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福建寧化:革命老區的脫貧攻堅戰

“當年我們就是在這里吃完最後一頓飯踏上了長征路”,廖大甲談起當年事情仍然記憶猶新,“出發很倉促,大夥兒都是輪流過來吃,吃完一撥就走一撥”。這位已經101歲高齡的老人如今是村里唯一健在的參加過長征的紅軍了,他口中紅軍吃飯的地方是村里的一座老祠堂——廖氏家廟。

禾坑廖氏家廟,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現存建築為清朝康熙年間重修。馮蕓清 攝

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中宣部“重走長征路”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淮土鎮禾坑村,這里是寧化204個革命基點村之一,村里許多人的祖輩都曾經參加過紅軍,參加過長征。

禾坑村委書記廖羅金說,當年村里去長征的幾乎都在湘江戰役中犧牲了,他的二爺爺和三爺爺也是在長征途中被國民黨的轟炸機炸死的,廖大甲是屈指可數的幸存者之一,但是和大部隊走散了所以回到村里。

說起湘江戰役,它是整個禾坑村乃至寧化縣永遠的傷痛。

1934年10月上中旬,中央紅軍及中央機關共86000多人,從福建的長汀、寧化和江西的瑞金、於都等地出發,開始了戰略轉移——長征。中央主力紅軍連續突破國民黨三道封鎖線後,於1934年11月下旬,到達敵人40萬重兵設置的第四道嚴密封鎖線湘桂邊的湘江東岸。

當時,含有大量寧化籍將士的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一直擔任後衛阻擊任務,在廣西灌陽縣水車至文室一線,與多於十幾倍的國民黨軍經四天五夜激戰,該師4000多名紅軍指戰員血染湘江。余部1000余人突圍後,艱苦轉戰桂北湘南等地,於1936年冬在湘南九嶷山遭敵“圍剿”,大部犧牲。紅三十四師是湘江戰役中唯一成建制基本犧牲的紅軍主力部隊。

當時,寧化是中央蘇區的擴紅、支前模範區。僅有13萬人口的寧化,參加紅軍的就有13777人,為革命壯烈犧牲的就達6600多人。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後,寧化籍紅軍指戰員僅存58人。全國解放後,寧化列入中國英明錄在冊烈士達3300多人,幸存老紅軍28人。

當時紅軍第四軍的軍旗,現保存於寧化縣革命紀念館。馮蕓清 攝

寧化還被喻為中央蘇區的“烏克蘭”。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寧化不僅為紅軍提供了兵源,還是中央蘇區糧源、財源最有力的保障。

據史實記載,1934年6月,中央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想中央根據地的各級黨組織和蘇維埃政府發出指示信,要求“緊急動員24萬擔糧食供給紅軍”。寧化縣在僅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收集糧食7480擔,超額完成了任務。在8月間,僅半個月的時間又收集糧食3.4萬擔,閉關組織運輸隊搶運糧食。

現存石壁立新村的紅軍標語。馮蕓清 攝

綜合施策的精準扶貧

曾經著名的革命老區如今是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如何讓老區人民奔小康成為寧化的新挑戰,禾坑村也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條適合本村的脫貧之路。

據村委書記廖羅金介紹,2014年,禾坑村全村共538戶2328人,其中貧困戶為62戶196人。到了2016年,只剩下28戶,77人。“村里的黨員、幹部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是結合省、市的政策,有的是根據我們村的實際情況,目標是到2018年全部脫貧”,廖羅金說。

從1994年開始,福建連續23年實施“造福工程”——茅草房改造和連家船民上岸定居等異地扶貧搬遷,禾坑村也將山上的農戶整體搬遷,為此必須先遷移367座祖墳,騰出地來。

“這在農村是大忌,但是我們村一個月就全部遷完了,因為村里的老人支持我們,這就是我們老區人民的覺悟”,廖羅金自豪的說,“我從2008年開始做書記,最大的感受就是老百姓打從心底里支持黨和政府的工作,這也是紅軍留給我們的遺產”。

