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煤氣百元變十多萬 林本利


2010-7-22  NM





恒指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指數=100點),最初只有30隻成分股。經過40多年的變動,到現在只剩下7隻股票仍然屬於恒指成分股。這7隻「死剩種」,哪一隻表現最佳呢?

筆 者曾經嘗試尋找這7隻股票過往的股價和派息資料,最終從Datastream中找到相關資料,最早可以追溯至1973年1月1日。要比較各間公司的投資回 報,我們不能單單看股價升跌和股息有多少。在過去30多年,公司可能將股票分拆,或者合併,亦有可能分派紅股、配股,或者回購股份,故此我們必須調整公司 股票價格,去反映上述因素。然後再加上經調整股價後的股息,並假設所有股息用作購買同一股票,便可以找到長期持有這隻股票的總回報。

資料顯 示,7隻自1964年到現在依然「健在」的恒指成分股,煤氣表現一枝獨秀,遠遠拋離其餘六隻股票。假設投資者在1973年1月1日持有市值100元的煤氣 公司股份,並且將歷年股息繼續投資購買煤氣,這100元的最初投資到2010年6月底已升值至超過14萬元。37年半上升了千多倍,每年增長率達 21.4%,遠高於同期恒指約13%的增長(指數升幅加每年股息)。

現時煤氣公司主席李兆基,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增持該公司股份,到1983年成為大股東並出任公司主席。若由1983年開始計算,煤氣每年的增長(或回報)率,更達到24.3%。由此可見,李兆基確實眼光獨到,不愧被股民封為「亞洲股神」。

緊隨煤氣後面的是由李嘉誠控制的港燈,每年增長率16.5%,較煤氣低約5%。但不要看輕這每年5%的回報率,若以37年半累積計算,連本帶利可以相差近四倍。1973年用100元投資港燈,到去年底升值至約3萬1千元,但若投資煤氣,則可獲超過14萬元,相差近四倍。

本 地的另一間電力公司,長期表現略遜港燈。但中電由1978年至1993年,曾經出現過15年黃金時期,每年平均增長率超過30%(即兩年半翻一番)。 1992年中電獲政府批准延續利潤管制計劃15年至2008年,以及投資600億元興建新電廠和其他輸電設施,更令股價攀上高峰。之後本地電力需求增長放 緩,中電的增長大幅放緩,每年回報只得6%。

滙控的投資回報表現排第四,每年增長率15.3%,略低於中電。但我們若計算滙豐銀行在 1990年宣布重組結構成立滙控,變相遷冊英國,到2003年滙控收購美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這13年間每年增長率達30%,可算是滙控的黃金時期。之後美國業務出現嚴重虧損,滙控表現一落千丈,2003年至今出現 負增長。

和黃亦曾經歷過高速增長。自李嘉誠在1979年成功收購和黃,到1999年以高價出售英國電訊業務(Orange),賺取過千億元 利潤,這20年和黃的每年增長率超過30%。但自2000年後,股價便受3G投資虧損拖累,至今已下跌超過一半,大幅拉低和黃過去37年半的投資回報。至 於太古和九倉,表現一直較為平穩,每年增長與恒指相差約1%。

過去數十年,煤氣為何能夠脫穎而出,股價表現跑贏滙控及和黃?筆者日後再和讀者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93

少女公益家 改變3百多萬人

2010-10-11 TCW




每個人最終目的只是想獲得一份快樂吧?可是,好像大家都背道而馳……。」和沈芯菱第一次碰面,是在清華大學蘇格貓底咖啡館,才21歲的她,臉上淺淺的酒渦,帶著大學二年級女生該有的清純稚氣,然而,談話內容卻和咖啡館名一樣的富有哲思。

她 出名極早。12歲、小學六年級,就在網路上架設免費的線上教學平台「安安」,迄今在兩岸三地累積了350萬使用者上網學習;14歲、國中二年級,因為看到 柳丁賤價,向報社投書,最後與農委會打筆仗,在大眾媒體前一夕暴紅,迫使政府改變立場,並推動了 「全民吃柳丁運動」;15到18歲,她將關懷的範圍擴及更多的弱勢團體、青少年、原住民和台灣媳婦;19歲,她背起了相機,深入台灣大街小巷,去捕捉社會 底層勞動者的影像,最後累積了20萬張她稱為「草根台灣臉譜」的圖像,讓她跨到對岸北京奧運辦展。

《讀者文摘》亞洲版稱她為「少女慈善家」,她的故事還被載入國中教科書。

21歲,正是台灣許多年輕人還賴在家的年紀,她卻似乎過了一個高轉速的公益人生。人們看她,或者讚嘆說︰太優秀!然而,她卻說自己平凡,「我是一個攤販、一個庄腳小孩。」

小六開始做公益!賺300萬,280萬拿去助人 「(鐵皮屋)之前真的很熱,下雨又會滴水……。」盛夏,我們來到沈芯菱在雲林斗六的家,她與父母住的仍然是她幼時省道旁的鐵皮屋,只是裝了冷氣,也大了一些。

屋內,穿過花車、衣架與幾台縫紉機,後方10坪大的隔間,一台舊型厚重電腦,一張用到泛黃的圍棋桌,那是沈芯菱幼時用來讀書寫字的角落;用了10年,沒有換過。

沈芯菱這些年考了超過40張電腦證照,靠數位技能為企業搭設網站,加上參與公益演講等外快,總共賺了近300萬元,然而其中有280萬元都投入她自己推展的公益事業,而不是換掉在鐵皮屋內的家具。「因為我的成長背景,讓我更加能感同身受,」沈芯菱表示。

1989 年,沈芯菱出生,在她出生之前,本來家裡的環境還算小康,學裁縫出身的父母親非常勤儉,開了一間小型家庭式的裁縫加工廠,但80年代中期,台灣抵擋不住匯 率升值壓力,匯率由1美元兌新台幣40元,急升到1美元兌新台幣26元,造成出口導向的紡織業爆出走潮,受到上游廠商拖累,小工廠倒了,還欠了債。

因此沈芯菱從襁褓,就跟著父母試過各種謀生方式,曾經一家三口和狗籠擠在一輛小車,也曾經擺攤躲警察。看到父母日夜奔波、金錢迫人,讓她比同齡的人都早熟。

「很 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我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要立志做公益?因為我自己小時候跟著擺攤,沒有上幼稚園,上國小根本趕不上進度,因為在之前,我都只能自己練習寫 舊報紙啊。同學拿原子筆寫作業,我只敢拿鉛筆去練,為什麼?便宜。然後,練好後,可以趕快擦掉再寫一次,所以常常會被同學恥笑。」

「老師都會說教育是改變貧窮最好的方法,可是我看見的卻是,如果教育只有菁英教育,像我們這種窮孩子要拿什麼翻身?」

投 書報社救果農!掀起買柳丁、救農民熱潮 80年代到90年代,台灣國民所得成長了2倍,然而貧富差距與城鄉差距也開始擴大。中研院的「社會變遷與意向調查」歷年都詢問受訪者「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差 距問題嚴不嚴重」的主觀感受,在90年代初期,回答很嚴重的比率不到3成,到2005年,回答很嚴重的已經接近7成。「人口外移啊、老年化、隔代教養,這 些社會問題都在我生活周遭上演。」站在社會底層,加上她年齡又小,本來應該是弱小而無助的,但一個偶然的事件,卻讓她發現,自己擁有改變事情的力量。

