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推出百元吃到飽早餐、戰鬥風房型 國軍英雄館搞創意 讓戴勝益都說讚

2013-01-14   TWM
 
 

 

超過一甲子歷史的國軍英雄館,過去只為服務國軍官兵、榮民等族群,如今從餐飲、住宿改頭換面,推出菜色豐富、百元吃到飽的早餐,以及「戰鬥風」特色房型,不僅跟上時代潮流,也更加親民。

撰文‧許瓊文

每天早上七點半,位在台北市長沙街一段上的台北國軍英雄館,就會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為的就是可以無限吃到飽的「百元早餐」。這個活動在三年前一推出,即刻造成轟動,成為國軍英雄館最受歡迎的特色。

不只如此,過去只對國軍官兵、榮民、榮眷開放的住宿房間,現在也對外開放,並將過去老舊的房間,重新改造成「戰鬥風」房型,為客房裝潢融入軍隊氛圍的元素與色彩。

像是彈藥箱成為桌子,作戰地圖、充滿戰鬥風的畫作掛在牆上;走廊上的迷彩綠色漆,塑造出戰地坑道的氣氛;不同房型更搭配不同軍階的名稱,有「連長房」、「副連長房」及「官兵房」等,吸引不少民眾慕名前來體驗。

這些創意點子,讓原本因為不景氣而虧損的國軍英雄館,立刻轉虧為盈,去年營收突破二億元新台幣,三年累計超過九億元。這樣好成績背後的重要推手,是才剛退休的軍人之友社祕書長周彥中。

發不出年終反成改革契機

周彥中原本在軍中官拜中將,擔任陸軍總部政戰部主任,退伍後轉任軍人之友社祕書長。採訪當天,正是周彥中退休的前一天,重新改造的國軍英雄館是他退休前交出的一張漂亮成績單。

以社團法人名義成立的軍人之友社,在全台設立軍人服務站,而規模較大的,後來改名為「國軍英雄館」。

過去的軍人之友社,確實不用擔心經費問題,「因為以前的『勞軍捐』就是我們主要的收入來源。」周彥中說,如今雖然沒有了這筆固定收入,必須自負盈虧,但仍持有一筆固定的定存基金,並且由進出口公會主要的董監事成員監管。

只是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銀行開始不接受大筆定存,沒辦法靠孳息彌補虧損,加上營運成本增加,因此到了○九年年底,周彥中接任祕書長後發現,「第一次發不出年終獎金。」面對這樣的挑戰,周彥中告訴所有的員工,「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個就是解定存,也就是大家吃老本;或者我們一起努力,找新的機會。」當時,有人提議連最主要服務對象「國軍弟兄」,寧願自己多花一、兩千元去住其他旅館,也不願上門,國軍英雄館就不如清算資產,員工按照年資資遣算了。

不過,周彥中選擇帶領所有同仁一起找新機會。「雖然全台國軍英雄館的許多建築物老舊,但是地點都很好,實在不應該浪費這麼好的資源。」周彥中說。

超值百元早餐當招牌引客

一直在軍中擔任發言人角色的周彥中,與媒體接觸比較頻繁,想法也比較求新求變,「我希望大家都動起來,建立一個好制度,讓社團可以自給自足,有正向的循環。」他強調。

周彥中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從「餐廳」著手,卻也是挑戰的開始。

推出對外開放百元吃到飽的早餐時,雖然帶來人潮,但是也使得員工更加忙碌,又再度引來抱怨。但是周彥中將餐飲的所有營收,扣掉人事成本,所有獲利全部分享給餐廳員工,這下子讓所有人都有了努力的目標。

物價成本不斷上漲,百元早餐人潮雖多,但是利潤不高,餐廳員工們建議周彥中漲價,但是他堅持不漲。他甚至要求廚師,做到「少油、少鹽、無味精」。

不過,廚師難改烹調習慣,抗議連連,餐廳總經理賴清福索性將味精從採購清單上剔除,並且把剩餘的味精全部打包貼上封條,告訴廚師不用味精的決心。

這樣的創新作法透過媒體報導,引來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的好奇,他慕名而來,帶著太太與公司執行長一起品嘗早餐。

戴勝益問周彥中,百元早餐到底有沒有賺錢,周彥中笑了笑說,「董事長很厲害,其實百元早餐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我們是把百元早餐當作宣傳,讓社會大眾認識國軍英雄館,提高住房率,就可以賺錢。」戴勝益很肯定周彥中的作法,也認為堅持百元不漲價,是正確的作法。

三年來,周彥中將盈餘全部轉投入房型的裝修,這也是創新改革的第二步,也因此發想出「戰鬥風」房型,讓民眾可以體驗軍中生活的樣貌。因此,國軍英雄館現在的住房率從原本的三、四成,提升到八、九成以上,也推出符合軍中特色的公仔,讓國軍英雄館更加親民。

國軍英雄館的硬體設備沒辦法與星級旅館相比,但是軟體的改善,卻是可以立即見效。

周彥中請來管理顧問公司扮演「祕密客」,現場直擊館內的服務品質、清潔衛生後,召開檢討大會,重新制定服務與清潔的標準作業流程。「我們雖然設備比較老舊,但是服務與清潔都不能馬虎,這是我的堅持。」周彥中說。

周彥中的創新與堅持,讓原本連國軍官兵都不願入住的國軍英雄館,重新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也為工作的團隊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成為周彥中退休前交出的一張漂亮成績單。

周彥中

出生:1949年

現職: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祕書長,日前甫退休經歷:陸軍總部政戰部主任、澎防部政戰部主任、建國日報軍事新聞官學歷: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92

科普:信託公司是怎樣衡量政府項目的 二萌吃到飽

http://xueqiu.com/9622071450/24482252
由於地方政府財權層層上收、事權層層下放,而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財源有限,又不允許公開舉債,因此只好通過平台公司向各類銀行進行貸款,有些地區財力透支成為常態;但由於政府信用為中國最高信用,我們認為政府融資平台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小,局部風險還是不可避免,從業務角度出發,我有必要深入認識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的區域差異性。本節提出指標衡量城投公司對地方政府的依賴程度,並介紹我國地方政府財稅的區域性差異情況。

1、  信政項目的實質風險分析
在463號文出台後,部分信託由此中斷與地方融資平台信託合作項目,而另有一部分原政信合作則可能通過某些變通措施繼續進行

我們認為,未來的信政類項目可參照城投債的分析體系來分析其風險收益。信政類信託風險收益評估的維度包括:

1)項目本身或平台企業盈利能力、接受資產注入或補貼收入等支持;

2)地方財政實力:稅收及非稅收收入、收支缺口;

3)中央財政預算: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房地產、信貸政策。
查看原圖其中,一般預算收入的結構存在區域性差異。發達地區稅收收入在預算收入中的佔比高;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佔比高,一旦發生違約,中央將通過轉移支付進行「兜底」。這正是現實中各地信用風險溢價差異不顯著的重要原因。

此外還應該關注項目還款來源的差異:在進行項目風險評估時,需特別注意兩類項目還款來源的差異:

1)以地方財政收入為還款來源,通常具有當地政府財政局的財政承諾和人大列入財政預算的決議擔保,信用風險相對較低;

2)以政府融資平台的經營性收入為還款來源,一般由政府事業的收入作為靠背,用土地儲備、保障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收入來償還,政府擔保承諾非必備,信用風險高於前者。

目前,銀監會已收緊政信類項目的審批。預計未來信政類信託整體規模將大幅收縮。根據前期的發行高峰來看,基建類信託的兌付高峰將集中在2014年二、三季度。未來基建類信託的風險在於:

1)全國財政收入大幅下滑:稅收收入增長在經濟台階下行後持續下滑;

2)財政支出相對剛性:支出增長隨收入下降,但降幅較低。

3)稅收大幅下降後,通過賣地的土地財政捲土重來;

4)由於地方平台的短借長投、期限錯配,平台公司的短期償債壓力增加;

