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好下單的十個情況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8x7g.html

對於投資者來說,買進股票就是為了賣個好價錢,就是為了賺錢,但投資股票絕非容易事。炒股票就像做買賣,有很多規矩和訣竅,譬如賣香煙要看市場、辨優 劣,什麼煙暢銷,什麼煙滯銷,香煙的品質如何?萬一進了條假煙,就是賣出十條真煙還得蝕本,所以,香煙經銷商和煙販在“進貨”的時候會非常仔細。
遺憾的是,大多數投資者炒股票不像做買賣那麼認真,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只要一進股市,馬上便失去了做生意時的謹慎,昏天黑地折騰一番,特別是“進貨”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狂熱、盲目和衝動,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作為投資者,“進貨”確實很重要,在這個市場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太多了。對於如何“進貨”,大家見仁見智,尚無定論,但在下單之前若能辨明十種不該下單的情況,下單之後的結果可能會好得多。

一、大勢不好不下單。拋開指數做個股的說法一度很流行,但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夢想市場不好的時候自己手中的股票仍在上漲,就像夢想瓢潑大雨中自己 腦袋上面的那一塊是晴天。當然,有人會說巴菲特就是長期持股,但巴菲特也長期不看盤,如果咱們也能做到長期不看盤,也無所謂什麼時候下單。如果忍不住要看 盤的話,那麼,做個股先得看大勢。

二、對沒有未來的企業不下單。一家企業有沒有未來很重要,對於有未來的企業而言,它的發展軌跡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即使市場暴跌,對其的影響也不會 太大。蘇寧電器仍然會賣出很多家用電器,萬科仍然會建造和售出很多房產,貴州茅臺的名酒仍然會遠銷千里之外……而對於沒有未來的企業來說,隨著時間的推 移,它的業績會越來越差,經營會越來越困難,過的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

三、未經研究不下單。深入研究過的股票,自己心中有數,心中有數,手中就有準兒。如果僅僅靠聽來的消息,再怎麼言之鑿鑿、信誓旦旦,只要股價一跌,馬 上就慌神兒;再一跌,就開始懷疑消息的真實性;繼續跌的話,就自我否認消息,最後割肉出局,賣了個地板價。只有經過深入的調研,把“消息”變成“資訊”, 變成自己研究之後確信的東西,才能成為值得信賴的投資參考。

四、對有硬傷或有疑問的企業不下單。應該儘量回避有硬傷的或有疑問的企業,比如業績爛得一塌糊塗,公司會否重組、大筆應收賬款怎麼處理、涉及巨大金額的訴訟還沒有明確結果……這樣的企業還是遠離為好,股市裏“股樹”參天,巨木成林,何必非要吊死在這棵歪脖樹上。

五、短期內暴漲過的股票不下單。連續暴漲過的股票多半已經不便宜,買入之後多半會下跌或盤整,沒有必要在裏邊跟它硬耗。

六、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中不下單。這一條不是絕對的,如果您是在效仿巴菲特,完全可以在下跌中持續買入,但這要有三個前提:一是企業要有很好的未來;二 是股價已經低於企業內在的價值,已經是便宜的柴禾,就不妨撿一點;三是買了要拿得住,別等到地板價的時候,心裏一慌,全都割了。如果我們做不成巴菲特,那 還是等趨勢改變,與其逆勢而上,還不如順勢而為。

七、情緒衝動不下單。情緒不好的時候儘量不要做交易,心緒一亂,頭腦一熱,心裏一慌,手頭一癢,結果往往是一敗塗地。下單之前先要問自己,操作的決定是來自理性的判斷還是來自情緒的波動,如果是情緒不穩,就先離開市場,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一會兒。

八、未設止損位不下單。未思進,先思退;先保本,再賺錢;先圖生存,後謀發展。所以,在決定自己想要賺多少錢之前,先得確定自己能夠賠多少錢。畢竟,前者是咱管不了的,後者是咱自己能控制的。

九、向上空間小於30%不下單。經常有人去搏幾毛錢或者10%的反彈而“火中取栗”,仔細想想,這樣做實在不值。若火中有金子,不妨冒冒險,那叫“真 金不怕火煉”;若火裏有顆栗子,即使是“糖炒的”,也不值得伸手。再說深一些,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在搏反彈,他這輩子能得到的最多就是反彈,成不了氣候。

十、沒有勝算不下單。把前面九種情況想明白了,勝算也就出來了,該不該動手指頭,心裏也就有數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

金融海嘯我學到的十件事 蔡東豪

2008-10-23  NextMagazine


計 算財富的話,我比幾星期前窮了不少。原先計劃五十歲前退休,現在可能要押後五至十年。我寄望醫學會不停進步,到退休時我仍有強健的身體享受人生。凡事要向 好的一面看,財富不應着眼於金錢,若果以智慧計算,我比幾星期前富有了不少,而這財富誰也不可從我身上拿走。這幾星期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財富蒸發,但那股充 滿智慧的感覺是我首次感受到。我要跟大家分享金融海嘯教曉我關於投資的十件事︰

一、所有股票皆危險,不管它是藍籌與否。藍籌股中,我以 為和黃的抗跌能力應較高,因為它的多元化業務遍布全球,可分散投資風險。過去三年,和黃股價大多在70元至80元之間徘徊,它現價不足50元。《壹週刊》 讀者的愛股宏利,它的股價兩週內跌三成,二三線股慘況更不消提。市盈率低至三至四倍,股息逾十釐的工業股處處可見,投資者執平貨不知從哪開始。

二、Buy And Hold策略潰不成軍。三年前閣下以85元購入長實,其間股價升至155元,假如沒賣出的話,這個理應穩健的長期投資現值72元。或者做一位價值投資者的首要條件是長命,畢菲特78歲仍不停作長期投資,我的退休計劃非自願地延至60歲看來並不過分。

三、所有人都輸錢。我有一位世叔伯退休後全職投資,他不沾手股票,只玩外匯,投資風險屬於穩陣派;他對日圓和澳元特別有心得。他的近況怎樣?我相信不用多說,他已兩星期沒有回覆我電話。

四、 金錢不是萬物之惡,債才是。回顧歷史,幾次金融危機的成因都是負債過多,但借錢之前我們總是忽然失憶;銀行借錢給你和追你還錢時嘴臉的分別可以很大。時裝 連鎖店佑威被債權人申請清盤,據聞原因是公司無力償還銀行12億元債務。我有個疑問,一間年賺不足一億元的中型公司,怎可以借到12億元?不計還本,每年 利息起碼七至八千萬元!這是佑威抑或是銀行的錯?

