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戒毒療程第一期——最新的中國經濟數據不好嗎? 二月立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22b.html

現在回過頭來看,2008年那場五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和股市大暴跌,根本就是美國整體經濟金融體系對一種危險經濟發展模式的大規模肅清,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其百多年的發展史上不止一次的經歷過房地產泡沫,其中發生在1926年佛羅里達州的房地產泡沫,雖然只是一次局部的泡沫爆發,但是牽連了銀行和股市,成為日後美國經濟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2000年初,因為美聯儲連續降息,引發美國房地產業不斷走牛,同時由於金磚四國的發展,全球房地產進入景氣周期,並隨後引發全球資源炒作潮,開啟了有色金屬和大宗商品多年不遇的盛宴,全球資金為之瘋狂,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在各種利多元素的堆積中火爆上漲,美國人則在所謂創新的次級貸中開始了高負債的房產大躍進,這一派火紅的景象,終於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爆發中戛然而止。

荷蘭,現代金融的發源地,阿姆斯特丹四百多年的房地產指數走勢表明,房地產就是一個跟隨國家整體經濟走勢的典型的周期性產業,絕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它甚至不能完勝通脹,但是房地產炒作卻是危害巨大,盡管美國對於周期性特性明顯的房地產行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多種稅務管理,但仍然難以避免這個行業成為影響廣泛的炒作標的。

經歷過郁金香泡沫的荷蘭人了解實物炒作的危害與風險,但是資本逐利本性又無法避免泡沫,因此只有把炒作元素虛擬證券化,才有可能魚與熊掌兼得。作為現代經濟制度的締造者,荷蘭人初創了華爾街,建立了金融、生產、商品和流通體系,集合所有來美國尋夢的金融人才,成就了今日紐約,這個全球的金融中心。

秉承了華爾街不斷創新的精神,當代金融驕子們孜孜不倦,搞出了後來引發全球金融大震蕩的次貸危機,其實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接受教訓:實物資產不得炒作,房地產也好,資源也罷,一旦經濟發展是由這兩項需求做牽引,那麽之後的崩潰是必然的,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這種經濟發展的模式,必不可持續,我稱之為:吸毒模式!

吸毒的特征就是,毒品不可斷供,有毒品,則精神盎然,反之,就是一灘爛泥,如果不斷供,持續吸下去,那麽總有一天,突然倒地死亡。

在經濟發展模式上,吸毒模式的特征就是某實物資產持續量價齊升,不論是房地產,還是有色金屬,大宗商品,期間幾乎所有主要的經濟數據都表現持續向上,盡管有些數據如CPI也持續向上是負面的,但卻遭漠視;在這種態勢下,逐漸培養出來的依賴性就猶如毒品侵蝕心智那樣,讓人們失去基本的警覺和理智,明知不可持續,也不能接受一點調整和降溫,過去10年間,前任溫總理不止一次的對著發燙的CPI緊蹙眉頭說:今年是最艱難的一年,可是數年下來,這句話說了不止一次,情勢都未能有效扭轉,靠中國經濟體制自己的糾正能力是徒勞的,甚至根本不能。

 從2005年開始,為應對日益高漲的這種實物資產量價齊升的態勢,美聯儲連續十七次加息,依然未能遏制這個態勢,因為這一次吸毒模式的經濟大躍進是全球性的,局部降溫只能讓美國房地產漲勢落後一些,其他全球性的實物資產依然高歌猛進,同時創新性的次級貸款正把美國家庭負債率水平推升到68%以上,在實際收入水平未能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必然引發信用危機,於是,次貸危機發生,可以說,是美國金融體系的敏感性架構,促生了這次大危機,讓世界經濟從吸毒模式中抽身出來,次貸危機從局部看破壞力巨大,但是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這是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

美國要的是效率提升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長效的,最具爆發力的,也是最具創新力的,這是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領航者的不二法寶;次貸危機後開始施行的量化寬松政策,簡稱QE,被不少中國人解讀為“印錢,走消費提升經濟的老路,而且明顯使得房地產市場複蘇”等等,這是典型的選擇性色盲癥,美國QE實際服務的卻是效率提升型的企業,實施以來,推升了頁巖氣革命,電動車特斯拉顛覆性出世,雙雙直擊煤炭和石油的緊張供應預期,使其價格逐級回落,大大降低整體工業運作成本;同時頁巖氣管道鋪設的巨大需求,也拉升了傳統基礎工業的產能,而特斯拉電動車也將重新塑造整體汽車產業鏈關系;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產業的全面深化,提升了社會的商業活動熵值,它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商業元素,令全社會的商業活力與信息爆發量幾何級數般劇增;3D打印,可穿戴設備(如運動攝像機),中大屏觸摸屏,機器人,生物芯片,雲計算及物聯網,都將整體工業生產提升到一個新的層級,他們的公共特點就是效率提升,大幅度的提升。

