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修舊機跟買新品哪個划算?

2010-11-22 TCW




Q:我的數位相機摔壞了,送修估價要三千三百元,朋友勸我買新的,但新的要七千五百元。請問我該送修還是直接買新的呢?

A:你的問題可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為什麼人們會花六千元去修買了一年的汽車,卻不願花三千元去修買了一年的數位相機?

要解釋這個原因,就要從經濟學上的「成本」概念說起。「成本」是指因為你做了某種選擇,必須放棄的價值。

你買新相機就不能修舊相機,舊相機修好後的價值,就是買新相機的成本。因為買新相機,就要放棄修好後舊相機的價值,反之,修舊相機,就得放棄新的相機,這就是你修舊相機的成本。

所以,如果相機修好後能賣很多錢,你就該修舊相機,因為這代表買新相機的成本很高;但如果舊相機修好後價值很低,意味著買新相機的成本很低,就該買新的。

然而,像數位相機這種電子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奇快,新機種往往比舊機種功能更多或款式更美,這意味著你的舊相機即使修好,恐怕也賣不了多少錢,因此買新相機可能是更划算的。

引申來說,像相機、手機這種東西,人們寧可買新的而不願意修舊的,這是因為產品汰換速度快,舊機即使修好,價值也很低,因此買新機的成本很低。反之如果修舊的,得放棄更美更有用的新機,成本就很高,因此人們就不願意修舊機了。

由此來看,人們寧可花六千元修買了一年的汽車,卻不肯花三千元修買了一年的相機,也就能解釋了:因為舊車修好後仍有很高的價值;車廠並不會一天到晚推出新 車種,因此舊車修好後仍有一定價值,買新車就要放棄那還很高的舊車價值,代表買新車的成本很高,這就是為何人們願意修舊車。

或許你會想:那當初買這台舊相機的錢又怎麼算?答案是根本不用算。因為當初你買舊相機的錢,已經是「沉沒成本」(sunk cost),逝者已矣,它再也不會影響你現在的決策。會影響你決策的,是舊相機「現在」值多少錢而已。

例如,你在舊貨攤花五百元買個皮包來用,隔天發現這個舊皮包是黛安娜王妃用過的,可以在市場賣十萬元,你會因為當初只花五百元就買到這個舊皮包,繼續堅持使用它,還是把它拿來賣十萬元呢?五百元就是「沉沒成本」,你會讓它影響你日後的行為嗎?

這裡的含義是:解釋人的行為,只有從經濟學上的成本,也就是「機會成本」,而不是從「沉沒成本」或「會計成本」入手。為什麼人們寧可買新相機而不願修舊 的?為什麼投資人不肯賣掉股價下跌的股票?為什麼收入高的女明星要嫁有錢公子?這些問題都可以從「機會成本」概念裡找到解釋。是的,經濟學就是如此在左右 著人類的生活,因為又有誰能逃離理性的約束呢?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 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2

聚划算閻利玟:團購必須回歸營銷本質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id=6072

 2月16日上午消息,聚划算總經理閻利玟今天上午在微博上表示,行業未來的發展必須回歸營銷本質,團購是商家促銷的通道,通過自己的存在讓消費者享受到物廉價美、驚喜不斷的商品或服務;讓商家持續不斷地推陳出新、滿足消費者日益成熟的需求。

  近期,領團網《2011年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等諮詢機構的數據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範圍內已有千家團購網站關閉,佔團購網總數的 1/3。另一方麵糰購交易額卻不斷攀升,2011年中國團購交易總額超越北美市場高達216.32億元,同時還幫助消費者節省了282億元以抵抗高企的 CPI。速度和利潤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高速的發展過程中,忽略了傳統產業進入電商時代面臨的多重挑戰,包括交易信用體系的缺失、用戶體驗的良莠不齊、基礎交易平台的低成熟度,導致消費者 的投訴不滿直線上升;另一方面,團購行業長期處於無序競爭的狀態中、部分從業者急功近利的心態和過度透支供應商資源的非良性循環導致利潤率的不斷下降和獲 取流量成本的不但攀升,讓團購行業陷入「低門檻進入,高風險運營」圍城之中。

  因此,從年初開始,眾多團購網站紛紛尋求轉型,目前轉型商城的團購除拉手網著手B2C商城化之外,糯米網也推出了網購頻道,24券的「精品商城」,窩窩團則上線新域名窩窩商城,以更多優惠券的形式挽留用戶更多的駐足,多呈現出類似天貓的形態。

  團購轉型商城,是畫貓不成反類犬。知名導航網站領團網CEO王啟亨表示,聚划算的成功是因為淘寶構築了一個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互聯網消費者、中介和 商家交易交互的平台,這使得聚划算可以用創新營銷模式將緊耦合團購3.0平台做成跨產業的大平台(經濟)和大舞台(文化)。

  2011年團購報告顯示,聚划算更是風景這邊獨好。2011年度聚划算團購交易額為101.8億元,佔整個團購行業的半壁江山。聚划算的成功是「生態鏈」優勢:淘寶海量用戶、網絡信用(支付寶擔寶模式)、配送、物流、淘寶上的海量賣家。

  「上述資源是「電子商基礎設施」,其他網站需要重構這些基礎設施,因為阿里系的關係,聚划算「與生俱來」」。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峰表示,「其他團 購網站需要天價買流量,平均單個用戶獲取成本甚至超過商品單價,而在聚划算這裡不同。與搜索引擎、網址導航、硬廣(位置拍賣)的「通用型」營銷產品不同, 聚划算不是比誰投的錢多,而是比誰愛玩、會玩,營銷成本就會很低。」

