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札記161123不當行為( 二)正統經濟學的局限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11/23/%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61123%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4%ba%8c%ef%bc%89%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b1%80%e9%99%90/

讀書札記161123
不當行為( 二)「正統經濟學」的局限
朝日執筆

誠然,由於整體學術界風氣的改變,種種「科際整合」的盛行,加上各路「新派」經濟學家的不懈努力,經過多年的 “和平演變”,今天的「經濟學」已經變得比前更開放和寬容。不過,由 “象牙塔”內的發現,變成 “社會常識”,往往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也許是幾個世紀。例如「地球是球體」就一直到二十世紀才成為「常識」,儘管這種想法在十六世紀已是「學界共識」。

本書描寫的是作為「經濟學修正主義」的「行為經濟學」誕生史。
在本書中作為被修正對象的「正統經濟學」,雖然經過多年已被「修正」了不少,但基於上述「知識延時有效原理」(或更重要的原因—那批曾經為「正統經濟學」貢獻大半生的「反動學術權威」,仍然 “老而彌堅”地佔據著各大學術/權力機構的領導位置。),很多「正統經濟學」的理論以至前設,在今天已被動搖摒棄,不過這些「化石」仍會被保留在中學,乃至於大學本科的課程之中,並被當作「知識」來傳授。因此,若你具備一些「基礎經濟學知識」(例如中學曾經讀過「經濟科」),讀起本書將會更有趣味。

既然「行為經濟學」誕生的目的就是對「正統經濟學」作出修正,以期令(本來就是以homo sapiens作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能夠對「人類行為」作出更有效和準確的描述,以至預測,那麼我們實在有必要先說一下,「正統經濟學」本身到底有何不足之處。

首先,在相當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學」一直被認為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 “科學”和最 “堅實”的學門。這大概是因為,經濟學是唯一擁有「公理」的社會科學,整個學門的所有理論和研究,都是由全學門公認的幾條「核心前提」推導出來的,就正如幾何學一般無異。此種「科學」的特質,甚至讓「經濟學」在所有社會科學中,獨佔對公共政策的發言權。

經濟學理論的其中一個「公設」,也就是所謂的「核心前提」,就是「人會根據最大利益作出選擇」。一個家庭也會在其所能負擔的各種商品和服務中,選出最佳的「消費組合」。***
這個假設甚至還包括了選擇是「客觀而公正」的—我們會用一萬元買一百二十次價值一百元的「健身拉筋套票」,是因為我們「真係好鍾意健身同拉筋」,而且一定會「很快樂地」把套票用完。畢竟「理性經濟人」做事,絕不會“一時衝動”。

除了「受限制的最佳化」外,經濟學理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核心」—由供求造成的「均衡」。 ***
記得少時經濟學教科書中引用了英國歷史學家Thomas Carlyle的名句:「It’s easy to train economists. Just teach a parrot to say “Supply and Demand”.」這本來是Carlyle對經濟學的諷刺,但不少經濟學家(至少是該書的編輯)對這評語似乎是甘之如飴。

反正,「經濟學」就是「最佳化」,加上「均衡」,神說:「事就這樣成了!」「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的科學,經濟學就是研究人的科學!這難道不是「神創造的學問」嗎?
不過,作為研究「人」的科學,「經濟學」有個其實「路人皆見」的問題,就是她的「公設」—「最佳化」似乎不甚正確!

情境2a:理性的你知道,選擇越多總是越好的。所以你選擇到一家巨型的超級市場,手上的購物清單有十項。你發現每項你想買的貨品都至少有十個品牌,而每個品牌也至少有五種可以滿足你需要的產品。符合你預算的「消費組合」算起來有幾百個,結果你經過一番比較、計算、考慮和抉擇後,決定隨便「執齊」便算!
「日常人」顯然連判斷最「日常」、最簡單的「最佳化」也有困難,我們又怎能相信,「日常人」在選擇職業、買樓,以至結婚生仔這些資訊量更為巨大,結構更為複雜的決策中,做出美妙的「最佳化」呢?

情境2b1:首次創業的你,當然也知道「創業成功率只有20%」的事實,但經過一番周詳計劃,研究評估之後,你認為自己這次創業的成功率至少有八成!

情境2b2:超過半數的駕駛者,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屬於Top 20%水平!

「過度自信」(及其他)是人類的「重要特質」,但卻不存在於「理性經濟人」的DNA內。既然「日常人」並未如經濟學家所預想一般,對自己作出「公正客觀」的判斷,他又如何能夠做出「最佳化」的選擇呢?

情境2c:星期五你很忙,以致於整天都沒有吃東西。放工前你想起要打電話訂下星期三去吃一家「私房菜」。對方問你要預備大、中還是小食量,刻下非常肚飯的你,自是毫不猶疑地選了「大份量」!

你現在很肚餓,和下星期三晚要吃多少,究竟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的因素」與人類決策的關係,實在非常有趣。畢竟,在「理性經濟人」的經濟學世界中,這種事情絕對不會發生。正如「理性經濟人」並不會明白「結婚周年」(和「各種紀念日」)和一年中的其他任何日子有何分別。即使因為「規則設定」要送禮物時,也會選擇送出現金,以便對方可以按自己的「偏好」,進行「最佳化選擇」!

由於「理性」在「現代」來臨之時,被視作是「人類世界」的旗幟,所以儘管不符事實,以「理性經濟人」為基礎推導出來的經濟行為模型一直「風生水起」,備受推崇。但這些模型,卻難以解釋各種不當行為,以至金融災難的出現。

「行為經濟學」就是透過註入心理學等其他社會科學元素,把真實人類行為納入經濟學體系之中。這種做法的好處不多,只有一個而已— 就是能對「日常人」,以及整個由「日常人」構成的世界,作出更準確的描述和預測!

行為經濟學家們之所以認為他們仍是在經濟學,而非在心理學(或其他科學)的大旗之下,除了因為他們用的主要還是經濟學的方法外,還因為一個「無關因素」—「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不必全然放棄「理性經濟人」的抽象模型,只需要放棄「此模型對人類和世界的描述皆為正確」此一假設,就已經足夠了!這群學者倒是夠謙卑的了!

接下來的篇章,將會介紹各種「不同行為」的類型和產生機制,還有由此發展出的相關理論。

《不當行為Misbehaving》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86

讀書札記170415不當行為24 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1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1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4-%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8a%ef%bc%89/

讀書札記170415
不當行為(廿四)「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朝日執筆

接連說了一大輪有關「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和理論,我們今集回頭看一下所謂的「正統經濟學」對這場「宗教改革」有什麼回應。

其實早於現代經濟學篳路襤褸草創之時,很多「核心教條」已不斷遭受學門內外的攻擊。為了守護「理性經濟人模型」這座「王城」,一代代的經濟學家築起了四度「防禦工事」。到了約莫六十年代「行為經濟學」方興未艾之際,這四度防線仍是抗擊「異端」的有效武器。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儘管「舊教」這四條防線在連番大(論)戰中屢受猛攻而傷痕纍纍,但「仿彿」仍是屹立不倒,依然不時出現在(反行為)經濟學的論文之中。

