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滬港難競爭 Uncle Ray

2010-12-21 AD




 

聖誕節將至,2010年又快過去,臨近年尾,收到一些內地公司查詢,有關在美國納斯達克OTC、德國DAX及倫敦AIM上市的詳情。

聞說在深圳或上海上市,最少需要排隊3年,公司可能已經過了最佳的盈利增長時期。3年真的太久,只爭朝夕。

因此,不少內地公司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地區;香港上市亦十分麻煩,美國納斯達克暫時是這些內地公司的首選,原因是PE比其他市場高。

國際股市資金可自由出入

不過,內地公司在美國上市絕不是一個好選擇,主要是時差問題,investor relationship很難做得好,往後配股就會相對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內地企業對美國的法律系統完全不熟悉,美國法律對小股東的保障,以及打擊內幕交易的力度,與內地的一套南轅北轍,從李國寶寧願就內幕交易的指控,與美國證監會庭外和解便可知一二。

上海及深圳的股市一直希望追上香港,成為國際股票市場,不像現在塘水滾塘魚。從倫敦、紐約到香港,主要的金融市場都是以英語系國家為主,資金自由出入、法治健全,這些都是先決條件。

上星期,上海宣佈再以3年時間準備國際板,鼓勵外國企業到上海上市,今年年初時雄心萬丈,到現在一拖再拖,相信上海國際板跟港股直通車的結局一樣,以目前的體制,上海根本不可能跟香港競爭。

Uncle Ray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8

滬港通是兩地估值結構的連通器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28717362
今天上午,由於李總在博鰲論壇做主旨演講時指出將積極推動建立上海和香港股票交易的互聯互通機制,受此重大消息影響,港交所(00388HK)被迫申請緊急停牌(我覺得李總其實應該在收盤後發言才合適)。中午,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聯合發佈了《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以下簡稱滬港通)》的公告,我個人對這個公告有以下幾點解讀:

影響的標的主要是哪些?

公告明確規定:(三)投資標的。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範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範圍進行調整。

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即目前只有在上交所交易的A H股、以及上交所和港交所裡的大市值股票才可能被買賣,像今天漲得最凶的浙江世寶壓根不在滬交所上市,所以今天它基本屬於純瞎炒。

與07年港股直通車時有何不同?

我想主要是兩地估值差不同。目前的A股,在上交所交易的大盤股並不比港股貴,A對H有折價的票主要集中在A50里的銀行保險股,另外還有海螺水泥及港股沒有的茅台等。所以港資若進來是可能買這些票的,這些可能進來的港資估計基本會是機構,包括做兩地對沖的基金。我想,小散倒是可以買一點2823的CALL,估計後續2823和2822會進一步上漲。

而A對H有溢價的,如果是在上交所交易,可能還是得留意一下具體的估值。像浙江世寶這種大差價,明顯就是A股太貴而不是港股太便宜,因為目前它港股20多倍的PE,2倍多的PB,做為汽配股不要說在港股不便宜,就是在A股,對比華域汽車、一汽富維、福耀玻璃等也是不便宜的,更不用對比上汽集團之類的整車股。它A股為什麼還能比港股貴近5倍?原因是它A股只有1500萬股的流通盤,這麼少的量,只要證監會不查它,我看就是炒到貴50倍也不奇怪。

領導的意圖是什麼?

公告指出:「滬港通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加強兩地資本市場聯繫,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其意圖主要是兩點:一是擴大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互通有無,以便鞏固上海和香港兩個金融中心的地位;二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另外,我個人認為可能隱藏了第三個意圖,就是送個禮包給香港,畢竟滬股通的3000億元人民幣額度對A股影響較小,而港股通的2500億元人民幣額度對港股影響較大,至於此額度以外的內地民間資金赴港買中小股票的量肯定遠大於香港資金入境買內地大股票的資金量。反正從黑市流出去的資金也難以控制,不如送個人情給香港,穩定一下大陸經濟崛起導致的港人失落情緒,順便誘惑一下灣灣們。

對於股市來說,互通有無不但包括了A股投資者可能會去香港買博彩股、騰訊金山和新能源等A股沒有的標的以及港股投資者入境買香港沒有的白酒中藥股,更可能的情況是會誘導國內資金去香港買估值低的中小盤股,以及香港和國際資金進來買估值低的大盤股,這方面我感覺李總的意圖很明確,和前不久推出的優先股政策一樣,就是要托A大盤股,特別是銀行保險類金融股,托上去後好增發圈錢解困,我們甚至還可以聯想一下昨天人民網炮轟安信證券不講政治的大字報文章。

個股輪動的可能順序是怎樣的?

對於港股:

第一輪應該就是今天這種H比A便宜的票,同時包括港交所和券商股,這是短期影響;

第二輪可能是H有但A沒有的,包括博彩股、騰訊金山、一些新能源等,但估值的高低可能是個要考慮的問題,這是中期影響;

第三輪估計是港股裡那一大堆的中小市值票,它們的估值比A股裡的創業板中小板要低得多,這些中小票裡最好選的是國企,因為出地雷概率小。儘管這些小票可能暫時並不在滬港通規定的投資標的之內,但資金會去想李總的意圖,民間資金會被誘導而先行買入,這是長期影響。

對於A股:

短期看,以銀行保險為主的大盤股可能會有估值修復行情。長期看,熱炒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將因為資金的擠出效應而退潮,A股的風格會轉換,極端畸形的估值結構將有所改善。

我想,資本是水性的,哪裡有窪地就會往哪裡流,直到窪地被填充。滬港通就像一個連通器,大盤股和中小盤股之間的估值差,將因為這個連通器而被逐步拉平。A股會慢慢港股化,而港股也將慢慢A股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2

【一張圖看懂什麼是滬港通】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

http://xueqiu.com/3516695940/28724710
滬港股市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獲批。國人可以用人民幣買香港股票,而港人也可以買上交所的股票了。但是滬港通具體是什麼,能買什麼,能買多少,什麼人才能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796

「滬港通」初想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72795

滬港交易所「互聯互通」新鮮滾熱辣的話題,但經過2007年的大教訓後,市場顯得非常冷靜,普遍覺得實際改變不明顯,傾向先按兵不動。我傾向看好,但又有不少疑問,所以在寫一篇文章作詳細介紹前,先來一篇brainstorming跟大家熱身熱身。

首先,本輪「滬港通」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上宣布,與2007「直通車」由阿茂阿壽宣布相比,絕對不可同日語,後者被前任總理溫家寶叫停,前者被習近平叫停的可能性近乎零,更可說是一錘定音。因此,能否順利開通?無需懷疑!