五、「互不相干」(Decoupling)理論是廢話。發達國家和發展國家,股票和債券, 外匯和商品,所有投資工具全線下跌,最需要分散投資發揮效用的時候,它偏偏失靈。把雞蛋放在一個和多個籃的分別原來不大,結果都是輸。我現在仍聽到有專家 分析中國經濟跟歐美國家不同,不會受海嘯牽連……

六、股價低不代表它不會更低。大概是今年八月,當時中資股股價已大幅回落,我跟一位我 尊重的基金經理談天說股,我問他有沒有優質中資股可考慮購入。他向我介紹中海發展,解釋這間公司基本因素甚佳,股價並沒像其他中資股崩潰,甚為「硬淨」, 當時股價約20元。中海發展現價6元。最令我困惑的,是到今日我仍覺得這位基金經理的分析沒有錯。

七、許多我們以為是聰明人其實不甚聰明。香港人喜歡以財富來衡量智商(甚至人格),即是財富愈多,人就愈聰明。在未來一段時間,香港的聰明人人口將急降。

八、 從今以後,不要再相信入行少於七年的基金經理。去年恒指上升四成,買盈富基金已穩賺四成;稍為進取的基金經理賺七八成毫不稀奇。金融海嘯把基金經理打得人 仰馬翻,投資者目睹投資經理的功架是,人贏我贏,人輸我輸。一個經濟盛衰周期至少是五至七年時間,以後考慮投資基金的時候,第一個問題是,請基金經理交出 他過去七年的成績表。

九、原來梁錦松沒錯︰「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過去的順境寵壞了我們,對許多事情都持有不合理的期望。我們要再適應現實︰贏錢不是必然的,贏到錢很可能是運氣,投資路上荊棘滿途,輸錢深淵無處不在。

十、金錢不代表一切。我三歲的兒子不知道什麼是金融海嘯,他每天開開心心生活,終日幻想自己是管弦樂團指揮,最不開心是媽媽不在他身邊。今天回家,大力擁抱家人,他們最不介意你怎看自己。週末我會走出屋外享受陽光,因為去馬爾代夫的度假計劃無限期押後。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

我的十年股 蔡東豪


2009-01-15  NextMagazine



「十 年股」是我創造出來,這名詞其實不應存在,因為投資者可隨時買賣,無必要被鎖死十年。我創造「十年股」本意是說明投資者可長時間安心持有某些優質股票。 02年8月28日,我寫了《十年股事幾番新》,列出我選「十年股」的條件;翌日以《找到十年股》揭曉。我特意避開滙控、中移動等藍籌股,選一間中小型上市 公司,除了希望讓投資者獲得可觀回報,更想投資者能目睹它茁壯成長。

我選了大家樂。十年期限過了逾半,且看暫時成績表︰當時大家樂股價 約5元,現價15元,其間股息合共2.1元,投資表現跑贏所有相關指標指數。我選大家樂因為我是它的忠實擁躉,對它的產品質素和服務水平瞭如指掌。我太太 對飲食要求甚高,認識我之前她甚少光顧大家樂,我唯有以「巡視十年股業務」為理由,才能說服她同行。

我寫「十年股」文章之前和之後不認識大 家樂管理層,直至去年在一個上市儀式遇到大家樂主席陳裕光,他把收藏多年的「十年股」剪報給我看,告訴我當年被選中,公司上下都很興奮。去年,大家樂成立 40周年,它出版《為你做足100分》,陳裕光問我可否在書中收錄兩篇「十年股」文章,我的回覆是與有榮焉。真的,我為曾經推介過大家樂為榮,每次我光顧 大家樂都懷有巡視業務的心情。我跟大家樂這段緣很明顯,為何我最近當上大快活的獨立董事?

大概是04年,當時我在金鐘上班,公司的電梯大堂 對正大快活。忽然間,大快活由毫不討好的小醜標誌變身成排山倒海的橙色攻勢,我感到事態不尋常,為了「十年股」,我必須親身刺探敵軍情報。當時大快活累積 多年虧損,跟大家樂比較是此消彼長,可是這場橙色革命看得出策動者下定決心,付出不少心血,我光顧後肯定這場革命必有成果。

那時候我在香港 大學教授一個通識教育課程,打算邀請一間上市公司負責人跟學生見面,我想到大快活;這想法除為了教學,亦帶點私心,我想近距離細看大快活對「十年股」的威 脅有多大。我聯絡大快活主席羅開揚,他一口應承,還記得第一次跟他見面,就是在金鐘大快活大堂正中長枱位置。

那一堂是不一樣的「CEO對 話」,羅開揚沒標榜自己怎英明神武、智珠在握,反而不停回憶自己做得有幾差。我嘗試打圓場︰「這一年turn around做得不錯呀。」他答︰「做得好何需turn around,就是做得差才要turn around。」兩個小時真情剖白,完全沒有虛浮口號。

 

羅 開揚告訴學生一個故事,我聽過後也心中一沉。大快活委託一間廣告公司做focus group調查,分析中式快餐集團定位,focus group說出各快餐集團令他們聯想到的熟悉人物︰大家樂是劉德華,代表正氣、成功;美心是陳方安生,代表斯文、大方;大快活是……盧海鵬。With due respect to盧海鵬,這個定位是大快活不願聽到的。羅開揚說︰「從廣告公司返寫字樓途中,車上所有高層職員沒有人出過一粒聲。大家都知道,再不去改、再不去變,我 們隻有死路一條。」