第一度防線是一句「三字經」:「Seems to be」,也就是「仿彿」,(朝日認為不妨同樣用三個字來翻譯──「莫須有」!)。簡單來說,就是即使「日常人」未必如經濟學家所假設一般,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但也表現得「仿彿」有這樣的能力。
舉例說,經典的「廠商理論Theory of the Firm」中,一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會把產量維持在「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狀況,它聘請「最後一名」員工的薪水,也應該等於該員工能為公司創造的利潤。

早於1940年,非常前衛的經濟學家Richard Lester已透過郵寄給大量製造企業老闆的問卷,了解到根本沒有一個主管在作出「生產」或「招聘」決策時,會作出諸如「邊際成本等如邊際收益」之類的思考,並由此對「廠商理論」作出「弱弱的」質疑。
然而,「奧地利學派」的名家麥笠Fritz Machlup很快就對這(儘管只是弱弱的)質疑作出「有力回應」。麥笠認為,這些「調查數據」對經濟學家「不具參考意義」,「古語」有雲:「嘴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經濟學家並不關心一般人口說會怎樣怎樣做,「邊際理論」也不要求所有公司都能明確計算出「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但主管們的決策和行動,最終總會大致符合該理論的預測!
麥笠指出,正如駕駛者在路面上決定是否「爬頭」時,並不會(也不必)作出複雜的計算,但(大多數的情況下)仍能安全和順利地超過前面的大貨車。工廠老闆也「可能會靠自己的理解,或是他對當下情況的『感覺』……『仿彿知道』是否值得聘請更多的人手。」麥笠真大師也!

到了1953年,後來成為一代宗師的少年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橫空出世,發表了經典的《實證經濟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一文,堪稱是「仿彿論」的最高典範,也徹底化解了諸如「李斯特問題」一類對「經濟學的假設是否真實」的質疑。
什麼是「實證」呢?如是我聞,佛說以「假設是否真實」來評價一個理論,實為「戇X」—It’s economics! Stupid! 真正重要的,是該理論能否作出「準確的預測」—你話之我廢噏咩紫微五行吖,總之跟住我噏呢套,就買親隻隻股票都升啦,你吹咩? 真正的佛當然沒有朝日那般「寸嘴」和「極端」,他只是以「佛說桌球高手喻」來闡明他的說法。他指出,「精準的預測」源於以下的假設:

情境24a:桌球高手出桿時,「仿彿」已知道複雜的幾何公式,作出精密的力學運算;而且靠肉眼就能測量出精確的角度,並鎖定每一顆球的位置。然後以極速計算出最佳的結果,並以身體作出完美的執行,讓桌上的每顆球按照由公式構成的「模型」,向不同的方向和距離移動。
佛解釋說,我們對這項假設的信心,並非建立於真心相信一個桌球高手,當真能夠完成上述連串精準計算的過程,而是我們相信,所有桌球高手都有能力,做到這個「仿彿」經過複雜計算而達成的結果。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根本不必深究人類到是否「理性」、是否「經濟」,只要結果他們都能做出「仿彿」是「理性經濟人」的行為,「事就這樣成了」!佛果利民也!

自從「一佛出世」後,經濟學家們得到了一段安穩的好日子,不必再顧慮他們的假設是否「符應真實」了。這也是推陳出新的「經濟模型」中,「理性經濟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理性的「黃金時代」。
不過,在「新時代」,「新教」重新發起了對「仿彿說」的攻勢。康納曼和特維斯基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研究中(參見第四集至第六集),一再揭示人類並不能做出「仿彿根據經濟模型來作出的選擇」。(而股票當然也並沒有依照紫微五行的理論上升。)當一個人一再作出明顯「效用較低」,以至「自相矛盾」的選擇時,我們很難說他「仿彿」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正如一個桌球手接連打出「完美」的「撻死」和「搣屎」,我們不會認為他的出桿「仿彿」經過精密的計算。

這也帶出了另一個有關「能力」的問題。Thaler第一篇有關「行為經濟學」的論文《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除了同樣以「實證」為題外,特意用了桌球作例子(他自己解釋是要 “向衷心仰幕的佛利民教授致敬”)。他指出桌球高手也許當真能表現得,「仿彿」熟稔所有相關的幾何和物理公式一樣,但一般人打球時,幾乎都只瞄著袋口那顆球,而且還經常打失。
99.999999%的人在擂臺上一定不如泰臣;在棋秤上一定不如吳清源;炒股一定不如巴菲特;炒菜也一定不如味吉陽一。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表現,應該更像「擂臺上的吳清源」,或者「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股神」曾說過煮個麵已是自己的 “廚力極限”)。經濟理論的對象應該是所有人,而不是專家。如果我們要為一般人如何打桌球、「撲醒」、下圍棋、炒股、炒菜,又或者就業、購物、結婚、生仔、退休儲蓄等建構出一個有用的理論,我們不應該假設他們「仿彿」都能做出,如同專家一般「仿彿經過精密計算」的行為。況且,「專家」有時也不一定能做出「仿彿專家」的行為啊!情境3e中的經濟學家/紅酒收藏家 羅教授,不就是一個好例子嗎?

不過,Thaler也指出,儘管「問卷調查」和「場境實驗」已成為很多社會科學學門(例如心理學、社會學)非常重要的方法學和理論依據,但不少「正統經濟學家」正如上面提到的麥笠,對「調查數據」仍是抱著「不屑一顧」的輕藐態度。
然而,諷刺的是,很多對「調查數據」抱著排拒態度經濟學家,卻心安理得地在媒體訪問中,正經八百地就剛發表的「失業率」、「消費者情緒指數」之類的數字,大派sense。他們「仿彿」忘了這數字的來源—不就是統計局直接問「你係咪搵緊嘢做呀?」「你嚟緊諗住點使錢呀?」,這樣得來的嗎?

要動搖「傳統」總得有點耐性,「佛說桌球高手喻」的方法論也實在非常精妙。是故,時至今日「仿彿論」在經濟論文中仍舊時現身影。
(未完待續)

24集關鍵字:
仿彿論
李斯特問題Richard Lester’s Question
麥笠Fritz Machlup:超車比喻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佛說桌球高手喻」
「擂臺上的吳清源」/「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12

讀書札記170422不當行為25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中)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22/%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22%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5%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ad%ef%bc%89/

讀書札記170422
不當行為(廿五)「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中)
朝日執筆

上集講了四大防線的第一度—「仿彿」,今集繼續講其他的幾條重要防線。
「打嗰一二毫雞碎咁多梗係唔上心啦!你試下賭身家吖!何止 “上心”呀?『上身』添呀!」

「誘因Incentive」是一座被認為值得信賴的堅固堡壘。經濟學家認為,只要有足夠高的利害關係,即使是一般人也會有較大的「誘因」去努力地思考、尋求合適的協助,或至少採取必要的行動,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在「實驗室的蠅頭小利」下表現出的「不當行為」,根本無足掛齒—「真劍勝負」他們就自然會「理性畀你睇」了!

