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惠农粮价托底 玉米加工业率先受伤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101/1114570980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96

美国经济观察:巴菲特称加州率先出现复苏迹象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90315/13495977749.shtml





  新浪财经《亲历变革中的美国》报道组2009年3月13日发自美国旧金山。

  美国加州又被称为“黄金(204,0.45,0.22%)之 州” 。200年多前,这里丰富的金矿资源曾掀起著名的“淘金热”。由于加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拥有高科技企业聚集地硅谷,还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地,曾 为美国最强大最富裕的州。2007年数据表明,如果加州是一个单独经济体,它将以1.8万亿美元的GDP产值高居世界第八。

  然而,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加州成为全美情况最糟糕的州之一。州长施瓦辛格2008年12月宣布加州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关于加州可 能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美国西部时间2009年3月11日上午9点,旧金山市市长Gavin Newson在旧金山市政厅接受新浪财经“亲历变革中的美国”专题报道组独家专访时表示:巴菲特在头一天与他的电话通话中称已经看到加州复苏的初步迹象。

  现状:赤字严重、住房危机、失业率高

  Gavin Newson说,加州目前情况很差,困难重重。首先,实体经济萎缩。以他所管理的旧金山市为例,2007年商业贸易总额达67亿美元,2008年降到11亿美元,在12个月内如此巨大的下降是他一生头一次见到的情况。

  其次,政府赤字问题严重,为缩减政府开支,加州政府裁减了大量政府工作人员,并大幅缩减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预算。为了保存现金,加州已经停止公共建设工程,每月减少政府工作人员两天休假,推迟偿还政府公债。加州目前的赤字总额为420亿美元,为历史上最高的赤字额。

  另一个巨大的困境是严重的失业问题,旧金山市最新失业率为8%,加州的失业率今年1月份则高达10.1%,同时,有工作的人也非常担心失去工作。

  Gavin Newson说目前加州房地产业情况是全美最差,佛罗里达紧随其后排名倒数第二。受经济危机影响,加州民众深陷住房危机之中,大量民众失去房屋,无家可归。

  巴菲特:加州率先出现复苏迹象

  面临如此多的困难,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都在都在努力让经济重新走上正轨,Gavin Newson说表示目前他政策的重点放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上。他正通过努力发展各种建筑项目等项目带来就业机会,旧金山市将修建新的道路、桥梁、医院和 图书馆等项目其中一个项目为重建旧金山唐人街。

  同时,绿色产业是加州的优势产业之一,接下来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循环再利用等项目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之一,他将努力使绿色产业运用到建筑、汽车上,创造绿色的未来。

  此外,旧金山政府有一笔特殊的“雨天基金”(Rainy day fund),即在经济好的时期积累一笔基金用于经济危机时使用,这笔基金给旧金山带来很大好处,例如当在加州政府削减很多公共学校老师岗位的时候,旧金山用这笔钱使老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Gavin Newson说,过去联邦政府给地方政府划拨资金流程非常缓慢,现在市政府获得资金的速度非常快,70%的资金将在18个月内到达,如何迅速并有效的利用这些资金成为地方政府新的挑战。经济危机是由积蓄多年的问题引发,因此也不可能迅速解决。

  Gavin Newson说加州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并呈现明显的多样性、有3所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有大量顶尖的科学家和科研人才,曾是美国最富裕的州。他认为经济 危机最先从加州开始,也会最新从加州离开,加州会先于美国其他州率先走上经济复苏。例如房地产市场方面,加州67%的次级贷款已经被重新调整。但是,失业 率未来的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

  他昨天致电巴菲特时,巴菲特说他已经看出若干加州复苏的迹象。主要表现为加州房地产市场重现活跃,交易量开始上升。Gavin Newson预计美国将用1年时间走出危机,而加州可能在6个月内开始复苏。(黄静)

  附人物简介:

  年轻帅气的民主党人Gavin Newson 2003年当选旧金山市长时年仅36岁,是100年来旧金山最年轻的市长,2007年以72%的高支持率连任成功,现在是他的第二任期。Newsom将于 2010年竞选加州州长。很多人都把这位年轻的市长视作民主党的明日之星,认定他的政治前途将无可限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40

创维或率先退出CRT电视市场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1/20090911030535704.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虽然利润贡献稳定,但毛利率低下且市场正逐步缩减的CRT电视(即传统的显像管电视)正成为彩电企业眼中的“鸡肋”。

        日前,创维北京分公司传出消息称,创维将于一年内率先彻底退出这一市场。对此,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沈健昨天表示,虽然目前公司总部并未有明确时间表,但“创维肯定是业内第一个退出的。”

完成平板化改造

        创维集团中国区域营销总监刘耀平表示,北京分公司的言论并不能代表创维集团总部,“他们说的应该是当地市场,总部最终确定退出时机的话,会有正式的通报。”

        不过,这一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据悉,8月底,创维刚刚对原本生产CRT为主的内蒙古生产基地完成了平板化改造。此前,创维的另外三大基地已完成了相应改造。

        “平板化改造完成,将进一步加快创维推动液晶电视全面取代CRT电视的节奏,”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副总裁、制造总部总经理王德辉对于彻底淘汰CRT的用意毫不掩饰。

CRT市场萎缩

        创维公布的7月国内出货数据显示,CRT电视和高清晰度CRT电视出货量分别为8.57万台和2.95万台,同比下滑68%和74%,而平板电视则出货35.66万台,同比大增184%。

        这并不是个体现象。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CRT出货同比减少58%,平板电视同比增长58.3%。

        在这场“替代战”中,相近尺寸的价格直接对话更起到关键作用。22、26寸液晶电视与21、25寸CRT电视,32寸液晶电视与29寸液晶电视之间的价格不断接近,中小尺寸LCD电视正在加速渗透CRT彩电市场。

        此 前曾被业内视为CRT生存机会的家电下乡,在最高限价经业界呼吁升至3500元之后,反而加速了CRT市场的消解。随着农村市场对液晶电视消费需求的提升 和中小尺寸液晶电视价格的持续下行,今年上半年家电下乡的统计数据中,CRT与LCD电视的销售占比约为1:1。其中26寸液晶电视占据了25%以上份 额。

        此外,从市场终端反映看,CRT在消费力较强的一级城市连锁渠道中已日渐淡出。此前,苏宁电器已宣布,旗下广州地区所有33家门店全面停售CRT电视,这一举措将逐步向北京、上海及包括其总部所在地南京等一线大城市推进。

        创维上海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透露,创维目前在上海的超市渠道仍有部分CRT产品销售,但是以消化库存为目的。