橙色革命的背景不是歡呼聲,而是由一群處於谷底的企管人發動,他們跌過痛過,累積長時間打逆境波經驗,他們不願認輸,痛 定思痛,決心把公司僅餘資源背水一戰,發動橙色革命。大快活從94年至03年,十年內八年錄得虧損,累積虧損5億元。04年至08年,每年錄得盈利,累積 盈利3億元。這場橙色革命的第一波無疑是成功,扭轉消費者對大快活的看法(今日做focus group調查大快活不會是盧海鵬吧〔!〕),但面對經濟逆境和激烈競爭,革命尚未成功,大快活仍須努力。沒有多少人會邀請我出任獨立董事,可能是我形象 不夠「友善」。羅開揚知我作風而邀請我出任獨立董事;我接受了邀請。

香港三大中式快餐集團大家樂、大快活和美心,在源源不絕的海外競爭者加 入市場的情況下依然屹立不倒,提供高質素產品,方便的分店網絡,不斷改進服務水平,是優質企業典範,這是香港人的福氣。過去經歷證明三大中式快餐集團之間 的競爭並不是零和遊戲,它們互不相讓,力求上進,不斷創新,把這個「餅」愈做愈大。

我的「十年股」依然是大家樂,它是行業一哥;我會用心履行職責,為大快活做事;我為有份參與中式快餐業感到榮幸。

*上期特刊「我最多埋怨自己運氣不好,從來沒有懷疑自己的才華」,出自《新不了情》,得獎者是Ringo Ng。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附錄:

2002-08-28 HKEJ
十年股事幾番新


好友衝口而出的問題,令筆者苦思良久,問題是,撇開藍籌股,投資者能否找到可安心放入保險箱、十年後才拿出來的股份?假如有的話,這些股份有什麽特徵?

這問題不容易解答。十年是很長的時間,期間股市有上有落、經濟周期不斷起伏、政治環境不能確保不變、人事幾番新,怎樣在轉變中找出不變的要素,預知十年股事?

發掘優秀企業成功之道是企管專家的熱門課題,過往不少企管書籍以此為題,近年以Jim Collins撰寫的《Built to Last》和《Good to Great》最為讀者受落。Jim Collins動員大批研究員,花了很長時間,詳盡分析多間公司的發展路途,找到把優秀和平庸公司分隔開的獨特要素。

筆者依賴個人經驗和直覺,尋找「十年股」的特徵。

一、「十年股」專注單一業務,業務性質具彈性。許多上市公司選擇多元化發展,理由是經濟周期對不同業務有不同程度影響,多元化業務可減低因經濟變動 帶來 的衝擊。專注單一業務的公司,因為業務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發展空間充裕,所以管理層不用「多心」發展其他業務;它們怎樣抵擋經濟起落?答案是憑業務彈性。

「十年股」營運模式具可塑性,例如擁有針對不同市場階層的品牌和產品。面對經濟低潮,「十年股」擁有「打逆境波」的經驗和實力,例如成本架構富彈性、業務性質不容易被其他產品取代。十年是長跑,筆者認為,「細水長流」的經營模式和穩定增長步伐贏面較大。

二、「十年股」具備成功購併經驗。很少公司能完全依賴內部增長,在十年內遇到合適購併機會是合理假設。購併給管理層帶來頗大衝擊,因為要把兩間公司 融合 起來,費神和費時間工作,購併過渡期對雙方原有業務都有負面影響;在過渡期內,怎樣把負面影響減至最低,然後成功發揮「一加一大過二」效應,筆者認為並不 容易從書本理論中領略,隻能從過往經驗得到第一身體驗。

筆者對「一條龍」式購併存有偏見,為「需要」而進行購併,可能因缺乏行業經驗而出現亂子;反之,「地域性」購併比較容易管理,購併者對行業有足夠掌握,隻是欠缺一點風土人情。

「十年股」購併出發點完全環繞主業,管理層認為購併是較高效率的增長方式。購併不單是以業務為目標,優秀管理層亦是目標之一,所以購併目標的管理層留下來是好現象。

三、「十年股」擁有年輕、得到大股東支持、出色往績的管理層。通用電氣前行政總裁韋爾奇於2000年正式退休,但他於91年已部署接任計劃。筆者對香港上市公司管理層交接信心不大,與其期望公司找到合適繼任人選,不如把注碼押在十年後仍很大機會在位的管理層身上。

香港上市公司管理層通常由大股東家族擔任,筆者相信這現象十年之內不會改變。投資者已有太多問題須顧慮,不應再為管理層的延續擔憂。

四、「十年股」懂得推銷自己。筆者不相信「有麝自然香」,過去多年目睹不少優質公司長期被投資者忽略,最後可能私有化收場。跟投資者溝通欠佳,完全是管理層的責任,筆者不接受上市公司擺出「誰能明白我」的姿態。不要忘記本篇文章是尋找好股份,不單是好公司。

良好溝通是重要企管要素,投資者可見微知著:公司跟投資者溝通欠佳,可能代表公司跟客戶和員工的溝通也好不了多少。

有沒有符合四大條件的「十年股」?

有。明天揭曉。

 

2002-08-29  HKEJ
找到十年股


讀者可能覺得奇怪,挑選「十年股」原來隻有四個條件;其實,這四個條件包含了多種不平凡要素,細心分析後,發覺符合條件的公司數目不多。候選公司之中各有所長,最後筆者把重點放在平穩、富彈性營運模式和充裕發展空間上。

筆者選出的「十年股」是大家樂(341)。以下運用四大條件看大家樂。

一、提供高價值產品。大家樂是飲食集團,營業額約八成來自快餐業務。除了大家樂,集團擁有多個品牌,例如意粉屋、Bravo等,向不同消費層面的顧客提供不同款式和價格食品。

快餐業在本港飲食市場佔有率約20%,而大家樂在本地快餐市場佔有率約20%佔有率;筆者認為,快餐業和大家樂同樣具備繼續增加市場佔有率的條件。

近幾年,香港經濟不景,出現持續通縮現象,大家樂在過去五年維持人均消費在二十五元水平,期間每年錄得盈利增長,原因是管理層成功提升生產力和控制 成 本。維持二十五元平均消費不變,並不代表大家樂「將貨就價」;相反,筆者以顧客身份作證,鐵闆餐是多了一份田螺、叉燒飯是多了幾條菜。在逆境中,大家樂不 斷提高食品價值,同時保持盈利增長,代表其營運模式和成本架構「彈性十足」。

