大藏家到中東油元巨富,乃至韓國財閥,都對這件作品深感興趣。在這場門檻極高的競賽,拍賣官從七千五百萬美元起價,在最初攀升至底價一億美元的階 段,每加一口價,就是豪氣的五百萬美元,一棟台北市的豪宅,僅能換回一口價;而且,從七千五百萬到一億美元,只花了十五秒。

他,打敗油國富豪是中國藏家崛起代表性人物拍賣廳裡,共有六組具備「億美元」實力的買家,在紐約洛克斐勒中心競逐。在這種億萬美元級的爭奪裡,如果沒有志 在必得的決心,很容易敗下陣來。當前的莫迪里亞尼裸女之戰,最具備出價實力的,就是中國買家,以及來自以卡達王室為首的油元資金。

卡達是中東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近年更大舉搜羅西方現代及當代藝術精品,但油價持續滑落,一定程度影響油元勢力在高單價藝術市場的購買力。

或者購藏行為轉趨低調,於是在油元力量消退之際,人民幣的力量再次崛起。

而人民幣力量的最佳代言人,非劉益謙莫屬。他買藝術品逾二十年,這二十年下來的藝術品累積,讓他們夫妻成為真正豪門俱樂部的一員,儘管,他們崛起至今,也 不過是短短這二十年。《富比世》雜誌(Forbes)估計,這位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大亨,有達十二億美元的財富。

當《紐約時報》的Twitter,以「計程車司機到億萬富豪」(An ex-taxi driver turned billionaire)的聳動標題報導劉益謙,他的事蹟,也廣為流傳到歐美。包括他去年四月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以港幣二億八千萬元(約新台幣十二億元) 買下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去年十一月在香港佳士得,以近港幣三億五千萬元(約新台幣十五億元)買下明代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刷新中國藝術品拍賣紀 錄。

他,從家庭代工發跡經濟起飛 靠股票賺到第一桶金這兩件作品的移交,拍賣公司與劉益謙都召開記者會。在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的交接記者會上,劉益謙當眾以美國運通黑卡刷卡付款,並且當場以這只珍稀的雞缸杯品茶,引發熱議。

高調、土豪,總是伴隨著劉益謙。《紐約時報》用「taxi driver」介紹這位《斜臥的裸女》的新主人出場,劉益謙則自我解嘲,「八○年代初,能買出租車(計程車)、考上駕照、開出租車的有幾人?」關於劉益謙 的發跡過程,是從七○年代末的家庭工廠開始,以手工縫製皮包賺取微薄利潤,生意愈做愈大後,他陸續改採外包生產,並且在上海豫園商場租下店面,經營百貨生 意。

八○年代初,有感於「每次出了上海車站都叫不到出租車」,他乾脆自己考出租車駕照,做起出租車生意。

九○年代初,豫園商城發行股票,劉益謙以每股人民幣一百元的價格認購一百股,隔年即以每股一萬元出脫,自此踏進資本市場。涉獵範圍除了股票,還包括「股票 認購證」,以及當時中國市場尚不熟悉、但收益率極高的國庫券等。劉益謙,就是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楬櫫改革開放路線大旗後,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的獲益者。

中學輟學,他沒有顯赫學歷,卻能敏銳察覺市場的脈動,從縱橫中國資本市場,到敲進紐約華爾街金融市場;同樣地,他的藝術收藏戰局,也從北京、香港的拍賣廳,橫掃到紐約佳士得洛克斐勒中心的夜場。他,是當今「中國夢」的代表。

他,年輕時狂傲「我買不到,也不讓你買便宜」這位人們眼裡拿著鬥彩雞缸杯飲茶的土豪,從不諱言,他以是土豪為榮。事實上,他在藝術品上的投入,已經愈來愈不像過往的他了,社會責任,已經慢慢出現在他的話語裡。

觀察劉益謙崛起藝術市場之初,當時的他年輕氣盛,脫口而出的是:「我不懂,我也不會辨別真偽,但我就是敢買!」 還有像是:「拍賣前,我從來不看預展,最多是現場看圖冊,看哪個貴,現場搶的人多,我也搶。我感覺這就是一種發洩,你們有錢,我也舉牌,我買不到,也不讓 你買便宜,我就是這種心態。」劉益謙面對藝術的心態,從最初二十多年前,像是股市精準投資家般,認為中國藝術品終將一飛沖天;再到後來的喜愛、迷戀,從中 國近現代書畫,一路向上買到宋代書畫,買到清三代官窯、商周青銅器;到支持王薇建構龐大而完整的中國紅色經典藝術品,乃至中國當代藝術完整的收藏,再進軍 西方藝術品,這中間最大的轉折,就是龍美術館的建立。

二○一二年,龍美術館上海浦東館開館,一四年,龍美術館西岸館揭幕,一六年,重慶館將開張。龍美術館的建立,讓人們見到劉益謙夫婦在藝術領域的投入。

幾年前,劉益謙看著周圍友人都買了私人飛機,也動念想買一架;但王薇勸阻了他,勸他把買飛機、養飛機的錢,投入到建自己的美術館。買一架灣流最新型的九人 座飛機,至少要港幣二億元,還要養機庫、付機師、維修技師薪水;就算不起飛,每個月至少得花費港幣一百萬元;如果頻繁起飛,更是一筆恐怖的開銷。

劉益謙認同妻子的理念,決定把錢挪來建美術館。當時他們家裡擺滿了藝術品,件件精品因為沒有牆面掛畫,擠得只能先放在廊道上,像是用人民幣四○四三萬元買回來的陳逸飛《踱步》油畫。