其次,本輪「滬港通」取時於A股2000點的熊市水平,相對2007「直通車」時的6000點牛市水平,前者明顯是要引資救市,與後者在大牛市峯頂心雄外闖,今次主要受惠者一定是A股。港股受惠者不是沒有,不過,非常個別囉!就是政府有股份那隻囉!這樣簡單,根本不必捨易取難,到處尋找!

其三,本輪「滬股通」只開放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圳A股沒有開放。這反映中央此刻歡迎的是樂意撈底舊經濟,尤其是金融股的價值投資者。深圳股市一向投機味較濃,更多代表新經濟的動力股,A股市場內追漲殺跌的資金佔比超過九成,熱門股估值超高,根本不必更多同類港資外資進場搶飯食。

其四,本輪「滬港通」的出台,市場評論多指是著眼於加強「人民幣國際化」力度。但從另一角度看,這是中央要重建股市功能的進一步佐證。事實上,中石化(386)放開油品銷售業務板塊,引入社會與民營資本參股;中信泰富(267)母企透過注資整體在港上市並進行全面重組,在在顯示中央要求國企改革的舉動較市場預期多且大,而滬港兩地股市的活化是必須的一步棋。

我相信,當市場看到更多更頻繁的國企股改個案出台,改革紅利將逐步提高,這將吸引額外的環球資金流來中港股市,就算出現像去年的日股翻版也不意外;尤其是近來從美股套利的資金,極需尋找下一個落腳地。

相關舊文:中石化引入民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008

「滬港通」橫空出世,「跨境套利」遊戲降溫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924

對人民幣貶值最為恐懼的不是國際投資者,而是那些共同搭建「跨境影子銀行」的國內企業、銀行和香港金融機構,這一波貶值,給他們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不過,新開闢的滬港通試點,正試圖打開正門,變短期套利為長期投資,這為香港帶來新的機會。

2014年4月10日,內地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宣佈,將在6個月內推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簡稱「滬港通」),這一舉措被市場廣泛認為是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實質性步伐。

公告稱,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加上港股通總額度2500億元,人民幣跨境投資總額度增加到5500億元規模。

在繼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機制之後,投資於內地股市的滬港通機制的推出,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香港金融市場也正在經歷著從「國際資本舞台」向「人民幣國際化橋頭堡」的角色轉變。

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中,香港金融市場一直被視為國際資本進入內地的重要「中轉站」,也成為國際投資者觀察中國內地跨境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窗口。

過去數年中,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美元貶值,使得規模空前的國際資本聚集香港市場,不斷尋找在人民幣匯率和資產價格上升過程中的投資與套利機會。然而隨著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大幅貶值,這些以美元形態存在的套利資本中,相當一部分卻意外地顯現出其源自國內資本的「本來面目」。

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一「跨境套利資本」源頭的內地化,反而為以人民幣結算為基礎的滬港通機制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與機會。

「熱錢」虛熱

高達數千億美元規模的跨境融資,究竟是套利「熱錢」還是「正常信貸」?市場研究機構與香港金融監管當局展開「口水戰」。

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貶值約2.5%,為20年來最大跌幅。

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的預期被打破,影響匯率波動的「市場化力量」越來越受到各方投資者的關注。

4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出口較去年同期下跌6.6%,進口更令人擔憂地下跌了11.3%,這一數據迅速被市場觀察者視為「中國經濟整體疲弱」的最新例證。

實際上,隨著人民幣的罕見貶值,加上一系列市場化違約事件的爆發,以及金融機構不斷釋放緊縮信貸的信號,投資者已經開始用腳投票,撤出中國。

據《華爾街日報》統計,14家管理著一半以上QFII(合格境外投資機構)額度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資產在3月份減少了53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資產價值縮水14%。

而在3月的前20天,投資者從中國公司債券基金中撤資11億美元,為2月份的兩倍。

瑞銀證券分析師則注意到,香港投資者關注度較高的人民幣QFII指數基金也在發生方向相同的變化,比如南方A50的份額在3月以來持續淨贖回超過10%。他們認為這一「從未發生過的現象」說明,人民幣匯率貶值已經令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信心出現了動搖。

相對於經濟增速放緩的長期趨勢,海外投資者們更擔心的是:隨著升值預期改變,大量「熱錢」流出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而不得不增加購匯規模,貨幣中的外匯佔款進一步增加,導致對國內信貸形成新一輪收縮,形成「信貸收縮+貨幣貶值」的惡性循環。

作為這一觀點代表的大和資本,其經濟研究副主管賴志文在接受《新世紀》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數年,經由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多達1萬億美元,並認為自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以來,國內三分之一的經常賬戶盈餘並不是來自貿易收入,而是短期投機資金的湧入。

基於這一龐大的「熱錢」規模估算,大和資本成為了「看空」人民幣匯率的機構代表:其3月報告稱,人民幣兌美元今後兩年還有10%的下行空間——這一巨大的貶值空間,意味著數以千計的企業將面臨違約風險,甚至中國金融機構有可能爆發系統性危機。

但是,香港金管局對此並不買賬。4月2日晚,香港金管局特別發佈聲明,稱國際清算銀行去年統計的4300億美元跨境債權中,有3200億美元屬於銀行同業信貸,不應被視為「熱錢」,並表示對相關跨境貸款,金管局近年來一直進行現場審查,「總體而言沒有發現重大問題」。

幾乎可以印證金管局聲明的是,3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結構顯示,中國對歐美和東盟、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均持續增長,唯獨與香港貿易總值大幅下降33.3%。如果去掉香港貿易波動之後,中國一季度的進出口貿易,仍處於正常的恢復性增長階段。

由此看來,在這場直接影響到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判斷的「貿易波動」之爭背後,是國內銀行與資本的真實需求,這是過去數年,他們在香港——這個全球最大、最快捷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套利中心,展開的一場「跨境套利」遊戲。

