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港人港地港式限購令

1 : GS(14)@2012-09-07 12:37: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07/18010060
港人港地,在當前香港的氣氛之下,這個命名,肯定是神來之筆。不過,包裝只不過是表面,最終,還是要看港人港地這個政策有甚麼效用。
究竟港人港地目的是甚麼?絕大多數人,就是要樓價平。香港的迷思之一,就是香港樓被大陸人買貴。也難怪。那些用粵語也念不出名字的後現代豪宅樓盤,電梯大堂總有一兩個普通話人在左右。直線思維告訴我們,港人港地排除了大陸買家,想貴都難。
自由市場vs鳥籠經濟
港人港地的市價最終有多大的折讓,如今很難說得準。但是以招標形式去發展這塊地,誰知道發展商開價能否到達政府目標最低價?又或者,最終政府又要房協之類的半官方機構出手,去完成這個政治任務?
說到底,宏觀經濟環境才是主導資產價格的最大因素。大陸人雖然不能買港人港地,但是錢卻是沒有戶籍的,只要相信大陸資金是問題,理論上,資產價格泡沫,仍然可以某種形式存在。再者,一旦宏觀經濟環境由膨脹變成冷卻,港人港地的折讓,即時由祝福變成詛咒。屆時,善變的政府,又會否放寬限購?要是開售前放寬限購,就是明益發展商,這個政治計時炸彈,希望這個政府有考慮過。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香港是否要排拒外來的資金。先例一開,從根本改變了香港的基因。諷刺是,排外的情緒,促生了港人港地,但本質上,卻是大陸式的外地人限購令。究竟香港人是希望繼續維持獨特自由的資本主義,還是同化成鳥籠經濟的一部份呢?
利世民
2 : 鱷不群(1248)@2012-09-09 16:51:23

低能政策,有本事就加息
3 : GS(14)@2012-09-09 22:26:13

點解呢?
4 : 鱷不群(1248)@2012-09-09 23:03:07

無用的政策,愚民的政策,排外的政策

樓市的真正問題是利率太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49

分唇畫面睇真啲 港式Siri好抵死

1 : GS(14)@2014-09-18 13:54:12

分唇篇:介面冇驚喜 Siri好抵死

貴為第一部行iOS8.0兼變身大屏幕的iPhone6 Plus,大家最期待的無非是拍攝功能、介面以及操控感,究竟這幾方面表現如何?即睇!


港式Siri 識抽涼氣

過往如果玩開Siri,都知道就算要求講故事,它亦做得到!今次的對話更滲入了港式文化,例如現場Peter對住Siri爆了一句:「×街」,豈料對方竟回覆:「你咁爛口,我真係不禁倒抽一口涼氣!」連特首夫人的政治笑話都拿出來玩,可見Siri「智慧」越來越高了!出奇度:★★★★★


單手操控 畫面縮半

大芒機最麻煩是左右手交叉並用,然而Plus就追加了單手操控模式,玩法是輕觸Home鍵兩下,屏幕就立即縮水五成,你可以一隻拇指操控整個屏幕,無需雙手配合;但這亦衍生了一個問題,就是尺寸少一半之餘,撥打電話時亦只見1-6的數字,要變回「大屏幕」才能繼續輸入7-0,相當爆笑。出奇度:★★★★



■畫面縮半後,撥打電話時只能見到1-6的數字。咁大整蠱,這個分唇實畀人笑死。



橫向顯示 介面似iPad

大芒版另一賣點,就是手機介面支援由直向變橫向顯示。例如主介面的電話、郵件、Safari及音樂四個icon,橫放手機時會由底部移去側邊;另外,設定頁面亦會由單頁變為左右兩邊分割設計,能獨立上下移動,看起來勁似iPad,肯定會有更多時間打橫來用。出奇度:★★



影慢動作 過程流暢

首次加入慢動作拍片功能,由以往每秒60格1080p畫質,大幅提升至每秒240格720p畫質。開啟相機之後,左右捽芒就搵到,拍攝過程與拍片操作沒分別,攝錄、儲存到重播,表現大致流暢,亦無窒格迹象;至於Focus Pixels則提升對焦速度,尤其影微距時特別快而準。出奇度:★★



■三款大芒手機體形接近,Plus屏幕細一點,但最薄。

畫面篇:旗艦比拼 色水、攝力完勝

不論5.5吋Plus是蘋果新突破,抑或是所謂「Android化」,但肯定的是與兩款旗艦級大屏幕高階機比較,它即以完勝姿態跑出!如果鬥薄邊,Plus肯定不及G Pro 2和Note3的窄邊框設計出色,但論畫質,現場與G Pro 2比較下,Plus的字體就實淨好多,而且色水亦濃得來較自然。至於Plus的拍攝功能,更是全機亮點!與配置Ultra Pixels的HTC One(M8)同場較量,影微距毫不輸蝕,Plus顏色較深,M8偏向自然,兩者最大分別是M8景深效果明顯;但鬥夜景,Plus表現就近乎無敵:極少雜訊、對焦清楚,且光暗位反差極小,望落去舒服、自然。



■影夜景,Plus雜訊近乎零,如果再放大睇,還發現相中細微位,表達力相當強。



■影微距,景深效果不及M8,但如果喜歡顏色偏濃,Plus的效果實令人滿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40918/188694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34

港式互聯網金融 難創新業務模式 陳茂峰

1 : GS(14)@2015-05-18 14:31: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8/news/ec_ecq1.htm
【明報專訊】中國神創板(神州股民給中國創業板的調侃)第一大股東方財富(300059)在上周五收市市值1302億元人民幣,相當於龍頭地產公司萬科A股的市值。東方財富的股價從去年七月底的10元人民幣不到,攀升到上周五收市的76.92元人民幣,賣的是「互聯網金融」這五個字。

官商「有商有量」 內地成就更高

中國創業板現在的「互聯網+」泡沫,是重複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更變本加厲,沒有質的分別。中國股民在抱團取暖、自我陶醉,他日泡沫破了,傷害更大。我沒興趣研究泡沫,畢竟這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我留意東方財富,是因為它主力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天天基金網),和我公司的網上基金平台(iFund.com.hk)業務相似,有參考價值。