美國的房地產,在次貸危機後,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元氣大傷,股價長期徘徊在一美元上下,最終失去上市資格,在2010年退市,美國整體房價遭受重創被打跌回本輪周期性上漲的起點,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經過7年的逐漸恢複,剔除通脹因素的整體平均房價也不過到2003年左右的水準;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屬也在07年高峰後一直處於弱勢,其中煤炭最為慘烈。

稍微留心一點可以觀察到,人類史上任何以廣泛需求的實物短缺而引發的非理性炒作無一例外都會遭遇慘烈崩潰,在投機炒作上這種物以稀為貴的理念最容易讓普羅大眾瞬間接受並瘋狂傳播,卻不了解無利不起早的除了他們,還有一小部分更聰明的人為更大的利益而忙碌奮鬥,能源緊張就有了頁巖氣技術的出現,石油只能再用50-100年,那就有更多的替代性技術出現,人類幾次工業革命的本質,都是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釋放出更加多樣性的剛性需求,繼而極大的帶動經濟總量的發展,近現代經濟追求的恰恰是物以量為貴,而不是相反。

實物商品的炒作,和提升生產效率無緣, 可以刺激剛性需求,但卻抑制需求的多樣性,甚至造成需求總量的萎縮,長此以往必貽害經濟,所以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很少有全民參與炒作實物商品的歷史,那是華爾街的金融專才們做的事情,且伴生的風險極大;而始於1997年的房地產上升,十年下來升幅不過86%,即遭遇如此嚴厲的打擊,相比其他國家,這種嚴厲和美國總是能夠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引領潮流恰好形成因果關系?

 

對中國來說,歷史上沒有房地產產業和概念,更沒有經歷過大宗商品的周期性爆發,作為世界經濟新生代有一次非理性繁榮也不為過,至今仍有相當部分的人對06/07年那一波排山倒海的有色金屬行情念念不忘 ,記憶猶新,總是不自覺的以此邏輯推斷那些故事還能重演,市場將會給這些人上課,讓他們知道這個遊戲不好玩;作為政府,能否看清這種吸毒模式經濟發展的本質,能否逐漸扭轉經濟參與主體的認識,並能夠在制度上予以防範,是最為重要的。

顯然,在中國,這個認識的進展並不理想, 至少在行動上,不夠理想,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推出QE,中國迅速跟進,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並為此計劃總共投資4萬億,俗稱“四萬億計劃”,從提法上看,政府認識不錯,但從具體操作實施看,這四萬億,很多又流入到本以“斷供的毒品”產業中去了,房地產很快再度反撲,且力度更大,相應的過剩產能再度增長,一直提倡的經濟轉型進展緩慢,在中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背景下,股市的表現異常萎靡,這是資本市場對吸毒模式經濟發展的必然反映,就算資金泛濫,一些相關產業盈利也不錯,但也不會對這個一旦斷供就可能立即倒地的產業群體趨之若鶩,實際上,這種認識與實際操作的走樣是必然的,這是經濟結構註定的,美國QE能催生新產業,中國四萬億大部分再去加強過剩產能,因為美國有創新的傳統和體系,中國經濟倚重的卻只有房地產和出口,一時之間,就算心知肚明知道利弊,也不可能讓經濟休克,讓很多人失業空等新經濟的出世,所以如果新經濟比重不占據絕對優勢,四萬億不給吸毒模式又能給誰呢 ?

而經濟轉型與否,一定會在經濟數據上體現出來的,經過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絕不可能再以過去的那個速度發展,而且以現在的模式,經濟總量也絕不可能超越美國,就算絕對數值超越,實際差距還是巨大的,性質大不同,例如同一類產品--鋼鐵、鋁合金,用到每家每戶的防盜門窗上,和用之建造幾個模擬地球生態圈的大型科研基地,其意義是絕不一樣的,可以GDP等值,但是這兩個應用,一個顯示了惡劣低效的社會生存狀態,一個展示了高度發達的科技增長潛力,這種差距,等值的GDP怎能顯示?

經濟總量的基數越大,增長率越向低值化發展,直到產生重大產業革命,才會再度提升,期間的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遠勝過數量;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率會不斷下降,尤其在房地產經濟落幕的過程中,這一回落直到新產業支撐的新經濟成為主角為止,中國,終於走到重視質量遠勝於數量的時代,今後如何解讀經濟數據,並因此作出何種反應,是衡量政府管理,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優秀與否的的重要依據。

上周,中國宣布了2014年8月的經濟數據,一些媒體稱這是“一系列讓全球沮喪的經濟數據”,從工業生產、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全部疲軟,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工業生產,已降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可是全球資本市場並未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沮喪數據而憂心忡忡,一向疲軟的中國股市也一反常態,再僅有一天的震蕩後,繼續保持強勢,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從2004年溫總理就開始呼喊的經濟轉型,開始有起色了,葉公好龍,龍來了,葉公反倒被嚇壞了了嗎?