跨境影子遊戲

在「匯率套利」這一表象背後,是國內銀行機構繞過監管政策,利用「跨境融資」模式,大規模擴張表外信貸規模的現實。

就在國際觀察者對中國近年來急劇膨脹的「外債規模」憂心忡忡之際,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在比較分析了中國對外負債總額、國際清算銀行與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的不同外債數據後,王志浩注意到,中國銀行業和企業向境外銀行貸款規模,在2008年到2011年短短三年時間內,從不足1000億美元劇增至6530億美元(截止到2011年9月),其增速之快令人吃驚。

其中至2013年三季度已增加至約4200億美元的銀行業外債中,大部分來自香港等離岸市場的信用證貼現和同業代付業務——香港金管局所公佈的3200億美元「同業信貸」即源於此。

這意味著本來作為國際貿易中常用金融服務的信用證貼現,在2010年6月隨著人民幣貿易結算機制的擴大,迅速轉化為某種「跨境融資」模式。

在這一模式中,國內企業以銅、鐵礦石等大宗金屬商品為載體,在大規模進口的同時,以信用證貼現等方式,將國內資本轉換為「外資」,再通過貿易融資等渠道投入國內信託理財等高息產品。

這種操作手法中,最常見的就是「內保外貸」。所謂「內保外貸」,即內地企業先將自身資產抵押給內地銀行,銀行開具保函、信用證給企業,企業再以保函通過在港成立的窗口公司向香港銀行貸款,並且貸款主要為美元借貸。

一筆「內保外貸」的人民幣海外融資業務,給內地開證銀行帶來三重好處。第一,在資金如此緊張、銀行同業之間存款大戰白熱化的情況下,開證行獲得一筆穩定的年付息3.25%人民幣定期質押存款,如天上掉餡餅,無論是放貸或拆出均穩賺不賠。

第二,開證業務為內地銀行帶來可觀的國際業務結算量。

第三,該項業務因為符合監管當局大力推動的「人民幣跨境貿易業務結算」,所以不受央行、銀監會的監管指標限制。

而企業方面則享受到了可觀的本外幣利差和升值預期下匯差的套利空間。

目前國內人民幣存款年息為3.25%,而海外美元貸款利率僅為1.8%,若加上人民幣每年升值5%,如果用所貸的低息資金再回到內地購買理財產品,足以享受10%左右的無風險利差。

企業以較低利率貸出的銀行資金在轉換成「外資」後重新投入國內市場,在這種「雙重套利」模式下,大量跨境融資資金直接投入房地產市場,一面推高了國內的資產價格,一面也獲得了更加可觀的資產升值回報。

與此同時,香港銀行業也在這種不斷提高融資槓桿的「套利融資」中嘗到了甜頭,在過去五年香港金管局的「苦苦規勸」下,依然欲罷不能地不斷擴大融資規模。

基於這一短期套利資本進入境內的邏輯判斷,王志浩認為,國際市場所擔憂的「中國外債規模劇增」只是某種假相,中國金融體系真正的槓桿問題「不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而是來自國內」。

因此,對人民幣貶值最為恐懼的不是國際投資者,而是那些共同搭建「跨境影子銀行」的國內企業、銀行和香港金融機構機構,這一波貶值,給他們帶來了空前的資金收縮壓力。

據瑞銀有色研究員判斷,在連續兩個月的匯率貶值壓力下,截至3月14日,金融銅的進口虧損已達3921元/噸。人民幣假如再貶值5%,負差價將擴張至6327元/噸。而在貿易商迫於資金壓力拋售銅庫存所帶來的價格壓力下,融資銅貿易鏈資金斷裂和企業違約的風險將急劇增加。

與融資銅貿易處於類似風險之中的,是鐵礦石貿易,據瑞銀鋼鐵行業研究員估計,可能有高達30%-40%的鐵礦石庫存被用於融資,一旦人民幣繼續貶值,相關貿易鏈同樣處於資金斷裂的風險邊緣。

而作為跨境套利資本所青睞的房地產市場,在銀行信貸和信託理財資金的多重收縮下,因槓桿效應而帶來的高額投資收益率已迅速收縮,部分中小型地產企業甚至陷入資金鏈斷裂的窘境,信貸違約也成為了套利資本們所不得不面對的新風險因素。

新的均衡

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均衡機制形成後,跨境套利模式將受到來自市場風險的約束;同時新的市場互通機制的出現,仍將為監管層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戰。

實際上,對於這一跨境融資模式的出現,內地和香港金融監管當局都已高度關注,並出台了多項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2013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13年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推進以及人民幣單邊升值影響,當年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大幅增加22.5%,累計成交11.2萬億美元。

對於這一交易規模的迅速膨脹,外管局報告中明確指出:「企業以人民幣掉入外匯開展理財業務是推動掉期交易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掉期市場的交易特徵和本外幣融資功能突出。」

早在2012年8月,銀監會就對深具「表外融資」特徵的跨境銀行同業代付業務加強了監管,要求將相關業務貸款從過去的「表外業務」返回銀行資產負債表內,有效地約束了同業代付業務的規模與風險。

而香港金管局在過去五年要求所有駐港銀行定期報告「對內地非銀行業務風險敞口」的基礎上,在近期更專設了監督內地貸款審批的部門,並推出貸款穩定基金,以限制相關金融機構的流動性。

儘管金融監管政策不斷加強,但是在人民幣長期升值帶來的套利模式誘惑下,兩地金融機構仍然前仆後繼地湧入跨境套利市場。在這種近乎對沖基金的跨境套利模式下,所謂「貿易融資」已經成為國內影子銀行體系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

據朗伯德街研究公司估算,在套利資本推動下,人民幣匯率目前比其公允價值高出15%至25%,嚴重傷害了正常經營企業的利潤。而一旦市場預期逆轉,相關套利資金將蒙受巨額損失。

而隨著央行近期引導的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市場研究機構們也越來越多地注意到人民幣「升值拐點」的到來:據瑞銀統計,自2007年以來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幅度高達30%左右,這一大幅升值已經使得中國前期的大規模貿易順差迅速趨向平衡。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則認為,隨著中國經常賬戶盈餘大幅下降、美元弱勢時代的過去以及對資本流出管制的放鬆等因素的出現,人民幣匯率將進入某種「大體均衡」的波動階段。