所謂互聯網金融,是內地慣用名詞,美國多稱FinTech(Financial Technology),包涵的東西不止互聯網。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多是B2C和C2C,包括電子/第三方支付、電子貨幣、P2P、眾籌、小微貸、證券/基金/保險/理財產品平台、網上銀行等。互聯網金融這個名詞突然在香港流行,皆因特區政府催谷。香港是個國際金融中心,特區政府又一直口說要鼓勵創新科技。金融結合科技,似乎順理成章。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是以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開拓金融業務,對象是普羅大眾,無遠弗屆。互聯網金融另一特點,是它的創造性破壞本質,會顛覆現有金融業務,現在的金融機構會牴觸;而它的顛覆性創新,往往顯示現行法規的不足,挑戰相關監管機構的權力。互聯網業務是高度可擴展(highly scalable)的商業模式,市場越大越好,但初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吸引足夠群眾(critical mass),不是創業者獨力可以承擔。這些特質,決定了中港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差異。

中國大陸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比香港晚,成就較香港大,在規模上更超越美國(但美國在創新商業模型方面依然遙遙領先)。中國的優勢,不單是13億人口的市場,還有年輕一代的創業精神、政策傾斜的幫助、成熟的融通資金通道、寬鬆的監管要求、官商「有商有量」的文化(意外吧?)、創業者之間的交流和氛圍。這些都是香港付之闕如。

港金融業寡頭壟斷 抗拒新玩家

香港金融行業是寡頭壟斷,政府亦是偏大嫌小,既有利益者決定遊戲規則,抗拒互聯網金融的新玩家,毫不奇怪。香港監管機構面對新商業模式的僵硬態度,不少公司領教過,不贅。香港號稱國際金融中心,但只強銀行和證券業務,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A/B輪融資等創業融資業務,香港都不發達。人家的餘額寶、P2P、眾籌、Robo Advisor和Virtual Fund(美國有,中國還沒有),都違反現有法規。要在香港合法地發展互聯網金融,只是現有金融業務的延伸,不可能是新的業務模式。

御峰理財董事 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30

【飲食籽】又一扒房結業 三大港式扒房推介

1 : GS(14)@2015-09-25 01:26:04

港式扒房賣的是「豉油西餐」,不求西餐的正宗味道,卻是香港獨有的文化。


繼金雀餐廳後,再有另一間港式扒房樂意扒房宣布結業。昏暗的燈光、舒服的彈簧梳化卡座、格仔布,曾是港式扒房的標記。上世紀七十年代,本港經濟起飛,港人開始捨得花錢在飲食上,造就本地扒房的流行及獨有特色。如今,只怪吃牛扒的選擇太多,我們舌頭都被寵壞了,畢竟鋸扒文化早已轉變,但它們仍是滿載香港人飲食回憶的老扒房。





飛鷹餐廳,位於深水埗,以鐵板餐行天下,港式西餐正是那半中半西的味道。招牌是鐵板牛扒餐,牛扒用新西蘭A級貨,將已醃好的牛扒放上中式鐵鑊,也是港式做法,用較溫和的梳打、美極、生抽和糖等來醃製,再用刀逐塊牛扒拍鬆,肉味濃郁有嚼口感。必備的靈魂三色醬汁,製作也繁複,每日先以骨頭熬成底湯,再混入不同材料做成。





森美餐廳,當年開在庶民味濃的西環,是街坊鋸扒的啟蒙。餐廳參照酒店模式,打造歐洲式的佈置,藍白格子的餐桌布,最特別是桌上紅色蠟燭,雖不及高級餐廳高貴,但卻是如假包換的燭光晚餐。老闆有「汁神」美譽,對扒類醬汁甚有研究,提供坊間少有的聖占士、法國芝士汁及賓尼斯,還有自創的森美汁,把法國黑椒汁改良,加入爆香了的煙肉、蒜茸,帶有鑊氣的醬汁,配牛柳一流。





美而廉餐廳,開業半世紀,曾結業、重開再易手,以大件夾抵食聞名,最平的鐵板雜扒餐,只須$68,依舊包餐湯、多士及餐飲,而西冷牛扒套餐則$78。雖然重開的老店部份採用現代化設計,但惹人懷念的木椅卡座得以保留及移植,有其懷舊感覺。記者:何嘉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924/19306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15

【飲食籽】跟韓妹學整港式泡菜

1 : GS(14)@2015-09-25 01:26:08

Mina特製的新潮泡菜,加入了本地材料,做法簡單,方便都市人在家醃製。



【飲食籽:賞物尋源】泡菜是韓國料理的核心,早午晚餐都最好有得食,味道更不能馬虎,辣勁足鮮味齊,甜酸鹹辣樣樣平衡有致,才算得上是好泡菜。美籍韓妹Mina Park親自示範醃泡菜新方法,由逛街市買食材,到醃好裝瓶發酵,每個過程逐一解構,一洗一切一撈即成,自家醃泡菜就是這麼簡單。


記憶中,韓劇裏的阿朱媽聚首一堂整泡菜,是極盡繁瑣的大工程。幾個人幾對手,處理上百棵大白菜,逐棵菜塗抹上醃料,由於數量太多,醃料更要用大膠盆裝着,看到已覺得累。身旁的Mina聽畢,隨即笑着解釋:「因為韓國人每天都吃泡菜,雪櫃裏的泡菜轉眼間便吃光,惟有每次多醃一點,就不用頻繁地開壇作法。」五年前移居香港的Mina Park,獨自居住,泡菜消耗量相對低,所以研究出一套泡菜簡易製作法,味道差不多,但麻煩減半。正職是律師,副業是大廚,Mina的食譜當然信得過。


