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永義實業(0616)由永義國際(1218)入主後供合拆情況

永義國際(616)上市時稱為益泰國際,當年從事生產潔具及相關用品,在1991年上市,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業績大降,頓生賣殼之念,在2000年2月由漢鼎亞太及i100等財團以認購新股方式入主該公司,並進軍科網及短訊業務,其中1名董事就是中信21世紀(241,前瑞興百貨、永富建設、21世紀通、中信21世紀)的牽線者、現任黃河實業(318,前金龍船)主要股東及主席黃達揚。

但最後科網泡沫爆破後,公司因大幅虧損,陷於財困。在2003年,正式獲永義國際以1仙入股,較最前一交易日收市價5.5仙大幅折讓81.82%,然後開始進入漫漫的股本分合旅途。在固本培元後,公司轉營中國湖州紡織廠業務,易名亞洲聯盟,在2006年間大幅上升,至2007年市值急增至100億港元,以換股收購美國礦業公司為高點,但最後告吹,之後股價又進行慢慢熊途,又供又合,又購入永義國際的貿易業務,最後中國湖州廠的投資失敗,最終進軍至香港地產發展業務,以供股方式購入多個地盤發展,最終引得印度人狙擊,但由於大股東早有準備,最終印度人又失敗,並購回他的股份,但又繼續漫漫的供股旅途,直至現在。綜合入主10年的股權變化交易,合股6次,送紅股1次,供股11次,包括以下各端:
1. 2003年8月,40合1,同時2供1,每股1元(最早合股前2.5仙)。
2. 2004年1月,1供5,每股25仙(最早合股前0.625仙)。
3. 2005年7月,10合1,然後1供10,每股合股後40仙(最早合股前0.1仙)。
4. 2006年5月,1送9紅股。
5. 2007年12月,2供1,每股5.2仙(最早合股前0.13仙)。
6. 2008年8月,100合1。
7. 2008年12月,1供10,每股15仙(最早合股前0.00375仙)。
8. 2009年8月,10合1後,1供4,每股38仙(最早合股前0.00095仙)。
9. 2011年1月,2供1,每股35仙(最早合股前0.000875仙)。
10. 2012年8月,2供1,每股7.7仙(最早合股前0.0001925仙)。
11. 2012年10月,20合1,後1供5,每股40仙(最早合股前0.0002仙)。
12. 2013年4月,1供3,每股10仙(最早合股前0.00005仙)。
13. 2013年11月,40合1,1供5,每股60仙(最早合股前0.000075仙)。


1. 如果以不供股的情況,在2003年8月的40萬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上市後1股,變成0.0000025股,未來合股後會變成400萬股,等於現時的股1股,或者上市上市後1股,變成0.00000025股,估計已創下香港合股股數最多紀錄,如下圖:


2. 如果以供股的情況下,在2003年8月的18.14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即是上市時1股,變成0.0551股,未來供股後會變成120.92股,等於現時的股1股,或者上市後1股,變成0.0082696股,如下圖:


3. 如果以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投入的2.2萬元至現時會變成5.7仙,已經接近全部輸光,年複合減少69.809%,如下圖:


4. 如果以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加供股投入28.55元,至現時會變成5.7仙左右,跌幅達99.8%,年複合減少43.94%,如下圖:


這個禮拜又有個傻仔講,大股東財力好掂,隻股就會炒上。這隻股老闆身家不下20億,比他說的老闆有錢得太多,公司市值也是很少,結果向下炒得瘋狂,其實兩者根本沒有關係,如硬說這些結果,就累死街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22

先借後供股票的考慮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html
早前有blog友分享了一些股票的操作方法,希望止凡可以給點意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可以寫一篇新文章分析一下。



CK留言:

止凡兄,最近拜讀閣下的blog,得益良多,但小弟資金有限,所以最近利用以下方法買入少量內銀股,希望增加現金流。可以給予小弟一些意見嗎(關於這個分期操作)?

