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數百企業老闆改國籍尋求上市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3338.html
紅籌上市身陷囹圄 海外融資之門蚩待開閘

就在張蘭更改國籍獲得H股上市申請之際,其執掌的俏江南卻遭到了很多人抵制,門口一度「門前冷落鞍門稀」。其實,張蘭所面臨的困境也正是國內有融資需求企業選擇海外上市後的最真實寫照。根據目前中國的法律條文規定,那些不夠資格在H股直接上市的大陸中小企業若想取得海外上市的機會,似乎更改掌門人國籍也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

  企業青睞紅籌上市

「一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通過發H股、N股、S股直接上市;二是紅籌股間接上市。多年來,H股上市基本為國有企業所獨享,而間接紅籌上市則是眾多民企和中小企業的主要上市渠道,」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在出席呼籲清除紅籌上市障礙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證監會已出台政策使得第一種方式上市的門檻全面降低,但第二種海外上市的道路卻因種種法律障礙難以實施。」

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發佈的《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文件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文件,自2013年1月1日起大陸企業赴港上市的「456」門檻(1999年發佈的淨資產不少於4億元、融資規模不低於5000萬美元,以及稅後利潤不少於6000萬元)將全面降低,這意味著大陸企業通過發行H股直接在香港上市的途徑將全面開啟。既然新的法律已經將H股直接上市途徑全面放開了,為何還要再呼籲紅籌間接上市之路也要打開呢?

「企業若通過紅籌方式上市,可以同海外公司一樣,企業管理層可以享受全部認股權權益,而且股份還可以全部流通,這點對企業的吸引是相當大的。」從事多年幫助企業紅籌上市工作的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若劍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另一方面,從稅收方面來看,根據現在的法律以外國人身份在港股上市的企業是不用交中國方面的稅收的,雖然法律中也有一些特殊條款比如企業高管若大部分是中國人的話也要交稅,但大部分公司都可以通過合法避稅等途徑免去這些稅收,就是說現實中以紅籌方式上市的公司比H股直接上市是可以省去一大筆稅收的,當然,還有其他諸如上市費用低、再融資能力強等諸多好處。按照規定,若企業通過紅籌方式上市,企業上市半年後,便可再融資。」

  「10號文件」斬斷紅籌上市之路

「不過,儘管紅籌上市受到了很多企業青睞,但現實中企業能夠順利直接以紅籌上市的幾乎沒有,除非通過更改國籍等迂迴方式解決。」陳若劍對記者表示。那麼,在A股上市困難、企業急需資金的情況下,緣何有很好融資渠道的紅籌股間接上市卻如此之難,甚至是逼著像張蘭這樣的民資企業董事長通過改變國籍的途徑去曲線上市呢?

「這都是2006年的那一份文件惹的禍。」劉紀鵬對記者表示,自2000年以來,中小企業為錯開審批和高門檻轉而採用紅籌方式上市的做法也曾盛行一時,但自從『10號文件』、即2006年9月起由六部委制定並實施的《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出台以來,這種方式便嚴重受阻。「原因很簡單,就是10號文件中的一些條文,借管理和審批之名,對民營企業『紅籌上市』行重重設障之實。」

而據記者瞭解,10號文件對企業海外上市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審批手續繁瑣,申請企業紅籌上市要經過商務部、外管局、證監會、工商局四個部門的8道手續,層層審批下使得上市週期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困難也大幅增加;其次,10號文件還對股權支付手段進行限制,使得中小企業要去OTCBB(粉單)購買目標殼公司,就必須用現金進行反向收購,令跨境換股困難重重;再者,10號文件對紅籌上市日期規定嚴格,批准證書必須1年內有效,這給企業上市又增加了重重困難。

「表面上看10號文件並無明文禁止海外紅籌上市的內容,但據我們統計,該規定出台6年來,至今沒有一家企業能夠通過正常渠道實現紅籌股上市」,和君創業合夥委員會主席李肅向記者表示,在2006年之前10號文件還沒出台前,大家還是可以正常通過發紅籌股方式上市,而出台這一審批文件後,國內企業要想繼續實現紅籌上市,只能通過改變企業法人國際身份等迂迴方式來實現了。

 紅籌直接IPO之門蚩待開閘

「當然,當時的監管層也有他們的諸多考慮,比如他們會認為大量資金游離於政府的監管之外,會造成資金外逃,或者是國內優質上市資源流失等,」劉紀鵬表示,「但是目前的背景已經改變了,國有資產問題可以設置相關規則,而不含國資的企業就不應該再有如此多的限制,現在A股IPO排隊已經有800多家,很難再講資源流失,反而這樣限制來限制去,延誤了企業直接紅籌融資的時機。」

據陳若劍律師統計,近幾年來已經有數百家企業通過改變國籍或者協議控制模式(VIE)等曲線救國的方式獲得突破。這些通過更改國籍等方式實現間接紅籌上市的企業,雖然資產在海外上市了,但人卻被變成外籍,這簡直就是逼良為娼,還要蒙受賣國、資產外逃的不白之冤,在我看來,10號文件第四章就應該刪除掉。」劉紀鵬表示,他對此制度的存在深感痛心,並向記者表示稍後將把此意見整理後上交相關部門。

「10號文件現在就如同一紙空文。」李肅認為,現實中要真想繞過這個法律會有很多方法的,如更改國籍、VIE等方式也已經被很多企業屢試不爽,更為重要的是監管層近幾年來對這種迂迴避法的行為也一直在默認,並沒有阻攔企業間接紅籌上市。不過,對於廢除10號文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A股IPO堰塞湖之急,利好A股市場的舉措上,監管層卻遲遲不動,他著實有些想不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291

網絡作家生存現狀:「大神」如何年入數百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871.html

昨天傳來噩耗,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十年雪落」因為過勞猝死。網絡寫手的生存現狀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

1個月難以出門一次,1年只拜訪過一兩次朋友,每天從早上9時到夜晚10時,每天都在不停碼字,這或許是大多數網絡寫手的寫照。但支撐他們如此付出的,是行業裡內越來越多的「大神」成名故事。

過去十年,以起點、縱橫中文等平台為聚集地,網絡文學作者群已初步形成了規模。而隨著行業商業模式的成熟和移動閱讀近兩年的爆發,這一市場正快速催生一批高收入作者。2012年網絡作家富豪排行榜顯示,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分別以3300萬、2100萬、1800萬的版稅收入居「網絡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貓膩、無罪、南派三叔等大神年收入也已突破數百萬。這些擁有高人氣、高收入的作者被業內稱為「大神」。

隨著騰訊、百度大力扶持網絡文學,起點也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大神」身價上揚,議價能力提高,基本跳槽就可實現待遇翻番。有傳聞稱原起點團隊創辦的創世中文網向貓膩拋出橄欖枝,出價為千字3000元,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個月寫10萬字,則30萬元輕鬆到手。

這些頂級網絡作家已告別初期碼字階段,稿費僅是現有收入一部分。很多一線網絡作家在內容寫精同時,更關注多版權運營。大神們收入越來越多來自無線版權、遊戲版權、漫畫版權。唐家三少、月關、貓膩均與盛大文學編劇公司簽約,編劇分成也是一項收入來源。

網絡作家無罪對騰訊科技表示:以前純粹靠字數和耗時間的模式已經行不通。對一流網絡作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外部影響力,將市場做大,並開發出更多新的渠道。如唐家三少,每天只需要寫6000字,做好版權運營,一樣可以獲得很多收入。

貓膩每天花費幾個小時寫作。他對騰訊科技表示,對目前收入情況初步滿意,寫書也沒有想像中的辛苦。在貓膩看來,網絡文學行業處於上升階段,隨著更多平台加入,網絡文學渠道越來越多,但大神相對稀缺,這也會推動網絡作家的收入不斷上漲。