那一年,沈芯菱10歲,當年台灣經常上網人口達到480萬人,她也成為其中一員。家貧的她,小學第一台電腦,是母親當掉少女時代攢下的玉鐲去買的,「因為再苦,也不能犧牲孩子學習的機會。」沈媽媽說。

剛接觸電腦與網路的她,看到種植文旦的阿公,沒有因為盛產而高興,反而為了收購價格過低而苦惱,她想起,看過人家在網路上賣東西,就「憑著一股傻勁試試,」她上網查企業電子信箱,用小學四年級生的天真口吻寫道,「我阿公種的文旦很好吃,有需要的可以來訂。」

本來只是姑且一試的想法,沒想到3天之後,家裡真的接到企業訂單,當場全家人喜出望外,尤其是阿公,「他一直問,是真的嗎?」

「我第一次發現網際網路的力量!」沈芯菱表示。

後來,父母在鐵皮屋開的小雜貨店,因為斜對角開了間超市,生意一落千丈,沈芯菱提議父母回到縫紉本行,她自學摸索建立一個企業網站,接受訂單;一年不到,家裡的生意也平穩下來。

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她投書報社,說柳丁賤價傷農,卻被農委會發文反駁國中小女生的話不可信,「我請媽媽到附近的農戶拍照,我架設網站,提出證據。」這個反擊,最後迫使政府改口收購,社會也掀起一股買柳丁救農民的熱潮。

「原來,小小個人的力量,可以拓展到無限大,」這些經驗,是她日後利用網路做公益的起點。

每當沈芯菱有「創舉」時,憨厚的父母,總是難免擔心,以柳丁一役為例,經歷過台灣威權時期的父母,總擔心與政府作對的後果,勸她算了,可是,生於開放社會的她,憑著一股勁,總覺得自己凡事都可以試試。每一種嘗試,其實都是自我追尋的快樂之旅。

自製免費教學網!兩岸使用者,已逾350萬人 國小六年級,她因為自己沒有錢補習,又羨慕班上同學熱烈討論著當時流行的線上教學,她竟然為那些沒錢補習的同學,架設了「安安免費教學網」。

第 1年,為了籌措架站的費用,她接了3家公司網站設置案,租了伺服器;接著,為了自製教材,她到處向人借課本和參考書,到圖書館、書局找資料,每天都去瀏覽 不同的網站,看人家怎麼搭配音效與動畫,怎麼發展題庫,然後自己動手製作內容。她也善用熱心網友的力量,邀請許多教師免費提供他們自製的教案。這個網站累 積迄今已有2、30萬筆教材與多媒體影音材料,第1年就有70萬人上線使用,「我接到單親媽媽說,『謝謝妳,我的孩子功課進步了!』」

有誰會想到,一個12歲小女孩的教學網,竟然可以影響兩岸?安安免費教學網迄今在9年間,累積了超過350萬兩岸使用者,《商業周刊》總編輯郭奕伶的2個孩子,也曾多次使用這個網站。

檢視沈芯菱所做的,每一項幾乎都是從弱勢者出發,都是藉由網路平台彌補弱勢者在知識上的差距,這個她稱為「知識公益」的出發點,含有她檢視自己,並且撕下貧窮的社會標籤的意涵。

沈芯菱有一次拜訪一位蚵農阿嬤,老婦的手指被牡蠣割傷,卻笑咪咪戲稱,流出的紅色鮮血是「紅包禮」,有牠才能賺錢為孫子付學費。底層草根工作者的勤苦韌性,讓她反思︰「他們不是失敗者,為什麼要把曾經赤著雙手奠基好社會基礎的人,移到金字塔的最低層,讓貧窮繼承貧窮?」

為 社會底層發聲!讓弱勢者翻身,擺脫貧窮 就像是孟加拉社會企業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年近40歲回到故鄉,發現貧窮的底層工作者,因為缺乏生產資本,被高利貸剝削,因而設立了窮人銀行。才21歲的沈芯菱,深刻思索貧窮背後結 構性不公義,她不是用理論去批判,而是用行動力去改變。

這位台灣的小尤努斯,對成功有一套她自己的定義︰「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她更思索快樂定義,「不快樂的人是因為沒想過要帶給別人快樂。」

在 《商業周刊》委託EOLembrain東方快線執行的兩岸八○後量化調查之中,其實已經開始聽到越來越多年輕世代重新界定成功,認為成功是追求自我興趣加 上幫助他人快樂。富裕社會反思物質主義,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快樂,這件事在台灣社會正是進行式,沈芯菱可以說是年輕人中的先驅者。

從後方看 著沈芯菱,可以看到她濃密的頭髮下藏了許多的白髮,這是她從小學起,經常晚上熬夜工作的痕跡,「其實我還是會自我質疑,我所提供的,真的是別人需要的幫助 嗎?」「這些事會不會是我一相情願?」但在她缺乏把握的時刻,有母親站在她那邊、陪她深夜用功編教材,陪她上山下海拍照,讓她繼續大步走下去。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她,最近還計畫著,要把賣文旦的平台擴大成為可以賣更多農產品的平台,再把免費線上教學平台課程從國中小擴張到高中,然後,還要再去跑跑台灣更多的鄉鎮,拍攝草根人物,因為她發現上一輩逐漸凋零,時間越來越急迫了。

她想做的事情太多,「我的終極目的,應該就是把發言權、詮釋權,從上位者,還給那些在太陽底下默默低頭流汗的人。對,就是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8

杜雙華違建高爾夫球場 曾被罰1700多萬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819884.html

日有媒體報導,杜雙華跨界佈局房地產,接手經營「清河灣高爾夫球場」(下稱「清河灣」),毗鄰鳥巢圈地2700畝。在此之前,這座以「鄉村體育俱樂部」為名的高爾夫球場被海淀區國土局調查並處以1700多萬元的罰款。

事實上,國務院已於2004年1月叫停高爾夫球場用地審批。然而,在2008年新建成的這座「清河灣」一直合法經營至今,最近入會費從88萬元攀升至98萬元。

借「綠隔」之名建高球場

2010年5月13日,跟隨杜雙華多年、原任衡水制管黨委書記的李金印接到調令,赴京上任,接手管理清河灣,擔任清河灣總經理。

昨日,李金印介紹說,清河灣項目始建於2006年,2008年8月8日開業。當時該項目以「綠化隔離帶」為名進行審批,建設方宣傳時介紹用途是「為奧運運動員提供休閒場所」。實際上,國務院已於2004年1月叫停高爾夫球場用地審批,在此背景該項目仍順利通過審批。

據瞭解,清河灣投建方為清河灣國際高爾夫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佔地面積約1900萬平方米(2850畝,實際已開發2000畝左右),共36洞的高爾夫球場。

當時,清河灣的出現並未引發外界關注,直到2010年鋼鐵大亨杜雙華的介入。這一年,山東鋼鐵重組日照鋼鐵的眉目日漸清晰,杜雙華要全面退出日鋼的 傳言也甚囂塵上。在日鋼可能另屬他人、旗下京華集團已具備相當實力的背景下,杜雙華開始探索多元化經營,他決定嘗試經營高爾夫球場這一「貴族運動」。

