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史蒂芬·羅奇:美聯儲在重走一條危險的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46

Ben+Bernanke+100th+Anniversary+Federal+Reserve+jzoCv8QcEfOl

本文作者為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和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由華爾街見聞整理編譯)

美聯儲正在走一條似曾相似、極度危險的道路,正是這條路幫助金融危機在2008和2009年“粉墨登場”。這一次的結果可能也是災難性的。

在12月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美聯儲只是通過各種形容詞來討論加息,而非明確的行動。

與前幾次前瞻指引所稱的在10月結束資產購買項目以後“相當長時間”維持接近於零的利率相一致,12月FOMC聲明稱,現在美聯儲可以“耐心”等待開始加息的條件。隨後美聯儲主席耶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上不太可能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美聯儲傳遞出來的意思似乎是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是一個耗費時日的工程。

這與其在2004-2006年間的做法是何其相似,當時美聯儲的做法招致近乎致命的錯誤, 導致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出現流動性過剩。本世紀初美股泡沫破裂後,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至了四十五年來的最低水平1%,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美聯儲沒有及時讓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而在最終開始加息的時候,其動作又過於緩慢。

自2004年6月開始的兩年里,FOMC以每次25個基點的幅度分17次將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5.25%。與此同時,房地產和信貸泡沫迅速擴張,導致家庭過度開支、個人儲蓄急劇下降和經常帳赤字創歷史記錄,失衡造成的崩潰旋即而至。

當然,美聯儲把有關於其導致美國和世界經濟陷入大蕭條的指責推脫的一幹二凈。美聯儲兩位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伯南克(Ben Bernanke)都認為,這不是貨幣政策之過;他們堅稱,如果一定要說個原因的話,缺乏監管才是罪魁禍首。這一論點在政策制定和政治圈大行其道,使得官員們把焦點放在了以所謂的宏觀審慎工具為中心的新措施上,例如為了抑制銀行過度承擔風險的資本和杠桿率監管要求。

盡管新措施不乏優點,它仍是不完善的,因為它無法解決因極度寬松貨幣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超低利率所導致的對風險極度荒謬的定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聯儲2004-2006年間的漸進主義是百年一遇的政策錯誤。

今天的美聯儲似乎在犯類似甚至更為嚴重的錯誤——誤判當前的經濟形勢。

首先,前怕後危機時代經濟仍然脆弱,後怕存在通縮風險,今天的美聯儲似乎可以找出任何理由來延遲貨幣政策的正常化,然後以比十年前更慢的步伐加息。

更重要的是,美聯儲當前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較當時增長了五倍還不止。雖然美聯儲已停止購買新的資產,卻未表現出任何希望減持資產的意願。同時美聯儲還把量化寬松(QE)的接力棒交給了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而這兩者將會在史上最低利率的環境中,創造更多的流動性。

在如今泡沫橫行的日子里,持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令金融系統里的流動性泛濫,埋下了巨大的禍患。實際上,近期股市和匯市的巨大波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當然還有油價的暴跌。鑒於市場已堆滿了“幹柴”,只要些許星火便能導致其崩潰了。

全球央行已迷失其道路,陷入危機後的零息政策和膨脹的資產負債表無法自拔,沒有任何重新掌控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有效策略。政策杠桿,無論是基準利率還是資產負債表,仍設置在“應急狀態”,即使危機時刻早已過去。

盡管這些舉措在刺激金融市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卻未能治愈發達國家遍體鱗傷的經濟,它們仍然未實現標準意義上的複蘇,同時深受通縮風險困擾。而且,央行們刺激金融市場泡沫的時間越長,其經濟就越發依賴這些危險的市場,政客和政府對於恢複資產負債表(到原有規模)和推行結構性改革的動力也就越小。

央行需要新的舉措,它們應該盡快將會招致危機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金融市場當然會反應劇烈,但央行的獨立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麽,如果他們無法直面市場波動並作出能滿足經濟管理需求的艱難抉擇?