5)各地「萬億」投資刺激計劃出台,地方財政收支缺口可能擴大,地方政府信用資質弱化加劇。

2、  政府及平台公司信用風險的指標分析
城投企業對政府財政支持依賴性高是關注地方財力的前提,否則分析城投平台與分析普通企業沒有根本差異。我們從平台獲得地方支持的三個方面進行指標比較,藉此發掘合適的融資主體:①若平台對政府支持依賴度低,那麼要求平台本身資質良好,再融資能力強,分析方法與普通企業類似;②若平台對政府支持依賴度高,那麼要求地方政府財力較強,再融資能力較強。


指標1:衡量平台公司獲得地方基建承代建項目的支持度

關注平台與政府項目形成應收款,比較各平台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 / 總資產佔比

在全國500 家發債平台中,應收款佔比平均在10%之間,超出10-20%表明企業對地方政府基建項目依賴性可能較高,主要區域分佈在江蘇、安徽、河南、云南等地區平台,因此分析BT項目形成的應收款的回款速度就較有意義。此外,在基建項目支持還可繼續具體考察建工程/總資產佔比等。

指標2:考察平台獲得地方政府補貼收入支持度

平台收入的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較少,特別是以土地收儲開發為業務盈虧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城投盈利普遍依賴財政補貼收入。衡量獲得財政補貼收入支持可用營業外淨收入佔比 = 1 - 營業利潤 / 利潤總額

在500家樣本平台企業中,營業外淨收入平均佔比在平均40%,如果佔比50%以上更加關注當地財政部補貼收入可持續性及地方政府財力。以浙江省各地縣市級轄區的平台為例,縣級市平台中東陽發展對東陽市財政的依賴度高達90%,持續關注它是否能持續地獲得財政補貼就比其他企業更有意義。

指標3:衡量地方政府對平台企業的土地資產注入的支持度

注入土地資產以國有土地使用權等方式計入,反映在平台資產負債表的存貨和無形資產部分。近似衡量土地資產佔比 = (存貨 + 無形資產) / 總資產

在500家樣本平台企業中土地資產佔比在50%以上平台整體資產流動性差。從區域上有湖南、江西、重慶等地平台,此時分析平台公司項下土地招拍掛情況,及土地收益就很關鍵。


如前面所述,平台對政府支持依賴度越高,我們對地方政府財力的要求就越高,再融資能力也要求越高。由於我國地方政府暫未公佈完整的資產負債情況,我們暫用五個收入指標及兩個負債指標來衡量地方政府的財力,藉此展示我國地方政府財稅的區域差異性。

指標1:地方政府綜合收入

地方政府基本收入基本來源於稅收收入、非稅收收入、上級轉移支付收入及預算內基金收入,因此,地方政府綜合收入 = 地方本級收入(稅收 + 非稅收收入) + 上級轉移支付及稅收返還 + 預算內政府基金收入。

指標2:一般預算收入

地方本級收入上主要比較更穩定可靠的稅收收入,定義稅收收入佔比= 稅收收入 / 一般預算收入,稅收收入佔比更高,則地方財政收入可持續性較高。下圖可證實東部地區(特別是北京、浙江、上海、廣東)的稅收收入佔比更高, 同理該指標也可運用在地級和縣級財力分析上。

查看原圖
指標3:上級轉移支付

上級轉移支付及稅收返是地方財政反映對上級依賴度,定義轉移支付收入佔比=1 - 地方本級收入 / 地方總收入。轉移支付收入佔比越高則地方自足自給性越弱、對中央或者上級轉移支付的依賴性越強。下圖可證實中西部(特別是西藏、青海、寧夏)對上級轉移支付依賴性更強,同理該指標也可運用在地級和縣級財力分析上。

查看原圖
指標4: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出讓)

定義基金收入佔比 = 預算基金收入 / 預算內總收入,以公佈政府預算內基金收入的四地,北京、天津、重慶、江蘇等四地為例,預算內基金收入佔比在2010 年達到最高40-50%附近,2011 年後開始下滑。

查看原圖
指標5:財政收支平衡度

定義財政收支缺口 = 地方財政收入 - 財政支出,或財政收支平衡比率 = 地方財政。

浙江省作為東部發達省份的典型代表,地縣級市的財政收支的區域差異性較大。各地縣財政收支與當地經濟規模的相關度高,經濟規模較高的地縣市財政收支平衡性好於經濟落後地區,例如:浙北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等地本級收入對支出覆蓋率80%以上;浙中台州、金華、舟山等次之;浙西南麗水、衢州等地經濟實力相對靠後,對上級財政補助依賴性較強。

指標6&7:反映地方政府負債情況及再融資能力

政府負債率(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GDP)反映負債情況,而政府債務率(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財政收入)則反映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兩個指標越低,說明政府資質較好,再融資能力也越強。同時還需定期關注政府性負債的增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18

不再吃到飽 行動上網費恐增兩成


2013-07-15  TCW  
 

 

七雄搶標4G執照,這是一場超過五百億的金錢大戰,但,對場外的消費者來說,卻是霧裡看花,究竟,等二○一五年4G正式開台,又會為我們帶來哪些改變?首先,「行動上網吃到飽」方案很可能將走入歷史,而你未來每月的電話費,平均可能會再增加兩成。

上網不再無限制跟進美日歐,採以量計費

「(行動上網)『吃到飽』將成絕響,這不是主張,而是趨勢。」日前,政務委員張善政公開表示,一旦4G上路,現行電信業者提供每月繳近千元、不限流量使用上限的3G吃到飽方案,將不復存在,改採「依用量計費」方式。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賴弦五也說,「取消『吃到飽』是必要的,這樣才合情合理。」「不要讓少數人占用頻寬,影響其他人權益。」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說。

電信業者的論述是,等4G上路,理想網速將提升為現在的三到四倍,更多人將透過手機、平板行動上網,但這次卻有七家業者參與競標,單一業者取得頻寬上限又只有三十五兆赫(MHz),頻譜切得太細碎,恐難標得連續頻段,達到下載速率一百Mbps標準,如果又有人因為「吃到飽」,占用稀有資源,勢必拖垮4G上網速度。

「就像高速公路,有人每天跑,付這麼多錢,一天跑兩次的,也是付一樣價錢,當然有點不合理啊。」遠傳技術長紀竹律說。

全球電信業者都在改變遊戲規則。二○一○年,美國電信商AT&T宣布取消3G吃到飽方案,因為設備費用難以回本,新用戶只能依使用流量,選擇不同付費方式。今年三月,南韓最大電信商韓國電信公司執行長李錫采表示,南韓已有三○%的3G用戶轉為4G,數據傳輸量快速成長,為了避免4G淪為電信商的夢魘,南韓多數電信業者已不提供吃到飽,而以量計價。

改變遊戲規則後,根據美國市調網站ABI research統計,4G每月收費平均比3G高出二○%,工研院資通所研究報告也顯示,放眼美、日、歐等地,3G時的無條件吃到飽已式微,即使有少數業者保留,也會訂流量限制,用戶一旦使用超過,上網速度就會自動下降。

業者這麼有信心,大家會埋單新方案的原因是:大家對行動上網的需求越來越高。

目前,台灣手機普及率早已超過一○○%,智慧型手機的比重也超過三成,行動裝置還將持續成長,消費者想飆速上網,只能升級4G。

看電視免靠第四台上網下載,還能隨選隨看

在取消吃到飽的大趨勢下,台灣可能跟著國外走。但是,還有另一場戰爭值得觀察,那就是4G電信業者跟有線電視業者的大戰。

在4G時代,以後只要在家安裝小型基地台,就能將訊號分享到各裝置,想看HBO頻道,不用接有線電視線,打開平板、桌上型電腦或機上盒,就能無線上網,透過「HBO GO」App看熱門影集,「美國就有人發起cut off line運動,剪斷有線電視線。」資策會有線通訊資深產業分析師徐子明說。

根據資策會統計,目前,美國有近半數家庭安裝有線電視,其中,高達六成被Comcast、Time Warner壟斷,但隨3G、4G上網普及,有線電視用戶數從二○○八年開始衰退,今年一月到三月底,全美更有約二十六萬戶停止付費,寧願每月花七‧九九美元訂閱Netflix網路影音串流服務,也不想被有線電視業者的高額收費綁架(編按:美國有線電視收費採組合制,訂購像HBO等付費頻道,一個就得月繳十至十五美元)。

4G透過高速上網,下載一部九十分鐘高清電影,時間不到3G的六分之一,還能做到隨選、隨看,方便度極高。

但以台灣的狀況來看,有線電視普及率已達七成五,堪稱世界第一。「短期有線電視業者比較有優勢,電信商要做(上網看電視),也還需要時間。」徐子明認為。一旦有頻道想到中華電信MOD上架,很有可能被有線電視系統商刁難,MOD也因這樣,節目內容不足,直到去年,用戶數才達一百一十七萬,是有線電視用戶數的四分之一。日後,如果有業者想透過4G提供新服務,一樣會遇到相同問題。

你,準備好因應,這個改變我們的荷包,跟看電視方式的變化了嗎?