執中國經濟牛耳的房地產要退出主角的身段,絕不可能是細雨無聲的,經濟數據必定會反映,尤其是和它關聯度最大的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創新經濟的基礎架構還在發展中,房地產份額占比太大,來不了美式次貸危機那樣的嚴苛打擊,慢撒氣的進程是最理想的,房地產弱勢,帶來關聯度最大的一些經濟數據式微是必然的,轉型的標誌之一就是這些與房地產關聯度大的數據疲軟。與此同時,服務業,零售卻增長提速,尤其值得一體的是就業,“8月末,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70萬人,同比增加10多萬人”,同時CPI回落到可能通縮的地步,這為貨幣政策的靈活把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果中國的新經濟時代開啟,它首先就應該表現在吸納就業的能力上,一方面,農業的現代化會讓更多的農民轉向城鎮就業大軍,另一方面,每年新增的就業人口壓力依然巨大,而過剩產能的的淘汰又會釋放不少就業壓力,在這個三方夾擊的態勢 下,在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同時,就業增長相對樂觀,實在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趨勢,說明整體經濟中,已經出現了一股較強的承接力。在產業分布上,服務業、零售等涉及消費的產業增速提升,制造業的PMI數據疲軟,反映了制造業的不景氣,但是非制造業的PMI數據出現了打破拐點回升的態勢,此消彼長,正是中國一直以來謀求轉型需要的結果。

這種轉變的拐點期,被資本市場敏銳的捕捉到了,有人說政府需要股市上漲助推經濟,所以才有市場的強勢,這與事實不符,因為政府渴求資本市場上漲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兩年前這種用心就大白天下了,市場不僅沒有回應,還以不斷的下跌予以否定,這兩年來,新經濟元素的發酵,市場也做出了積極的反應,走到今天,當整體經濟轉型初現端倪之時,資本市場表現出強烈的躁動,這絕不是簡單的炒作,而是先知先覺的資金跳躍流動的協奏曲,其中必定會有反複,但是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滔滔江水,預示了中國必將把長效經濟發展模式作為永遠的追求,也只能是唯一的追求,創造繁榮,刺激需求,滿足需求,進而全面提升社會生產的運做效率,此方向明確,路已經在腳下。

 

 

======================================================

題外話,電子書《中國資本市場——漸進與誤讀》上線以來,得到大家支持,兩次榮登人氣榜,本書對理解當下牛市成因有一定的幫助,算是時效性較強的文字,除在亞馬遜kindle 上線外,多看也已上線,另外將在移動、聯通 、電信 三大移動商處陸續上線,謝謝支持!

 

亞馬遜:

 

http://www.amazon.cn/中國資本市場-漸進與誤讀-二月立春/dp/B00MQNH32C/ref=sr_1_1?ie=UTF8&qid=1409278941&sr=8-1&keywords=漸進與誤讀

 

多看:

 

http://www.duokan.com/book/579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08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戒毒療程第一期——最新的中國經濟數據不好嗎? 二月立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22b.html

現在回過頭來看,2008年那場五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和股市大暴跌,根本就是美國整體經濟金融體系對一種危險經濟發展模式的大規模肅清,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其百多年的發展史上不止一次的經歷過房地產泡沫,其中發生在1926年佛羅里達州的房地產泡沫,雖然只是一次局部的泡沫爆發,但是牽連了銀行和股市,成為日後美國經濟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2000年初,因為美聯儲連續降息,引發美國房地產業不斷走牛,同時由於金磚四國的發展,全球房地產進入景氣週期,並隨後引發全球資源炒作潮,開啟了有色金屬和大宗商品多年不遇的盛宴,全球資金為之瘋狂,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在各種利多元素的堆積中火爆上漲,美國人則在所謂創新的次級貸中開始了高負債的房產大躍進,這一派火紅的景象,終於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爆發中戛然而止。

荷蘭,現代金融的發源地,阿姆斯特丹四百多年的房地產指數走勢表明,房地產就是一個跟隨國家整體經濟走勢的典型的週期性產業,絕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它甚至不能完勝通脹,但是房地產炒作卻是危害巨大,儘管美國對於週期性特性明顯的房地產行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多種稅務管理,但仍然難以避免這個行業成為影響廣泛的炒作標的。