過去六年中,央行們在決定世界主要市場的資產定價中,扮演了史無前例的角色。但是現在,美聯儲和它的小夥伴們是時候放棄刺激金融市場的角色並開始為應對無法避免的下一次危機準備各種各樣的工具了。這正是現在只有零利率和超大規模資產負債表的央行們所缺乏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73

摩根士丹利羅奇:中國最不需要人民幣貶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70

U4623P31DT20110225104924

本文作者是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和首席經濟學家、《不平衡:中美關系的互相依賴》一書作者史蒂芬羅奇。華爾街見聞翻譯。原文鏈接點此

貨幣戰爭正在席卷全球,而中國首當其沖。過去幾年來,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疲軟,而通縮風險正在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認為中國應將政策轉向,促使人民幣貶值是最有邏輯的做法。而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事實上,隨著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人為的貨幣貶值是中國最不需要的。這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嚴重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人民幣升值顯然令人擔憂——尤其是將中國的物價和全球物價進行對比時。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有效匯率是一種加權平均匯率,通常以對外貿易比重為權數)在過去四年間上漲了26%。

在國際清算銀行追蹤的60國貨幣中,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排名第一。相比之下,強勁的美元同期僅上漲12%。與此同時,中國的新型市場夥伴們都經歷了大幅的貨幣貶值。巴西的實際有效匯率下降16%,俄羅斯盧布下降了32%,而印度盧比下降了12%。

人民幣的匯率波動無疑受到中國出口的影響。隨著全球需要持續疲軟,曾經蓬勃發展的中國出口業受到打擊。今年1月,出口同比下滑了3%。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出口占到GDP25%的國家來說,這樣的下滑並不小。

同時,更強的人民幣使得進口變得更為廉價,給中國的物價結構帶來下行壓力。毫不意外的,這激發了對通縮的恐慌。今年1月,中國CPI僅同比上漲0.8%,而PPI的下滑速度加快至4.3%。同時,油價的下跌毫無疑問的放大了這一趨勢。1月,中國核心CPI(不包含食物和能源價格)接近1%。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容易明白為什麽許多人預測中國的外匯政策將做出戰術性的調整,從升值轉向貶值。這樣的行動將給經濟帶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這樣做會事與願違,以下為三點原因。

首先,外匯政策的轉向將會抹去中國過去改革和再平衡的努力。事實上,更強的人民幣與中國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轉向消費型經濟體的目標相一致。人民幣穩步的升值與這一目標相一致,不應被逆轉。人民幣升值將增強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減少出口補貼。

在近期的金融危機中,當局暫停了人民幣的升值政策。從2008年中期到2010年早期,人民幣匯率基本維持穩定。而目前的情況遠不及金融危機時的危險。匯率政策並不需要另一次戰術性的調整。

第二,人民幣貶值將引起中國貿易夥伴的反感——尤其是美國。美國國會多年來都希望能對中國的出口商實施制裁。參議院最近引入了所謂的貨幣改革和公平交易法案。該法案將貨幣估值過低作為補貼的一種形式,允許對其征收反傾銷稅。

同樣的,奧巴馬政府剛剛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進行投訴。此次投訴聚焦於中國通過所謂的“共同服務平臺”對出口企業進行非法補貼。如果中國幹涉人民幣使其走低,美國對反中國貿易的支持將會加劇,將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推入保護主義的下坡路。

最後,人民幣的貶值政策將會帶來全球貨幣戰的升級。在前所未有的QE時代,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出口國的常態——先是美國,然後是日本,現在是歐洲。如果中國也加入這場戰爭,其他國家也將升級他們的行動。全球金融市場將再次動蕩。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沒有推動人民幣貶值,當時中國的行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危機在該地區蔓延。現在,中國也應該這麽做。現在,人民幣的指標作用可能比當時更為重要。策略是中國最大的強項。一次又一次,中國官員成功應對了意外事件的發生,而沒有旺季他們的長期戰略目標。他們應該繼續保持這樣的記錄,用更強的人民幣來刺激進一步的改革和再平衡,而不是倒退。現在不是中國退縮的時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27

史蒂芬·羅奇: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473.html

史蒂芬·羅奇: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一財網 本報記者馮郁青 特約記者徐清子 2015-08-26 15:26:00

羅奇還是樂觀地認為中國經濟能夠避免硬著陸,一些擔憂中國經濟可能崩潰的觀點,都被誇大了。

全球金融市場繼續動蕩,美股自上周五到周一連續三天大幅走低。 盡管中國央行降息降準,亞洲股市反彈, A股已經沖上3000點,對中國經濟硬著陸以及美國經濟複蘇情況的擔憂無處不在。值此之際,第一財經評論員馮郁青專訪了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作為美國最富盛名的經濟學家之一,在過去20多年中,羅奇一直看好中國經濟。每次當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發出質疑,悲觀論調時,羅奇總是對中國經濟未來持非常樂觀。那麽這一次,他對中國經濟依然能保持樂觀態度嗎?