網絡作家收入猛漲背後,網絡文學價值在重構,網絡文學作為產業鏈的上游,其資源正被用於遊戲、影視、聽書、廣播劇等方面,甚至改編成舞台劇,也讓越來越多企業搶奪。網絡作家不僅可通過網絡文學創作來賺錢,更成「主流」存在,獲得越來越多人認可。

網絡作家年薪十萬已很普遍

網絡文學曾有一段低迷時期,十年前十萬年薪的網絡作家鳳毛麟角,甚至盛大文學成立初期,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微博)很長時間是和百度、盜版文學網站「戰鬥」。網絡作家主要依靠千字幾分錢的分成,日子很苦。但如今百萬年薪甚至千萬年薪的作家都已存在。

葉妖精,今年23歲,騰訊女頻簽約作家,月收入早已突破3萬元,目前月收入在4萬元到10萬元之間。從業5年時間,葉妖精最高紀錄曾達到年收入百萬。葉妖精是騰訊最早一批VIP作家,19歲開始寫網絡文學,相當於跟著騰訊文學的發展一路走過來。

葉妖精涉足網絡文學有很多巧合,上大學時玩QQ,無意間進了騰訊原創平台,看到別人在寫書,抱著好奇態度也寫起來,前3個月收入就達上萬元水平。如今葉妖精從大學畢業,並未選擇就業,而是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以網絡作家的身份給騰訊供稿。

葉妖精的生活愜意,每天吃飯、睡覺、碼字,宅在家裡不出門,偶爾寫完一本書就出去旅遊十天半個月。騰訊文學有一批這樣月收入幾萬的網絡作家。網絡作家寂無表示,在騰訊有市場,在騰訊以外沒名氣。呆在騰訊埋頭苦寫,直到某天賺不了錢才會考慮去外面闖蕩。

與無罪、貓膩相比,葉妖精、寂無還是輕量級網絡作家。無罪成名於起點,2010年加盟縱橫中文網、並因小說《羅浮》徹底與起點中文網決裂,如今無罪是縱橫中文網的台柱子之一,這幾年年收入早已突破百萬元。「貓膩」是湖北宜昌人,據傳去年一年版稅高達230萬元,其作品有《映秀十年事》、《朱雀記》、《將夜》等,這些作品成就了他人氣積累和財富積累之路。

如今碼字已非「貓膩」和無罪最主要的收入,「貓膩」收入中來自簡體和漫畫改編及第三方已佔收入一半。無罪收入構成中網站給的稿費和移動閱讀分成費用僅佔40%,簡體和漫畫改編及第三方分別佔20%。隨著時間發展,來自非網站的收入比例會越來越高。

更多神話來自天蠶土豆、唐家三少和我吃西紅柿等知名寫手。23歲天蠶土豆自爆08年開始寫小說,第一筆稿費就拿到3000多元,曾給母親600萬做投資。我吃西紅柿06年賺進第一筆800塊稿費,3個月後收入過萬,半年後買房。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漫畫單行本發行量近千萬冊。

 

騰訊、百度紛紛殺入網絡文學江湖,讓網絡江湖發生微妙變化,也提升網絡作家身價。大神蒼天白鶴是在起點之亂中最先表態支持創世的網絡作家。蒼天白鶴對騰訊科技表示,樹挪死人挪活,加上原起點編輯推動,自己願意跟隨這一批人一起出走。

「我們寫書的人跟編輯聊得最多,可以說我們的成功跟編輯有很大關係,我們跟編輯熟,把稿子給他、大綱給他,跟他討論怎麼寫,習慣了這些編輯,再換編輯就不習慣,所以編輯打個招呼就來。」不過,蒼天白鶴選擇加盟創世,顯然還看重創世背後的騰訊資源。

「貓膩」也無法擺脫江湖爭奪。創世在與騰訊合作後出價千字3000元挖「貓膩」,這一舉措會讓無數網絡作家心動。「貓膩」對此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其與起點簽約還在繼續,《將夜》版權將歸起點,對平台之爭也不關心,不過他表示,合同完畢後可能會另作打算。

一位熟悉唐家三少的人士表示,三少名氣來自起點,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由起點爭取,加上其渠道很多,其會穩定在起點平台,不受外界波動。無罪則表示,各家平台差不多,出走這麼多年,在縱橫中文網也很好,換個陌生環境可能遭遇適應問題,暫時不打算換平台。

與這些已經成名,擁有博弈權利的大神相比,一些收入還不錯的未成名網絡作家更關心自己的位列。寂無說:「我們在網絡文學江湖沒地位,可以悶聲賺錢,但離開這裡,別人不知道你名字,也就給不了高價錢。我們一直以來都『壓力山大』,擔心某天突然寫作不賺錢了該幹嘛。」

葉妖精也有煩惱:寫小說需要不斷編劇情,讀者很挑剔,一旦寫得囉嗦或更新時間拖延時間太長,讀者立馬離開。如果哪天自己缺乏靈感寫不下去了怎麼辦?

相對這些處於網絡文學金字塔的頂端或上層的作家,更多底層的作者只有微薄的收入,大部分還需要另外一份工作來養家餬口。如百度多酷CEO孫祖德所言,並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寫小說。這也意味著行業多數人的命運會比較糟糕。

對此,「貓膩」指出,網絡作家這個門檻很低,只要有寫作能力都能寫,但並非人人都能從事這一項工作,很多人可能僅僅憑藉興趣,這無法支撐更長遠的發展,一些從業者如果覺得自己不適合網絡文學這個行業,就應該盡快轉行,畢竟任何行業能賺到錢的都是少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37

數百退休外交官深陷集資泥潭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753

十年來,外交部數百位離退休幹部陸續捲入一起新綠源公司導演的非法集資案中。以回扣和高額利息為誘惑,在老幹部顧問團的協助下,新綠源從外交部人員中吸納了1.5億元巨資。隨著新綠源法定代表人張倬銘的被抓,這個危險的遊戲宣告結束。

去過十幾個國家的前外交部官員劉志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一時的糊塗和貪念,在退休後捲入一場血本無歸的非法集資騙局中。

2007年,劉志容先後向一家名為新綠源的公司投入55萬元,月息最高達6%。該公司號稱在國內外擁有6座礦山、上千畝林地,還計劃在納斯達克和香港上市。然而進入2008年後,劉志容再也沒有收到合同約定的利息,更遑論退還本金。

新綠源配備了一個由多位中國前駐外大使領銜的豪華顧問團。在共處多年的同事推介下,劉志容並沒有實地考察所謂的礦山和林地,就篤定地把錢投了出去,「總覺得有那些金光閃閃的名字擔保,身邊很多退休老同志也都在投,應該沒什麼問題」。

2013年10月,投資者吳文茹參加了中紀委督察組(中央群眾路線教育督導組)專門針對這起集資事件召開的一個會議,至此才得知,這是一起令外交部數百位離退休幹部受騙上當的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中不乏司級以上的外交官。

2012年,新綠源的法定代表人張倬銘被抓捕歸案並被提起公訴。相關卷宗顯示,該案涉及1700多位投資人,涉案金額2.6億元,遍及北京、天津、山東聊城、河北石家莊等地,其中外交部的涉案金額就有1.5億元。

2013年3月,看守所中的張倬銘給「尊敬的諸位大使及投資人」寫了一封信,希望大家能聯名為他求情,承諾取保候審後以三年為限還清所有欠款。截至今日,該案尚未一審。

六座礦山的故事

「那麼多身為公司顧問的大使去看過,應該錯不了。」

劉志容是在三個同事相繼推薦後,才開始對新綠源動心的。2007年初,劉氏夫婦前往新綠源當時的辦公室瞭解投資詳情。辦公室設在毗鄰北京東長安街的王府世紀,「佔了整整一層,很氣派」。