經歷過鬱金香泡沫的荷蘭人瞭解實物炒作的危害與風險,但是資本逐利本性又無法避免泡沫,因此只有把炒作元素虛擬證券化,才有可能魚與熊掌兼得。作為現代經濟制度的締造者,荷蘭人初創了華爾街,建立了金融、生產、商品和流通體系,集合所有來美國尋夢的金融人才,成就了今日紐約,這個全球的金融中心。

秉承了華爾街不斷創新的精神,當代金融驕子們孜孜不倦,搞出了後來引發全球金融大震盪的次貸危機,其實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接受教訓:實物資產不得炒作,房地產也好,資源也罷,一旦經濟發展是由這兩項需求做牽引,那麼之後的崩潰是必然的,沒有任何僥倖的可能,這種經濟發展的模式,必不可持續,我稱之為:吸毒模式!

吸毒的特徵就是,毒品不可斷供,有毒品,則精神盎然,反之,就是一灘爛泥,如果不斷供,持續吸下去,那麼總有一天,突然倒地死亡。

在經濟發展模式上,吸毒模式的特徵就是某實物資產持續量價齊升,不論是房地產,還是有色金屬,大宗商品,期間幾乎所有主要的經濟數據都表現持續向上,儘管有些數據如CPI也持續向上是負面的,但卻遭漠視;在這種態勢下,逐漸培養出來的依賴性就猶如毒品侵蝕心智那樣,讓人們失去基本的警覺和理智,明知不可持續,也不能接受一點調整和降溫,過去10年間,前任溫總理不止一次的對著發燙的CPI緊蹙眉頭說:今年是最艱難的一年,可是數年下來,這句話說了不止一次,情勢都未能有效扭轉,靠中國經濟體制自己的糾正能力是徒勞的,甚至根本不能。

 從2005年開始,為應對日益高漲的這種實物資產量價齊升的態勢,美聯儲連續十七次加息,依然未能遏制這個態勢,因為這一次吸毒模式的經濟大躍進是全球性的,局部降溫只能讓美國房地產漲勢落後一些,其他全球性的實物資產依然高歌猛進,同時創新性的次級貸款正把美國家庭負債率水平推升到68%以上,在實際收入水平未能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必然引發信用危機,於是,次貸危機發生,可以說,是美國金融體系的敏感性架構,促生了這次大危機,讓世界經濟從吸毒模式中抽身出來,次貸危機從局部看破壞力巨大,但是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這是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

美國要的是效率提升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長效的,最具爆發力的,也是最具創新力的,這是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領航者的不二法寶;次貸危機後開始施行的量化寬鬆政策,簡稱QE,被不少中國人解讀為「印錢,走消費提升經濟的老路,而且明顯使得房地產市場復甦」等等,這是典型的選擇性色盲症,美國QE實際服務的卻是效率提升型的企業,實施以來,推升了頁岩氣革命,電動車特斯拉顛覆性出世,雙雙直擊煤炭和石油的緊張供應預期,使其價格逐級回落,大大降低整體工業運作成本;同時頁岩氣管道鋪設的巨大需求,也拉升了傳統基礎工業的產能,而特斯拉電動車也將重新塑造整體汽車產業鏈關係;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產業的全面深化,提升了社會的商業活動熵值,它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商業元素,令全社會的商業活力與信息爆發量幾何級數般劇增;3D打印,可穿戴設備(如運動攝像機),中大屏觸摸屏,機器人,生物芯片,云計算及物聯網,都將整體工業生產提升到一個新的層級,他們的公共特點就是效率提升,大幅度的提升。

美國的房地產,在次貸危機後,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元氣大傷,股價長期徘徊在一美元上下,最終失去上市資格,在2010年退市,美國整體房價遭受重創被打跌回本輪週期性上漲的起點,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經過7年的逐漸恢復,剔除通脹因素的整體平均房價也不過到2003年左右的水準;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屬也在07年高峰後一直處於弱勢,其中煤炭最為慘烈。

稍微留心一點可以觀察到,人類史上任何以廣泛需求的實物短缺而引發的非理性炒作無一例外都會遭遇慘烈崩潰,在投機炒作上這種物以稀為貴的理念最容易讓普羅大眾瞬間接受並瘋狂傳播,卻不瞭解無利不起早的除了他們,還有一小部分更聰明的人為更大的利益而忙碌奮鬥,能源緊張就有了頁岩氣技術的出現,石油只能再用50-100年,那就有更多的替代性技術出現,人類幾次工業革命的本質,都是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釋放出更加多樣性的剛性需求,繼而極大的帶動經濟總量的發展,近現代經濟追求的恰恰是物以量為貴,而不是相反。

實物商品的炒作,和提升生產效率無緣,可以刺激剛性需求,但卻抑制需求的多樣性,甚至造成需求總量的萎縮,長此以往必貽害經濟,所以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很少有全民參與炒作實物商品的歷史,那是華爾街的金融專才們做的事情,且伴生的風險極大;而始於1997年的房地產上升,十年下來升幅不過86%,即遭遇如此嚴厲的打擊,相比其他國家,這種嚴厲和美國總是能夠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引領潮流恰好形成因果關係?