小弟的方法是用3成的資金($10542),付了7手建行(0939)@5.02(總共$35140)的首期,以3.5%的利息,月供其餘的$24598給證券行,餘下12個月,每月供$2089,全期利息$468.8,而其間可收回股息約$2300。


止凡:

你選擇以借貸供股,條條大路通羅馬,最重要是有足夠財商,全面瞭解各方法的利弊,及是否合適自己。這是很好的題目,讓我整理一下另發新文討論,謝謝。


後記:

這個先借後供還股票的操作,有點像買入收租物業的按揭操作,3成首期,收股息好像收租,證券行利息好像按揭利息。如果單從這個角度看,這是風險不算太高的操作,不過當然,對資產本身的瞭解十分重要,始終股票不像物業,跌起來可以變成一張紙而已。

我不清楚這樣的操作之下,證券行在什麼時候會call loan。如果是孖展的話,當股價跌低過margin ratio就會被追差價。相信這種按股方法應該不會追得像孖展一樣緊張,但銀行對物業按揭也有權call loan,相信這樣按股也有被證券行call loan的可能,如果遇上股災,這可不是容易渡過的。

對於這個操作,我會想到的好處是股價低迷的時間性,即現在要是千載難逢的股價低位,不全力買入就會錯過了時機,如果這一年建行爆升的話,你就能由2手變成享受7手建行的升幅。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賺息差的時機,如果不採取這個方法的話,就是儲蓄足夠的金錢之後,一年後才一口氣買入7手,然而這樣就會失去這一年的息差,即大約$1900。

其實單看這兩個原因,我認為誘因不太大。始終只是一年差別,內銀股價都低水了多年,未來12個月爆升的機會未必太高吧。而$1900的息差,太多變數了,好像加息應該會影響你的供股息率(證券行不太可能用定息的,應該是P-x%之類),建行派息能力亦可能變化,什麼壞帳惡化之類(雖然最新一次業績仍然非常靚仔),這些都是風險所在。

不過,這樣的操作還有一些比較間接的好處,首先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運用財技機會,什麼都不沾手,又怎能成長呢?借借三兩萬,慢慢就能學習處理得更多。還有,這會增加了你的balance sheet,資產及負債項也是,當你看到自己的負債項目,需要每月供款,自然需要扣起一筆錢準備還債,這會令你的理財感覺更強,日常生活不會亂花錢,這跟自己儲蓄12個月後一口氣去買7手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對理財紀律不太好的人,後者會相對較難控制。

希望這些討論幫到CK深入分析,始終只有他才最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再一次多謝CK的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933

先合後供掠水百億 揭大股東連環殺股民3招

1 : GS(14)@2011-03-11 22:04:10

2011-3-2 EW

股民買入一隻股票,一心想最多是蝕掉投入的金錢就算數,但近年一些細價股興起先合併再供股的手法,股價不斷向下炒。股民不斷投入金錢供股,如果小股東心有不甘想加錢再玩,股價隨時跌完又跌,自己愈踩愈深,結果損失慘重。這種合股又大折讓供股的方法,近日情況變本加厲,過去半年用這個方式抽水的公司多達十多家,累積集資金額達四十億元。市場人士估計,股票玩家藉這個向下炒的玩法,多年來累積向小股東掠水近百億元。本刊訪問一些資深股市玩家,拆解這些殺股民招數的玩法。

廖先生○八年十二月以一仙九的價錢,買入總值十五萬元的宏安(1222)股票。「我見公司盤數幾靚,市盈率低也有息派,又有實質資產,於是大手買入。」怎料之後宏安差不多每年抽水一次,每次都是先合併後以大折讓供股,令股民進退兩難。「次次都要攞錢出來供,真係唔知供唔供好,但唔供也擔心股份被攤薄!」結果他幾年來再掏出九萬元再供股,但宏安股價跌勢未止,現時持股市值僅三萬元,埋單計蝕了約二十一萬元。
據本刊統計,過去半年宣布合股或大折讓供股的公司達十二家,總共集資金額達四十億元,如果以宣布供股前股價,與現價相比(經供股除權調整),股價普遍有幾成跌幅,其中跌幅逾七成的有三家。本來集資屬正常商業行為,不排除個別公司有實際需要,但近日積極關注這種事件的保障投資者協會主席呂志華卻認為,這情況有變本加厲之勢:「這種大股東殺人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向下炒,藉股價暴跌,震走小股東,然後在低位買回獲利。現時證監會見公司股價急升,通常要公司發通告解釋升因,點解大跌的時候,就沒要求公司解釋!」