嚴格來說,這種說法儘管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證據(例如量化數據、對照實驗之類)支持。況且,也從來沒有一本經濟學教科書,曾經明示或暗示「經濟學」其實只適用於「利害關係高」的問題。相反,我們一直以來讀到的「經典經濟學教科書例子」,無非都是蘋果或橙、看戲抑或吃飯之類的問題。

心理學家 列滕斯坦Sarah Lichtenstein和 斯洛域Paul Slovic在一項聯合研究中,發現了「偏好逆轉」現象。他們的實驗並不複雜:
情境25a:世界盃外圍賽「德國對列支敦士登」即將上演。 「德國勝」的賠率是「20賠1」(買$100賠$105),「列支敦士登勝」的賠率則是「1賠20」(買$100賠$2,000)。現在你一定要下註$100買其中一隊,你會買哪一隊?
不太意外地,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買幾乎穩贏不輸的「鐵橋局」—「德國勝」。很清楚,這表明他們「偏好」「德國勝註項」多於「列支敦士登勝註項」(這也符合我們在第六集所講,「對面獲得時的風險規避傾向」。)

接著,列、斯再問已經選了買「德國勝」的人兩條問題:
1你已經買了「德國勝」了。快要開場了,有個「德國躉」來不及下註,想買下你手中的這張「波纜」,你要多少錢才肯賣?
2你不知怎的糊里糊塗,結果竟然買了「列支敦士登勝」。快要開場了,有個「列支敦士登躉」來不及下註,想買下你手中的這張「波纜」,你要多少錢才肯賣?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受測者絕大多數對轉賣「列支敦士登勝」的開價,都比「德國勝」為高。這意味著,他們認為「列支敦士登勝」註項比「德國勝」註項價值更高,他們「偏好」「列支敦士登勝」註項多於「德國勝」註項。列、斯二人憑這個「偏好逆轉」的發現,名揚學界。

這項發現對「經濟學」的震撼,也許比得上 畢達哥拉斯的信徒發現「無理數」的存在。「經濟學」的核心目的就是追求「最佳化」,而這種追求則建基於「定義明確的偏好」!長久以來,經濟學家並不需要理會閣下到底喜歡吃橙還是蘋果,但卻不能接受你在「喜歡吃橙多於蘋果」的同時,又「喜歡吃蘋果多於橙」。若「個人偏好」沒有固定順序,那什麼才是「最佳」?
而且,在上述的情境中,甚至連「稟賦效應」也無用武之地。因為兩個註項都是「已經獲得的」,同樣是把「稟賦賣出去」。還記得那個高檔的拉丁文嗎?Ceteris Paribus!

加州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家 格芬David Griffin和 巴勒Charles Pratt對上述現象感到困惑,他們想清楚「誘因」能否「撥亂反正」,讓「不理性」的人類「迷途知返」。
他們完整重覆了列、斯的實驗,分別只是格、巴二人與實驗對象玩的是「真錢」!並且還設了幾組不同級別的註碼,看看人類是否「誘因越大越理性」。然而,實驗結果讓格、巴非常驚訝(雀躍),人們在玩「真錢」時「偏好逆轉」的情況變得更頻繁、更嚴重(兩個註項的「價差比」更大),註碼越大情況越差!

當然,大多數的「實驗經濟學家」都是「死窮鬼」,故此所謂的「大註碼」無非也不過是「一百幾十」,而且也不可能利用公共開支等「軍國大事」來作「對照實驗。儘管他們也曾經在「窮國」做實驗,以提升「相對利害關係」,不過,始終未能徹底壓倒「正統派」的「誘因論」。如同「仿彿論」一般,「缺乏『足夠的』誘因」到了今天,仍時有出現在學界的論文之中,作為對種種「不符標準模型」的「不當行為」的「萬用解釋」。

除了「仿彿」和「誘因」,對於這些「偽裝成經濟學家的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和方法,還有另一個也是相當常見的質疑,這就是「缺乏學習機會」。經濟學家的這個說法,聽來也不無道理。畢竟,我們雖然並非生而懂得駕車,但大多數的人都能於沒有發生任何嚴重事故的情況下,就在路面實習中學會了駕駛。(至少算是考到了一個牌!)
捍衛傳統的經濟學家會認為,一個聰明(狡訐)的心理學家,當然可以引誘受測者在實驗室中犯錯。不過,這些人在實驗室外的「真實世界」,練習時間有的是。透過學習,自然就會糾正這些「不當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標.梅利Bill Murray主演的一部荷里活電影《偷天情緣Groundhog Day》。電影主角每朝醒來,都會發現當天是2月2日(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因此他得以利用「浩瀚的經驗」去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犯下「昨天的愚蠢錯誤」。只可惜,現實是我們每天都得面對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局面,能夠從過去錯誤中,找出「相似的錯誤結構」,並加以改正,也許並非常態—尤其是當你根本就不知道「昨天」的選擇,原來是多麼「戇X」的時候。作為一個(假)歷史學家,朝日必須說一句老掉牙的 黑格爾名句:「人唯一能從歷史學習到的,就是人根本不能向歷史學習!」否則,「阿寶」也不用這麼忙了!(參見第四集)

況且,就算你對掌握「錯誤結構」當真有過人的天賦,也擁有超越常人的自我糾錯執行力,但這個「學習說」還是有一個小問題。
除非你認為心理學這一百多年來的研究都是胡扯,心理學家們其實很早就摸清了人類「學習的機制」。要從經驗中學習,有兩個要素,缺一不可:頻繁練習+即時回饋。且不說「即時回饋」—也就是即時知道自己「笨X咗!」,並加以改正,是多麼的不容易。「頻繁」一詞更是至為關鍵,若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立即發現,「學習說」和上面的「誘因說」,其實是互相排斥的。

若果你還沒有明白過來,我可以說得再直接一點。 「利害極高的選擇」(例如買樓、結婚、生仔之類)在我們一生中,其實並沒有多少機會遇到,由於不可能「頻繁」,故此「透過學習糾錯」的機會也少得可憐。相反,我們每天「頻繁遇到的選擇」(例如早餐選ABC餐、襪子穿什麼顏色、乘巴士抑或地鐵之類),都是一些「利害極低的選擇」。也就是說,「學習頻率」與「利害關係」是成反比的。

有道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學習」當然是要經過反覆練習才成。不過,捍衛傳統者似乎應該想清楚,究竟是「學習」重要,抑或「誘因」才是重點。
若認為學習是避免「不當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則我們最有機會做對的,一定要那些最無關痛癢,利害關係最低的抉擇;反過來說,利害關係越高的選擇,由於缺乏學習機會,出錯的機會自然就越高了。****
(未完待續)

25集關鍵字:
誘因Incentive
偏好逆轉
誘因越大越不理性
學習糾錯
頻繁練習
利害關係與學習頻率成反比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69

讀書札記170415不當行為24 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1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1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4-%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8a%ef%bc%89/

讀書札記170415
不當行為(廿四)「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朝日執筆

接連說了一大輪有關「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和理論,我們今集回頭看一下所謂的「正統經濟學」對這場「宗教改革」有什麼回應。

其實早於現代經濟學篳路襤褸草創之時,很多「核心教條」已不斷遭受學門內外的攻擊。為了守護「理性經濟人模型」這座「王城」,一代代的經濟學家築起了四度「防禦工事」。到了約莫六十年代「行為經濟學」方興未艾之際,這四度防線仍是抗擊「異端」的有效武器。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儘管「舊教」這四條防線在連番大(論)戰中屢受猛攻而傷痕纍纍,但「仿彿」仍是屹立不倒,依然不時出現在(反行為)經濟學的論文之中。