 

對中國來說,歷史上沒有房地產產業和概念,更沒有經歷過大宗商品的週期性爆發,作為世界經濟新生代有一次非理性繁榮也不為過,至今仍有相當部分的人對06/07年那一波排山倒海的有色金屬行情唸唸不忘,記憶猶新,總是不自覺的以此邏輯推斷那些故事還能重演,市場將會給這些人上課,讓他們知道這個遊戲不好玩;作為政府,能否看清這種吸毒模式經濟發展的本質,能否逐漸扭轉經濟參與主體的認識,並能夠在制度上予以防範,是最為重要的。

顯然,在中國,這個認識的進展並不理想,至少在行動上,不夠理想,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推出QE,中國迅速跟進,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並為此計劃總共投資4萬億,俗稱「四萬億計劃」,從提法上看,政府認識不錯,但從具體操作實施看,這四萬億,很多又流入到本以「斷供的毒品」產業中去了,房地產很快再度反撲,且力度更大,相應的過剩產能再度增長,一直提倡的經濟轉型進展緩慢,在中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背景下,股市的表現異常萎靡,這是資本市場對吸毒模式經濟發展的必然反映,就算資金氾濫,一些相關產業盈利也不錯,但也不會對這個一旦斷供就可能立即倒地的產業群體趨之若鶩,實際上,這種認識與實際操作的走樣是必然的,這是經濟結構注定的,美國QE能催生新產業,中國四萬億大部分再去加強過剩產能,因為美國有創新的傳統和體系,中國經濟倚重的卻只有房地產和出口,一時之間,就算心知肚明知道利弊,也不可能讓經濟休克,讓很多人失業空等新經濟的出世,所以如果新經濟比重不佔據絕對優勢,四萬億不給吸毒模式又能給誰呢?

而經濟轉型與否,一定會在經濟數據上體現出來的,經過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絕不可能再以過去的那個速度發展,而且以現在的模式,經濟總量也絕不可能超越美國,就算絕對數值超越,實際差距還是巨大的,性質大不同,例如同一類產品--鋼鐵、鋁合金,用到每家每戶的防盜門窗上,和用之建造幾個模擬地球生態圈的大型科研基地,其意義是絕不一樣的,可以GDP等值,但是這兩個應用,一個顯示了惡劣低效的社會生存狀態,一個展示了高度發達的科技增長潛力,這種差距,等值的GDP怎能顯示?

經濟總量的基數越大,增長率越向低值化發展,直到產生重大產業革命,才會再度提升,期間的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遠勝過數量;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率會不斷下降,尤其在房地產經濟落幕的過程中,這一回落直到新產業支撐的新經濟成為主角為止,中國,終於走到重視質量遠勝於數量的時代,今後如何解讀經濟數據,並因此作出何種反應,是衡量政府管理,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優秀與否的的重要依據。

上週,中國宣佈了2014年8月的經濟數據,一些媒體稱這是「一系列讓全球沮喪的經濟數據」,從工業生產、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全部疲軟,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工業生產,已降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可是全球資本市場並未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沮喪數據而憂心忡忡,一向疲軟的中國股市也一反常態,再僅有一天的震盪後,繼續保持強勢,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從2004年溫總理就開始呼喊的經濟轉型,開始有起色了,葉公好龍,龍來了,葉公反倒被嚇壞了了嗎?

執中國經濟牛耳的房地產要退出主角的身段,絕不可能是細雨無聲的,經濟數據必定會反映,尤其是和它關聯度最大的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創新經濟的基礎架構還在發展中,房地產份額佔比太大,來不了美式次貸危機那樣的嚴苛打擊,慢撒氣的進程是最理想的,房地產弱勢,帶來關聯度最大的一些經濟數據式微是必然的,轉型的標誌之一就是這些與房地產關聯度大的數據疲軟。與此同時,服務業,零售卻增長提速,尤其值得一體的是就業,「8月末,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70萬人,同比增加10多萬人」,同時CPI回落到可能通縮的地步,這為貨幣政策的靈活把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果中國的新經濟時代開啟,它首先就應該表現在吸納就業的能力上,一方面,農業的現代化會讓更多的農民轉向城鎮就業大軍,另一方面,每年新增的就業人口壓力依然巨大,而過剩產能的的淘汰又會釋放不少就業壓力,在這個三方夾擊的態勢下,在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同時,就業增長相對樂觀,實在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趨勢,說明整體經濟中,已經出現了一股較強的承接力。在產業分佈上,服務業、零售等涉及消費的產業增速提升,製造業的PMI數據疲軟,反映了製造業的不景氣,但是非製造業的PMI數據出現了打破拐點回升的態勢,此消彼長,正是中國一直以來謀求轉型需要的結果。