退出时机的考虑

        退出CRT市场,对于彩电制造企业还有财务上的积极意义。

        彩电业主要上市公司近期公布的中报普遍显示毛利率略微下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因素之一就是受CRT业务的拖累。

        TCL 集团上半年液晶电视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1.3%提高到26.6%,但由于CRT毛利率下滑较大,多媒体综合毛利率仅提升了2.3%;深康佳彩电毛利率下 滑至18.26%,而液晶电视内销的毛利率则在20%以上;四川长虹上半年电视综合毛利率也降至16.41%。

        此外,CRT产业上游彩管制造企业的动向也可与之互为注脚。国内彩管巨头赛格三星在8月31日前已全面停止运行CRT生产线。

        一位国内彩电厂商负责人表示,单纯从企业自身来看,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放弃CRT业务,但还必须考虑到整个产业链的平稳过渡和其他配套企业的利益,因而有更稳妥的考虑。

        市 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预测,中国今年液晶电视需求将增长76%,销量达2360万台,液晶电视将首次超越CRT电视。家电业观察人士刘步 尘表示,液晶电视出货今年开始真正占据总体多数,是良好的产品结构调整时机,“由于规模化成本下降以及推广费用的减少,液晶电视的毛利率也已较此前数年上 升不少。”

        “我个人认为,创维的决定(放弃CRT)是正确而且务实的。”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0

中海油率先降价 两巨头推价失败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618/857526.s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缺乏成品油终端销售渠道的中海油正在成为此轮国内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下的“领跌”先锋。6月17日,《每日经济新 闻》从中海油销售公司获悉,上周日(13日),其国三93#汽油批发价急挫至7460元/吨左右,与中石油、中石化的价差达到100元/吨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三大石油巨头的价格联盟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被彻底打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拉低石化双雄的成品油批发定价,由于近期原油低迷,雨 季削弱需求及批零市场竞争加剧,石化双雄自6月8日开始的推价行动失败。
中海油价格战大打出手
此次,中海油之所以如此大的降价与其炼 厂汽油憋库严重有关。据市场人士分析,由于目前北方“三夏”用油是拉动销售量的主要市场,但是这块市场已被中石化和中石油所占,因为中海油只是在沿海局部 有销售,所以只能通过更低的价格与两大巨头竞争。
自6月1日国家发改委下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以来,成品油市场整体呈现出低迷的局势,而华南地 区行情疲软,批发价走低更加明显。
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说,三大石油公司一般情况是联手定价的,但各自也会考虑销售及库存的情况,一旦关系到 自己利益,定价联盟就会被打破。
此前,中海油销售公司也在华东地区“领跌”价格。5月底,中海油在华东地区就曾低价抛售汽柴油,仅维持两天, 完成销售计划后基本停批,但对当地批发市场仍形成较大影响。
“中海油压价销售就会挤兑两大巨头的市场,”廖凯舜说道,“影响大了,同等质量 下,基本同等口碑下,价格就是最好的杀伤力。”
5月份,中海油销售汽油10万吨,柴油40万吨,环比4月份均增长25%左右。该公司计划在 2015年前把原油年加工能力提高到5150万吨,或100万桶/日。去年其加工了2039万吨原油。
据悉,近期中海油在江阴和无锡寻找油 库,计划租赁部分油罐来存放成品油,以在镇江和南通之外的市场多开发客户,比如江阴、无锡、常州等市场,从而拓宽市场销路。
两巨头推价最终失败
6月8日国际原油逐步反弹,外围利好因素出现,石化双雄借势在部分地区推价50元~100元/吨不等,以求达到烘托市场气氛的目的。
但据息 旺能源的监测,稍好的市场需求仅在推价前半天左右的时间出现,随之即“转瞬即逝”,恢复到目前疲软局面,更有地区终于顶不住需求疲软,6月11日价格出现 下跌。
业内人士认为,此番推价失败且市场需求疲软不改,主要由于原油低迷,雨季削弱需求及批零市场竞争加剧造成。
廖凯舜认为,需 求相对较好的华北及华中市场,也因批发与零售价差急剧收窄,造成两大公司批发直销部门销售疲软。6月份,夏收季节期间的农用汽柴油主要以加油站的零售及小 额配送为主,而石化双雄加油站伺机加深优惠幅度增加销量,造成加油站大打价格战,个别地区零售优惠幅度甚至高达1元~1.3元/升;在低价资源的吸引下, 贸易商和终端用户纷纷转投加油站采购,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批发市场销售清淡。
不过,卓创资讯的分析师李倩分析,6月中旬之后,我国即将进入 传统的需求高峰期,石化双雄极有可能在需求量上升的情况下再次进行联手推价。而且从近期国际市场相关数据来看,国际油价有止跌转暖的迹象,即便国家7月下 调了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由于石化双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的调整并不同步,后期国内批发价格仍有继续上行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52

康师傅率先涨价一成 统一“静悄悄”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4OMDAwMDIwNDA4OA.html

在大宗粮油产品纷纷提价后,方便面行业也刮起一轮提价潮。

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康师傅控股(00322.HK)宣布,11月1日正式涨价,其旗下主要产品“经典袋面系列” 提价幅度10%,每包售价由2 元升至2.2元。

11月1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代表李宜霖称,“提价是为了降低原料成本涨价压力。”在康师傅宣布提价同时,统一集团官方告诉记者,“目前暂时没有调整。”

尽管康师傅主要对手统一集团尚未公布是否提价,但是以往两家企业如影随形——只要竞争对手提价,另一家也不会落后。

在这次提价之前,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品牌8月份出产方便面已经变相涨价,部分方便面面饼净含量削减5克左右,方便面面饼跌破90克,减到85克,实现了瘦身提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9年,康师傅、统一两企业曾以“加量升级”的方式上调方便面价格——每个面饼增加约5克加上改良蔬菜、调料包配方,变相提价10%。

康师傅、统一在大陆方便面、饮料市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此时方便面提价,是否会传导到饮料方面,目前,两家企业尚未给出明确回复。

康师傅率先提价

康师傅表示,自2010年11月1日起,从方便面全品项系列中,选择营销占比达三成的“经典袋面系列”,调整其零售价由每包人民币2.0元至2.2元,涨幅为10%;其他方便面产品价格维持不变。

对于此次提价,康师傅表示,由于制造方便面主要原料面粉、棕榈油、淀粉及其他调味品葱、姜、蒜等价格,自今年起累计涨幅达到15%-100%,经营成本的上升,已达到临界成本的边缘。