  隨後記者致電閻利玟,其表示,聚划算在過去的2年中,每天有上千個商家申請,是商家促銷的通道之一,2011年關聯銷售率30%,另外還有30%的消 費者會選擇收藏商戶店舖。2012年聚划算將進一步加快市場化,在這個過程有困難和挑戰,驅動模式創新和公司活力,採用市場門檻進行調控。

  在業內人士看來,單純追求流量的時代已經過去,團購網站的轉型一定要回歸到精細化運作上,成為商家的高營銷價值的平台。提高平台的影響力以及用戶忠誠度,通過不斷創造差異化的增值點,提高消費者的用戶體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4

這些零食正在特價,先買起來較划算


2012-4-30  TCW




你有沒有這個經驗:為了省錢,去 大賣場補貨,一盒四十五元的餅乾,三盒特價一百元,等於便宜超過四分之一,於是順手買下。小心,你正陷入了「交易效用偏誤」(Transaction Utility Bias)的消費陷阱!

為了搶便宜,卻根本不合用

芝加哥大學教授奚愷元(Christopher K. Hsee)在《別當正常的傻瓜》書中,舉了一個經典例子:李太太夫妻倆打算買一套新的蠶絲被,大賣場裡有三種款式可供選擇:普通雙人被、豪華雙人被和超大 號豪華被。他們原本打算買豪華雙人被,但是當天到了大賣場發現,蠶絲被正在減價促銷,原價分別是一千二、一千五和一千八百元的三種蠶絲被,通通降為一千 元。

李太太心想,既然價格一樣,為何不買原價最貴的超大號豪華被呢?這樣等於省了八百元,賺到最多。可是他們還沒為這「划算的」交易高興幾天,就發現超大號的 豪華被很難打理,被子的邊緣總會垂到床角;更糟的是,每天早上醒來,這超大的被子都會拖到地上,為此他們還得經常換洗被套。才幾個月,他們已經後悔這個當 初認為「最划算」的選擇了。

不要以為只有歐巴桑和太太們才會貪小便宜,其實你我常常落入這個交易效用偏誤的消費陷阱。

理性來說,當我們購買某樣東西,衡量的是該商品給我們帶來的效用和它的價格,也就是「性能價格比」。但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卻會受到交易效用影響,所謂的 交易效用,是指由於某次交易的發生,人們感覺到的價值變化,例如當消費者感覺到這款棉被的價值,高於這款棉被的實際報價時,就很容易被吸引去購買。

這就可解釋為何大降價時,消費者會連尺寸都不管,就瘋狂搶購。神經方面的研究發現,划算的交易會啟動大腦的報酬系統(rewarding center),讓我們深受吸引。

所以,在行銷領域中,商人不僅會善用「打折」戰,連標示價格的方式都有學問。例如一件一百萬元的商品,與其說「打九五折」,不如說「優惠五萬元」,讓消費 者產生便宜很多的感覺。相反的,如果是一件十元的商品,那麼「半價出售」絕對比「優惠五元」更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衝動。

其實,我們太多的消費決策,都會被交易效用偏誤給誤導。

升級加購,往往是衝動決定

交易效用偏誤又常延伸出價格差額與售價的相對比例所引起的,稱作「比例偏誤」(proportion bias)。

如我們很容易多付十萬元,把總價一百二十萬元的汽車升級為真皮座椅,因為相較這個座椅,只是十分之一不到的價格。但是同樣十萬元的全新皮沙發,我們卻買不 下手,甚至我們明明知道坐在客廳沙發上的時間,一定比在車上多。

同理,我們很容易花兩萬多元買一支iPhone後,常加價一千多元買皮套或一堆配件,因為這感覺只是多了五%的價格。但回歸現實,一千元就是一千元,這也 可能是你一個月因應通膨所支付的成本。

要跳脫此陷阱,就是要記得,商人絕對比你想得更聰明,好處的背後總有更大陷阱,等著你跳!

我應該這樣做:1.少買組合商品,因為丟掉的總比使用的多。 2.看到打折時問自己,這產品如果沒打折,自己還很需要買它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2

阿里要未來百度要利益:一樁並不划算的買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589.html

  文章來源:i黑馬      作者: 電商背後

近日,阿里巴巴和百度被曝出已達成搜索廣告合作,框架協議總金額達2億元人民幣。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筆交易裡,百度要的是眼前的利益,而阿里購買的不只是流量,而是數據,是阿里想要的未來。對百度來講,這也許並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阿里為用戶行為買單 圖謀大數據夢想

阿里和百度的合作中,阿里充當廣告主的身份,而廣告是互聯網上收集用戶行為的重要手段,阿里通過和百度合作,將在阿里系之外獲取重要的用戶行為。搜索引擎處在電商平台的流量上游,獲取來自搜索引擎的廣告數據將幫助阿里完善已有的數據模型。

20119月,馬云將阿里集團的新戰略定為「平台+數據+金融」,與百度的合作是該戰略最直接的體現。在實現更多流量導入的同時,獲得的是更大範圍內的用戶行為,包括B類企業用戶與C類消費用戶,諸多數據在現有模式下,將成為阿里運營的重要支撐,幫助運營好現有B2CC2CB2B等各類業務。向更多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投放系統資源,將提高阿里平台資源配置的效率,提升用戶量、校準用戶信息、提高操作效率,以提升用戶滿意度。

然而,與百度的合作遠非這麼簡單。阿里巴巴一直是國內電子商務的探索者之一,對B2B2C,對C2B的追求,決定了數據模型在阿里未來中舉足輕重。只有準確判斷消費者的行為需求、需求數量,才能實現上游企業的定製性生產。而來自百度的數據將幫助阿里實現更準確的用戶行為描述,為諸多業務的開展提供保障,並最終實現阿里作為數據公司的未來。大數據是阿里的夢想,與百度的合作是實現夢想的重要一步,與新浪微博、360搜索的合作自然也是。