而金融監管部門也正在利用這一難得的「均衡」態勢,一方面不斷減少對匯率市場的常態式干預,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另一方面則迅速推出一系列新的金融改革政策,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就在4月10日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將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這意味著兩地監管部門籌備多年的「滬港通」即將正式推出。

這一新的資本互通機制,不僅為人民幣國際化打開了離岸債券市場之外的另一條重要通道,而且為過去只能以「貿易融資」形式曲線投資國內市場的國際資本帶來了一張合法的「入場券」。

新的資本互通機制,也正在帶來市場結構的變化:在短期套利資本因為市場波動風險不斷加大而陸續退場之際,專注於長期回報的機構投資者卻在開始進場。這些包括共同基金、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在內的長期投資者基於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長期前景的樂觀預期,並不介意資金在國內「鎖定一到兩年」。

而對於兩岸金融監管機構而言,包括「滬港通」在內的新市場機制的建立,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論壇上的表態,將為市場化監管帶來「新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41

滬港通出爐

 

2014-04-14  NCW  
 

 

趁滬港市場雙雙處於低位,資本市場打開雙向開放閘門,人民幣資本項下實現有

額度可兌換

◎ 財新特派香港記者 鄭斐 王端 戴甜 記者 周群 文上海、香港交易所互聯互通機制在市場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公佈,資本市場即將實現雙向開放,人民幣資本項下實現有限度可兌換,開放力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

4月10日午間,中國證監會官網刊發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聯合公告,宣佈展開滬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試點機制(下稱滬港通) ,並公告相關制度要點。

市場快速響應,下午開市後,A+H 概念個股出現普漲。中信證券(600030.

SH/06030.HK) 、 海 螺 水 泥(600585.

SH/00914.SH)等個股直奔漲停。

此前,根據市場公開數據,銀行、券商和保險類 A+H 個股溢價率分別為 -7.4%、-8.4%和 -21.3%,低估明顯。

這輪短暫的市場狂歡尚不知持續性如何,但毫無疑問,兩地資本流動通道大大擴容。

香港交易所(00388.HK,下稱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博鼇論壇時表示,滬港通是用最低的制度成本換取最大的市場交易,在交易規則不變的情況下達到最好的效果。

他表示,滬港雙方現在的清算結算系統及法律法規都不會改變。雙方監管當局通過監管活動,實現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他又指出,滬港通以人民幣投資項目形成人民幣循環圈,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打好基礎。

雙向開放

4月10日早,港交所股票盤中停牌。

幾乎是同一時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鼇亞洲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李克強提出,我們將著力推動新一輪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擴大服務業包括資本市場的開放。提出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

這一消息立刻被外界解讀為互聯互通釋放政策利好。

港交所10點45分發佈短暫停牌公告後,於10點51分再發短暫停牌公告,稱待發佈刊發有關建立市場互聯互通的可能性的公告。

午間,中國證監會官網揭開謎底,宣佈兩地市場互聯互通試點開展,並給出五個市場指導原則。這次公佈的試點機制,將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無論是內地投資者通過港交所設立的證券公司買賣H 股股票,或是相反,都需要向證券掛牌所在地進行申報,通過買賣盤傳遞完成交易。

「這次互聯互通的政策出來的比較快,比預期有一些加速, 」一位券商營業部資深人士稱, 「我們剛剛收到指示要加快工作推進,但市場測試等基礎環 節還沒有展開。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史美倫表示,滬港通的推出,將刺激A股的交易量,增加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有利於內地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對香港來說,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部分。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這次政策的出台讓業界略感突然。 「儘管放開幅度有限,標的有限,但是從這次的政策來看,資本項下進一步放開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港交所亦有樂觀解讀。港交所主席周松崗4月10日會見媒體時指出,滬港通相較於之前熱議的 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 ,雖然在投資範圍上稍有限制,但幾乎面向所有投資者。

港交所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 業務部聯席主席陳稟強在記者會上表示,滬股通涉及的 A 股股份約有560多只,覆蓋內地90% 的市值,而內地投資者則可投資香港大型及中型指數成分股,共涉及266只股票。

周松崗回應時表示,目前沒有與深圳交易所討論,但未來不排除會拓展至深圳交易所。香港某券商高管表示,可以說,滬港通取代了國際板,境內投資者可以通過港交所投資國際公司。

徐高表示,這次從放開的額度而言,仍然比較有限,對於資本外流的影響不大,與能夠產生實質影響的額度仍存在「數量級」上的差距。

陳秉強回應指,投資者對彼此市場法律未必熟悉,未來將視實際操作及市場情況再作研究討論加大投資額度。

對於滬港通的投資風險,李小加在博鼇論壇上表示,市場本身就是有風險,但是交易系統將會在監管當中保證資金用途不會轉移到其他地方。

根據公佈的投資額度,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實行實時監控。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 ;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

「額度管理具體的細則還沒有考慮完備,在六個月的準備時間內做完就可以。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

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同時指出, 「2007 年啟動港股直通車時,內地股市估值很高,一旦開通,內地股市下挫將引發連鎖市場反應。當前,滬市股票估值已經偏低,綜合來看是一個推出兩地互聯互通的時機。 」他表示,此次的放開也是有所考慮和取捨,例如先放開滬市,而沒有聯通深市,就是考慮到深市估值過高的問題。

雙贏局面

公告發佈之後,兩地市場均有反應,從當天的情況看,A股市場反應更為強烈。

根據市場公開數據,比對4月9日與4月10日的A+H個股A股對H股的溢價率,只有包括上海醫藥、中國遠洋在內的少數幾家股票出現A 股溢價率擴大,大部分個股的表現顯示, 此前 A股有溢價的,溢價率收窄, A股被低估的, 則出現反彈。

其中,農業銀行、中國平安、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信證券、海螺水泥等 A 股價格低於 H 股的個股至少2% 以上的溢價率反彈。

「互聯互通在大盤股低迷的時候推出,對市場肯定是正面利好。 」 交銀國際中國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