不應顧忌股市而減力改革

CBN:昨天中國央行降息降準,很多亞洲市場反彈。然而A股仍然下跌,全球市場都在擔憂中國經濟的放緩,請問當前中國經濟究竟遇到什麽問題?

羅奇:我認為中國政府目前面臨的問題是試圖在短時間內同時解決過多問題。應精簡議程,專註於亟待處理的主要矛盾。我認為,中國目前最需要集中精力和資源去做的是將過去30年的經濟改革繼續下去,實現經濟的再平衡。 目前無需在其他領域投入過多精力。我擔心因顧忌現今股市、房市或債務等低靡的現狀,減小改革力度。這將最終給中國經濟造成多層面的破壞,造成更脆弱的的經濟形勢,也會對其他的施政目標不利。因此,我支持強有力的改革舉措,領導者需著重考慮落實改革政策。

CBN:幾周前,中國央行宣布人民幣貶值3%。有人認為這一舉動令外界意識到中國經濟的脆弱,觸發了全球市場的下跌。您怎麽看?

羅奇: 央行主導的人民幣貶值,以及降息降準顯示了中國領導層對短期經濟風險的擔憂。目前市場低靡,因此央行的這一舉措能帶來一些作用。然而這些問題並非微調或寬松的貨幣政策所能解決的,經濟形勢和貨幣問題只能依靠成功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來挽救。在全球經濟脆弱增長的形勢下,貶值3%不足以幫忙擺脫現狀。中國當前需要抓緊擴大內需,而非通過貨幣貶值擴大海外市場的需求。這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表明政府當前對短期經濟非常擔憂,因此在中國國內和世界上引起了很多憂慮。

CBN:過去20年,您一直對中國經濟和前景持樂觀態度。現在,您仍舊對中國保持樂觀嗎?還是認為中國經濟將會面臨硬著陸?

羅奇:我還是樂觀地認為中國能夠避免硬著陸。所有認為中國經濟崩潰的觀點,都被誇大了。 如果出現經濟不景氣、內政等原因、停止改革、弱化重組和經濟結構調整等問題,才會讓我改變樂觀的立場。而我並不認為上述情況會發生,也真心希望這種情況不會發生。考慮到服務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深和養老,醫療等社會安全保障體系的發展,對中國中長期經濟預期,我仍然持樂觀態度。但短期內中國經濟的表現,可能比我期望的要脆弱。

美國經濟並不強壯

CBN:周一很多投資者被開市時道瓊斯指數下跌1100點嚇到了。盡管當日中午曾有一些回升,但收市時仍舊下跌了500多點。這種大幅波動讓人不禁為美國經濟擔憂。當前美國經濟形勢到底如何呢?

羅奇:其實美國經濟並不強壯,只是跟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沒那麽脆弱。與自身相比,還沒到“強”的程度。可以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所有經濟衰退以後最脆弱的經濟複蘇。如你所言,昨日股票開市時直線下跌,中間稍有回升,然而還是以大跌收市。我認為昨日的情形,就是交易員提到的“拋售高潮”的典型。人們因莫名的原因而產生的恐懼,導致大量拋售 。你無法依據一兩個交易日得到任何結論,只能知道投資者在為很多風險擔憂。不僅是中國,其他市場都是憂慮所在。考慮到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已經結束,良好的經濟形勢有可能是得益於美聯儲的救市行動,而非美國經濟自身的力量。這對於投資來說是一個很不願意面對的結論。

CBN:然而美元仍然堅挺。一些學者認為美元堅挺,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比較強壯。

羅奇:需要考慮到,例如日本和歐盟還在施行量化寬松政策,會使日元和歐元貶值,而美聯儲已經不再這樣做,這樣美元會相對走強。 然而,基於美國內需的頹勢,美國需要持續的出口增長維持經濟複蘇。當前,美國出口占GDP的比例已接近歷史高點。如果美元持續堅挺,意味著美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價格會升高。為持續性經濟複蘇提供支撐的出口業有可能會受影響, 也會使美國經濟受損。

CBN:盡管經濟形勢優於其他國家,但美國經濟仍舊處在複蘇階段。有學者提出這樣的觀點:自1973年至今,每七年就會爆發一次經濟危機。您認為美國和世界經濟處於一個恢複的上升階段,還是即將面臨新一輪危機呢?