在厚厚的五六本投資人名冊上,劉志容看到了很多認識的同事名字,甚至包括一些久聞大名的大使,於是當場拍板先投5萬元。2007年4月又追加到35萬元,並簽署了一份一年期的「合作開採建設礦業基地合同」。

名為「合作採礦」,但在劉志容向南方週末記者展示的合同原件上,從頭至尾都沒有提到要開採的是什麼礦、位於何地。接待劉氏夫婦的王荊梧聲稱公司實力雄厚,在國內外擁有六座礦山——緬甸1個,四川1個,蒙古2個,云南1個,重點介紹了緬甸氧化鋅礦場,還拿出了四川涼山州金陽鉛鋅礦採礦權證,有效期至2010年。

王荊梧生於1942年,比劉志容年長,退休前是北京一所小學的校長。事發後,另一位投資人、外交部前任幼兒園園長袁層女才從教育系統的表妹處得知,10年前王就曾以非法經營罪被判刑一年六個月。

在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三十多位投資人中,多數人認定這份合作採礦合同主要的投向還是緬甸的氧化鋅礦。2006的一份「新綠源集團簡報」中寫著這樣一段話:「2005年12月25日張倬銘董事長及三位顧問(張真、齊治家、周安榮)一行四人到緬甸,通過使館拜訪緬甸政府各有關部門的領導,並對鋅礦做實地考察。駐緬甸使館管大使和兩位參贊接見並宴請了集團公司一行四人,並通過使館照會以及私人關係使集團公司代表順利拜訪了鐵道部長、礦業部總局局長及礦業部有關領導,答應並簽署了我們提出的鋅礦開採所需要的保障條件。」

「有外交部牽線搭橋,還有那麼多身為公司顧問的大使去看過,應該錯不了。」這份簡報給劉志容吃了一顆定心丸。

2007年10月,35萬元的半年利息如期發放後,新的投資項目再次出現——三個月的純借款,利息18%。劉志容提前支取了放在另一家公司利息只有5%的20萬元,再次入局。

劉志容不知道的是,當時的張倬銘已經窘迫到甚至無力償還自己的房貸:南方週末記者在匯法網上查詢到一份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顯示,2004年張在北京市朝陽公園附近買了一套京達國際公寓的房子,貸款532萬元。但正是自2007年10月起,他再也沒有按月償還過貸款,2008年北京農商行將其告上了法庭。

2006年,新綠源公司的辦公室在「氣派」的王府世紀大廈7樓,月租金16萬元。2008年4月,辦公室搬到了金寶街梓峰大廈3028房間,月租金1.5萬元。外交部人員集資部辦公室搬到方莊1號院5號樓305房間,月租金3000元。如今,上述地點均已難覓新綠源蹤影。

豪華顧問團登場

二十餘人的顧問團中,司級以上退休老幹部佔了一半。

現年75歲的前任駐美領事袁信奉起初也懷疑過新綠源公司和張倬銘。2006年第一次投資5萬元時,他問前駐牙買加大使俞明生,「新綠源會不會是詐騙公司?」

得到的答覆是否定的,「俞明生說他們有礦山,還有個做防偽印章的公司,保證不會出事」。俞明生是他的投資介紹人,還是潮汕老鄉,跟他是上下樓的鄰居。俞明生的另一個身份是新綠源公司的顧問。南方週末記者致電俞明生,但他拒絕接受採訪。

根據上文提到的同一份簡報,新綠源集團2005年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聘請了二十多位外交部退休老幹部當顧問,目的是「提高集團知名度,增加國際合作機會」。

「國際合作機會」很快就有了,張倬銘一行順利見到了緬甸礦業部官員,並提出了承包一座總價值百億元的鋅礦的申請;「集團知名度」至少在外交部內部也提高了,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外交部投資人一致表示,這些金光閃閃的名字,一度讓他們對新綠源「深信不疑」。

顧問團的名單很長,包括外交部前部長助理、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前禮賓司司長、前駐牙買加大使等等。二十餘人的顧問團中,司級以上外交官佔了一半,陣容堪稱豪華。

新綠源在外交部系統的業務開展,早在顧問團成立之前就開始了。2003年,外交部家屬丁九蓮就從另一個司級幹部的家屬那裡聽說了這個高息投資項目。轟炸式的動員持續了兩三年之後,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丁九蓮拿出了5.5萬元,「她說她自己也投了不少錢,拿到了利息,還說回扣也不要了留給我」。不過,大多數投資人的入局節點還是在顧問團成立之後。

「回扣」是新綠源集資事業的發動機。從最初的每介紹一單獎勵500元,發展到後來按照投資額的2%提成,「新綠源」像病毒一樣在芳城園小區的10號、11號樓之間傳播開來,毗鄰南二環的這兩幢樓是最早的一處外交部職工分房。

後來,當新綠源資金鏈條斷裂之後,不少投資人遷怒於顧問團,認為他們拿了大筆的回扣和工資,還經常被請去吃喝玩樂。顧問之一、駐阿爾巴尼亞第九任大使郗照明覺得很委屈,「我們不拿工資的,回扣則是人人都有,不只是給顧問」。

2005年接受了新綠源的顧問聘任後,郗照明曾經去看過位於山東萊州的一個大理石礦。發現項目確實有,但是只有七八名員工和一輛吉普車,設備也很簡陋,和張倬銘此前所講的落差很大。郗照明當時就提出了質疑和風險提示,但他覺得張倬銘這個人不完全是詐騙和忽悠,還是在搞實業,這一個失敗了,下一個或許能成功。

接下來的三年中,新綠源的項目一個接一個頻繁登場,錫礦、煤礦、金礦、林地甚至防偽圖章,但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項目最終幾乎都沒有成功。

在2008年之前,高額利息始終都能兌現。「為什麼?現在看來不是來自項目的收益,而是拆東牆補西牆。」在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新綠源時,郗照明多次表示「很難堪」,被一個初中文化、現在看來也沒什麼本事的人忽悠了。「其實對他不是很瞭解,也沒有專心致志地一查到底,因為每半年還能拿到利息,人總是避免不了私心和貪慾」。

加入顧問團時,郗照明的目的是監督和幫助——監督錢的流向,幫助項目的發展,他遺憾的是沒有做好,「我們也是投資人,現在也是受害人,也希望能多拿一些本金回來」。南方週末記者聯繫到另外兩位顧問團成員,但他們以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為由,拒絕了採訪。

張倬銘的生意

「為了買集資房,大家紛紛向新綠源要求抽回本金,他們卻拿不出錢來,我才意識到他們的資金鏈已經出問題了。」

時至今日,張倬銘其人其事,在受騙上當的投資人那裡,依然是模糊的。即便是身為顧問的郗照明,也說不出張倬銘過去做過什麼,後來怎麼介入了外交部系統。2008年資金鏈條斷裂之前,大多數投資人甚至沒有見過張本人。

東城區檢察院的起訴書提供了張的一些基本身份信息,1967年出生,戶籍在廣東省中山市,初中文化。

在北京,張的名下曾經有三家公司——註冊於1995年的新綠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註冊於1999年的北京金興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及註冊於2001年的北京中林綠源種苗有限公司。註冊資金分別為5300萬元、1200萬元和1000萬元。

北京工商局主辦的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新綠源和中林綠源兩家公司的營業執照都處於被吊銷狀態。仍然處於開業狀態的,只剩下金興通汽車公司這一家。南方週末記者電話金興通問及張倬銘其人時,一位工作人員先是說張不在,另一位員工隨後說「不知道他是干什麼的,只是聽說過這個名字而已」。