【延伸閱讀】為等「就地都更」,WiMAX成了「釘子戶」

隨4G LTE技術成為主流,台灣先前主推的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邊緣化,截至今年五月,全台僅十三萬四千個用戶,剩全球一動等四家業者苦撐,等著被「就地都更」。

政府先前考慮,隨著4G上路,WiMAX將可能升級為相容的TD LTE技術,為業者留下一條生路。大家最爭議的是─當初WiMAX業者最低只須繳納二億一千萬元的特許費,比起4G業者投入的百億元標金,簡直天壤之別。

關鍵還有,電信商不願WiMAX業者變「釘子戶」占用資源。

目前,WiMAX所占的二‧六GHz頻段,在中國、歐洲等國都可使用,而NCC卻限制單一業者4G取得頻寬上限只有三十五MHz。電信商期待,明年六月WiMAX執照陸續到期前,政府能將其重新釋出、競標拍賣。如此,當未來可在不同網路技術標準間使用的多模手機成為趨勢後,無論3G、4G,還是TD LTE,消費者只要攜帶一支手機,走到各地,全都可以轉換使用,相關商機太值得想像。只是,如何處理這個政策下的燙手山芋,並兼顧遊戲規則,確實考驗政府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84

關於社會融資渠道的念想 二萌吃到飽

http://xueqiu.com/9622071450/25288264
申明:
本文可能貼在雪球上不是很合適,但是感於每天登陸都會增加幾個粉絲數量,寫來練手。對二級市場投資沒什麼裨益,全當是寫著玩,大家也看著玩吧。
本人為無足輕重小兵一枚,下文僅為隙中窺豹,請各位高手不必較真。對有爭議的部分,還望多給語氣輕柔的意見。


做融資一點時間了,接觸了不少企業,其中政府、地產比較多,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經驗,感受五味雜陳。不管別人是怎樣說,先練好內功是最主要的。

現在中國整個社會融資還是很活躍,看得不多,感覺風險基本可控。這一切都是基於未來宏觀經濟不要發生大的突發事件。(貌似有傳王菲兩次結婚都正處於A股底部,現在天后又單身了,所以是否預示未來底部風險陡然加大==)

投資政府平台能夠規避非系統風險

接觸到的信息顯示,地方政府債務審計基本結束,總理都說基本可控了。當然中間的貓膩不用多提。就信託融資來說,雖然很多業務口子已經被堵死,但政府企業仍然是大家偏愛的對象。說白了,如果是單純的工商企業,受到自身經營、行業景氣度影響相當大,而政府的融資平台,只要這個地區宏觀經濟穩定,稅收穩定,還款基本不會有問題。再直白一點,政府平台相當於做了多元化的組合,基本只剩下了系統性風險。

金融機構賺錢靠兩點:1、賺風險的錢,2、賺牌照的錢。

第一點很好理解,雖然6月以來,市場對流動性狀況十分敏感。但就現階段看來,錢真的是不缺的。銀行、資金池等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錢我們有的是,但是!必須有兜底方!」兜底是什麼?對一般企業來講是准入銀行的保函,對房地產企業是四大AMC。

這基本是很多融資項目的阿格硫斯之踵,因為兜底方也不是沒有,但他們胃口實在是大。舉個例子,一個前50強的地產企業項目公司融資2年期,成本例如是12%左右,AMC就要吃掉5%以上。這樣銀行的資金成本就對不上了。如果還要走其他機構通道的話,這基本沒戲。至於銀行保函啥的更不用想,如果保函都能出,銀行自己就放貸了,哪還有大頭被別人賺走的道理?至於擔保機構,只能說逆向選擇情況嚴重。

兜底方賺的就是風險的錢。保障一是靠分散化,二是靠有人撐腰。

有一種叫做結構化信託產品之前很紅火,由實力雄厚的母公司或AMC來劣後。感謝黨中央穩增長的決心,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劣後方賺了名又賺了利,利潤大到有時嚇人一跳(所以買成長型企業優先股就是個腦殘的行為)。

牌照賺錢也好理解,基金子公司暫還不能發單一理財,總要搞個偽集合出來。券商資管也要走個信託通道。至於其他被盤活了的資金,去找銀行做委貸吧。不過信託通道類業務現在也出現瓶頸,通道業務的風險暴露,大家都做的很謹慎。

好吧,我承認牌照就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牌照本質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你爸爸是誰。再舉個例子,銀行、信託融資為何會受到如此大的波折,因為他們是銀監在管,銀監也許不是最嚴厲的爸爸,但至少是個精明且經驗豐富的爸爸。(別忘銀監還搞了個融資平台名單,直接限死政府實力最強的平台公司的融資)

基本沒有企業在長期借款等科目上做文章,因為徵信系統一目瞭然。而銀行和信託融資基本都是進徵信的,現在信託大大小小的項目都要從銀監會走一圈,特別是上海銀監,很多有去無回。這就像你有張信用卡,主卡在你爸手中,想偷偷摸摸刷一筆都難逃法眼。著實讓人不爽。

這個時候鄰居家的金融租賃公司橫空出世,人家爸爸是商務部,不進徵信系統吼吼吼。牌照就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於是融資租賃這個小金庫逐漸壯大。下面再具體解析。

各層次融資渠道的感悟

1、       股權類:不想上市的士兵當不了將軍

1)       公募上市

我有一個夢想,長大一定要上市!這是每一小夥伴小學作文都會有的橋段。按照中國合夥人的說法,只有當你敲鐘的那一刻,世界才會對你刮目相看;每一個女漢子,就算她真的純爺們,都會有三個字母讓其臉紅心跳,那就是IPO。(最終上市比例也不比山東省高考的北大錄取率高==)

IPO,投行,大摩,年薪百萬,不用睡覺的國際精英。這是我們的時代偶像。不過前年去考研班講課時,下面學生聽到投行,全部水汪汪的星星眼一閃一閃亮晶晶。今年上課時問,你們這屆不再有什麼人考研是為了以後去投行的吧,下面一片烏云籠罩,連個抬頭搭理我的人都沒了。哎!世事無常咯。

之前去工商局搞一個公司的工商存檔打印,花了¥150給了我簡單兩張紙,然後告訴我人家要IPO的,全部工商打印估計要上千頁呢,打印費都嚇死人了呢。

只在券商做過小行研的默默滾走。

不得不再插一句新三板,一個師兄說他基本沒看到過質量好的小企業(他眼界太高)。反正這個市場還有待完善。

2)       私募股權基金

去年有個很火的詞叫做全民PE,當時實習時大老闆講VC和PE的區別及投資思路到現在還記得。就是在那個時候,知道了沈南鵬,瞭解了徐小平,還認識了薛蠻子。。。

後來看講黑石的書叫做《King ofCapital》,覺得中國的PE還是蠻苦逼的一個行業。只是看那些天使們的故事,覺得這個事情是真的在幫忙,至少還是很有意義的一個行業。

一個姑娘找一個二十出頭的毛小夥,啥都沒有,天天搞一個小破自行車屁顛屁顛載著。覺得也許這就一輩子了,風險當然很大,萬一看走眼,此男渣了呢。而如果找一個已經事業有成的中年大叔,至少還有點保障,只是真愛不真愛的自己掂量。(當年江==青受審,大喊「當年主嗯席最艱難困苦的時候是誰陪在身邊,還不是我!」囧了)敢於選擇成長股的漂亮姑娘都是值得尊敬的。

2、       債權類:銀行是大佬

1)       銀行

那天在閒著沒事算房貸,朋友問分期20年也太久了吧。我一直信奉一句話「銀行的錢,能借多少借多少,能借多久借多久」,好像是一個台灣教授說的,他的論據很簡單,萬一哪天台北地震,房子塌了,總要找銀行墊背才行。。。

不過,只有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和公司才能借到錢大家都懂,所以請去銀行借錢吧!春秋航空還沒有上市,據說當家人連理財產品都不買,天天守著一堆現金。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每天8架空載客機,每天800萬損失,靠著這現金流,硬是撐了幾個月(鼓掌!)