羅奇:我不太了解“每七年一場危機”這個觀點。 我認為本輪金融危機引發的深層次問題仍然讓美國在應對各種潛在風險時自顧不暇。我關註的焦點始終集中在金融危機中最薄弱的群體:美國的消費者。過去七年半,美國國內消費需求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4%。通貨膨脹也達到1.4%。這是我們迄今見到的最微弱的消費者複蘇了。這表明,盡管收入增加,但消費者肩負的債務還是高於總收入;盡管儲蓄率提升,但與歷史相似情況相比,還是太低。因此美國家庭資產負債表修複仍然遭受巨大限制,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依舊未得到改善。 美元堅挺對出口的影響也會導致消費疲軟 。美國經濟還遠談不上強勁,可能你看到股市上漲,以及一些國際評論員鼓吹美國經濟的彈性。我並不認為我們強勁到足以抵抗重重風險。

美聯儲短期內不會加息

CBN:所以美國經濟仍在恢複,而非即將面臨新一輪危機?

羅奇:我們仍處於上一輪危機的複蘇期,增長緩慢。新的問題若出現, 將缺乏必要的緩沖和解決的手段。 如果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的新興市場都陷入困境,那麽美國的出口就會受沖擊。而如果出口崩潰,就會對美國產生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CBN:您認為發生這一情況的可能性有多大?

羅奇:對中國我持有樂觀態度,並認為唱衰中國市場的觀點是誇張的。但同時我也承認,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比我的預期要脆弱,尤其是金融市場也有這樣的擔心,如果市場的恐懼持續下去影響到了資產價格。當然會對美國及其他主要金融市場產生影響。

CBN:如您所言,我們沒有應對更糟情況情況的緩沖手段。當前聯儲利率已經為零。如果經濟形勢繼續惡化,是否真的很難應對?

羅奇:美聯儲為此頭疼很久。之前在危機突發的情況下,他們制定出激進的量化寬松的應對政策,危機結束,他們也沒有回歸常規政策。當問題出現時,他們不能再降息了,因為利息已經是零。至少中國人民銀行有很大的短期貸款利率的降息空間。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都沒有這麽奢侈的機會。

CBN:您認為此次全球市場震蕩是否會促使聯儲提高利率?

羅奇:很可能九月不會做加息,十二月是否加息將取決於世界經濟的強度、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以及美國通脹和增長的形勢。基於此,到十二月時,美聯儲能夠收集更多數據支撐他們做出決策。美聯儲在過去幾年內一直推遲貨幣政策的調整,這次他們依然會這樣做。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98

專訪羅奇:為什麽對特朗普的經濟班底缺乏信心

中國經濟前景如何?中美經貿關系在特朗普任內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針對這些當前經濟領域的熱點問題,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史丹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S. Roach)在上周到訪耶魯北京中心期間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並保持了一直以來對中國經濟的樂觀。

羅奇認為,中國擁有戰略、承諾和手段來實現經濟轉型目標,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保有政治意願實施重點改革非常關鍵”。

對於特朗普任期內的中美關系,羅奇建議,中國官員要開始認識到,接下來中美談判將比過去艱難很多,特別是在中美雙邊投資協議(BIT)談判等幾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不過他強調,如果能在特朗普任內能達成BIT的早期協議,對中美而言將是雙贏。

大選前後,羅奇一直都不看好“特朗普經濟學”。他在專訪中對記者直言,自己對特朗普的經濟班底缺乏信心。

中國應聚焦解決國內問題

第一財經:你在最近的文章中寫道,你有可能是最後僅有的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的學者了,你為什麽會對中國持樂觀的態度?

羅奇:有三點原因。第一,為了實現中國的經濟轉型目標,中國制定了很好的戰略方案,那就是要把中國經濟從由投資和出口驅動、以制造業為主的出口導向,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私人消費導向。這個戰略非常清晰。第二,中國對實現這個戰略做出了強有力的承諾,因為中國知道如果失敗了,中國就有可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那對中國保持增長和發展將是非常重大的災難,因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會導致社會不穩定以及削弱吸收剩余勞動力的能力。第三,中國不僅制定了戰略做出了承諾,中國還擁有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就改革而言,特別是現在通過為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安全網絡等方面提供支持,完成了對私人消費的再平衡。中國知道必須做什麽去解決債務、房地產市場等一些結構性問題。因此現在的關鍵就是中國要保有政治意願去實施那些改革。所以我仍然對中國非常樂觀,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更關註消極面,但我並沒有。

第一財經:如何看待近期的人民幣貶值?