在2005年底顧問團成立並激發外交部系統的集資高潮之前,張倬銘和新綠源的活動已經散見於山東聊城、河北石家莊以及北京的其他單位。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2005年上半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2工廠的退休工人馬小秀就陸續向新綠源和中林綠源出資21萬元,用於購買原始股。新綠源承諾,若18個月後登陸美股失敗,將退還股金並支付10%的年收益。結果自然是馬小秀竹籃打水一場空。

3年後的2008年,同樣的一套說辭用在了外交部退休老幹部投資者身上。對前來索要投資本金的人,新綠源試圖說服他們將錢轉成原始股,並強調已經購買了香港一家上市公司的殼,正在籌划去香港和美國上市。

丈夫退休前做到外交部司級幹部的鄧東蓮沒有接受轉股的建議,除了逐漸滋生的不信任情緒,更重要的是,鄧東蓮急需抽出本金去買外交部剛剛蓋好的集資房「和諧雅園」。

自2006年開始,鄧東蓮已先後投入了18萬元,幸運的是,她最終收回了8萬抵扣款,將損失降低到了10萬元。

鄧東蓮並沒有直接拿到8萬元現金,而是從新綠源取到一張寫明抵扣房款的紙條,交給了外交部會計,隨即得到已繳款的確認。

「為了買房,大家紛紛向新綠源要求抽回本金,他們卻拿不出錢來,我才意識到他們的資金鏈已經出問題了。」和鄧東蓮一樣,很多投資人覺得,買房最終導致了新綠源的資金鏈斷裂。

報警還是繼續相信張倬銘?2008年之後,外交部這些退休幹部們面臨這一艱難的抉擇。2008年4月,張倬銘終於出現在投資人強烈要求召開的會議上,解釋說公司準備出售四川的一個礦,好給大家還錢。「我們出價6000萬,人家還價3000萬,我們會爭取多賣些錢。」這是大多數投資人第一次見到張本人。

此後,袁信奉還曾經在重慶飯店堵到過張倬銘。張當時在請顧問團吃飯,讓他們繼續說服大家,允許他們繼續經營下去。幾番激烈的言辭交鋒下來,袁信奉當時還是選擇了相信張,「張倬銘信佛吃素,人很瘦,頭上似乎有光環」。

儘管早在2005年就擔心過張倬銘拆東牆補西牆,郗照明至今仍然覺得要是不急急忙忙走法律程序就好了,「2012年他還在弄一個金礦,2013年就能有收益了,可惜有一部分投資人等不及了,但這樣最後可能一分錢也拿不回來;走不走法律程序,投資人的意見也不統一」。

郗照明至今仍然寄予厚望的金礦,位於甘肅省瓜州縣。根據網上一篇媒體報導和張倬銘本人向投資人的陳述,金礦的介紹人洪振石當時是長春市人大代表,拿著原礦主瑞豐礦業的轉讓合同找到了張倬銘,建議合夥入股開礦。張倬銘沒有想到的是,這份轉讓合同是洪振石用虛假的公司公章簽下的。

2009年,原礦主沒有收到賣礦的錢,張倬銘沒有拿到金礦的開採權,兩人聯合向瓜州公安局報了案。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張倬銘妻子王嘉君和洪振石還曾經聯合成立了一家公司,王作為法人代表投資510萬元,股東洪振石投資490萬元。

最終,一些投資人沒有經過集體協商,也沒敢讓別的投資者知道,就自發報了警。劉志容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7月,劉志容拿著合同、銀行轉帳單、新綠源公司的宣傳材料等證據來到豐台區東鐵匠營派出所報案,得知早已有人報案,北京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察處第三大隊統一負責偵查處理。

南方週末記者聯繫到了北京市經偵處負責此案的賈磊警官,相關的採訪請求被轉至北京市公安局新聞處,目前尚未得到回覆。

對於2013年北京東城區檢察院認定的張倬銘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俗稱非法集資),堅持要走法律程序的投資人們覺得定罪太輕。

「除了非法集資,張倬銘還涉嫌合同詐騙。前者量刑不能超過十年,後者沒有量刑限制。」劉志容認為張倬銘和新綠源完全符合刑法第224條對合同詐騙的描述——「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應被訪者要求,劉志容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87

業內證實中鋼數百億貸款逾期 或涉及工行與交行 陳紹霞

來源: http://xueqiu.com/1876614331/31751741

網易財經9月23日訊 昨日,“某排名60多的央企銀行貸款本息數百億元全面逾期”的消息在網絡上盛傳。今日有多位鋼鐵業內人士證實,該消息所言的央企即為中鋼集團。據消息,國務院已出面協調, 此事涉及到工行和交行。

業內人士指出,“具體金額沒法確認,但是這件消息不是空穴來風”,該人士表示,中鋼集團此前大力擴張,近幾年因行業不景氣以及風險管控問題出現巨虧。

據悉,中鋼集團曾經是全球500強,但是近兩年均未上榜。2013年中鋼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0億元,較2010年的1845.66億元大幅縮減;2012年其資產總額為1091.44億元,較2010年的1258.35億元明顯縮水。據悉,自2009年以來,中鋼的資產負債率超過90%。

分析稱,這是中鋼集團在2008年以前粗放式的增長、混亂的管理埋下的惡果。此前,中鋼集團因收購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產生高達40億的欠賬,以及敵意收購澳大利亞中西部礦業公司造成巨額虧損,間接引發了2011年前董事長黃天文的去職。

近幾年里,中鋼集團一度傳出資不抵債,將被五礦集團兼並的消息。

資料顯示,中鋼集團主要從事冶金礦產資源開發與加工;冶金原料、產品貿易與物流;相關工程技術服務與設備制造,是一家為鋼鐵工業和鋼鐵生產企業及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綜合配套、系統集成服務的集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工程科技、設備制造、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網上說的消息是真的”,有接近中鋼人士稱,中鋼此前一度傳出將被重整的消息,“政府出面了,這一次的處理結果還不確定”。

“(中鋼)早期投資出了問題,風險管控做的不好,在大宗商品趨勢向下的情況下,前些年步子邁得太大,大企業也遲早會出問題”,另有業內人士評價。

截至23日11時,中鋼集團尚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中鋼集團新聞發言人及上海公司人士電話均無法接通。(劉寶興)

相關報道:

中鋼回應壞賬傳聞:確有資金未按期到賬

9月23日,中鋼集團表示,公司確有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在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鋼鐵行業低迷,公司資金面緊張。但目前公司經營仍平穩正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10

中鋼否認數百億貸款全面逾期 但稱確有資金未按期到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60

昨日市場有傳聞稱,中國中鋼集團公司銀行貸款本息數百億元全面逾期,國務院出面協調,此事涉及到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

今日據騰訊財經報道,中鋼集團表示,公司確有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在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鋼鐵行業低迷,公司資金面緊張。但目前公司經營仍平穩正常。

上述報道提到,一位銀行高層和一位投資機構高層消息稱,傳聞屬實,但中鋼集團不會破產。目前已經出臺解決方案,逾期貸款債務可能予以免除,並由中央向中鋼集團註資200億元。

而財新稱,中鋼集團明確回應銀行貸款本息數百億元全面逾期的傳聞“不屬實”,但承認存在應回籠資金未按時到賬的情況。

新浪則提到,中鋼已經離職高管內部信顯示,中鋼集團被海鑫、鑫達等民營企業套牢資金接近20億,被集團領導要求“保密”。另悉,目前中鋼集團總裁賈寶軍也“因病”去職,中鋼集團面臨再次換帥。