二、可憑購併加速增長速度和開拓市場空間。假如業務和發展被局限於香港市場,筆者懷疑大家樂能否長期保持可觀盈利增長,管理層也承認購併將會是重要策略。

四大條件中,筆者認為大家樂的購併經驗和實力方面最為不足。大家樂於2000年收購美加中式快餐連鎖店滿州鑊,至今成績隻屬普通,增加分店成績尤其不理想。滿州鑊沿用特許經營模式,跟香港經營模式不同,管理層應下點苦功去掌握特許經營模式的運作。

大家樂在內地發展也不大順利,九十年代初期曾鎩羽而歸,最近重整旗鼓,以不同品牌和形式再度進軍內地市場,成敗仍未可料。

反過來看,大家樂在北美和內地市場發展空間龐大,雖然至今成績普通,也未至於拖累本港業務,管理層應分配較多資源到這兩個市場。

三、管理層年青、得到大股東支持,表現充滿信心。大家樂董事局由創辦家族控制,管理層有多名家族成員,包括行政總裁。管理層成員普遍年輕,未來十年應可繼續為集團作出貢獻。

大家樂業績反映出管理層的超卓表現,不過筆者覺得,更難得的是對管理層富遠見和對前景的信心。逆市中,企管人普遍反應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慳 得就 慳」,無形中放棄為未來發展打好根基。筆者提議讀者作簡單兼快捷測試:比較資本性開支和折舊,兩個數據都可從現金流量表找到;大家樂去年比率是二比一,代 表管理層不但添置資產以維持原有業務規模,並且大膽投資於未來發展計劃。對投資者而言,淡市中保持進取,是信心訊號。

四、備受投資者注視的中型上市公司。大家樂市值三十五億元,屬於中型上市公司,已有多間大型證券公司長期跟進分析。筆者相信,出色投資者關係不但可讓股價反映公司真正價值,同時反映管理層重視溝通,可推算管理層跟客戶和員工也保持良好關係。

創辦家族持有大家樂超過五成股權,加上大型基金持有相當百分比,筆者認為,股東結構穩健,有利管理層無後顧之憂地作出長遠發展決定。

大家是否已備保險箱鎖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22

小弟對超大現代農業(682)的十點意見

前幾日有位網友在文庫提出了對超大的意見:

Have you really studied Chaoda's business? Why you always publish such a post again and again, mentioning something happend almost 10 years ago? I noted this is not your first time.

Have you done any serious investigation on the high profit margin ratio?The profit margin of similar agricultural compan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also as high as over 50%, and the profit margin for China Green (904) is also around (904). In fact, the profit margin Chaoda enjoys a gross margin of more than 65% for two reasons:

1) the national average gross margin for profitable farmers is already above 50%, but highly subject to climate risk (i.e. at the mercy of the weather). But Chaoda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risk, thanks to its land areas scattered all over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 and

2) Chaoda captures an additional 15% gross margin by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entitlement of tax exemption gra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not only explains the almost 0% tax rate, but also proves its the market leader in the industry (the so called Dragon Head Enterprise).

But of course, you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of some adverse factors like right issues and investment in non-core business t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But I think at the current price, it has priced in these factors and in fact vastly undervalued.

小弟的回覆如下:

1. 關於超大的研究我沒多研究過,但它屬福建股的一群,本已不太可信,所以我就會抱懷疑的角度走看,但不排除,他在吸入大量資金後,能成功發展到他的經營模式,由初頭假假地變成真,如果想看嚴謹的研究,請參看巴黎先生的文章。不過我略看報表後,就仍抱懷疑態度原因如下。

2.  據2009年12月報表,的生物資產19.99億,假設每一件農作物價值1元,即是19.99億個或以上的農作物,幾位核數師能否在兩三個月內(應該 只是一個半月,因為要出初步數字大約半個月,要兩個月內出到業績,大約只有一個半月時間)看過全部34個基地,合共19.99億個農作物的地方?

3. 物業、廠房及設備,在半年間增加25億多,但是田地數目沒有多大增加,對營業額也沒多大幫助,用在哪兒?

4. 公司手上現金達30多億,但是以其60多億銷售規模及佔75%內銷現款現貨,只有25%外銷業務,有1至3個月的數期,估計資金需要約在4億間,況且其盈 利達20-30億,基本上可以以盈利得來的現金去擴張,但是卻要不停借錢及發行新股集資,又不停從事一些無謂的證券投資如投資中國礦業((340,前
廣信企業、創富生物科技)的股權,可見他們有賺錢的需要。並且按(2)的推算, 投入不知去了哪兒,這問題一直都為各方人士質疑,不是我懷疑的。

5. 根據核數師的定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銀行及手頭現金、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之活期存款,以及短期及流動性高而原到期日為三個月或以下之投資,而該等投 資可隨時兌換成可知數額之現金。」,但他手上大部分現金均為短期銀行存款,根據2009年年報,他們手上這項存款大約有17億元,還超過日常的現金,但為 何不善加利用,還要大舉配股集資?此外,為甚麼要留下三個月以下的投資這個尾巴,是否有intangible cash的存在?

6. 正如你所稱,他在多省有大量農地面積,造成風險分散。但是人員方面呢,他好像說是連農民一起收購,從個體式生產至集體式生產,無論如何都要訓練他們從事新 股技能,不然會造成質素參差,導致品牌價值有所影響,但是他們的農地這樣分散,還要不停地擴張,又如何能夠有效地管理?

7. 大股東為何不停地減持股票,如果他看好公司的話,為何要不停減持股票?那他套現的錢去了哪?這肯定他有不少外業投資,大老闆分心外業,如何能確保做得好?

8. 正如(5),之前大股東話不會批股,如果批股就會如何如何,但在贖回可換股債後,又去批新股,詳請請看此文
內附留言,所以小弟認為他的誠信亦會有疑問,為何我要購入這家大股東沒有誠信的公司?這亦反映了(3)的問題,就是它們的現金問題。

9. 上市了大約十年,公司換了幾位核數師,現在的核數師是No-Big 4的均富,以他這樣的規模,一定的Big 4的獵物,況且錢他們有很多,盈利也很高,用間靚的核數師,貴一點也沒有問題,為何要省這些錢?