曾被國土局罰1700多萬

2010年5月,耗資3億多元,杜雙華買下清河灣。昨日,李金印介紹說:「杜總看中清河灣,主要是因為高爾夫運動入選2012年奧運會項目,清河灣離鳥巢又很近,地理位置優越。」

然而,3億元只是投資的開始。清河灣每個月的維護成本(員工工資、綠化維護)需要300多萬,每年納稅2000多萬,每年需付給當地村民的土地租賃 費500萬元左右。此外,還有意料不到的「支出」。今年4月,清河灣收到海淀區國土局的一紙罰單:「因違規佔地用於高爾夫球場,罰款1700多萬元。」

「其實這是北京市國土局2009年就做出的處罰決定。」昨日,李金印告訴記者,2009年6月,北京市發出了《關於開展查處寶興等13個高爾夫球場用地問題的函》(京國土監函[2009]1247號),清河灣名列其中,這一處罰決定一直拖到今年4月才執行。

實際上,在2009年,清河灣的所有者還是清河灣國際,和京華集團還沒有關係。李金印說,不過作為企業,只能積極繳納罰款,配合政府工作。

昨日,海淀區國土局表示,清河灣違規用地案件已展開立案調查,並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正等待國土部和市政府的相關意見,然後再逐一落實。

高球場建設為暫停禁止性項目

杜雙華接手清河灣一年來,據瞭解尚未實現盈利。昨日,李金印說,「一年大約要虧損千萬的樣子。」

清河灣是2008年就完工開業的,實際試營業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李金印說,「如果國家不讓建,一經發現叫停建設沒問題。現在已建好這麼多年,我們只是接手經營,每年也依法納稅,還帶動周邊就業,感覺上應該問題不大。」

實際上,近日國土部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態:「從2004年開始,高爾夫球場的建設是作為暫停的禁止性項目。在正式的 規範性文件出台之前,新建任何高爾夫球場都是禁止的,都是違法的。」同時也承認「重點工程項目倉促上馬,高爾夫球場違規用地時有發生,這些土地違法問題不 是國土部一家就能解決好的」。

■ 質疑

1 處理違規用地需部門協調

國土部對於各地以綠化帶、公園等名目建設高爾夫球場現在持什麼態度?違規上馬究竟該歸誰管?

昨日,國土資源部新聞辦工作人員介紹,高爾夫球場的建設是由發改委負責審批項目,國土部負責審批土地。目前北京多家大型高爾夫球場肯定是違規用地,至於如何處理,恐怕還需要發改委牽頭來做這件事。

2 清河灣一年納稅2000萬

在高納稅率背景下,對於高爾夫球場究竟是禁止還是默許?

據記者調查,高爾夫球場稅率高達25%,這意味著一個高爾夫球場的會員資格如果售價100萬,其中25萬要繳稅。以清河灣為例,據介紹,該單位在2010年納稅2000多萬元。一邊是明令禁止不准批地建高爾夫球場,另一邊卻又對建好的高爾夫球場依法徵稅。

■ 鏈接

經審批高球場僅十個

●200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國辦發〔2004〕1號),要求自通知印發之日起至有關新的政策規定出台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一律不得批准建設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

●2004年2月,在國土部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時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壽嘉華稱,「到目前為止,全國經過國土資源部審批的高爾夫球場只有10個。」 這一數據至今仍被業內引用,但這10個經國土部審批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具體名單一直沒有明確地被公佈,而違規上馬的高爾夫球場卻層出不窮。

■ 背景

國內高球場超1千個

2004年起,國務院明令禁止對高爾夫球場用地的審批。據當時國土部官員稱,此前經過國土部審批的高爾夫球場全國也只有10個。

然而,各地建高爾夫球場的熱情卻從未衰減。據《華夏時報》4月援引中國高爾夫協會一位負責人的說法,目前全國包括練習場在內的高爾夫球場已超過1000個,而現在國內仍有大約250個在建高爾夫球場,還有超過500個球場項目已列入未來建設規劃。

實際上,緊鄰清河灣還有另一座高爾夫球場。這座球場名為奧園,同樣也是清河灣國際高爾夫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這家公司目前還在上海修建 另一座高爾夫球場。「這家公司就是專門修建高爾夫球場,然後賣給其他企業經營,或者自己經營的。」資料顯示,該公司現已完成了逾二十個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建 造。

在一家網站高爾夫頻道搜索,北京有70家高爾夫球場一目瞭然,其中在朝陽區、海淀區最為集中,分別有14家和12家高爾夫球場。在這些高爾夫球場中,清河灣甚至不算是規模頂尖的,45洞至54洞的更大型高爾夫球場不在少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62

360稱5000多萬賬戶洩密

http://news.imeigu.com/a/1324689183103.html

本報訊 (記者 莫豐齊) 昨天,對於CSDN密碼庫洩露事件的最新發展態勢,互聯網安全公司360發佈的最新監控數據顯示,由於眾多網站被黑客入侵攻擊,目前網上公開暴露的網絡賬戶密碼有5000多萬個。至於黑客秘密掌握的網站數據庫規模,外界無法判斷。

360稱,黑客竊取網站數據庫(刷庫)是最近數年非常流行的攻擊方式,之前有多家知名網站被黑客刷庫的傳言,只是數據庫從沒有公開傳播過。今年7 月,360發佈《2011上半年互聯網安全報告》時就指出,黑客刷庫的危害已經遠遠超過了盜號木馬。CNNIC《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顯示,2011年上半年,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達1.21億人,佔24.9%。根據360分析評估,上述被盜號的1.21億網民群體中,80%以 上是因為黑客刷庫後獲取了網民的賬號密碼數據。

網民應分級設置密碼

專家支招

360的工程師介紹,提升網絡安全,一方面需要網站及時修補漏洞,防止數據庫洩露;另一方面,網站管理者需要重視用戶數據的安全,進行高強度的加密保護,這樣即便數據庫洩露,用戶的賬號和密碼也不易被黑客破解。

絕大多數網絡賬號都是綁定郵箱註冊,部分網民又習慣用相同的註冊郵箱和密碼,註冊不同的網絡服務(如微博、網上支付、聊天軟件、購物網站等),還有很多人用QQ郵箱和QQ密碼註冊各種論壇,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只要這個論壇數據被黑客竊取,就意味著QQ賬號也會被盜。

如果網民有意識地對密碼進行分級管理,常用郵箱、聊天軟件、網上支付等重要賬號分別單獨設置密碼,並定期更換;次要的網絡服務可以設置通用密碼,即便網站數據洩露也不會造成損失,而且能通過郵箱找回密碼。

否認公司產品經理為「黑客」

金山聲明

本報訊 (記者莫豐齊)金山網絡公司昨天零時許向本報發來聲明稱,公司層面調查認為,CSDN密碼庫洩露事件「重大嫌疑人」金山網絡韓姓產品經理「hzqedison」並不是CSDN密碼庫黑客。金山網絡已將所掌握的情況主動向公安機關反饋,全力配合追查黑客。