對阿里來說,這是一樁相當划算的買賣。

百度在商言商 卻有透支未來之虞

         搜索引擎廣告一直是百度的核心收入來源。對百度而言,2億的合作金額無疑會對其短期營收產生刺激作用。在商言商,百度這麼做也很正常;但交易背後,百度和阿里之間不僅在數據上依然極不公平,百度甚至有明顯透支未來之虞。

         如報導所說,百度以利益方式對阿里開放了用戶數據,而自己卻仍然被阿里旗下的淘寶和天貓屏蔽,雙方的交易僅僅是廣告與營收的互換,百度依然無法獲得阿里用戶數據情況。2008年,就是因為數據的抓取,雙方暴發頂級網戰,導致五年老死不相往來。也由此可見,數據對互聯網公司是多麼地重要。

阿里眼紅百度數據,主要原因在於雙方做的其實都是中小企業生意,本身就面臨著競爭與對抗。本次合作,出錢方的阿里無疑獲得了更大的價值,柳華芳甚至認為阿里本身就綿裡藏刀,「阿里投廣告是為了獲取百度的點擊數據,阻擊百度購物搜索」。如此看,百度想要保持它在在BAT序列裡的地位,未來會有不小的壓力。

出賣用戶數據給阿里,難道說多次的打擊逼使百度最終放棄了向電子商務的進軍戰略?似乎不然。近期上線的百度微購應是百度新一輪的電商嘗試,是百度框計算與電子商務融合的產物。搜索引擎早已不再滿足將用戶引導到某個網站上,而是試圖直接提供解決方案,比如Google Now,百度框計算下的紛繁應用也是如此。微購試圖讓用戶在單一頁面上完成整套網購流程,這是趨勢,也是百度必須發力之地。

由上,阿里與百度合作,對阿里的發展是修正和完善,對百度,除了營收似乎對其戰略並無貢獻,反而形成傷害。筆者甚至悄悄想:這筆買賣是不是百度大客戶部門擅自做主,李彥宏並不知情吧?

         現在的百度搜索,像極了當年的阿里巴巴,通過主營業務孕育新的業務點。策略沒有錯,但在選擇合作夥伴上,或許要認真考慮戰略佈局,避免南轅北轍:要了利益輸了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32

開發金最划算購併 得砸錢收爛尾

2014-04-21  TCW
 
 

 

四月八日,開發金控舉行股東臨時會,通過萬泰銀合併案,場外卻是萬泰銀行工會代表強力表達罷工訴求。看似撿便宜的金融購併案,無形成本卻在成交後逐漸浮現,也為接下來的銀行購併案埋下隱憂。

今年二月十日,開發金以總價約二百三十億元、股價淨值比一.二六倍買下萬泰銀,遠低於過去的銀行購併價格(股價淨值比兩倍以上),外界皆認為開發金撿了便宜,沒想到問題才開始浮現。

蹦出意外成本!員工要求結算年資、優退

開發金敲定收購案後,萬泰銀行工會提出兩大訴求,一是保障工作權三到五年;二是結算年資,並提出優退計畫,否則最快將在五月初發動罷工。萬泰銀行工會理事長方姚駿表示,這兩項訴求是綁在一起的,若資方拒絕結算年資,則將要求工作權保障時間大幅拉長,「最好可到一、二十年」。

根據過往案例,二○○七年九月,華僑銀行與花旗銀行合併,員工可結算年資並領取結算費用,並保有工作權一年。不過,該筆約二十五億至二十八億元的員工結算費用,當初是由華僑銀行股東埋單,而且在談判合併價格時就已敲定條件。

如今,萬泰銀行合併案塵埃落定,而萬泰銀行工會提出的訴求,整體來看也超乎業界過往水準。對此,方姚駿表示,開發金提出保障工作權一年,等於沒保障,特別是對高齡員工,若銀行不願結清年資,資歷又還不到退休,他們將來可能無法適應新的管理文化而損失退休金。

目前勞資雙方的歧見仍大,負責員工安置談判,以及與工會協調的萬泰銀行人資主管韓愛玫表示,開發金旗下沒有商業銀行,而萬泰銀為存續銀行,「全數員工留用,為何要結清年資?」

開發金發言人張立人也指出,萬泰銀約有一千七百名員工,開發工銀約五百多人,但其中僅約兩百人會併入萬泰銀,業務重疊性極低,目前不但沒有裁員空間,還要積極徵才。

從法規面來看,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合夥律師黃日燦指出,企業併購法和勞基法對員工留置的處理,並沒有明確規範,但勞基法在不留用或資遣方面,為員工提供了最低保障。

至於保障工作權,黃日燦表示,並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而是一種商業考量,企業想要留才,須給足夠的誘因或心靈的安定感。不過,開發金併萬泰銀,只是換股東,不會發生員工變動,和以往國泰銀行併世華銀行、富邦銀行併台北銀行的情況不同。

為何沒算到員工反彈?私募基金急賣無暇顧及

在這場購併案中,萬泰銀大股東私募基金,就像房地產投資客,因市道欠佳,急於認賠出場,買方開發金看似撿到便宜,沒想到入主前,才發現還要多付一筆修繕費,才能順利搬進新居。

二○○七年兩大私募基金SAC和奇異(GE)入主萬泰銀後,以高薪挖角的方式建立經營團隊,不僅副總經理級年薪千萬,總經理和董事長年薪更上看兩千萬至三千萬元,直逼大型民營金控或外資銀行高階主管的待遇,希望將萬泰銀改頭換面,未來賣個好價錢。