方便面是康师傅饮料、方便面、糕点三大业务板块中仅次于饮料的业务。康师傅今年半年报显示,康师傅上半年销售额为32.43亿美元,其中方便面业务销售额达到13.22亿美元,占康师傅总销售额的41%。

康师傅上半年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9.65%,业绩升幅主要来自方便面销售同比增长23%和饮料销售同比增长39.96%。

李宜霖表示,公司努力尽量消化成本压力,企业也尽力做了,但是原料成本上涨太大,但是也要对股东负责,所以不得以不提价应对。

康师傅是大陆市场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据AC尼尔森统计,今年上半年康师傅占内地方便面市场份额的43.4%,统一紧随其后。

但由于上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大部分出现双位数字增长,中报资料显示,康师傅方便面的毛利率为27.71%,下跌了3.78%;统一方便面毛利率也从30.5%下跌到29.6%。

由于康师傅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康师傅率先公开涨价,统一、今麦郎、华龙面等品牌必然紧紧跟随。

相对于康师傅的高调,统一却是静悄悄。“目前暂时没有调整。”统一集团官方告诉记者,“原物料上涨对企业的经营确实是一个压力, 我们尽量通过成本内控来缓解。”

熟悉康师傅和统一的消息人士称,“这次涨价是行业性的,企业都在涨价,今麦郎等品牌价格都已经上调。”

除 了这次公开宣布涨价,为了降低成本,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已经对产品展开“瘦身”。康师傅、统一等主要品牌的方便面产品从8月份开始减量,其中 “统一”葱爆牛肉面重量从109克减少为105克,两家企业其他部分产品从原来的95克减少到90克,也有少量方便面从原来的90克减少到85克,但是相 对于净重的减少,两家企业都是“减量不减价”,实现了变相涨价。

另外,福满多、今麦郎等品牌的方便面面饼也有不同程度的减重。除了价格较高大袋装方便面外,市场上目前已经很难见到95克以上的面饼了。

对于之前减量不减价,李宜霖表示,“是应对成本上升手段”。

涨价理由

企业涨价都将原因归结为棕榈油、面粉价格的上涨。而方便面使用的油类主要是棕榈油,目前由于国际价格传导,棕榈油进口价格也在上升。

东方艾格食品分析师陈莉娜告诉记者,“年初时棕榈油的价格为6600元/吨,目前棕榈油的价格为8500元/吨,上涨了1900元”,“现在棕榈油的价格较7月份上涨了30%。”

但是对于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就随之涨价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也有业界对此颇有异议。

东方艾格大宗农产品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面粉价格目前涨得不是太多,10月份国内面粉批发价为2636元/吨,扣除货币升值因素,与去年同期相比只上涨了8.9%”。在他看来,即使是7、8、9月份面粉的价格也只是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

对于企业将面粉涨价归为主要原因之一,马文峰表示,目前面粉批发价为每吨2636元,但是方便面生产企业都是直接从面粉加工企业采购,由于有很多企业愿意提供面粉,这些方便面生产企业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他们面粉采购价格都低于2636元。

尽管面粉涨幅不是太大,但是方便面企业仍然频繁涨价,马文峰认为“这是垄断作祟”。“方便面市场是垄断的,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企业占据了市场80%-90%的市场份额,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就紧跟着提价。”

在这次涨价前,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品牌已经通过“瘦身”变相涨价。以95克装、85克装方便为例,每袋减少5克,根据计算,成本就减少了5.52%-5.55%,加上目前再提价10%,这意味着企业产品提价幅度超过15%,远超面粉等原料成本上涨幅度。

马文峰认为,通过变相涨价和公开提价,企业不仅抵消了成本,也增加盈利。马文峰表示,2009年方便面价格上涨较凶,国家发改委对涨价做了限制,但是现在发改委对他们解除了涨价限制。

康师傅、统一同时也是大陆市场主要的饮料生产商,方便面提价会否传导到饮料业务方面,令外界关注。

目前康师傅和统一方面表示饮料“暂时还没有提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2

“瘦身”后康师傅方便面率先提价10%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2/2036929.shtml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康师傅方便面已于昨日(11月1日)率先完成提价,涨幅10%,零售价由原来的每包2.0元调整到2.2元。公司称涨价是因原 料价格大幅上涨所致。此前,康师傅、统一已将部分方便面的净重减少了5克至10克不等。业内人士指出,康师傅此次率先高调提价,或将引起其他方便面品牌跟 涨。
康师傅方面表示,该公司用于制造方便面的主要材料如面粉、棕榈油、淀粉及其他调味原料(如:葱、姜、蒜等)的价格,自今年起累计涨幅已达15%~100%不等,经营成本的上升,已达到临界成本的边缘。
“原物价格上涨对企业的经营确实是一个压力,我们尽量通过成本内控来缓解。目前价格暂时没有调整。”统一企业昨日向记者表示。
上月,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已将部分产品的面饼重量缩减,大部分企业将“瘦身”归结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05

看準資金轉向 率先喊進金融股 許世德:台灣金融業進入「黃金十年」

2011-5-2  TWM




在金融分析師中,許世德資歷不算深,和「天王級」的金融分析師相比,他算是「菜鳥」。但二○○五年迄今,他已多次拿下台灣區金融業最佳分析師頭銜,並得到許多金融業老闆的讚賞。

撰文‧吳美慧

某日的午後,國泰金控內部正忙著準備即將舉行的法人說明會的資料,就在大家忙得焦頭爛額時,當時擔任國泰金副董事長的蔡鎮宇,悄悄地把工作人員叫進辦公 室,交代說,「等一下看到Dexter時,你們要對他客氣些,他如果提問,要仔細回答他的問題。」場景轉到另一個地點。這天中午,記者約好和京城銀行董事 長戴誠志聊聊最近金融業的情況,只見他帶著一位年輕人走進會議室,向我們介紹:「他是Dexter,是外資金融分析師中,我看過少數在報告中很有觀點的 人,你們想要了解金融業,就一定要認識他。」被蔡鎮宇特別交代同事要關照的,或是被戴誠志讚賞的Dexter,就是甫離開摩根大通證券,即將到巴克萊證券 履新的金融分析師許世德。

英雄出少年

拿下金融業最佳分析師頭銜在金融分析師中,許世德資歷不算深,正式當上分析師只有七年的時間,和「天王級」的金融分析師相比,如前美林證券研究部主管程淑 芬、前瑞士信貸大中華金融產業分析師林淑娥,或是前德意志證券的余婉文,在這群前輩們面前,許世德算是「菜鳥」。但英雄出少年,從二○○五年迄今,他已多 次拿下台灣區金融業最佳分析師頭銜,在這個行業脫穎而出,並得到許多金融業老闆的讚賞。