第一度防線是一句「三字經」:「Seems to be」,也就是「仿彿」,(朝日認為不妨同樣用三個字來翻譯──「莫須有」!)。簡單來說,就是即使「日常人」未必如經濟學家所假設一般,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但也表現得「仿彿」有這樣的能力。
舉例說,經典的「廠商理論Theory of the Firm」中,一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會把產量維持在「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狀況,它聘請「最後一名」員工的薪水,也應該等於該員工能為公司創造的利潤。

早於1940年,非常前衛的經濟學家Richard Lester已透過郵寄給大量製造企業老闆的問卷,了解到根本沒有一個主管在作出「生產」或「招聘」決策時,會作出諸如「邊際成本等如邊際收益」之類的思考,並由此對「廠商理論」作出「弱弱的」質疑。
然而,「奧地利學派」的名家麥笠Fritz Machlup很快就對這(儘管只是弱弱的)質疑作出「有力回應」。麥笠認為,這些「調查數據」對經濟學家「不具參考意義」,「古語」有雲:「嘴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經濟學家並不關心一般人口說會怎樣怎樣做,「邊際理論」也不要求所有公司都能明確計算出「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但主管們的決策和行動,最終總會大致符合該理論的預測!
麥笠指出,正如駕駛者在路面上決定是否「爬頭」時,並不會(也不必)作出複雜的計算,但(大多數的情況下)仍能安全和順利地超過前面的大貨車。工廠老闆也「可能會靠自己的理解,或是他對當下情況的『感覺』……『仿彿知道』是否值得聘請更多的人手。」麥笠真大師也!

到了1953年,後來成為一代宗師的少年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橫空出世,發表了經典的《實證經濟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一文,堪稱是「仿彿論」的最高典範,也徹底化解了諸如「李斯特問題」一類對「經濟學的假設是否真實」的質疑。
什麼是「實證」呢?如是我聞,佛說以「假設是否真實」來評價一個理論,實為「戇X」—It’s economics! Stupid! 真正重要的,是該理論能否作出「準確的預測」—你話之我廢噏咩紫微五行吖,總之跟住我噏呢套,就買親隻隻股票都升啦,你吹咩? 真正的佛當然沒有朝日那般「寸嘴」和「極端」,他只是以「佛說桌球高手喻」來闡明他的說法。他指出,「精準的預測」源於以下的假設:

情境24a:桌球高手出桿時,「仿彿」已知道複雜的幾何公式,作出精密的力學運算;而且靠肉眼就能測量出精確的角度,並鎖定每一顆球的位置。然後以極速計算出最佳的結果,並以身體作出完美的執行,讓桌上的每顆球按照由公式構成的「模型」,向不同的方向和距離移動。
佛解釋說,我們對這項假設的信心,並非建立於真心相信一個桌球高手,當真能夠完成上述連串精準計算的過程,而是我們相信,所有桌球高手都有能力,做到這個「仿彿」經過複雜計算而達成的結果。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根本不必深究人類到是否「理性」、是否「經濟」,只要結果他們都能做出「仿彿」是「理性經濟人」的行為,「事就這樣成了」!佛果利民也!

自從「一佛出世」後,經濟學家們得到了一段安穩的好日子,不必再顧慮他們的假設是否「符應真實」了。這也是推陳出新的「經濟模型」中,「理性經濟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理性的「黃金時代」。
不過,在「新時代」,「新教」重新發起了對「仿彿說」的攻勢。康納曼和特維斯基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研究中(參見第四集至第六集),一再揭示人類並不能做出「仿彿根據經濟模型來作出的選擇」。(而股票當然也並沒有依照紫微五行的理論上升。)當一個人一再作出明顯「效用較低」,以至「自相矛盾」的選擇時,我們很難說他「仿彿」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正如一個桌球手接連打出「完美」的「撻死」和「搣屎」,我們不會認為他的出桿「仿彿」經過精密的計算。

這也帶出了另一個有關「能力」的問題。Thaler第一篇有關「行為經濟學」的論文《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除了同樣以「實證」為題外,特意用了桌球作例子(他自己解釋是要 “向衷心仰幕的佛利民教授致敬”)。他指出桌球高手也許當真能表現得,「仿彿」熟稔所有相關的幾何和物理公式一樣,但一般人打球時,幾乎都只瞄著袋口那顆球,而且還經常打失。
99.999999%的人在擂臺上一定不如泰臣;在棋秤上一定不如吳清源;炒股一定不如巴菲特;炒菜也一定不如味吉陽一。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表現,應該更像「擂臺上的吳清源」,或者「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股神」曾說過煮個麵已是自己的 “廚力極限”)。經濟理論的對象應該是所有人,而不是專家。如果我們要為一般人如何打桌球、「撲醒」、下圍棋、炒股、炒菜,又或者就業、購物、結婚、生仔、退休儲蓄等建構出一個有用的理論,我們不應該假設他們「仿彿」都能做出,如同專家一般「仿彿經過精密計算」的行為。況且,「專家」有時也不一定能做出「仿彿專家」的行為啊!情境3e中的經濟學家/紅酒收藏家 羅教授,不就是一個好例子嗎?

不過,Thaler也指出,儘管「問卷調查」和「場境實驗」已成為很多社會科學學門(例如心理學、社會學)非常重要的方法學和理論依據,但不少「正統經濟學家」正如上面提到的麥笠,對「調查數據」仍是抱著「不屑一顧」的輕藐態度。
然而,諷刺的是,很多對「調查數據」抱著排拒態度經濟學家,卻心安理得地在媒體訪問中,正經八百地就剛發表的「失業率」、「消費者情緒指數」之類的數字,大派sense。他們「仿彿」忘了這數字的來源—不就是統計局直接問「你係咪搵緊嘢做呀?」「你嚟緊諗住點使錢呀?」,這樣得來的嗎?

要動搖「傳統」總得有點耐性,「佛說桌球高手喻」的方法論也實在非常精妙。是故,時至今日「仿彿論」在經濟論文中仍舊時現身影。
(未完待續)

24集關鍵字:
仿彿論
李斯特問題Richard Lester’s Question
麥笠Fritz Machlup:超車比喻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佛說桌球高手喻」
「擂臺上的吳清源」/「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71

讀書札記170428不當行為26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2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28%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6%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8b%ef%bc%89/

讀書札記170428
不當行為(廿六)「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下)
朝日執筆

前兩集介紹了前三度防線,不過,三者加起來的威力,也許都比不上今集介紹的「正統經濟學」的“終極武器”— 「無形之手」!

