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广汽董事长:车企去年亏60%至70% 再亏就要倒闭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215/08515856851.shtml


“消费者等着汽车降价,但企业不会再降价,全国汽车企业去年已经有60%至70%亏损,再亏就要倒闭了。”昨天(14日),广东省人大代表、广 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在广州团小组讨论上大吐苦水。但他也主张,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危机,要调整生产结构,更要想方设法“抠”出利润。

去年,全国汽车企业销售利润出现大面积下滑。张房有说:“去年利润上十亿元的企业没几个,一汽、上汽、东风利润均下降,广汽是销售利润最高的, 但比上一年也降了25亿元。”他说,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每辆车只要再降价1万元,广汽以60万辆产量计算,“亏损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捂紧荷包不去酒店开会

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张房有说,广汽的应对原则是坚持不停产、不减员,调慢生产节奏。“广本生产线最快时50秒下一辆车,现在调整到60秒一 辆。广州丰田从以前的60秒调整到80秒。”他说,原来广汽员工周六、周日要加班,现在周末休息,“这样留下工人,不裁员,还要把工人送去培训。”他说, 今年因有新项目投产,广汽还将增招3500名员工。

他认为,现在的危机恰好是企业在成本控制上苦练内功的最好时机。“以前赚钱多,大手大脚,成本意识差,不会想到控制成本。现在日子难过,‘抠’ 出一分钱就是利润,不抠?竞争力就削弱了!”今年广汽各企业老总出差,从头等舱降到商务舱,再降到经济舱。他说,其实从头等舱到经济舱节省的费用分摊到成 本上很少,但主要是起到示范作用。“以前开会动不动去外地的五星级酒店,几百人规模,现在集团提要求,所有会议不能去酒店。”上至总部下至车间班组,都要 制定压缩成本的目标。张房有说,压缩成本这招有成效,“采购费用降一个百分点,能省上亿元。”(记者任珊珊、方利平、文远竹、练情情、刘晓星、王鹤、叶卡 斯、唐红杰、刘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1

2 Oct 2009 - 股好不等於就要買!簡單估值法其實也不賴!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10/2-oct-2009.html


投資一隻股票,當然最好是股好價好!不過,股下好價不好亦不代表一定輸錢,只是賺錢的機會少了點罷!

事實上,很多投資者以為好股就可投資,卻忽略了價錢是否合理的問題。好像有投資者以$150買了中國移動(941),說什麼長線投資好股不怕貴買,完全是自欺欺人,機會成本是一個問題,好股亦可變質又是一個問題!

近 期新股潮亦不乏好股,但投資與否還要看價錢合不合理,人抽我抽不代表一定有好結果,大家應記得1997、2000及2007年人買我買的結果罷。價錢過高 的,若投資便需嚴守止賺止蝕,好像筆者明知國藥(1099)以超高PE招股仍以孖展認購,上市後便訂止賺價沽出;價錢合理的好股,認購了獲分配可選擇放長 線一點。

以上雖是老生常談,但很多投資者仍不能做到,就算能做到亦不一定賺到錢,而輸錢的主因是他們根本不懂一隻股票的股價何為合理!

對 一隻股票作估值,絕對是一種藝術,方法有很多,有些更非常複雜,甚至有點走火入魔,但卻沒有保證準確無誤。作為業餘投資者,去用複雜的估值方法,時間上未 必許可,有點不切實際。所以筆者只沿用一套PE x EPS的簡單估值法,其實也不賴,所以筆者會接着於此Blog和大家一起深化這套簡單估值法,以達到更佳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7

「瘋台灣」主持人Janet:買超過3000元的東西就要考慮 一手賺錢一手記帳 30歲身價千萬

2010-8-2  TWm





外表看似光鮮亮麗的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Janet謝怡芬,實際上個性勤儉,不追求物質享受,靠著存錢、記帳與匯率換算法抑制消費,把閒錢用在投資自己,才30歲就已身價千萬元,堪稱御財有術的小富婆代表人物。

撰文‧蘇鵬元

螢光幕上,Discovery頻道﹁瘋台灣﹂節目主持人Janet︵謝怡芬︶總是給大家健康陽光的形象,曾去過四十多個國家,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旅遊的她,只要講起旅遊,話匣子就停不住,而她第一次感受到錢的重要性,竟也和旅遊有關。

籌措旅費

賣小餅乾、洗車樣樣來

在美國長大的Janet,從小就懂得靠自己籌措旅費。十六歲那年,她申請到厄瓜多的海外志工服務,對高中生來說,這筆旅費並非小數目,為了能夠成行,Janet用盡各種方法籌錢,包括賣自製餅乾給鄰居朋友、寫信向老師、企業募款等等。

就在想破頭之際,她靈機一動,先到加油站詢問能不能免費用水,然後在入口處設立洗車服務處,接著請最漂亮的朋友高高舉起牌子,打出﹁免費洗車﹂的宣傳。

免費招數果然奏效,吸引一堆車主上門,她和朋友會在洗完車後,很有心機地向對方說:﹁剛剛那個開賓士的好小氣喔,才給這麼一點小費﹂,聽到小女生的天真抱怨,不少車主真的浪漫加碼。最後,這個純收小費的小生意,在扣掉請朋友吃飯的費用後,順利籌到五百美元旅費。

類似上述想盡辦法籌措旅費的情節,不斷在她的人生當中發生。

像是在法國當家庭保母、在阿根廷街頭當街頭藝人等,這樣多彩多姿的經歷,不只增加人生經驗,也讓她了解到賺錢是多麼不容易。

正因一分一毫得之不易,Janet拿到薪水後,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半的錢存起來。對她來說,出社會初期,累積本錢很重要,唯有累積一定的金額,才可以拿錢去投資,以增加更多財富。