以國際私募基金一貫的操作手法來看,通常入主三年時間,只要有「好價格」就可獲利了結,絕不戀棧銀行經營權。然而,礙於○八年發生金融海嘯,銀行股價直直落,打亂了私募基金的如意算盤,加上金管會監理嚴格,造成私募基金遲遲無法退場。

萬泰銀花了約五年時間,才清理完過去累積的呆帳損失,二○一二年由虧轉盈,二○一三年創下淨利約三十億元的新高紀錄。如今,萬泰銀以每股十五.一四元脫手,相較於兩大私募股東持有成本約十三元,加上七年的資金成本,私募基金不但白忙一場,而且是賠本賣出。

一位擔任購併案財務顧問的外資投資銀行主管指出,合併案的員工留置問題,端視買賣雙方的商業談判而定,包括「買方的意願,以及賣方的堅持」。以元大和寶來證券合併案為例,因為當時寶來證券在業界「很搶手」,而且經營團隊是以員工權益為最高原則,因此爭取到保障工作權三年、結算年資等條件。

這名外資投行主管指出,私募基金入股的國內小銀行,已經望穿秋水七年,如今急於解套,在談判過程中可能無暇兼顧員工權益,畢竟「家裡前庭都失火了,還顧得了後院?」

如今,另外兩傢俬募基金入股的大眾銀行、安泰銀行也待價而沽,惟股價距離當初投資成本,還是有一大段距離。若是再加上員工安置費,有了開發金購併萬泰銀的先例,未來若是這些購併案,再有工會抗爭,購併成本只會更高,這些小銀行的賣價恐怕又要再打折扣了。

【延伸閱讀】萬泰銀購併案狀況連連,影響大眾銀、安泰銀賣價更難談1.萬泰銀私募基金股東:SAC、奇異入股成本(元):約13元目前股價(元):14.85員工數:約1700人

2.安泰銀私募基金股東:隆力入股成本(元):約21元目前股價(元):13.8員工數:約1800人

3.大眾銀私募基金股東:凱雷入股成本(元):約17元目前股價(元):10.3員工數:約2600人

股價長期低於收購價,讓大股東私募基金急脫手,員工安置成新買家燙手山芋。註:目前股價為4/11收盤價資料來源:上述銀行、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46

換4G划算嗎?四族群費率大配對

2014-06-16  TCW
 
 

 

吃到飽掰掰!4G開台,電信三雄不像過去3G主打上網吃到飽,而是傾向設使用上限,推各種資費方案,從傳輸量、通話費到簡訊則數,優惠各不同,到底哪家最好康?

《商業週刊》找來3C資訊社群網站比價王主編許嘉偉,以及手機王網站總編輯張利安兩位達人,為學生、粉領族、商務人士與重度3C使用者等四大族群,挑選最適合的4G方案,讓你盡情飆網時,也能看緊荷包。

在此之前,請先評估自己的上網需求,你真的需要4G嗎?「不太care(在意)上網速度的話,其實3G就夠用了。」許嘉偉說。接下來,如果你還是想體驗4G的上網快感,面對三大業者眼花撩亂的費率方案與廣告攻勢,請先用五步驟自我釐清,再來才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學生:千元以下就夠用

生活形態:以學校、家庭為主,重視同儕互動與社交,喜歡新鮮事物。

行動上網需求:通勤、課餘時上網,最常使用臉書、Line與朋友聯絡感情,看YouTube短片或聽音樂。

達人解析:根據台灣大去年底統計,平均每位用戶每月行動上網傳輸量約二.四Gb,以此判斷,申辦4G時,若非經常下載影音內容,月租費千元以下方案便很夠用。

許嘉偉認為,學生可支配所得不多,如果只在閒暇時間上網,滑臉書、傳Line,偶爾看短片、聽音樂,而非每天大量收看影音內容,學校、家中也有固網或Wi-Fi可用,其實每個月不會使用太多傳輸量,一到兩Gb差不多。

因此,建議此族群可以挑選三家電信業者中最低價的方案,例如,同樣以新辦手機門號、綁約兩年為例,台灣大、遠傳月租費五百九十九元,每月可使用一.五Gb,中華電則貴了三十七元,用戶花六百三十六元享有約一.六Gb傳輸量。

此外,如果是3G用戶升級4G,還可考慮中華電「學生方案」,每月付不到六百元,卻可以使用五Gb傳輸量,堪稱最划算。

除了上網需求,如果常打網外語音電話,台灣大也提供前三十分鐘免費服務,比中華電多十分鐘;網內互打部分,則是遠傳加贈二百五十分鐘最大方。

粉領族:千元+通話優惠

生活形態:以職場、家庭為主,工作之餘重視休閒娛樂,尤其常看電視劇或電影。

行動上網需求:主要在通勤時上網,有些人喜歡追韓劇或影集,休假則愛下載電影,偶爾會用購物App買美妝品。不只上網,還常打電話和姊妹淘聊天。

達人解析:「如果每天都會用手機看影音,選中偏高資費比較保險。」張利安建議,最能感受到4G差異的,還是看電影、電視劇,不只上網速度快五倍以上,未來,若業者推出高畫質節目,視覺效果也比3G好。

因此,如果是有重度影音需求的粉領族,可以考慮月租費一千元以上的方案。例如,同樣是新辦手機門號、綁約兩年,中華電月租費一千一百三十六元,享有七Gb傳輸量,比遠傳便宜六十三元,又多了○.五Gb可用。

不過,當超過使用上限,業者會自動降低上網速度,中華電、遠傳降到比3G還慢,只剩下瀏覽網頁、傳文字訊息功能,下載一首歌需要約五分鐘;而從千元以上方案開始,台灣大雖然也降速,卻比另外兩家業者稍快一些,網內互打也全面免費,適合常講電話的粉領族。