提起外資分析師這一行,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不外乎是「外資金童」、「高薪」等令人稱羨的字眼。的確,只要禁得起考驗,熬過只有一半存活率的研究助理階段,躋身分析師行列的,個個都是年薪千萬元起跳,甚至上億元的金童或嬌女。

最近外資圈就盛傳,巴克萊資本證券準備十億元挖角「明星級」的分析師,鎖定對象包括讓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另眼看待」的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PC硬體分析 師楊應超與陳衛斌,在外資分析師圈中素有「老虎隊」之稱的「大咖」,統統都被挖角到巴克萊證券。巴克萊證券希望藉由這群明星分析師的分析判斷與選股能力, 快速擄獲國外基金經理人的目光。

被巴克萊列入挖角名單的許世德,六十八年次,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說話速度快而坦白,加上擁有陽光男孩般的外形,容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起大多數分析 師曾有留學經驗或是擁有碩士學位,他並沒有太突出的資歷,能夠在這一行一待十年,靠的就是「不服輸與挑戰自己」的堅持。

一畢業,誤打誤撞到摩根士丹利證券擔任研究助理的許世德。「當時只要老闆交代的事,一定使命必達。」就是這樣的概念,讓他在研究助理的位置一待就是三年。

這三年是艱苦的日子,每天早上七點多進辦公室,常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一、二點才回家,連周末假日都「泡」在辦公室裡,每天在辦公室和家裡兩個定點移動。當 研究助理怎麼會這麼忙?「不熟啊!什麼事都要從頭了解。」剛入行的許世德,對產業研究完全不懂,而助理的工作,是要輔佐分析師研究產業,要清楚且快速地找 到資料,提供給分析師做研究。

研究心法一

熟悉財務報表、建立新研究模型當助理的第一年,他拚命熟讀各金融公司的財務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到後來的現金流量表;同時,還「自 找麻煩」地著手建立研究模型。一般來說,不少分析師使用的研究模型都是沿用「考古題」,把前人留下來的研究模型稍微修改後操作。但天生喜歡創新的許世德, 拋棄既有的重新建立,「光是一個模型需要的項目就多達八百多項,而且至少要一、二周才做得出來」許世德說。其實,金融業使用到的研究模型不只有一項,甚至 多達二、三十項,尤其是銀行在不斷的購併擴大版圖中,逐步發展成為金控公司時,此時單純的銀行變成控有壽險、證券等營業項目的控股公司,就需要更多的研究 模型串連起來,才能夠讓預測更精準。

建立研究模型這麼費事,為什麼還要建立?「可以透過建立模型,去了解數字背後的邏輯。」許世德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在研究中的撇步。喜歡思考的許世德,會把 各報表中的邏輯和關聯性串連起來,藉此發現新的趨勢與方向。因此,他的報告才能屢有創意和角度。儘管建立模型是一項費時耗神的工作,但許世德迄今仍樂此不 疲的建立,就是希望找出有別於其他金融分析師的見解。

研究心法二

實地走訪第一線了解實情

因為如同偵探般的精神,許世德曾經在玉山金合併高企時,實際到高企的營業據點觀察,了解高企的客戶情況,作為判斷玉山金是不是做了一樁好買賣。後來他發 現,高企客戶數激增,是利用高利率來吸收存款,難怪玉山金合併高企後營收成長,獲利卻裹足不前。此外,他利用地毯式搜索財報時,在○七年九月率先發現新光 金帳上擁有十.六萬張萬泰銀行股票及三十一億元可轉換公司債,若萬泰銀無法重新資本化,新光金的整體損失將高達五十二億元。所以許世德趕快發布報告,建議 客戶「賣出」新光金股票。這一「喊賣」,讓外資持有新光金比重減少五%,股價下跌一成,堪稱價值「百億元報告」。

後來,新光金股價從每股三三元一路下跌到六.三五元,跌幅高達八成,他的「喊賣」讓客戶減少不少損失。除了喊賣新光金外,許世德也唱衰兆豐金、國泰金及富 邦金,由於他們潛在的CDO(抵押債務債券)損失極高,因此持續發出「賣出」建議的報告。回頭來看,許世德適時且清楚的建議,提供了客戶極有用的投資資 訊。

就如同在少林寺練功一樣,把馬步蹲好、基礎打好,才能積蓄未來躍起的實力。正因為許世德在當研究助理期間,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精神,熟讀財務報表、建立研究模型,才能夠在三年後轉戰摩根大通證券時,成為正式的金融分析師。

「他很認真,又聰明。」第一金總經理簡明仁這麼形容許世德。在眾多的外資券商中,許世德是率先在○八年推薦第一金的分析師;當時第一金的股價約莫十八元, 後來最高曾漲到二十七元,許世德的推薦,讓市值增加五八二億元。在第一金的經營者還未看到自己的價值時,他在研究報告中就提到「資金回流,銀行業業績好 轉」的概念。果然,金融股從○九年年初,進入多頭走勢,而許世德也因為大力看好金融股,一戰成名。

研究心法三

留意金融關鍵數字變化

「當初推薦金融股時,還被主管、客戶消遣。」在金融海嘯期間,曾用力「喊賣」的許世德,在轉彎看好金融股時,主管、客戶都不太相信,還高度質疑他的判斷。好奇的是,當時他憑什麼敢率先提出「金融業與金融股會好轉」的觀點?