如今,已經有82戶村民住上了新房,用上了水電。不僅如此,村集體還想抓住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把村里的基礎設施、道路、綠化等全部修整,又是村里的老人們站出來,否則連征地拆遷都進行不下去。

通過扶貧搬遷,禾坑村的村民已經住進了新樓。馮蕓清 攝

除了“造福工程”,禾坑村的另一個脫貧舉措就是開辦了翔龍鞋面加工廠,讓村里留守的女人在家門口就業。

41歲的曾鳳琴剛來加工廠不久,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她負責在家照顧孩子和婆婆,本來全家的收入都靠丈夫,現在她也可以每個月拿2000元左右。

“工作是計件的,做熟了可以拿到5000元呢,而且還有午休,不耽誤我回家給孩子老人做飯”,曾鳳琴笑著對記者說。她現在很滿意這份工作,覺得不但增加了收入,還能兼顧家庭。

如果是沒人照顧的孤寡老人,則可以免費住進村里建的老年公寓,由村幹部每天輪流值班,加以照顧。此外,村里的公益性崗位優先聘請貧困戶,比如村里的巡山員、衛生保潔員等等。

廖羅金還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精準扶貧,村里的每個幹部都被指定了幫扶對象,然後分析每個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比如是因病、因殘、因學、因災,還是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力、缺動力,再根據情況提供相應的幫助。

翔龍鞋面加工廠里,女工們正在忙碌。馮蕓清 攝

 

卓有成效的產業扶貧

年近50的淮陽村村民羅上海2011年生了一場大病,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許多外債。好不容易治好了病,身體卻垮了,幹不了體力活,一家4口人全靠妻子在外打工的收入過日子,十分貧困。

不過,記者見到他時卻沒有預想中的愁容滿面,因為“寧化客家小吃培訓中心”讓他有了重新找到工作的希望。“我現在已經會做勺子粉、燒賣、兜湯了,我想學好後就去打工,這份工作我的身體可以承受,家里的負擔就能減輕一點了”,羅上海說。

寧化客家小吃源自中原一帶漢族先民飲食習俗,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300多種小吃品種均為就地取材、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用料考究、做工精細、營養均衡、風味獨特的特點,是寧化客家人千百年來烹飪技藝的結晶。

2012年初,寧化縣委、縣政府為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自主創業、帶動就業,決定發展寧化客家小吃產業。至今,培訓中心共開辦培訓班158期,培訓學員8747人,開辦寧化客家小吃店3023家,帶動從業人員9166人,小吃店輻射16個省36個城市,合計年營業額達7.58億元。其中,培訓貧困學員752人,占學員總數的8.6%,貧困人員開店167家,帶動430戶貧困戶約1500個貧困人口脫貧。

記者從羅上海口中得知,培訓中心實行免費培訓、免費吃住、免費發放一套廚師服裝、免費發放中式烹飪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屬於貧困人員的免健康證體檢費。而且,優先推薦貧困學員就業。

該培訓中心負責人表示,現在已經有兩個公司願意長期招收貧困學員,能保證有需求就業的貧困人員就業。未來還將組織培訓教師下到鄉、村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進行為期兩天的寧化客家小吃培訓,發現一些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動員其到縣培訓中心進一步深造。

寧化客家小吃培訓中心里,培訓教師正在講課。馮蕓清 攝

想為家鄉建設出把力的福特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黃恒標5年前把分公司開到了寧化。在他的廠里,員工的平均月收入在4000多元,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這在寧化當地已經算高收入。

黃恒標說,希望到2020年能夠解決3000人的就業問題。“在這里,紅土地精神一直鼓舞著寧化人民,我知道產業扶貧可以改善老區人民的生活,老百姓既可以學到技術,又可以賺到錢,最終實現脫貧致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