早前廣發鋼鐵對此評論,

中鋼集團曾經是全球500強,但是近兩年均未上榜。主要是其在2008年以前粗放式的增長、混亂的管理埋下的惡果,也曾導致前董事長黃天文非正常離職。此次積重難返,二度逼近破產,並不是一件超預期的事情,部分國有鋼貿企業存在人為倒買倒賣、制造收入的可能性,而這些收入利潤率較低,必然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上述評論還提到,2013年中鋼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0億元,較2010年的1845.66億元大幅縮減;2012年其資產總額為1091.44億元,較2010年的1258.35億元明顯縮水。據悉,自2009年以來,中鋼的資產負債率超過90%。

中鋼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主要從事冶金礦產資源開發與加工;冶金原料、產品貿易與物流;相關工程技術服務與設備制造。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00

再度放水 央行或給城商行註入數百億流動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58

20140919194626503

據彭博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央行或將為包括江蘇、浙江在內的部分省份的城商行增加數百億流動性。央行要求中小銀行自行提出流動性申請。

知情人士稱,央行為城商行提供資金旨在支持對小企業的放貸。最終的資金規模還未決定,但有望達到數百億元。

知情人士還表示,城商行需要為來自央行的資金提供質押品,但央行還未決定最終使用何種工具來註入資金。

最新的貨幣政策報告顯示,今年9月和10月,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為3.5%。

今年央行低調的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向金融體系內註入資金,美銀美林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中國人民銀行這樣的行動旨在從實質上降低市場利率,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難題,而不必下調基準利率。因為當前降息被部分人視為中國改革的倒退。

一般來說采取質押方式發放資金時,需要銀行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對於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來說,提供這些質押品或許不難,但對於小型城商行來說若央行還按之前的方式提供資金恐難以收集到足量的質押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70

零售業低迷:沃爾瑪中國罕見裁員數百人 包括30名高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76

零售業持續低迷,沃爾瑪被迫在中國裁員數百人,大部分都是工作超15年以上的員工,其中包括30名高級管理人員。

據路透,沃爾瑪表示為了削減成本,公司將在中國裁減多名高級執行官級別的官員。該公司新聞發言人Brooke Bunchanan稱,“多名高級執行官將被裁撤,以便打造一個更加高效的公司架構,增強公司未來的競爭力。”

而據彭博報道,中國沃爾瑪賣場、山姆會員店的30多名總監、副總裁已經被辭退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資深零售專家丁利國稱:“沃爾瑪還是從削減成本的角度考慮這個事。”為了追求業績,既然在銷售上沒有太大突破,就只能從“節支”上考慮。“到了年底,管理層也要有交代,包括整個年度的業績以及未來的經營計劃也需要對董事會說明。”

在截至10月31日的三季度財報中,沃爾瑪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0.8%。沃爾瑪管理層將之歸咎於通脹降低和政府的緊縮政策。

管理層稱,中國政府控制國有企業“過度消費”的措施打擊了全國的消費信心,導致零售業的禮品卡和月餅銷售大幅萎縮。

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中國前十個月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低於去年同期的13%。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沃爾瑪某部門總監稱:“我在公司17年了,簽署的是無期限合同,公司架構重組要我們走是需要協商的,但是現在也沒有協商,就是給我們一個方案,看我們接不接受。”

該總監表示,公司方面已經明確表示,給出的方案是唯一的、不會修改的,因為涉及到較多人員,而一旦談不攏則只能解除勞動合同,“這就屬於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了。”

沃爾瑪在中國有四百家賣場,去年該公司表示將關閉業績不好的賣場,重組未來的業務。據丁利國稱,在中國,沃爾瑪是“三條腿走路”:大賣場、山姆俱樂部以及一號店。不過目前除了山姆俱樂部的表現還可以,一號店經營並不是太好,而大賣場業務更是進入下滑期,去年全年沃爾瑪在中國關閉了14家門店,今年又計劃再關閉20多家。

資料顯示,沃爾瑪近年來已經大幅放慢擴張速度。業內機構統計,2012年之前,沃爾瑪在華每年平均的開店速度是50家左右,但從2013年開始,該速度已經降至3年新開100家門店。

Bracy表示,到2016年底,沃爾瑪在中國的賣場數量將增加至480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48

年耗資數百億 流於形式的車檢是否該取消?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4-29/912746.html

年檢七千萬輛次收費100多億元——爭議纏身的車檢制度改改行不行?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翟永冠 梁建強)

排隊領號、填表審查、上線檢測、交錢走人……這是每個車主每年都繞不過去的一個耗時耗錢的痛苦“儀式”。

流於形式、巧立名目亂收費、形成龐大地下灰色利益鏈……這是從未停止的對當前機動車年檢制度的質疑。

現行機動車年檢的實際效果有多大?為什麽一些國家沒有“車檢”制度依舊好好的?放寬車檢時限乃至取消車檢制度是否是大勢所趨?

不可或缺的“車檢”?

公安部交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1.54億輛;機動車駕駛人突破3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超過2.46億人。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營運載客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分別5年以內和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後每6個月檢驗1次;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

“機動車年檢相當於是做一次‘體檢’,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問題,實現防患於未然。”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副所長鄧祖波介紹。

天津市交管局安監處負責人表示,對機動車進行檢測比較重要,一年駕齡的駕駛人大概占到全部駕駛人總數的一成以上,三年駕齡以下的駕駛人更是占到了將近四成。相對年輕的汽車駕駛人結構,自身並不足以承擔汽車安全的識別、消除,如果取消年檢,汽車本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就很難被發現。

在公安部與質檢總局聯合召開的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有關部門透露,我國“平均每年檢驗汽車7000多萬輛次,及時發現嚴重安全隱患車輛300多萬輛,對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揮了重要作用”。

年耗資數百億,檢驗流於形式:車檢應該取消?

但在官方數據的背後,公眾看到的更多是車檢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甚至屢屢引發“集體吐槽”。

專家測算,我國平均每年7000多萬輛次車輛年檢,每次車輛檢驗需要100-200元,全國在車輛檢測上要花費100多億元。

河南車主彭偉說,每次驗車都要排隊擁擠,浪費時間。“一大早就到檢測場,然後就能看到已經有一大堆車在排隊。每一項檢查都排著大隊,即使車沒任何問題,至少也要半天的時間”“純屬浪費時間走形式”。

“走過場”的問題更是讓人惱火。天津車主小李有一輛經過改裝的三菱轎車,“進排氣系統、發動機、輪轂、剎車系統和車載電腦全改了。”按照規定,這樣的車輛肯定無法通過年檢,但實際上他的車每年都能順利通過年檢。“把別人的車輪換上,臨時拆掉改裝的尾翼,沒人會拆開發動機看。”小李說。

尤其惡劣的是,在一些地方,車檢檢測線之外一條龐大的灰色利益鏈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黑中介”、“車托”之類的“寄生”者勾結檢驗部門部分工作人員的問題屢見不鮮。檢驗不嚴格,花錢就能過;有的“黃牛”瞅準生財之道辦起“代檢”業務。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汽車年檢的初衷是為了確保車輛安全性,但一些地方在管理上出了問題,有些檢測站淪為牟利的一種形式。

事實上,車檢“形式主義”,檢測淪為“花架子”,正使得車檢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放寬時限直至取消車檢,大勢所趨?