「資金!」許世德點出關鍵。「我看到資金回流,金額高達兩百五十億美元,這麼多資金回到台灣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加上政府又調降遺贈稅,等於是救了台灣。」 的確,當這麼多資金回到台灣時,流向房市、股市,加上政府開放陸客觀光,促使國內投資增加,銀行的業務自然好轉,金融股當然會跟著好。

其實,在看到資金流回台灣的同時,許世德也「順便」在台北大直置產。「資金回來,一定會買房子的。」從這幾年國內房價大漲,金融股股價上升,證明許世德當時對趨勢的判斷正確,也因為他的身體力行,為自己的財富加分。

「我看錯了!」許世德迄今仍懊惱,他並沒有在金融股開始從谷底反轉向上時,就建議客戶買進,而是等到金融股上漲一○%後才開始大力「喊進」。儘管如此,他 仍是當時金融分析師中,少數看多的人。為什麼會看錯?「在金融海嘯期間,我當時看得太空了,沒有注意到資金回流速度與金額這麼大。後來看到數字上來,才知 道自己沒注意到資金問題。」面對疏忽,許世德很快的修正,立即建議客戶買進金融股,才有賺取後續二○%、三○%的機會。經過這次的經驗,他養成了常常問自 己:「我看對什麼?我看錯什麼?」的習慣,利用一次次的自我檢討,增強對產業趨勢以及個股長線的研判能力。

解讀趨勢一

政治、總體環境影響金融甚巨金融產業既龐大又複雜,要怎麼觀察和研判金融業的趨勢?許世德說,影響金融業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以歸納出政治因素和總體環境 兩大方向。以政治因素來說,主要是觀察執政者對經濟的企圖心,以及擺放在發展經濟精神多寡。至於總體環境,則要觀察資金流向和利率水準。

許世德大膽預期,台灣的金融業已經從○九年進入「黃金十年」,至少在一二年總統大選前,都可樂觀以待。他之所以如此樂觀,主要是觀察到資金回流、投資增加、銀行放款增加、升息,以及陸客來台等五大現象。

他說,從○九年開始,資金逐步匯回台灣,這些資金有來自台灣調降遺贈稅、海外獲利所得;兩岸直航在兩岸往來便捷下,促使台商回台買屋、買車,並增加在國內 消費;在中國工資持續上漲與勞工保險成本增加下,越來越多工廠逐步把生產基地轉回台灣。加上台灣政府開放陸客來台,帶動觀光服務業,飯店、遊覽車等行業開 始熱絡,帶動國內的投資。「過去台灣的投資以科技業為主,科技業花了很多錢去國外買設備,錢都被誰賺走了?」許世德提出這樣的觀察。

許世德表示,觀光飯店業上來會實際帶動內需產業,內需上來、就業率增加,國內的經濟就會好轉,這才是真正對經濟有幫助的地方。

解讀趨勢二

存放比左右銀行獲利

而國內的投資增加,銀行對企業的放款金額就會提高,從存放比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九八七年,台灣的銀行存放比七七%;九五年時上升到一一 ○%;○七年時,又降回七七%。「存放比下降,代表銀行收進來很多錢卻放不出去,銀行的獲利自然就會差。」許世德清楚地分析。他預期,隨著內需提振,國內 銀行放款金額增加,存放比會逐步提高,國內銀行業的獲利就會跟著改善。

此外,「升息趨勢確定,對銀行業也是有加分效果。」許世德進一步說。全球通貨膨脹形成,加上各國為了抵銷部分通膨與匯率上升速度過快,因此利用升息作為踩煞車的手段。只要升息,銀行的利差就會擴大,獲利空間也就出來了。「銀行未來會更好。」許世德篤定地說。

既然看好金融業,要如何挑選值得留意的金融股呢?許世德建議,可以把活存多寡以及消金、企金比重,當作選股的參考指標。根據他的觀察,銀行吸收進來的錢, 成本最低的就是活存,如果銀行可以把活存善用轉作企業放款,利差就會提高。目前,國內的活存利率約○.一七至○.二九%,企業放款利率約二.三五%,中間 有相當可觀的利差。倘若銀行吸收進來的資金以定存為最,就要想辦法讓定存戶轉為財富管理的客戶,這樣銀行才可以收取較多的手續費。「一筆錢進來如何善用, 以提高銀行的獲利,就是學問。」他就是根據這樣的邏輯,一家家地找出具有推薦價值的股票給客戶。

至於這家銀行是否值得長期投資?許世德認為,經營者的視野高度很重要。「最好是總經理是經濟學家,或是經歷過各種部門,才可以先行看到經濟趨勢,並且靈活 調整營運方向,才不會做出不符合企業文化的業務,浪費公司資源。」在眾多的銀行中,他特別推崇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並期待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成為明日之 星。

解讀趨勢三

景氣好轉,對官股銀行是加分在大多數金融分析師相對看好民營銀行時,許世德「逆勢」推薦官股銀行。他認為,景氣不好時,官股銀行的人事成本,往往會成為包 袱;一旦景氣好轉,官股人事成本不變,企業放款金額又提高,「對官股來說就是很大的加分效果」。所以,他認為在金融業持續看好下,第一金、彰銀是可以觀察 的標的。

而除了銀行業務外,隨著購併項目增加,壽險、證券也成了必須要研究的課題。許世德指出,壽險業的觀察重點是人壽保險的比重以及債券殖利率高低;證券業則可以等待股票成交量低時再進場承接,往往可以買到相對便宜的價位。

在忙碌的外資分析師生活中,許世德用「個體戶」、「傳教士」來定義自己的工作模式,用「一路上充滿了驚奇」來形容自己的生活。原來,分析師必須要自己撰寫報告,還得用電話或是飛到國外向客戶傳達報告中的觀念,希望客戶可以接受,進而以此作為操作參考。

傳教士精神

不厭其煩地將好建議傳達給客戶而每一份「自產自銷」的報告出爐,要以「傳教士」般的精神,講超過上百次、同樣的話給不同的客戶聽。有些客戶會耐心聽完,有 些一聽到台灣的金融股「直接就把電話掛了」,面對這樣的景況,許世德只能不厭其煩的call客戶。「準最重要」,只要報告的投資建議精準,即使原先對台灣 金融股沒興趣的投資人,也會回頭開始留意。

許世德用「一路上充滿驚奇」來形容他的分析師生活。其實,許世德從大三開始,就生活在驚奇中。暑假期間,他騎著摩托車賣咖啡機,體驗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管理與人生。大四時,他參加創業營,成功的以「線上家具銷售」計畫拿到冠軍,領到二十萬元獎金。

當研究助理期間,他曾到中華職訓學做義大利菜,從擀麵開始,到做整套義大利餐,一點都難不倒他。金融海嘯期間,當客戶對投資興趣缺缺時,他利用閒暇時間參 加綠光劇團學話劇,增進與客戶互動的能力,最後還參與由吳念真擔任導演的「一樣的月光」,做全台巡迴演出,如同他做報告一樣的慎重其事。

年輕、有活力,充滿熱忱,許世德堪稱是新一代外資分析師的代表。在競爭激烈的分析師領域,他靠著堅持、不服輸,以及高度投入工作,才能成為人人稱羨的「明星分析師」。

許世德

出生:1979年

現職:巴克萊證券金融分析師(即將履新)經歷:摩根士丹利研究助理

摩根大通金融分析師

學歷:台大工商管理學系

台灣銀行業者眼中的外資金童京城銀行董事長戴誠志:許世德雖然年輕,但卻是少數能夠在報告中提出不同觀點的人。我很喜歡看他寫的報告,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前國泰金副董事長蔡鎮宇:我對許世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能夠用心思考,提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看法,一針見血地剖析金融情勢。