CSDN密碼庫洩露事件正引人關注之時,22日有消息說,一個叫做「hzqedison」的微博用戶或許分享過一個「CSDN-中文IT社區 -600萬.rar」的壓縮文件,而這一壓縮文件的內容實為「CSDN未經加密的600萬用戶資料」,其數據庫下載鏈接在黑客論壇和QQ群中傳開。

對此,金山發表聲明稱,hzqedison是在12月21日中午密碼庫事件爆發一個半小時後,從微博、迅雷等公開渠道間接獲得「此前已廣泛流傳」的 密碼庫,他「無意識」地在迅雷生成鏈接,「供身邊少數同事自查」,在獲知該鏈接被外人獲知後,便迅速刪除了該鏈接。據刪除前統計,該鏈接僅被不超過5名同 事下載。金山還透露,一位ID為「臭小子」的人,早在12月4日就已將密碼庫公開到漏洞網站烏云網(http://www.wooyun.org /bugs/wooyun-2010-03523)上。

律師觀點

hzqedison可能觸犯刑律

對於hzqedison的這種「無意識」,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姚克楓律師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他的行為是一種傳播行為,無論是否為「源頭 傳播」,都涉嫌違法。如果他是源頭,則責任更重。hzqedison是行業內人士,有保密與審慎義務,此事可能觸犯刑律。無論如何,這種行為讓人憤怒與不 解,絕對應當譴責。

(責任編輯:姜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01

【每日一黑馬】89年出生的創業者:盆栽韭菜一年賣了1000多萬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0/57491.html

所屬目錄:種植業 蔬菜方向特色:用產品思維和現代營銷手段做農產品案例編號:0000011989年出生的柴會龍,大二的時候就創立了一家員工達400人的公司,被同學稱為柴百萬。2012年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章丘市柴家村種韭菜,截止到2013年年底,營業額一千多萬元,凈利潤可達100多萬元。他一手倡導的“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戶”模式,改變了幾十年來傳統的種植模式,他的盆栽韭菜也因此成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一個典型。i黑馬采訪了這位年輕的創業者,柴會龍講述了自己農村創業史:我大學讀的是國貿專業,做過校園媒體,畢業時即使面對年薪20萬的誘惑,也還是想回到自己的家鄉――章丘市柴家村。我的家鄉有種植韭菜的歷史,355戶人種韭菜,有1500畝特色品牌基地,村里甚至在2000年註冊了綠色無公害韭菜的品牌,但這個官方認證並沒有給村民帶來更多的利潤。19歲那年,我就立誓,如果四年之後,家鄉的韭菜還沒有走向全國,我自己將回到家鄉實現這個夢想。抓住人們重視食品安全的剛性需求在我上大學時,就不斷聽說各種韭菜中毒事件。很多明明是無公害、無殘留的蔬菜就算放在超市里也沒有人要買。可是韭菜對於北方人來說就是剛需,尤其是冬天做餃子是必不可少的(配料)。然而,由於恐懼,消費者們現在連證書都不認可了。現在城鎮化那麽厲害,很多人沒有地(想種也沒法種),也種不出好韭菜,只能買。面對這樣一個旺盛需求,我們的村民卻並沒有賺到多少錢。普通韭菜在中國確實很難賣得起價錢,在農貿市場里,4塊錢(一斤)算是頂天了。我當時認為,我們村正好能提供無公害的韭菜,我們有那麽好的基地,我是土生土長的柴家村人,對農村非常熟悉,如果不做,就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要改變這些問題,我必須從很多方面著手改變過去農業生產經營的一些方式方法。我決定以家庭農場為主,以農民合作社為輔。先把自己做成一個標本,如果成功,再宣傳給農民。我租下了4個叔叔的土地,40畝做大批量的韭菜生產,專門供給超市,這樣的無公害韭菜可以賣到30~40元一斤;另外10畝專門做韭菜盆景,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定制的需求。農產品的營銷要接地氣過去我們的韭菜遠銷到北京、天津,大家都說好,可是消費者並不知道這個產品是誰生產的,怎麽生產的,說白了,沒有品牌。我的想法就是要打開銷路,形成品牌。由於城里人不相信農產品是無公害種植的,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柴家村的韭菜真的沒有問題。我大學時候就搞過校園媒體,打通學校周圍商戶和學生,我熟悉媒體如何影響用戶,每一類媒體所針對的人群是什麽人?我們有意識的接觸媒體,我們在濟南等城市的本地生活頻道開始做廣告。本地生活頻道對於當地人影響大(尤其是家庭主婦),有公信力。我們通過廣告,向消費者們傳達我們的品質、產品,還有模式。她們後來發現我們的產品不錯,就開始口口相傳,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我們又推出了小區團購模式。只要一個小區訂了XX盆,就免運費。在濟南小區可以聽到大媽們喊:“您買不買韭菜,家里需要不需要?”另外,我們還特別重視廣告投放的時間和效果。我們在交通廣播臺做廣播廣告,買的是(下午)五點到五點二十的廣告位。這時候濟南的大部分車都堵在路上,通過讓他們聽聽我的創業報道,讓他們對我的韭菜感興趣。我們還和(擁有)高端人群的機構合作。我們最早通過濟南高端農產品網站賣我們的無公害韭菜。另外,我還和車友俱樂部合作。他們需要活動場所,也願意支持我們。經常有很多車友會把車開到我們的基地,實地看我們的種植情況,然後帶上幾盆回去。讓市民在家里割韭菜冬天是韭菜的旺季。傳統的韭菜從泥土中取出後,不利於保存,放久了不新鮮。城里的老百姓想吃自己種的韭菜(食品安全需要),又沒有地方去種。面對這個市場,很多人做了嘗試,比如北京就有人做盆景農業,但是價格太貴,一盆盆栽可能賣到3、4百塊錢。另一類是無土栽培,但是這種農作物的生命力非常差,產品就長一茬。我們韭菜的壁壘就是種植技術,尤其是育苗技術,看似進入門檻非常的低,其實門檻非常高,別的地區難以複制。育好苗才能保證消費者拿到家里是可以生長的。研究了競爭對手的做法後,我們開發了盆景韭菜。原材料還是我們柴家村的無公害韭菜,只不過使用有機肥料,在大棚里培育,用統一規格的泥盆來裝,使得產量和品質都有了提升,形成標準化的產品外觀。以前的韭菜是在地里種植,粗曠;而盆栽韭菜是我們精心育苗,成活率高。這樣柴家村的無公害韭菜可以放在市民的陽臺上養,既可以用來觀賞,又可以吃。每盆韭菜可以割3~5茬,每次都是新鮮的。我們賣的是產品,不是食材,市場反響很好,每盆韭菜可以賣到79元。市民吃完了,還向我們預定和團購,我們按照小區配送。通過合作社確保供應鏈有了銷路和口碑,就要保證供應鏈。我開頭說了,我先示範,讓大家相信種盆栽韭菜可以致富。後來,我又在思考如何把村里的農民組織起來。我決定和菜販子競爭,因為我的毛利空間大,有渠道優勢,收購的價高。同時我讓村民加入我們的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分享收益。除了保證產量,我們還要保證品質,品質是品牌的生命。農民,你只要讓他掙到錢,他就願意按照這種模式進行生產,並且由於大家是利益共同體,誰要亂來,壞了招牌都是不被允許的。其實我們的要求很低,他們大都是種了30多年地的農民,他們的技術非常成熟,我們地挨著地,互相監督,不撒農藥就統一都不撒農藥。農產品安全現在越來越厲害,農民也知道不灑農藥是競爭力。解決問題,從發現問題開始,黑馬新農業研究小組呼叫你。歡迎各地的新農業創業者參與到我們的新農業QQ群(群號: 310942450(已滿) 342178379(可加)),大家一起來研究,一起來發現。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陸海天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704