Mina Park 韓國fusion料理私房菜Sook主理人,於美國南部長大。母親堅持每天烹煮正宗韓國料理,讓她自小鍾情韓菜。

用本地食材仿製韓式口味

Mina示範醃製簡易版泡菜前,先帶我逛街市買食材,「蔬菜要買新鮮的才好。」雖然街市應有盡有,卻找不到韓國品種的大白菜,Mina說她選擇用旺菜代替,兩菜同屬一個家族,只是旺菜水份較多,味道稍淡,平常韓國白菜只需用鹽水浸泡數小時逼出水份,本地旺菜卻要浸泡過夜才行,「昨天我已經將旺菜處理好,今天只要買其他材料就夠。」她認為本地蔬菜的共同特性是水份偏多,「可能受炎熱氣候影響吧。」白蘿蔔也有同樣情況,不夠爽口鮮甜,解決辦法是使用前灑鹽出水,將鮮味逼出來。除了大白菜,泡菜內還有其他食材,如白蘿蔔和甘筍絲能為泡菜增加甜味。Mina亦選購大量葱和韭菜,這兩種蔬菜味道清淡,但混在泡菜中,色澤比味道來得緊要,「媽媽以前常常強調,人不只用嘴巴品嚐食物的真味,同時以視覺享用食物,所以賣相跟味道一樣重要。在泡菜中加點綠和橙,能豐富色澤,輕輕點綴,為菜式加分不少。」最後,Mina彎下身挑了數顆獨子蒜,問到為甚麼不用普通大蒜,她說本地的大蒜偏乾,獨子蒜的味道清香鮮甜,蒜子亦只有一瓣,處理起來更方便。碰巧街市設有韓國食品專賣店,店面擺賣着各式各樣的韓國泡菜,大部份被辣椒粉染紅了,只有一款色澤清淡,白中帶淡黃,「那是白泡菜,只用糖、鹽和醋醃製,炎夏時吃最開胃。」Mina指,韓國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辣,尤其小孩子,有些父母會讓不能吃辣的小孩吃白泡菜,有些則用水沖洗泡菜,再給小孩吃,畢竟泡菜是韓國的重要文化,父母都希望小孩子能學懂享受。買齊食材後就開始整泡菜。Mina邊洗切食材,邊憶述道:「小時候看媽媽醃泡菜,她說食譜是由婆婆傳下來的,韓國家族的泡菜食譜大都是一代傳一代的流傳下去。」以前Mina都是有樣學樣的塗醃料捲泡菜,直到媽媽過身後,她才真正由零開始醃泡菜,遇到難題便請教姨媽,最後調整出這個簡易版本的家傳泡菜食譜,只需將醃料、糯米漿及蔬菜拌勻便可,發酵一星期已能食用。


在香港很難找到韓國大白菜,Mina建議用旺菜代替,體積較小,但味道差不多。

手製泡菜能見廚師用心

Mina雖然自小在美國長大,但父母對韓國飲食文化很堅持,即使住在偏遠小鎮,媽媽亦不厭其煩地開車兩小時,到鄰鎮的韓國超級市場買菜,回家烹煮滿桌的家鄉食物,讓家人嚐到熟悉的味道。「我從媽媽身上學到,烹調是分享愛的方法,用心烹煮一頓飯,讓吃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意,當然還少不了喚起家的感覺,讓人在異地不孤單。」去年開設韓國私房菜Sook,烹調韓式風味fusion菜,當中亦少不了包含泡菜的菜式。「韓國人太愛泡菜了,甚麼食物都可以加泡菜,泡菜意粉、泡菜薄餅、泡菜漢堡等都不是新鮮事。」Sook的泡菜菜式大概是延續這個精神吧。雖然韓國人無泡菜不歡,但每餐泡菜的份量不多,主要搭配飯菜食用。「有時在韓國餐廳看到港人把泡菜及其他伴菜當前菜狂吃,主菜未到已把泡菜吃光,很古怪。」不論香港或韓國,並非每間餐廳都會自家醃製泡菜,有些會買現成的,Mina說能嚐出分別,大量生產的泡菜隱隱有金屬味道,不夠鮮味純淨,「每次光顧韓國餐廳,我一定檢查泡菜是否親自醃製,單從這一點,已能看出餐廳對料理的用心。」不用多說,Sook的泡菜都由Mina親手炮製的。




Mina簡易版泡菜食譜

材料鹽水浸白菜:大白菜4棵粗鹽13/4杯凍水20杯糯米漿:糯米粉3湯匙熱水3湯匙凍水2杯醃料韓國辣椒粉11/4杯白蘿蔔2條甘筍1條葱8棵韭菜10棵蒜頭1個薑蓉4湯匙魚露1/4杯韓國鹹蝦醬2湯匙芝麻1/4杯鹽適量



做法



1.先將白菜洗淨切塊,將3/4杯粗鹽放在14杯凍水中,在白菜擦上剩餘的鹽,再放進鹽水中浸泡過夜,使用前用剩餘的凍水將菜葉洗淨。

2.用熱水將糯米粉拌勻溶解,倒進平底鍋,再倒入兩杯凍水,大火煮滾,其間必須不斷攪拌避免黏底,煮至米漿變稠,熄火待涼備用。

3.將白蘿蔔及甘筍切成幼條,葱和韭菜切粒,並把蒜頭切成蓉。將所有醃料材料混勻,倒入室溫的糯米漿拌勻,加入適量鹽調味。



4.把處理好的白菜置於大碗中,倒入混有醃料的糯米漿拌勻,再將白菜裝入玻璃瓶中,輕輕按壓白菜逼出多餘氣體,避免泡菜填得過滿。

5.密封後,在室溫存放一至兩天,再放進雪櫃發酵最少一星期後即可食用。



泡菜菜式

Mina主理的韓國私房菜Sook,常獲邀到城中大小餐廳做pop-up活動,去年開業後曾與The Pawn、Serge et le Phoque、Stack及Ping Pong129等合作,烹調韓式風味的fusion菜,以下是幾個以泡菜為主題的菜式。



老泡菜煮豆腐清湯 醃製久了的泡菜稱為老泡菜,適合用來煮湯,相對於香濃的湯頭,Mina更愛清淡的湯底,加入老泡菜、豆腐及時令海鮮,煮成一鍋清湯。

泡菜煙肉粟米班戟 Mina自小在美國南部成長,當地以粟米麵包(cornbread)聞名,她在傳統食譜中加入泡菜、煙肉及芝士,為經典美式味道加入韓風特色。





香菇泡菜奄列 Mina說韓國人太愛泡菜,甚麼菜式都能加入泡菜食用,這款奄列亦不例外,除了基本的雞蛋和香菇外,還加入了泡菜碎,味道意外地搭調。

泡菜Bloody Mary 一般做法都是在雞尾酒中加入tabasco辣椒油,Mina卻將泡菜加入茄汁打成蓉後隔渣,取代tabasco,再加入伏特加酒,辣勁中帶有蔬菜的清甜。