羅奇:人民幣近期的貶值在當下的中國是個大問題。這部分體現為特朗普當選引發的美元急劇升值。人民幣強勁升值已長達近十年。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這顯然把人民幣從一個被低估的貨幣轉變為一個被高估的貨幣。同時有一種擔憂,就是人民幣會開始貶值,然後就會出現分散資產風險的投資手段,就會出現很多對外收購兼並投資,跨境資金的流動從流入轉變為流出,繼而導致資產外流和外匯儲備減少並形成貨幣貶值和資產外流的循環。這一困難讓中國政府此前關閉了部分資本賬戶項目,來阻止進一步的貨幣貶值。這是很難的。

第一財經:你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羅奇:我對此表示憂慮。我認為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一個後退,是金融改革的一個後退。用短期調節措施來解決金融壓力通常並不奏效,因為投資者會發現當調節措施結束的時候,會產生一波猛烈的重新開始貶值的勢頭。

第一財經:中國普通民眾對貶值比較擔心,對過去很長時間人民幣的升值習以為常。現在人民幣貶值,普通人開始在銀行換匯,同時也在進行資產的海外轉移和海外投資,來確保他們的資產安全。你對此有什麽建議嗎?

羅奇:促進投資的多元化、在國內外有更多選擇是很正常的。我認為這進一步強調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仍沒有完成。我認為去年和今年初的股市受挫確實對中國股市的安全穩定提出了拷問。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變成中國很多家庭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投資領域,中國政府正在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當前投資多元化在中國有很強的動力。所以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致力於為國內投資者提供盡可能多的各種投資選擇。

第一財經: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美國可能放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情況下,中國未來在亞太區域一體化中將扮演什麽樣的角色?

羅奇:“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泛地區一體化上提供領導力的強有力的努力,解決區域間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口,這正是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已強調多年亟待投入的領域。60多個發展中經濟體以某種形式被涵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是不同尋常的。我非常支持這項支持發展、能令本地區受益的合作倡議。

可能會有一些人把中國的這些努力視為中國要接管全球貿易或全球經濟的領導權,尤其是美國重點轉向國內,現在又要拒絕通過TPP並實行其他所謂的“美國優先”倡議。但我認為全球領導力無法這麽快地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就像我曾經說的,我現在仍要重申,全球領導力的起點是國內實力,只有一國國內發展強大,才可將自己的力量延伸至海外。但現在中國國內有許多問題急待解決,比如債務問題、銀行問題、房地產泡沫、產能過剩等。如果忽視這些問題,卻把自己的力量延伸至海外就會很困難。聚焦國內對於當下中國來說非常關鍵,當然全球性的問題不應被忽視,但是搞混優先事項很有風險。

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錯誤的

第一財經:隨著特朗普的上臺,貨幣問題將成為中美關系的熱點話題。特朗普曾威脅上任後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你認為特朗普這一決定有堅實的邏輯基礎嗎?

羅奇:沒有,這是錯誤的。但是你也知道,特朗普經常發表一些錯誤的言論,而事情的對錯並不意味著他不會這麽做。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都曾經公開講過,現在的事實表明中國正在阻止人民幣繼續貶值而不是推動匯率下跌,中國一直努力減少經常賬戶的順差,所以對中國操縱匯率唯一真實的證據,僅來自中美之間巨大的雙邊貿易不平衡。即使是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如果用全球價值鏈來計算,會很大程度地減少,中美貿易逆差很輕易地就會比當前公布的數據減少30%~40%。

第一財經:特朗普指責中國的另一話題是貿易,還宣稱要對美國進口的中國商品增加30%~40%的關稅。如果美國真采取特朗普宣稱的措施,對中美及全球貿易將有何影響?

羅奇:我並不認為他真會這樣做,至少不會設置那麽高的關稅。幾個月前他的確在競選中這麽說過,但是很快就受到了很多批評。他現在表示,(增收)關稅應該被用作最後的手段來應對不公平貿易。我真心認為,這些(宣稱對中國增加關稅的)數字會被撤銷。

第一財經:你非常熟悉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在應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以及他針對中國的言論方面,你對中國的決策者有何建議?

羅奇: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富有經驗非常成熟,在處理與美國或世界的突發事件時,中國決策者非常與時俱進。與特朗普交往的早期經驗中很重要的是,即使他目前還不是總統,中國官員要開始認識到,接下來中美的談判將比過去艱難很多,特別是在幾個非常重要和突出的領域,比如中美雙邊投資協議的談判過程需要更加謹慎和嚴肅的對待。我認為,如果在特朗普任內能達成雙邊投資的早期協議,對中美都將是雙贏的局面。

第一財經:你對中美雙邊協定的前景持有樂觀態度嗎?