3100多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參保 錢從何來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789

5月15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外公開。《條例》共10章44條,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

其中,《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這是我國首次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須依法參加社保。

3000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參保尚未明確

國務院法制辦、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人就條例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

按照現行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人員不同,這3100多萬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退休前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由財政統一支付養老金。這種「雙軌制」養老保險制度一直備受爭議。

新出台的《條例》規定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依法參保,但並未明確規定參保的具體步驟。學界的一些專家也認為,有關事業單位人員從7月1日起統一參保並不現實。

《京華時報》報導,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教授認為,新政的出台並不會使廣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今年7月同步參加社會保險,尚需一系列配套實施文件的出台。不過新政還是會對加快推進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新京報》報導,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已明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條例》提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社保,系對《決定》的貫徹實施,再次釋放「養老金並軌」即將啟動的信號。

但他也同時強調,如何解決資金「缺口」,即在職人員此前「欠繳」的養老保險,是「養老金並軌」的難題,「《條例》沒有涉及,這方面應該還會出台配套制度」。

《南方都市報》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支付部分直接從工資部分扣除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並不高,必須先建立工資增長機制漲工資才可行。更重要的則是,如果有政府財政支付單位繳納部分,以每年每人1萬元計算,政府一年將多支付3000億元。而在此之前,財政只需要支付這些人退休後的養老金。

事實上,早在1992年,原人事部就曾下發《人事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在云南、江蘇、福建、山東等省開始局部試點,但最終由於各地試點不統一以失敗告終;2008年年初,國務院出台《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又確定了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作為事業單位養老制度及分類改革試點,但這幾個試點目前也未見捷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09

【敗局】P2P網站網金寶:上線4個月跑路,如何讓600多萬元下落不明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33

「最低13%收益率」誘餌

有投資人向理財週報記者表示,網金寶除聲稱與央行合作,有擔保公司對投資項目進行擔保外,還運用了一系列手段吸引投資者投資金額最大化。

最初,在該網站投資10萬元的吳先生告訴理財週報記者,他們是從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中找到該網站,而值得一提的是,網金寶還得到了搜狗的認證。

此前該網站宣稱與湖北中州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的擔保合同與反擔保合同,以對投資者提供「全額本息擔保」。而目前該擔保公司完全否認與網金寶有過合作。

另一個誘餌則更為直接。據理財週報記者瞭解,網金寶確實提供了吸引人的貸款利率,最低年利率不低於13%。記者從保留的網金寶網站截圖中看到,某項目年收益率顯示15%+3%,而這3%是網站宣稱的推廣期返點。

在網金寶投資了7萬元的寧先生說:「以為網金寶作為新設立的網站,需要用高貸款利率吸引投資者,所以沒有對這麼高的貸款利率產生懷疑。」

不同於「P2P」,該網站在最初推廣期宣稱其採用的是P2C2G(個人-企業-擔保)的投資平台。但值得一提的是,該網站上的貸款只針對公司不針對個人,且每個企業發的單個標最低融資100萬元。由於每個標所要融集資金量龐大,網站「製造」虛擬標的數量也大大減少。

說是虛擬標,理財週報記者在網金寶網站截圖中發現,其借款企業的名稱都很模糊,為「某釀酒企業經營貸款」「某大型汽車租賃公司經營用途貸款」。以致記者想查詢投資標的借款企業是否接受過該P2P平台的融資都無從下手。而投資者之一的寧先生也明確告訴記者,「沒有一個借款企業標記了確切名字」。

上述投資者還告訴理財週報記者,投資後網站每天顯示當日累積收益,承諾收益滿100元後可提現,本金只能在到期後償還。但至今都未有投資人收到本金。

該網站標的存續時間也設置得非常巧妙,2月份網站還尚處推廣期,沒有設置投資標。3月份開始發「標」,最短的投資標也是在3個月之後到期,5月才開始出現投資期為1個月的投資標。也就是說,截至6月4日網站關閉,還未有投資標到期。

那麼,600餘萬元的投資資金去了哪裡?

據瞭解,網金寶與京東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網銀在線合作,該平台對網金寶的投資者實行代收代付兩個功能。投資人先將錢匯入網銀在線,單筆交易扣除0.3%的費率,網銀在線再將資金匯入P2P平台賬戶,而這個平台賬號一般都是一個公司賬戶。

被騙走8萬元的維權發起人肖先生告訴理財週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他們投資項目產生的收益,並不經過網銀在線,而是直接由網站方面轉賬過來。

受「網金寶跑路」事件影響,網銀在線工作人員告訴理財週報記者他們暫時不接與P2P平台的合作。不過,即便P2P公司採用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對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似乎並沒有起到保障作用。

網貸之家CEO徐紅偉告訴理財週報記者:「第三方支付平台做的只是一個通道業務,將資金經過第三方支付平台走賬。相比較而言,第三方託管平台更安全,託管的方式是將投資者賬戶內的資金放入投資者的虛擬賬戶裡,而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將其全部放入P2P平台賬戶裡。」

立案困難,實地調查幕後公司

虛擬公司人間蒸發,背後的公司開始漸出水面。

上述投資人對理財週報記者稱,他們曾查過自己的全部投資資金打入一個叫王肖清的個人賬戶中。無獨有偶,理財週報記者在58同城的招聘廣告中,看到了一則雄偉光大的招聘廣告,而聯繫人的名字也是王肖清。但該公司否認公司有王肖清這個人的存在。

6月10日上午,網站關閉近一週,理財週報記者隨4位投資人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公安局經偵辦,接待警官告知投資者,因P2P案件中投資者與網站並沒有簽訂書面或電子合同無法立案。同時,網金寶貸款利率未達到非法集資額度(非法集資需達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亦無法以非法集資罪立案。

不過立案也並非沒有可能。當日值班的韓警官對投資者表示,若查明主辦方的確為雄偉光大則可能會予以立案。

6月10日下午,理財週報記者在工信部瞭解到,網金寶的備案信息顯示其主辦單位確為雄偉光大。而其下屬的「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則告知記者,備案流程並不簡單,「備案需要提供單位證件,主體資格人證件,網站負責人證件。並且要到現場核驗拍照,簽署核驗單、簽字,上傳至管局系統,才能對網站進行備案。」

由此表明,能在工信部網站備案並非容易。但此前雄偉光大一直向外界否認其與網金寶有任何關聯,甚至通過媒體發表聲明澄清。

6月11日下午理財週報記者前往雄偉光大辦公地點瞭解情況,而當日的辦公室內的二三十個辦公桌卻異常冷清,甚至光線並不太好的辦公室只開了少部分燈,而顯得辦公室裡有些昏暗。