他分析稱,一是短期對兩地股票差價的重估,這部分差價對大盤的影響都有3% 到5%;二是藍籌股的價值回歸,滬市大盤明顯的是保險、券商、水泥、鋼鐵等板塊。 「考慮到過去幾年的市場表現,我認為第二階段的重估應該也會是個反複的過程,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對於兩地券商來說,互聯互通顯然是一大利好。中金公司在4月10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滬港通將為兩地券商帶來增量經紀業務收入1.5億元。

由於滬港通直接由滬港交易所進行結算,因此所有券商均公平入場,對於近幾年在香港設子公司的內地券商來說 可能是個打擊,因為所有業務都不需要通過香港公司做了。

根據公告,此次試點對投資標的有所限制。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範圍是上交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 A + H 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是港交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同時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A + H 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範圍進行調整。

「對於機構而言,香港的機構未必受惠。這個還要看細節, 」一位香港證券公司高層人士稱, 「最初的方案是券商層面的打通,現在則是交易所層面的打通。

陳稟強在記者會上強調,港交所不會搶佔經紀角色,投資者仍須經由經紀進行買賣,再由港交所遞交上交所進行交易,而上海情況亦相同。他強調,所有買賣均需通過參與計劃的券商,經紀角色未有減弱,只要證券商達成處理人民幣的能力要求就可參與。

公告規定,交易結算活動遵守交易結算發生地市場的規定及業務規則。上市公司將繼續受上市地上市規則及其他規定的監管。中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採取直連的跨境結算方式,相互成為對 方的結算參與人。

一位熟悉資本市場技術的人士指出,交易數據結算不可能開放多個接口,目前的細則還不清楚,根據公告判斷,兩地市場通過設立證券交易服務公司來實現接口統一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券商報單需要經過交易所的接口,相當於一個路由器,可以避免法律風險,因為開展證券業務需要牌照,因此上海、香港方面都專門成立一個全資控股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 」上述技術人士稱。

一位國內券商宏觀分析人士指出,短期而言,鑑於A+H 股的估值差異,對 A 股可能有利,長期是否會產生資金的流出,仍需要時間觀察。

「短期 A+H 股票的 A 股出現上漲,源於估值差異,這種估值差異是合理的, 」一位香港投資機構資深人士稱,「對於大盤股、金融股,香港市場整體利率水平低於內地市場,這就決定了 A 股端可能顯示出一定的股價差距。 」他表示,互聯互通的政策,短期來看有助於活躍兩地市場,估值有差異的個股會有一定的反彈。

一位私募投資機構資深人士稱,對於 A+H 股上市企業,近期是會有套利的機會。匯率風險儘管存在,但人民幣匯率過去幾年波幅都不大,內地資金將借互聯互通流動到香港。 「A 股方面對具備改革紅利的大盤股應該有積極影響,券商板塊也將看漲。 」港交所下午發佈公告稱,與上交所將以公平對等原則平均分享因滬港交易通產生的交易費用收入,結算費用也將由中登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平均分享。兩個交易所提供基礎設施和訂單路由安排,兩個結算公司則提供交易清算、交收安排等服務。

提速資本項下可兌換

對於資本市場略顯突然的滬港通,兩地溝通近一年,在去年9月到10月間正式確定。

「兩個交易所大約近一年前提出兩市互聯互通的想法,港交所更為積極,並且希望延續2007年港股直通車的思路。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

香港市場對滬港通的推出反響積極。 「這一計劃反映了中國推動金融改革的決心,並且肯定了香港在中國與全球經濟廣泛融合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匯豐銀行亞太區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東勝表示。

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上交所隨後提出,可以打造一個雙向聯通的機制。

「主要是因為滬市目前估值情況比較合理,給兩市互通提供了一個基礎。 」一位內地資本市場資深人士稱,兩地指數都在低位,現在推出來對滬市藍籌股有利,可以緩解 A 股低估的情況,進而拉動市場。對香港來說,也能夠帶來資金增量,因此是雙贏的選擇。

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稱,外管局很支持互通機制,這與之前的設想一致,就是先給個額度,試驗一下,風險可控。

他同時表示,滬港通是部分實現資 本項下可兌換,資本項下開放的意義比對資本市場開放意義更大,跟港股直通車完全不同,當時是希望內地資金去,單向的,現在這個是雙向的,開放的尺度更大。

「目前試點是整個資本項下開放大方向的一個體現,但全面的開放仍需很長的時間, 」徐高稱, 「一方面的原因是國內並未就資本項下全面開放達成共識,未來可能仍然以試點形式小步推進,另一方面,國內目前經濟仍處於下行當中,擴大資本項下開放可能通過資本外流加劇金融風險的溢出和化解難度。 」業界十分關心包括額度管理、結算規則、交易規則等在內的細則。

對於額度管理,熟悉資本市場技術的人士稱,根據市場的一般選擇,因為有日限額的規定,可通過每日限額進 行管理和控制。限額的計算根據餘額口徑統計。 「有額度管理的互聯互通會與QFII和QDII在一定程度上出現重合。 」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 「T+0等技術問題現在市場多慮了,買賣港股會依據香港的規則。A 股可通過融資融券實現 T+0,個股期權等設計還需要時間。 」「港股本身不存在流動性限制,互聯互通只是出現了一部分增量,而且 A 股折價相對多,在估值回歸上將受惠良多。 」洪灝稱。

匯率風險方面,他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走在互聯互通出台之前,繼續貶 值不利經濟體系穩定,可能產生風險。

「但即使人民幣貶值到6.5,匯率損失也只是抹平了差價重估的3% 到5% 漲幅,這裡還沒包括長期的重估潛質。 」對於投資者適應性制度,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而對於參與滬股通的香港投資者並無這一限制。

「50萬元是中國證監會提出的境內投資者門檻,香港證監會和交易所沒有提出這一要求。 」知情人士說。

財新記者李小曉對此文亦有貢獻滬港通政策加速出台,

考慮兩地

估值合理的時機,直接進入雙向開放,額度控制,風險可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84

滬港通一日炒完


2014-04-17  NM
 
 

 