這種轉變的拐點期,被資本市場敏銳的捕捉到了,有人說政府需要股市上漲助推經濟,所以才有市場的強勢,這與事實不符,因為政府渴求資本市場上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兩年前這種用心就大白天下了,市場不僅沒有回應,還以不斷的下跌予以否定,這兩年來,新經濟元素的發酵,市場也做出了積極的反應,走到今天,當整體經濟轉型初現端倪之時,資本市場表現出強烈的躁動,這絕不是簡單的炒作,而是先知先覺的資金跳躍流動的協奏曲,其中必定會有反覆,但是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滔滔江水,預示了中國必將把長效經濟發展模式作為永遠的追求,也只能是唯一的追求,創造繁榮,刺激需求,滿足需求,進而全面提升社會生產的運做效率,此方向明確,路已經在腳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03

美國人有望首次用上中國新藥:能簡化精神分裂癥療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9339.html

美國人有望首次用上中國新藥:能簡化精神分裂癥療程

一財網 王蔚佳 2015-11-10 00:24:00

利培酮微球註射劑(LY03004)獲得放行的意義在於,有望成為第一款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新藥,並將代表中國制藥企業,與跨國制藥公司在國際主流市場正面競爭。

利培酮微球註射劑(LY03004),這種用於精神分裂癥或分裂情感性障礙患者治療的藥物,為中國的新藥研制爭了口氣。

近日,綠葉制藥集團(02186.HK,綠葉制藥)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確認,該公司研發的LY03004不需再進行任何臨床試驗,可在美國提交新藥申請。

如無意外,最快兩年內,中國自主研發的新藥將首次在美國上市。

綠葉制藥(02186.HK)今年以來股價走勢

LY03004“跳級”

多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準入最嚴苛的藥品市場,把LY03004的闖關成功稱之為中國制藥史上里程碑式的勝利似乎並不過分。

根據國際藥品上市通用規則,藥品上市前需要進行共計三期的臨床試驗,第一、二期試驗證明藥品的安全性;而證明其療效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由於試驗規模大、要求高,是決定藥品能否上市的最關鍵環節。

LY03004創造的奇跡在於,除了已經完成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外,不再需要進一步的人體臨床研究,可直接跳過二期和三期臨床試驗,直接申請在美國上市。

“預計減免的臨床試驗環節將直接節省4000萬美元和2~3年的時間。”長效與靶向制劑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綠葉制藥高級副總裁、首席科學家李又欣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對長期以仿制藥為主的中國制藥行業來說,LY03004獲得放行的意義在於,有望成為第一款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新藥,並將代表中國制藥企業,與跨國制藥公司在國際主流市場正面競爭。

過硬的數據

FDA在美國乃至全球都有巨大的影響,其嚴格的檢測和評估在提供良好保障的同時也引起不少藥商和食品商的非議。時至今日,FDA已成為全球食品藥品消費者心中的金剛盾牌。

“我們自己提出了不做第三期臨床,因為根據試驗數據已經能很明確地看到這個藥的療效,三期臨床的意義不大。”李又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但嚴苛的FDA最初拒絕了綠葉的要求。

“不是因為你來自中國,就簡單地認為你的試驗數據還不夠有說服力,他們是要充足的數據來說話。”李又欣說,“FDA會對我們提供的數據進行比照,其中還包括很多FDA掌握的不公開數據,直到他們認為新藥完美到風險極低,並且具有的療效和副作用都能得到證實時才可以通過。”

今年9月,在綠葉制藥與FDA的會議上,FDA確認今年早些時候完成的、由美國108名病人參與的關鍵性臨床實驗,足以支持LY03004在美國提交新藥申請,不需要再進行任何臨床實驗。

提交給FDA審查的資料和臨床試驗數據顯示,LY03004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或分裂情感性障礙的過程中,比起以往的藥物,表現出可以明顯改善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用藥依從性,並簡化精神分裂癥的療程。

優勢在哪

世界衛生組織公開的數據顯示,全球目前有超過2100萬人受到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並且每兩名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有一人從未接受過治療,這種以中斷思維,影響語言、觀念和自我認知的疾病正迅速侵襲越來越多的人群。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報告測算,全美保守估計有240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癥。而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1年,我國重癥精神病患者就已經超過1600萬名,其中住院治療者只有約12萬名。

2014年,僅廣西一地錄入系統在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就有十萬多人,按照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最長的治療需要2~3年,最短的也要3個多月,每年的治療費用需要三四萬元。