從 阿當斯密、李嘉圖David Ricardo,一直到 山繆臣,史上眾多的經濟學大師都曾對以「理性」為基礎的標準模型作出不同程度的質疑。然而,何以過了這麼多年,「理性模型」仍是屹立不倒,始終仍被「正統派」奉為核心教條呢?這大概都是因為「市場」的力量委實太過強大。

「假如有某些人做了某些蠢事──例如那些實驗室中的受測者──但這些人必須在市場中競爭和互動,於是如此這般……最後不就會回復正常嗎?」正如教徒對上帝的無限信心,經濟學家相信,只要全心交托「市場」,倚仗「無形之手」的大能,萬事萬物總會歸於「蘇格拉底的正義」— The right man does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這隻傳說是出自於 斯密子大菩薩的「無形之手」之所以「強大」,在於你根本不能描述出「它」有多強大。其作用似乎總是被描述(誇大)到一個難以作出具體解釋的「神秘」程度。當任何(主張「標準模型」的)人對人類屢屢被觀察到的「不當行為」,難以用任何合理方式將其「理性化」之時,他還可以退守「市場」,期望「市場」可以將這些「不理性」撥亂反正。當連在「市場」介入後,這些「不當行為」仍是不斷出現的時候,這隻充滿神秘力量的「無形之手」總能派上用場。

情境26a1:在一家超高檔餐廳內,你傻傻地執著於「沈沒成本」,明明已經很飽,還是要把最後一道菜硬塞進口,只因為你已經付了錢。

情境26a2:這個賽馬日的尾場快將開跑,已經輸了$1,000的你,決定把手中僅餘的$20現金(賭本),投註「獨贏」在那隻「1賠50」的「南極精神」。

情境26a3:雖然你知道初創企業的成功率只有20%,你自己之前也失敗了三次,但經過一番周詳計劃,研究評估之後,你認為這次再創業的成功率一定超過八成。

即使你常常做出情境26a1的「不當行為」,又如何呢?會輕幾斤嗎?當然不會,你只會重幾斤!但這對你自己以至整個世界會產生什麼禍害嗎?你在情境26a2中(理所當然地)把最後的$20輸掉了,結果不就是散場掏出八達通乘車回家嗎?你會因此而傾家蕩產嗎?會抑鬱而死嗎?你在情境26a3中,創業再一次失敗,會因此而無錢開飯嗎?會生無可戀嗎?就算你真的去吊頸跳樓燒炭,會警惕後來的創業者更「理性正確」地作出判斷,從而提升整體的創業成功率嗎?
市場儘管無比冷酷,但顯然並不一定會把人變得「理性」。幸好(或不幸地),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不理性」(或者不按「標準理性模型」)的行動都不會致命。

上帝當然致力驅除世上的罪惡,但只要存在「自由意誌」,罪惡就不會絕跡於世上。同理,「無形之手」非常勤勞地把世上的「不理性」掃除,但「自由」的人還是會作出「不理性」的選擇。不過這並不要緊,這些微不足道的「不理性」,並不影響整個「理性的世界」,正如些許的黑暗正好映襯出上帝正義國度的「光明」。
簡言之,這是一個「套套邏輯」:所有「影響大局」的「不理性」都已被「無形之手」掃走了,剩下沒有掃走而讓我們觀察到的,都是「不影響大局」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正統派」經濟學家,也對「無形之手」抱持著如此「全心全意全力全靈」的「信德」。有一派「教義」中的「無形之手」並沒有如斯的「全能」,他們不相信「市場」會讓人變得「理性」,但透過市場的本質—「競爭」,至少會將「價格」維持在「理性水平」。即使企業的管理者都是(不擅長學習的)人類,但競爭的壓力必然會迫使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

這個說法似乎不無道理,但其在標舉「市場」的「本質」—「競爭」時,卻忽略了「競爭」的本質。達爾文「天擇論」的重點是「淘汰落後者」,而不是「挑選領先者」。獅子只會把1,000隻的斑馬群中,最後的那隻斑馬吃掉。對於前面的999隻斑馬,這次「競爭」中的排名實在毫無分別。各位打過工的,都應該見識到貴公司種種「低效」、「不理性」的狀況,但它們卻不少都是百年老店。
按道理,環境越嚴酷,「天擇」的淘汰機制就越有效。不過,現實中當遇上真正的「大災難」,結果一般都是不問優劣,「闔家富貴」!森林大火中,跑得最快和最慢的斑馬同樣葬身火海;金融海嘯中,經營得最好和經營得最差的公司同樣宣告破產。「市場競爭」並不具備「循序漸進」的淘汰能力,故此也不見得能夠迫使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四液說」到「病菌說」,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量子物理。挑戰既有「學術範式」,從來都是一場漫長的鬥爭。儘管我們可以舉出大量對「理性標準模型」的質疑,但這並不足夠。歸根結柢,這是「舉證責任」的問題。由於「經濟學」已是「百年老店」,並在政治、社會、學界都擁有相當穩固的地位,因此要挑戰「權威」,找到「理論」中的「疑點」並不足夠,還必須證明「它是錯的」!相反捍衛者卻沒有「證明自己是對」的義務。反過來說,對於「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和發現,「舊教」可以只作「質疑」而不必「證偽」,而「證實」這些「行為經濟學」理論,卻是「新教」的責任。
戰鬥之所以漫長,是因為「舊教」仗著「主場之利」,可以一直「搬龍門」,把防線一再後徹。當然,這也是 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講到,所有學科發展的常態流程:當發現「異例」時,先盡量嘗試以現行範式中理論解釋吸納之,若當真不能解釋,則在現行範式中對理論作出修正。若修正後仍未能將「異例」吸納,則將其擱在一旁,「當睇唔到」。

起初,「神創造天地」,所有人都是理性的。只是經過多年的「實證觀察」,連經濟學家也不好意思再說他們是「理性」了—不要緊,只要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仿彿」是一個「理性人」的行為就行了。可惜在現實中,人卻不斷幹蠢事,行為也不「仿彿」一個「理性人」,哪咋辦?不要緊,只要提高利害關係/提供學習機會,他們就會回歸「理性」了。然而,原來提高利害關係/提供學習機會後,人還是不斷地做傻事,那又如何?也不要緊,我們有「市場」,只要把人放在「市場」中「競爭」,即使個別人不理性,但由他們組成的整個市場也會表現得「理性」(例如價格會維持在「合理水平」。)那麼,如果「市場」也表現得「不理性」呢?也不要緊,這只是短期現象,長期來說,它還是會回歸「理性」的!

說實話,朝日並未能判斷最後那一句「長期理性」的命題,其實是否有「可證偽性」,但卻立刻想到(朝日認為可與斯密子比肩的)大師凱因斯的兩句名言:

市場不理性的時間,一定「長過你條命」!
Markets can remain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斷估」這應該是他「炒燶」農產品期貨,讓「馬鈴薯堆滿辦公室」時說的。)

對於眼前的事,「長期」是一種誤導的說法。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
The long run is a misleading guide to current affairs.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不過,Thaler作為一個「新教徒」,當然還是要繼續對傳統範式作出挑戰。為了對「正統派」的幾度防線作出最有力的攻擊,他決定在「真實世界」中,由「最理性的精英」組成、「利害關係最高」、「交易次數最頻繁」(這樣也就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的「自由市場」,嘗試找出各種「不理性」的行為,或至少是「不理性」的「價格」。
這就是「金融市場」!

26集關鍵字:
無形之手
不影響大局的不當行為
市場競爭
範式(不)轉移
長期理性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30

讀書札記170428不當行為26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2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28%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6%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8b%ef%bc%89/

讀書札記170428
不當行為(廿六)「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下)
朝日執筆

前兩集介紹了前三度防線,不過,三者加起來的威力,也許都比不上今集介紹的「正統經濟學」的“終極武器”— 「無形之手」!