各處鄉土各處味

韓國各地區醃製泡菜的方法都有差異。世界泡菜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不同地區的土壤和白菜品種有所不同,能夠培植出不同的益生菌和乳酸菌,導致發酵速度和效果不一,味道有分別。另外,各地區居民醃製泡菜時所用的材料亦有差別。北方的泡菜較為清淡新鮮,少鹽少調味料,盡量帶出蔬菜的原味。相對地,南方的泡菜濃味多鹽,多用魚露蝦醬,亦會多放蒜頭、生薑和辣椒粉,有助去腥提味。



Sook http://www.facebook.com/sookkitchen記者:盧懿靜攝影:林栢鈞編輯:李寶筠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924/193066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16

飲港式奶茶助排便咁神奇?

1 : GS(14)@2015-12-18 08:46:19

飲奶茶可以幫助排便?不少上班族早上也會嘆杯港式奶茶,提神之餘,坊間更指有助排便,有人甚至一天不喝奶茶,便無法「路路暢通」,但飲用英式奶茶及意大利鮮奶咖啡卻未必有同樣效果。營養師解釋,港式奶茶以淡奶沖調,奶脂含量是鮮奶一倍以上,所含油份具滑腸作用,朝早空腹飲用含油份飲品,會加強滑腸效果,才出現飲奶茶致排便暢順的情況。記者:伍雅謙註冊營養師詹兆州指出,奶茶使用的紅茶含有丹寧酸及咖啡因,具脫水及利尿效果,會令腸道糞便變得乾涸及硬身,隨時加劇便秘,故便秘者其實應減少飲用紅茶及咖啡。相反,因港式奶茶以淡奶沖調,內含的奶脂是鮮奶一倍以上,奶脂的油份具滑腸功能,故有助排便暢順。一般全脂鮮奶的奶脂含量為3至4%,濃縮自鮮奶的淡奶,奶脂含量則是10%以上。奶茶的香滑口感來自奶脂含量,詹指,越香滑的奶茶,奶脂含量可能越高,一般港式奶茶一杯會加入2湯匙至四分一杯淡奶,飲用四分一杯淡奶已等同攝取一茶匙油。雖然煉奶較淡奶更為濃縮,但因加入大量糖份,以煉奶沖調的「茶走」奶茶,用量不及淡奶多,潤腸效果便不明顯。至於英式奶茶及意大利鮮奶咖啡,兩者均以鮮奶沖調,就算一杯使用了3至5成鮮奶,但奶脂含量不高,滑腸效果也有限。乳糖不耐症患者在飲用鮮奶後或會出現輕瀉情況,但只要是經烹調或加熱的鮮奶,部份患者便能減輕症狀,故甚少患者因飲用鮮奶沖調的奶茶及咖啡出現輕瀉,而淡奶的乳糖含量不高,影響會更少。詹稱,若要排便暢順,除要攝取足夠纖維素及水份外,也需攝取一定油份,因身體無法分解部份油脂,便會經腸道細菌發酵並轉化成脂肪酸,對糞便有潤滑作用,所以若減肥時「一滴油都唔食」,即使已進食不少蔬菜,也容易出現排便困難。他指,所有脂肪對排便均有幫助,奶脂並非特別有效,若認為奶茶排便效果明顯,是因早上空腹飲用具油份的飲品,加強了滑腸效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218/194171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72

【重塑白沙澳】港式世外桃園 保留一級歷史建築何氏舊居

1 : GS(14)@2016-01-20 17:50:22

城規會為白沙澳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刊憲,預計村內會有翻天覆地的發展。白沙澳原為雜姓客家圍村,村內仍保留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何氏舊居。從西貢市中心出發,要坐約廿分鐘車到達白沙澳村村口,再步行約十分鐘,何氏舊居才出現眼前。19世紀末,源自深圳鹽田客家的何氏兄弟,在於英國輪船上當海員工頭,後來開薦人館,並於1911至1915年間在白沙澳興建大宅。香港淪陷時,日軍佔據大宅。1970年代末,不少何氏族人移居海外,至1980年代中,大宅租給外國人居住,移居香港19年的英國人Tim Kay是其中一位。慶幸多年來有不少有心人居於白沙澳,不但避免這條客家村荒廢,還進行復修令它重建生命力。要慢慢細賞白沙澳這條客家村,可看果籽去年的報道:
http://bit.ly/1JeD8qu



屋內仍舊以木樑及瓦片為屋頂。

去年九月,何氏舊居的住客Tim Kay接受果籽訪問。



記者:黃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20/194585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47

港資北上開養老院 港式服務吸客

1 : GS(14)@2016-01-25 01:50:40

2016-01-01 HJM

中央政府全面推行「普遍二孩」政策,地產巨頭紛紛進軍養老房產,醫藥保健類股票基金不斷升 人口老化是棘手挑戰,老有所養則蘊藏商機,《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高達106萬億元人民幣。內地銀髮市場龐大,有港人出資1500萬人民幣在廣州開辦養老院,用5年時間引入港式專業護老服務。負責人認為,發展養老產業是長線投資,先有社會效益,才有經濟效益。

「環境清靜,社區醫院齊全,護工態度親切,而且院內經常組織舞蹈、讀詩等活動,很熱鬧,」88 歲的越南籍華僑劉婆婆對廣州市紅升僑頤養老院贊不絕口。4 年前丈夫離世,加上子女長期在外工作,她選擇到老人院安享晚年。

方便和舒適是劉婆婆最為看重的元素。「郊區的養老院雖然空氣好、設備新,但離市區太遠;而有些院舍雖設在市區,但服務質素差。」她說,比較過後覺得紅升滿足了這兩方面的需求,「從老人院出發步行5 分鐘就有地鐵和巴士,附近有商舖和市場……我剛做完胃部手術,吃不了飯,院長就吩咐廚房特地為我煮粥,很貼心。」