10. 他們手上現金充裕,但派息一向偏低,並沒有固定漸進的派息政策,非常奇怪,一家正常的公司,不會有這樣的派息政策,除非其盈利本身就是不穩定加現金不足支持,但其手上現金及盈利均非常強勁,應無此現象。

你能解答到這些問題,並取得答案,只是解答到小弟的疑團,並可作為備用選擇之一,但他派息偏低,暫不符我的選股標準,所以小弟還是不會投資了。

延伸閱讀:

1. 2009年年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27/LTN20091027041_C.pdf

2. 2010年中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29/LTN20100329312_C.pdf

3. 巴黎先生的研究: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959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030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063

4. 馬沙筆記: 淺談超大現代

http://charblogger.blogspot.com/2006/10/blog-post_23.html

此外,蔡東豪的舊文早有提及,因版權關係我就不多轉載了,有機會會找到貼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79

買入宏利的十個原因 (一) – 非現金虧損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58

宏利金融(945.HK)(下稱:宏利)Q2業績強差人意,虧損23.8(加元,下同)或每股$1.36,以港元計虧損10元。

股價由85日收市的HK$123.8下跌HK$30.9525%至今日的HK$92.85

管理層解釋宏利虧損的主要原因:

……During the quarter, net results were impacted as equity markets retreated globally and interest rates declined materially, particularly in the U.S. Non-cash charges related to equity market declines in the quarter amounted to $1.7 billion. Non-cash charges related to lower interest rates amounted to $1.5 billion in the quarter……

宏利的虧損主要因為非現金支出,這是因為精算假設和實際情況偏差做成。未來宏利未來可能會大賺,原因同樣為非現金收入,因此,我們無須為現在的虧損而擔心,亦無須為將來的扭虧而歡喜若狂。

當這兩項經調整之後,Q2經營溢利是6.6億。

披露:

我持有宏利控股。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2

買入宏利的十個原因 (二) – 價格與價值的差別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70

我做了一個宏利內在價值與價格的簡單模型。

年份

保費收入

盈利

每股盈利

每股帳面值

 

C$mn

C$mn

C$

C$

2009

22946

1338

0.82

15.6

2008

23252

487

0.32

16.5

2007

19744

4272

2.81

15.7

2006

19104

3955

2.53

16.1

2005

18587

3280

2.05

14.7

2004

16287

2550

1.825

14.2

2003

10540

1539

1.665

9.5

2002

10779

1378

1.45

9.3

2001

10247

1159

1.2

8.5

2000

8515

1075

1.11

7.4

1999

8672

874

0.875

6.5

CAGR

10%

4%

-1%

9%

CAGR(99-07)

11%

22%

16%

12%

 

年份

市盈率

市盈率()

市盈率()

市帳率

市帳率()

市帳率()

 

(X)

(X)

(X)

(X)

(X)

(X)

2009

23.6

82.8

23.5

1.2

1.6

0.5

2008

65.0

65.1

5.8

1.3

2.8

1.0

2007

14.4

17.6

14.2

2.6

2.8

2.3

2006

15.7

20.4

15.7

2.4

2.7

2.3

2005

17.5

19.3

14.7

2.3

2.5

1.9

2004

15.3

17.9

12.6

2.0

3.1

1.9

2003

12.6

15.2

11.8

2.2

2.3

1.8

2002

11.9

18.6

11.0

1.8

2.7

1.6

2001

16.5

21.8

15.5

2.4

3.3

2.3

2000

21.1

27.7

8.7

3.2

3.7

1.2

1999

10.5

10.5

10.3

1.4

1.4

1.4

根據上表,我取用了17倍市盈率及2.6倍市帳率作為我認為宏利的內在值上限,而下限則用了10倍市盈率及1.4倍市帳率,最後以平均法去計算內在值範圍。

 

第一幅圖乃是以往績盈利去計內在價值,舉個例說即03年的內在價值範圍乃是以02年每股盈利及每股帳面值計算。

第二幅圖乃是以當年盈利去回測驗證(back-test)內在價值,舉個例說即03年的內在價值範圍乃是以03年每股盈利及每股帳面值計算,10年全年業績未出,因此10年內在價值範圍未知。

綜合以上兩幅圖,我們大概可以說宏利現價在內在價值之下。

 

但是......

很多人懷疑宏利是一個價值陷阱。

價值陷阱的定義就是在未來的日子裡,當價格尚未反映到它應有價值時,內在價值突然或慢慢轉壞,以致不能以價值和價格的差異去獲利,即現在用50仙去買1元的東西,但未來價格並沒有升回到1元,而那東西的價值卻下跌至50仙,甚至更低。以巴黎先生的 “I=P” 理論看更易理解:買入時即P(0) < I(0),過了一段日子之後變成P(0) >/= I(f),而當其時的P(f)很大機會少於P(0)。這點下篇再談。(待續)

後記:

上篇講到宏利的虧損乃非現金虧損,有朋友問到什麼是非現金虧損,長篇解釋了之後他仍然不太清楚,然後我告訴他︰『將匯豐推到只淨33元的就是非現金虧損。』只此一句,朋友頓然大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3

買入宏利的十個原因 (三) – 您是以怎樣的心態買股票?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97

在宏利公佈Q2業績後,忽然聽到很多人開始批評其管理層,懷疑其管理能力。甚至連一些價值投資者也這樣說,令我非常詫異。

 

痛打落水狗

其實很多人都會認為宏利管理有問題,究竟他們是真的這樣認為,還是只在痛打落水狗?我認為是後者居多。而作為一個生意人或資本家,這樣的行為不會為您帶來任何益處。我認為作為一個資本家,雖不用鋤強,但應該扶弱,這樣不單能在聲譽上得到提升,金錢上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再者,我也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假如您幫您最信得過的人投資, 大意地輸了他們的錢,將來您會更小心嗎?您會從失敗中學習嗎?我比較喜歡原諒別人的過去,當前失意但有實力的人我也喜歡錄用,而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人我 不屑一顧。舉個例,蒙牛的毒奶事件之後,它們不會更小心處理嗎?中信泰富還敢玩Accumulator嗎?巴菲特先生說:『每一個聖人都有其過去,每一個罪人都有其將來。』(Every saint has a past, every sinner a future.)正是這個道理。