利差空間縮小,銀行日子不好過了?反正我只看到眼前的情況是,銀行仍是絕對的大佬,錢、渠道、項目、聲望……

關於銀行業有兩句話要瞭解:1、對公業務是吃飯的,零售業務是吃肉的;2、銀行四大業務群,貸、票、證、函。貸是做規模的,票證函是做利潤的。

銀行授信常規模較小,有授信沒錢,有錢沒授信,有授信有錢放款找行長,這些噁心的事情層出不窮。分行、支行為了沖存款,制定了極為苛刻的提款條件、保證金條件。所以銀行這個錢,還真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

銀行的風險問題,關於信用、保證、質押、抵押擔保的增信問題,雪球上一篇文章寫得很受益http://xueqiu.com/7867630065/24448066 感謝! @小生莊

前一陣子看了網絡小說「同業鴉片」,看完後覺得我們努力了那麼多,就是發產品給銀行人家同業們搞著玩的。你看看銀行間債市嘿嘿,再去看看交易所債市嗚嗚。

2)       債券市場

記得我當年大學畢業時,吳曉靈說中國未來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當時像是狼狗嗅到獵物一樣牢牢記住這句話,後來在台灣被一個國外金融博士歸來,曾華爾街就職的美女老師講傷了,即使周圍一度所有人都去做債做固收,仍發誓我這一輩子都與其徹底無緣。

不過和周圍搞債券的朋友聊天倒是挺有意思的,他們之前抱怨地方債和企業債烏煙瘴氣,不像IPO高大上。

我擦,苦逼的信託找一個發債主體做擔保,就像是抱住了一條大象腿一樣死死不放手。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吶。

3)       信託

信託的爭議很多,快速發展、剛性兌付都是爭議熱點。XX信託做房地產做很大,人家說就是和政府對賭。與天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突然好敬佩他們的勇氣,因為這個市場上充滿了畏手畏腳,一點風險都不想承擔的吃白飯者,不過我是風險規避者!)

有朋友問信託業風險大嗎?大。有前途嗎?有。風險更多還是機會更多?你猜!

4)       資管資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自營,其他金融機構資金

一句話「找人兜底」。兩句話「錢多人傻要抵押」據瞭解,裝傻成分比較大。

5)       融資租賃

金融租賃公司分為好幾個派別,銀行系,外資系啪啦啪啦。對於政府融資來說,優勢在於能盤活管網這一塊銀行不要做抵押的資產,經營性物業還不用打折(鼓掌!)。一般是售後回租的形式,只要資產質量有保障,每年現金流穩定,發債主體做擔保就OK。

銀行系的金融租賃很多錢來自於銀行同業借款等,又是人家自家人去玩,在航空租賃這一塊優勢巨大,利潤巨大。商務部系會有些外資股東成分,對某些敏感行業是沒有准入的,除了股東注資,大部分是銀行借款(銀行是大佬!)

大約我能瞭解到的就這麼多,畢竟才疏學淺,還沒斷奶就不硬裝大人了。
後面會有文專門分析怎麼做融資企業的財務分析。
至於之前說的紡織服裝行業,依舊難產中[摊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07

實戰分享——常見的資產負債表調節術 二萌吃到飽

http://xueqiu.com/9622071450/25374520
財務是我的軟肋,工作中多是被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上的。投資者多數關注公司利潤表及現金流情況。但在工作中感受,資產負債表是最基本、最能夠鍛鍊閱讀者能力的一張報表。雖然財報附註很少披露明細科目的數據,但是瞭解實際操作中常用的調節手段,對投資標的公司的評判,有很好的借鑑。
僅作參考,如有紕漏,還請各位財務高手指出。

一、            資產分析

1、  貨幣資金

庫存現金:白條抵庫現象,股東等領用現金長期掛賬,未作賬務處理所致。或轉移至私人賬戶而視同現金處理。

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通過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的保證金存款,推算出應付票據等相應科目明細數據的真實性。

2、  應收票據

一般佔比較小,主要關注大額變動項。

3、  應收賬款

無票銷售會導致大量賬外銷售收入,核查苦難。

A銷售收入與應收賬款同步增長:堤防關聯交易虛增利潤,此時收入增加卻不會導致現金流增加。

B銷售收入無明顯增長,應收賬款大幅增長:可能客戶償債能力下降,觀察主要客戶所在行業環境是否有大變化;或為人為虛增應收賬款,來降低負債比率,增加流動比率。

C銷售收入與應收賬款同步減少:公司經營發生不良變化。

D應收賬款減少,而銷售收入未減少:公司收現政策是否改變,現金回籠速度加快。

E此外,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應收賬款與存貨之間應該保持較為穩定的比率,無原因的大幅變化應引起注意。

4、  預付款項

長時間存在的大額預付賬款明細項目,可能是股東抽資導致。

原材料較為緊俏時,預付賬款會上升。一般都會有採購發票。

5、  其他應收款

有較大變動時,可能是關聯方交易往來。

當企業挪用信貸資金時,該科目與應收賬款、預付賬款串聯轉移,來逃避稅務、審計審查。關注科目聯動變動。

(代建工程,當工程正式驗收後,相關款項從其他應收轉移到應收賬款)

6、  存貨

查看原圖
7、  長期股權投資

主要關注大額變動項。

8、  固定資產

工程竣工後一次性轉入,大幅增加屬於正常現象。

關注按市價入賬的房產,可能會虛增。

9、  投資性房地產

核算範圍: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準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

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記入資本公積或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增加淨資產。

10、             在建工程

主要關注大額變動項。

11、             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是否已經取得產權證,是否完稅。

12、             待攤費用

主要關注大額變動項。

二、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分析

1、  借款

通過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倒推該科目的準確性。

關聯方或股東借款,為了降低資產負債率,將其視為對外捐贈,直接記入資本公積或留存收益。

2、  應付票據

通過貨幣資金中保證金項目,倒推該科目的準確性。

3、  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暫估入賬」實際已投入生產或者銷售,為了調節稅收,供應商尚未開具發票。

關注長期掛賬現象。

4、  預收賬款

長期掛賬款項,可能是企業產品發出後一直沒開發票。

5、  其他應付款

民間集資、個人集資應關注。

6、  應繳稅費

關注公司主要稅種及稅率水平,行業平均。

7、  實收資本

增資、減資應該有驗資報告、股東決議、營業執照變更。年審後的營業執照顯示的註冊資本。

8、  資本公積

各級政府獎勵、補助、稅收返還,一般只能記入營業外收入,有的直接記入資本公積,有逃稅風險。

9、  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注意與利潤表的鉤稽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02

App串聯個性小店 月繳1,350咖啡喝到飽


2014-07-28  TWM  
 

 

來自以色列的新創公司Cups,正在將紐約廣大的咖啡客,從大型連鎖店拉進獨立店舖。會員只要透過Cups手機程式搜尋,便能到附近的加盟店領取咖啡、茶品,預計加盟店數將增加到200間,足可匹敵同地區星巴克(Starbucks)的數量。