所以,Janet說,﹁賺五萬元的時候,至少要先存兩萬五千元。﹂

克制消費

超過一百美元就是很貴的商品雖然螢幕上光鮮亮麗,但周圍的人談起對Janet的印象,總是節儉。助理Jennifer就說,Janet購物都深思熟慮,甚至不主動去逛街。

經 紀人李景白也有很深刻的印象,Janet三年前意外接下﹁瘋台灣﹂的主持棒時,當時她從美國來台發展一段時間,仍未有明確方向,原本已經打算回美國,衣服 也已打包上了船運,在預算有限下,治裝費頂多只能買地攤貨,不過Janet也買得非常高興。﹁不會一定要穿名牌﹂,是經紀人留下的第一印象。Janet自 己也提到這點,﹁如果高中時可以穿十美元的T恤、三十美元的牛仔褲,為什麼現在不行?﹂為什麼會這麼省?Janet說,都是因為父母親不在乎物質生活,父 母親沒給,小孩自然不會想要,﹁我的衣服都是姊姊給我表姊,我表姊再給我﹂。

除了對物質要求不高,Janet還自創一套匯率換算法,用來克制衝動性消費,而這方法是從過去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而來。

她 認為超過一百美元的商品,就是很貴的商品,而一百美元大約是新台幣三千元,所以只要買超過三千元的商品,Janet就會考慮再三;同樣的道理,當她去馬來 西亞出外景的時候,由於一元的馬來西亞幣約等於新台幣十元,所以只要商品超過三百元馬來西亞幣,Janet內心就會掙扎許久。

Janet回 想買超過三千元的東西,不是打折過的衣服,就是為了工作走秀的時尚精品,她目前手上的皮夾,是從大學畢業後用到現在,一用就是九年。翻開Janet的皮 夾,裡頭現金不到一千元,﹁出來拍外景時,吃的、用的都是公司付錢,自己花不了多少錢。﹂Janet笑笑地說。

除了在消費前運用匯率換算法思考外,從高中到大學時期,Janet也養成記帳習慣,而這個記帳習慣則是受父親影響。

在 美國的時候,父母給她一張信用卡,雖然不會限制花費,但要求必須留下每一筆簽帳單,﹁以前我都要把每一張簽帳單給我爸爸看,因為他都會逐項打勾,一個一個 check(檢查確認)﹂。耳濡目染下,Janet從高中時代,就養成記帳習慣,就讀麻省理工學院的時候,因為當時一年學費就要四萬美元,除了申請獎學 金,剩下的就只能辦助學貸款。

Janet會利用學校發的學生簽帳卡,先把錢存進戶頭,再在校園內簽帳消費,然後每個月確認消費金額,只要這個月超過一百五十美元,下個月就少花一點。

製造機會

投資所屬公司替自己加值

出社會之後,Janet並未停止記帳習慣,只要每個月消費接近一萬元,就會節制消費。

來台工作後,她與室友在台北市合租房子,仍然會在付完房租、水電費後,馬上記帳,並每隔四個月將手寫的記帳本輸入電腦Excel檔案,將費用區分為水費、電費、房租等欄目,每筆帳目都一清二楚。

不過,講起檢查帳務,Janet比起爸爸的功力,可謂自嘆弗如。

最近就發生這樣的事,Janet在網路上買東西,用美國的信用卡付款,因為是網路購物,台灣這邊沒法立刻拿到實體收據,Janet就忘了跟爸爸講。

不 久,她就會接到電話,﹁我爸爸就會生氣,會說﹃Janet,你是不是花了三塊九毛九︵美元︶買了一個iPhone的配備?﹄﹂Janet的存富之路,除了 控制消費、存錢之外,也會把剩下的錢,投資到自己工作的公司︵動能意像製作︶,對她來說,﹁這是一個investment︵投資︶,不是利息的那種 investment,而是invest︵投資︶在我自己﹂,Janet說。

這些錢暫時用不到,而公司可以因此製作更好的節目,讓 Janet有發揮空間,如果公司把節目拓展到更多國家,讓更多人認識Janet,代言、主持機會就有可能因此找上門。經紀人李景白就表示,公司和 Janet已有共識,除了模特兒、主持人工作外,年初Janet已經出版一本旅遊書,預計未來也將安排音樂演奏的工作,讓Janet練了二十年的小提琴技 藝讓大家知道。

靠著多年努力賺錢與存錢,Janet已經晉升為千萬元小富婆,在累積一定財富後,她也認為應該要開始投資,所以從去年開始投 資基金,在一位醫師朋友的建議下,她買了一支科技型基金與指數型基金︵ETF︶,不過談起選基金的方法,她顯得很保守,﹁我不要每天看基金,我不希望情緒 跟著它上上下下。﹂訪問過程中,Janet一直說,對她而言,金錢並不重要。她認為,金錢只是達成目標的踏腳石。她以一個畫面形容,﹁錢只是一個鋪在地 上,讓我走到我想要去的地方的踏腳石,如果目標是一間房子,可能要鋪多一點錢才可以走到那裡。﹂問起Janet現在的目標?她說,很想在台灣買一間房 子,﹁我覺得房子就像談戀愛一樣,你一看到它,你喜歡,就是買。﹂Jaent認為,房子是一個比較長期的投資,除了投資,還可以自住,若是租人還有一份租 金收入。而且房子是高槓桿投資,只要拿部分本金,剩下的辦房貸,當房價上漲一點,投資報酬率就會很高。