 

能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至於管理層能力問題,Graham說過是很難量化的,我們只可以從過去業績裡尋找線索。過去不是指一季,是指5年﹑10年﹑甚至更長。究竟宏利管理層有沒有能力,已經在過去做了出來,只說三道四乃不智行為。

 

我們不可能從股票過去的表現獲利

虧損已經是過去,而我們不可能從股票過去的表現獲利。舉個例,一間公司今年盈利比去年番了一番,股價也番了一番,此時你買了,就很容易犯了上述毛病,即看著倒後鏡往前走,還不跌到“一仆一碌”!投資,是需要有前瞻性的。

 

賣宏利的人是什麼人

當您做生意的時候您就會置身現實社會中,但在股票市場裡大家就只考慮到股票的價格。我想,不只一個將宏利賣給我們的人都知道他們在將淨資產$110的東西$90賣了給我們,他們賣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股市在下跌,又或者人人都在拋出,或者其他因素,在我的角度看來,這些都是毫無義意的。

『你為什麼賣宏利?』

『咩……

 

後記:

有關宏利價值陷阱的那篇要壓後登出,因整理需時,而在下最近亦比較繁忙,敬請原諒。

今天岩塚製菓(2221.Q)升到了3150日圓,計及日圓升值因素(12.9升至10.8),以港元計回報竟達88%!可惜之前將其賣了(2113日圓)並換上漢登控股(448.HK)

岩塚製菓文章: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77

回覆Wilson 的十一問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7/wilson.html

1. 一個不斷上揚的升市, 例如06-07年的中國大牛市, 恒指於06年5月-6月, 07年1月-3月, 07年7月-8月是調整市, 然後才來一個大跌市. 你如何判斷是一個大跌市, 或是調整市?

答:大跌市的意思我相信是指熊市。關於如何判斷是次級調整還是熊市,我建議參照傳統的道氏理論。我舊的 Blog 有講及關於道氏理論的東東,我認為這是技術分析之本。

2. 一支股票, 例如05年年尾中人壽到07年10月的中人壽, 由大概5元升到55元, 中間經過幾次回調, 分別係32%, 32%, 17%(大概數字, 實際不記得), 你如何判決那是一個回調還是真的玩完呢?

答:我們在事前是無從判斷一檔股票是否真的玩完。因此,當股票呈一浪高於一浪我們便持有它,當它開始有轉勢變為開始一浪低於一浪的時候便離場(可參考我舊 文講關於熊走勢或者Trend 1-2-3 的文章)。我主張最簡單的投資就是參予最容易的那一段,我們沒有必要全程參予一隻十倍股也可以做得很好。當一檔股票開始有崩下的危險時,不理它只是大幅調 整還是玩完,先離場觀望都是可取的。我們有cash 在手,哪怕自己看錯時沒有再參予的機會嗎?

3. 調整市(我的定義, 大市由高位回調10%或以上), 你怎樣判斷大市會調整? 如果大市調整後, 才止蝕或止賺, 股票往往己經跌了1X%, 甚至2X%, 3X%, 甚至更多, 也說不定. 我的情況是早早的止蝕/止賺, 但大市原來不是調整市. 有時則是, 當我判斷到大市是調整市, 原來這己經是水尾, 止蝕/止賺, 差不多沒有了2X%, 如果不理, 有時會損失下去. 如果決心止蝕/止賺, 大市往往回升. 該怎樣判斷呢?

答:假如手上已持有數檔股票,你手頭上的所有股票都拒絕再向上兼掉頭向下,那已可以肯定那是調整市。任何持有的股票都最好設有 Stop-loss,如果做 Trend trading,最好跟據走勢不斷向上推移。通常它的位置應設在密集區的底部較下一點的地方,或者突破點對下若干位置的水平,還有 Never let profits turn to losses。由頂位回調2X%才斬通常已太遲,止損位不應定得如此遙遠。如果做 Swing Trading,一遇到阻力位置,不論利潤大小,總之沽出就行了。

4. 你怎樣判斷一個大跌市(或熊市)會出現?

答:如上,根據傳統的道氏理論。

5. 你怎樣判斷領漲股? 我先定義一下, 什麼是領漲股. 在1998-2000年的科網升市是008, 914, 2006-2007年是388, 2628, 2318, 2008-2010年是700. 領漲股是該個升市中帶領大市節節上揚的股票, 升幅和走勢最為驚人, 領漲股往往和大市一同見頂, 或遲於大市見頂. 2000年008見頂, 儘管2000年7月, 出現雙頂, 但不能創新高. 2006-2007年, 388遲於大市見頂, 而388的升勢在2005年己經開始, 比大市展開升勢更早. 2008-2010年, 2010年11月大市見頂, 但700在2011年1月才見頂. 你怎樣判斷?

答:我判斷領漲股是靠Relative Strength。即是股票的表現相對交易所內其他股票比較的排名。

6. 你怎樣分析主題? 每個升市都有主題. 1998-2000年為科網, 2006-2007年金融類股, 你怎樣判斷一個升市的主題? 主題入面的股票, 升勢是難以想像的, 我不多說了, 你怎樣判斷下次, 或將來的主題是什麼呢?

答:我判斷主題的方法都是靠 Relative Strength 的觀察。當一個界別跑出,它的市場表現自然會告訴你。我經驗是,一個界別跑出後,只要你能及時發現,遲一點加入也會有很好的表現,只要不是非常遲就行了,沒有必要去預測兼做第一個參予的人。

7. 你怎樣設定止賺/止蝕機制呢?

答:參照(3)。

8. 你怎樣看將來恒指走勢?

答:我盡量不去預測將來的走勢。我只需要判斷目前的走勢,採取相應的策略就已能做得好。

9. 你怎樣判斷真突破還是假突破? 例如前排3339, 873, 1157, 基本面好, 走勢面好, 但不幸腰折, 更被洗倉, 你怎樣判斷是真是假的? 我舉一些例子, 例如2038, 在05年年頭約為3.X元, 在06年年頭為13元左右. 另外二支是976, 2228, 你看過便明白了. 因為太多奇奇怪怪的例子. 所以我才問你怎樣判斷真突破還是假突破?