某程度上,劉婆婆的話可反映

全院210名老人的心聲。2010年9 月開業,紅升僑頤養老院在一年多後便已滿額,連續四年爆滿。院長劉麗瓊表示,「養老院生意關鍵靠口碑,服務用心,老人家會幫你一傳十十傳百。」

港資難落地 穗團隊解困

港人獨資,是這所養老院的最大亮點。在《CEPA補充協議四》(允許港資在廣東省開辦養老機構)實施3年後,香港投資者白玉潔女士有感於中港兩地人口急速老化,且養老床位供不應求的現狀,於是北上尋找商機。「撇開經濟因素的考慮,她更多是本着愛心來經營這個項目的,她心裏清楚,做養老院,想回本甚至盈利要很長時間。」劉麗瓊如是解釋創院初衷。

雖有資金,外加政策支持,但不熟悉內地事務的白玉潔仍不知從何入手。經朋友介紹,她找到有多年辦院經驗的劉麗瓊。雙方商定以「港人投資+穗人運營」的形式創辦養老院舍。然而,即使熟悉辦事規則,劉麗瓊在申請獲批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不少困難,單單申請一個食品衞生許可證就花了一年時間。「我按照相關部門在官網上的要求準備好資料,沒想到去辦理時卻被告知還欠某個文件;當我補齊文件再去申請,對方又說需要提供另一份證明。」而在辦理稅務發票時,她又遇到稅局人員懷疑投資者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要延長審批時間。「不過,香港投資者若想進軍內地養老市場,最佳落地辦法還是找當地的成熟機構合作,畢竟內地機構懂得各種遊戲規則和辦事流程。」

移植港式服務 建無牆院舍

護工照顧不周、管理方式落後是內地老人院經常受詬病的地方,建院之初,白玉潔和劉麗瓊就達成共識,要引進香港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從而形成競爭優勢。

多次到香港參觀學習,劉麗瓊認為香港養老服務最大的特色是有社工參與,他們能照顧到老人家的情感需求,並能幫忙協調老人、家屬和院方三方的關係。「香港有專門的《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當中要求只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註冊人員方可申請養老機構專業崗位。」但內地社工行業仍在起步階段,要找專業人士進駐老人院並非易事,劉麗瓊想到從香港請導師過來陪訓員工。「我們向聖雅各福群會購買了社工督導服務,資深社工會定期舉辦講座和工作坊,如探討照顧老人情緒、開展臨終關懷服務等,加深員工對照顧老人的理解。」如今,養老院給每位老人都設立了健康檔案、情緒檔案,員工每隔兩三個月會與老人進行訪問談話,及時了解他們的最新想法和需求。

另一香港特色是將院內的養老服務向社區進行延伸。比如有老人跌傷在家,養老院雖沒有床位,但可以派護工上門照顧;部分日托服務會開一輛車把社區的老人統一接到養老院照顧,傍晚時分再把他們送回家。借鑑這些做法,劉麗瓊在養老院所在的東山口社區建起了一個以15 分步行鐘路程為半徑的社區養老圈:與社區醫院合作,醫院給養老院提供臨時床位,養老院則購買醫院的醫療服務,實現資源整合;開設社區長者食堂,為區內老人提供便宜午餐;護工入戶服務也在積極籌備中。「我們希望能打造一個無圍牆的養老院舍,養老院就是要扎根社區,服務社區。」

港老人難留下 盈利仍需時

近年來,深圳、廣州、東莞等地積極興建養老院,路程不遠加上入住費相對便宜,吸引不少港人北上頤養天年。憑藉港人投資這個光環,紅升僑頤養老院在開業之初也有過20 名港籍老人入住,可當身體出現大毛病後,他們都選擇離開,因為醫療保險在內地不適用。

與紅升僑頤養老院的情況相似,位於肇慶市、由賽馬會出資建設的伸手助人護老頤養院,其入住的香港老人從最多時的60 多名下降至26 名(截至2013 年)。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數據顯示,2009 2010 年度至2013 2014 年度期間,參加「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的人從2985 人降至2096人。

劉麗瓊表示,雖然香港政府在2013 年推出「廣東計劃」,讓在廣東居住的長者毋須回港住滿60天也能領取每月1135 港元的生果金,但與內地較高的醫療費用相比,這筆津貼只是杯水車薪。「在香港公立醫院看病,老人花100多港元就有不錯的治療,但在內地,一個感冒也得花300 元人民幣。另外,香港老人也不太相信內地的醫療質量,有病還是回港治療。」

紅升僑頤養老院目前收費為3000 4000元人民幣/月,價格在當地算中等水平,港式服務讓院內床位長期爆滿。但即使如此,養老院開業至今仍未回本,只是日常收支自2013年起實現基本平衡。

「做酒樓,一天下來結數就可知賺了多少;但做養老產業都是先實現了社會效益,才有經濟效益。如果社會不認同,再漂亮的院舍也沒人幫襯。」劉麗瓊表示,目前養老院也在籌劃增加額外服務以補貼日常開銷,如提供有償的導師培訓,對前來參觀的兄弟院舍收取一定費用等,「這些收費僅用於維持社區飯堂的運營,養老院要實現真正盈利,仍需要全社會對養老產業加以重視和支持。」

中國未富先老 地產商轉攻養老

「5年後,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可達8萬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市場供給量4500億的18倍!」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早前在香港出席社企民間高峰會,他對國內龐大的銀髮商機十分看好,但同時指出,老人經濟蓬勃也反映社會對人口急速老化的恐慌。

人口老化快 養老產業滯後

「有別於一般發達國家『富國老民』的步伐,中國現在是『未富先老』。」徐永光表示,按聯合國標準,一個國家60 歲以上人口佔比達10% 即為老齡化,而中國於2011 年佔比已達13.3%,「再過10年,佔比會達到20%以上」,預計2033年佔比將擴至27%。