在台北市中心、離捷運走路五分鐘以內、有公園、三十坪左右、附停車位、一坪七十萬元以內,是Janet夢想房屋的幾個條件,Janet希望能夠很快找到好房子。

現在的Janet,工作之外的時間,就是安排旅遊,她興奮地對我們說,今年她打算去東加,為自己的足跡再添一個國家。

Janet(謝怡芬)

出生:1980年

現職:Discovery頻道「瘋台灣」主持人

學歷:麻省理工學院

經歷:職業模特兒、專業急救人員

理財資歷:2年

資產配置:基金、存款、投資任職的公司股票

Janet御財 5心法

1. 開闢財源

作法:想盡辦法賺錢

為了籌措去厄瓜多當志工的費用,Janet利用賣餅乾、寫信給企業募款、洗車等籌錢;在阿根廷接受馬戲團訓練時(左圖),也順道當起街頭藝人賺錢。

2. 存錢

作法:賺錢存一半

不管賺錢多寡,一定要求自己將二分之一

3. 購物前先思考

作法:善用匯率換算

只要超過100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的消費都經過考慮、確認是需要的物品才購買,而物品也珍惜使用。例如手上的皮夾(左圖)已經用了9年。的所得直接存入戶頭。

4. 控制消費

作法:規律記帳

在賺錢初期,每筆消費都記帳(上圖),把月消費控制在一萬元,接近消費上限時減少支出。

5. 投資自己

作法:投資所屬公司

扣掉儲蓄與消費,將多餘資金投資自己工作的公司,讓公司為自己量身製作節目、出書,增加曝光度。例如最近公司就打算為Janet安排小提琴演奏的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3

看頭就要知尾 王文靜

211-6-27  TCW




晨曦中蹲在院子裡拔草,一個人但不寂寞,溪流蟲鳴鳥叫獸哮,大地醒了。忽聽到近山隱隱騷動,家裡的兩條狗,像警鈴般吠起。我起身往林裡探頭,濃濃綠綠,什麼也瞧不到,只見對面的山,一棵棵大樹仿如蘭嶼雅美族舞者忘情的甩著長髮。

樹,為何動?

經驗告訴我,應該是猴群來了。我住在山上,院子有野蕉,被猴群拜訪是常有的事。早期覺得很新鮮,後來不時聽到鄰居說,猴子私闖民宅撒野,有了戒心。耐心尋 聲,果不然看到遠處的一棵樹幹閃過毛茸茸背影,忽地,在近距離的一棵樹上,有一隻野猴躍出身形,瞪大眼珠打量著我,我們對峙地盤算情勢。一般而言,如果院 子沒人,猴群會躍入柵欄內、屋瓦上,此時狗吠聲就會變得激昂高調。這天,猴探子沒待太久便鳴金收兵,我的庭院免去一場騷擾。

大自然的聲音很豐富,山居久了,對聲音開始敏感。我有一個小本事,躺在床上毋須睜開眼,就可略從窗外的蟲鳥叫聲,推測出當時時間與天亮程度。蟲鳥們是不同 時段的鬧鐘,夏季的黎明五點是蟲兒與鳥兒的交替班,不同鳥起床時間也不同。聞聲辨事,這是我在山居歲月的學習,比如,樹梢的舞動是風作祟?還是松鼠、猴子 調皮?我們的眼可以從舞動的節奏、範圍、激緩,覺察差異。再從聽覺,狗吠聲的強度,做為綜合判斷的資訊。

在工作上,有一句台語我常放在口頭:「看頭知尾」。這是我母親以前常對我們的提醒,她總說,一件事哪需要發展到最後才知結果,聰明人要學看頭知尾。看一個 人燒菜,從他如何理菜即可見出端倪,毋須等菜上桌放入口中。看一個人的出身,從見面的前十分鐘應能抓到七成。一個業務專案能否成功,從第一天開出來的數字 就已知分曉。所謂「看頭」,就是對徵兆的觀察力、掌握力、敏感度,必須對人事物的脈絡有累積觀察的經驗。大自然中,蜻蜓低飛、螞蟻群體遷徙、櫻花早 紅……,都事出有因,但多數人視而未察。因為,徵兆通常不起眼,微乎其微。樹在動,這是徵兆。猴群來,已是結果。

領導者需要遠見。談遠見,太沉重,換成通俗的語彙更容易理解,這其實是看頭知尾的洞察力。也是,從蛛絲馬跡中掌握未來的能力。蛛絲馬跡的觀察,不是少數人的天賦,可以透過有意識的反覆練習,逐漸養成。

一句俚語,道盡先人智慧,運用在今日管理亦能貫穿中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24

要成為強者就要敢於取捨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9/0MNDEzXzQ1MDQ0MQ.html

股價是業績的一面鏡子。過去5年,威立雅環境集團(VIE:EN Paris)的股價已經跌去近八成。過去一年,威立雅經營狀況不佳,營業收入僅為296.47億歐元,在《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企業的排名降至近10年的新低——第175位。

與此同時,追趕者蘇伊士環境集團全年實現營業額148.3億歐元,利潤25.13億歐元。相比較,手捏著2011年淨利潤虧損4.7億歐元、負債高達150億歐元的威立雅,怎麼看都像是個遲暮英雄。

誰來拯救?如何拯救?安東尼·弗萊羅此時登場,出任這家擁有百年歷史公司的CEO。甫一上任,他便感受到肩上重擔千斤,為了挽救公司,他開出近十年來力度最大的重組瘦身藥方:一方面賣掉自己曾主掌過的運輸板塊業務,以及英國水務和美國固廢業務,以換取現金減輕債務;另一方面,對整個集團架構業務進行重組,試圖重煥生機。

威立雅的斷臂自救,雖只是個案,但這個公共事業領域的龍頭,業務之調整方向,或是全球水務及環境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更可能是那些衰落中的巨頭欲復興的苦口良藥。因此,安東尼·弗萊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剖析此次瘦身戰略的諸多細節,想必多有啟示。

瘦身計劃

《21世紀》:本次重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可否詳細解釋一下此次重組的具體措施?