答:假突破就是短暫突破向上然後很快就跌回密集區的情況(跌回 range-trading 的頂部以下),這通常只能事後才判斷。事前要估的話,通常大盤氣氛太差、突破是幅度和成交量都不顯著的情況、整固的時間不足,都較易有假突破的出現。

10. 往往止蝕/止賺後, 大市回升股票回升, 或大市沒有回升但股票回升
但如果什麼都不做, 就像你所言, 死守/發夢不知到幾時。你怎樣解決這二難的問題呢?


答:不害怕做燈神,一早定下策略和指標,用機械人的態度去觀察和執行。若自己看錯後及早用行動矯正,自然沒有兩難的問題。

11. 市場很奇怪, 可以沒有原因, 或者奇奇怪怪的原因炒起一些股, 而且升幅驚人. 例如2010年2月-5月的聯邦製藥, 利君藥業, 神威藥業, 尤其利君藥業, 可說是平平無奇, 甚至可以說垃圾股, 但它可以炒起. 和你說, 又要有基本面, 又有良好面, 才安心買入, 不符合. 而且機會一閃即逝, 過去了就沒有了. 這三個時間如果切中這個市場核心, 翻一倍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當年008, TOM.COM, 文通(一支小型科網股, 最低位去到最高位升了80倍). 只有概念和當炒行業, 完全沒有基本面, 只是憧憬它們的將來, 但過去一點往績也沒有. 另外一個例子是2678天虹紡織, 紡織在我心中, 是夕陽工業, 而且2009年盈利大大退倒, 業績不好, 2678郤節節上升, 由1元升到8元多, 不用一年時間. 另外有些股在我心中, 基本面好, 郤升不起. 或者有基本面, 但升得極小. 所以我才問, 你怎樣處理這二難的局面?

答:這個現象講明了幾件事:一、股票的走勢是絕對可以脫離所謂「基本面」,只要有人期望它的盈利有大幅增長已經可以炒起,股票價格只是取決於供求關係。 二、炒股票是炒將來,而不是炒往績。很多股票起步的階段時,歷史的盈利可以很低或者是沒有,因為市場看的是未來的業績。當那隻的股票已顯示了業績的增長 時,那市場有機會已解讀為過去式。因此,不少股票見頂回落往往在業績最輝煌之時。

有些股票,你認為基本面好,但升得極小,又或者很久也不升,(尤其是較大市值兼高交投量的股票)我認為最好是先認為自己有機會看錯,然後找出疑點,千萬別 傻得以為市場很愚蠢。一隻長期落後的股票,通常是有一些問題,若不是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暗病。現在的內銀股、中人壽、思捷等都有這樣的問題。

關於藥股,去年和我相識的戰友都知道,我一直認為中國的藥股,絕大部份都只是做原料藥的工業股,或者只是做低科技和低門檻的 generic drugs,技術水平十分低,但利潤率卻異常地高,只具備短暫投機的價值。我們去年炒它們的心態是順勢走一轉,所以獲利沽出或者遇上少少不對頭的地方都會 十分果斷清倉,並不會作中長線之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8

阿里巴巴上雲端 想踩Google、咬蘋果 中國網路狂人馬雲的十年大夢

2011-9-26  TWM

大陸電子商務狂人馬雲,又有新把戲!一位在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呼風喚雨的人,用阿里巴巴品牌屢屢寫下傳奇 一頁,這次,他要挑戰蘋果、Google、微軟,直搗手機作業系統核心。

撰文•翁書婷 當台灣多數人正在享受中秋連假之際,九月十日浙江杭州市中心的人民大會堂,卻擠進四千多人。這些人或坐或站,占滿了全數座位、走道,而門外還多的是花了不少旅費前來朝聖卻擠不進來的人,就為了在一年一度的阿里巴巴網商會上,聽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演講,並見上他一面。

削瘦的身影,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身為中國最大電子商務集團阿里巴巴的催生者,馬雲是中國網路界重量級大老,一手養出淘寶網、淘寶商城等超過上萬家店進駐的平台。

而今年的馬雲很不一樣,他不再談淘寶、支付寶或是阿里巴巴,這天他準備了新玩意,「我們,推出自己的手機 作業系統——阿里雲。」馬雲話畢,立即引起熱烈掌聲,他們多半歡欣鼓舞,但更多的是驚訝與質疑。
阿里雲要為網路商機加分 當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被蘋果、Google等巨擘給囊括,台廠、甚至多數品牌廠,都只能選擇靠邊站,因為他們深知,一個手機作業系統要成功,不是喊喊口號即可,微軟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 7的前身Windows Mobile的隕落,就是最寫實的例子。

可是,馬雲顯然毫不退怯,更無一絲猶豫,他要做「阿里雲」,而且要大做!

「你知道嗎?過去十年內,全球總共賣出一百億支手機,」演講台上阿里雲計算總裁王堅,瞪著眼告訴大家這個 驚人的數字,他已可預見,用不了多久,「行動上網的人數就會比PC上網的人數還多。」王堅的話裡,讓人聽出 端倪。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熱賣,上網隨時隨地都可進行,馬雲的腦筋也跟著動起來。他很清楚,他的電子商 務王國不能只賺那些PC消費者的錢,阿里巴巴要做結構性轉變。「我們要讓電子商務系統也進到手機裡。」阿里 巴巴集團市場部總監楊磊磊的話,讓馬雲的「阿里雲」計畫更具體了。

以前阿里巴巴的消費者,多半「宅」在電腦前,上網買賣交易。可是當越來越多人用手機上網後,「我們希望他 們走路、坐公車、吃飯,也黏在淘寶網、淘寶商城裡買賣交易。」楊磊磊說。

而要把消費人潮轉進行動商務的重要關鍵,「就是自己打造雲端作業系統!」王堅毫不猶豫就給了這個明確的答 案。

在「阿里雲」計畫裡,馬雲很清楚,阿里巴巴要當的是消費者與網路商家的橋梁,就像過去的淘寶網。只是這次,他們要把消費族群從坐在家裡的,擴展到戶外去。或許中國現在還有不少沒有電腦的人,但只要他們有一支能上網的手機,就可以突破過去限制,讓每個角落的消費者都能一起「淘寶」。