有「老人國」之稱的日本,老齡人口佔比為20.5%,徐永光坦言中國老化速度快,「目前某些地區都已經超過20%,例如長三角。因為經濟發達程度較高,且獨生子女政策執行較好,比例更見突出」。

然而,養老產業明顯滯後,「基本上沒有思想準備」。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2 年養老產業的市場需求約為1 萬億元,而實際只能滿足1000 億元。按照國際通用標準每100 名老人需要5張養老院床位計算,全國共需養老床位800萬張,而目前僅能供應266萬張。

徐永光指出,中國非得把養老產業迅速發展不可。「一、相關服務供不應求;二、國家經濟增長放緩,面對產能過剩、污染嚴重,製造業空間有限,只能大力發展服務業,養老正是社會剛需。」

老人地產可平價拿地哪裏有商機,地產商就插足哪裏。當恒大、萬達、富力投資體育產業之際,萬科、保利、綠城則進軍養老地產,有些更與保險公司或醫療、養老機構實行跨界合作,在全國各地布局建造老人公寓或大型綜合養老休閒項目〔見表〕。

「剛需太大了!顯然有大量資金湧入養老產業。」徐永光說,政府也「開綠燈」,「去年關於養老的文件就有約10 份上報至國務院各部委」,目標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如果你搞養老地產,就不會按市場價拍賣,改為通過協商取地,投資成本也可以降低。」

香港也有類似長者住宅項目。房屋協會早年推出富貴長者屋計劃,位於北角丹拿山的「雋悅」項目剛於去年底落成,提供500 多個單位,區內開設醫療中心,並以「終身租約」形式租予60歲以上長者,租住權費最平為172萬,最貴高達近2000萬。

徐永光說:「這類項目普遍靠近市區,方便子女探視、上下班都可打個招呼。」而且多數具醫療配套,「有寧波房地產商推出2000套老年公寓,起初市場反應冷淡,後邀大型醫院進駐,公寓即全部售出,因醫院令子女放心。」

硬件齊服務缺 老人不買賬

《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隨着老齡人口的增加,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老齡房地產業市場。不過社會對養老地產項目的反應現時不算熱烈。據內地媒體報道,上海親和源老年公寓實行會員制運營模式,一次性入門費高達45萬至85萬元人民幣,遠超一般老人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北京東方太陽城專案屬於度假型產品,但老年客群僅佔三成。

紅升僑頤養老院院長劉麗瓊曾到上海、杭州等地參觀過多個養老房產項目,她認為,當下的養老房產多是以養老為名行售樓之實,並未真正從老人角度出發。「某大型老人樓盤建造了一個娛樂中心,裏面的電影院有400個座位,但我去參觀時,看到只有4名老人家在看電影。我心想,為何不節省資源搞些迷你影院呢?」

她指出,很多開發商都只關注硬件配套,做很多體驗館,疊加養老元素,如在房間增加扶手、平安鐘等設施,目的是把房子賣貴一些。「可對於老人來說,設施倒是其次,關鍵是有懂他們需求的護理團隊提供護理服務,這正是目前多數養老房產項目欠缺的。養老不應是一個噱頭,而是一種關懷。」

房商試水社區養老 收支平衡考驗大去年7月底,保利地產的「和熹健康生活館」進駐廣州保利花園,成為全國首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成為保利進軍養老房產的突破口。據悉,保利將在未來3 年於全國270個社區建立類似的健康生活館。

該館面積約600 平方米,裏面劃分為閱讀文娛區、保健區、養老產品展示區和餐廳區。場館負責人楊澤權介紹,目前館內只有3名員工,館內提供剪髮、沐足、全身按摩等服務,只要成為會員,則能以十幾塊錢享受各種服務,「館內還提供老人營養餐,一餐收費20元人民幣。」

他解釋,收費低廉是對老人的優惠,但收入肯定無法覆蓋日常開支。「我們也在思考該如何運營下去,有打算開設興趣班和提供醫療服務。管理層其實也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發展方向,一切都在探索中。」

記者於下午3 時逗留至5 時,只見四五名老人進館。65 歲的陳伯表示,生活館設施挺齊全,但很多服務還沒完善,如理髮師、醫生每周只來兩次。「而且我們都是小區居民,吃飯都會在家,應該很少機會幫襯這裏。」

骨灰安置有市場 台灣經驗可借鑑

銀髮商機也可以是「先人」商機!隨着人口急速老化,未來數年,內地和香港兩地的自然死亡人數將大幅增加,社會對殯葬服務的需求也將迎來高峰。華人向來講究生前死後皆能安居,骨灰安置服務有望成為下一個香餑餑。

酒店模式 主題多元

在殯葬業相對發達的台灣,骨灰安置場(當地稱納骨塔)的生意龐大。據台灣內政部統計,全台納骨塔共有458 家,其中約有200家是私營性質,空置塔位多達500萬個,足夠台灣未來15 年的社會需求(按每年34萬死者作估算)。

面對同行的激烈競爭,經營者都各出奇謀吸客。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福田妙國,將整個場所打造成酒店模式,內按不同主題劃分區域,其中有四個隔間分別以四季花卉做點綴,春櫻粉嫩、夏荷嬌紅、秋菊澄黃、冬梅雪白,置身其中不會有局促之感。龕位板的設計也可看出經營者的心思,既有傳統的佛像浮雕,又有鑲嵌碎鑽寶石的心形。

從事納骨塔設計多年、在台灣殯葬業頗有聲望的謝明勳先生表示,近年來,台灣民眾對處理親人的身後事愈發重視,希望能給往生者最好的祝福,「因此也就催生了五花八門的樣式,許多龕位更是設計成前後兩格,後面放骨灰缸,前面則擺放死者生前心愛之物的微縮模型,以表達家屬的思念」。

明碼標價 豐儉由人

台灣納骨塔的另一特點就是價格透明化。無論是公營還是私營,每家納骨塔都會把價目表貼在顯眼位置,上面列明不同龕位的價格(以位置區分)和管理費。據謝明勳介紹,台灣的骨灰位價格上下差距較大,「最便宜的是公營納骨塔,平均5 萬台幣(其中2 萬為管理費)就有交易,而豪華龕位可高達上千萬台幣,不過那些多是給大家族使用。在台灣,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富豪,都能為自己afford一個離世後的安居地」。