安東尼·弗萊羅:這項戰略改革已經從今年開始了,將為期幾年。

第一個目的是加大在新興國家或者是新興經濟體的業務量,到目前為止我們70%的業務量都是來發達國家,其餘來自於新興市場。我決定我們要追求新的平衡,大概5年之後,我們力圖使這種市場比例變成5:5。

同樣,在客戶群方面我們也要達到新的平衡。目前來說,市政客戶佔我們的比例是70%,工業客戶只佔30%,也是在5年內,希望我們的客戶能夠達到5:5或者是6:4。

此外,為了削減債務,增強財務靈活性,擁有進一步發展的實力,我們決定出售價值50億歐元的資產,這筆出售將在2012年到2013年間完成。

為了業務更有效率,我還決定進行公司結構重組,降低我們組織架構的成本。讓組織架構變得更集中、更簡單、具有更強的快速反應能力。

比如說在我們展開業務的所有主要國家,我決定設立威立雅環境集團的總代表(國家負責人),要求每一個總代表將所在國所有資源全部整合起來,同時進行協調工作,使公司採取相同的商業運作方式服務市政和工業客戶。

《21世紀》:在出售的業務中,你們放棄整個交通運輸板塊,這是一種永久性的退出嗎?哪怕是將來有很好的項目和機會也不再參與?這些資產出售的進展如何?

安東尼·弗萊羅:威立雅集團有160年的歷史了。到我這一代人,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給下一代留下一個更加強大、穩固、傑出的一家公司。可是,在當今世界,你不做任何的抉擇,也就沒有任何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

因此我決定為交通業務尋找新的合作夥伴,自身則集中力量發展三大業務——水務、廢棄物處理和能源管理。因為我們沒有力量同時把四個板塊都做到最好。

對於一個百年老店,很難說以後一定會什麼樣。說永遠不會再回到交通業?對我來說是不太妥當的。但是很有可能,在近期和中期我們不會直接再從事交通業務。要成為強者,就要選擇重點。

關於出售的進展情況,我不能透露太多,有很多雙眼睛在看著我們。這段時間我們接到了很多諮詢的客戶,有兩個客戶對我們的交通板塊很感興趣。

創新與協調

《21世紀》:你對這一次重組的目標是怎麼去看的,除了您剛剛公佈的業務比例的調整之外,能不能進一步透露一下,在削減50億歐元的資產之後,整個集團債務將下降到多少。還有是不是有裁員計劃,預計會裁員多少?你希望削減的成本會達到多少?

安東尼·弗萊羅:這個問題涉及到我們2013年年底將要新成立的威立雅環境集團。那個時候,我們的年營業額將達到250億歐元。目前我們的負債在150億歐元左右。我們希望剝離50億歐元債務。

不過到2013年年底時,我們的負債將在120億歐元左右。這意味著將有20億的錢重新再投資,投資到我們的核心業務和我們看中的新興國家和重點區域。我們成本的節約目標是在2013年節約2.5億歐元,而在2015年年底節約成本達到4.5億歐元。

一旦我們對結構進行重新合理組織,有一些任命和崗位就不再有必要了。但每年會有一部分員工會因為退休而離開我們集團。就在法國而言,每年大概有7000-8000名員工自然離開我們的行業。所以我們完全有能力,對那些因為整合而失去工作崗位的員工進行重新培訓,給他們提出新的工作崗位建議(內部調動)。

《21世紀》: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這一次的重組計劃是不是想要把威立雅從一個重資產公司變成一個輕資產公司,變成以服務諮詢為主的公司?

安東尼·弗萊羅:我們已經是一個服務型的公司了。我們是一個人力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服務公司。我們提供的是工業性的服務,而且我們有非常重要的一些基礎設施。我們將繼續利用基礎設施進行服務,同時我們要更多利用我們的技術含量。

這次重組最需要解決的是商業協調的問題,因為新興的環境服務行業有很多事務要進行創新,特別是未來15年當中,我認為這種新的創新,不再是在單獨行業的核心中創新,而是在跨行業的交界點上進行創新,比如說在水務、廢棄物處理和能源管理的交界點上。因此有必要協調我們的技術及商務方面同時行動。

為了更加有效的針對我們的潛在工業客戶提供我們的服務,我們決定在整個集團當中制訂一個一站式服務,使得大的工業客戶可以得到各個方面的服務(包括水務、固體廢棄物及能源管理)。同時這也有利於提高我們服務的標準化。我們的模式也有利於進一步複製,並且可以把我們所有服務整合起來,提供給一個大的工業客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9

小米盒子給創業者以警示:想幹就要甘當配角 葛甲

http://xueqiu.com/4601851079/22523102
小米盒子上市沒幾天就被廣電叫停了,總共才賣出去600台工程樣機,損失還不算大。像這類產品,技術從來都不是什麼問題,難的是政策和市場開放度。做企業的投這類項目,願意先上車後買票也可以,順風順水載你到目的地那你就賺了,可你也得冒著中途被趕下車扔在荒郊野外的風險。好在,聰明的雷軍並未投入太多,試一試而已,不值什麼。




在中國,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顛覆的,成功顛覆了某個業態的人,往往會獲得極大收益。例如淘寶,你企業衣服賣不出去是吧,來淘寶賣,你年輕人沒工作是吧,來淘寶開店,你消費者想買便宜貨是吧,來淘寶買。這麼一來就顛覆了很多東西,最終形成一個新型的產業,好幾方都得益,當然獲益最大的還是阿里巴巴。