商務人士:千元+漫遊優惠

生活形態:以職場為主,常到海外出差,較少休閒娛樂。

行動上網需求:收發e-mail、看新聞,訂閱電子書,出差時須使用漫遊,或開視訊會議。

達人解析:許嘉偉表示,如果只是每天收發e-mail、上網看新聞,一個月傳輸量頂多十到二十Mb,因此,若是沒有影音等娛樂需求的商務人士,平時網路用量並不高。對此族群來說,比較重要的是出差時使用國際漫遊,與視訊會議需求。

目前三家業者中,僅遠傳與國際電信業者伏德風(Vodafone)合作,主打漫遊優惠,可考慮申辦遠傳月租費一千一百九十九元方案,不只傳輸上限達六.五Gb;出差時,也有日付三百九十九元上網吃到飽方案。

重3C族:兩千元+高傳輸量

生活形態:工作、娛樂都離不開網路,除了臉書和Line,也收看影音節目、玩遊戲,各種新科技工具都會搶先使用。

行動上網需求:幾乎全天候掛網,回家也把4G當固網用。

達人解析:不同於一般使用者只在通勤、空閒時滑手機,此族群把行動上網當成基本人權,生活離不開網路,不管走到哪,經常打開Google搜尋各類資訊,甚至協助工作進行。

此外,張利安也舉自己為例,他的住家並未申請固網,而是使用3G熱點分享,提供筆電、平板上網,目前也是用吃到飽方案,不用計較每月傳輸量。

因此,升級4G時,最好選擇最高用量上限。而在兩千元以上的方案中,屬中華電的月租費二千六百三十六元方案最划算,雖比台灣大貴了三十七元,卻多四Gb可用,也比遠傳的二千六百九十九元方案便宜,還多了一.五Gb,可說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的首選。

【延伸閱讀】你真的需要4G嗎?——5步驟自我釐清

第1步:評估自身需求經常下載影音內容,或把3G當固網使用,才適合升級4G

第2步:把握7天試用期4G覆蓋範圍還不普及,最好向電信業者申請試用服務,確保住家、工作所在地收得到訊號

第3步:挑選業者與手機現在只有中華電信推出的1800MHz頻段,幾乎所有4G手機都能用,台灣大、遠傳的700MHz頻段搭配手機較少,如果你是iPhone5、5S使用者,想升級4G,只好先攜碼轉到中華電信

第4步:注意優惠期限三家業者都提供9月30日前申辦,可享一定期間上網吃到飽、不降速;但過了之後,速度則會降到比3G還慢,過去無條件上網吃到飽的好康已不存在

第5步:目前只開放新辦門號NCC剛修正相關辦法,讓2G、3G用戶攜碼升級4G,但業者尚未開放,還是只能辦新門號

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31

暑假旅遊換外幣 日圓、韓元最划算

2014-07-07  TCW
 
 

 

暌違半年,新台幣升破三十元了!受到第二季季底出口商拋售美元、台股吸引外資匯入等因素影響,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又見到二字頭,創下今年以來新高,讓暑假想出國旅遊的人,可乘機換到划算匯率。匯率專家判斷,歐元、東南亞貨幣還有貶值空間,可以晚點換;日圓、韓元可能升值,趁現在早點兌換最優惠!

在中央銀行「十A總裁」彭淮南的操盤下,過去幾個月,每逢新台幣盤中升到二字頭,央行總在收盤時將匯價打回三字頭。這次,央行竟然放手讓收盤價出現二字頭,成了近來外匯市場最熱烈討論的新聞。

原因要從台灣外貿的競爭對手看起。

央行近年來總愛緊盯韓元走勢,韓元今年三月以來已大幅升值約六%,這才讓央行願意放手新台幣升值;加上這幾個月外資頻頻匯入換成新台幣大買台股,到了六月底季底,進出口商拋匯再添新台幣買盤,一舉將新台幣推上二字頭,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不過,若以為新台幣未來幾個月能坐穩二字頭,那可就錯了。大多數匯率專家認為,這已經是央行極限,由於再繼續升值下去不利出口,又正逢下半年電子業出口旺季,央行不可能坐視不管;另一方面,今年現金股利發放熱烈,外資領到股利後若匯出,也將促貶新台幣。

鉅亨網金融發展中心經理林洸興分析,從央行最近一次理監事會釋出的訊息觀察,短期內並沒有升息打算,這波新台幣走勢頗有以升值代替升息、平抑物價的意味。因此,他推估以彭總裁作風,將再出手讓新台幣回貶,未來新台幣將在三十元上下盤整,不會有太大幅波動。所以趁現在換匯可說是最划算的交易。

第三季匯市「搬風」日韓易升難貶、歐QE促貶

根據觀光局統計,去年國人出國旅遊目的國,依次是中國、日本、香港、韓國、東南亞、美國、歐洲。

日圓過去一段日子以來,在日本央行的促貶下滑落,雖有助出口產業復甦,卻為民間消費帶來物價上揚的壓力。現在由於首相安倍晉三的三箭效果不如預期,暑假期間日圓可能會在政治壓力下升值。而同樣也有升值壓力的韓國,外資大幅匯入,加上出口暢旺、經常帳出現順差,未來走勢仍是易升難貶。這兩大外幣趁現在買現鈔,可以買到最划算匯率。

相對的,歐洲已實施銀行拆款負利率,並即將推出量化寬鬆(QE)政策,歐元勢必難脫貶值態勢。東南亞包括泰國、越南等國,為刺激出口、穩定物價,政府傾向促貶,第三季匯率也看貶。