2014年5月,公安部與質檢總局聯合推出機動車檢驗改革新規--《關於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試行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檢,並推進檢驗機構社會化。

以宜昌市為例,以往檢驗機構沒有社會化,具有資質的檢測點只有1家,每逢車檢高峰期,時常出現檢測“供不應求”的狀況,部分車主需要長時間等候。目前,宜昌全市已經有12家具備檢測資質的社會化機構。

機動車檢驗改革新規中,放寬了檢測時限,提出試行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予上線檢驗、直接領取檢驗標誌。湖北、天津市等多地交管部門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是考慮到當前汽車產品質量不斷提升,許多私家車出行頻率不高、行駛里程偏少、定期保養較好等實際情況,而作出的針對性調整。

但有觀點認為,車檢新政只是解決了部分問題。武漢大學[微博]知名社會學者尚重生指出,隨著條件的逐漸成熟,應當逐步探索取消車檢制度。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國華認為,對於非營運轎車從放寬時限到最終取消車檢制度,應該是大勢所趨,因為非營運轎車的車檢更多體現的是“對自己負責”。

事實上,放寬乃至取消車輛年檢制度在現實中似乎並不是問題。比如,美國的車檢是由各州自己管理負責的,部分州沒有汽車年檢的立法,法國新車前4年不需年檢,加拿大則沒有年檢之說。

但取消車檢亦不乏反對意見,不少人對於取消汽車年檢是否會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心懷顧慮。公安部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仍有133.8萬輛大中型客貨車逾期未進行安全檢驗。在人員傷亡事故中,有6790起是由於機動車安全性能不合格導致的,造成一萬多人傷亡。

理不辯不清,事不面對不行。或許,取消非營運車輛年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專家和公眾廣泛討論的基礎上,直面問題,完善調整,及時契合社會的發展和現實的要求,而非固守既有制度,一成不變,無疑是必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21

公安機關破獲系列地下錢莊案 涉案金額數百億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6971.html

公安機關破獲系列地下錢莊案 涉案金額數百億元

新華社 鄒偉 2015-08-25 20:33:00

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自今年4月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最高法、最高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開展“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轉移贓款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已破獲一批重大地下錢莊案件。

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自今年4月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最高法、最高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開展“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轉移贓款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已破獲一批重大地下錢莊案件。

令人矚目的是,廣東、遼寧、北京、浙江等地近期接連破獲多起涉案金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的地下錢莊案,成功打掉一批地下錢莊窩點,有效遏制了地下錢莊違法犯罪高發勢頭。同時,在案件背後,如何對猖獗的地下錢莊違法犯罪予以進一步打擊治理,從而更加有力地維護金融安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也令人深思。

銀行“內鬼”潛逃 詐騙案牽出地下錢莊大案

“行動!”6月2日淩晨5時許,隨著一聲令下,深圳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和寶安分局組成的專案組對一起代號為“3?06”的特大地下錢莊案展開統一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繳獲涉案銀行卡300多張,凍結涉及18家商業銀行的1087個賬戶;經初步查明,涉案金額達120多億元人民幣。

該地下錢莊進入警方視線,其實是源自一起詐騙案。

83歲的陳達是一名香港籍商人,已在大陸經商多年。2012年初,陳達出售了在內地的工廠,打算將6000多萬元資金轉回香港養老。一次飯局上,他將此事告訴了認識多年的朋友、某銀行深圳寶安支行行長沈某生。

“沈某生主動告訴我,他可以弄到外匯結算指標。”陳達說,2012年8月,他分三筆、每筆2000多萬元,將錢匯入沈某生指定的境內銀行賬戶。前兩筆款項都如約匯入陳達的香港賬戶,但最後一筆卻少給了800萬元人民幣。雙方幾經交涉,沈某生又給了175萬元,之後突然辭職逃匿。

感覺被騙的陳達將沈某生訴至寶安區人民法院。法院審查發現,沈某生涉嫌詐騙罪,將案件移交到寶安區公安分局。縝密偵查之下,一條涉及地下錢莊的重大案件線索浮出水面。

“沈某生根本沒有所謂的外匯管控指標,他是通過地下錢莊把數千萬元資金轉移出境的。”專案組民警曹啟南介紹。根據資金流向的脈絡,專案組發現涉案的大量銀行賬戶呈現出“金字塔”式的結構:沈某生指定的銀行賬戶收到陳達的款項後,短時間內即向5個賬戶轉移資金,該5個賬戶隨後又各自向100多個賬號轉移資金。

犯罪嫌疑人、36歲的廣東汕頭籍男子葉某城,就是5大賬戶其中之一的實際控制者。

“參與沈某生轉移陳達的資金出境,是我做的生意中比較大的一筆。”在看守所內,葉某城向記者表示,自己從2006年起跟著姐姐從事地下錢莊活動,在深圳尋找有外幣兌換需求的人,然後聯系下家,自己從中收取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手續費。他進一步轉移資金的眾多銀行賬戶,分別是借用妻子、姐姐、姐夫、老鄉等人的身份證辦的,均由他本人控制。

葉某城的姐姐、犯罪嫌疑人葉某蓮證實,她平時在深圳某步行街擺攤兌換外幣。接下“生意”後,她就聯系香港那邊經常“合作”的下家談好手續費;然後,“客戶”將錢打到葉氏姐弟控制的境內賬戶,葉氏姐弟轉賬給香港下家控制的賬戶,香港那邊迅速完成港幣兌出。

專案組查明,該團夥以葉某城、鄭某生等汕頭籍人員為首,以家族關系為紐帶,既各自經營、又相互合作,在深圳羅湖、寶安的8個窩點開展家庭作坊式的非法經營地下錢莊活動,通過境內外網上銀行以及境內本外幣現金交易,在非國家指定交易場所非法從事資金結算和外匯買賣活動,涉嫌非法經營罪。目前,案件已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各類資金混雜 不排除貪腐贓款和股市“熱錢”

“地下錢莊是一種俗稱,並非法律概念。近年來公安機關重點打擊的地下錢莊,是指不法分子以非法獲利為目的,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擅自從事跨境匯款、買賣外匯、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等違法犯罪活動。”公安部經偵局反洗錢處副處長束劍平說。

他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地下錢莊主要有三類:跨境匯兌型、非法買賣外匯型、支付結算型。深圳“3?06”案中查處的地下錢莊,正是“跨境匯兌型”的典型代表:

——內外勾結、主動招攬,完成“客戶”與地下錢莊對接。銀行高管、普通員工和低層級的地下錢莊成員長期在銀行、鬧市區招攬生意,一旦發現有人需要辦理外匯、承兌等業務就主動推銷。例如,身為行長的犯罪嫌疑人沈某生主動提出替陳達轉移資金至境外,實際上是利用地下錢莊的渠道進行。大量涉案“客戶”證實,他們之所以找到地下錢莊,是因為有銀行員工或其他熟人朋友介紹。

——境內外協助,資金各自循環。地下錢莊在境內外都有合夥人。境內的“客戶”將錢交給地下錢莊,境內合夥人便通過微信、QQ等即時通信工具通知境外合夥人,按照匯率將相應數額的外幣(如港幣、美元等)打入“客戶”指定的境外銀行賬戶。“客戶”如果要將境外賬戶的錢打到境內賬戶,操作過程則相反。

“表面上看,境內的人民幣留在境內,境外的外幣也沒有進來,但實際上交易已經完成了。”束劍平說,對於地下錢莊來說,境內資金和境外資金各自循環,通過“對敲”(平賬)的方式實現“兩地平衡”。

——家族性、老鄉圈的特點明顯。很多地下錢莊的犯罪嫌疑人呈現出親屬帶親屬、老鄉帶老鄉的關系,群體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一個專門從事地下錢莊活動的龐大網絡。網絡越龐大,非法經營的規模就越大,其非法獲利也就越多。

“地下錢莊一般不問客戶的身份,不問錢從哪里來的,手續比銀行簡便,基本上沒有什麽審批。一些不法之徒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將地下錢莊作為企圖轉移贓款的‘暗道’。”專案組民警劉明介紹。