可是,有些東西卻又是你顛覆不了的,例如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等,對這些東西,沒有足夠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宜伸手的。這些行業雖然產值不是很大,同龐大的實物商品市場相比,還屬於小不點,可能量巨大,個個都有護身符,你想動別人的奶酪,先得考慮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說白了,這些行業雖然個個日進斗金,本質上卻並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極端情況下,國家出錢養起來都沒問題。因為他們掌管的是人的思想,靈魂及希望,用簡單的金錢和效益觀念是無法與之碰撞並產生火花的,但錢又是萬萬不能少的。




噹噹在圖書行業做了十幾年,至今還是個賣書的,也沒見弄出個噹噹出版社,你再有錢也沒資格。為什麼京東打價格戰賣了幾本便宜書,又是工商又是稅務查來查去?那幾個向京東維權的出版社,一年做的書總產值還不如京東一天營業額多,可人家就是有那個能量。對於這個,任何大老闆都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




人們見識過工業領域幾百億產值的私企美的,科龍,也見識過流通領域幾百億資產的國美和蘇寧,何曾見過一家屬於大老闆的出版社、電視台、電影廠?淘寶的成功就在於,顛覆了可顛覆的,暫時沒敢去碰那些難以顛覆的。商品流通領域反正都是些私企在裡邊折騰,整垮了這個,那個起來,於根本毫無影響。




在工業和流通領域,老闆們意識不夠,完全可以被互聯網淘汰,沒人會為他們感到惋惜。在文化產品領域,目前看來,社長和台長們的根基還是堅如磐石。有無數老闆想往這裡投錢,那叫一個前赴後繼啊,打水漂都沒那麼快。話說,這就是個金山,也該堆出來了吧。對不起,還不夠。什麼時候能夠?文化產業說了:等我們唱主角的時候再說吧。




小米盒子的事情,之前不是沒有過失敗案例,如十幾年前就有的微軟「維納斯」計劃,如盛大盒子。怎麼失敗的應該好好研究一下,可以肯定的是,決非錢的問題。工信部很支持互聯網產業發展,可工信部管不了廣電總局,管不了版署,也管不了文化部,這是個非常大的協調工程,不光在中國,在美國也沒得到很好的解決。




之前受到高度評價的Hulu,如今不也往下走了麼?因為版權問題無法協調,Hulu已不復當年之勇。而在中國做Hulu,考慮的卻又不僅僅是版權了,還有許多其他更重要的東西,這也正是我一直以來並不看好主打長視頻的愛奇藝的原因,因為愛奇藝所做的,正是在現實世界中電視台在做的事情。給你發展起來,我電視台怎麼過?這個坎,是愛奇藝怎麼也越不過去的。




類似小米盒子和愛奇藝這類的互聯網產品,在中國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擔負把整個行業領入互聯網的重任,而且還得在之後甘當配角。首先這超出了他們本身的能力範圍,其次,他們不會在大量投入之後還願意當配角的。說白了,按他們現在這種發展方式,根本弄不成,因為工程太龐大。




說到配角,我就想起世界盃時的網絡直播了,說是網絡直播,其實是比賽結束後90秒把過程放到網上供網友觀看。幾家爭著搶著,動輒幾千萬去購買這過了期的節目。電視台才瞧不上這點錢,不過節目都放完了,能再收點是點,也不在乎賣出去了。即便就是這種過期節目,也還是能讓視頻網站們賺點,還是打破頭去搶來的。如果真的把市場放開了,那會是什麼狀況,不言自明。




有時候,數字是會騙人的。淘寶系一天賣了191個億,頂中國圖書出版業一年產值的四分之一,你不能說四個雙11就能頂整個中國圖書出版業了,對不起,400個都頂不了。同樣,一些成功案例也會騙人,不能說國外互聯網電視發展迅猛,中國就該一樣迅猛。美國槍械行業發展還迅猛呢,對吧,那個跟中國的文化產業一樣,是美國的國內核心利益體,同中國文化產業一樣,也是無解之局。




在中國,千萬不要對文化產業有顛覆和改變的想法,你注定會摔得狼狽不堪,當然,給出版社賣書,幫電影公司發行,替電視台賣廣告除外。如果你想在文化大市場中分一杯羹,僅僅是一杯羹而已,試試學做配角,在這裡,只有會當配角,還得有實力頂著財神爺的光環,才能生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94

巴菲特完成交易4技巧:一開始就要討論錢的問題

http://www.xcf.cn/cfsh/ds/201301/t20130104_393802.htm
小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對它們來說每個決定都是至關重要的。小企業需要瞭解,什麼時候它們應該勇敢地投身於一 個機會;同時也應該知道,什麼時候機會太好以至於不會是真的。在這一方面,沒有誰能比億萬富翁投資者、有「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更加在行。

 

  在《如何像沃倫·巴菲特那樣完成一筆交易》(How To Close A Deal Like Warren Buffett)一書中,湯姆·瑟西(Tom Searcy)和亨利·德夫瑞斯(Henry Devries)這兩位作者對巴菲特的決策技巧進行了分析,目的是看看他在完成交易時會關注什麼東西。

 

  「巴菲特最著名的就是利用極少的信息來從事規模龐大的交易,例如一家公司為了向銀行申請貸款而提交的幾頁紙的商業計劃以及標準財務信息等。」瑟西和德夫瑞斯在書中寫道。兩人還補充稱,企業領導人可以利用這套原則和行之有效的戰略來讓自己的公司取得「爆炸式的重大增長」。以下是小企業領導者能從巴菲特那裡學到的四種決策技巧,有助於他們為自己的公司完成交易:

 

  1、瞭解交易對手的財政狀況

 

  如果你想要明白一項交易將給你帶來怎樣的好處,那首先就需要準確地知道你正在與誰做生意。這就意味著,你需要知道有關對方財務狀況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對方如何賺錢以及如何花錢等。這些數據「對於討論合作的可能性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瑟西和德夫瑞斯在書中寫道。

 

  除了交易對手的財政預算狀況以外,你還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首先你需要瞭解的是,『為什麼』進行一項交易對你們公司的前景來說很有意義。」這兩位作者解釋道。「一旦知道了你們公司前途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那麼就需要找到最大的解決方案來與之匹配。」

 

  在進行這種研究工作時,小企業業主還應持相當小心的態度,不能只是依靠人云亦云的想法,不能只是因為一種價值觀廣泛為人所接受就也對其加以認同,而是應該依靠資金來進行研究,瞭解真實而準確的數字,以及這些數字與整體行業相比意味著什麼。

 

  2、從一開始就要討論錢的問題

 

  在剛剛開始建立關係時就談錢,這會讓人感到不適,但你需要早早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在《巴菲特致股東的信》(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一書中,他曾寫道企業家需要從一開始就談清楚有關錢的問題,原因是「他們不會想要浪費自己或是對方的時間來在價格未知的情況下討論一項交易,哪怕只是初步的討論」。

 

  3、使用區間來取得資格和取消資格

 

  當你討論有關錢的問題時,你應該對價格、成本結構、收益和表現等各種指標使用一種區間性的度量標準,從而瞭解各方願意適應調解的最低和最高數 字。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到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是「發現你自己過於偏離目標,以至於(你與交易對方之間的)關係已經遭受了永久性的損害」,瑟西和德夫瑞斯寫道。

 

  4、只有時機成熟時才進行談判

 

  對於一項交易而言,你應該一次只解決有關某一個點的問題,而不應嘗試在一次會議上就把整個交易都拿下。在瞭解其他細節以前,你永遠都不應該試圖進行談判。

 

  在你瞭解這一點以前,不要嘗試進行談判,因為這基本上意味著你正嘗試「在共同的整體畫面被構建起來以前就要從中拿掉微小的組成部分」,瑟西和德夫瑞斯寫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60

【黑馬哥答疑解惑】創業就要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011.html

下面是一封大學生網友的來信:

黑馬哥:

您好!

我是一名武漢大學大四的學生。經常跟同學討論創業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問題,請問黑馬哥是否能幫忙答疑解惑呢?

背景:一個同學把他的創業idea跟我交流,是有關o2o、社區、和教育的,我覺得他的想法很好,但是已經有國外公司做了online技術方面的事情,但是這個公司卻沒有開發中國市場,我們討論覺得這個在中國推廣很有前景,所以我們覺得直接和那家公司談合作建立他們在中國的點比較好。但是在和同學交流的過程中,他漸漸的想退出,原因是他認為我們現在沒有人脈與資本;其次,他今年申請了荷蘭的master項目,今年8月份去荷蘭讀書;再次,他想考幾年6月份的cfa;最後,他寧願選實習。

對這件事,我真的有很多疑惑,還望黑馬哥能幫助一下我這個還懷有創業理想的有志青年。

第一,在中國創業對人脈資本要求真的比機會更重要嗎?我不覺得我們沒有人脈和資金,一方面,我有同學創業得到政府支助,能解決部分初始資金的資助,而且我覺得我們的能力能拉到資助;另一方面,其實我們都有一定的社會人脈,特別是這個同學,他原來是院學生會副主席,在擔任過程中其實積累了很多社會人脈,他覺得要是做也能拉到100萬的機構投資。但是,他還是覺得我們沒有人脈和雄厚的資金。我跟他說,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過程中就能積累我們意想不到的人脈資源,只要我們去用心培養,何況這些資源不僅僅在這個項目上用到,我們還能為將來其他項目做積累。我覺得,這個很好的想法機會難得,我們不做別人以後發現了就做了,我覺得機會比其他的更重要。關於這個問題,求黑馬哥給指導。

第二,難道一次創業的經歷不比實習更刷簡歷嗎?我自己實習過,我也知道每個大學生都實習過,但是不是每個大學生都創業過,我認為即使一次失敗的創業經歷比實習更加重要,想法不去做就是空談。黑馬哥,請問一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第三,我想請問黑馬哥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團隊呢?我主要願意從自己瞭解的朋友中去尋找,因為我瞭解她們,我知道誰比較合適,但是,身邊都是高材生,機會成本讓大家都選擇深造與就業,很少有願意承擔風險的去創業。雖然我以後的常規路也很好,但是我覺得如果有好的機遇,我更願意暫時放棄現在走的這條平坦的路,去走走不同的路。但是,現在要尋找志同道合而且「門當戶對」的團隊似乎很難。(我是金融專業的)

第四,我想請問一下,想我這樣的創業者,在做市場調查的話是買專業諮詢公司的調查報告好,還是自己的團隊去做市場調查?畢竟,專業報告很貴。

第五,請問一下,如果寫好了一份商業計劃,要尋求大公司的合作的話,是該如何操作好呢?畢竟,一個好的點子是沒有版權的,如果大公司覺得你的點子好,他完全可以自己去實現,何必跟我們合作。

很喜歡在微博上刷黑馬哥的博文,對自己幫助很大,第一次給您發郵件,望黑馬哥能指點迷津!