第一金控總經理簡明仁:許世德分析金融產業很有想法,分析得很細,跟他聊天或是看他的報告,會有不同角度的收穫。他很早就推薦第一金,讓我對公司有不一樣的體會。

許世德的金融獵鷹選股法

1 先看經濟大方向

台灣經濟三大動力:

都更、陸客、ECFA,讓台灣的金融業進入黃金10年。

2 再看產業結構

影響金融股的三大關鍵:

利率、放款、經濟環境。

● 利率:利率上升,銀行利差增加,銀行的獲利就會提升。

● 放款:放款增加,代表生意增加,對銀行的獲利有加分作用 。

● 經濟環境:經濟好轉,民間投資意願增加,銀行放款提高,有利銀行業者;反之,企業投資活動減少,對銀行營運不利。

3 挑選投資標的標準

投資金融股的三大關鍵:活存多寡、消金企金比重、經營者心態。

● 活存多寡:代表可以收取比較低成本的資金,然後以比較高的利率把資金貸放出去,可以提高利潤。

● 消金企金放款比重:對企業放款比重增加,代表銀行擁有比較穩定且長期的放款業務,就放款結構來說,是比較健康的。

● 經營者心態:經營者有比較宏觀的視野,銀行的格局就會拉大,銀行比較容易有好的發展。

4 總結投資標的建議

銀行業:

一、放款金額快速增加;二、活期存款比率愈大愈好。推薦:彰銀、第一金。

壽險業:

一、短期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匯兌問題要先解決;二、企業所購買的債券殖利率高。推薦:富邦、中壽。

證券業:

一、多一點IPO、TDR在台股上市;二、資金回流的規模;三、股票成交量低的時候進場。推薦:元大證、群益證。

許世德的一天

07:00 進辦公室,聽語音留言、看國內財經報紙、確認e-mail、看昨天歐美股市概況、了解歐美分析師看法,並分析這些消息對亞股與台股的影響。

07:30 開亞洲區早會。

08:00 開台灣區早會。

08:30~12:00 call亞洲區的重要客戶,告訴他們今天的重要訊息與idea。

14:00 歐股開盤前和call歐洲客戶。

14:00~17:00 拜訪公司、call客戶、寫報告、追蹤數字,或是與其他分析 師交流。

17:00~20:00公司不定期有內部策略或 產業會議,討論本周市場動態、影響 的重大訊息。

20:00 美股開盤前call美國客戶;出季報或大報告,到凌晨1 ~2點才回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86

率先挺過洋將下台 聯想進逼Acer

20116-6-6 TCW




一場大環境風暴,讓外籍執行長黯然下台,董事長被逼回鍋執行長。這個彷彿是宏?皏縝b上演劇本,卻是現在全球成長最快速的電腦品牌—聯想,兩年前經歷的故事。

聯想以小吃大,合併美國IBM電腦部門,由外籍人士擔任這家中國最知名電腦公司的執行長,遇到金融風暴,加上中、美不同企業文化的摩擦,公司大虧,楊元慶兩年前從聯想董事長大位重回執行長崗位,如同現在宏?硌釣う齯?振堂的角色。

今年五月二十六日,聯想公布二○一○年四月至二○一一年三月財報,個人電腦銷售量成長二八%,是超過產業平均值的三倍, 淨利更大幅成長一一二%。

他不僅讓聯想轉虧為盈,正式宣告成功購併IBM,聯想今年第一季個人電腦全球市占率更是坐四望三,大幅拉近與目前位居第三名的宏?痐孜&t距。

楊元慶五月三十日旋風來台不到二十四小時,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首次分享他如何經歷外籍執行長下台的考驗。以下為專訪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聯想上週四財報發布,獲利大幅成長一一二%,董事長柳傳志公開宣布,去年財報證明了聯想和IBM六年來整合成功,你怎麼看整合成功的定義?

楊元慶答(以下簡稱答):成功就是業務上保留了客戶,還有現在業務不斷增長,而且業務不斷增長,很大一部分是依賴我們從IBM購併來的業務,也就是Think(系列產品)的業務。更主要我們形成可以管理國際化業務能力的團隊。

怎麼解決中西衝突?不走極端,對老外更寬容

這裡面,一是我們吸納了很多國際性人才,美國人才、歐洲人才加入我們管理團隊,實際上,今天在我們最高管理團隊,大概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老外;另外一 點,其實也是中國團隊在成長,過去我們只會管理本國業務,到現在能夠管理全球業務,這個也是能力提升,這也是我特別感覺到驕傲跟自豪的。

問:其實宏?眭漕狺l也是有類似的情形,聯想內部當時怎麼去處理這個問題?或怎麼發現這個問題?

答:金融危機其實就是一個導火線,在這之前,業績好,某種程度讓人家這個(不好說),當然金融危機出現了以後,其實在這方面,把問題暴露得更加深刻。

問:二○○八年金融海嘯對聯想是一個引爆點,蘋果對宏?眹蚖﹞]是一個引爆點。現在王振堂也回任宏?眥鶡瑼齱A很像你兩年前回任。以你自己的經驗來看,你自己度過跨國企業或市場改變的衝突跟整合,應該怎麼去解決?

答: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不要走極端、不要走極端!當我回來做執行長的時候,我就時刻提醒自己,包括董事會也對我有(期許),不要把這間公司變中國人的 公司,依然要有很強的包容心,來保留住國際人才,甚至有時要做一些矯枉過正的事情,就是對老外要更加寬容一些,對中國人可能要更加嚴格一些。

問:為什麼要矯枉過正?

答:就這樣子你才能夠有顯示出更強的包容心。

因為過去中國團隊都是我帶出來的,他都應該很清楚我們做事情的原則,這個時候大概要犯點錯誤,大概是(停頓一下),是不應該的了,老外他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所以我覺得,我們是一直把這個公司做為一個全球化,國際化的公司來做。包括你看,其實我們前任執行長來聯想,帶了不少的人過來,包括他過去在戴爾(Dell)的人,但他走了,這些人都留下。

問:你剛剛講到,不要把自己當成中國人的公司?