上週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突然宣佈推出滬港股直通車,最快半年後開通。「一鎚定音」,恆指一度急升超過三百點,甚至出現「炒錯股」,無受惠的股份照升。不過,翌日即腳軟,回吐一百八十點,部分H股更暴跌半成至一成。對照今次「李克強版」的直通車和○七年將港股推上三萬點的「溫家寶版本」,今次無論時機及作用都「好唔妥」。本刊走訪中港兩地股民及專家,對滬港股直通車均反應冷淡。事實上,早年推出的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及QDII(合格境內投資者),已經「局部」接通兩地股市,但遭機構投資者冷待,認購額度用極唔完。今趟「遲來的禮物」,看穿只是中央為拯救正走下坡的經濟,要打通渠道「吸水」的新招數,入市者小心捉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毫無先兆之下,於海南博鰲論壇宣佈「滬港通」,亦即大家理解的「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後知後覺的港交所(388),被迫即時停牌。突如其來的消息「炸亂」港股,部分H股即時被炒起。有「金手指」之稱的股評人孫柏文,瞓醒時聽到消息,未瞭解詳情,即刻撲槌買入A、H差價最大的浙江世寶(1057)。當時浙江世寶A股價二十元,H股只是三元多。當日他激動道﹕「朝早仲係每股三蚊一毫,到下午已經五蚊七毫,升咗八成!」但最諷刺是,整個市場都「炒錯股」,孫柏文下午清醒點再看新聞,才知道「互聯互通」只惠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並不包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浙江世寶,於是他在四元九毫價位全數沽出。上週五,浙江世寶自高位回落,至今約四元四毫,高追者中伏,孫柏文表示﹕「我喺facebook見到啲人留言話知道唔關事,但話照買,『買定先』喎!」至於「真命天子」中,表現較好的天津創業環保股份(1065)及大連港(2880)等,均升近一成。不過,翌日港股已因美股拖累而後勁不繼打回原形。

中港股民反應冷淡

其實香港散戶自○七年「版本」直通車撞板後,入市態度明顯審慎,甚至認為宣佈當日,正是「散貨」好時機。在中環信城證券全職炒股的張先生,大彈「直通車」無料到﹕「得港交所受惠,恆指唔會爆升,每日得百零億資金流入香港,作用唔大。」另外,耀才證券客戶廖先生亦指,暫時不會改變投資組合,他表示﹕「今次股民冇咁熱情,我冇入貨,好怕高追。○七年嗰次我都有玩,但好快就沽貨離場,嗰次好多股民跌得好傷,所以今次會冷靜好多。」另一邊廂,內地A股反應亦大同小異,先升後跌,股民反應冷淡。本週一,深圳福田國信證券行內,股民王先生一邊緊張地按著股票機,一邊大呻﹕「今天的股市又在跌!滬港通根本沒用啊!」當他知道記者從香港來時,再次強調﹕「我自己不會買香港股票,不會炒一些不熟悉的股票。我更擔心內地資金會流向香港,那內地股市會更差。」記者提醒,有的公司的H股股價較A股有折讓,一旁的股民陳先生即反駁﹕「H股便宜又如何?炒股要有升幅才有錢賺,同一公司,H股升,A股也會升,都一樣啊,又不能換股,不會因為H股便宜而賺多一點。」而自稱炒股近二十年的李小姐,亦加把口,指港股本週二更大跌三百六十多點。現在並不便宜,好像騰訊(700),是好公司,但已升到五百多塊,「太貴了,怎麼買?」

差價陷阱隨時輸突

內地股市暢旺時,香港人對A股趨之若鶩,早前傳A股見底,大家又轉炒安碩A50(2823)等A股ETF。不過,豐盛融資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A股已過了最熾熱的時段,沉寂多年沒有起色,已不能吸引港人購買。「你返去內地證券行行個圈,就發現一般市民對買股票唔熱衷,多數喺○七年後已輸到貼地,而家多數係大戶圈錢、炒內幕消息。」他指內地近年流行的理財產品回報十分可觀,不必考慮股票,「內地人覺得港股唯一吸引嘅,可能係科網、澳門賭股等藍籌。但需要時間宣傳,所以短期對港股無乜推動作用,唔會再出現○七年升到三萬點嘅盛況。」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更警告,利用「互聯互通」政策炒A、H股差價,是炒錯對象,他解釋﹕「H股同A股有好大差價,總有原因,通常就係質素唔好,拉近差價可以係因為A股嗰邊跌。炒A、H股差價,可以話係接火棒嘅遊戲。而家用一個唔合理嘅價錢,去合理化股票價值,不太可能實現到,一輸可能輸好勁。」另外,活躍於內地金融市場的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經濟首席分析師謝國忠亦認為,兩地股票不能互換,限制了滬港通的作用﹕「同一隻股票,如果在H股有溢價,我在H股沽空,同時在A股買入,再換到H股平倉,這樣才令A、H股差價拉平。但現在不能互換,兩地股價還有差異,代表股市效率不好。」這包含A股部分股票流通量低、內地未夠市場化,及有停板機制等技術性問題。

基金冷待散戶接火棒

情況就如「阿爺」開鑿了一條新路,但會否有人肯行,當然要看利益回報。其實所謂「互聯互通」,一早已變相「開通」,但無論反應及回報都差強人意。○二年時,內地送「大禮」,推出QFII,容許設於港、澳、台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成立基金,投資內地的證券市場。QFII至今批出一千五百億美元的額度,但已申請使用的額度,只佔總額度約三成六。一一年時,內地再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RQFII,至今亦只用約七成四額度。機構投資者冷待,皆因A股連年積弱,不少外資大行和基金都損手。根據基金分析公司理柏的報告,一眾QFII基金在去年的成績,平均跌逾百分之四點五。今年首兩個月,更分別平均跌約百分之三點七及二點一。至於○六年出台,讓內地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QDII,已申請的使用額度,亦僅比QFII高出六個百分點,但仍未足額,而且內地人本身已可「自由行」來港開戶買港股,可見內地股民亦非十分熱衷。謝國忠認為,滬港通性質與QFII及QDII差別不大,只是後兩者針對機構投資者,前者則針對散戶,他表示﹕「QFII及QDII都是失敗的,額度都用唔完,現在換個名叫滬港通,對振興A股作用不大。」連專業的大戶都在A股市損手爛腳,香港散戶入市,只會形同接火棒。