黑馬哥的忠實粉絲

2013年3月13日

下面是我們黑馬大賽同事的回信:
你好:
 我是創業家黑馬大賽的 @東東有禮
看到您的文章給你簡單的溝通下我個人的想法,僅供交流參考。也可能會有其他同事回覆你或是沒有回覆你,權當咱們之間的聊天吧。
第一,在中國創業對人脈資本要求真的比機會更重要嗎?我不覺得我們沒有人脈和資金,一方面,我有同學創業得到政府支助,能解決部分初始資金的資助,而且我覺得我們的能力能拉到資助;另一方面,其實我們都有一定的社會人脈,特別是這個同學,他原來是院學生會副主席,在擔任過程中其實積累了很多社會人脈,他覺得要是做也能拉到100萬的機構投資。但是,他還是覺得我們沒有人脈和雄厚的資金。我跟他說,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過程中就能積累我們意想不到的人脈資源,只要我們去用心培養,何況這些資源不僅僅在這個項目上用到,我們還能為將來其他項目做積累。我覺得,這個很好的想法機會難得,我們不做別人以後發現了就做了,我覺得機會比其他的更重要。關於這個問題,求黑馬哥給指導。
黑馬哥也認為機會很重要,但是每個機會都有成本的,你選擇或是不選擇都有利弊,創業能夠很好的積攢資源,很快的去體驗和嘗試打工的人很長時間才能經歷的事情。是先積攢經驗再去創業還是先創業再去積攢經驗,這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黑馬哥也不知道答案。 機會和人脈哪個更重要,在互聯網或是稍有創新性的創業項目裡,機會比什麼都重要,雷軍曾經說過,站在風口,豬都能飛。   但是如何判斷是不是「機會」這個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對趨勢的判斷。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做最壞的打算追求最好的結果。(可能我個人心態比較消極,推薦看下今天關於任正非的一篇文章,地址你有的~),
關於你這個同學的問題,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兩種人的,一種是中心生存的人,一種是邊緣生存的人,這兩種人一種是改良著適應環境做針對現有環境的專有進化(大多數人都是),另一種是邊緣生存的探索者,他們去探索生物的多樣性,不幸的是大多數探索者都會失敗,但是這種失敗也是一種成就,成就了別人,也成就了自己,宇宙和人類的發展是因為這些探索者。所以大部分人會「認可」常規意義上的高學歷深造與就業,(我認可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知識不等於學歷)。我大學時的一個教師教給了我邊緣生存的三大法則:儲備、遷移和連接。 類比創業即是:儲備抓住機會的能力、快速的執行力、團隊和與外部資源的連接。   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你在北京可以推薦你去旁聽下他的課程)
第二,難道一次創業的經歷不比實習更刷簡歷嗎?我自己實習過,我也知道每個大學生都實習過,但是不是每個大學生都創業過,我認為即使一次失敗的創業經歷比實習更加重要,想法不去做就是空談。黑馬哥,請問一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這個你自己是有答案的,我認可你的答案。
第三,我想請問黑馬哥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團隊呢?我主要願意從自己瞭解的朋友中去尋找,因為我瞭解她們,我知道誰比較合適,但是,身邊都是高材生,機會成本讓大家都選擇深造與就業,很少有願意承擔風險的去創業。雖然我以後的常規路也很好,但是我覺得如果有好的機遇,我更願意暫時放棄現在走的這條平坦的路,去走走不同的路。但是,現在要尋找志同道合而且「門當戶對」的團隊似乎很難。(我是金融專業的)
多參加些同行業的聚會、沙龍、線上組織或是創業比賽,就如你所說,適合的人很難找,但是無數的嘗試和試錯之後如果有幸找到,那你離成功就更進了一步。
 第四,我想請問一下,想我這樣的創業者,在做市場調查的話是買專業諮詢公司的調查報告好,還是自己的團隊去做市場調查?畢竟,專業報告很貴。
我個人的理解,市場調查是給那些真的不懂市場(或是機構大的原因,高層領導脫離一線市場需要做輔助決策)的有錢人做決定的,對於創業初期的公司,不必要, 你可以更接近市場的真實需求,如果你不能很好的理解市場的需求,那還是先別創業吧。脫離目標客戶的公司不能更長久。
 第五,請問一下,如果寫好了一份商業計劃,要尋求大公司的合作的話,是該如何操作好呢?畢竟,一個好的點子是沒有版權的,如果大公司覺得你的點子好,他完全可以自己去實現,何必跟我們合作。
首先,好的點子從來不缺,缺少的只是執行。大部分情況下,大公司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與抄襲你,除非他們和你一樣看到了更好的市場機會(這也側面證明了你的市場理解力),與大公司合作有利有弊,雖然目前很多大公司不是很開放,但是開放與合作是未來的趨勢, 大公司如果真可能會抄襲你是因為你做的不夠好,你沒有構建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技術、產品、用戶群體),這是壓力也是動力,有智慧去區分什麼時候該低調的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什麼時候去合作,  畢竟所有的合作是基於雙贏。可能這個問題我過於理想化,但是從一個更高的高度想雙方合作的互相價值和利益共同點可能會幫助你尋找到答案。
 
加油,探索者,即使某一天你退去了創業的激情,但是你的人生不會平凡,因為至少你年少的時候,為了「探索」而去困惑和思索過,在我們前行的路上,你並不孤單,黑馬哥和很多「同路人」與你在一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2

馮侖:找創業合作夥伴,就要像女人挑老公一樣謹慎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9/57762.html