而每天隨手一杯咖啡的紐約客,也有了更划算選擇。只要月繳45美元(約合新台幣1,350元)便能體驗「咖啡喝到飽」,隨時享用店家現煮新鮮咖啡。

一個手機應用程式,讓店家和消費者都雙贏。加盟店家不須付加盟金,會員兌換咖啡,Cups才按比例付費,若沒人上門也不須多付成本。嗜飲咖啡的會員,等於以折扣價格逛遍各家加盟店,還可以控制每個月的咖啡支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02

新一輪電信價格戰開打 分級收費制夢碎 4G吃到飽搶客 誰能賺到錢?(058-060)

2014-09-15  TWM
 
 

 

台灣之星殺出五九九元4G吃到飽資費,激起電信三雄新一輪4G搶客大戰,市場預期待年底亞太電信開台,資費競爭將更激烈,消費者固能從中受惠,但業者想藉由4G走向分級收費制度的美夢,則越來越遠。

撰文‧何佩珊

打從4G頻譜競標開始那天起,各家電信業者心裡都很清楚,接下來勢必有一場硬仗要打,但大家可能沒料到,開台才不過三個月,資費肉搏戰已經開始。

五月底,中華電信搶先開台,遠傳、台灣大紛紛搶進,但初期體驗之後,4G覆蓋率不佳的質疑陸續傳出,也意外導致電信業者一頭熱、消費者卻不心急的對比。

即使如此,電信三雄畢竟都是市場老手,各自也有一定的基本盤,所以策略上,遠傳、台灣大就是抓著中華電這個老大哥打,彼此也有共識地守住優惠底線。只是這樣的好日子終究沒能維持太久,台灣之星以新進業者之姿,八月二十五日開台,不意外地殺出價格攻勢,五九九元上網吃到飽不降速的4G資費,宛如一顆市場震撼彈。

五九九元流血價!

台灣之星 逼老大哥推促銷當然,三大電信也不是省油的燈,老早就備好多個劇本,沙盤推演過各種情況,時隔不過三日,中華電就宣布推出新一波促銷案,不僅提供一一三六元4G吃到飽不限速方案,更加碼網內互打免費。同一天下午,遠傳、台灣大立即跟進,遠傳甚至把最低門檻下殺至九九九元。

「其實這些促銷方案我們早就準備好,只是看市場狀況再決定要不要推而已。」遠傳個人用戶業務暨行銷事業群執行副總暨營銷長鄭智衡強調,遠傳希望當理性的競爭者,不想打價格戰,「但如果要拚,遠傳也絕不會縮手。」簡單地說,這一波廝殺的結果,就是背離了電信業者想藉由4G走向分級收費制度的規畫,重回吃到飽老路。而這個吃到飽且不限速的方案一出,也等同於牽制其他創新資費的可能。

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深經理謝雨珊指出,日、韓電信業在激烈競爭下,其實也打出吃到飽方案,但只要超過一定使用量就會限速,所以還是可以透過提供消費者「加價換取不限速」等附加選項,賺取更多收入。反觀台灣目前的資費設計,就做不到這點。

也有電信業者透露,「原先內部計畫仿效國際電信商,推出家庭分享資費等多元方案,但在吃到飽資費出來後,這些方案就顯得不具意義了。」其實吃到飽的資費設計在3G時代就是電信業者的最大夢魘,因為消費者數據用量不斷增加,支付費用卻不需要跟著提高;反之,電信業者則得不斷擴大投資建設,以設法維持網路順暢,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笨水管」。

所以原先業者殷殷期盼進入4G時代後,可以有個全新開始,將消費者導向分級收費,以利先前以天價標得的4G頻譜費用能夠快速回收。但沒想到事與願違。台灣之星一出手就是五九九元吃到飽的超低價,迫使電信三雄做出回應。

不過,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強調,相比於台灣之星資費帶來的威脅,這次擴大吃到飽方案,主要是反映過去三個月來聽到的消費者聲音,他表示,「用戶習慣改變不易,只好把緩衝期拉長。」林國豐強調,吃到飽只是短期促銷案,長期仍會走向分級收費;但也有業者私下表示,「一旦推出吃到飽,要再回頭就不容易了。」無奈的是,對電信業來說,用戶數就是一切,小小的台灣要想養活五家電信業者,明顯太過擁擠。新進業者有以價格戰突圍的壓力,但電信三雄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用戶流失。在目前的競爭態勢底下,電信業者別無選擇。

亞太開台未爆彈

回收4G成本得拉長時間

因此林國豐就直言,「4G要回收,沒客戶就免談。」所以他強調,「現階段一定要以衝客戶數為優先。」暫時無暇顧及資費促銷戰可能帶來的後遺症。

甚至也不只是推出上網吃到飽的資費促銷案,各家電信商同時也大大提高4G智慧型手機的補貼費用,因而出現多款高階手機才剛推出就打出可以不到千元,甚至零元帶回家的特殊景象。

國際數據資訊(IDC)電信通訊研究部資深分析師葉振男形容,如今台灣的電信戰場彷彿是記憶體產業的競爭,「最後就是比誰口袋深、撐得久。」他估計,未來一到兩年恐怕都還會處於高度競爭狀態。

在這樣的狀況下,問題也已陸續浮現。除了電信業者獲利下滑,外資也出現連日賣超電信股的現象。

凱基證券分析師廖家偉指出,電信業者強打吃到飽費率,帶來最直接的衝擊就是阻礙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一用戶平均收入)成長。若長期陷入促銷戰,勢必會影響獲利,拉長4G成本回收時間。

葉振男也表示,原先預期進入4G時代,各家業者ARPU至少可以成長一成,但這一波資費比拚,不只大推吃到飽,甚至不到千元也可以有6G以上傳輸量,如此一來,一成以上的ARPU成長恐怕更難達陣。

而且台灣之星的開台只是第一刀,更讓市場擔心的,恐怕是由鴻海所主導的亞太電信這顆未爆彈。業界擔心,年底亞太開台後,台灣電信市場的競爭恐將更形激烈了!

比便宜、還要比優惠—4G吃到飽資費方案4G吃到飽不降速最低門檻 相同費率附加優惠中華電信 購機方案:1336元單門號方案:1136元網內互打免費台 灣 大 1399元 網內互打免費遠 傳 新申辦或攜碼:1399元老客戶:999元 網內互打、簡訊免費台灣之星 599元網內互打免費註:亞太電信將於今年底開台 資料來源:各大業者提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0

4G吃到飽是萬靈丹還是毒藥?韓國電信商給台灣的一堂課

2014-09-29  TWM
 
 

 

4G絕對是一場新賽局,在台灣電信商一窩蜂投入吃到飽搶客之際,或許應該先看看提早台灣發展4G的韓國,他們怎麼玩4G,如何用更多服務來拉抬流量,如何技巧性地定價,保住電信業獲利。

撰文‧周品均

五月二十九日,中華電信宣布4G開台,正式開啟台灣4G時代,不僅意味著全新的網路速度將帶動各項創新應用的實現,更是一場全新賽局,整個產業將迎接一波洗牌浪潮。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早在三年前,一場顛覆韓國電信業排名的殺戮戰,已經寫下台灣電信產業可能上演的劇本。

樂金電信翻身

靠4G 從末段班到坐二望一在二○一一年之前,身為韓國第二大電子集團LG旗下電信公司LG Uplus,當時不過是韓國排名第三的電信公司,市占率只有十八%,遠遠落後其他兩大電信商SK Telecom和KT。在3G市場裡,SK Telecom拿下一半市占率,是韓國的第一大電信商,KT則分得約三成市場,剩下才是 LG Uplus。

不過, LG Uplus並未因此放棄投資,在3G時代落後對手的LG Uplus很清楚,3G一役已底定,唯有趕快布局新世代,才有機會在新賽局中翻身。因此,韓國4G執照一釋出,LG Uplus不只搶先布局,還搶在前兩大電信商之前開台。