“借道”地下錢莊的資金魚龍混雜,犯罪資金是其中重要的一類。深圳“3?06”案中,鄭某生等犯罪嫌疑人曾協助另一起合同詐騙案的犯罪嫌疑人陳某祥將8532萬元人民幣贓款轉移至香港。具體做法為:鄭某生將贓款通過其控制的公司賬戶,以虛假貿易的形式轉移至其控制的香港離岸公司賬戶,再將贓款轉賬至陳某祥名下。

另據介紹,曾引起關註的高山案中,中國銀行河松街支行原行長高山就是通過地下錢莊將巨額贓款轉至國外。周口中儲糧案中,曾任中儲糧河南周口直屬庫主任的喬建軍等人,也是利用地下錢莊將贓款轉移到國外。

專案組民警介紹,借道地下錢莊往來的資金中,還有企業的“賬外賬”等“灰色資金”,以及一些個人用於出境旅遊、留學、購物、大額投資等資金。部分資金可能是正常的,但為了隱瞞真實去向,不想留下痕跡,一般也會選擇地下錢莊。部分涉案“客戶”稱,他們選擇地下錢莊轉賬,是因為地下錢莊“誠信度”高,比銀行更加靈活優惠,而且收取的手續費較低,交易額大的話還有優惠。

專案組民警指出,這些看似便利之處和“誠信”招牌的背後,實際上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有地下錢莊騙“客戶”的,如陳達通過沈某生轉錢,被騙走600多萬元;也有“客戶”騙地下錢莊的,鄭某生就曾經被“客戶”騙了20萬元港幣。“大家都知道這一行是違法的,所以我們也不敢報案。”鄭某生供述。

“我們這一行風險高,所以一般做熟人或者熟人介紹過來的生意。”犯罪嫌疑人葉某城也供述,“我一直有一種僥幸心理,現在才認識到,做違法犯罪的事總有一天要被抓的,心里十分後悔。”

另有案例表明,地下錢莊經常出現逃單、卷錢逃跑的情況。還有一些地下錢莊看中客戶的錢多,由此出現非法拘禁、搶劫等嚴重犯罪。

涉案“客戶”之一、深圳某外貿公司的老板廖某向記者表示,其實她知道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是違法的。因為她的公司經常會收到一些港幣支票,後來經人介紹,為了圖一時方便,多次通過地下錢莊進行港幣支票提現。現在賬戶因涉案被凍結,公司正常經營受到影響,她才感到後悔不叠。

還有一名因涉案被凍結銀行賬戶的“客戶”稱,他原本計劃在6月股市下跌前拿出200萬元入市,結果銀行卡被凍結,導致自己沒有如願。“逃過了股市大跌,我要感謝警方。”

據了解,由於地下錢莊的交易資金量大且隱蔽,不排除一些股市資金通過該渠道流出我國,從而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如今年7月中旬,上海市公安機關在查處某外資貿易公司涉嫌操縱股市犯罪案件中,就發現由邱某控制的地下錢莊,為該外資公司向境外轉移非法所得達數億元人民幣。

 

日前,遼寧丹東破獲“11?06”特大地下錢莊案,涉案金額超過400億元;廣東佛山破獲嚴某等人地下錢莊案,涉案金額達200億元;浙江溫州破獲李某等人跨境地下錢莊案,涉案金額達數億美元……近期查處的地下錢莊案件中,涉案金額動輒數十億、數百億元,資金規模驚人。

公安部經偵局反洗錢處處長李明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檢查司處長歐陽雄等人士表示,目前地下錢莊案件在全國所有省份均有發生,涉及外貿進出口、房地產、建築、體育文化等各行各業,其危害全面加深加重——

一方面,地下錢莊日益成為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轉移贓款的通道。金融、證券、涉稅、商貿、侵權偽劣、涉眾等幾乎所有經濟犯罪案件均涉及地下錢莊,網絡賭博、電信詐騙、黑社會性質組織、偷渡、販毒、走私等重大刑事犯罪活動中,地下錢莊也屢屢出現。

另一方面,地下錢莊還直接危及國家安全。有的成為暴力恐怖組織轉移資金的“幫兇”;有的被貪汙腐敗分子所利用,成為其向境外轉移贓款的工具。

“需要強調的是,地下錢莊活動比較隱蔽,其數量和資金吞吐量難以準確統計,大量性質不明的跨境資金遊離於國家金融監管體系之外,形成巨大的資金‘黑洞’,嚴重擾亂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危及國家金融安全。”歐陽雄說,要警惕一些“灰色資金”通過地下錢莊跨境流動,對我國金融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和沖擊。

“當前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的猖獗,實際上反映了上遊犯罪的猖獗。換句話說,旺盛的市場需求,也是地下錢莊屢打不絕的一大原因。”束劍平說。

“地下錢莊對國際社會來說也是一大‘毒瘤’。”李明照說,地下錢莊絕非中國獨有,也不是現階段才出現的,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可能表現為“地下哈瓦拉”“地下匯款機制”等,但無論是什麽形態,國際社會都始終對其“零容忍”。

據介紹,當前我國多個部門聯手強化對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治理工作。下一步,公安機關、人民銀行等部門將繼續深化合作,強化線索核查、資源共享、協同打擊,爭取再破獲一批重大地下錢莊案件。廣東省公安機關正在加緊偵辦的5起案件中,有2起涉及中紀委發布的100名“紅通”人員的轉移贓款活動。

同時,打擊工作中也反映出了一些監管漏洞,如:一些銀行對交易主體調查不夠認真、對交易真實性審核不夠細致、對一些企業個人的外匯收支背離真實情況報告不夠及時等,甚至有銀行員工利用單位資源參與地下錢莊的非法交易。歐陽雄表示,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和檢查力度。

李明照指出,當前我國各地司法機關掌握的相關證據標準不一,對犯罪嫌疑人非法經營的認定金額一般較低,最終在量刑時對被告人輕判,對地下錢莊犯罪活動的刑事處罰力度弱,對犯罪分子缺乏震懾力,導致重新犯罪率較高。

記者了解到,針對這一問題,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相關司法解釋。

“個人轉移資金出境的一般性需求,如旅遊、留學等,都是可以走正規渠道完成的。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不僅風險高,也屬違法行為。”歐陽雄呼籲,應當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提醒和警示教育,強化上述認知。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69

媒體老兵的醫療夢:用APP聚數百專家 獲千萬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5/152336.shtml

【每日黑馬】是中國第一創業創新服務平臺i黑馬網傾力打造的創業報道欄目。如果你的創業項目想爆發,如果你想吸睛,如果你想拿錢,歡迎勾搭黑馬哥個人微信號heimage0002。我們的推廣資源包括:i黑馬網、創業家微博矩陣(800多萬粉絲)、創業家微信矩陣(百萬級粉絲),知名企業家、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在這里!