「微調」救市非送禮

一名金融界人士指,今次中央推出互聯互通,並非如○七年般真正送大禮,反而是刺激經濟的招數:「上次急就章,遇發改委阻力而爛尾,今次籌劃咗年幾兩年,咩阻力都過曬!而且亦配合李克強現時經濟政策,雖然內地經濟走下坡,但不會再『四萬億』放水,而是借政策開放市場流入資金。」回顧○七年時,中央放風推出港股直通車,刺激恆指於兩個月內暴升一萬點;但是次滬港通則遭金融市場冷待。信誠證券副總裁何智威解釋,中港經濟不比往日﹕「○七年中國經濟仲係當頭起,GDP增長超過一成,但而家只係保七,經濟差好遠,承托唔到股市向上。」有資深銀行家表示,中央此時推出滬港通,亦是內地資本市場國際化的一小步,「內地股市不濟,資本市場受壞賬及影子銀行等問題困擾,中央唔會再放水,以防谷大泡沫,只會用微調去擴大資金流動。」熟悉中國市場的傲揚投資集團投資總監尹滿華指,中央是次明顯是衝著上證A股而來,「內地投資者以散戶為主,鍾意炒細價股,而細價股多在深圳上市,所以深圳A股非常活躍,上年創業板指數大升八成。」真正積弱的其實是上海A股,「好多大型內房、資源能源股都喺上海上市,因為壞賬、行業差呢啲問題,無人買,指數唔升,氣氛差。因為氣氛差,新股上唔到市,而家有成六百多間企業排隊上市。」有辦你睇,香港人,切忌一廂情願,炒錯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92

搶搭「滬港通」淘金 三種股票優先買

2014-04-28  TCW  
 

 

四月十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宣佈實施「滬港通」(滬港股票巿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最快在半年後正式啟動,未來香港投資人可直接投資上證A股,中國投資人可直接投資港股。而台灣投資人也可取道香港搭便車,投資上海股市將更加便利。

過去,外國投資者無法自由投資中國股市,必須是具有一定規模的機構法人,才能申請投資額度,同時中國股民也不能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必須透過基金。一旦滬港通施行後,「南北水互通」,可望為兩地股市帶來資金洪流。

消息一出,激勵香港?琤肏?數四月十日當天站上二萬三千點,上證指數也大漲一.四%。

未來滬港通實行後,滙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李選進認為,將出現「陸股港化」、「港股陸化」現象,也就是兩邊的股票在本益比評價、交易成本等方面將互相影響,趨於一致化。

根據過去經驗,二○○七年中國當局擬實施「港股直通車」,開放大陸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曾帶動港股在三個月內狂飆一萬點,在台灣也曾掀起一波前往香港開戶的熱潮,但這一次滬港通預料不會重演過去盛況。

群益金鼎證券財富管理部資深副總裁張敦富指出,台灣投資人除了透過複委託買到A股基金、香港掛牌的國企及紅籌股等,而且金管會也已開放國際證券(OSU)業務,投資人有多項前進陸股的管道。

不過,摩根中國A股基金產品經理趙心盈認為,市場開放和資金流動對香港和中國股市都具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對A股而言,代表踏出資本開放的一步,有助於提高國際投資人對A股的投資興趣;對港股而言,則有助於提升成交量。

佈局首選兩地價差股其次是特色股與證券股

對台灣投資人來說,滬港通實施後,若在香港市場已開設證券戶,就能下單直接投資上海股市。此外,一些無法爭取到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投資中國股市的法人機構,也有機會到香港買A股。

趙心盈建議,有意搭上這一班「李克強利多」列車的台灣投資人,可透過三種股票佈局,首先是A股、H股價差較大的股票,其次是分別只在滬港兩地上市的特色股票,第三則是滬港兩地的證券股。

由於滬港通有助刺激兩地交易量,券商可望從中受惠,讓滬港證券股率先成了市場追捧標的。其中,香港交易所更在滬港通政策出爐隔天,股價就漲逾一一%。

所謂A股、H股價差較大的股票,指的是過去有些中國企業除了在上海掛牌外,也會在香港掛牌,由於掛牌地區不同,投資人也不同,因此常常會產生溢價,滬港通之後,兩邊能直接投資,溢價空間會縮小,原本折價的個股也可望拉升,佈局首選具有價差的個股。

至於兩地獨有的特色股,包括在香港相對缺乏的A股,例如醫藥、白酒、軍工等領域的藍籌股,以及在中國相對缺少的網路、博弈及環境保護等港股,例如,過去中國股民無法投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最大上市網路公司騰訊、澳門博弈股等,未來都能買得到,可望成為熱門的滬港通概念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總體經濟趨勢向下,金融機構的呆帳警報未解除,即便滬港通推出,一時仍難以扭轉A股熊市,不過,當中國經濟數據越差,中國當局出台的刺激方案就會越多,將有助於提振香港和中國股市。

【延伸閱讀】在香港買A股更便利,選股範圍更廣 ——「滬港通」的滬股通、港股通投資規範1.滬股通實施意義:透過香港交易所可直接投資上證A股每日額度(人民幣):130億元可買賣股票:約570檔(含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成分股、上證A+H雙邊掛牌股)投資者資格:自然人、機構投資者均可/證券帳戶金額無門檻限制2.港股通實施意義:透過上海交易所可直接投資港股每日額度(人民幣):105億元可買賣股票:約266檔(含?琤芮謢X大型股指數、?琤芮謢X中型股指數成分股)投資者資格:機構投資者/自然人證券帳戶不可少於人民幣50萬元資料來源:中國證監會、港交所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33

滬港通細則發佈 李小加:不為搭救A股市場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294

4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分別發佈《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實施細則》(下稱《細則》))徵稿意見。據財新網消息,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於晚間的香港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幾週內將與滬港通參與者進行溝通,提升技術系統,並啟動滬港通測試運行階段。

在4月10日兩地證監會發佈的《聯合公告》基礎上,《細則》進一步明確了滬港通的標的範圍、額度控制、交易時間、交收安排、投資者適當性和權益證券處置等六大關鍵問題的細節。