善始善終 香港可期

骨灰安置服務在台灣遍地開花,反觀香港長期面對骨灰龕不足問題。去年初,嘉里物流向城規會遞交申請,欲將旗下柴灣貨倉大廈改建用途,打造骨灰安置所「港島紀念中心」,惟計劃遭到區內居民強烈反對,政府部門也擔心項目會對交通和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我們後來提出新計劃,將原有的12 萬個骨灰位減少至8.2 萬個,並將以智能系統實施三重人流管制,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接送市民,中心亦不設燃燒蠟燭冥鏹,對環境不造成污染。」港島紀念中心項目規劃總顧問張量童表示。

項目顧問關志元分析,目前香港每年有8000多名死者無法分配到骨灰龕位,而排隊等候公家位置的先人已有20萬。「很多人的骨灰只能放在廟宇或紅磡的私人殯葬公司內,這其實對死者很不尊重。」他希望香港能借鑑台灣的經驗,鼓勵建立更多私人骨灰安置所,以解決目前一位難求的尷尬局面。

內地資本紛紛進軍養老地產

文、圖 黃中柱、李潤茵 本刊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93

【飲食籽】逃離港式煩囂 到森林嘆咖啡

1 : GS(14)@2016-02-11 10:25:00

英式的黑白小屋藏於樹林中,充滿外國情懷。



【飲食籽:清恬淡食】大埔林村、大嶼山下長沙和赤柱石澳海灘,三個地方,天南地北,風馬牛不相及,卻各有一間充滿異國風情的隱世小食店,吸引人山長水遠去一趟。店主互不認識,但都渴望在煩囂的城市中,開設一間讓人有置身異國鄉郊錯覺的食店,過了三日熱鬧的新年,不如今日出走,到香港的森林或海邊,嘆一口洗滌心靈的咖啡。


林村的「森林咖啡」開業數月,多次聯絡做訪問,一直遭店主拒絕,見它一直在單車友界別中受熱烈討論,決定去試一試。餐廳地址不好找,只好拿着店主放在臉書的地圖,在林村新村的地標「均益士多」下車後,沿着小路行入去,行了三分鐘,正打算再查看地圖時,卻被右邊樹蔭下與其他村屋格格不入、充滿英倫風味的黑白色平房吸引,對一對電話裏的照片,就是開業四個月的森林咖啡。



手沖蒸餾咖啡 $40喜歡淡口味的咖啡,可試試手沖,較易入口。

麵包每日限量30個,賣完即止,不設預訂。

餐廳放滿店主的收藏,其中一角放滿許多舊唱片。



店主吳先生看到我們,立即到門口迎接。當了十多年攝影記者的他是林村人,前陣子家人把本來租給人做士多的物業收回來,喜歡烹飪的他就接手開cafe,「你都明白做過傳媒,要找朋友報道一下絕不難,但報道後引來太多客人,我會招呼不了。」他認真說。讓客人舒適、悠閒過一個下午,享受餐廳的食物、飲品和屋外的恬靜環境,是他唯一想做的事。餐廳由他和兄長打理。他負責做麵包、招呼客人,哥哥則在廚房處理柯打,餐廳以漢堡做主打,用的麵包是他每早親手鮮製,因為他嫌傳統法式甜包brioche太甜太硬,特別調節份量,做出硬度適中的包。他推介用原塊八安士Prime級的美國牛扒做的特級牛肉漢堡。牛扒煮成客人要求的熟度,肉汁豐富,質感鬆化。由於漢堡全部手做,每日只供應三十多個,賣完即止,不設預留,想食就要午市去。除了對食物有要求,他對咖啡亦有研究,在餐廳設置炒豆機,亦會細心了解客人的口味,自行配豆和調選合適的沖調方法,像當日想喝味道較淡的咖啡,他就提議用手沖,味道淡淡的,比虹吸方法沖出來的薄一點,正合心意。



特級牛肉漢堡 $90漢堡是cafe必食推介,包由店主每日親手製作,而牛肉則用上原塊Prime級八安士的牛扒,誠意十足。

鮮奶咖啡 $35按客人口味調配咖啡和牛奶的比例,讓客人喝到最滿意的咖啡。


「森林咖啡」前身是一間歷史悠久的士多,店主接手後自己設計和裝修,打造成溫馨小店。


森林咖啡大埔林村林錦公路DD19段前往方法:由太和站坐25K小巴,在新村均益士多落車,沿士多旁的小路步行兩分鐘到達。



棄蘋果開西餐廳 獨愛下長沙鄰里情

從東涌坐20分鐘巴士,在長沙下村下車,行到下長沙沙灘不消兩分鐘,便有去了東南亞度假的感覺。這裏的風景十年如一,環境靜謐,清楚聽到海浪和鳥兒的聲音。曾經從事廣告多年的阮仲明(Frankie),在英國威爾斯(Wales)度過簡單平凡的大學生活後嚮往至今,八年前因朋友不再續租海邊小屋,他承租下來,最初作度假之用,後來被市區難求的鄰里關係和大自然吸引,索性從天水圍搬過去,「方圓20公里的人我都認識,有WhatsApp group,有人出去市區會問大家要不要坐順風車,又會團購節省運費。」33歲的他感嘆這種香港人情味,只有這裏才找得到。他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成績不俗,22歲得行業巨龍蘋果公司垂青,他卻為了家人放棄機會,回港發展,「那份合約的人工,我工作了十年也未賺到。」他卻不後悔,隨遇而安,「機緣巧合」是他的口頭禪,訪問中他說了十多次,開餐廳亦是無心插柳──爺爺經營燒味生意,他對飲食業有興趣有認識,朋友說有地舖招租,他就做。