至於國人最喜歡去的中國、香港,貨幣短期內變動不大。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一度暴跌,中長期仍是升值走勢,但短期內,中國為了鋼鐵等原物料出口考量,瑞信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預測,應會維持在目前價位附近盤整。而港幣向來緊盯美元,只要新台幣兌美元價位不動,港幣漲跌就跟美元同步。

三撇步聰明換匯網路結匯享○.一五%優惠

那到底出國購物時該怎麼付款最划算?公股銀行外匯主管與旅遊達人們,依照國內購買現鈔、海外刷卡、海外提款機領錢等三大情境,提供聰明使用外幣的「撇步」。

第一,國內購買現鈔:除了挑買進時間,購買的方式也大有學問。由於不同銀行賣出現鈔的匯率不盡相同,目前已有網站整合了各銀行即時外幣現鈔報價,有換匯需求的人可先上網查詢後,就近找銀行兌換。對於回國時總是無法把外幣用完的人,由於必須憑水單賣回原銀行,買匯的時候也可留意哪家銀行買回現鈔的匯率較好。

此外,包括台銀、兆豐等銀行,提供網路結匯的優惠匯率。民眾可以提前一、兩天網路繳費,然後到選定的分行或機場分行提領現鈔,可享有約○.一五%左右的優惠,金額雖不高,但若換取大額現鈔,就很划算。另外要留意的是,有些人習慣臨出國時到機場換匯,但機場換匯通常要加收一百元左右的手續費,若時間許可,還是在市區換匯較省錢。

第二,海外刷卡:雖然很方便,但須加收一.五%到二%不等的刷卡手續費,比付現來得貴。常出國或需要在國外大額消費的人,可考慮申辦各銀行的鈦金卡、世界卡等提供海外刷卡回饋的信用卡,可取得刷卡金額一%到二.五%不等的回饋金。

但旅遊作家、知名部落客「九四三」提醒,國外有部分商店或訂房網站,會很「貼心」的問顧客要不要用新台幣刷卡,請千萬回答「不要」。她分析,這種刷卡機制用的是最差的匯率,還要加收手續費,換算下來比原價多出近五%,相當不划算。

她也提醒,到歐洲旅遊一定要先設定信用卡預借現金密碼。歐洲許多火車站都是無人站也不收現金,刷信用卡購票時必須輸入密碼,等同於台灣預借現金密碼。最好先向銀行洽詢,才不會出現無法買票的窘境。

第三,用金融卡在國外提款機領錢:匯率比臨櫃買現金還要優惠,但大多數銀行都另外加收固定單筆手續費,以及一.一%到一.九九%不等的國外交易服務費,所以一次提領萬元以上較划算;小額提領就相對容易買貴了。

然而,銀行外匯主管提醒,在海外提款並非使用晶片金融卡的六位數以上密碼,而是傳統四位數磁條密碼,出國前最好先向銀行確認已開通海外提款功能,並確認密碼,免得領不出錢來欲哭無淚。

【延伸閱讀】日韓看升、港幣短期持平——台灣人主要旅遊國家幣值預測■幣別:1.日圓

第3季展望:升值

影響因素:安倍三箭效益遞減,政治壓力促升日圓2.韓元

第3季展望:升值

影響因素:經常帳順差,外資持續匯入3.人民幣

第3季展望:升值

影響因素:短線盤整,中長線穩步升值4.美元

第3季展望:持平

影響因素:彭總裁控盤,新台幣兌美元無太大升值壓力5.港幣

第3季展望:持平

影響因素:緊盯美元,只要美元維持平盤就無波動6.歐元

第3季展望:貶值

影響因素: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並準備推行QE7.東南亞各國貨幣

第3季展望:貶值

影響因素:貶值促出口,新興國家今年較不受外資青睞

註:東南亞各國指泰、馬、越、菲等新興國家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62

投保時間至少綁六年、報酬率比舊版優 新版利變型保單 養老划算嗎?

2014-10-13  TWM
 
 

 

保險局規定,所有利變型保單前十年的回饋金只能用來增購保障或抵繳保費,無法直接回饋給保戶靈活運用,保險公司因此改推出新版利變型保單。對於靠保單補強退休金的民眾來講,這樣的保單到底有沒有賺頭?

撰文‧劉育菁

王媽媽最近到銀行辦理定存單展期,理財專員向她推薦了一張號稱能夠兼顧壽險保障與退休理財的「新版」利變養老險。

重點來了,這張保單比起九月中旬剛停售的「舊版」利變養老險,投資報酬率還更高!

聽到「高報酬」,王媽媽難免心動了一下,不過她很快就冷靜下來,心想半個月前保險公司業務大軍才不斷訴求「即將停賣、不買可惜」的利變型保單,如果改款後的利變壽險報酬率很誘人。

「要不就是半個月前『不買可惜』的說法是騙人的;要不就是舊版保單的某些優點,在新版保單裡已經消失了,只是銷售人員沒說出口而已。」她振振有詞地說。

王媽媽想得沒有錯,一個月前,金管會出手,要求業者大幅修改利變型保單的解約條件及利差回饋辦法等,無論業者如何「變形」,新版保單都不容易再保有舊版利變型保單的許多優點。

在此,必須先回顧舊版利變型保單有哪些好康?首先是「增額回饋分享金」機制。

台大保經總經理張翔傑表示,九月十五日之前銷售的舊版利變型保單,因為保險業者可以把宣告利率與保單利率間的差額,當成「增值回饋金」回饋給保戶,甚至有保單訴求月月配息並包裝成「現金回饋」保單,而就算保戶不領回,也可選擇「儲存生息」,以利滾利,這項機制讓定存族及高資產保戶趨之若鶩。

其次,由於舊版保單的主流多為四、六、七年期,再加上三年後解約即不必支付解約費,因此保戶不必讓資金長期「鎖死」。換言之,舊版利變型保單不僅報酬率優於定存,也讓保戶保有一定程度的資金靈活度。