圖片1

i黑馬 趙姝焱 10月14日報道

據北京市衛計委公開數據顯示,每天有70萬左右外地患者專程來北京就診。“這些人不惜巨大成本奔赴看病,主要是因為首都基本匯集了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而我們的目標是:專家號匯集全國最高水平醫療專家,讓國人找專家不再成為難事。”專家號CEO謝德勇表示其創業初衷。

謝德勇此前曾任《中國新聞周刊》副總經理。任職期間,他和團隊一起,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就將《中國新聞周刊》從剛剛創刊的新生雜誌,打造成為一本每年盈利數千萬的一線主流時政刊物。

同時,他也是中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試水者,1997年即開始從事相關工作。先後參與組建ZDNet(現CNET),並曾擔任賽迪網部門負責人。2014年,謝德勇的母親脊椎出現問題,在家鄉跑了諸多醫院卻無法解決。於是,謝德勇將母親接到北京找專家進行治療。因為有互聯網情結,謝德勇首先想到用一些移動醫療產品來幫助母親尋找專家,但是在嘗試了當時的所有互聯網產品之後,他卻發現,要想通過現有的這些平臺找到一個靠譜的專家非常困難。

能不能有一個平臺,只挑選最好的專家,每一個都經過認證,讓患者真正做到沒有任何門檻的找到放心靠譜專家?想到這些,謝德勇的創業激情一下子被點燃了,由於家人中就有從事醫生職業的人,謝德勇對醫生的所思所想所求,從來就不陌生。而帶著母親求醫的經歷,又讓他對患者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個第一代互聯網的老兵要重新歸隊,尋找新的創業機會。

“多年的媒體和互聯網工作經驗,觸動我想要用新思維和新方式去觸碰這個行業的痛點,而和中國數字醫療網的合作,又讓我的創業站在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上。”謝德勇說。

當前,移動醫療領域湧現出眾多服務平臺。這些平臺的興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的現狀,為患者帶來及時、便捷的服務。然而,在線問診方面,多數移動醫療應用采取“輕問診”為主的運營模式,降低患者就醫門檻的同時,也引發一系列弊端。

首先,多數平臺,醫生根據簡單的癥狀描述無法在線給出準確判斷。此外,平臺提供的在線醫師水平良莠不齊,咨詢建議無法保證權威可靠,難以獲得患者的根本信任,問診效果不理想。

對此,謝德勇的感悟是,“移動醫療不是空中樓閣,一定要解決實際問題才有意義,純粹炒概念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中國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根源在於信息不對稱和資源分布不均。身體健康不是兒戲,患者真正的需求在於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專家號,正是希望可以為患者提供精選的權威醫療專家資源,在用戶提供精確檢查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精心全面的問診過程,得出精準的咨詢結果,從而打造重度垂直的“精問診”平臺。

專家號的精準用戶主要針對兩類人群:一類病人“必須專家才能醫治”,他們患有重大疾病或疑難雜癥,對高水平的專家有切實需求;另一類病人“必須專家確診才相信”,他們通常具備較好的經濟條件,但對當地醫療狀況不夠信任,期望得到專家級別的醫師進一步確診和建議。

用戶對移動醫療的主要需求在於便捷和盡早獲得康複。而康複的前提,建立在精準的問診結果上進行有效地治療。否則,隨意的診斷帶來的可能是更大的病痛折磨和成本花費。因此,專家號在遴選醫療專家方面尤為謹慎,只有全國排名前十的醫院科室副主任以上專家才能入駐。此外,所有專家均經過面談確認,資質可在其所在醫院網站進行查證。

“這些頂級的專家醫生,他們的學識和經驗都處在人生巔峰,既有對醫德的體會,又有擁抱新科技的心態和現代的服務理念。”謝德勇表示專家號平臺不追求龐大的醫生數量,而是本著為用戶健康負責的態度,旨在提供更為權威、專業、精準的服務。

目前,專家號平臺已入駐數百位國內頂級專家,科室齊全。100%保證本人親自服務,用戶問診後可在線進行評價。對於用戶提交的問診需求,在線專家進行反饋的平均時長在4-6小時,最快3分鐘即可答複。除了覆蓋主要科室的專業醫師,專家號還特設放射科、檢驗科等輔助科室門類,形成專業醫療體系,面對疑難病癥時便於專家集中會診。

短期內得以匯集如此多各領域頂級醫學專家資源,除了依托背後“中國數字醫療網”在醫療領域耕耘多年的豐富積累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專家號精準垂直的產品定位。

“我們明確清晰的定位,除了幫助有需要的患者找到適合的專家,其實也幫助專家找到了高質量的患者。”由於專家號需要患者提前上傳檢驗資料,對於專家在線問診也就提供了更為便捷順暢的工作基礎。此外,同樣資質的精英聚集,也對更多專家醫師入駐產生了強大吸引力。

一位北京協和醫院肝臟科主任醫師向記者表示,他同時在多家移動醫療平臺坐診,而專家號的精準定位、專業設置、便捷操作使他體驗非常好。“作為一名醫生,我也希望可以盡自己的力量為更多患者提供專業的服務。”他每天都會上專家號處理用戶問診,並利用閑暇時間給予詳細的回複。

“知溢”(微博名)是一名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女性。兩個月前,她母親突然病重,她恰好在國內,無意中聽到朋友介紹了“專家號”,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上傳了母親的檢查資料,結果很快獲得了專家的專業解答。後來回到美國,她又替母親數次進行跨國咨詢,“對於我家所在的三線城市來講,這樣的服務太有意義了。”她感嘆於國內專家的“專業和幹勁”,“之前也使用了美國的health tap 平臺,花了很多時間,也沒獲得有效解答。”

作為垂直精準的移動醫療平臺,專家號除了通過互聯網技術解決中國醫療領域存在已久的不便、不均、不公三大難題外,也為重病患者線下就診提供了便捷通道,搭建完整的醫療治愈鏈。

由於國內醫院專家都有“加號”的可能,在線問診的患者確實有需要到醫院就治的必要時,專家們還可以利用自己的額外時間直接做出面診安排。一方面,“加號”可以省去重病患者在排隊掛號上浪費寶貴時間,避免耽誤救治。另一方面,此前持續的在線溝通,也使得醫生對病患情況足夠了解,這個交流和熟悉的過程也為入院進一步治療提供基礎保障。

正是將優質醫療資源與剛性需求用戶有效的匹配,專家號在很短的時間就獲得了大量用戶的認可,在前期並沒有大規模推廣的基礎上,就累積了數萬的種子用戶。很多用戶通過線上精問診,再到線下赴院治療,回家後又根據病情進展再進行數次咨詢,從而搭建了從問診——就診——隨診—直到康複的完整就醫鏈條。醫患之間也因此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很高的黏性。

當問及是否擔心其他移動醫療平臺也涉入專家問診的垂直領域時,謝德勇表示出充分的信心:“在一個大的領域內,每一個細分人群、每一個剛性需求都有一個領先的提供者。我們目前策略和戰略都十分清晰,針對精準的用戶需求,我們就是領先的提供者。其他人再來做,也不過追隨我們的腳步。更何況,這當中誰定位更好、執行更強、客戶體驗更好,一定拼得是綜合實力。”

現階段,專家號所有的服務均是免費提供。至於未來的盈利模式,謝德勇表示,8月初,產品2.0版上線後,會增加目前較為通用的圖文咨詢和電話咨詢付費系統,與此同時,針對專家號的優勢,還將推出會診服務——也即是遇到疑難病癥,由兩到三名不同科室的頂級專家一同進行會診,得出最好的治療方案。此外,專家號平臺也在積極探索將線上的優質醫療資源,更順利對接到線下治療的新渠道。“目前,移動醫療行業仍處於早期階段,發展成熟需要曲折地探索過程,盈利模式一方面可以通過現在較為成熟的一些手段實現,另外隨著新的業務的展開,一些新的盈利增長點也會隨之而來,我對此有充足的信心。”謝德勇說。

專家號目前已經獲得千萬人民幣規模的PRE-A輪融資,接下來將著重於通過完善產品功能、優化服務流程、適當的推廣方式吸引更多用戶。“我們希望可以提升現有專家的問診效率,充分優化資源,持續擴大專家規模,以高品質的服務滿足更多患者的切實需求。”

黑馬檔案:

公司:北京康信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謝德勇

所在地區:北京

公司規模:20人

主營業務:國內頂級醫療專家“精問診”平臺

融資情況:千萬人民幣規模的PRE-A輪融資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趙淑焱,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7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