全球範圍內,美國強生公司旗下的利培酮是現階段最有效的精神分裂癥藥物,2007 年其銷售額達到 45.56 億美元的高峰,2013 年的全球市場規模為 13.18 億美元。目前市場上的主力劑型是其生產的利培酮長效註射(Risperdal Consta),但這種藥物在首次註射後無法立刻達到血藥濃度,必須隨後輔以口服三周藥物。

“對精神疾病患者來說,讓他們按時按量服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區別於其他的藥物,LY03004每兩周只需要註射一次,而且首次註射後三周內都不需要再服用口服制劑,能更快地達到穩態血藥濃度。”李又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實事求是”的闖關路

目前,全球藥品研發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尋找全新分子結構的藥物研發,這條路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風險最高回報也最高;第二種是仿制藥,即在藥品專利期結束後,單純地克隆其分子結構的藥品,屬於低門檻低風險,但利潤空間會被擠壓,很容易被淘汰;第三種是劑型創新,即新型給藥系統,包括長效與靶向制劑的研究。

科學家出身的李又欣到綠葉制藥後,停掉了一批科研項目。“研發藥品失敗率較高,越早發現問題,越早停掉不合適的項目,損失越少。”李又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長效緩釋制劑是他未來關註的重點方向。

在他看來,長效緩釋制劑都屬重磅產品,藥品銷售額高,銷售量大,利潤空間遠高於普通劑型。

“目前國內藥企實力不足以開發全新藥物,但是研發新制劑相對風險較小、費用低、利潤高,值得做。”李又欣在采訪中表示,國內近幾年上市的一些新制劑藥物銷售量都很大,都是“重磅炸彈”級藥物。

李又欣表示,這樣的研發路徑,對於我國藥企較小,研發經費少,藥企的創新能力尚需提高的現狀來說,是最“實事求是”的。

據了解,在此次利培酮微球註射劑新藥申報的過程中,有一個100人左右的團隊在為之進行努力,其中包括很多熟悉FDA政策、在國際藥品註冊一線的人士。

目前綠葉制藥建成了國內第一個長效和靶向制劑國家重點實驗室,此次研發的利培酮微球註射劑即是其中成果之一。

9月29日綠葉制藥發布的2015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綠葉集團的研發團隊由285名雇員組成,在中國共獲得277項專利並有55項專利處於申請階段,在海外共獲得102項專利並有79項專利處於申請階段。

編輯:劉曉雷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68

陳倩揚讀芳香療程

1 : GS(14)@2016-05-08 02:56:56

陳倩揚昨日去到灣仔出席BB展,最近忙於其自家品牌生意的倩揚受訪說:「希望可以有實體商舖,但係而家貴租,都係暫時做網上,不過好多品牌搵我哋合作。」倩揚表示現正在港修讀一個芳香療程,第二年會到台灣,第三年會到瑞士,對於會否擔心沒時間照顧小朋友,她說:「到時小朋友都大,暫時而家喺香港都OK,而且我唔使每日返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7/19601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97

必瘦站三職員 涉嚇客生疣致癌 事主惶恐買下9萬元療程

1 : GS(14)@2016-05-24 10:18:16

■3名被告昨否認曾作威嚇性營業行為。黃耀興攝


【本報訊】醫學美容集團必瘦站3名職員涉作威嚇性營業行為,向女顧客推銷療程時,指顧客頸、臉、胸部長有粒狀「疣」,終令女顧客買下分別價值6萬及3萬元的療程。案件昨在觀塘法院開審,事主稱數度拒絕職員推銷後,對方指她生疣,或會擴散全身、致癌和傳染他人,治療後仍會復發,她聞言感害怕故買下療程,但後來求醫得知沒生疣。記者:勞東來



三被告美容總監林淑麗(50歲)、區域經理劉穎賢(33歲)和治療師馮穎欣(30歲)不認罪。案發時任售貨員、月入約1.5萬元的事主許麗琨(39歲)作供,指到新西蘭旅行後皮膚曬出斑,前年9月到必瘦站朗豪坊分店做價值1,888元的去斑療程,其間接受推銷轉購13,888元的療程。同年11月20日,許在分店房間卧床做療程時,林淑麗入房問候,並指她有皮膚鬆和毛孔大等毛病,推薦86,000元的療程,許回覆說滿意自己樣貌,沒有興趣。林繼續自稱是「美魔女收毛孔比賽」評審,可助許奪得第三名,療程扣除獎金只需6萬元,許再拒絕。這時林指許的頸生了很多細粒的疣,可能是旅行時與人面貼面打招呼染上,並用手機拍下給許看。林幫許脫衣檢查,謂「死喇,生到落胸」,可能病變生癌及擴散到生殖器官,再度推銷6萬元療程,稱可全身除疣。許指當時很害怕,但回覆說負擔不來,林便召喚劉穎賢幫忙。