接受採訪的財務負責人吳漢銀向理財週報記者解釋稱,他們公司是做和礦產有關的生意,是做實業的。業務員在鋼廠,並不總在辦公室。一般每天只有3到5個人來上班。

對於網金寶跑路事件,吳漢銀告訴記者他們也是30號左右才知道。不過,與媒體此前報導的一位投資人曾在5月22日就與雄偉光大負責人熊偉電話溝通過,說法相左。

吳亦對記者表示:「如有我們的員工背著我們拿著公司的材料去為網金寶備了案,經公安部門立案取證後該我們承擔責任我們也不怕。但現在事實會不會是這麼回事,應該說我們對我們的員工,對我們的管理是有信心的。」

但最後其又強調:「應該說是……」

P2P行業仍不規範,亟待加強監管

不與投資人簽訂書面或電子合同是P2P行業的普遍做法,同時,因P2P平台信披模糊,投資者也難以掌握其投入資金去向。可以預見,若仍發生P2P網站跑路事件,投資者仍會遭遇立案困難。若要改變這一行業的普遍做法,需監管部門加強對其監管。

當前,P2P平台存在著諸多普遍且並不輕微的問題。為公司提供貸款且單個標籌資100萬元以上的並不只有網金寶,近來,逐漸有一些P2P平台涉足了此類業務。拍拍貸相關負責人林莉燁對理財週報記者說:「對公司融資,一個標融資100萬以上的,平台本身的風控能力很重要,如果前期沒有做很好的調查,調研,是有很大風險的。這類業務要求平台較成熟、風控經驗較豐富,且線下非常瞭解標的的大項目。」

理財週報記者打開多家發展此類業務的P2P網站,發現普遍對公司信息提供得很模糊。即使近期較受投資者青睞的積木盒子,對借款企業也以「×××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貿易有限公司」顯示,更未標註企業地址、電話。

「這個行業約定俗成不標註企業太多詳細信息。」徐紅偉告訴記者。但這一約定俗成為網金寶這樣成立不久的詐騙公司提供諸多便利,投資者無法查詢到其投資資金是否投向了該企業,甚至都無法知道企業是否接受過該P2P平台提供的貸款。

這種情況下,即使平台本身不是虛擬的,也可能會設置些虛擬標來自融。

但此類網站至少將每個標的信息列出,理財週報記者看到有網站則乾脆像銀行一樣列出不同收益率名為「定存寶」「月息通」的理財產品。還有網站仍提供前段時間備受詬病的「債權轉讓」產品。

此外,即使很多P2P平台與擔保公司展開合作,也並不能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即便找個擔保公司,有的擔保公司擔保額度超過了自身的授信,而且也有很多公司擔保公司做得並不好。」徐紅偉說。

將資金停留在平台賬號上,就很難確保不打破道德風險,而P2P網站也形成了一個類似其它金融機構的「資金池」,將募集的資金短借長貸,以前的投資標到期後去發新的投資標將資金對接上。

「今後監管的方向是實現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賬戶直接對接,而就我目前所知只有上海一家P2P平台實現了借款人與出借人的賬戶直接對接。」徐紅偉說。

並且投資一個P2P平台的門檻並不高,只需50萬便能將一個P2P平台註冊上線運營。

「以前跑路的P2P平台多出現在長三角、珠三角這一帶,現在,在監管層眼皮下出現跑路的P2P網站,監管層下一步勢必會加強對P2P的監管。」林莉燁對記者說。

有業內人士表示,加強對P2P的監管要提高准入門檻,首先要提高註冊資本金,保證平台基本的運營能力,第二要對從業人員資歷把關,要具備相應的風控人員,第三要法務手續健全。同時過程的監控也要跟上,投資表信息要報備到某個部門,或是公開出來實現借款信息透明化,防範公司做虛假標。

來源:理財週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50

青島草根股神:5年花10多萬買裝備 8臺電腦盯盤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5-15/916161.html

在2014年崛起的這波牛市中,梁先生的業績也相當搶眼,鐵路、券商、藍籌、中小板,這波牛市的幾大熱點,梁先生幾乎都在“節奏”上。

Gs.thumb_head

股市常被投資者比作"賭場",輸贏憑運氣。但在被朋友奉為"股神"的梁先生看來,股市更像是"戰場","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作為股市上的常勝將軍,用網絡上的語言來說,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核心成員梁先生是為股市"操碎了心",不僅每天看盤、盯盤、複盤,研究股市的時間經常超過15個小時,還在近5年間自掏腰包十多萬元不斷給自己的炒股"裝備"升級換代。

十年沈澱,炒股也需懂邏輯

咖啡色的上衣,深藍色的褲子,外加一雙運動鞋,見面時低調的梁先生一身休閑裝扮,比起2013年記者采訪他時,40多歲的梁先生體型看起來發福了不少,"炒股開盤一坐幾乎就得一天,不發福才怪呢。"記者了解到,現在梁先生每天用於研究股市的時間經常在15個小時以上,而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三四年了。

在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私底下大家都喜歡稱呼梁先生為"梁股神",因為他"推薦的股票很靠譜"。說起"股神"的稱呼,梁先生有點不好意思,"稱不上什麽股神,在我看來炒股也需厚積薄發,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常和朋友說,年輕時選股像畫工筆畫,講究技術上的一板一眼,年紀增長了,現在選股更像是大寫意,憑'股感'。"

1990年初,剛大學畢業進入外貿公司工作的梁先生第一次接觸到股票。他介紹說:"那時青啤、海爾剛上市,我通過朋友買了不到1萬元的原始股,都取得了超過50%的收益,凈利潤有好幾千,是我當時工資的好幾倍,這讓我嘗到了資本市場的甜頭。"

隨後的10年間,因為工作的關系,梁先生並沒有在股票上花費太大的精力。不過,這正是這10年的工作經歷,讓梁先生現在對股票的運行規律和內在機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領域。在這10年間,梁先生幾乎把進出口貿易所有的行業都涉足了一遍,還搞過體育、當過影視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遊走過古玩玉器市場,甚至還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擔任實驗員,負責基因測序分析。

"1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慢慢懂得,萬物都是相同的,炒股和細胞化驗分析是有可比性的,股市也是有結構的,炒股是需要講究邏輯和概率的。"梁先生笑著感慨說。帶著自己對股市的領悟,2003年重新殺入股市的梁先生如魚得水,其所操作的賬戶在去年平均收益率都在200%~300%以上。

經過股市的沈浮,讓梁先生對人和事都有了很大的忍耐和包容心,即使因為太信任朋友,在投資的幾個項目中損失了幾百萬元,也能選擇一笑而過,"因為吃過虧,所以懂得包容的必要性。"梁先生表示。

一坐一天,耗資10萬置辦"外腦"

梁先生介紹,通常情況下,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一早被兒子叫醒,吃早飯的同時看新聞、瀏覽財經資訊,8時30分之後就正式進入工作狀態,開啟辦公電腦,開盤後的交易時間幾乎不會離開盤面,中午吃個簡餐或者幹脆不吃,下午繼續交易,直到收盤,"交易時間都不大敢喝水,盡量減少去洗手間的次數。收盤後的多數時間也是以研究股票資料,或者和客戶談股票業務為主。"