幾個月前,劉益謙有一段訪談,頗能闡述他這些年心境的轉折,他這樣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但是不能因此而丟掉做人的本分和人生樂趣。龍美術館兩個 館的館藏,是對社會大眾開放的……;包括我們所做的其他公益活動,都是透過不同方式回饋社會。」他又說:「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迅猛發展。在這種政 策背景下,我們透過自身的努力,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的確算是第一批享受到這種紅利的受益者……。我也不想說什麼大道理,只是覺得我的財富取之於社會,就應 該適時回報這個社會。」字裡行間,昔年那位霸氣外露的上海灘土豪,真的已經逐漸轉變了。

(本文與《典藏投資》雜誌十二月號同步刊載)

撰文 / 林亞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91

劉益謙入主長江證券 管理層“換血”是否打響?

時隔一年半後,長江證券11日早公告,新理益集團(下稱新理益)以100億元受讓海爾投資所持公司12.62%股權事宜,已獲證監會核準。新理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劉益謙將正式入主長江證券。然而,這家證券公司在2015年歷經人事震動,董事長和諸多高管皆上任不久,它是否會遭遇新一輪的管理層大換血?被訪人士認為,長江證券管理層的變更將是一個平穩過度的過程。

當前,長江證券股權架構逐漸顯現出三大派系,一是將正式入主的劉益謙系;一是與前者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央企三峽系;一是持股漸少的湖北國資系。

公告顯示,此次股權轉讓完成之後,除了新理益受讓海爾投資12.62%的股權之外,劉益謙還通過旗下的國華人壽有長江證券4.28%的股份,二者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6.9%。

同時,央企三峽集團通過去年與長江證券第二大股東湖北能源的重組,間接持有長江證券10.69%的股份,加上三峽資本的持股,其持股比例約為15.19%。三峽系實際控制人是國務院國資委。

再看湖北國資系,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長江證券前十大股東中,僅湖北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為湖北省國資控制的企業,持股比例為3.62%;潛在一致行動人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為武漢國資控制的企業,持股比例同為3.62%。

值得註意的是,即將上任的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其持股權差別並不顯著。

當前的潛在問題是,在劉益謙正式入主後,長江證券內部董事會和高管層是否會發生變化?又將如何調配?這將給本就人事變動較大的長江證券帶來哪些變數?

盡管湖北國資系已由原來的第二大股東方退居到第三大股東,但其對長江證券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自2007年底借殼上市以來,長江證券共經歷三任董事長和三任總裁,其董事長皆來自於湖北省政府部門,譬如胡運釗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澤柱曾湖北省國資委主任、尤習貴曾任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山西證券分析師劉麗也曾提及,作為註冊地在湖北的全國性券商,“深耕湖北”是長江證券的重要戰略之一。在今年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長江證券表示,已與湖北省當地多個有國資背景的企業開展合作。

與之相對,劉益謙這一新上任的大股東,資金勢力雄厚,且善於資本運作。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元排名第三十名,在A股有“法人股大王”的稱號。在業內看來,他入主長江證券,想要擴充旗下的金融版圖。劉益謙持股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達97.59%,通過新理益集團目前控股了天茂集團、國華人壽,並參股天平保險。

當下湖北國資系股東方表面上“式微”。正式入主的第一大股東劉益謙,和剛剛上任不足半年的新董事長尤習貴相對,該當如何?

“長江證券股權較為分散,在這種情況下,重大事件更多的是各方股東相互協商。”東吳證券分析師丁文韜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然,劉益謙是有資格發出董事長任免這一流程的,但他一個人無法最終決定其結果,畢竟其持股比例未超過50%,這需主要股東協商。”

同時, 長江證券高管是新提拔上來的,董事長任職時間不長,如果各方均滿意,不一定會更換。丁文韜說,“這也並非想換就能換的。” 根據wind資訊顯示,2名副總裁鄧忠心和劉元瑞、財務負責人熊雷鳴、董事會秘書陳佳、代合規負責人陳元水均是2016年3月上任;更為重要的是,董事長尤習貴是2016年7月上任。長江證券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早在今年2月4日,湖北省委組織部已任命尤習貴為公司黨委書記,並在這近5個月時間里,“充分運用其統領全局的領導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全力支持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工作,推動公司市場化改革;堅持以公司利益為重,頻繁帶領公司管理幹部、業務骨幹奔赴各地市州政府、各大企業洽談業務合作事宜,促成了百億規模的河南交投公司債等大型項目,為公司業務開展帶來實質性貢獻。”在長江證券內部人士看來,正是上述工作能力和工作精神使其獲得董事會一致認可,從而被主要股東推薦、董事會選舉為董事長。

事實上,新理益集團耗資百億元受讓海爾投資所持公司12.62%股權事宜,已在去年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當時,為拿到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的控制權,新理益需在短期內備足100億。其支付方式是2015年4月29日前支付20億元的定金,同年4 月29 日、5 月25 日前再分別支付人民幣10億元、70億元。

“盡管監管層審批還未通過,但劉益謙已交付了真金白金,海爾系也在去年逐步退出管理層。因此,長江證券管理層的變更應該是一個平穩過度的過程,出現惡意相互爭奪股權的可能性不大。” 丁文韜說:“同時,股權架構集中和分散各有利弊。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則管理效率更高,摩擦更少;若股權分散,各方可相互協調,相互監督。當前,長江證券是一個比較健康的股權架構,包含了實業股、國家股。證券公司本身也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協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