股價大跌不用解釋據一名熟悉市場運作的證券界人士稱:「擅用這種手法的,主要有六、七幫人,每幫最多控制十幾間公司,即他們加起上來控制近百間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總市值隨時超過千億元,有關人士多年來在股市搵錢可能超過百億元。」他又指出,大股東通常與一些關連人士,控制公司大部分股權,甚或借貨沽空,不斷將公司股價「質」低,然後在低位再補回股份獲利。「為了避開有關部門追查,他們的操盤基地往往搬上大陸。現在網上交易十分流行,令追查更加困難。內地勝在人頭多,他們容易可集合幾十個,甚至過百個人頭,從而製造成交!」他說。綜觀他們殺人的招數,通常可歸納為以下三招:

供股逼走小股東匯盈證券董事謝明光指出,有些公司其實沒有很大資金需要,卻經常要供股集資,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整」走小股東。通常這些公司不斷進行集資,並且以大比例,大折讓的方式,逼小股東供股,否則小股東的權益就不斷被攤薄。「如果公司一供十,供股價折讓九成半,股東要預咗一大筆錢出來供股,你唔供即係提前認輸,自己持有股份不斷被攤薄,真係供又死唔供又死!」他說。如果小股東決定放棄供股,往往會由大股東或相關人士包銷供股,令他們得到低價增持的機會。「這樣大股東好容易收到大部分貨源,雖然目前有大股東不得持股超過七成半的限制,但他們隨時只是將部分股份批出去給自己友。」一名資深經紀稱。他指出,大股東收齊貨,趕走小股東後,隨時才再開車炒上。另外,近年殼股有價,大股東收齊大部分股票,也可能索性將公司賣殼賺一筆。上市公司抽水頻頻的情況經常發生,例如中國置業(736)剛於二月中公布以一供三十比例供股,供股價較現價折讓逾八成,現在仍未完成供股,股價已累積跌幅達兩成半。不過回顧公司過去一年來透過配股、行使可換股債券抽水達十次以上,股份試過五合一,再五十合一,現時價股比一年前大跌九成九,長揸的股民可說血本無歸。

先合後供殺傷力大這是一條簡單的數學題:一除以二十,再乘二十,答案是幾多?相信小學生都懂得答是一,但在一些財技高超的大股東眼裏,這個答案並不是「一字咁簡單」!他們可以用先合併後大比例供股一招,殺得散戶血本無歸。舉例說,甲公司現股價為五仙,供股價為二仙,若先二十合一,再一供二十,和不合併但一供一,理論上集資金額一樣,但對小股東的殺傷力就有天淵之別。合股與不合股的分別在於以合併方式供股,股民需要大比例、大折讓供股(見附表)。我們經常聽到公司先合股,後供股,其實根據慣常做法,仙股需要最少合併成為毫子股,才能進行集資或收購合併,也因這樣做才能出現供股價折讓大,發行股數大增的情況,令小股東處極不利的境況。

集資買蝕本資產即使小股東奉陪到底出錢供股,令大股東逼走散戶的如意算盤不能打響,他們可以有另一種玩法。因為公司資金多了,可以收購一些大股東的資產,可是這些業務卻是年年蝕錢,令公司的現金不斷流走,使大股東有機會「圈」走公司的資金。「例如有間創業板公司,藉著不斷轉型,一時做電子、一時做醫療、一時做礦業、但做親都蝕錢。有時收購一項資產只用一億元,有甚麼理由一年隨時蝕兩億三億!」(按:呢隻是8202)一名資深證券界人士稱:「人人都想做生意賺錢,但點解有人專門做蝕本生意,愈做愈過癮!」公司年年蝕錢,令現金不斷流走,這樣又需要再集資,造成一個惡性循環,令公司抽水未有停過。所以見到有些公司不斷供股集資,去收購資產,但往往喜歡買蝕錢的資產,股民就要小心。

合股與不合股的差別

假設投資者持有一百萬股甲公司,股價五仙,總值五萬元

不合股

1.一供一,供股價兩仙。2.股價維持五仙,需供一百萬股,每股兩仙,即斥資二萬元供股。3.股價五仙但供股價兩仙,供股價折讓六成,對不供股的小股東攤薄效應相對較輕。

合股

1.二十合一,一供二十,供股價兩仙。2.二十合一股,令一百萬股變為五萬股,股價則變為一元。但一供二十之下,變成同樣需要供一百萬股,供股價兩仙,一樣斥資二萬元。3.股價一元但供股價兩仙,比股價折讓達98%,而且比例達一供二十,對小股東攤薄效應極大。