羅奇:現在對任何事持樂觀態度都是很難的。我對此抱有希望,美國和中國都會認識到雙方要想在這種協議上面達成一致,會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對特朗普經濟班底“沒信心”

第一財經: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元一直走強。一個強有力的美元會促進還是阻礙特朗普的刺激計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羅奇:如果美元繼續走強,可能會產生問題,因為這會在解決美國貿易平衡問題上造成困難,會對出口增長施加壓力,也會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不過,特朗普威脅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保護的時間越長,美元就越可能有貶值的風險,而不是升值。雖然這完全不是市場現在關註的風險,但我認為無法排除這一可能。

第一財經:在你看來,美元走強又會維持多長時間?

羅奇:我認為沒人能預測這個,預測貨幣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我目前不知道。

第一財經:那麽美元將會如何影響其他國家的貨幣呢?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貨幣。

羅奇:美元會對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施加更強的下行壓力,造成財政困難,就如同我們現在在中國看到的這樣。

第一財經:你是否擔心,這種貨幣的持續貶值會引發下一場區域或全球金融危機?

羅奇:我們已經學會了當談到金融危機的時候,永遠不要說“永遠不會(never)。我們曾經有過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稱為“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對很多新興國家都造成了困難。現在市場消化了特朗普沖擊,聚焦在強勁複蘇的股市、美元的走強、美聯儲未來一年的加息預期等。

第一財經:我們能說是那些在全球化和不平衡的全球貿易中被落下的人選擇了特朗普並幫助他贏得了大選嗎?

羅奇: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符合邏輯。對於全球化為美國工人在創造就業和失業方面扮演的角色始終有很多疑慮。這些言論,其中有一些是符合實際可被證明的,但還有一些是誇大其詞。這次美國大選的結果,很少來自於事實,更多來自於印象。特朗普非常成功的地方在於,將中產階級的問題歸咎於貿易、不好的貿易協定和全球化的力量。非常鄭重地承諾會在執政早期從國會審議中撤銷TPP,不管是對是錯,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顯示出特朗普非常堅定地認為,全球化是導致美國工人失業的原因,而這些美國工人和選民看起來認同他的觀點。

第一財經:特朗普正在組閣,你對其內閣中的很多經濟高官也比較熟悉。你對特朗普總統選擇的經濟班底有信心嗎?

羅奇:不,我沒有信心。我會對特朗普的經濟班底和外交政策班底提出的問題是,他們在制定那些候任總統已經持有強硬態度的問題的政策上有多少自由裁量權?他們到底只是簡單地去實施總統已經決定好的政策,還是他們被給予了自由和責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從目前看來,我覺得應該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本報實習記者高雅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28

經濟學家羅奇:國企混改成新風險

1 : GS(14)@2017-12-18 03:31:34

【明報專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下周舉行,摩根史丹利亞洲前主席、現耶魯大學講師史提芬羅奇(Stephen Roach)認為中央基本方向不變,將延續早前提出的經濟政策,包括強調去槓桿、減輕債務等,會議亦將對GDP增長目標給予指引,他又指國企的混改將對中國的經濟制度造成新風險。

企業間互相持股 形成依賴

羅奇表示,參考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共約有120億美元的資本注入,當中46%來自國企資金,其餘來自龍頭科技企業包括騰訊(0700)、阿里巴巴等,他指北京似乎以此作為其他國企混改的樣本;但他對於方案的有效性有保留,指企業間互相持股形成依賴,令人擔心會否造成新的制度風險。

他又稱,現時美國股市的估值,經調整計算後,處於歷史上第三高的水平,市盈率甚至比2008年金融風暴前高出15%,現時市場的樂觀情緒,到明年或有所改變,亦是時候需要反省部分經濟政策的決定,特別是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稅改方案,「並非沒有代價」,將在未來10年造成最多1.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壓低本身已偏低的儲蓄,亦沒有證據顯示企業除稅後利潤增加將有利創造就業職位。

是時候反省美國經濟政策

羅奇形容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令「美國再次強大」只是一個政治口號,但取消貿易協議、稅改等行為卻意味美國朝相反方向發展,將製造業重新搬回美國亦不可行。

至於前晚美聯儲公布加息0.25厘,羅奇指預計經濟增長持續,美聯儲將會繼續利率正常化步伐。他認為現時利率仍然處於低水平,不論通脹是否達標亦應繼續加息,指寬鬆貨幣政策是為經濟危機而設,現時危機已過,縮表及加息只是回復正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96&issue=20171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