求醫證沒生疣


劉入房為許按胸檢查,許稱因月經而感到很痛,劉則指她乳腺阻塞,血氣不通,或會變癌症。聲稱是疣專家的馮穎欣亦接着加入,指許臉上也有疣。許昨指不太能負擔療程,亦沒意欲變靚,但因專家說她生疣、可能變癌及傳染他人,想醫病才買療程。許說簽署信用卡分期賬單時沒印有金額,職員則稱先收取2萬元。隨後劉和馮再指除疣後可能復發,游說許買3萬元的保養三年的療程。許聽信專家所言,便以易辦事購買療程,惟她回家後發現賬單多收了4萬元,遂於當晚回分店要求退款,林叫她交低文件後等消息。5日後許因皮膚敏感求醫,豈料發現沒有生疣,她懷疑受騙,3日後向消委會投訴必瘦站,最終轉介海關跟進。案件今續審。案件編號:KTCC6008/1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50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99

娜姐療程後告別Tree根手唔駛再戴手套遮醜

1 : GS(14)@2016-07-15 05:16:29

除了臉上皺紋會暴露女性年齡外,手部肌膚也會。現年57歲的樂壇天后麥當娜,10年前已被傳媒拍到她有一雙「樹根手」,令她多年來要都戴手套見人。但近日有報道指,她在接受美膚療程後,手部肌膚煥然一新,白滑雙手終於見得人。英國《每日鏡報》報道她接受了250鎊(2,544港元)一次的美手療程,這個療程由俄羅斯引入,方法是向手部注射氨基酸、維他命和透明質酸等物質,刺激手部產生膠原蛋白,令雙手白滑飽滿、皺紋全消。由於療程後24小時雙手會出丘疹,一名消息人士指:「麥當娜一直很關注自己雙手,因為這會暴露她真正的年齡……她療程後要載着手套36小時,因為她雙手會起丘疹……三次療程後,她雙手看起來好了很多,她很滿意。」消息人士又指,她現在出門都沒有再載手套,是多年來首次。外界相信麥當娜在倫敦中部的診所接受有關療程。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5/196961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15

持針逼客買療程美容院職員被捕

1 : GS(14)@2017-04-22 10:36:02

【本報訊】海關昨拘捕一名美容院女職員,她涉嫌使用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銷售美容療程,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條例》)。據悉,被捕女職員向一名20多歲的女顧客進行一項低價美容療程期間,手持針狀器具及用言語威嚇女事主,強行銷售一個貴價療程,女事主逼於無奈購買,還價後付2.2萬元,其後向海關投訴。


用言語威嚇女事主

海關表示早前接獲舉報,指一間位於尖沙嘴金馬倫道的美容院職員,在銷售美容療程時手持針狀器具及用言語威嚇女事主,向顧客施加不當影響,迫使她購買了價值2.2萬元的美容療程。經調查後,海關人員昨午採取行動,拘捕一名32歲女子。案件仍在調查中,被捕人士獲准保釋候查。海關提醒商戶遵守《條例》的規定,消費者於購買服務時亦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根據《條例》,任何商戶如使用騷擾、威逼手段或施加不當影響,因而限制或損害消費者在選擇及行為方面的自由,以致消費者作出交易決定,即觸犯《條例》中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的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記者文兆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1/199965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86

英專家:毋須服完整個抗生素療程

1 : GS(14)@2017-07-29 03:40:46

按照世界衞生組織的指引,若病人未有服完整個抗生素療程,致病細菌可能無法被消滅,有機會出現異變,令耐藥性變得越來越強。但英國專家反駁這種根深柢固的觀念,指規定服完整個抗生素療程,才是全球惡菌橫行原因。


以免令細菌提升抗藥性

有關研究在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圖)發表。領導團隊的英國傳染病專家盧埃林指出,無證據顯示提早停服抗生素跟細菌變種有直接關係,相反研究卻證實細菌面對抗生素越久,產生的抗藥性越強,因此病人康復後仍繼續服完整個療程是不必要的,「我們呼籲停止向公眾傳遞『完成療程』的訊息,並澄清這個講法是無根據和不正確」,「病人只要覺得好了,還是停止服用抗生素為妙」。團隊強調,服完整個抗生素療程根本是違反用藥越少越好的原則,加上抗藥性惡菌日增,公眾須明白有效的抗生素已變得珍貴,必須減少濫用。沒有份參與研究的英國免疫學會主席奧彭肖贊成縮短服食抗生素時間,他說:「抗生素份量只要足夠把細菌削弱至人體免疫系統能應付便可。」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8/201041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