開台一年時間,LG Uplus的4G用戶就突破百萬人,4G時代展開讓他們的市占率回升到約二五%,相較於3G時代與前兩大業者的差距,LG Uplus在4G的市占率不只擠下原先排名第二的KT,還從無足輕重的第三名業者,翻身變為韓國電信一方之霸。

LG Uplus靠著4G布局翻身,不是只有提前開台,關鍵在是否有足夠的服務內容,驅動使用者的流量。簡單來說,一般人手機上網,最常使用的功能莫過於瀏覽網頁、聽音樂與看高畫質影音串流,其中又以看高畫質的串流影片用到的上網流量最大。

如果電信商想要多賺錢,消費者就要多用流量,那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消費者不斷看影片。LG Uplus看準了4G網路的高速傳輸,將顛覆過去3G上網看高解析度影片就「卡卡」的窘境,特別推出U+ HDTV的電視直播與錄影音樂播出,旗下有超過八十個直播頻道,不但可以同步觀看四部影片,還能即時重播。

今年八月,LG Uplus出具的一份報告這麼寫:「 U+HDTV使用者單月使用量約在六GB,遠高於產業二.五GB平均流量。」顯示他們對於影音服務推升流量使用的成效相當滿意。光是影音流量就占整體使用量接近三成,成了LG Uplus最重要收費來源。

吃到飽像嗎啡

韓國4G 採分級收費

除了提供足夠的內容與服務,讓使用者不斷拿出手機使用上網功能外,電信業者要在4G時代中出奇制勝,「價格策略」扮演關鍵角色。

「吃到飽對於電信業者來說是致命傷,業者大推吃到飽,未來勢必難以獲利。」一位台灣電信業內人士點出台灣電信業發展的癥結點。韓國電信業者在3G學到的一大教訓就是,電信商前期投資要花大筆銀兩標頻譜、買硬體設備,還要補貼手機給消費者,如果4G繼續走「吃到飽」費率的老路,恐怕電信商的獲利之路,將會越來越艱辛。

正因深諳這個道理,韓國三大電信商在4G服務推出之初,就很有默契地採用了分級付費制度,直到一二年,LG Uplus為了刺激4G上網流量,再下重手,率先以「吃到飽方案」開啟殺價戰,但這個吃到飽方案是有附帶條件,如果消費者每天流量超過二GB,網路速度就會變慢,用限速的方式來約束消費者,而不像3G時代不限速吃到飽。

「有限速,就不算真正的吃到飽方案,韓國主要還是走分層付費機制。」業界人士認為,進入4G時代後,電信業若要獲利,終究得走上分級付費制。就拿LG Uplus的方案來說,非吃到飽方案有七種,並將限速吃到飽方案拆開,依照不同的應用服務配套,劃分出三種不同的資費方案。

這樣的作法,一來是避免消費者的胃口又被吃到飽養大,二來是增加消費者使用流量的同時,電信商還能一邊賣服務,增加電信商的獲利。這也難怪LG Uplus一出手後,立刻逼得其他兩大電信商SK Telecom和KT也加入。

例如韓國電信龍頭SK Telecom去年獲利,就因限速吃到飽方案成功吸引消費者,將淨利衝上一.六一兆韓元。LG Uplus獲利也有相同表現,在推出限速吃到飽方案後,獲利為二七九四億韓元,扭轉前一年因行銷費用過高的虧損命運。

再回頭看台灣電信商的4G大戰,在中華電信宣布開台後,三大電信商的4G分級付費維持不到三個月,就因台灣之星端出五九九元不限速吃到飽方案,引發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與遠傳跟進。韓國電信商的分級付費至少還維持了一年,讓電信商能保有相對獲利。

台灣電信商推出吃到飽不打緊,更慘的是不限速,等於消費者愛用多少就用多少,只要付得起高額費率,即使少數消費者二十四小時占用大量頻寬也無所謂。這完全走回3G的老路,3G後期上網嚴重塞車,少數人占用大眾的頻寬,這個問題恐怕比3G更早出現。

早在4G頻譜標售前,電信業內人士就再三強調,電信頻譜是國家資源、是公共財,過去在3G犯的錯,4G時代不應該再出現。電信商有利潤,才願意投資、提升服務品質,消費者也會有更好的上網服務,形成正向循環。

然而,4G頻譜標出天價,墊高電信商的經營成本,為了搶客戶,用高額補貼手機來綁消費者,而獲利來源的費率卻是吃到飽不限速,壓縮獲利空間。兩相夾殺下,電信業的生存空間變艱難,不願意砸錢投資,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消費者。

一名業界人士說,「長期來看,台灣業者必須走回分級收費才能獲利。」韓國電信產業邁向4G比台灣早了三年,從韓國經驗看,唯有開創更多4G應用,資費定價謹慎,才能導向業者、消費者雙贏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70

中國錢買台灣 三條路默默吃到飽

2014-10-06  TCW
 
 

 

「有中國的朋友委託我找看看,台灣有沒有什麼金針菇的工廠要賣的!」

金針菇?有中資想要買?我一再反問,確認有沒有聽錯!

沒錯,不是半導體、不是旅館,也不是房地產,真的是你、我平常吃火鍋時會加的應景蔬菜金針菇,現在有中資企業瞄準「綠金商機」,開始打起台灣菇類產業的主意。

九月十六日,台灣青果商業同業公會一行十三人到遼寧省朝陽市龍城新區參觀考察。

新加坡管理大學應用財務系兼任教授康榮寶是隨行的學者。五天的行程他們先後到柏慧燕都食品加工、天贏蔬菜加工、遼寧新潔安農業科技等多家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進行實地考察。

實地考察後的座談席間,在遼寧以種植蘆筍、玉米、金針菇等聞名的天贏蔬菜加工負責人劉漢席跟康榮寶提起,請他回台灣幫忙找找,台灣有沒有金針菇工廠要出售。

這家天贏蔬菜加工,主要採用日本的培養技術,目前年產逾四千六百噸金針菇,現在想進一步擴大版圖,買下台灣的金針菇工廠跟品牌,天贏買台灣金針菇的主要目的,是想要拿台灣的品牌,回攻到中國以及拓展東南亞的市場,「他們開出的條件是:金額可以談,規模大小不拘,」康榮寶說。

青果公會在遼寧期間,一行人參觀當地的水果批發市場,發現中國在蔬果的配送流程管理上都還落後台灣,這也是台灣農業吸引中資之處。

「他們看中台灣金針菇等菇類的工廠及蔬菜植物工廠可以控溫、控濕以及灌溉水的品質都控制得很好,農業技術跟品牌的管理、通路、分類、冷藏也都遠優於大陸,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也是對方鎖定想要合作的標的,」一位同行的青果公會理事觀察說道。

中資會看重台灣的農業,除了中國現在十二五計畫大規模在推農改,農業上需要很多新技術外,中國現在很缺乏乾淨的蔬菜,台灣農業在生產和運送上的優勢,剛好可以補足這一塊。

先前常聽到的是中資來台灣買旅行社、買飯店、買房地產或是買土產店,不然就是某某科技業又被中資企業挖角;如今,中資連食物、消費用品公司也都納入購物籃。

人頭買無名小公司變更負責人,官方也不知

儘管中資對台購併觸角越伸越廣,但是先前買中小型飯店、旅行社、以及入股上市櫃公司借殼掛牌的動作,目前仍然持續進行中。例如,中國某廉價航空已委託特定人,在台灣幫他們物色小的旅行社及合適的大樓,想要整棟買下來改裝成飯店。

「他們不用找大的,找個沒沒無名、慘澹經營的旅行社就好。由於這種小旅行社根本沒人會留意,中資委託特定人買到手之後,變更負責人或是由人頭來接就好,官方根本不會知道,」一位曾經接受陸企委託的律師說,旅行社換了中資老闆後,就能從機票、住宿、旅行社,賺一條龍商機。