從 阿當斯密、李嘉圖David Ricardo,一直到 山繆臣,史上眾多的經濟學大師都曾對以「理性」為基礎的標準模型作出不同程度的質疑。然而,何以過了這麼多年,「理性模型」仍是屹立不倒,始終仍被「正統派」奉為核心教條呢?這大概都是因為「市場」的力量委實太過強大。

「假如有某些人做了某些蠢事──例如那些實驗室中的受測者──但這些人必須在市場中競爭和互動,於是如此這般……最後不就會回復正常嗎?」正如教徒對上帝的無限信心,經濟學家相信,只要全心交托「市場」,倚仗「無形之手」的大能,萬事萬物總會歸於「蘇格拉底的正義」— The right man does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這隻傳說是出自於 斯密子大菩薩的「無形之手」之所以「強大」,在於你根本不能描述出「它」有多強大。其作用似乎總是被描述(誇大)到一個難以作出具體解釋的「神秘」程度。當任何(主張「標準模型」的)人對人類屢屢被觀察到的「不當行為」,難以用任何合理方式將其「理性化」之時,他還可以退守「市場」,期望「市場」可以將這些「不理性」撥亂反正。當連在「市場」介入後,這些「不當行為」仍是不斷出現的時候,這隻充滿神秘力量的「無形之手」總能派上用場。

情境26a1:在一家超高檔餐廳內,你傻傻地執著於「沈沒成本」,明明已經很飽,還是要把最後一道菜硬塞進口,只因為你已經付了錢。

情境26a2:這個賽馬日的尾場快將開跑,已經輸了$1,000的你,決定把手中僅餘的$20現金(賭本),投註「獨贏」在那隻「1賠50」的「南極精神」。

情境26a3:雖然你知道初創企業的成功率只有20%,你自己之前也失敗了三次,但經過一番周詳計劃,研究評估之後,你認為這次再創業的成功率一定超過八成。

即使你常常做出情境26a1的「不當行為」,又如何呢?會輕幾斤嗎?當然不會,你只會重幾斤!但這對你自己以至整個世界會產生什麼禍害嗎?你在情境26a2中(理所當然地)把最後的$20輸掉了,結果不就是散場掏出八達通乘車回家嗎?你會因此而傾家蕩產嗎?會抑鬱而死嗎?你在情境26a3中,創業再一次失敗,會因此而無錢開飯嗎?會生無可戀嗎?就算你真的去吊頸跳樓燒炭,會警惕後來的創業者更「理性正確」地作出判斷,從而提升整體的創業成功率嗎?
市場儘管無比冷酷,但顯然並不一定會把人變得「理性」。幸好(或不幸地),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不理性」(或者不按「標準理性模型」)的行動都不會致命。

上帝當然致力驅除世上的罪惡,但只要存在「自由意誌」,罪惡就不會絕跡於世上。同理,「無形之手」非常勤勞地把世上的「不理性」掃除,但「自由」的人還是會作出「不理性」的選擇。不過這並不要緊,這些微不足道的「不理性」,並不影響整個「理性的世界」,正如些許的黑暗正好映襯出上帝正義國度的「光明」。
簡言之,這是一個「套套邏輯」:所有「影響大局」的「不理性」都已被「無形之手」掃走了,剩下沒有掃走而讓我們觀察到的,都是「不影響大局」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正統派」經濟學家,也對「無形之手」抱持著如此「全心全意全力全靈」的「信德」。有一派「教義」中的「無形之手」並沒有如斯的「全能」,他們不相信「市場」會讓人變得「理性」,但透過市場的本質—「競爭」,至少會將「價格」維持在「理性水平」。即使企業的管理者都是(不擅長學習的)人類,但競爭的壓力必然會迫使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

這個說法似乎不無道理,但其在標舉「市場」的「本質」—「競爭」時,卻忽略了「競爭」的本質。達爾文「天擇論」的重點是「淘汰落後者」,而不是「挑選領先者」。獅子只會把1,000隻的斑馬群中,最後的那隻斑馬吃掉。對於前面的999隻斑馬,這次「競爭」中的排名實在毫無分別。各位打過工的,都應該見識到貴公司種種「低效」、「不理性」的狀況,但它們卻不少都是百年老店。
按道理,環境越嚴酷,「天擇」的淘汰機制就越有效。不過,現實中當遇上真正的「大災難」,結果一般都是不問優劣,「闔家富貴」!森林大火中,跑得最快和最慢的斑馬同樣葬身火海;金融海嘯中,經營得最好和經營得最差的公司同樣宣告破產。「市場競爭」並不具備「循序漸進」的淘汰能力,故此也不見得能夠迫使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四液說」到「病菌說」,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量子物理。挑戰既有「學術範式」,從來都是一場漫長的鬥爭。儘管我們可以舉出大量對「理性標準模型」的質疑,但這並不足夠。歸根結柢,這是「舉證責任」的問題。由於「經濟學」已是「百年老店」,並在政治、社會、學界都擁有相當穩固的地位,因此要挑戰「權威」,找到「理論」中的「疑點」並不足夠,還必須證明「它是錯的」!相反捍衛者卻沒有「證明自己是對」的義務。反過來說,對於「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和發現,「舊教」可以只作「質疑」而不必「證偽」,而「證實」這些「行為經濟學」理論,卻是「新教」的責任。
戰鬥之所以漫長,是因為「舊教」仗著「主場之利」,可以一直「搬龍門」,把防線一再後徹。當然,這也是 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講到,所有學科發展的常態流程:當發現「異例」時,先盡量嘗試以現行範式中理論解釋吸納之,若當真不能解釋,則在現行範式中對理論作出修正。若修正後仍未能將「異例」吸納,則將其擱在一旁,「當睇唔到」。

起初,「神創造天地」,所有人都是理性的。只是經過多年的「實證觀察」,連經濟學家也不好意思再說他們是「理性」了—不要緊,只要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仿彿」是一個「理性人」的行為就行了。可惜在現實中,人卻不斷幹蠢事,行為也不「仿彿」一個「理性人」,哪咋辦?不要緊,只要提高利害關係/提供學習機會,他們就會回歸「理性」了。然而,原來提高利害關係/提供學習機會後,人還是不斷地做傻事,那又如何?也不要緊,我們有「市場」,只要把人放在「市場」中「競爭」,即使個別人不理性,但由他們組成的整個市場也會表現得「理性」(例如價格會維持在「合理水平」。)那麼,如果「市場」也表現得「不理性」呢?也不要緊,這只是短期現象,長期來說,它還是會回歸「理性」的!

說實話,朝日並未能判斷最後那一句「長期理性」的命題,其實是否有「可證偽性」,但卻立刻想到(朝日認為可與斯密子比肩的)大師凱因斯的兩句名言:

市場不理性的時間,一定「長過你條命」!
Markets can remain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斷估」這應該是他「炒燶」農產品期貨,讓「馬鈴薯堆滿辦公室」時說的。)

對於眼前的事,「長期」是一種誤導的說法。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
The long run is a misleading guide to current affairs.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不過,Thaler作為一個「新教徒」,當然還是要繼續對傳統範式作出挑戰。為了對「正統派」的幾度防線作出最有力的攻擊,他決定在「真實世界」中,由「最理性的精英」組成、「利害關係最高」、「交易次數最頻繁」(這樣也就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的「自由市場」,嘗試找出各種「不理性」的行為,或至少是「不理性」的「價格」。
這就是「金融市場」!