在梁先生的辦公場所,記者看到他辦公桌上同時放了10多臺電腦,電腦品牌從國產普通筆記本到蘋果高配都有。因為要同時操作多個股票賬戶,所以每天看盤時,梁先生至少會打開8臺以上的電腦,每臺電腦的分工都不同,有看盤的,有下單的,有瀏覽信息的,還有防系統崩盤的……

因為電腦長時間使用,近5年間他已經用壞了四五臺電腦,十多個鼠標,電話也換了五六部了,據梁先生估算,這5年光置辦這些炒股的設備,粗略估計花費已在10萬元以上,除此之外,每年的網費和電話費用也得在兩萬元以上。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自從2003年決定投身股市撈金以來,讀書成了梁先生每日的必修課。技術門派的、選股策略的,凡是跟股票沾邊的書他見到了就必買必讀。"除了書,家里還訂了證券報等各類與股市有關的雜誌和報紙,這幾年看過的書和資料摞起來也有5米高了。"梁先生說。

梁先生介紹,因為讀書多,現在自己的大盤都開啟"自動程序"了。A股的開盤走勢,大盤漲和跌,梁先生看一眼就能判斷個差不多。"論看盤能力,個人挺有自信在國內也能排在前列,我可以同時盯好幾百只股票,比如說,我可以邊用電腦拖動鼠標,邊在一分鐘內做出這上百只股票的操作預判。"

利用杠桿,本金一個月暴增22倍

炒股就像打仗,梁先生在十幾年股海生涯當中,取得過不少輝煌的勝利,有的堪稱經典。"2009年十大牛股,我持有四個,大元股份、高淳陶瓷、海通集團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2009年12月份,梁先生大舉購入羅頓發展,兩個月後這只股票漲到了18.3元,收益超過100%,是最經典的操作之一。

在2014年崛起的這波牛市中,梁先生的業績也相當搶眼,鐵路、券商、藍籌、中小板,這波牛市的幾大熱點,梁先生幾乎都在"節奏"上。加上十多年培養起來的"股感",一般在熱點板塊剛啟動的時候就提前介入了。他提前"潛伏"的中國南車和大智慧,都是此波行情中絕對的大"牛股"。"中國南車我在2013年底每股三、四元的時候就推薦給我的客戶以及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成員們,直到今年中國南車停盤前的階段性技術高點才賣出,賣出的點位多在30元上下,這一戰還挺滿意。"

梁先生說,當時堅定看好南車其實是得益於自己之前的從業經歷,"我做過外貿,知道中國高鐵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同時結合國際形勢來看,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有鐵路升級換代的需求,此外,就個股來說,高鐵是個高資本高技術門檻兒的行業,中國南車很可能在國內一家獨大。綜合這三方面分析,當時就預判中國南車未來一定有爆發,現在看來當時分析的邏輯是對的。"

2014年4月份,梁先生在大智慧每股6元時就開始力推該股,當時參考東方財富和同花順的股價,從概率上預測大智慧以後突破20元,上到30元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今年3月份大智慧股價已到30元。

不過,在這波"牛市"行情中,梁先生最讓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成員們稱道的,還是其操作的一個股票賬戶在7個月間讓本金暴漲22倍。梁先生當時賬戶配資本金還不到14萬元,利用融資1:5加杠桿操作,7個月本金大增22倍,純利潤超過300萬元。梁先生認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股市也一樣。"他在7個月間短線操作40多只股票,快進快出,加上杠桿的放大效應,本金利潤得以大增。

文藝範,未來想自己拍電影

梁先生除了自已炒股,還幫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幾個朋友炒。"我現在操盤的客戶資金量已經從之前的千萬元,達到億元級別了。就收益率來看,這波牛市中,客戶賬戶平均收益多在2~3倍。當然,也不排除個別賬戶本金大增10倍以上的情況。"

梁先生說,股市絕不是漲跌紅綠這麽簡單,股民要想在股市中不賠錢,好的心態也很重要。"以基本面為持股依據,配合技術和消息面,以及國家大的政策和經濟環境等來預判下個潛在的價值板塊,當然在個股選擇上要多問為什麽,下單前還需仔細研究產品企業財務報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否有前景,是否有高新技術支持,銷路是否寬等。此外,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還需洞悉主力的想法,對個股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讓莊家擺布咱。"梁先生介紹說。

采訪中,梁先生還坦言說,炒股並非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意願。在他看來,財富來源於社會,用於社會是最好的回報,大智才能大德大愛。"一開始炒股就是為了養家糊口,但我覺得不能為了錢而炒股,我計劃等炒股賺錢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把自己大部分資產拿出來捐給社會,設立一個愛心互助基金,呼籲更多的人互幫互助。"截至目前,梁先生已給各種機構捐款達三四十萬元,就在記者采訪當天,他正籌備著要給全市的某大學生球類比賽捐款。

此外,梁先生還有個很"文藝範"的想法。"我覺得通過對股市上很多事情得與失的理解,體會到很多事物中所蘊含的真正含義,等再過些年,如果資金充裕的話,我打算拍幾部反映自己內心想法的片子,用來講述我眼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我的世界觀、宇宙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有我心目中的未來世界。"

■梁先生說

1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慢慢懂得,萬物都是相同的,炒股和細胞化驗分析是有可比性的,股市也是有結構的,炒股是需要講究邏輯和概率的。

論看盤能力,個人挺有自信在國內也能排在前列,我可以同時盯好幾百只股票,比如說,我可以邊用電腦拖動鼠標,邊在一分鐘內做出這上百只股票的操作預判。

我做過外貿,知道中國高鐵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同時結合國際形勢來看,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有鐵路升級換代的需求。此外,就個股來說,高鐵是個高資本高技術門檻兒的行業,中國南車很可能在國內一家獨大。綜合這三方面分析,當時就預判中國南車未來一定有爆發,現在看來當時分析的邏輯是對的。

以基本面為持股依據,配合技術和消息面,以及國家大的政策和經濟環境等來預判下個潛在的價值板塊,當然在個股選擇上要多問為什麽,下單前還需仔細研究產品企業財務報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否有前景,是否有高新技術支持,銷路是否寬等。此外,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還需洞悉主力的想法,對個股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讓莊家擺布咱。

  • 半島都市報
  • 陳晨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00

瘋狂的美國奢侈品電商Ahalife:一副撲克牌組合要價4000多萬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29/150101.html

黑馬說:當打折名牌在中國電商業大行其道時,美國奢侈品電商Ahalife卻反其道而行之。它堅持“高品質、不打折”的理念,向用戶銷售有品質的奢侈品。成立4年來,Ahalife不僅沒有倒閉,反而贏得了150萬用戶,並且準備在澳洲上市。這對當下的中國電商,頗具啟示意義。

文 | 陳一佳


\
Ahalife創始人  梅雪
 
你是否會花四千多萬買一副撲克牌組合,或者花二三十萬去買手機殼,而且還是在網上?我不會,可能大部分我們的讀者也不會。開個網站,賣這些東西聽上去絕對是個有點瘋狂的想法。美國奢侈品電商Ahalife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瘋狂想法的網站。它的創始人梅雪覺得,創業就是需要“有點瘋勁”。
 
