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潤下一站:收住狂奔的腳步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4/3741259.html
董事長宋林落馬、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傅育寧接管、整合多間藥企的計劃可能由集團整體上市取代。多日來,接二連三的「新聞」將華潤推到了風口浪尖。翻閱華潤近80年歷史,這家擁有紅色背景的龐大央企似乎從來沒有如此「高調」地曝光在公眾視野。作為一個多元控股集團,在這個萬億的資本帝國邁向100年的路途上,我們試圖剖析整個華潤的「前世今生」,也許只能窺見冰山一角,但希望這能夠成為一個企業成長、資本運作、央企轉型的珍貴樣本。

紅色淵源:76年的老央企

與大多數央企不同,華潤集團的總部不在北京,甚至不在內地,而是在香港。在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的華潤大廈,背靠著大鵬展翅形狀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並不起眼。

這家在港業務不足5%的央企,堅持將總部留在香港,這一點,人們並不奇怪。它的前身「聯和行」於1938年在香港成立,旨在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資,為抗日根據地採購軍需物資及藥品。這奠定了華潤未來76年顯赫的紅色身份。

華潤改為現在的名字是在1948年。「華」代表中國,「潤」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錢之光任首任董事長。

當時,與聯合行一併在香港創立,同樣具備紅色使命的還有廣大華行、五豐行等。聯合行吸收了所有其他由共產黨在港創辦的商號,改組為「華潤公司」,成為今日華潤集團的雛形。

解放戰爭時期,華潤依舊扮演著重要角色。1948-1949年期間,華潤分四批將350多位著名民主人士和700多位文化名人、愛國華僑安全送至解放區,他們隨後北上,參加首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

新中國成立後,華潤迎來自己第一次重要轉型,在1952年被指定為中國各進出口公司在香港的總代理,劃歸中央貿易部管理。時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承認新政權,中國的貿易夥伴侷限於蘇聯和幾個新民主主義國家,正是通過香港這扇大門,中國才打開了通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通道。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華潤一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公司在港澳及東南亞的總代理,保證香港市場供應,協助內地制訂對港及海外出口計劃、擴大出口,銜接貨源並建立銷售網絡,與世界各國加強貿易聯繫,進口內地所需商品,賺取外匯

改革開放之後,華潤逐漸喪失「總代理」特殊地位,迎來自己的第二次重要轉型,開始嘗試實業投資,涉足零售、房地產、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代理貿易也轉向自營貿易。上世紀80年代後期,華潤開始接觸資本市場。1992年,華潤集團注資上市公司永達利,更名華潤創業,成為華潤系第一家上市公司,開創了中資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先河。2000年,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在資本市場上的長袖善舞,讓華潤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也讓華潤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企業,光是戰略板塊就包括消費品、電力、地產、水泥、燃氣、醫藥以及金融。

目前,華潤96%的資產已經上市,集團整體上市正在提上議事日程。

商業帝國:拓展龐大產業

去年以來華潤系接連的資本動作,已經將華潤逐步拉進公眾視野。宋林2013年3月在深圳的一個金融論壇上不無自豪地說道,「到去年底華潤的營業額已經突破了4100億(港元),我們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9100億(港元),我們去年的利潤差不多要超過400億(港元)」。由最早的兩根金條起家,到如今已在香港和內地分別擁有5家上市公司的商業巨頭,這家發展逾75年的大央企,如今已成為一個超過萬億(港元)的多元化控股集團。去年,華潤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187位。現在的華潤主營七大戰略業務單元,共有19家一級利潤中心,實體企業2300多家,在職員工40萬人。根據華潤最新的財報顯示,去年集團營業額為5002億港元,利潤為563億港元,總資產11337億港元。

據瞭解,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1982年,華潤一直都以私人名義在香港註冊,通過內部協議,由私人代國家持股,雖已與五豐行、德信行等多家企業重組,但它們之前只是行政上下級關係,並無股權聯繫。1983年,華潤改製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與下屬企業之間形成股權關係,註冊資本由原來的500萬港元擴大到2億港元,並遷至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即目前的集團總部。改制後,華潤創業作為其第一家上市企業在港上市,華潤開始由國營公司向國有控股、股份多元化的方向轉型。目前,華潤已在香港和內地分別有5家上市公司。其中,旗下「藍籌三傑」華潤創業、華潤電力、華潤置地位列香港的恆生指數成份股。華潤燃氣、華潤水泥位列香港的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和香港的恆生中資企業指數成份股。