境外公司買房地產一標的配一公司,完全合法

至於目前法令規定中國自然人不能來台灣購置房地產,這部分也早就有了破解的辦法。

一位房仲業者說,中國的房地產(尤其是豪宅)本來就很流行掛在BVI(編按:境外控股公司),利用境外公司來握有所有權,這一套也同樣搬到台灣來,所以法令上雖然規定中國自然人不能來台灣買房地產,但是他們都是透過BVI來買,一間房屋配一家境外公司,這樣可以避很多稅。

借殼仲介團隊助上市持股上限,專人幫忙規避

中國政府打貪之後,中國的錢爭相要跑出來,買台灣企業只是其中一個選項,因為比較安全,「他們想要慢慢把台灣有競爭力的產業收購過去,房地產、旅館、農業是首選,科技業則是用挖人的比較快。」康榮寶觀察。

F股上市規定變嚴格後,許多陸企又開始走回借殼上市的老路。前不久台苯旗下上櫃掛牌的子公司台蠟就是其中的一例。

「國內有很多組人馬在經營『借殼』仲介,」一位前上市公司財務長透露。

這些團隊專門鎖定一些雞蛋水餃股、成交量很低,經營不善的上市櫃公司,在與大股東取得默契後,在市場上兜售「殼」,尋找想買殼的企業主,陸企也是其中之一。

「借殼仲介團隊」的方法是:賣殼的經營者先把手上的老股,透過交易市場轉給想借殼上市的買方。完成轉讓股權後,再訂定一個股東臨時會,展開私募計畫,再讓新進的買方股權可以過半,取得公司實質的經營權。

不過因為上市櫃公司有中資持股不得超過三成的規定,這部分通常「借殼仲介團隊」會事先幫他們整套設計好。

二○○九年六月開放中資依法申請來台投資以來,累計至今年八月,經濟部投審會共核准中資來台投資和新設案件的件數為五百六十九件,核准投資金額十一億四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四十億元)。

金額雖不算大,但是錢沒有名字,檯面下悄悄流入台灣的中資,恐怕早已是檯面上的無數倍之多。

資金如潮水,當圍堵已經越來越困難,台灣或許該換個角度想想,怎麼在這波紅色購併潮當中,站在對的位置,牟取對台灣自身最大的利益。

【延伸閱讀】科技、食品、建設、文創全都有中資—中資投資台企重大事件表

●2010年2月:聯想集團孫公司鼎捷持有鼎新電腦全數股份關鍵意義:首家透過下市、轉為海外控股再進行換股成為中資的台灣企業

●2010年9月:京東方集團以12.2億元,吃下大同旗下美齊科技資產關鍵意義:首宗中資來台收購上市公司的資產案

●2012年11月:復星集團以3.6億元,取得維格餅家2成股權關鍵意義:首宗台灣食品業有中資參股

●2012年12月:政龍投資以40億元吃下陽明海運旗下高明貨櫃碼頭3成股權關鍵意義:首次有中資投入國內公共建設

●2013年8月:信達國際以3.46億元取得遊戲軟體公司樂陞13%股權關鍵意義:首宗中資參股台灣上市文創公司案例

●2013年8月:三安光電以23.52億元取得璨圓19.77%股權關鍵意義:首宗中資參股台灣LED上市公司案例

●2014年9月:納愛斯集團以13.5億元百分之百收購妙管家關鍵意義:首宗台灣知名品牌企業被中資百分之百購併案

整理:張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53

野台戲路邊上演、42公里賽道變吃到飽餐桌 彰化小鎮辦馬拉松 當媽祖遶境

2015-11-16  TCW

這裡高鐵還沒通過,沒view又缺旅宿,卻吸引上萬人來路跑,沿途有人煮東西給你吃、樂隊為你加油,還有唱戲助陣,一個地方企業家與4萬鎮民,催生全台最有人氣馬拉松。

一場辦在台灣鄉間小鎮的馬拉松,竟能吸引國內外五萬多人搶一萬二千個名額,兩秒鐘就被秒殺,比江蕙演唱會的票還難搶!

這是田中,位在彰化縣東南邊的農村小鎮。二○一二年開辦第一屆賽事「田中馬」以來,它就成了全台灣人氣最高的馬拉松。亞瑟士(Asics)、BMW等國際知名品牌都是它的贊助商。

它沒有六都直轄市的豐沛資源。原本,從任何角度來看,田中都不可能會適合辦馬拉松賽。

論交通,若不是自己開車,就得先搭高鐵到台中烏日站後,轉乘台鐵的慢速區間車,當地也沒多少輛計程車,非常不便。

論景致,田中只有稻田水圳,跑的是鄉野間的產業道路,沿途看不到曾文水庫、苗栗南庄那樣的獨特景致,沒有萬金石馬拉松可見的大山大海,更不用說太魯閣馬拉松能提供的鬼斧神工美景。

啦啦隊,從3歲到8歲都有女孩拉小提琴、大叔用奶粉罐當鼓

連最基本的住宿飲食,田中都沒有像樣的場地。參賽者開玩笑的說,到田中跑馬,就是要有「餐風露宿」的準備。

這樣的地方,怎麼可能成為兩秒完殺的馬拉松勝地?

這是一個在地企業家和小鎮四萬鎮民攜手創造的回春傳奇。

十一月八日,早晨六點二十,起跑線上,鳴槍倒數:三、二、一,砰!」跑者們立刻奮勇向前,才剛過第一個路口,就出現了夾道歡迎的鎮民啦啦隊。

這是田中馬拉松第一個吸引人的特色:從三歲到八十歲,幾乎全鎮動員的超熱情啦啦隊。

他們手裡拿著的加油道具是,家裡廚房搬出來的鍋鏟瓢盆。一位中年大叔拿著兩根搟麵棍,把垃圾桶與克寧奶粉罐當成爵士鼓猛敲:旁邊的小女孩,拉著剛學一年的小提琴在伴奏。乍聽之下節奏與拍子都亂成一團,但現場氣氛卻是high到最高點。

背景音樂一會兒是經典台語歌曲<內山姑娘要出嫁>,一會兒是俗擱有力的<小蘋果>。路旁有布袋戲團、野台戲劇場,與管樂隊、重金屬搖滾樂團相互拚場,台味十足的熱鬧混搭,把整個路跑弄得像是現代版的廟會。

最讓跑者慼動的,是全長四十二公里從未停歇的加油聲。

「在台灣跑城市馬(拉松),不要被(周邊居民)罵就好了,根本沒妄想有人會幫你加油,」曾征服過東京、柏林等六大世界級馬拉松賽事、業餘跑者褚伊哲說。

他指出,台北雖然路跑風氣盛,但因為封路阻礙交通,市民對跑者並不友善。他自己經常跑到一半被口出惡言或狂按喇叭。反觀東京,每年的國際馬拉松賽期間,市民不僅自動讓道,還會扶老攜幼遞上毛巾、開水,沿途不斷有人擊掌打氣,大喊「乾巴爹!(加油)」

田中鎮雖然硬體與基礎建設欠佳,連縣轄市等級都沒有,但鎮民創造出來的友善與熱情氣氛,卻直追東京的國際級水準。

「能動員民參與真的很不簡單!」本身也是擁有十多年經歷的資深馬拉松跑者、《運動筆記》共同創辦人姚焱堯說最讓他驚訝的,是縝密的流程安排。

補給站,比一般賽事多一倍跑不到兩公里,就有人遞茶水給你

四十二公里的賽道,有多達二十六個補給站,等於是每跑不到兩公里就有人會遞上食物與茶水,比一般賽事多出近一倍。機動車隊五分鐘一班來回巡邏,隨時回報賽道狀況,選手在賽後十秒鐘內就能拿到完賽證明。

田徑協會副秘書長鄭世忠觀察,就一個業餘賽事來說,「它能做到讓一切都很順,跑友覺得很舒服,就已經非常不簡單了!」能把一個資源匱乏的鄉間小鎮,帶上都市級水準,關鍵人物,是田中鎮觀光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鄭宗政。