答:對,尤其不行。所以其實包括我跟我們下面中國團隊反反覆覆磨破嘴皮子講話,就是不要有太張狂的感覺,又是我們的天下等等,千萬不能有這種心態(拍桌),而是大家要有包容心,要能夠展示我們做一個國際化公司的誠意。

如何維持平衡?中國籍、外籍主管各一半

問:你剛提到平衡,聯想高階管理人歐美人跟中國人各占一半,所以在高階領導人是有特意維持平衡?

答:我有特意維持平衡,就是中國和外國籍,大概各一半,但老外不一定美國人,我們是以全球來看人才。

問:特意維持中國和外國籍主管比例一半一半,為什麼?

答:這才比較平衡(笑),過去我做執行長之前其實中國人的聲音很小,都是老外主導。當然中國人跟美國人特性不一樣,美國人即使占少數也是聲音很大,中國人少數就沒聲音了(笑)。所以這個就保持了一個很好的平衡。

怎麼看宏?眴姥耤H盼齊進前三強,再比高下

問:宏?眵梒揚姥耤A這對你們是一個好的機會嗎?

答:我們對我們自己有信心,當然競爭對手出問題可能會給我們更多機會。

但實際上,去年Computex電腦展期間我也來了,我跟JT(王振堂)和施崇棠一起吃飯,當時我就跟他們講,我們一起努力,讓華人企業先成為世界前三名,然後我們再一較短長,這是我希望看到的事。

我覺得現在顯然是我們的機會,這已經不是美國廠商的天下,在終端這個領域,應該是我們的天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6

趕超中核中廣核 中電投核電資產率先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8/yNMDcyXzM1MzcyNA.html

作為世界上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終於有核電運營資產即將登陸股市了。雖然市場時而傳出有關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兩大核電巨頭核電資產上市的消息,但最先吹響上市號角的卻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下簡稱「中電投」)。

中電投旗下上市公司上海電力(600021.SH)7月28日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擬定向增發量合計不超過18.3億股,募集資金擬用於收購中電投持有的上海禾曦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禾曦能投」)的全部股權。

剛 剛成立20餘天的禾曦能投是由中電投與上海電力共同出資成立,前者持股99.97%、後者持股0.03%。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蘇核電30%的股 權、秦山三期20%的股權和秦山二期6%的股權已被無償劃轉至禾曦能投公司,這些資產也是中電投迄今所擁有的全部已投產的核電資產。

如若定向增發成功,中電投的優質核電資產將通過上海電力實現上市,這將是中國核電核心資產首次登陸股市。

核電資產首上市

如定向增發成功,中電投將是國內第一家將核電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中電投持股上海電力42.84%的股份,而中電投旗下中電國際(02380.HK)則持股18.86%。

上海電力公告稱,其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A 股股票,發行對象包括中電投以及其他合法投資者在內的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5億元。其中,中電投擬以不少於25 億元的現金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

上海電力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擬首先用於收購中電投持有的禾曦能投的全部股權,其次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5 億元。

中電投是我國僅有的三家具有核電站控股資質的公司,另外兩家分別為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中電投與其它兩大集團相比,無論是現有的核電裝機容量還是手中掌握的在建項目都處於弱勢。

目前,中電投持股的已投產核電項目僅有江蘇田灣核電站、浙江秦山二期核電站和秦山三期核電站。中電投在三座核電站上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0%、6%和20%。

中電投今年將這部分資產無償劃轉給禾曦能投,上海電力則通過收購禾曦能投全部股權得以獲得中電投具有盈利能力的核電資產。

本 報記者從中電投瞭解到,目前中電投控股建設的核電項目只有山東海陽核電項目,中電投在該項目上持股65%。此外,在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上,中電投與中廣核 集團等比例持股,同佔45%的股份;在浙江三門核電項目上,中電投持股14%。這三個核電項目正處於建設之中,首台機組分別計劃在2014年、2012年 和2013年投產,但中電投未對這部分在建資產何時會注入上市公司表態。

據中電投山東核電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尚未有將山東核電公司資產注入其它公司的計劃,要等到2014年投產之後方再作決定。

上海電力方面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近期中電投其它核電資產不會被注入到上海電力,中電投亦沒有明確表示要將上海電力打造成其核電資產的上市平台。

中核中廣核仍在推進中

受福島核電事故影響,兩大核電集團上市進展有所放緩

與中電投上市工作突然提速相比,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上市工作近期仍在悄然推進。

中 核集團去年成立中核核電有限公司,將旗下六家核電企業全部股份整合重組,計劃將其打造成上市公司。然而,這一工作進度受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影響,進度有所放 緩。中核核電有限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稱,目前中核核電有限公司仍在為上市做準備,按照程序對企業進行規範,等到所有程序都走完,則要看市場形勢尋找合適的 上市窗口。

對國際市場窺測已久的中廣核集團在去年通過旗下中廣核華美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華美」)全資收購了美亞電力有限公司,聲 稱將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資本運營平台,加快開拓國際市場步伐。資料顯示,中廣核華美原為中廣核國際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國際」)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 事投資控股,而中廣核國際則是中廣核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兩家公司都在香港註冊成立。

除全資控股中廣核華美之外,中廣核國際還握有香港上市公司銀建國際(00171.HK)15.8%的股權。今年5月12日,銀建國際發佈公告稱將斥資超過7.76億港元收購中廣核華美29.41%的股份,並推動中廣核華美首次公開發售上市。

7月20日,銀建國際董事會總經理高建民表示,中廣核華美最快於今年11月分拆其子公司美亞電力上市。由於美亞電力本身並無核電資產,因此高建民稱將與中廣核集團研究核電方面的合作。

而中廣核集團有關人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形勢不適合將核電資產上市,不會像中電投這麼快的推進速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2

芯片業橋頭堡之戰: 誰能率先打通計算與通信?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7/1MMDcyXzM2NTQ1MA.html

喬布斯退隱、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惠普去PC化……全球科技產業在最近一個月大事迭出。但另一場靜悄悄的戰爭或許更為驚心動魄,那就是芯片業的變局之戰。

偶然中的必然,芯片業的橋頭堡之戰在9月14日點燃。

芯片宣戰日

這一天,微軟推出了Windows8,不僅僅因為它是跨平台的操作系統、有數百項重要更新,還在於它首次正式與ARM戰略結盟,擺脫了歷時20年的Wintel聯盟。這也意味著長期在手機芯片市場耕耘、佔據約90%市場份額的ARM,借此直搗英特爾最為穩固的PC老巢。