Italian meat balls意式肉丸 $80以新鮮香草調味的肉丸,肉汁鮮美,配以番茄汁和芝士。

17吋巴馬火腿火箭菜pizza $220手製薄餅皮薄香脆,餡料新鮮豐富。

「鬼佬」啤酒 $25搬進大嶼山後,Frankie認識了啤酒品牌「鬼佬」的創辦人,並把他們的啤酒引入在餐廳。


Frankie希望客人山長水遠到餐廳品嚐美食之餘,亦感受到以往香港人的鄰里情懷。


餐廳專門做意大利菜,主打手做的意式薄pizza,方便客人玩完水玩完沙後,都可以輕輕鬆鬆用手食且飽肚。Pizza皮薄香脆,餡料豐富。白酒忌廉汁青口亦做得出色,青口煮得剛熟,酒味香濃,與炒香的煙肉、番茄粒和香草同吃,鹹香鮮美。喜歡手工啤酒的他,不但從世界各地進口不同的手工啤酒,與同樣住在大嶼山的本地手工啤酒品牌「鬼佬」的創辦人Emily和Joseph份屬好友,更於餐廳提供他們的啤酒。座位以室外為主,他會因應客人的需要,安排不同的佈置,如客人帶了孩子,他就設置滑梯、鞦韆;要安靜談心,他就把桌椅放在樹蔭下。坐在他親手做的木椅,喝着一杯冰凍的本地啤酒,看着一望無際的海景,頓時覺得自己身處沙巴度假中。


餐廳大部份座位都設置在室外,他會按客人需要移動桌椅。


Lantana by Frankie大嶼山下長沙泳灘40號前往方法:從東涌坐11或23號巴士前往長沙下村,再步行到下長沙沙灘,餐廳在更衣室旁。



尋找家鄉的海 法廚情迷石澳

在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Marseille)長大的法國大廚 Jean Paul Gauci,嚮往海邊生活。諗頭多多的他,移居香港廿多年,開了多間不同風格的餐廳,惟有Cococabana這間餐廳,一向只搬舖不改名,搬來搬去也留守海邊,「法文Cabana是小屋,Coco是椰樹,一定要在海邊。」他解釋道。這個已有15年的品牌,先後落戶過南丫島和深水灣,兩年前搬到石澳,「這裏最合我心意,眼前的山、水就連空氣和氣氛都與家鄉無異。」餐廳以他最拿手的地道馬賽菜式做招徠。馬賽菜式屬地中海菜,多以橄欖、海鮮和蔬菜入饌,絕少用牛油,比一般法國菜清爽健康。他說一間法式餐廳是否做地道馬賽風味菜式,只要試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 de Marseille)就知道。馬賽魚湯用的海鮮隨季節變化而有不同,但不可缺少的是增添湯底鮮味、魚味濃香肉質結實的鮋(Rascasse),和肉質幼滑的龍騰(Vive)。在藍天碧海的石澳,享受醉人景色和地道南法美食,確讓人有身處異國的錯覺。



慢煮羊冧扒 $298以攝氏110度慢煮35分鐘,肉味濃,質感柔滑,配上黑橄欖醬,更能帶出鮮味。

香蕉朱古力蛋白脆餅 $88朱古力蛋白脆餅底不過甜,放了逾半小時也不會腍,與香滑的香蕉、微酸的芒果汁配合得天衣無縫。

馬賽魚湯 $368味道鮮甜,海鮮款式多且新鮮,最適合天氣冷時飲用。



吞拿魚他他 $168以藍鰭吞拿魚做,吃的時候要把所有材料和青檸汁拌勻再放上多士上吃,質感香脆腴軟,味道清爽。

地道的馬賽魚湯要用肉質幼滑、魚味清香的龍騰來煮。


去過南丫島和深水灣開餐廳,Jean Paul覺得石澳的度假村感覺最自在。


Cococabana石澳海灘前往方法:在筲箕灣乘坐9號紅色小巴,在石澳沙灘下車便到。



記者:吳宛蔚攝影:梁志永編輯:李寶筠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1/194813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844

女版捉鬼敢死隊港式餐館做基地

1 : GS(14)@2016-03-06 03:14:45

由美國導演保羅菲(Paul Feig)翻拍的女版經典科幻片《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今年7月就上映,事前故事一直保密,到前日終於發佈首條預告片。全女班的捉鬼敢死隊今次採用武器全面升級,基地所在之處更是一間港式餐館,港迷一定睇得更投入!女版《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陣容方面,有保羅菲兩位愛將諧星瑪莉莎麥卡菲(Melissa McCarthy)及《發夢王大歷險》(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女星Kristen Wiig外,還有搞笑節目《Saturday Night Live》諧星Leslie Jones及Kate McKinnon。扮演秘書的「雷神」基斯咸斯禾夫(Chris Hemsworth)於預告片內亦有一鏡。故事內容與原版差不多,講述瑪莉莎、Kristen及Kate扮演的科學家在紐約市發現了鬼怪,而且鬼怪能力強勁,於紐約大肆搗亂。三位科學家與任職鐵路票務員的Leslie組成捉鬼敢死隊去拯救紐約市民。



■捉鬼敢死隊的新基地是港式餐館。

■鬼魂向Kristen扮演的科學家噴鬼口水。



向原版致敬

今集有些內容是向1984年原版致敬,其中一隻鬼Slimer曾於第一集出現過,鬼魂效果比原版仔細。新捉鬼車Ecto-1與原版外形相近,但卻是由靈車改裝,相當搞鬼。捉鬼武器外形都與原版似,不過就全面升級,武器多元化,有手槍及長槍外,電流更可以通過手套,瑪莉莎直接用勾拳打鬼。其中一個吸睛位是捉鬼敢死隊的新基地,由原本的消防局變成一間名叫「老朱食堂」的港式餐館,寫明是賣「正宗港菜」。瑪莉莎有一幕被鬼上身,想在餐館二樓掟Kate落街,好在有Leslie狂摑瑪莉莎將鬼趕走。網民對預告片的反應兩極,有人認為新不如舊,亦有人大讚Kate扮演的神化科學家做得出色,Kate於戲中不時有出人意表的反應,例如遇上鬼魂時輕鬆食薯片,被睇好會成為經典角色之一。撰文:泰文



■第一集出現過的Slimer亦有現身,效果比原版仔細。

■新捉鬼車與原版外形相近,但卻是由靈車改裝。

■由(左起)Kristen、Kate、瑪莉莎及Leslie組成新捉鬼敢死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5/195167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