本身就是在地的田中人,家族經營紡織業,在東埔寨、中國、台灣三地,擁有近五千名員工,年營收達五十億元。

二〇一一年,鄭宗政第一次到日本參加馬拉松,慼受到國際級賽事的人氣。他心想,如果能在故鄉辦出一場馬拉松,不僅可以吸引觀光客,刺激經濟,還能帶動地方產業升級,一舉數得。

田中鎮前鎮長鄭俊雄,也是運動愛好者.蛙人部隊出身的他,每天固定要跑一萬公尺。任內每年都會舉辦鎮運動會、修建自行車與登山步道,一聽到鄭宗政的想法,大表支持,立即編出二十萬元預算。

有了錢,要有人。邀請全台灣的人來跑馬拉松與自家辦運動會不同,不僅要考量到選手的交通、食宿、動線,更重要的是醫護與安全。一個環節出錯,不只形象破滅,還可能鬧出人命。

然而,當鄭宗政找上專業的馬拉松主辦單位與行銷公司協助,結果是被狠潑冷水:「田中辦馬拉松?天方夜譚!」

不得已,鄭宗政只好捲起袖子自己上。經營過公司的他,知道吸引人潮的第一步就是要打出品脾。

他以田中的稻田水圳風光為訴求,打出「台灣米倉」的招牌,為了向國際看齊,還取了個洋氣的名字「Taivan RiceHeaven」。

接著,找來幾個年輕人成立團隊,蒐集鎮公所過去舉辦攝影展的照片,配上知名台語歌手嚴詠能的歌曲<只要大家攏吃台灣米>,製成MV放在You Tube上,同時在臉書上成立粉絲團,三個月內點閱數破萬,第一年報名人數就達到四千。

他說服鎮民,路跑像踩街達境

阿公阿嬤埋單,在廟口包粽子、煮湯

有了人氣,下一步是要做好產口叩。鄭宗政知道硬體毫無優勢,要用「人情味」的軟實力做為訴求。

他花了七個月與鎮民溝通,跟田中鄉親們解釋什麼叫作「全馬」、「半馬」(全程馬拉松與半程馬拉松)、為什麼需要封路等。

一開始,沒有多少人聽得懂他在講什麼。他靈機一動,改以元宵踩街、媽祖邊境等傳統宗教活動形容。阿公阿嬤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馬拉松是請全台灣的客人來家裡跑步,雖然不是拜神,但也算是另一種「踩街邊境」。

他還進一步把馬拉松與農村傳統的秋收慶典結合,賽前一天請鎮民在宮廟前、社區裡包肉粽、煮飯拌滷汁、貢丸竹筍湯,當成酬神做戲時辦桌宴客的「割稻仔飯」,彌補鎮上餐廳不足的問題。

買菜做飯、當啦隊,要花錢花時間,也有反對的聲浪,「日子過得好奸的,幹嘛沒事找麻煩,」但鄭宗政一方面撥出部分經瞢補貼,一方面讓鎮民們覺得這像農村時代辦廟會,家家戶戶出錢出力,不分你的我的。少了都市人的斤斤計較,多了濃厚人情。

對一個沒有電影院、K T V可以去的純樸小鎮來說,一年一度的媽祖進香、踩街遶境原本就是全鎮大事,只是過去都是老一輩的人在熱鬧。如今有了馬拉松,不只阿公阿嬤,連年輕人都覺得很「fashion(時髦),返鄉的人還越來越多。

鄭宗政的左右手、田中馬副總幹事陳孟楷,七十八年次。他被鄭宗政的熱情與理念慼染,甘願放棄都市生活,返鄉當音樂老師,還籌組了一個樂團,幫田中馬創作了多首主題曲。

田中的農村人情味,成為其吸引跑者的最大特色。

但他們還不放棄,讓田中馬變得更好的可能。

食物補給一項,是田中馬的第二大特色。長達四十二公里的賽道,動輒四、五個小時的長跑過程,選手必須不斷補充水分與熱量。一般馬拉松多提供營養棒、巧克力等簡便食物。

但鄭宗政卻主張來者是客,應該要讓每個跑者「吃飽、吃好」。除了大量的水果外,還提供了維力炸醬麵、泰山仙草蜜、滷肉飯、蜜麻花、煎餅等在地企業食品(見 表),今年還多了烤山豬、烤蛤蜊。「整個補給站看起來根本就像是台味十足的buffet(吃到飽自助餐)!二位跑友說。

辦廟會般的熱情啦啦隊助陣,加上流水席般的補給,田中馬的名氣迅速在業界炸開來,第二年報名人數即破萬,連續兩年都發生報名系統當機問題。

為此,鄭宗政還換了好幾套晶片,引進與高鐵同等級的訂位系統。不過,他也姻一承無法做到一〇〇%公平。當田中馬暴紅之後,不少外地親友託阿公阿嬤來關說拿票。「人家孫子要回家跑步,他要幫孫子加油,這個我真的拒絕不下去。」

他辦三年,從倒賠到小賺把小鎮一手爛牌,翻轉成王牌

這個小鎮,因為一場賽事,一個想讓故鄉變得更好的夢想,而變得不同了。這不是條簡單的路。鄭宗政要用慼性驅動鎮民,也要用理性謹慎管理數字。他拿出一張 Excel大表,裡面密密麻麻的記錄了所有比賽流程與細節,就連幾分幾秒,第幾公里處,誰要站在哪個位置,要準備多少c.c的飲水、食物補給,都寫得一清 二楚。過程中有人質疑,鄭宗政是否藉著辦馬拉松賽事撈油水。一個人報名費一千元,一萬人就是一千萬,對小鎮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他苦笑回答:「第一年虧十 三萬,鎮長想辦法補貼:第二年虧三萬,我自己掏腰包;第三年有一些盈餘,我們就辦慶功宴吃掉了,」

今年碰到的熱浪事件,也讓田中馬備受抨擊。賽事結束,我們打給鄭宗政時,他的語氣除了疲累還有沮喪。

在台灣,我們永遠不缺隨意質疑與批評的聲浪,也總有人抱怨資源少,手上都是爛睥。但這個小鎮跟鄭宗政的故事卻讓我們看到:只要願意捲起袖子做事,勇敢想像,原本的負資深產(人口流出的農村),有可能翻轉成最吸引人的正資產(人情味)。

天下沒有絕對的爛牌,翻轉,有時只是在心念之問。這,是田中小鎮提醒台灣最重要的事。

除了熱情,田中馬如何做得更好?

第四屆田中馬落幕,卻意外傳出有十七個跑者熱衰竭中暑送醫。雖然沒有大礙,卻傳出抨擊聲浪。

有人質疑,當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二度,紫外線、空污指數都破表,如此惡劣環境,為何不停賽還硬要跑?

台灣史上最熱的馬拉松,是一九八一年十月底舉辦的區運動會,三十一度的高溫還創下世界紀錄。當年也曾出現檢討聲浪,但並未因此而停跑。

擁有英國諾丁漢大學運動醫學博士學位、田協副秘書長鄭世忠分析,確實世界各國都會設立標準,例如新加坡、北京就曾因為霾害嚴重而考慮停跑。

而台灣,目前並沒有制定出明確規定,更不要說配套措施。一場馬拉松,牽涉到數萬人,若停賽,是否要退費?退幾成?跑者是否能接受?先前投入的成本該由誰來負擔?這些前提沒有確立,不可能憑主墾葸見就停賽。

事實上,田中馬舉辦的當天是農曆節氣的「立冬」,而田中的地理位置,又是在所謂氣候最宜人的「水頭風尾」,任誰都想不到當天環境會變得如此惡劣。

「送醫後無大礙,這真的要給予肯定,做得非常好了!」鄭世忠觀察,如果不是田中馬有足夠的飲食補給,救護車三分鐘內就到位,狀況可能會更糟。當然,好,永 遠可以更好。若各縣市政府在沾光之餘,也能規畫出環境標準與配套措施,台灣的馬拉松才能真正走向國際級水準。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