同 在這一天,英特爾舉辦了其年度最重要的IDF秋季大會,並出人意料地與Google結盟,宣佈Atom處理器將專門針對Android進行優化,這在某種 意義上是對微軟「背叛」的反擊,也是英特爾在平板和手機終端市場久攻不下之後的一次豪賭。英特爾從IT進入通信,最終選擇Google作為夥伴,可以說是 與諾基亞結盟失敗後的一次更大嘗試。

也正是在這一天,英偉達(NVIDIA)宣佈其全部四大處理器品牌都將支持Windows8。作為基 於ARM架構的一員猛將,NVIDIA Tegra將繼續猛攻英特爾主導的筆記本市場,並鞏固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市場的優勢;而基於x86系統的多個GPU產品也將繼續猛攻英特爾佔據優勢的傳 統PC市場,比如遊戲領域表現優異的NVIDIA GeForce。英偉達從IT轉向通信,成為高通、德州儀器的對手;立穩腳跟後,又從通信向IT芯片霸主英特爾反攻。無怪乎英偉達CEO黃仁勳說,「英特 爾在移動時代已經落在了後面,英偉達的唯一對手是高通。」

被太多人視為對手的通信芯片老大高通,也沒有滿足於在通信行業的位置,而是使出 了撒手鐧,其最近發佈了移動處理器Snapdragon路線圖,包括計算能力堪比低端電腦CPU的2.5Ghz四核Snapdragon,這一產品可能在 2012年初就會面世。這也意味著,高通所擅長的通信芯片計算能力有可能壓倒英特爾的靈動,英特爾和Google的結盟是否已經顯得太晚尚未可知。

如果說9月14日是一個宣戰日,傳統IT巨頭和傳統通信巨頭已經擺好了陣勢,而芯片無疑是這場戰爭的橋頭堡。

一旦主角到位,配角就會各顯神通;一旦產業板塊地震,震中和整個地震帶都將被迫聯動。

還 是在9月14日這一天,通信業巨頭Broadcom宣佈,將斥資37億美元收購下一代網絡半導體供應商NetLogic微系統公司,交易預計將於2012 年上半年完成。這也意味著一直進行「傳統」通信芯片領域開發的Broadcom將加強4G方面的實力,以應對高通不斷增強的競爭。

之所以 會發生這種變化,首先就是因為高通的實力不斷增強,其主要對手不得不通過兼併,先強化自身在通信產業內的競爭力。在此之前,德州儀器花費了65億美元收購 國家半導體,無疑也是為了強化自身的防守實力——這也意味著傳統的芯片廠商數量正在迅速縮減,行業越來越成為巨頭之爭。

除了兼併與收購之 外,一些廠商也追求以變求勝,以創新求勝。此前一週的9月8日,Marvell宣佈推出Marvell PXA 1800系列單芯片LTE「全球制式」通信處理器。這塊芯片能同時支持FDD LTE、TDD LTE、WCDMA、TD-SCDMA、EDGE等多個標準,實現無線寬帶下的全制式單芯片接入,其推出速度超過了行業預期,反應速度上超過了高通。

還有多少時間留給英特爾?

當我們看到在整個移動通信產業鏈上,微軟、蘋果、Google正在爭奪操作系統話語權的時候,「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諾基亞的Symbian、惠普的WebOS、英特爾寄予厚望的MeeGo,乃至RIM的黑莓……都很快被邊緣化了。

這 種現象在芯片行業也不遑多讓。ARM、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Marvell等巨頭們激烈戰鬥的時候,首先受到損害的就是一些小的芯片廠商。數據也顯示 了這一點,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預計,2011年全球芯片產業約增長5%,2012年增長3%,約為3300億美元。但是,高通、英特爾和ARM的業績都增 長50%-100%不等,而大量小型芯片廠商卻批量退出市場,體現了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在這種大背景下,真正的變數在於,ARM代表的以通信為主軸的「輕陣營」與英特爾為代表的「重陣營」的終極對決何時正式開始?這次橋頭堡爭奪戰中的勝負又將如何左右未來的戰局?

筆 者認為,ARM陣營的優勢有三:第一,ARM傳統的低成本、低能耗、低開發難度還會較長時間內保持,而能耗等問題將是未來競爭的核心;第二,ARM自己只 進行設計,不進行芯片生產和加工,從而能夠和高通、英偉達等形成更為完整的產業鏈,綜合競爭力正在超越英特爾的個體競爭力;第三,微軟最終採用ARM方 案,恐怕將是一個重大的籌碼,將戰火從通信領域引入PC領域,英特爾如果不能在Atom上有巨大改進,將面臨極大挑戰。

而英特爾的核心優勢,主要在於它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傳統的市場地位,依然在PC和服務器市場佔據優勢。當Wintel聯盟解體之際,Windows8開始將自己變為一個輕系統,這也讓英特爾的計算優勢正在失去著力點。

因 此,從趨勢看,英特爾正在全面處於守勢,它正在為過去十多年在通信芯片領域的猶豫不決、戰略反覆付出代價——這種代價有可能比微軟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的失 誤還要嚴重。畢竟,Windows8的出現給微軟帶來了絕地反擊的機會,也初步贏得了市場的喝彩,而英特爾和Google的合作,是否能夠起到同樣的效 果,Atom又是否能自我革命呢?

單從出貨數量上看,市場已經「分而治之」。ARM面向智能手機、平板終端、遊戲機等多種用途設計的芯片 去年約供貨超過60億個;而英特爾的供貨量為3.2億個左右,其中大部分面向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當然,二者的價格有著巨大的差別,從而讓英特爾依然有良好 的收入和利潤,但是,未來呢?

除了數量之外,還有成本差距背後隱含的巨大想像空間。傳統的Wintel聯盟中,CPU+OS的成本高達 200-250美金,而Android+ARM只有幾十美金,這種巨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ARM的計算能力還不夠,但正如前面數據所顯示的,2.5G的 Snapdragon、輕薄版的Windows8可能最終會大大縮小這種計算能力上的差距,在用戶體驗上趨同。

市值風向標似乎已經揭示了 這一點。截至9月15日,英特爾的市值約為1100億美金,PE只有9.8倍;德州儀器市值320億美金,PE約10.6倍;高通的市值約為890億美 金,PE約為20倍;ARM市值130億美金,PE則高達88倍……市場投資者看好ARM和ARM陣營成長性的形勢一目瞭然。

傳統的IT陣營和傳統的電信陣營互相滲透的過程中,芯片領域的橋頭堡之戰雖然不是生死決戰,但是卻可能具有風向標的作用,誰先打通通信與IT的壁壘,誰就可能取得未來的霸主地位。

(作者為中興通訊品牌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