三招堵塞漏洞

呂志華建議,可提出三招堵塞這個漏洞,首先規定公司在合股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進行供股;其次,市值低於一百億元的公司,每次發新股集資額不能超過市值某一百分比;第三,供股價不應低於公司現股價的某個百分比。「證監往往認為批股才需要較多限制,供股則大小股東一齊供,一視同仁,所以沒有嚴格監管。但其實時代不同了,大股東很多時透過供股出蠱惑招!」他說。他續稱,現時上市公司變仙股後,需要再合併最少成為毫子股,才能進行集資及收購合併等,一些公司利用這個條例,因此出師有名,來個先合併然後供股,使小股東任人魚肉。他認為,即使禁止合併後即刻再供股,公司仍可透過批股、發可換股債券、借貸等形式集資,不會因此影響公司正常的運作。

撰文?鄭瑞棠 攝影?梁志永 資料?鄭俊祺 設計?霍明志
2 : 龍生(798)@2011-03-13 02:04:49


有乜辦法制止佢地? 似乎真係無法...除左唱佢...
但效力真的很弱...很弱...
3 : GS(14)@2011-03-13 09:45:11

基本上,他們的方法是無敵的,只要別人買入速度快過他的行政費用消耗速度,其實他是可以一直擴展的...無限大都可以,他持有愈多公司,愈有經濟規模優勢,平均成本愈低,賺的更多,買的公司速度可以更快

華匯系現在有成接近二十間公司的股權,只要他肯努力,我想創業板由他統治的時代好快到來...
4 : idsdown(1658)@2011-03-13 10:26:22

引入ST機制啦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719.htm
5 : GS(14)@2011-03-13 10:28:45

ST其實無用的...PT先有用,一個禮拜只能trade 一次,他就賣唔到好多股票出去,間接斷他財路就得
6 : idsdown(1658)@2011-03-13 10:31:34

5樓提及
ST其實無用的...PT先有用,一個禮拜只能trade 一次,他就賣唔到好多股票出去,間接斷他財路就得


被人ST後仲要入貨, 咁就抵佢啦
7 : GS(14)@2011-03-13 11:06:37

問題是要搞到人賺唔到錢就無人玩,唔係鼓勵進入鱷魚潭
8 : 培少(3241)@2011-03-13 11:26:36

其實小股民真係買股票既話, 正常都唔會買呢d.
想係刀口上搵食既, 無法啦
9 : 培少(3241)@2011-03-13 11:26:36

其實小股民真係買股票既話, 正常都唔會買呢d.
想係刀口上搵食既, 無法啦
10 : idsdown(1658)@2011-03-13 11:42:11

ST未至於殺絶, 但一定係警告, 入貨就等於過大海
11 : 龍生(798)@2011-03-14 01:26:41

所以最衰還是財演

用專業形象包裝, 分析得頭頭是道
給了知識不夠高的散戶希望
以為真係有得做

結果當然是....輸乾輸淨上黎real forum , 重新上路啦!!!smiley
12 : honeyb(6877)@2011-03-14 17:35:59

風險高回報高
買得預左啦
13 : GS(14)@2011-03-14 22:23:05

12樓提及
風險高回報高
買得預左啦


回報唔高的,甚至是超負,仲衰過過大海

完全唔值賭
14 : 龍生(798)@2011-03-14 23:12:07

邊有回報...
我好記得周顯個句, 雖然唔知真假, 但真係好好笑...

(眾所周知, 就算是華匯系人仕高層, 炒番華匯系股票, 都係輸到一仆一碌的)
15 : GS(14)@2011-03-15 07:52:30

咁邊個贏了,好明顯。

我想像他拉高8度的聲音,真是好笑
16 : passport(1491)@2011-03-15 21:32:40

14樓提及
邊有回報...
我好記得周顯個句, 雖然唔知真假, 但真係好好笑...

(眾所周知, 就算是華匯系人仕高層, 炒番華匯系股票, 都係輸到一仆一碌的)

呢樣真係一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