舊版保單能靈活運用資金

今年以來,利變型保單能夠拉出三千億元以上銷售額的好業績,除了傳統保單賣不動、預期未來升息的心態之外,更多的就衝著這種「短期就能創造高於定存收益」的特性。

然而,目前各業者陸續推出的新版利變型保單,雖然主要訴求為「高報酬」,但「資金靈活度」這一個重要優點,幾已不復存在。

九月十五日後市場銷售的「新版」利變型保單,必須符合金管會的兩項規定。

第一是前十年的宣告利率與保單預定利率的「差額」,過去可回饋給保戶或放在帳上生息,但現在只能提供保戶增購保障或抵繳保費,以避免保戶將保單當成定存。

第二,解約費用至少收取六年,且每年至少收一%,一方面可以減少保險公司帳上的流動準備資金,也讓保戶流進來的錢能夠放久一點。

這兩項規定,讓「變種」的利變保單不再能夠訴求十年以下的短天期,而是主打終身壽險或繳費二十年的養老險。

但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新版利變保單被金管會下了「緊箍咒」,但投報率仍然不遑多讓。

業者表示,前一波熱賣的利變型保單,若是提前出場,年化報酬率約一.○四%至二.一四%之間。但改版後的新保單,就算過了六年閉鎖期、在第七年解約,報酬率還能維持在二.一九%至二.二%,由於「報酬數字表現沒有比較差」,因此仍被壽險公司視為主力商品。

然而,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總經理邱正弘提醒保戶,千萬別因為報酬率較高而衝動購買。他表示,正因為投保的時間拉長,高額的報酬率「更容易被其他商品取代」。

買美國公債利率也不低

邱正弘以某家壽險公司的二十年養老險為例,目前宣告利率為二.八%,若投資人七年後解約的年化報酬率約二.二三%,二十年滿期後的年化報酬率約二.五八%,現在看起來比一%多的台幣定存還要高,「但保戶要付出的是時間價值」。

他進一步解釋說,全球預期美國明年可望升息,美國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已來到二.九%。也就是如果此時購買美國公債,二十年後將可擁有二.九%的報酬率,比新版利變型養老險還高。就算投保時間只有十年,並在十年後解約,那麼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也有二.四%以上,仍然比提前解約情況下的利變型保單來得高。

不過,目前各家的新版利變型保單仍在「陸續推出」的試水溫階段,保險專家、《投資型保單六十個該懂問題》作者李雪雯指出,不同的保單其所設計的不同年度解約金及報酬率,都會不一樣,很難一概而論;最好的方式是請業務員算出每一年解約的IRR(內部投資報酬率),然後再針對不同家保單進行比較。

整體而言,過去利變型保單往往被視為「屆退族或退休族短期補強退休金的工具」,但就目前已釋出風向的新版利變型保單來看,這類族群已不適合購買。

相對而言,或許是「高資產、已具有足夠保障者」,較宜以此作為「守住財富」的配置工具。

高報酬率訴求仍待考驗

新版利變型保單訴求高報酬率,但因時間拉長,專家認為若與美國十年期公債等低風險理財工具相比,誘因恐不算大。

新版利變型保單類型 繳費方式 第七年提前解約報酬率20年養老險(新台幣) 躉繳 2.19% 終身增額壽險(美元) 繳費兩年 六年1.64%、10年2.40% VS.

美國十年期公債 持有10年到期報酬率2.42% 註:美國十年期公債到期報酬率為2014/10/6殖利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4

日元大跌 赴日購物更劃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3227.html

昨日,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元兌日元走勢如虎添翼,匯價日內一路上行,最高觸及118.96,刷新近7年高位,直指119關口。市場預計日元大幅貶值的趨勢恐將會得到加強。

元近年來不斷貶值 預計貶值趨勢還會持續

推遲上調消費稅、提前大選和實施經濟刺激措施。日本政府近日公布的政策讓日元雪上加霜,消息一出,日元再度貶值。

昨日,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元兌日元走勢如虎添翼,匯價日內一路上行,最高觸及118.96,刷新近7年高位,直指119關口。市場預計日元大幅貶值的趨勢恐將會得到加強。

事實上,自10月底美聯儲宣布終結量化寬松計劃以及日本央行擴大其資產購買計劃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已經下跌了近8%。

“受日元貶值的影響,日本版iPhone 6都漲價了。”昨日,在日本工作四年的吳先生告訴記者,“日元跌了,東西便宜了,大家也更願意來日本購物了。”隨著近來日元的不斷貶值,美元兌日元匯率升至2007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位。

昨日,100日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5.19,比今年初下跌了10%,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工作辛苦了一年,拿到手的工資留在日本花倒是沒啥,但是要拿回國內花相當於打了個8.5折,虧大了。”

經濟疲弱日元大幅貶值

18日,日本政府宣布了三大重磅消息:推遲上調消費稅、提前大選和實施經濟刺激措施。消息一出,日元再度貶值。昨日,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元/日元為118.5,自10月中旬以來已累計上漲近8%,創近七年最高值。

“日元貶值,連iPhone 6都跟著漲價了。”記者了解到,受日元近期大幅貶值影響,蘋果官方調整了iPhone 6/6 Plus在其日本官網的定價,平均漲幅10%左右。

華泰長城期貨高級研究員劉建指出,日元貶值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日本經濟整體疲弱,三季度GDP下滑1.6%,近於崩潰邊緣,財政赤字逐年擴大,出口和消費不振,都致使市場對日本經濟前景非常看淡,引發日元持續貶值。第二,在安倍經濟學指引下,日本央行連續進行大規模量化寬松刺激,10月末更是進一步擴大QE規模,對日元形成了明顯沖擊。同期,美聯儲退出QE引發美元上漲,進一步壓低了日元匯率。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表示,“未來美元兌日元繼續飆高,目前矛頭指向2006年1月和10月高位,同時可能一鼓作氣挑戰120心理關口。”