雖然電影《中國合夥人》人中說“不要和兄弟合夥做生意“,但是i黑馬,細想來如果這三個好哥們不是互相合作,新夢想也不可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在美國上市。i黑馬見過很多創業者,其實很多公司都有創業合夥人,究竟怎麽選擇創業合夥人?馮侖認為――要像女人選擇老公那樣精挑細選。以下為馮侖自己寫的,創業合夥人如找老公論:創業相當於人生,我個人覺得更像女人的人生,不像男人的人生。我們老說投資的事要用女人思維,不能用男人思維。什麽意思?第一件事,女人都是終身大事,男人都是娛樂快活思維。你比如說你看《非誠勿擾》,這種相親節目,都是女挑男,因為女的正經認真,一見到男的,就把這事與終身大事聯系起來。所以選合作夥伴特別認真。但是很多男性思維,總是說先整了再說,這個回頭再說吧,該結婚就結婚,男女在對待終身大事的問題上有點區別。所謂終身大事就是要求我們去了解彼此的價值觀、性格、出身、背景和身體情況各方面層,這是選合作夥伴非常重要的事。 首先價值觀這件事挺重要,你會發現今天凡是做的還可以的企業,他們當初都有一些夥伴,這些夥伴最後沒有變成發展當中負面的因素,反而是很大的幫助。我在海南的時候碰到一個故事,突然有一天收到一個短信,說誰誰誰回來了,你願不願意見,我說這人21年前卷款潛逃了,怎麽回來了?我說行。然後那天晚上就見他,先給我看身份證,再給我看護照,這是什麽意思?他說,這說明我現在是幹凈人,是中國合法的人。你看如果說這合夥人的狀態,選的合作夥伴,假設我們6個人有這樣的大哥,那故事肯定完全不一樣。在海南實際上還有一些故事,曾經在海口創業的時候,有一波合夥人跟我們一樣也是學生,後來這夥人彼此之間搞得特別痛苦,不是你把我送進去,就是我把你送進去,然後你出來我再進去,不停這麽循環,最後企業大概火了兩三年就沒了。你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實際上跟找對象一樣,價值觀一定要一致,這樣你們兩個可以同甘共苦,一直走下去,可以化解很多危機。合夥人價值觀一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當你們分開的時候,也不影響你們繼續做朋友。所以大家對於價值觀上的默契,和對是非觀點的判斷其實是選擇合作夥伴最重要的,這和女性一開始終身大事思維是一樣的觀點。一開始你要有超出錢的想法,最後掙錢,這是最理想,而不是上來一開始完全是一個湊合的事,因為你有錢我有關系咱倆先對付弄了,這事最後都會掰,掰不怕,關鍵是要掰得好看,到最後還能回來見面這是比較好的。所以開始找夥伴這個事,的確在價值觀方面需要更多的審視,不完全是你有錢我有關系他有產品最後湊合一塊,這可能短時間會好,但是接下來會很麻煩。如果說講創業的經驗和體會,我現在觀察到的很多都是這樣。馬雲他們也是很成功的,十幾個人最後做得很好。當然也有不需要夥伴,上來自己一個人做的。昨天我和一個老江湖聊天的時候說這個時代快過去了,今天這個時代創業的人都會有夥伴。20年前我跟劉永好一塊做生意,那時候沒有人敢做生意,只有非常少的人做生意,這些人慢慢發展到江湖大哥,完全就是一個人,下面一堆職業經理人,他們是這個模式,但是他們兄弟後來也有變化。那時候更多是一個英雄帶領一群人,現在更多是幾個股東合夥開始做一個事情。在幾個人合夥的時候,整個價值觀體系非常分散,價值觀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它重要在哪兒,非常有意思,重要就在於人和人之間有同又不同,坐在一塊兒聊天吃飯似乎是相同的,一出門思考的事判斷的事都不一樣,相當於兩個教徒,一個基督徒,一個穆斯林,坐那兒說話彼此都知道,你說什麽我說什麽,你的書我也懂你的字我也認識,但是一出門一個找上帝,一個找真主,完全不一樣。價值觀是什麽,走得越遠差距越大,離得越近越看不出來,比如走二十年,你發現這個穆斯林是一種人生,基督徒是一種人生,佛教徒又是一種人生,無神論者是還有一種人生。另外經歷的事越多,你發現價值觀差距是非常之大的。前幾天在新加坡跟張勇了解,海底撈現在在新加坡開,洛杉磯也開了。大家聊的非常開心是因為價值觀的一致性,而不是賺多少錢。實際上一開始選夥伴價值觀的事情,相當於我們找一個精神上和未來發展方向、生活方式上的夥伴,所以這個事情非常重要。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馮侖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19

如果我們還不能用一兩句話把企業說到位,那你的投資就要小心了

來源: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7059771

巴老的投資之道都在《致股東信》中了,里面有大量的數字數據和例子。有意思的是,他的老搭擋芒格,講投資時很少舉數據列現象,他會把深刻的道理用平實的幾句話就講完了。大道至簡,以大量的數據和現象得出的結論,基本上不是“大道”,最多算是個經驗而已。真正的大道,就是最平實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兩句話。比如,我們說作人的道理,最簡單了---誠實 。但有幾人真做到了?  我們做投資的都希望自己能升起智慧,看到自己可以看到的。但問題是,我們的那顆心,這也想要,那也想抓,這能升起智慧才是真見鬼了。升起智慧其實也很簡單,把什麽都放下,內心清靜幹凈了,自然而然智慧就升起了。問題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我們投一個企業,把這個企業的什麽看清楚了,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投下去了? 我理解為,把一個企業的靈魂搞清楚了,根根搞清楚了,要不要投,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果我們還不能用一兩句話把一個企業說到位,那我們的投資基本上就要小心又小心了。這是我個人在投資上的體會。當然有些人在投資上運氣很好,但人總不能一輩子靠運氣活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