26集關鍵字:
無形之手
不影響大局的不當行為
市場競爭
範式(不)轉移
長期理性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69

讀書札記170422不當行為25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中)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22/%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22%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5%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ad%ef%bc%89/

讀書札記170422
不當行為(廿五)「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中)
朝日執筆

上集講了四大防線的第一度—「仿彿」,今集繼續講其他的幾條重要防線。
「打嗰一二毫雞碎咁多梗係唔上心啦!你試下賭身家吖!何止 “上心”呀?『上身』添呀!」

「誘因Incentive」是一座被認為值得信賴的堅固堡壘。經濟學家認為,只要有足夠高的利害關係,即使是一般人也會有較大的「誘因」去努力地思考、尋求合適的協助,或至少採取必要的行動,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在「實驗室的蠅頭小利」下表現出的「不當行為」,根本無足掛齒—「真劍勝負」他們就自然會「理性畀你睇」了!

嚴格來說,這種說法儘管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證據(例如量化數據、對照實驗之類)支持。況且,也從來沒有一本經濟學教科書,曾經明示或暗示「經濟學」其實只適用於「利害關係高」的問題。相反,我們一直以來讀到的「經典經濟學教科書例子」,無非都是蘋果或橙、看戲抑或吃飯之類的問題。

心理學家 列滕斯坦Sarah Lichtenstein和 斯洛域Paul Slovic在一項聯合研究中,發現了「偏好逆轉」現象。他們的實驗並不複雜:
情境25a:世界盃外圍賽「德國對列支敦士登」即將上演。 「德國勝」的賠率是「20賠1」(買$100賠$105),「列支敦士登勝」的賠率則是「1賠20」(買$100賠$2,000)。現在你一定要下註$100買其中一隊,你會買哪一隊?
不太意外地,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買幾乎穩贏不輸的「鐵橋局」—「德國勝」。很清楚,這表明他們「偏好」「德國勝註項」多於「列支敦士登勝註項」(這也符合我們在第六集所講,「對面獲得時的風險規避傾向」。)

接著,列、斯再問已經選了買「德國勝」的人兩條問題:
1你已經買了「德國勝」了。快要開場了,有個「德國躉」來不及下註,想買下你手中的這張「波纜」,你要多少錢才肯賣?
2你不知怎的糊里糊塗,結果竟然買了「列支敦士登勝」。快要開場了,有個「列支敦士登躉」來不及下註,想買下你手中的這張「波纜」,你要多少錢才肯賣?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受測者絕大多數對轉賣「列支敦士登勝」的開價,都比「德國勝」為高。這意味著,他們認為「列支敦士登勝」註項比「德國勝」註項價值更高,他們「偏好」「列支敦士登勝」註項多於「德國勝」註項。列、斯二人憑這個「偏好逆轉」的發現,名揚學界。

這項發現對「經濟學」的震撼,也許比得上 畢達哥拉斯的信徒發現「無理數」的存在。「經濟學」的核心目的就是追求「最佳化」,而這種追求則建基於「定義明確的偏好」!長久以來,經濟學家並不需要理會閣下到底喜歡吃橙還是蘋果,但卻不能接受你在「喜歡吃橙多於蘋果」的同時,又「喜歡吃蘋果多於橙」。若「個人偏好」沒有固定順序,那什麼才是「最佳」?
而且,在上述的情境中,甚至連「稟賦效應」也無用武之地。因為兩個註項都是「已經獲得的」,同樣是把「稟賦賣出去」。還記得那個高檔的拉丁文嗎?Ceteris Paribus!

加州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家 格芬David Griffin和 巴勒Charles Pratt對上述現象感到困惑,他們想清楚「誘因」能否「撥亂反正」,讓「不理性」的人類「迷途知返」。
他們完整重覆了列、斯的實驗,分別只是格、巴二人與實驗對象玩的是「真錢」!並且還設了幾組不同級別的註碼,看看人類是否「誘因越大越理性」。然而,實驗結果讓格、巴非常驚訝(雀躍),人們在玩「真錢」時「偏好逆轉」的情況變得更頻繁、更嚴重(兩個註項的「價差比」更大),註碼越大情況越差!

當然,大多數的「實驗經濟學家」都是「死窮鬼」,故此所謂的「大註碼」無非也不過是「一百幾十」,而且也不可能利用公共開支等「軍國大事」來作「對照實驗。儘管他們也曾經在「窮國」做實驗,以提升「相對利害關係」,不過,始終未能徹底壓倒「正統派」的「誘因論」。如同「仿彿論」一般,「缺乏『足夠的』誘因」到了今天,仍時有出現在學界的論文之中,作為對種種「不符標準模型」的「不當行為」的「萬用解釋」。

除了「仿彿」和「誘因」,對於這些「偽裝成經濟學家的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和方法,還有另一個也是相當常見的質疑,這就是「缺乏學習機會」。經濟學家的這個說法,聽來也不無道理。畢竟,我們雖然並非生而懂得駕車,但大多數的人都能於沒有發生任何嚴重事故的情況下,就在路面實習中學會了駕駛。(至少算是考到了一個牌!)
捍衛傳統的經濟學家會認為,一個聰明(狡訐)的心理學家,當然可以引誘受測者在實驗室中犯錯。不過,這些人在實驗室外的「真實世界」,練習時間有的是。透過學習,自然就會糾正這些「不當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標.梅利Bill Murray主演的一部荷里活電影《偷天情緣Groundhog Day》。電影主角每朝醒來,都會發現當天是2月2日(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因此他得以利用「浩瀚的經驗」去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犯下「昨天的愚蠢錯誤」。只可惜,現實是我們每天都得面對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局面,能夠從過去錯誤中,找出「相似的錯誤結構」,並加以改正,也許並非常態—尤其是當你根本就不知道「昨天」的選擇,原來是多麼「戇X」的時候。作為一個(假)歷史學家,朝日必須說一句老掉牙的 黑格爾名句:「人唯一能從歷史學習到的,就是人根本不能向歷史學習!」否則,「阿寶」也不用這麼忙了!(參見第四集)

況且,就算你對掌握「錯誤結構」當真有過人的天賦,也擁有超越常人的自我糾錯執行力,但這個「學習說」還是有一個小問題。
除非你認為心理學這一百多年來的研究都是胡扯,心理學家們其實很早就摸清了人類「學習的機制」。要從經驗中學習,有兩個要素,缺一不可:頻繁練習+即時回饋。且不說「即時回饋」—也就是即時知道自己「笨X咗!」,並加以改正,是多麼的不容易。「頻繁」一詞更是至為關鍵,若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立即發現,「學習說」和上面的「誘因說」,其實是互相排斥的。

若果你還沒有明白過來,我可以說得再直接一點。 「利害極高的選擇」(例如買樓、結婚、生仔之類)在我們一生中,其實並沒有多少機會遇到,由於不可能「頻繁」,故此「透過學習糾錯」的機會也少得可憐。相反,我們每天「頻繁遇到的選擇」(例如早餐選ABC餐、襪子穿什麼顏色、乘巴士抑或地鐵之類),都是一些「利害極低的選擇」。也就是說,「學習頻率」與「利害關係」是成反比的。

有道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學習」當然是要經過反覆練習才成。不過,捍衛傳統者似乎應該想清楚,究竟是「學習」重要,抑或「誘因」才是重點。
若認為學習是避免「不當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則我們最有機會做對的,一定要那些最無關痛癢,利害關係最低的抉擇;反過來說,利害關係越高的選擇,由於缺乏學習機會,出錯的機會自然就越高了。****
(未完待續)

25集關鍵字:
誘因Incentive
偏好逆轉
誘因越大越不理性
學習糾錯
頻繁練習
利害關係與學習頻率成反比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71