Ahalife創建於2010年。那時,美國經濟依然在低谷徘徊,人們追求打折和低價,電商市場里,低價策略自然大行其道。比如亞馬遜、ebay,都是以低價制勝,同時期興起的奢侈品閃購平臺Gilt等,也都是用打折名牌來吸引顧客。與此同時,梅雪卻提出了高品質不打折的全新奢侈品銷售概念。她認為,界定奢侈品最重要的是品質,“我不覺得奢侈品就要是黃金,或者使用所謂的高價品牌,我認為奢侈品的關鍵是品質,是傳承,是創造具有自身故事的產品。”
 
但這樣的理念並沒有被市場接受。和所有創業者一樣,在開創初期,梅雪從說服品牌,並獲得品牌的信任,到尋找顧客,花了比想象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但這並沒有讓梅雪改變自己的初衷,“當時金融環境並不好,要試圖說服大家花更多的錢去買有品質的商品,不是容易傳達的概念,因此我要有非常的耐心。”
 
Ahalife的成功從說服了投資人開始。梅雪用一個小時說服法國前財長,前LVMH北美集團的總裁Renaud Dutreil成為自己第一個投資人,並很快為公司起步融到300萬美元的初創資金。談到她是如何贏得投資人信任時,梅雪說,“他們對我投資,是因為他們相信我會非常有毅力地實現我的構想,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有好想法,但很少人把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


\
Ahalife網站頁面
 
而在4年多的時間里,Ahalife獲得超過150萬註冊用戶,總共融資2300萬美元。最近,梅雪還告訴我,今年年內,Ahalife還計劃在澳大利亞的證券交易所上市,雖然他們在澳大利亞並沒有業務,但是認為那里對小型科技公司有更多扶持,同時也有不錯的融資環境,而現在的Ahalife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說到公司的獨特之處,梅雪認為,首先他們支持創意,“我們銷售的很多都是新生派設計師的作品,把Ahalife打造成用戶最好的“發現”平臺,讓網購不只是枯燥的比較價格的過程,而是一種愉悅的體驗。”
 
Ahalife另一個亮點,就是達人推薦系統。這些被稱為“Curator”的達人,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例如美妝界的bobbie brown、緋聞女孩的演員Kelly Rutherford、時尚名媛鄧文迪,都會慷慨地在Ahalife的網站上和用戶分享自己的時尚生活理念和自己喜愛的產品。
 
利用這些達人的粉絲號召力,Ahalife創建立了一個“高端朋友圈”,鞏固了奢侈感。而為了網羅這些精英達人,梅雪可謂是“用盡心機”。對自己欣賞的人,她會想一切辦法去和她/他推薦自己的平臺。比如時裝設計師DVF,為了把他變成達人,梅雪初了物色朋友去介紹,還在DVF表現出沒有興趣的時候,通過了解DVF的愛好,最後成功說服她一起開發限量版照相機,加入Ahalife的達人大軍。
 
那重品質的電商模式在中國是否可行呢?香頌集團的執行董事沈萌覺得現在正是時候,因為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高,正在孕育這種需要,“目前國內的很多電商仍然追求折扣,或是將奢侈品帶給大眾的商業模式,而很少以追求文化內涵、與眾不同的價值作為賣點。所以有品質的奢侈品概念,加之沒有邊界的移動互聯網平臺,這兩者相結合,再加上中國比較成熟的消費者群體基礎,完全可以讓Ahalife在中國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作者簡介:陳一佳,80後著名雙語主持人和財經評論員,路透社北美地區唯一華人女主播,紐約三橙傳媒創始人兼 CEO,《創業美國》制片人和支持人。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07-28 19:52:00

據湖南省紀委消息:經湖南省委批準,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局局長常世雄涉嫌違紀,於近日被立案並停職接受組織調查。

據湖南省紀委消息:經湖南省委批準,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局局長常世雄涉嫌違紀,於近日被立案並停職接受組織調查。

資料顯示,1958年5月出生的常世雄是山西太原人, 1975年7月參加工作。曾在株洲市郊區曲尺公社、株洲市公安局、共青團株洲市委、株洲市編委、株洲市鄉鎮企業局、醴陵市委、株洲市委老幹部局、株洲市委組織部等單位工作。

2000年11月至2006年3月常世雄任湖南省委老幹部局副局長,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任湖南省委老幹部局局長,2008年5月至今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局局長。

今年5月,湖南一家置業公司在網上發布的一封舉報帖稱,湖南省老幹部局長常世雄以虛假項目騙取與該公司合作,向公司負責人索賄房產,並讓該公司投入巨額資金裝修現已竣工的省老幹局的一棟“三無樓”(無國土證、無規劃證、無產權證)。之後,上述負責人為常世雄購買的房產支付了110余萬元現金。

舉報稱,初次見面後,常世雄便稱有個項目即老幹部局下屬二級單位老幹部活動中心職工危房改造項目,他可以做主。在常世雄的關照下,2013年7月12日,上述置業公司與老幹部活動中心簽訂了《湖南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幹部職工宿舍危房改造合作協議》。

常世雄

在簽訂《合作協議》當日,常世雄又以檢驗公司實力為借口,要求公司在履行協議之前,先與老幹部活動中心簽訂另外一份《房屋租賃合同》。該合同租賃內容為:老幹部活動中心同意將所屬的新建項目——“金秋樓”一樓餐廳區域租賃給上述置業公司作為餐飲場所,租賃期限為11年。

舉報人胡先生說,在被要求高價承包並高標準裝修竣工後餐廳試營業時發現,“辦不了餐飲行業所需的有關證照。”經到有關部門查詢,“金秋樓”為“無規劃許可”、“無質量驗收”等手續的違法建築。老幹活動中心的危房改造項目,至今也沒有下文。

舉報稱,在與老幹部活動中心簽訂職工危房改造項目後不足半月,常世雄就索要房產。2013年8月,該負責人幫常世雄購買了其指定的九峰苑小區的一套房子,並支付了110余萬元現金。

舉報人胡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常世雄索要的房款除了110萬的現金外,其他的中介費交易稅收等也是該公司出的,加起來總共為128萬。而且在這之後,常世雄還找他們索要第二套房子,是一套200多平方米的複式房,不過該公司沒給。

2014年3月,金秋樓一樓餐廳裝修完畢進入試營業,該公司多次請求常世雄盡快啟動老幹中心危房改造項目,並提供餐廳的合法手續以辦理餐飲行業所需合法證照。常世雄以各種理由拖延。於是該公司才開始向有關部門打聽情況。得到的結果是,老幹中心危房改造項目根本不存在。

“本身就沒有這個項目,我們也不知道他幹嘛要騙我們,而且我們後來發現很多人都上過他的當,被他騙了。”胡先生說。

發現上當後,該置業公司多次催促常世雄夫婦補齊房款或依法退房。2014年3月,常世雄妻子只退了15.5萬元,對余下100多萬元所付購房款和其他款項一概不退。

“他說他把房產證交給了老幹局紀委,以這種方式搪塞我們。”胡先生說,直到舉報帖發出後,常世雄還是不願意退房款,“找過他、也找過他妻子、女兒,但就是不退。我們也很納悶,他有好幾套房子,為什麽還要這樣做。簡直是貪得無厭。”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