另一方面,不是每個商家都有能力、有技術做雲端生意,所以馬雲要把商家進入門檻降低再降低,「就像用滑鼠 操作電腦視窗才方便一樣,用雲端計算支撐行動商務更是重要。我們能提供雲端資料庫,把程式設計環境弄得很簡 單,讓所有商家都能在上面開發應用程式,降低開店成本。我們就是拋出這塊磚頭,引出後端應用服務,讓大家一 起打造商務系統。」滑動手上的阿里雲手機,王堅興奮之情,沒有半點隱藏。

不讓敵人睡    自己才睡得著儘管馬雲雄心勃勃,但市場上看衰聲浪也不少,「雲端已經喊了好幾年,但對多數消 費者來說,依然搞不清楚雲端是什麼?」上海拓墣產業研究所分析師謝醫軍一語中的,因為中國3G上網比率不到 一○%,雲端手機要發展起來,至少還要三年。

更致命的,目前「阿里雲」作業系統能提供的應用程式(App),相較於蘋果App Store的五十萬及Google Android Market的二十萬,更是少得可憐,「應該不到五十個。」王堅雖不願面對,卻得承認這是「阿里雲」的最 大弱勢,消費者並沒有太多選擇。

也難怪馬雲大動作找上昔日山寨天后、天宇朗通董事長榮秀麗合作,榮秀麗卻反口說:「這支手機銷量大概賣五 十萬支就及格了。」大滅自家和馬雲的威風。

但,這並無損於馬雲想要推動「阿里雲」的決心,「今年上半年,中西部網購增長速度是九八%,遠遠超過東部 沿海。而且今年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銷售額將超過七百億人民幣。」馬雲用最新的淘寶交易數據佐證,他很有信 心,這些成長最快的地區,將是無線上網比有線上網盛行的地區,甚至淘寶網明年交易額將上看一兆人民幣。

有了這些利器支撐,霸氣十足的馬雲,一點都不在乎現在的銷售量,他狂傲地說:「我現在做作業系統可不是要 馬上賺錢,而是要讓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更完善,不要因為別人說不能做,就不敢做。我現在做的事都不是為今天
,更不是為了明年,而是為了十年後!」馬雲很明白,他必須做,因為近來短短兩個月,百度、新浪、騰訊動作頻 頻,接連找上手機品牌廠合作,大推自家作業系統。加上Google、蘋果、微軟環伺,不過,他沒有半點畏縮,「我 特別喜歡競爭,尤其是和那些特別成功的人競爭,用建設性去破壞他們,讓他們睡不著覺,我才睡得著覺。」

馬雲 出生:1964年 現職: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經歷:杭州電子工學院講師、 中國外經貿部網站開發
學歷: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7

我的十X本好書 ---- 糖糖爵士談採購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2/01/x.html

糖糖爵士Alan Sugar說:採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採購是零售企業中第三重要的方面。首先是商品,其次是銷售,第三就是採購。如果你購買不當,就沒有生意做了。

在 Alan Sugar 看來,零售界對採購的看法已經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在這一領域中曾經有一種說法,採購都是騙子。雖然有時確實如此,但在他的團隊中,採購不 是騙子,他們講的都是實情。他們會怎麼做?例如,他們會告訴我們的供應商,其他競爭對手對產品的標價,或還有沒有其他的競標者。他們告訴我們的供應商,雖 然不斷有供應商找上門來,但我們總是傾向於把機會留給現有的供應商,同他們保持合作。

如果某個採購是騙子,那他將失去信譽。一、兩次他們也許能混過去,但最終他們就毫無信用可言,就這麼簡單。

長期合作關係  
在 Alan Sugar 所處的行業中,採購人員需要洞察行業環境。拿某種產品的供應商來說,前一分鐘他們還在懇求你購買他們的商品,後一分鐘這種商品可能就會短缺, 你到哪裡都買不到了。你需要與你的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這樣無論市場形勢是好是壞,你都能得到來自他們的支持。但這並不是全部。同樣重要的是保持商務優 勢。

善於談判是門藝術
而這門藝術的秘密何在?對於糖糖爵士和他的團隊來說就是做到根據情況的變化有進有退。何時接受條件?並明白價格是在上漲的。所交易的很多產品的價格都與原 材料緊密相關,如銅,金,鐵和石油,這些原材料的價格都在上漲。所以,採購人員會力圖做到對市場情況非常瞭解,知道什麼才能激勵廠商。對於大部分廠商也包 括我們在內,持續不斷的訂單就是對他們的激勵。換句話說,不要斷斷續續地訂貨,不要到需要的時候才訂。要善於利用訂單,將其當作談判的工具。

如果知道我們要500,000箱商品, Alan 決不會瞎胡鬧,告訴對方我們的訂貨數量只有50,000箱。最好是把我們所有的訂貨需求擺在桌面上,讓他們看到10個月的訂單量。這才能激勵廠商,並能使你獲得最優的價格。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是最重要的,而不僅僅是要在談判當天拿到最低的價格。他說:這一點毫無疑問。他從業這40多年來,看到很多年輕人只注重價格,他們經常找 出現有供應商中價格最優惠的,然後換掉以前的老客戶,只為省那幾分錢,還認為他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結果卻適得其反。這不是節約,絕對不是慳。

有時採購及其助理兩個人就能高效地處理採購需求,你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知道生意會越做越大, 他就見過我的客戶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然 而,突然間出現了龐大的專門從事採購的專業團隊,糖糖對這種方式實在不敢恭維。這種新結構除了大幅增加費用還能為客戶做些什麼呢?難道他們真認為這樣就能 拿到最優的價格嗎?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是行不通的。這不僅僅是個財務問題。在很多情況下,這會引起混亂,因為你往往會因此而受到侷限,決策受到耽擱,發貨 也隨之延誤。 真係真知灼見,難怪王老吉過去五六年同貴州王買薏米,都是10噸10噸咁採購!(全文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