試點股票範圍:不包括香港創業板股票

《細則》明確,本次滬港通標的範圍不包括香港創業板股票。其中,港股通方面,包括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以及不在前述指數成份股內但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和聯交所上市的發行人的H股,其中前述指數成份股內發行人同時在上交所以外的內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的H股除外。

根據聯交所披露的標的名單,截至4月11日,共有266只港股通股票可供投資。此外,《細則》明確提出,符合條件的內地個人投資者需「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同時還需「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通過上交所會員測試」。

滬股通方面,包括上證180指數和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雖不在上述指數成分股內但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和聯交所上市的發行人的滬股,其中被納入風險警示板的除外。截至4月11日,共有568只港股通股票可供投資。

需要注意的是,當股票被調出後,投資者只能賣出,不能買入。滬港通暫不提供股份發行認購服務。

額度控制:滿額後停買不停賣

在滬港通業務的額度控制中,滬股通、港股通的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元、2500億元,每日額度分別為130億元、105億元,均按買入、賣出抵消之後的淨軋差計算,這意味著滬港通支持的實際成交額可以超過額度本身。而在連續競價階段當每日可用額度使用完畢時,雙方交易所將停止接受當日後續的買單申報,但仍將接受賣單申報。也就是說,滿額的情況下停買不停賣。

另外,當滬港通總額度分別趨近於3000億元、2500億元的總額度上限時,如總額度餘額少於單日額度時(滬股通130億元、港股通105億元),下一個交易日停買不停賣,當總額度餘額恢復到單日額度以上時,下一個交易日恢復接受買單申報。

上交所同時解釋說,交易手續費、現金紅利、利息等非交易因素引發的資金流動,不佔用滬港通額度。

新浪財經消息,李小加表示,現在試點的額度只是一個大致的判斷,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要有足夠規模讓「滬港通」這件事情能夠做起來,市場達到有效的開放,但同時規模又不能太大,須保證試點的平穩開展。「我們並不希望一開始就搞得轟轟烈烈,這樣並不好,一開始靜悄悄沒關係,只要10年以後回頭再看是轟轟烈烈的,便是有意義的改革」。

他同時稱,試點時期對於額度進行管控,是為了讓市場逐漸適應新的變化,保持市場穩定,「這是長期的結構性的安排,我們並不希望市場在短時間內上上下下」。在初步試點獲得成功後,未來股票的選擇範圍、市場以及額度都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本地原則為主,主場規則優先

值得注意的,滬港通遵循「本地原則為主,主場規則優先」的原則。據《證券時報》消息,李小加表示,這意味著在哪個市場進行的交易,就使用哪個市場的規則,例如交收日期,雙方利益、權利、義務高度對稱,兩個交易所均分全部收入。

「兩地交易所將全程均分收入,無論那個市場吸引的資金較多,兩家交易所的收益都完全一致。」李小加指出。此外,滬股通每日仍設有10%的停板機制;香港則沒有停板機制限制。稅制也是一樣,按兩地現有規則進行。

對於市場關注的風險控制,港交所方面表示,滬港通結算僅淨量過境,實現最小跨境流動,結算交收全程封閉,以實現風險全面監控,且涉及的人民幣換匯將實現全程回流。

另外,李小加還表示,滬港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搭救A股市場,意義在於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雙向開放,是為了長期發展的安排;滬港通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優惠政策,是一個里程碑,是兩地市場實現互聯互通的首發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31

中港經濟(16):滬港通細節公佈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20569

繼4月10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公告》,宣佈原則上同意推出滬港通後,兩間交易所分別公佈了執行的細節。
4月29日,港交所公布滬港通的實施細則,上交所也發布了《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

 

滬港通標的範圍

納入滬股通股票範圍的,包括上證180指數及上證380指數成份股,以及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但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和聯交所上市的發行人的滬股。
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的則包括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以及不在前述指數成份股內,但有股票同時在兩所上市的發行人的H股,但前述指數成份股內在深市H股除外。

 

額度控制

3,000億元、2,500億元的滬股通、港股通總額度,以及130億元、105億元的滬股通、港股通每日額度,均按買入賣出抵消之後的淨軋差計算。
在連續競價階段,當每日可用額度使用完畢時,雙方交易所將停止接受當日後續的買單申報,但仍將接受賣單申報。滿額的情況下停買不停賣,以便使額度回升。
當滬港通總額度趨近總額度上限時,如總額度餘額少於單日額度,下一個交易日停買不停賣,當總額度餘額恢複到單日額度以上時,下一個交易日恢複接受買單申報。
無論北行或南行,均會以總量來對盤,而清算只用淨量來計算,減少資金的跨境流動。

 

交易時間

滬港通北向交易將按照上交所的交易時間,港交所將於內地早市及午市開市前五分鐘起接納本港券商訂單,南向交易將按港交所交易時間進行。

香港上海重疊交易時間
競價時段09:00-09:30集合競價09:15-09:25  
早市09:30-12:00前市09:30-11:30上午09:30-11:30
午市13:00-16:00後市13:00-15:00下午13:00-15:00

 

假期安排

滬港通推出初期投資者只可於兩市均開放交易,及兩地銀行於相應交收日均開放的工作日在對方市場交易,有關安排將確保兩地投資者及經紀可在相關結算日透過銀行收發款項。
若香港、上海其中一地股市休市,或銀行不作交收,滬港通當日亦不會開放。

 

交收安排

內地市場不允許回轉交易(即日沽出),因此本港及海外投資者透過滬股通買入A股後,不能即日沽貨,只可於「T+1」日或之後售出。
換言之,香港市場投資者買入滬股通股票當日不得賣出,內地投資者買入港股通股票當日可賣出。

 

孖展安排

滬股通(北向)容許本港券商為買入A股投資者提供孖展借貸服務,但因現時內地券商進行「融資融券」是採用中央機制,故此,港股通(南向)不會為內地投資者提供買入港股孖展。

 

結算貨幣

滬股通投資者僅限以人民幣交易及交收;港股通僅限以港元報價,以人民幣與中國結算或其結算參與人進行交收。

 

投資者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港交所文件中表明,北行的交易不會受香港的投資者賠償基金保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