呢隻正統童產品內銷零售概念股

1 : GS(14)@2011-12-14 23:35:18

http://doc.twse.com.tw/pdf/201108_2924_B07_20111214_233329.pdf

台灣上櫃的東凌
2 : GS(14)@2011-12-14 23:35:52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8726[/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04

High tea唔high?教你嘆正統英式下午茶

1 : GS(14)@2015-10-12 14:21:51

舊郵筒皇冠將被遮蓋,敲響本地「去殖」喪鐘。百多年英治歷史為香港帶來物質烙印同時,亦留下文化痕跡。一個三層架,一份下午茶,殖民遺風依然瀰留在瑰麗雅廳中,散落在本地華人社會間。作為保存傳統英國風情表表者,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決將英式下午茶帶到美酒佳餚巡禮,與知音共尋久違18年之味。記者:佘錦洪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起源於英國貴族,隨殖民時代的英國精英傳入香港。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行政總廚Uwe Opocensky表示,1840年時一名英國貴族Lady Bedford因難抵晚上8時才開始的晚餐,選擇在下午時份進食各式小吃,慢慢一種成為流行文化。他指出,英式下午茶經多年演變,已成香港文化重要部份。輕輕一句「High Tea」,隨時喚醒港女潛藏心底的甜食欲望。但原來High Tea並不「High」,「Low Tea」才是身份象徵。Uwe稱當時貴族吃下午茶有專門的茶几,一般較食晚飯的餐枱矮,因此下午茶又叫「Low Tea」;相反有些人吃下午茶不甚講究,直接在高桌上開餐,因而衍生出「High Tea」。資料顯示,High Tea是英國勞工階層下午茶的統稱。正宗的英式下午餐,所有食物都會放在三層架上,由下至上分別是三文治、英國鬆餅、小蛋糕,吃法亦是由下至上吃,口味由鹹到甜。不過Uwe指出,現時餐廳已不局限於傳統,而是針對不同點心的大小及顏色去排列,以美觀行先,但進食次序仍無變,保留傳統。一杯香濃奶茶是下午茶必不可少的配搭,但原來紅茶加奶亦是因為貴族習慣所致。Uwe指以往貴族會使用來自中國的骨瓷,但因骨瓷較薄,若加入熱茶容易受熱而爆裂,所以需要一份放涼的鮮奶去中和熱力。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的英式下午茶自1963年推出至今,七成顧客為本地人。Uwe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堅持使用最新鮮的材料及香料,又會推出新款甜品保持食客新鮮感。最近酒店聯同香港乳癌基金會「Think Pink」活動,推出以藝術品為特別造型的蛋糕及奶油卷,供應期至本月27日。文華東方今年與旅發局合作,半世紀來首度將下午茶帶出酒店,在於「美酒佳餚巡禮」的品味館活動中接受預約。「美酒佳餚巡禮」文華東方下午茶活動日期:10月24及25日節數:每日2節,每節限130人門票:每位290元,門票已於網上接受預訂。10月22日前購買,將免收「美酒佳餚巡禮」30元入場費網址:http://discoverhongkong.com/winedin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12/193300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70

【讀書好×果籽】充滿味精的正統朝代史

1 : GS(14)@2017-11-05 17:38:14

【文化籽:讀書好】教育局發表初中中史課綱諮詢文件,將政治史比例由65%增至76%,佔114節課,削減文化、社會史,香港史則可憐地佔10%,依附在中國史朝代,例如教宋朝時,撥一成時間講一講當時香港,聊備一格。中國歷史教育千百年來無法擺脫以朝代政治史為主體,其實,這種論述中國史的方法,將歷史剪裁成一元化的線性發展,朝代一個接一個,是嚴重違反事實,例如匈奴、元、遼、金、夏的王朝,根本同正史王朝不同步,例如宋立國時遼已存在、明朝立國不等如蒙古帝國覆亡了。這些史觀充滿大漢族主義,完全漠視游牧民族的歷史。斷代政治史就是政治教育,講述天下治亂興衰循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華民族歷史千多年延綿不絕。整個中國史教育就是大中華民族主義教育。


日本學者看的中國史,由於沒有大中華民族主義的考量,相對較客觀。今天介紹日本知名蒙古及游牧民族史專家杉山正明的兩本一套作品:《忽必烈的挑戰: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及《顛覆世界史的蒙古》,作者從蒙古史的角度挑戰大中華國族史觀,也指出漢族至上史觀所造成的盲點。

被醜化

在《顛覆世界史的蒙古》一書中,作者追述在中亞游牧文明的崛起及勢力,我們念的所謂漢唐盛世,其實是中國人自high。首先在漢朝和匈奴問題上,漢王朝是向匈奴屈服,作為事實上的「屬國」將近70年。而漢武帝伐匈奴,其實是為了推翻自己的「臣屬」狀態。漢匈戰爭由漢主動發起,長達70年,漢武帝死後才由漢提出和平要求,結束戰爭。作者認為「我們一般持中國本位觀,將漢朝視為善良的被害者,而匈奴是邪惡的加害者,這種解釋實在是不可思議。至於一直被我們歷史教科書歌頌的唐朝盛世,視為中華王朝典型的隋唐,其實無論王室還是國家,都是繼承自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鮮卑拓跋游牧民族王朝。為了借歷史來頌揚華夏文明,今天唐已被視為中國式的朝代國家,將游牧文明鮮卑拓跋自北魏到唐五百年的光輝歷史篡改刪除。

被大一統

另一個中國史核心概念是連續不斷的朝代,正朔王朝一個接一個,對華夏大地多個國家並存的史實進行篡改。我們一直視外族侵略大宋江山,事實上契丹帝國和北宋王朝兩國皇帝簽署的和平條約:澶淵之盟,這令契丹成為北宋的保護國,雙方和平共存長達約百年。這否定了所謂「中華帝國只有一個」的看法。至於歷史上中原的漢族王朝,多是列國林立時代,如五代十國、南北宋、遼、金、夏,實現大一統的是游牧民族政權,如拓跋鮮卑的隋唐、蒙元忽必烈、滿清帝國。我們念的斷代史政治史,刻意挑走游牧文明部份,充其量只是半本歷史書。

在我們傳統歷史書寫中蒙元帝國是殘暴、低等文化,但忽必烈創立的是全新的世界帝國。

被漢化

中華膠史觀還有最後一着:「漢化」,即使建立政權的是游牧民族,他們能夠成功是因為「漢化」,低等民族採用了先進華夏文明才能成功,這樣我們又可以繼續自high。實情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會採納華夏的官僚體系,但其他制度上的創新,就不一定來自華夏文化。作者認為蒙元忽必烈政權,以草原軍事力作為支配的根源,同時又導入中華帝國的行政模式,「以中華世界作為財富之源來管理。再利用穆斯林的商業網,創造出由國家主導的超大型商業流通體系。大元汗國是一個打破各地關稅壁壘、由政府保護貿易安全、各地度量衡標準化,並以商業稅為政府歲入的世界國家,而不僅僅是中國的元朝」。忽必烈的蒙古帝國,比我們歷史上的元朝大得多,也是世界第一個全球化帝國。一般老師、家長認為讀多些斷代史政治史也無壞,殊不知,這些歷史充滿味精、滴滴香、興奮劑,食多了會變成頭腦閉塞的「中華膠」。


撰文:劉細良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3/202023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