現象:

1

防貶值 以代購轉持人民幣

“現在日元貶值,東西相對更便宜,也拉動了旅遊經濟和赴日消費潮。”在日本工作兩年的王小姐告訴記者,“很明顯地感覺得到街上旅客的增加,尤其是韓國和國內遊客大量增加,不僅如此,身邊的朋友都會開始做代購業務,十個朋友當中甚至有一到兩個是專門做代購的。”

不少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華人,也因為經常要用日元兌換人民幣,吳先生表示,“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願意做代購,將貶值的日元花掉,收回人民幣”。

王小姐告訴記者,“其實如果只是在日本國內消費,日元本身使用並不受影響。但是對我來說,寄回國的錢變少了。”

王小姐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她每月30萬日元收入為例,以當前匯率計算大致為1.5萬元人民幣,但是在年初基本上到手都能拿到1.7萬元,而兩年前更是能換到2萬元人民幣。“我在國內每個月要還房貸,如果在這邊賺錢換匯再匯回去還貸就太虧了。所以我時不時會幫朋友做代購,這樣能直接收到人民幣,將人民幣直接存入賬戶中省了不少錢。”王小姐說。

2

購買化妝品相當打了八折

據媒體報道,李小姐打算下個月跟閨蜜去日本遊玩掃貨。

她算了一筆賬,如果在日本購買某高端護膚品牌,商店售價10980日元,加上30%消費稅,需要14274日元。

按照最近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大約750多元,一年前則需花費近900元,相當於打了差不多8折。

3

留學換匯比去年省了萬元

日元貶值不僅給遊客帶來福利,也給赴日留學的學生節省了一部分錢。另據媒體報道,兒子在東京留學的邵大媽告訴記者,“現在給兒子匯一年的生活費差不多比去年省了1萬多元。”

影響:繼續貶值將加大中國對日出口風險

日元貶值已激起陣陣漣漪。

據介紹,日本國內企業因原材料進口成本急劇增加,陷入經營困境,員工實際收入大幅減少,但是出口企業卻喜笑顏開,數據顯示,日本10月份出口創下8個月來的最大增長。

日元的大幅貶值,不僅將抑制日本對於進口商品的需求,影響國際貿易關系,而且給進出口企業帶來巨大的匯率風險。

由於日本的農產品主要來自中國進口,日元貶值不僅促使中國貿易商對日本的農產品出口重新定價,使得出口受到抑制,而且還將加大中國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

短期來看,日元快速貶值將給中日貿易商帶來風險。

展望後市,分析指出,日元貶值還會持續,對日貿易商要有心理準備,並做好相應的匯率保值。


(編輯:張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29

人民幣貶值是否劃算?來幫央行算算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47

316_140319090330_1

今年以來,在市場做空力量的驅使下,人民幣不斷貶值。美銀美林表示,市場定價顯示,有30%的概率人民幣今年會貶值10%。

那麽人民幣貶值是利是弊呢? 在野村控股(Nomura )看來似乎是弊多於利

好處:

出口更具競爭力,刺激經濟增長。

增加進口成本,幫助防範通縮風險。

弊端:

1. 我們之前展示過,中國遭遇了大規模的熱錢凈流出,這常常伴隨著人民幣貶值預期發生,可能會導致收支賬戶出現赤字。這樣一來,“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風險就顯現了:更大的貶值預期會導致更多熱錢外流,周而複始。結果可能是貨幣貶值幅度超出目標範圍,或者外匯儲備損失。

2. 地方企業外匯存款大增。2014年2月-8月期間,對於人民幣貶值的擔憂促使企業外匯存款大增1123億美元。今年在2014年9月-12月間,企業外匯存款回落,若人民幣貶值擔憂加劇可能再度刺激外匯存款回升。

3.日益增強的人民幣貶值預期可能加大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因為以人民幣結算貿易量會下滑。在歐洲金融危機期間的2012年二季度和2013年二季度,都不乏這樣的先例。這可能導致離岸人民幣突破漲跌幅範圍。

4. 貨幣貶值可能增加企業債務壓力(中國企業的外債在最近幾年大幅增加)和提高投資者對風險溢價的要求,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削減中國人民銀行寬松措施的效果。

5. 對於致力於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國來說,弱勢人民幣的貨幣政策會傳遞錯誤的信號。 這一點對於今年希望被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藍的人民幣來說尤其重要。我們註意到,在美國和歐洲金融危機期間以及中國股市/經濟增長承壓的2014年初,人民幣貶值預期都有所擡頭,香港等主要金融中心的人民幣存款都在下滑。 

6. 人民幣貶值對於出口和經濟增長的提振可能有限,因為中國仍然是跨國公司的世界工廠。人民幣貶值會增加進口成本,限制中國組裝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7. 不管怎麽樣,中國本來就有大量的貿易盈余了。繼續增加貿易盈余可能導致貿易夥伴的貿易保護行為。

8.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內需的疲軟,尤其是投資需求。最好的“藥方”是改革和刺激內需的宏觀政策,而非人民幣貶值。

9. 盡管人民幣貶值可以幫助減緩通縮風險,但是通過增加進口成本來提高通脹率並不是中國需要的。這可能會導致內需進一步弱化的意外後果。

10. 人民幣貶值與中國長期經濟再平衡戰略不符。中國希望擺脫對出口密集型國企、重度汙染企業和投資的依賴,轉向註重於私營企業、服務業和消費的增長模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