根據華潤置地公佈的去年年報顯示,華潤置地成為集團重要的盈利板塊,該板塊去年銷售額達713.9億港元,淨利潤為147億港元,分別增長60.9%和39.1%。華潤兼顧發展商業與住宅物業,目前是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電力營業額為695.8億港元,淨利為110.2億港元。統計數據顯示,華潤旗下零售連鎖企業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集團之一。其中,超市業務已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連鎖超市第一位。旗下啤酒業務——雪花啤酒自2005年起銷售位居全國第一。華潤五豐有限公司則將肉食、水產業務、綜合食品等業務覆蓋香港、內地及海外市場。

此外,華潤還在諸多不為人知的領域深耕。2010年,華潤煤業控股有限公司在港註冊成立,主要從事煤礦投資、建設與運營,成為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華潤醫藥同為華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整體規模已達中國醫藥行業次席。據瞭解,華潤醫藥旗下銷售額過億港元產品超過20個,其中有2個突破10億港元,即999感冒靈、東阿阿膠。日前,華潤醫藥系A股子公司華潤三九、華潤雙鶴雙雙停牌,引發市場對華潤醫藥資產整合、打包上市的猜想。

宋林時期的華潤:邁入萬億俱樂部

從實習生到掌門人,宋林之於華潤來說亦福亦禍。如果沒有被舉報和調查,恐怕沒人注意華潤在宋林的帶領下經歷了黃金十年,在這期間,靠大舉併購,集團資產規模從千億升至萬億。但不久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宋林在華潤30年的工作畫下了不完美的句點,而受此影響,華潤突然面臨「非常嚴峻的時刻」。

據公開資料介紹,現年51歲的宋林是山東乳山人,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獲固體力學學士學位。1983年,當時屬於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的華潤公司,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兩年後,宋林以實習生身份進入華潤集團。在這近30年間,宋林先後供職於華潤集團資產管理、石油化工、電力和半導體等部門。從一個扛著測量儀測油庫的實習生開始,幹到了董事長。

由於現在屬於非常時期,北京商報記者聯繫的多位華潤集團內部以及相關單位人士均不願對宋林其人其事多談,但從過往的消息中還是能夠看出宋林務實、鐵腕的管理風格。2001年,被認為是宋林人生轉折的一年。當時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創業股價持續低迷,市場批判不斷,當年11月,宋林被任命為華潤創業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作為時任華潤集團總經理寧高寧的助手謀劃華潤創業的新發展模式。此後,他在華潤系香港5家上市公司中執掌過4家的帥印,並於2004年接替寧高寧擔任華潤集團總經理。2008年5月起,擔任華潤集團董事長。如此快速的被提拔,讓外界一度對宋林的能力頗為認可。

而被媒體廣泛引用的另一事件更能體現宋林的性格。2005年,已是華潤集團總經理的宋林在接受採訪時,回想了早年為開拓業務,駕車在新界左兜右轉的情景。宋林稱,當時駕車在元朗和上水奔波,與原居民討價還價,還要應付黑社會。香港黑社會很凶悍,有一次談判中雙方以互扔瓶子告終。

當華潤集團正式進入宋林時代後,公司的發展也開始帶有了宋林的性格。最近的十年裡,宋林大舉闊步併購。據不完全統計,從2004年至今,華潤在能源、醫藥、金融、零售、啤酒等行業進行了數十起大手筆收購。

從2008年,宋林還給華潤集團設定了七個戰略業務單元,包括地產、電力、消費品、醫藥、水泥、燃氣和金融,而這七個戰略單元都是依據微笑曲線挑選出,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行業。十年間,華潤倚仗吞併,總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3年末,華潤總資產11337億港元,實現營業額5002億港元,比2004年的1012億元增長了10倍。

但此次,宋林遭舉報也源於併購。去年7月和今年4月,《經濟參考報》記者王文志兩次舉報稱,宋林在華潤電力斥資百億收購山西金業集團所屬資產包的過程中,存在瀆職,致使數十億元的國有資產流失。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大舉併購是華潤集團快速做大的捷徑,也讓宋林一度風光無限,但最終卻成為宋林跌倒的絆腳石。

耐人尋味的是,宋林喜歡以文字的形式展現自己的管理理念,他在華潤集團的官網開有董事長專欄。據媒體報導,該專欄是宋林個人親自操刀。3月27日的《改革再出發》一文中,宋林稱,「過去評價經理人,更多的是倚重業務層面的要求,今後要特別強調對德的考核。因為支撐領導力和影響力的不僅僅是你的業務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德,是你的人性、人品、人德,否則你無法統率千軍萬馬」。現在,這一專欄已被撤掉,也意味著宋林時代的終結,而原因也許他自己已經言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